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反抗日本强盗的勇敢少年

台南,与赤嵌楼遥遥相望的一座大院中,突然间进来七八个拿刀带枪的日本人。

午后的静谧被打碎了。日本兵趾高气扬地站在院中那株高大的指甲花树下,“哇啦哇啦”地说着什么。围观的人们满脸气愤。

正在这时,一位身穿白色长衫的年轻人匆匆走进院子,几步跨到树下,双眼喷火,怒视着张牙舞爪的入侵者。两个日本兵上前抓住他的手臂。

“放开我,这树是我们卢家在台传世的象征,我看你们谁敢动!”白衣青年毫不畏惧,大声喝道。

日本兵恶狠狠地推开他,然后,一阵粗暴的刀砍斧锯,高大的指甲花树在簌簌发抖,白衣青年愤怒得紧咬双唇。他几次扑上去,都被日本兵拳打脚踢挡了回来。屈辱像一把利剑,无情地切割着他的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每一分每一秒在这个满腔怒火的年轻人心中,都像一个世纪那样漫长。枝繁叶茂的指甲花树终于“轰”的一声,倒进了尘土之中,顿时灰尘满天,遮蔽了灿烂的阳光。

白衣青年撕心裂肺地大吼一声,口吐鲜血,晕倒在地。日本兵狞笑着扬长而去,周围的人把青年抬进屋里。

第二天,明媚的阳光穿窗而入,面色苍白的青年从床上坐起,缓缓睁开双眼,院子里空荡荡、白茫茫。他恍恍惚惚地记起昨天发生的一切,一种锥心刺骨的伤痛再次击倒了他,世界在他眼中愈来愈模糊,唯有仇恨在他心中愈来愈强烈。

……

卢东启独自坐在日光岩上,迎着清冽的海风,听着海浪呼啸着击打在岸边的岩石上,不堪回首的往事一幕幕从眼前滑过,国仇、家恨交织一起。再次不可遏止地涌上他的心头,痛苦地煎熬着他。

因为不堪受辱,20世纪初,卢东启、郭莞卿夫妇随祖父立轩老人离开台湾,返回大陆。他们没有投奔祖籍地永定,而是选择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海港城市厦门定居下来。

在闽南厦门一带,但凡不同的宗族都有自己的灯号。立轩老人为入闽后的卢氏家族取了个灯号叫“留种园”。因为全部产业都在台湾,为维持生计,立轩老人在家设私塾教书,塾名就叫“留种园”。不久,老人辞世,卢东启继承祖业,成为“留种园”年轻的私塾先生。

卢东启和郭莞卿夫妇,于1903年生下长子雨亭。继雨亭之后的两胎女孩却不幸相继夭折,这在饱经忧患的卢东启夫妇心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1915年10月26日,卢家大院又迎来了一个活泼、健壮的小生命。新生儿响亮的哭声终于驱散了愁云,给忧患多年的卢家平添了许多生气与欢乐。

因为小儿子生就一副虎头虎脑的模样,嗓门又特别大,所以父亲亲切地叫他“狮儿、阿狮”。阿狮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渐渐长大了。他不仅懂事听话,而且乖巧可爱。唯一让父母感到忧虑的是,孩子已经3周岁了,却只能“咿呀”、“咿呀”地发音,一句话也不会说。

哥哥雨亭和小他两岁的弟弟做游戏时,阿狮多半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一边翻看图画,仿佛他有一个不受人干扰的独立的世界。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也没有人知道他需要什么。

阿狮最喜欢做的事是每天吃过早饭后,搬个小凳,坐在一边旁听父亲讲课。卢东启不知道儿子能听懂什么,不过,每次看到狮儿平静而执著的表情,他的心里都会涌起一种浓浓的慈爱和深深的期待。

母亲常常忧心忡忡地看着阿狮安静地翻看图画,“难道狮儿是个哑巴?”这个问题,她不知道在心里问了多少次。

“莞卿,放心吧,狮儿不会有事的。你别看他老不说话,说不定将来会有大出息呢!”卢东启自信地安慰着自己的妻子。

又是一年除夕,厦门城中喜气洋洋,爆竹声声,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摆供桌、上祭品,打扫庭院,欢庆佳节。郭莞卿忙里忙外,很快打点好了一切。卢东启因为“留种园”的学生已经放假,忙里偷闲,在书房中吟咏古人庆佳节的诗作,倒也自得其乐。

阿狮坐在父亲身旁,听得津津有味。父亲亲切地拍了拍儿子的肩头。

“狮儿,你说读书好不好?”

“当然好,爹,我要念书!”阿狮忽闪着一双聪慧的大眼睛,毫不犹豫地答道。

卢东启问话之初,并没有想得到儿子的回答,因为他知道狮儿还不会说话。所以,当他听到儿子的答复后,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问了一遍:

“狮儿,你想做什么?”

“爹,我想跟你念书。”阿狮声音清脆悦耳,特别动听。

卢东启顿时热泪盈眶,心爱的儿子终于会说话了,而且刚刚4岁的孩子说出的第一句话竟是“我要念书”,这更让他感到万分惊喜。

1918年的除夕,因为狮儿第一次开口讲话,对企盼说话的卢东启夫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二年,父亲决定收阿狮为入门弟子,并且给他取了一个正式名字——“嘉锡”。这个名字是从《书经》中“嘉天之锡”一句脱化而来的,意思是“感谢上天的赏赐。”嘉锡聪颖迟露,曾使父母心悬已久,一旦发现孩子其实智力过人,父母心中难免会有一种“谢天谢地”的庆幸感。这个名字不仅蕴含着卢东启夫妇对儿子的挚爱,而且浓缩着他们的期望,期望儿子平安快乐,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就这样,5岁的嘉锡成为“留种园”最小的一名学生。

每天上午,“留种园”总是书声琅琅。面容清瘦的卢东启先生一袭青布长衫,朴素中透着文雅,言行中见出品格。他为弟子们上课从不敷衍了事,唯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卢东启深谙这个道理,所以,对每个学生,他都尽心竭力地教。他有教无类,无论是官宦子弟,还是平民子弟,都一视同仁,悉心教导。

在厦门一带,卢东启很快名闻遐迩。很多人慕名登门拜师,他总是以礼相待,有问必答。人们钦佩他渊博的学识,也敬重他高尚的品格。

卢东启不仅执教有方,而且家教甚严。在家中,他要求孩子们的言行必须合乎礼仪,举止不可没有规矩;并且注重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习惯,以及自强自立的精神。

在“留种园”,卢东启讲授的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他执教严谨,为人正直,一向把读书和做人的关系看得很重。所选教材,大抵属豪放篇章,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志向。这对嘉锡性格及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嘉锡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进步很快。他不仅聪明伶俐,而且勤奋过人。两三年的时间,他就初步打下了旧学功底,又练就了一手较清秀工整的好字,常常帮父亲抄写诗文。有一次,卢东启为正忙着给过去筹备婚礼的学生傅庚辛医生作了一首诗,把打好的腹稿念给嘉锡听让他逐句写下来。谁知,傅医生收到贺诗后,竟发现上面有个错字。事后,他曾向老师提及此事。卢东启很生气,接连几天训斥儿子做事马虎。这件事在嘉锡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这此后,他做事细心、谨慎了。

在嘉锡心中,父亲一向十分严厉,极少言笑。他很希望父亲能多陪陪他,能多和他说说话。这个愿望很快实现了,有一天,轻易不出门的父亲突然来了兴致,要带他们兄弟去鼓浪屿游玩。

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一路上,嘉锡兴奋得又说又笑,蹦蹦跳跳。他们搭渡船过海峡来到鼓浪屿后,父亲让雨亭搀扶着,一步步登上高高的“日光岩”。

父子4人坐在日光岩上,举目远眺,海港内渔船纵横交织,海上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清新的海风迎面吹来,灿烂的阳光轻抚着每个人的脸。父亲遥望台湾岛,陷入了久久的沉思。嘉锡东瞧瞧、西看看,蓝天、白云,红花、绿草仿佛成了他少年的梦,他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愉快。大自然以其独特的方式,为一颗纯真的童心展示了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页。

父亲从沉思中抬起头来,拍了拍嘉锡的肩膀,说:

“来,坐下,孩子,我给你们讲个故事。”

兄弟三人围着父亲坐好,日光岩上响起了卢东启低缓有节奏的声音:

“明朝末年,出了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就是郑成功。郑成功率领爱国将士历尽艰难险阻,从厦门横渡海峡,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祖国神圣领土台湾。‘日光岩’就是当年郑成功操练水师的指挥台。收复台湾后,台南市的赤嵌楼就成了他的军事指挥部。迁居厦门前,我们卢家在台湾的老家刚好与赤嵌楼遥遥相对……”

卢东启的眼底蓄满了历史的征尘,人世沧桑。他半生奔波转徙,根本原因就是国家不强,百姓才遭洋人凌辱。接着,他又为三个儿子讲述了卢家的家世。就在那棵指甲花树被日本人砍倒的当天,他因急火攻心,落下眼疾,久治不愈,年纪轻轻时就接近双目失明了。

嘉锡含着泪抬起头,这是他第一次了解父亲及自己家族经历的种种磨难,第一次了解父亲心中深藏的仇恨、悲苦。一时间,他觉得自己长大了许多,尽管他还不能完全理解父亲所说的一切,但他至少懂得了父亲责子以严的一片苦心。孩子,如今是这个饱经忧患的父亲唯一的希望和全部的梦想啊! lC9rUVBULLhc9U7Y7HV9rXjm9Zkpzm3WmvD8lW7fY8c9uGN0b5/jG8VCikxCQGX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