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成长的足迹

一、诞生

1896年冬,长江之畔的古城镇江,天气已十分寒冷,但古城却似乎并未因此而丧失活力。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小贩们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戏园子里高亢而婉转的歌声,茶楼酒店溢出来的浓郁的酒肉香味,都奇妙地在空气中混成薰薰的一团,让人觉得这真是个繁华而又使人沉醉的城市。偶尔,人们也能从哄哄的嘈杂里听出轻轻的一两句:“先生,小姐,行行好,给一点吧!”这是些可怜的乞丐在抓住机会行乞。转过街去,远处的码头上,一群群穿着褴褛的工人正紧张地搬运着货物,货物是什么呢?——镇江的特产:香醋、肴肉和酱菜。大货船载着沉甸甸的货物,往北走,沿着大运河可以一直到北京城;向西,逆长江而上就到了南京城;往东,顺着浩浩的长江走不到一天就出海了!

镇江,就位于这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点。提起镇江,人们常想起《三国演义》中的“刘备甘露寺招亲”,《白蛇传》中“水漫金山”等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甘露寺和金山都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北宋科学家沈括晚年就选中了镇江这一山明水秀的地方,修筑自己的家园——梦溪园,在这里写出了举世闻名的科技著作——《梦溪笔谈》。

浩浩长江水,滋润着它流经的每一方土地,哺育着数不尽的长江儿女……

这年1月9日下午4时,当深冬太阳稀薄的温暖已逐渐在空中飘散之时,古城一个清静的小院中,蓦地传出了阵阵洪亮的啼哭声,一个新的生命,在大江温柔而深沉的涛声中诞生了!

新生的宁馨儿静静躺在摇篮里,他头发乌黑,天庭饱满,显得十分可爱,奇特的是,婴孩双手手心通红,大家看了都说这孩子以后会有福气。孩子祖父茅谦,是一位思想开明、富有远见的举人,摸着孩子通红的双手,沉吟着说:“祖国已处于列强侵割,水深火热之中,每个炎黄子孙都应以救国为己任。孩子长大了,该于国于民有所贡献;也希望到那时,国家太平,人民幸福,那么,我们的孩子就叫‘以升’吧!”

这个生下来手心通红的孩子,长大后成了我国杰出的桥梁专家——茅以升。

以升诞生10个月,为了他今后的成长,祖父茅谦决定举家迁往南京。祖父考虑到:南京为元朝古都(三国孙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明朝初期都曾建都南京),自古以来就是个名人荟萃、群英云集的地方。文化积淀极为厚实,是江南文化教育中心。与南京相比,镇江毕竟气魄尚小,况且重商轻文的风气日益上扬,于以升日后求学大为不利。在南京,以升眼界开阔,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更有助于孩子的发展。以升母亲韩石渠识字明理,她想:以前孟母为子而三择邻居,可见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以升日后要成大器,从小就应该注意给他以一个好的环境。为了孩子,大人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就这样,茅以升一家10口离开了世代居住的老家——镇江,踏上了前往南京的航船。

二、学成于思

岁月荏苒,一转眼,以升已在南京度过了6年。是该上学的年龄啦,父亲茅乃登把他送进了蒙馆学习。蒙馆主要进行识字、写字、封建伦理道德的教育,教材有《蒙学》《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学习的方法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背书。老师教完一段,就让学生背诵,自己手里拿根又大又长的戒尺,踱来踱去地听,学生要是背不出来,就瞪着眼睛用戒尺“啪啪”地打他们的手心。天天背艰涩难懂的古文,对天性活泼好动的小以升来说,无疑是件苦差事。往往背着背着,他就会抬头朝窗外望去,朵朵白云在蓝蓝的天空中飘来飘去,一会儿变成一只绵羊,一会儿又变成一只老虎奇妙极了!偶尔,一行大雁飞过,他就总是纳闷:为什么大雁要排成一个“人”字飞呢?院子里,梧桐叶黄了,落了,一片一片在风中轻盈地荡漾,他也想:为什么草木一到秋天就会凋零呢?有时,他趴在树根下,看蚂蚁忙忙碌碌地搬家,直到伙伴喊“上课了!上课了!”他才恋恋不舍地跑开。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那么新奇,它总那么强烈地引起小以升的兴趣,使他不停地去观察、思索……

每年元宵节,南京城总是热闹非凡,白天的庙会车水马龙,晚上的灯会更是人山人海。一到傍晚,家家户户门口都点起花灯。这些花灯,造型各异,有方形的,有圆形的,有菱形的;绘图精彩,有嫦娥奔月、八仙过海、水底龙宫,形神毕肖,栩栩如生。各种各样的花灯,亮起红的、绿的、橙的、蓝的光,交织着、蕴染着,形成了一个七彩迷离、玲珑剔透的欢乐世界!正如古诗词中所描绘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以升手里提着一盏小宫灯,也跟着大家出来逛街。他走啊看啊,被那些能工巧匠们制作的精美花灯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仿佛来到了神话中的天宫,看不过来,记不过来,也赞美不过来……忽然,一盏走马灯引起了以升的兴趣:走马灯里,有个能转动的小轮子,轮子四周,粘着彩色的纸人、纸马,轮子底下放着根蜡烛,把蜡烛点着,轮子就能带着纸人、纸马旋转起来。“为什么一点蜡烛,纸人、纸马就会转动呢?”这个问题把以升给难住了!他一动不动地盯着走马灯,一副苦思冥想的样子。父亲见状,告诉他:这是因为燃烧的蜡烛产生了热气,热气上升,引起灯内空气的流动,就推动着纸人纸马转起来了!“噢,原来是这样!”以升恍然大悟,他马上又想到:“如果在轮子下点两支蜡烛,热空气多了,走马灯是不是要走得快些呢?”父亲见以升对走马灯感兴趣,就给买了一个孙悟空偷吃蟠桃灯。以升提着灯,一溜烟跑回家,立刻又找了一支蜡烛点上。果然,里面的孙悟空越转越快,简直要飞起来了!“噢,成功了!”以升兴奋地跳起来,红红的走马灯映着他圆圆的小脸,仿佛是个熟透的苹果。灯里头的孙悟空,也似乎正朝他微笑呢!

秦淮河是南京名胜之一,它长100多千米,流经南京入长江。自古以来,秦淮河两岸都是南京城的繁华地带,绿窗朱户映着河中舟楫如云,素有“元朝金粉”、“十里秦淮”之称。每年端午节,秦淮河上举行的龙舟赛,是南京城的一大盛事。这天,南京城的男女老少,都齐聚秦淮河两岸,目睹龙舟健儿一展身手,此时,河中锣鼓喧天,岸上欢声笑语,煞是热闹。1905年端午节马上要到了,9岁的以升早就和朋友们商量好,这一天要到秦淮河的文德桥上看龙舟赛去。谁知就在端午节前一天夜里,以升突然胃痛起来,他捂着肚子,直冒冷汗,一夜也不得安稳,第二天文德桥当然也没去成。中午,正当他躲在床上出神地想着龙舟赛的热闹场景时,几个去玩的同学却慌慌张张跑回来了,见着茅以升,劈头一句话就是:“幸好你没去,去的话,说不定就掉在河里给淹死了!”以升大吃一惊,发生什么事啦?原来,由于文德桥造得不好,在今天人挤的情况下,桥栏杆断了还不算,桥面板也突然塌陷,结果许多人当场掉进河里,他的一个同学也险些遭难,现在还有人哭哭啼啼往家里抬尸体呢!以升听了很是愤慨:是谁这么无能,竟造出这么低劣的桥来!

过了两天,以升和同学顶着毛毛细雨来到倒塌的文德桥看个究竟。眼前是一派破落景象:桥面塌下去了,露出砌得松散的泥石,桥栏杆东倒西歪,桥边没别的人,只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在风中瑟瑟颤抖。以升静静地站着,任寒风夹着细雨打湿脸颊,几天前那悲惨的一幕似乎浮现在自己眼前:人们在哭喊,在挣扎……这还只是南京城一条小河上的桥,中国有这么多大江大河,如果架在上面的桥都不过关,那后果该有多么严重!想到这,以升不禁握紧了拳头,暗下决心:将来我如果造桥,就一定不会造得像文德桥!

回家后,以升不声不响地到祖父的书房去翻祖父写的那本《水利刍议》,那上面有“古今水利情势及治理条议”、“开江论”、“导淮入江论”、“治运河连带淮湖利说”等文章,以升尽管看不大懂,却还是认真地翻着、翻着……忽然,一只温暖的大手放在以升的头上,原来是祖父站在了他的背后,祖父让以升坐下,告诉他:“我小时候因为目睹水灾而立志兴修水利,壮年时我远游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时,就考察过黄河、长江、淮河、洞庭湖,晚年时我在江苏、广东参加了一些治水工作,并且写了这本《水利刍议》。期盼能对国家的水利事业有所贡献。在一生的事业中,我感到要把水治好,兴建桥梁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大有可为。而一个人从小立志,确定奋斗目标是件十分重要的事,它值得一个人为之奋斗终生。”末了,祖父语重心长地说:“以升,你有志造大桥固然好,但现在更重要的是努力学习,打好基础,今后方能有所作为,否则一切都将流于空想。”祖父的话,像铅字一样,深深地印在了茅以升的心坎上。

从那以后,以升对建桥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到一地,看见有桥,他总是情不自禁地要把这座桥仔仔细细地琢磨一番:从造桥的原料到桥的造型乃至桥上的雕塑,他都要想一想,并且努力地把它记下来,这为他以后走上桥梁专业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小荷才露尖尖角

以升认真读书,进步很快。10岁那一年,还在上小学三年级的茅以升考上了江南中等商业学堂,学堂的课程有数学、物理、历史、地理,还有英文、法文等外语课,学校设备齐全,学生全部实行住宿制,这是当时全中国最好的新型中学,教茅以升历史的竟是中国大名鼎鼎的历史学家柳治徵先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都夸茅以升聪明,长大后一定会有出息,以升听着,心里真是得意。

一天,一位客人到家里来拜访以升的二叔。以升见有客人来了,就沏了一杯茶,恭恭敬敬地送给客人。客人见小以升长得眉清目秀,不禁夸以升聪明懂事,当他了解到以升还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就考上了江南中等商业学堂时,更是连连称赞以升将来一定了不起,会光宗耀祖。以升在边上,嘴里不说,心中乐滋滋地比吃了蜜还甜。不料二叔看了以升一眼,轻描淡写地说道:“他还只是个娃娃,样样都还不行,谈出息还差得远呢!”

“什么?我还是个娃娃,样样不行!”以升还从来没听过长辈在别人面前这么说自己呢!他觉得二叔太看不起自己了,这一委屈,眼泪就直在眼眶里打转转了。

回到房里,以升气愤愤地想:你说我不行,我就非干出个样子来让你看看行不行!一连两个星期,以升不但不出去玩,每天除去吃三顿饭外,就关在房里不见人,一股脑儿地看书。他不仅看课本,也翻一些介绍先进思想和先进科技的书如《海国图志》、《天演论》等,这些书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短短十几天里,以升深深地感觉到:世界上原来还有这么多东西等待自己去学习,他只恨自己不能长出三头六臂,把这些知识给早点掌握!家中的长辈看着以升的变化都很惊奇,又都暗暗地为他的倔劲和进步感到高兴。

20多年后,茅以升担任唐山工程学院的院长,而他的二叔则恰好在这所学院担任国文教员。人生就是这么富有戏剧性,年轻的侄子竟成了叔叔的上级。一次,叔侄俩茶余闲谈,茅以升动情地说:“二叔,要不是你当初一番话对我的激励,我可能远达不到今天这一步呢!”“哦,是吗?那我可得好好研究研究激将法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了!”说到这,叔侄俩不禁会心地相视而笑。

进入江南中等商业学堂后,以升学习非常刻苦。每天清晨,总是他第一个静悄悄地从宿舍出来,到教室晨诵,不久,他的英文和法文就能达到借助工具书阅读一些外文书籍的水准了,他读了《沙氏乐府故事》《鲁宾逊漂流记》《双雄较剑录》等大量外国文学名著。暑假的时候,南京城内酷暑逼人。坐着不动往往也出一身大汗,但以升却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潜心阅读古文和练习书法。他学书法很善于领悟原帖的神韵,每临帖前,他总是先细细揣摩从这一笔到那一笔是怎样起承转合,从这一个字到那一个字是怎样前后呼应。整个篇章作者寄寓的是什么样的感情,追求的什么样的风格,他都不放过,直到一闭上眼睛,每一笔、每个字,每一篇似乎都在脑子里浮动起来了,他才提笔落墨,他的字既有柳公权的严谨和端庄,又有王羲之的流畅和飘逸,很得大家的赞赏。一个暑期下来,以升可以背上百篇诗歌和十几篇古文了,通过这种训练,他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记忆力,更重要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陶冶了他的情操,使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始终保持着正直的品格和高尚的情趣,这对于他以后从事科普创作,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以升沉溺于书籍,但他天性活泼好动,并不是一个迂讷、弱不禁风的书呆子,他深知一副强健的体魄对于一个有志于成大器的人的重要性。因此,课余时间,他总是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以升特别喜欢踢足球,他身材矮小但跑动灵活,控球的能力很强,尤其是临门一脚出色,每次踢球,同学总是让他踢前锋,亲切地称他为“射手”。喜欢体育运动成了茅以升的一大嗜好,一直保持到老。

坚持冷水浴,也使以升受益匪浅。他坚持每天清晨用冷水洗脸,午后进行冷水浴,无论是三九严冬,还是盛夏酷暑,他都坚行不辍,以此磨炼自己的意志。冷水浴使得茅以升在漫长的科研、社会活动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身心健康,极少生病。在他85岁那年,还坚持冷水浴,引起来访的日本朋友的极大兴趣,大家无不对茅以升的健康体魄和顽强毅力啧啧称奇,回国后他们在日本杂志上报道了茅以升的健身之道,称之为“茅氏冷水浴法”。

1911年7月,以升15岁,在江南中等商业学堂毕业了。是继续读书深造,还是从此踏上社会,参加工作?这种人生选择摆在了每一个毕业生的面前。以升有的同学在官府当了职员,有的去了银行,有的则自己经商。以升经过一段时期的静心思考,认定自己必须北上求学,进一步学好知识本领,以期将来对国家能有更多贡献。他在毕业日记上写下了自己的感想:“上小学时我就立志要在家乡的秦淮河上造一座千古不朽的大石桥。升入中学后,我得知中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在少年时到美国留学的。他学成回国后就在从北京到张家口的峭壁悬崖上建成了第一条完全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其设计之完善、工程之艰难、施工之高超为世界少见,以至于那些开始叫嚣‘会修京张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的外国人也不得不由衷佩服,称赞这是世界一流的工程。自己曾立志为国家造桥,就应当把目光放长远,以詹天佑为榜样,争取留学深造,掌握高新技术方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在北京的清华学堂正招收留美预备生,我应该抓住机会。马上北上投考……”

以升把自己的想法跟家中长辈说了,大家都很支持,母亲韩石渠虽然在感情上对年仅15岁的孩子要远离自己感到难以割舍,但想到这是儿子一辈子的大事,关系到以升今后的发展,还是毅然为儿子细细地打点了行装,送儿子启程。

1911年7月30日,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以升和好友裴荣一起挥手告别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南京,北上投考,不巧当他们风尘仆仆地赶到清华学堂留美预备生考场时,考试却早已完毕并且出榜了。怎么办?北京已没有其他招考的学校了,茅以升沉思了一会儿,果断地说:“裴荣,我们赶去唐山路矿学堂投考还来得及。路矿学堂是‘京奉’铁路局与‘开渠’矿务局于1905年联合创办的,校长赵仕北是孙中山先生的同学,器重人才,治校有方,在教育界有很高威望。我们如果考上路矿学堂,相信是能学到不少本领的。”于是,两个伙伴打了火车票,星夜赶往设在天津的唐山路矿学堂考场。第二天,他们匆忙报名应试,由于平时功课学得扎实,尽管旅途辛劳,都通过了考试,双双被录取了。

那一年,以升15岁,是唐山路矿学堂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大学生。 5Ec74zP1EHiGECEGaupo7z14DnYMAEp7FFlJFV7NhgM1ZCDkDUEt5PAOxLDubpZ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