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从九丈崖城防工事到陵城东大门不过五六里,全是宽阔的大道。道路两旁立着挺拔高耸的钻天杨,夏日里,整个大道都掩映在幽幽的绿荫里。现在却不是夏日,萧瑟的秋风吹落了满树青绿,稀疏枝头上残留的片片黄叶也飘飘欲飞,空旷的路面上铺满了枯朽的落叶。风起处,落叶飞腾,尘土飞扬,如黄龙乱舞,马蹄踏在铺着枯叶的路面上,也听不到那令人心醉的“得得”脆响了。

杨梦征军长心头一阵阵酸楚。

看光景,他的新二十二军要完了。

这是他的军队呵!这新二十二军是他一手缔造的庞大家族,是他用枪炮和手腕炮制出的奇迹。就像新二十二军不能没有他一样,他也不能没有新二十二军。现今,落花流水春去也,惨烈的战争,把他和他的新二十二军推到了陵城墓地。下一步他能做的只能是和属下的残兵部属,把墓坑掘好一些,使后人能在茶余饭后记起:历史上曾有过一个显赫一时的新二十二军,曾有过一个叫杨梦征的中将军长。

那个叫杨梦征的军长二十九年前就是从陵城,从脚下这块黄土地上起家的。那时从九丈崖古炮台到城东门的道路还没这么宽,路面也没有这么平整。他依稀记得,那窄窄的路面上终年嵌着两道深深的车辙沟,路边长满刺槐棵子和扒根草,钻天杨连一棵也没有。窄道上,阴天满道泥水,晴日尘土蔽日。那会儿,他也不叫杨梦征,他是九丈崖东北杨家墟子人,大号杨富贵,可墟里墟外的人都管他叫杨老六。他上面有五个叔伯哥,下面有七个叔伯兄弟。他们杨家是个大家族,陵城皮市街上许多绸布店、大酒楼,都是杨家人开的。老族长满世界吹嘘,说他们杨家是当年杨家将的后人,谁知道呢?!族谱上没这个记载,据老族长说,是满人入关时,把有记载的老族谱毁于兵火了。族人们便信以为真,便认定杨家墟子的杨氏家族是应该出个将军、元帅什么的。

可是,直到宣统幼主登基,杨氏家族都没有出将军、元帅的迹象。那时的他虽说喜好枪棒,将军梦确凿是不敢做的。整日勾着腰,托着水烟袋的老族长也没料到他有一个愣头愣脑的重孙儿日后会做上中将军长。

宣统登基的第三个年头,陵城周围闹匪了,最出名的一个叫赵歪鼻,手下的喽罗有百十号,还有几十匹好马,十几杆毛瑟快枪,五响的。赵歪鼻胆大包天,那年春上,绑了杨家的一个绸布店老板的票,接下,又摸黑突进陵城,抢了城里最繁华的举人街。城里巡防营的官兵屁用没有,莫说进山剿匪,连抓住的两个喽哕都不敢杀。赵歪鼻发了话,官府敢杀他手下的人,他就拿巡防营开刀。据说,巡防营管带暗地里放了那两个喽哕,又咋咋呼呼说是那两个喽哕逃了,要抓,后来也没了音。

官府靠不住,百姓们只得自己保护自己。那年夏天,先是杨家墟子,后是周围的村寨和城里纷纷成立了民团、商团,整日喝符水念咒,舞枪弄棒。老族长知道他自幼喜好枪棒,功夫不浅,就让他做了二团总,团总自然是老族长。后来,老族长吃参吃多了,竟死了。老族长直到死,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闹得沸反盈天,都不知道革命党人已在广州、香港、上海、武昌四处发动了起义。临死时,还拉着重孙儿的手交待:咱拉民团是护乡保民,就如同当年曾相国一样,是护着大清天下的,咱可不能因着有枪有棒,势力坐大,就不听官府的招呼。

那功夫,他只有三支五响毛瑟快枪,还是老族长通过巡防营管带,私下用一百多两白银买来的,人倒不少,杨家墟子、白土堡加城里,四个民团,合计有近一千多号人,使的都是红缨子枪头和大刀片。就这些枪头子和大刀片,便把赵歪鼻吓住了,整整一个冬季,赵歪鼻和他的喽哕们都没敢在杨家族人身上下手。

过了大年省城的信息传来了,说是宣统小圣上的龙座保不住了,四处都起义独立了。城里已有了革命党,革命党和赵歪鼻联络,要他带人来打陵城。杨家一个在南京水师学堂念书的秀才也跑了回来,也成了革命党。秀才是他的堂哥。秀才堂哥很严重地告诉他:武昌成立了军政府,各省都督府代表云集上海,通电宣布,承认武昌军政府为统领全中国的中央军政府。秀才堂哥以革命党的名义,劝他带领民团、商团,抢在赵歪鼻一伙的前面,干掉巡防营,接管陵城。

他直到这时才明白,建立武装并不仅仅能保护自己,保护家族的财产势力,而且能够干预政治,改变人们的生活秩序和历史的进程。他的第一个老师,应该说是那位两年后因病谢世的秀才堂哥,他日后渐渐辉煌起来的梦想,也是那位秀才堂哥最先挑起的。

不过,那当儿,他却很犹豫。老族长的谆谆教诲还在耳边响着,巡防营和他们杨家和民团、商团的关系又一直不错,向巡防营下手他狠不下心。

秀才哥说,你不下手,赵歪鼻就要下手,他要是一宣布起义独立,接管了陵城,不但咱们杨家,连全城都要遭殃。到那时你再打他,革命党人就会帮着他来打你了。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要想成大事,就不能讲情面,不能手软心善。

在秀才哥的怂恿下,他干了,当夜扑进了陵城,缴了巡防营的械。占领县道衙门,宣布起义。三天后,赵歪鼻率着喽罗们赶来“造反”时,陵城古都已咸与革命了。

赵歪鼻恼透了,扬言要踏平陵城,血洗杨家墟子。秀才哥和革命党人便从中斡旋,说是大家都是反清志士,要一致对付清廷,不能同室操戈。于是便谈判。赵歪鼻子不做山大王了,改邪归正,投身“革命”了——据他声称,他内心早就倾向革命了,当年抢掠陵城举人街便是革命的确证。他的喽罗并到了城防队里,杨梦征做队总,他做队副。后来,城防队正式编为民军独立团,杨梦征做中校团长;赵歪鼻做少校团副——这家伙好运不长,做了少校没几天,就因着争风吃醋被手下的人打死了。原陵城商团的白云森也做了中尉旗官。

他由此而迈入了军界,开始了漫长而艰险的戎马生活。先是在陵城,后是在皖北、河南、京津,二十多年来马蹄得得,东征西战,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参加了制造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乎每一场战争。民国二十三年,在名正言顺做了中将军长以后,他还幻想以他的这支杨姓军队为资本,在日后的某一天,决定性地改变民国政治。当年的吴佩孚吴大帅不就是仗着一个第三师改变了北洋政府的政治格局,操纵了一个泱泱大国的命运吗?

没想到,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一声炮响,他隐匿在心中的伟大梦想被炸断了。日军全面侵华,两个国家、两个民族的大厮杀、大拼搏开始了。他和他的新二十二军身不由己地卷进了战争的漩涡,在短短三年中,打得只剩下了一个零头。他是有心计,懂韬略的,十分清楚新二十二军的衰败对他意味着什么。可是,在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中,他既不能不打,也不能像在往昔的军阀混战中那样耍滑头、搞投机。他若是还像往昔那样耍滑头,不说对不起自己作为一个中国军人的良心,也对不起真心拥戴他的陵城地区二十二万父老兄弟。

在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中,是没有妥协选择的余地的。

往昔的战争却不是这样。

民国九年,他率着独立团开出陵城。扯着老段的旗号打吴佩孚的镇守使时,一看情况不妙,马上倒戈,枪口一掉,对着自己的友军开了火。民国十一年四月,直奉战争爆发,他先是跟着同情奉系的督军拥张倒吴,后来一看吴佩孚得势,马上丢下阵地,和直系的一个旅长握手言和。再后来,冯焕章占领京师,赶走了废帝宣统,他又率着家族部下投身国民军行列,且因着兵力雄厚,升了旅长。冯焕章没多久服膺三民主义,他便也信奉了孙总理,贴上了蒋委员长——那时蒋委员长还没当委员长哩!再后来,张宗昌十万大兵压境,他的独立旅支撑不住,摇身一变,又把蒋委员长和孙总理的三民主义踏在脚下,向张宗昌讨价还价,要了一个师的名份,和张宗昌一起打北伐军。狗肉将军张宗昌十足草包,和北伐军没战上几个回合,一下子完了。他当机立断,没让蒋总司令招呼,又冲着张宗昌的一个旅开了火,竟把那个旅收编了,正正经经有了一个整师。如今的副军长毕元奇就是当时那个旅的旅长,守九丈崖的郭士文是那个旅的团长。民国十九年,冯焕章伙着阎老西打蒋委员长,他二次反叛,在出师训话时,把蒋委员长骂了一通,而后气派非凡地率部上了前线。打了没多久,冯焕章、阎老西和蒋委员长谈判修好了,他又名正言顺地变成了国民革命军的少将师长。

从直统年间拉民团起家,到民国十九年参加蒋、冯、阎大战,十六年间,他真不知道究竟打了多少乱仗,信奉过多少主张和主义,耍过多少次滑头。为了保存实力,为了不让自己的袍泽弟兄送死,在漫长喧闹的十六年中,他几乎没正正经经打过一次硬仗、恶仗。他不断地倒戈,抗命,成了军界人所共知的常败将军,倒戈将军,滑头将军。可奇怪的是,那么多血气方刚的常胜将军都倒下了,这个叫杨梦征的将军却永远不倒。而且,谁也不敢忽略他的存在。更令那些同行们惊讶的是:他的队伍像块无缝的铁板,永远散不了。有时候被打乱了,他的部下和士兵们临时进了别人的部队,可只要一知道杨梦征在哪里,马上又投奔过去,根本不用任何人招呼。仅此一点,那些同样耍枪杆子的将领们就不能不佩服。汤恩伯司令曾私下说过:杨梦征带的是一支家族军。李宗仁司令长官也说:新二十二军是支扛着枪吃遍中国的武装部落。

李长官的话带着轻蔑的意思。这话传到他耳朵里后,他心里挺不是滋味。那时,他还没见过这位桂系的首脑人物。

民国二十六年四月,台儿庄眼见着要打响了,最高统帅部调新二十二军开赴徐州,参加会战。他去了,也真想好好教训一下日本人,给家乡的父老兄弟脸面上争点光。不曾想,整个五战区的集团军司令们却都不愿接收他,都怕他再像往昔那样,枪一响就倒戈逃跑。因左右逢源的成功而积蓄了十六年的得意,在四月八号的那个早晨,在徐州北郊的一片树林里,骤然消失了……

第二天,李宗仁长官召见他,把新二十二军直接划归战区长官部指挥,让他对此事不要计较。李长官恳切地告诉他:过去,咱们打的是内战,你打过,我也打过,打输了,打赢了,都没意思。你耍滑头,也能理解。旧事,咱们都别提了。今日是打日本人,作为中国军人,如果再怯敌避乱,那就无颜以对四万万五千万国人了!他知道。他频频点头。最后,拍着胸脯向李长官表示:新二十二军绝对服从李长官调遣,一定打好。

民国二十六年四五月间的徐州,像个被炮火驱动的大碾盘。短短四十天中,日军先后投进了十几个师团,总兵力达四十万之巨;而中国军队也相继调集了六十万人参战,分属两个东方民族的庞大武装集团,疯狂地推动着战争的碾磙,轰隆隆碾灭了一片片生命的群星。先是日军在台儿庄一线惨败,两万余人化作灰烬,继尔是国军的大崩溃,几十万人被围困在古城徐州。

日军推过来的碾磙也压到了他的新二十二军身上,三千多弟兄因此丧生碾下。而他硬是用那三千具血肉之躯阻住了碾磙向运河一线的滚动,确保了孙连仲第二集团军的台儿庄大捷。

他和他的新二十二军第一次为国家,为民族打了一次硬仗。

后来,当台儿庄大捷的消息传到陵城,全城绅商工学各界张灯结彩为之庆贺,还不远千里组团前往徐州慰劳……

五月中旬撤出徐州之后,他率部随鲁南兵团退过了淮河,继而又奉命开赴武汉,参加了武汉保卫战。武汉失守,他辗转北撤,到了豫南,在极艰难,极险恶的情况下,和日军周旋了近十个月。

三十年初,豫南、鄂北会战开始,新二十二军歼灭日军一个联队,受到了最高统帅部通电嘉勉。杨梦征的名字,从此和常败将军、倒戈将军的耻辱称号脱钩了。陵城的父老兄弟们因此而认定,从陵城大地走出去的杨梦征和新二十二军天生就是保家卫国的英雄军队,杨梦征军长和新二十二军的光荣,就是他们的光荣。

豫鄂会战结束后,战区长官部顺乎情理地把新二十二军调防陵城了。其时,陵城周围四个县,已丢了三个,战区长官部为了向最高统帅部交账,以陵城地区为新二十二军的故乡,地理条件熟,且受本地各界拥戴为由,令他率六千残部就地休整,准备进行游击战。不料,刚刚开进陵城不到一周,从沦陷区涌出的日军便开始了铁壁合围,硬将他和他的子弟兵困死在这座孤城里……

骑在马上,望着不断闪过的枯疏的树干,和铺满路面的败枝凋叶,他真想哭。

如今,在反抗异族侵略者的战争中,他成名了——一万多袍泽弟兄用性命鲜血,为他洗刷掉了常败将军、倒戈将军的耻辱,然而,事情却并不美妙。他有力量的时候,得不到尊敬;得到尊敬的时候,力量却作为换取尊敬的代价,付给了无情的战争。

他感到深深的愧疚,对脚下生他养他的土地,对倒卧在鲁南山头、徐州城下、武汉郊外,豫南村落的弟兄们。他不知道现在幸存的这几千忠诚无畏的部下们是否也要和他一起永远沉睡在这座家乡的古城?还有二十二万敬他、爱他的和平居民。

战争的碾磙又压过来了,当他看到东城门高大城堡上“抗日必胜”四个赤红耀眼的大字的时候,不禁摇了摇头,心想:抗日会胜的,只是眼下这座孤城怕又要被战争的碾磙碾碎了。这里将变为一片废墟,一片焦土,而他和他的新二十二军也将像流星一样,以最后的亮光划破长空,而后,永远消失在漫长而黑暗的历史夜空中,变为虚无飘渺的永恒。

他叹了口气,在城门卫兵们向他敬礼的时候,翻身下了马。在自己的士兵面前,他是不能满面阴云的,他一扫满面沮丧之色,重又把一个中将军长兼家长的威严写到了皮肉松垮的脸上。

军部副官长许洪宝在城门里拦住了他,笔直地立在他面前,向他报告:陵城市府和工商学各界联合组织的抗敌大会,要请他去讲演,会场在光明大戏院,市长、商会会长已在军部小白楼恭候。

这是三天前就答应了的,他要去的。日军大兵压境,陵城父老还如此拥戴他,就冲着这一点,他也得去。他可以对不起任何上峰长官,却不能对不起陵城的父老兄弟。

他点了点头,对许副长官交待了一下:“打个电话给军部,就说我直接到会场去了,请市长和商会的人不要等了。告诉毕副军长,如有紧急军情,如新八十一军,暂七十九军有新消息,立即把电话打到会场来。噢,还有,令手枪营一、三连立即到九丈崖向四八八旅郭士文报到,二连和营长周浩留下!” AC0oEYLK7SBMfwk+8vErMq5zgu1s0VDKOHBUzFQWgGK88RZjmb1PAOgdYosCEC46



第三章

杨梦征在一片近乎疯狂的掌声中走下了戏台子。台下的人们纷纷立起。靠后的人干脆离开座位,顺着两边的走道向前挤,有的青年学生站到了椅子上。会场秩序大乱。只能容纳三百多人的戏院竞闹哄哄像个大兵营。副长官许洪宝害怕了,低声对军部手枪营营长周浩说了句什么,周浩点点头,拔出了驳壳枪,率着许多卫兵在军长和与会者之间组成了一道人墙。

杨梦征见状挺恼火,令周浩撤掉人墙,把枪收起来。他在尚未平息的掌声中,指着楼上包厢上悬着的条幅,对周浩道:“这是陵城,新二十二军的枪口咋能对着自己的父老乡亲呢?看看横幅上写的什么嘛?!”

横幅上的两行大字是:“胜利属于新二十二军!光荣属于新二十二军!”

周浩讷讷道:“我……我是怕万一……”

“陵城没有这样的万一!假使真是陵城的父老乡亲要我死,那必是我杨梦征该死!”

副官长许洪宝走了过来:“会已经散了,这里乱哄哄的,只怕……军长还是从太平门出去回军部吧!”

杨梦征没理自己的副官长,抬腿跨到了第一排座位的椅子上,双手举起,向下压了压,待掌声平息下来,向众人抱拳道:“本军长再次向各界父老同胞致谢!本军长代表新二十二军全体弟兄向各界父老同胞致谢!”

话刚落音,第四排座位上,一个剪着短发的姑娘站了起来,大声问:“杨军长,我是本城《新新日报》记者,我能向您提几个问题么?”

他不知道陵城何时有了一张《新新日报》,不过,看那年轻女记者身边站着自己的外甥女李兰,他觉着得允许女记者问点什么。

女记者细眉大眼,挺漂亮。

他点了点头。

“市面纷传,说是本城已被日军包围,沦陷在即,还说,东郊馒头丘已失守,九丈崖危在旦夕,不知属实否?”

杨梦征挥了挥手:“纯系汉奸捏造!馒头丘系我军主动弃守,从总体战略角度考虑,此丘无固守之必要!九丈崖有古炮台,有加固了的国防工事,有一个旅防守,固若金汤!”

女记者追问:“东郊炮声震天,其战斗之惨烈可想而知,九丈崖能像军长讲的‘固若金汤’么?”

杨梦征有些火,脸面上却没露出来:“你是相信本军长,还是相信那些汉奸的谣言?”停顿了一下,又说:“若是本城真的危在旦夕,本军长还能在这里和父老乡亲们谈天说地么?!”

会场上响起一片咂咂赞叹,继尔,不知谁先鼓起了掌,掌声瞬时间又响成了一片。

掌声平息下来之后,女记者头发一甩,又问:“我新二十二军还有多少守城抗敌的兵力?”

杨梦征微微一笑:“抱歉,这是军事机密,陵城保卫战结束之前,不能奉告。”

“请军长谈谈本城保卫战的前途?”

杨梦征指了指包厢上悬着的横幅:“胜利属于新二十二军!”

这时,过道上的人丛中,不知是谁说话了,音调尖而细:“军长不会再弃城而逃,做常败将军吧?”

全场哗然。

众人都向发出那声音的过道上看。

手枪营长周浩第二次拔出了驳壳枪。

杨梦征一笑置之,侃侃谈道:“民国二十六年以前,自家内战,同室操戈,你打我,我打你,全无道理,正应了一句话:‘春秋无义战’。本军长知道它是不义之战,为何非要打?为何非要胜?为何非要我陵城子弟去流血送死?本军长认为,二十六年前之国内混战,败,不足耻;胜,不足武。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以后,本军长和本军长率属的新二十二军为民族,为国家拼命流血,是我同胞有目共睹的,本军长不想在此夸耀!提这个问题的先生嘛,我不把你看作动摇军心的汉奸,可我说,至少你没有良心!我壮烈殉国的新二十二军弟兄的在天之灵饶不了你!”

女记者被感动了:“军长!陵城民众都知道,咱新二十二军抗日英勇,军长是咱陵城光荣的旗帜!”

“谢谢小姐!”

“请军长谈谈,陵城之围,何时可解?听说中央和长官部已指令友军驰援,可有此事?”

杨梦征气派非凡地把手一挥:“确有其事。我国军三个军已星夜兼程,赶来增援,援兵到,则城围解。”

“如若这三个军不能及时赶到呢?”

“我守城官兵将坚决抵抗!有我杨梦征,就有陵城……”

刚说到这里,副官长许洪宝跳上椅子,俯到杨梦征耳边低语了几句。

杨梦征再次向众人抱了抱拳:“对不起!本军长今晚还要宴请几位重要客人,客人已到,不能奉陪了!抱歉!抱歉!”

杨梦征跳下了椅子,在众多副官、卫兵的簇拥和市政各界要员的陪同下,通过南太平门向戏院外面走。刚出太平门,女记者追了上来,不顾周浩的阻拦,拦住杨梦征问:“军长,我能到九丈崖前沿阵地上探访吗?”

杨梦征面孔上毫无表情:“不行,本城战况,军部副官处每日向各界通报!你要探访,就找许副官长!”

外甥女李兰冲过去,站到了女记者身边:“舅舅,你就……”

杨梦征对外甥女也瞪起了眼睛:“不要跟着起哄,快回去!”

杨梦征迈着军人的步子,头都不回,昂昂地向停在举人街路边的雪铁龙汽车走去。走到离汽车还有几步的时候,从戏院正门出来了几个商人模样的老人,冲破警戒线,要往他跟前扑。手枪营的卫兵们拼命阻拦,可怕军长责怪,不敢过分粗暴。几个老人气喘吁吁,大呼小叫,口口声声说要向军长进言。

杨梦征喝住卫兵们,让几个老人来到面前:“诸位先生有何见教?”

一个戴瓜皮帽的老人上前拉住他的手:“老六!富贵!做了军长就不认识我这老朽本家了!我是富仁呀!宣统年闹匪时被绑过,后来,咱杨家拉民团……”

杨梦征认出来了:“唔,是三哥,我正说着等军务忙完了,到皮市街去看看咱杨家老少爷们,可你看,初来乍到,连营寨还没扎牢实,就和日本人遇上了!”

“是喽!是喽!做将军了,忙哩!我到你们军部去了三次都没寻到你……”

“三哥,说吧,有啥事?还有你们诸位老先生。”

戴瓜皮帽的本家道:“还不是为眼下打仗么!老哥我求你了,你这仗可能搬到别处去打!咱陵城百姓子民盼星盼月似的盼你们,可你们一来,鬼子就来了,老六,这是咋搞的?”

另一个挂满银须的老头也道:“将军,你是咱陵城人,可不能在咱陵城城里开仗哇!这城里可有二十几万生灵哇!我等几个老朽行将就木,虽死亦不足惜,这一城里的青壮妇孺,走不脱,出不去,可咋办呀?将军,你积积德,行行好吧!可甭把咱陵城变成一片焦土死地哇!”

杨梦征听着,频频点头:“二位所言挺好,挺好!我考虑,我要考虑!本军长不会让鬼子进城的,也不会把陵城变成焦土的!放心!你们放心?实在抱歉,我还有要务,失陪!失陪!”

说着,他钻进了雪铁龙,未待刚钻进来的许洪宝关闭车门,马上命令司机开车。

车一离开欢送的人群,他便问许洪宝:“毕副军长刚才在电话里讲的什么?”

许洪宝叹了口气,忧郁地道:“孙真如的暂七十九军昨日在距陵城八十二里的章河镇一带附逆投敌了!姓孙的通电我军,劝我们向围城日军投降,电文上讲:只要我军投降,日本军方将在点编之后,允许我军继续驻守陵城!如果同意投降,可在今、明两夜的零点至五点之间打三颗红色信号弹。围城日伪军见到信号弹,即停止进攻。据毕副军长讲,电文挺长,机要译电员收译了一个半小时,主要内容就是我报告的这些。”

“新八十一军现在情况如何?”

“依然在醉河一线和日军激战,五时二十分电称:将尽快突破重围,向我靠拢!”

“孙真如的暂七十九军投敌,新八十一军知道么?”

“知道。重庆也知道了。六时二十八分,重庆电告我军,宣布暂七十九军为叛军,取消番号,令我继续固守,在和新81军汇合之后,西渡黄河,开赴中原后方休整待命。长官部七时零五分,也就是刚才,电令我军伺机向黄泛区方向突围,友军将在黄泛区我军指定地点予以接应。”

“混账话!我们突得出去么?”

“毕副军长请您马上回军部!”

杨梦征仿佛没听见似的,呆呆望着窗外。

汽车驰到贝通路大东酒楼门前时,他突然命令司机停车。

雪铁龙停下,手枪营长周浩的两辆摩托车和一部军用卡车也停了下来。

周浩跳下车斗,跑到雪铁龙车门前:“军长,不是回军部么,为什么停车?”

杨梦征淡淡道:“请客!今天你做一次军长,找一些弟兄把大东酒楼雅座全给我包下来,好好吃一顿,门口戒严,不准任何人出入。把牌子挂出来,扯上彩灯,写上:中将军长杨梦征大宴嘉宾!十一时前不准散伙。”

“是!”

“要搞得像真的一样!”

“明白。这带出的两个排,我留一个排护卫军长吧!”

“不必!再说一遍,这是陵城!”

杨梦征连雪铁龙也摔下了,自己跳上了一辆摩托车,许洪宝跳上了另一辆,一路呼啸,向位于陵城风景区的军部小白楼急驰…… AC0oEYLK7SBMfwk+8vErMq5zgu1s0VDKOHBUzFQWgGK88RZjmb1PAOgdYosCEC4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