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李冰之前的治水先驱

望帝杜宇

大约在西周后期至春秋中叶,杜宇成为蜀国的领袖。七国时,杜宇称帝,号望帝。

望帝杜宇在位时,为教化蜀地百姓倾心尽田径。他率领蜀人自朱提(今云南东北部昭通一带)北上,汇集川西山区的一支蜀人敌众,迁徙到成都平原定居生活。在今四川省境内,有一座绵亘于汶山、茂县、德阳诸县的山脉,叫做汶山,它是岷山南下的支脉,立峰位于茂县境内,固山上有九峰,故称“九顶山”。杜宇带领蜀人就在这山下开垦土地,治理平原,逐渐完成了由游猎向农耕的转化。杜宇他们在这里建立起了一座古代的城市——也就是当时蜀国的都城,郫邑。郫邑,在今郫县城北的里处。

每到布谷催春时节,杜宇便率领百姓在成都平原的沃土上耕耘播种。伴随着布谷鸟儿“布谷”、“布谷”的声声脆鸣,广袤的原野上尽被青苗染绿。在杜宇的精心指导下,蜀人的农耕技艺达到高的水平。以致巴人也顺从了杜宇的教化,学习农耕技术,且尊奉他为“杜主君”。

由于杜宇的出色领导,蜀国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当时蜀国的地域相当宽广:北边,到了褒斜,即今陕南汉中;西部,抵熊耳、吴关,即今青神到宝兴,声山一线;南方,远到南中,即今云南、贵州的北部;东面,则与巴交错融合。一时,蜀国称雄西南。

在杜宇执政期间,蜀地发生了特大水灾。当时大约是在公元前7世纪前后,大气环流的周期性循环进入了一个多雨的时期。此时的蜀国,也经常性地受到暴雨的袭击。一时间,遍布在巴蜀大地上的千百条江河一下子显露出它们原始的野性。洪水滔水,肆意横流,人们辛辛苦苦建成的田园,即将收获的庄稼,立即被大水席卷而去。洪水所及之处,房倒屋塌,百姓四散奔逃。好不容易熬到雨停水退,人们才从丘陵高岗上下来,在平原泥泞的土地上重建家园。年复一年,蜀地百姓就这样在水患的苦痛之中艰难挣扎。

话说到了这一年,蜀国再次遭受到了罕见的暴雨袭击,洪水暴涨。由于滑坡塌方,往年蜀地江水的出口——金堂峡谷被土石、树木所堵塞。这样一来,滔滔的洪水奔流到此盘旋不得出路。上游水流冲来大量的沙石、草木,把峡谷愈堵愈死,结果洪水猛涨,没几日,蜀地便成了一片汪洋泽国。

雨停了,可是人们吃惊地发现,这次洪水同往年不一样,非但不见消退,反而日渐涨高,这下子百姓们慌了神,纷纷逃往高处,一时间田野哭声恸天。

面对这百世罕见的洪涝灾害,杜宇也是心急如焚,但他并不懂得如何治水,直急得求巫占卜,企盼神灵保佑。

或许是望帝杜宇的一片诚心感动了上苍,他还真的得到了一位精于治水的良臣。他,就是来自楚地的鳖灵。

开明治水

传说鳖灵本是楚国人,因得罪了楚人,走投无路,被迫投江自杀。当楚人追到江边时,发现了一件怪事,只见鳖灵的尸身竟然逆流而上!楚人惊呆了,竟然忘记了追赶,眼睁睁地看着鳖灵的尸身溯江而上,渐渐远去……

当鳖灵漂到蜀国的没山脚下时,不想又活过来。他抬眼四下观望,只见满目汪洋世界,蜀人哭天喊地,束手无策。

说来也巧,鳖灵正好擅长治水。他认为这正是自己大展才华的好机会,既可以拯救蜀地百姓脱离水患之苦,又能借此谋求安身立命之所。于是,他就找到了蜀王杜宇。

杜宇听说鳖灵能治理水患,喜出望外,忙请他入都城郫邑,详细询问治水之道。鳖灵对杜宇和众首领,大臣所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详尽精确的解答,杜宇感到鳖灵才华过人,而且举措非凡。于是,当即任命鳖灵为蜀相,委派他全权总理治水大事。

鳖灵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洪涝灾区。勘察水势地形。他终于找到了此番洪水长久不退的症结所在,那些流经平原地区的江河东去受阻,原来的出口金堂峡谷被堵塞,大水因此而滞留在平原荡漾不退。鳖灵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判定了具体的排洪方案。

不久,鳖灵率领数万民众,驾着竹筏,浩浩荡荡地开到金堂。在他的指挥下,经过数月的苦战,终于疏通了峡谷河道。于是,被滞阻了许久的洪水,挟带着蓄久的巨大力量,以一泻千里之势,从峡谷中急泻而出,滔滔东去。

大地渐渐露出了陇岗,平原的土地终于重见了天日。蜀地的百姓欢呼着冲下高岗,他们又成了陆地的主人!

鳖灵掘通金堂峪谷,疏导洪水的壮举,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传奇般的故事。时至今日,当地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当年在疏通峡谷时,鳖灵看到河道狭窄、泄洪速度太慢,急恼之下,大发神威,只见他纵身跃起,左脚在右岸的山顶上踏实,右脚鼓足气力向对岸猛蹬过去,一下子把峡谷拓宽了一倍有余!在平原上回旋的洪水随之汹涌而去,很快就退尽了。如今在金堂峡谷两岸的炮名山和云顶山上,各有一块巨石,上面还真的印有一记脚印!这就给那些美丽动人的传说附会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尽管这一景观是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但蜀人却认定这是他们鳖灵老祖的神威所至。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后人对治水先辈的敬仰及对他们功绩的缅怀之情。

鳖灵导洪成功,使蜀国的百姓得以在被洪水冲毁的废墟上重建家园,人们辛勤劳动,又换来了喜人的丰收,蜀国从此再度昌盛。

念及鳖灵治水卓著的功绩,望帝杜宇便效仿古时尧、舜、禹三位禅受的风尚,把蜀国的王位禅让给了鳖灵。鳖灵即位,定王号“开明”,蜀人尊称他为“丛帝”。从此,蜀国由杜宇王朝进入了开明王朝。

开明王执掌蜀国王政之后,仍然把治理蜀国水利作为他的首要政务。这时,蜀国东部的金堂峡江河出口处的水患已经得到解决,而从西部冲入平原地区的岷江还不时危害着蜀地。于是,开明王把治水的重点转向岷江。

在治理岷江之初,开明王先对岷江流域的地理状况做了比较详细的考察,他发现岷江自上游的高原地区冲入平原后,河道渐渐变得曲折蜿蜒。每当洪水季节到来时,这些纵横枝杈的河流便四处溢水,进而导致河道反复变迁,变幻无常,水灾也因此不断发生。鉴于这种状况,开明王决定选取一条向东流经的地势较低的河道,作为排泄洪水的主干道,对这条河道进行改造,实施截弯取直、加固岸堤等多项工程设施,以此来保证水流畅行无阻,这样,就能使岷江水沿着人们选定的线路穿过平原奔流而下。

开明王所开设的这条泄洪干道,一端在岷江,另一端则插入沱江。这样,无论怎样凶猛的洪水,到了这里,也只好分流而行,其中一路,沿着岷江故道继续奔流而下,另一支水流,则通过泄洪干道分向沱江。洪水分流,水势消减,岷江便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它对平原地区的危害也随之大大减少了。

这条泄洪干道的具体位置,上端起自灌县的马耳墩,向东沿徐堰河河道,插入毗河,最后流至金堂赵镇。

开明王主持的这项大型水利工程,历史上称作东别为沱。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开明王他们运用的许多科学思想的工程技术,在水利科学发展史上均属首创,这些思想方法本身所包含的科学性以及产生的明显效益,为后世李冰等人治理蜀中水利提供了有益的前鉴。

诚然,由于科学水平和历史的局限,鳖灵治水虽取得了极大成就,任水患未能得到根治,水灾不断发生的局面没能得到根本性地改观。尤其是在丛帝鳖灵去位之后,成都平原地区更是常常被水患所袭扰。水灾不仅严酷威胁着蜀国百姓的生命,也严酷桎梏着蜀地经济的向前发展。

无情的洪水淹没了广袤肥沃的成都平原大地,也把这“天府之国”的大门紧紧封闭住了。巴蜀大地渴望能重见天日,“天府”之门也期待着有志的人们去开启。江山有待后人出!战国末期,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专家李冰,当仁不让地承担起这一历史性的重任。 b75sXeoHDBib3BOt36318LjuyFfz05Pf7pfHj+zdVuYkbXejCWtiLTrphQat78E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