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北极熊睁开了蒙胧睡眼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总是斜着身子在太阳系里围绕太阳公转。它的公转轨道面同赤道面形成23.5°的夹角。正是这个神秘的夹角的存在才有了地球上春夏秋冬更替的天文现象;才有了天文地理上所谓的热带、温带、寒带的划分;才有了极圈内分别长达半年的极昼和极夜。站在北极点上,仰望位于太空中的北极星,你会惊讶地发现:北极星恰好在头顶上向你眨眼微笑。在北极点上,没有东、西、北三个方向,你的前、后、左、右都是正南方!

北极地区(Apktnka)这个词源出于希腊文Apktoc,这是希腊人对总是出现在北方的大熊星座的称呼。

北极地区,包括了辽阔的欧亚大陆、北美大陆所环抱的北冰洋及其中的岛屿,南边缘通常以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北极圈为界,面积为2100万平方千米。由于地处高纬,这里的气温异常寒冷。北冰洋中部是千里冰封、亿万年积雪的大冰盖,被称为世界冷极的奥伊米亚康位于苏联西伯利亚的维尔霍扬斯克以南700千米处,这里的最低气温曾达到-71℃。就在这样的严寒冰窖里,生活着一种大型哺乳动物,这就是一直被人们看做是北极象征的北极熊。它那庞大的身躯、剽悍凶猛的本性注定了它要主宰北极。长期以来,北极熊高枕寒冰,吃饱喝足,无忧无虑。然而,或许是北冰洋离文明社会较近,这只北极熊的美梦被人类开发的脚步声打破了,它睁开了蒙胧睡眼,环顾四周。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发现美洲这块大陆的功劳归于哥伦布,实际上哥伦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发现”者,他只是第一次使另外半个地球袒露在世界面前。北美大陆最古老的居民应该是黑眼睛黄皮肤的亚洲人(可能是东亚人)。

或许你会惊讶地问:5万年前的人类,显然还没有发明渡海的船只,那些古人又是如何到达北美的呢?这要从“冰桥”和陆桥谈起。

北极地区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冰洋。北冰洋上的冰层会帮你履冰过海,到某些岛上去。北冰洋水域的冰层能使“天堑”变通途,是一种天然的桥梁。所以,人们爱称其为“冰桥”。除了“冰桥”以外,在北极圈附近还有一座“陆桥”,它横卧于今天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白令海峡处。

经过深入地科学考察和研究分析,科学家们指出,从200万-300万年以前开始,一直到距今1万年前,北极地区的冰川范围曾经有过4次大的扩展,冰川面积最大的时候,甚至伸展到美国的北半部、北欧等许多地方。

在冰川范围扩展时期,海洋里的海水,经过蒸发、凝结、降雪而变成积雪。在融雪量少于降雪量的情况下,年复一年使积雪加厚。积雪在自身的重压下,又变成冰川冰,使冰川加厚。

结果是冰层加厚,范围扩大,海洋则因失去很多水,又得不到补充,使海面下降。

在最后一次冰川范围扩展时期,当时的海面降到比现在的海面要低100多米。现在水深只有30米左右的白令海峡,那时海底完全露出真面目,构成了连接亚洲与北美大陆的“陆桥”。

处在茹毛饮血时代的亚洲猎人,千里迢迢追捕猎物,于是有一部分人就跨过这座“陆桥”,进入了沉睡千万年的北美大陆。

那么,古代的亚洲猎人,最早是在什么时候进入新大陆的呢?从北美大陆发掘来的化石、石器推断,这个时间,距今大约四万多年,基本上接近五万年。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随着第4纪冰川期的过去,北半球气温上升,奔腾咆哮的海水再度吞没了横跨亚欧大陆通往北美大陆的天然“陆桥”。

古老的亚洲人可视为第一批北极地区的探险者。这样的探险实质上是一次偶然之中必然的短暂的谋生迁徙活动。“陆桥”的沉沦使北极熊再度沉睡下去。

希腊神话中曾传说英雄海格立斯在地中海向阴间驰去,完成一项艰巨的使命时,在直布罗陀和它对面的摩洛哥的海岬上竖立了两根擎天柱,古代地中海沿岸国家的居民把矗立在悬崖峭壁之上的两根巨柱看做支撑世界的基点。而这两根柱子也位于世界西边的尽头直布罗陀海峡,人们将这两根柱子称之为海格立斯擎天柱。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迦太基为了保护自己在非洲沿岸和西班牙南岸的殖民地区,牢牢地封锁了海格立斯柱,并在直布罗陀和阿尔赫西拉斯之间狭窄水域里布置了许多随时准备偷渡海峡的外国船只。但是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古罗马削弱了迦太基对直布罗陀海峡的控制。

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有个名叫皮萨斯的希腊人,在某一年的春天,率领一批商船,悄悄地越过海格立斯柱。皮萨斯驾舟顺着北大西洋暖流,鼓起风帆,在强劲的西风推动下,乘风破浪,一直沿着欧洲西海岸向北航进。皮萨斯一行到达了不列颠岛、奥克尼群岛,最远到达一个名叫“图勒”(Thaule)的奇怪地方。有些史书上说他们目睹了一些诸如“午夜太阳”、“永远不灭之火”等奇观。究竟“图勒”是什么地方,学者们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是冰岛或法罗群岛,有人认为是丹麦,甚至有人认为图勒在北极圈内。皮萨斯将他的探险经过,沿途见闻,详细记载在《海洋》一书中。这本书曾引起过广泛轰动,现今已失传。

公元9世纪时,居住在北欧的诺曼人奥杰尔从北海起锚,沿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向北航行,绕过诺尔辰角,到达了白海及其附近的一些岛屿,这些地方已经超过了北纬70°线。

公元874年,古北欧人辗转迁徙来到冰岛落脚,并于公元930年建立了政府。这个政府的议会一直长久不衰地延续到现在。这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议会。

约在公元920年,诺曼人贡比约恩在前往冰岛的路上遇到了一股强劲的暴风,人和船一起被狂风卷到遥远的西方,在那里,他惊奇地发现一连串岛屿,这就是现在被称为贡比约恩的礁石岛,即现在的格陵兰地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北极地区出现了一个幽灵,一个真正的古代北欧英雄,名叫红色艾力克。他的故事记载在《红色艾力克的世家》一书中。这本书是豪克于公元1320年收集起来的,故事用冰岛语记载在古代的皮革上。

艾力克原名艾力克·拉乌达,他以那像火一样红的胡子给自己命名。他的性情也像火一样热情、奔放、暴躁。他和很多北欧家族的人角斗过,以至于立法院将他驱逐出境。艾力克毫不示弱,果断地率领着他的妻儿、奴隶和伙伴们于公元982年挂起红色的帆船,驾着龙形战船,一直向西劈波斩浪。

肆虐的大西洋暴风鼓动着风帆,咆哮的冲天波涛撞击着甲板,没有密封的船舱积满了水,摇摇欲沉……

大海恣意地发着淫威,生命已到了随时可能葬身鱼腹的危险境地。

突然,风过云散,天高云淡,蔚蓝色的大海平静下来了,艾力克屹立船头,舒心地微笑着,他极目远眺,远远的茫茫海面上一个大岛屿的轮廓跃入眼帘,他急忙下令向那个岛前进。很快,这批勇士就兴奋地踏上了这块被艾力克命名为格陵兰的岛屿,他们在这儿定居下来了。格陵兰的英文意思是绿色的土地,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

后来,艾力克的儿子雷夫·艾力克逊,这个勇敢而又不失礼貌和风度的年轻小伙子驾船来到挪威。当时,基督教正盛行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挪威国王盛情地接待了雷夫一行人,并要雷夫把基督教带回格陵兰传播。

雷夫一行人在归途中被暴风卷到北美大陆,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返回格陵兰,带回来一些令人羡慕的标本,其中有一种叫mausur的怪树。

大约在公元1003年的秋天,一个叫卡尔舍符尼的人从冰岛出发来到格陵兰。卡尔舍符尼是一个卓越的远程航海家,一个非常富有而又十分勇敢的男子汉。他于次年春天偕同妻子格特里特和一群勇敢的水手前往威兰(雷夫一行人在北美大陆发现的一个新国度)。据一些学者考证,这群人可能到达了巴芬湾、拉布拉多半岛、圣劳伦斯湾等地方。

卡尔舍符尼和妻子格特里特的爱情结晶在异国的一间小木屋里诞生了。这个男孩子是在美洲大陆的第一批北欧人的孩子。豪克正是他的后代。

后来,当春天再度降临北美大陆时,这群流浪的历险者思恋起了他们遥远的故乡。于是,装满了mausur树的龙船调转航向,重返格陵兰,然后又驶回冰岛。卡尔舍符尼把自己的妻儿领到厅堂上参拜列祖列宗。这就是《红色艾力克的世家》一书的尾声。

据一些史料记载,格陵兰岛的殖民者在最繁荣时期达到两千人左右。北欧人在这里一共建造了16座教堂,并向罗马教皇进贡了几百年。拉布拉多、巴芬等岛屿及格陵兰岛西海岸的大部分地区都有他们建立的殖民统治。然而,到了14世纪,格陵兰岛与北欧的贸易越来越不景气,殖民地的繁荣慢慢地衰落了。幸存的殖民者可能加入了沿海地区的爱斯基摩人的行列。北极圈内的这样一批探险者就如此神秘地消失了。谁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是可怕的疾病夺去了他们的生命?也许他们因饥饿而死?一个欧洲的修道士这样记录着:

“80年来格陵兰没有船开来了。”

他写下了这个纪录的年份:1492年。 Frnby+okfgF7Y/9XQYAAZWLjVzJS9BWpzUsHlScot9No0lhL9RNm24AZC4gmgOt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