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 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1946年6月底,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的和平愿望,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以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国民党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凭借其军事优势和美国的支持。当时,国民党军队总兵力约430万人,其中正规军86个整编师(军)约200万人。由于接收了日本侵华军队100万人的全部装备,并得到美国的大量军事和财政援助,其装备有很大加强,86个整编师中,有22个师为美械、半美械装备。而人民解放军总兵力约127万人,其中野战军61万人。与国民党军相比,解放军的数量处于1:3.4的劣势,而且装备基本上还是“小米加步枪”和为数很少的火炮。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能不能打败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怎样才能打败国民党军队,已成为关系到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毛泽东以其高超的指挥艺术,领导解放区军民开展了规模宏大的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的斗争。

当着天空中出现乌云的时候,毛泽东清醒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估计了敌我力量对比和发展趋势,适时地向全党指出,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这就从战略上要求全党全民树立自卫战争必胜的信念。

1946年8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他明确指出:“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我们所依靠的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虽然在中国人民面前还存在着许多困难,但是我我们总有一天要胜利。以战略上藐视敌人和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战略指导思想,武装了中国人民的思想,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胜利信心和决心。

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毛泽东先后为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起草了《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党内指示,制定了战胜蒋介石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

依据上述方针和原则,解放区军民对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进行了英勇的抗击。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6年6月26日到10月,是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的高潮,解放区军民相继展开自卫作战。

全面进攻开始时,国民党军队依恃他们在数量上和装备上的优势,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用正规军193个旅(师)约160万人,即占全部正规军80%的兵力,气势汹汹地扑向解放区,企图在3至6个月的时间内,首先消灭关内人民解放军,然后再解决东北问题。6月26日,国民党军队首先向我中原解放军发动了前哨战,7月1日发起总攻击,声言要在“48小时内全歼”中原解放军。

中原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中原逐鹿,鹿死谁手,谁得天下之说。中原解放区,是抗战期间创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它东逼南京,南扼长江,西慑西安,控制平汉、陇海两大铁路干线,战略地位尤为重要与突出。因此,中原解放区就成了国共双方军事力量较量的战略要地,成为全国解放区的前哨阵地。早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就调集20多个师,包围和蚕食中原解放区,到1946年6月,中原解放区仅剩下以宣化店为中心、方圆不足百里、面积不及原来的1/10的狭小地区。蒋介石认为彻底消灭中原我军的时机已经成熟,又调集8个整编师又2个旅,企图围歼中原解放军。

鉴于中原解放军处于敌人重兵包围之下,势孤力薄,难于长期坚持,1946年5月初,毛泽东就指示中原军区。在情况紧急时准备以一部分兵力坚持原地区斗争,一部分兵力向东突围,主力向西突围,转移到豫西、鄂西、陕南、川东地区活动。当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的大举进攻迫在眉睫时,毛泽东于7月23日又指示中原局:“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在敌军重兵围困下,只有“立即突围”,才能摆脱被围困聚歼的被动局面,达到保存自己、转危为安,并求得发展的目的,中原解放军主力于6月26日晚分南北两路向西突围。

北路军为第二纵队的第十三旅、第十五旅1个团、第三五九旅、干部旅及中原军区机关,其约1.5万人,由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政治委员郑位三率领,于26日晚由宣化店向西北方向移动。29日晚,在信阳以南的李家寨及柳林车站间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越过平汉线。然后,翻越桐柏山,穿过豫西南,打开荆紫关,恶战南化塘,历经艰险,终于冲破敌人的重重追堵合围,于7月下旬进入陕南,创立豫鄂陕游击根据地。第三五九旅则由王震率领继续北进,多次冲破敌军的追击、堵截,于8月底胜利到达陕甘宁边区,受到毛泽东等领导人的亲自接见和边区人民的热烈欢迎。

南路军为第一纵队(欠第一旅)及第二纵队之第十五旅(欠1个团)共1万余人,在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王树声的率领下,于26日晚由光山县的泼陂河向西移动,7月1日越过平汉路,横越大洪山,强渡襄河,于7月下旬抵达武当小区,创建鄂西北游击根据地。

与此同时,为了迷惑与牵制敌人,掩护主力西进,由张体学率鄂东军区部队佯装主力,在大别山坚持斗争;派皮定钧率第一纵队第一旅,声东击西,掩护主力向西突围后,转向东突进,于7月下旬进入苏皖解放区。

中原解放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执行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意图,突破了30万国民党军队的重兵包围,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粉碎了蒋介石的“聚歼”计划。

在华东,国民党于7月中旬集中58个旅,即占其进攻解放区总兵力1/3的兵力,采取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步压缩的方针,在来安至南通800里战线上,大举进攻苏皖解放区。华中野战军遵循毛泽东与中央军委关于先在内线打几仗,然后转至外线的指示,在陈毅、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发起苏中战役。从7月13日至8月31日,先后在泰兴、如皋、海安等地,七战七捷,歼敌5万余人,挫败了敌人的进攻锐气。

在晋冀鲁豫解放区,国民党军以两个整编师的兵力位于开封至南丘之线,企图阻止我军南下支援中原解放军突围。毛泽东与中央军委于8月9日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占领陇海路徐(徐州)、汴(开封)段和路南10余县,配合苏皖我军作战,并吸引围追中原我军之敌增援陇海路。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第六、第七纵队乘敌之虚,于8月10日夜通过敌防御间隙,突然向陇海路开封至徐州段沿线之敌发起攻击。至21日,先后占领砀山、兰封等城镇、车站10余处,歼敌1.6万余人,控制铁路380里,打乱了国民党南线进攻的计划。

当我军转移至陇海路以北准备休整时,蒋介石忙在郑州、徐州之线集中14个整编师、32个旅共30万人,采取“钳形攻势”向我反扑,企图以优势兵力合击我军于定陶、曹县地区。其部署是:以徐州绥署薛岳所属的第五军、整编第十一、第八十八师共5个旅,分三路自虞城、砀山、徐州地区向城武(今成武)、单县、鱼台进攻;以郑州绥署刘峙所属的整编第三、第四十一、第四十七师和第五十五、第六十八师各1个旅共10个旅,分三路自封丘、开封、商丘地区向东明、定陶、曹县进攻。另以第三十一集团军王仲廉部等13个旅在平汉路之安阳、新乡及其以东佯动,配合主战场的进攻。

根据敌军的部署,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于8月22日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凡无把握之仗不要打,打则必胜;凡与敌正规军作战,每战必须以优势兵力加于敌人,其比例最好是四比一,至少是三比一,歼其一部,再扩另一部,再打第三部,各个击破之。晋冀鲁豫野战军遵照这一指示,对敌情作了周密的分析,决定集中主力首先歼灭整编第3师于定陶西南地区,打开局面,尔后视情况再歼整编第47师大部或一部,粉碎敌人的进攻。

8月29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电告刘伯承、邓小平,指出:“孙震令第三师(两个旅)、四十七师(两个旅)先肃清定陶以南之张庄等地,尔后再攻定陶。……望令我主力在一星期内休整完毕,俟第三师两个旅进至适当位置时,集中全力歼灭其一个旅,尔后相机再歼其一个旅。该师系中央军,如能歼灭影响必大。”根据这一精神,晋冀鲁豫野战军以主力4个纵队集结于定陶西南地区;以第六纵队两个团诱敌北进。

9月2日,敌整编第三师被诱至秦寨、桃源,整编第四十七师进至黄水、吕寨。这时,刘峙将该两师会攻定陶的计划改为以整编第三师攻菏泽,整编第四十七师攻定陶,致使两师的间隔加大到20至25公里,形成了于我十分有利的战局。9月3日,毛泽东致电刘伯承、邓小平,指出:“正是我歼敌良机,望即部署歼其一路。”我军决定乘徐州、郑州两路敌军的钳铗尚未合拢,郑州各路敌仍处于分散态势,整编第三师陷于孤立疲惫之机,将该师诱至大杨湖地区加以歼灭。

9月3日下午,整编第三师进入我预设战场,整编第四十七师被阻于桃源、长乐集以南。当夜,我军主力对整编第三师发起攻击,激战至6日全歼该师。7日又歼灭第四十七师。此役共歼敌4个旅共约1.7万人,俘整编第三师师长赵锡田。

在晋察冀解放区,国民党集中第十一、第十二战区主力对我解放区首府——张家口实行东西夹击。鉴于张家口两面受敌的不利情况,晋察冀军区首长于9月17日向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建议主动撤离张家口,以争取以后战局的主动。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于翌日复电同意这一建议,并强调指出:应“以歼灭敌有生力量为主,不以保守个别地方为主,使主力行动自如,主动地寻找好打之敌作战”。10月1日,又指示:“防御是为着集结主力,消灭敌人”,应以小部兵力抗击敌之进攻,集中主力机动歼敌。军区首长根据上述指示,决定以歼灭由康庄、怀柔西犯之敌为目的,进行张家口保卫战。从9月29日至10月12日,我军以一部出击平汉路北段,收复徐水、望都等10余座县城,控制铁路120多公里;我军主力则在怀来及其以东地区进行顽强阻击,共歼敌2.2万余人。然后,我军主动撤出张家口,转入冀西山区继续作战。

除此之外,各解放区军民同来犯之敌进行过诸多的战斗,总之,在这4个月中,毛泽东领导解放区军民,经过大小80余次战役战斗,歼敌正规军折合32个旅,连同非正规军在内,共计29.8万余人,平均每月歼敌8个旅。在此期间,我虽主动放弃张家口、承德、淮阴等105座城市,但歼灭了大量敌人,取得了依托解放区实行内线作战的初步经验,坚定了胜利信心。

在我军节节胜利的同时,为了促进战局的有利发展,毛泽东于10月1日为中共中央起草了《三个月总结》的党内指示,全面总结了全面内战爆发以来3个月战争的一系列基本经验,指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唯一正确的作战方法。不论在战役上、战术上,都须如此。并且明确提出,今后数月的关键仍然是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再歼敌军约25个旅。如果这个任务完成了,即可能停止国民党军的进攻,并可能部分地收复失地。为此,全党必须进一步贯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实行紧张的动员和精心计划的作战,力争军事形势的根本转变。这就为进一步统一全党全军的作战指导思想,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从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国民党军队继续全面进攻,遭我军沉重打击而被粉碎。

经过前4个月的作战,战局已开始出现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变化。国民党军愈深入解放区,占领的城市愈多,守备任务就愈重,加之有生力量不断被歼灭,能够机动作战的兵力逐渐减少,因而战线太长与兵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士气日益低落,全面进攻的势头开始下降。我军虽主动放弃了一些城市和地方,但缩短了战线,兵力逐步集中,总兵力已由战争开始时的127万人发展到137万余人,并以缴获的大量武器,改善了装备,提高了战斗力。在极有利的形势下,毛泽东领导各解放区军民,逐步扩大歼灭战规模,打破敌人的全面进攻。

1946年11月2日、3日,毛泽东与中央军委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在11月份打两三个大仗,打孙震、刘汝明两集团,收复大块失地,并拖住邱清泉的第五军和胡琏的整编第十一师。根据这一指示,我军主力机动作战,于11月18日发起滑县战役,歼敌1.2万人。接着,我军主力在豫北与敌周旋20余天,未捕捉到战机。12月18日,毛泽东与中央军委又指示:“如果你们四面之敌不好打,似以南下寻歼八十八师,恢复嘉(祥)、巨(野)、金(乡)、鱼(台)、城(武)、单(县)各地,调动邱清泉东进而歼灭之较为有利”。我军于是改变战略,置向我腹地进攻之敌于不顾,主力大踏步挺进,威逼徐州,于12月22日至次年1月16日,发起巨金鱼战役,歼敌1.6万余人,收复县城9座,粉碎了敌打通平汉路的计划。

1946年12月,国民党为了挽救其军事上的败局,又以25个半旅的兵力,组成4个集团,分路向苏北、鲁南发动新的攻势。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决定集中两军主力,歼灭由宿迁向沐阳、新安镇(今新沂)进攻的敌整编第十一师、第六十九师。12月15日至19日,在宿迁以北纵横不到20里的狭窄地区内,全歼整编第六十九师师部及3个半旅共2万余人,师长戴之奇自杀。

宿北战役后,敌徐州绥署乃命令各兵团,继续“进剿”,企图会攻临沂,与我决战。

还在宿北战役结束前夕,12月18日,毛泽东与中央军委就指示华东我军:“集中主力歼灭鲁南之敌,并相机收复枣(庄)、峄(县)、台(儿庄),使鲁南获得巩固,然后无顾虑地向南发展,逐步收复苏北、苏中一切失地。”山东、华中野战军首长依据这一指示,决定主力回师鲁南。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于12月25日批准这个方案,并指出:“鲁南战役关系全局。此战胜利,即使苏北各城全失,亦有办法恢复。”经过对敌情的认真分析,野战军首先决定以山东野战军主力和华中野战军一部共27个团的兵力,首先歼灭整编第二十六师及第一快速纵队,尔后续歼第三十三军或整编第五十一师。1947年1月2日至20日,我军发起鲁南战役,分割歼灭敌两个整编师和1个快速纵队共5.3万余人,俘获师长马励武、周毓英,缴获坦克、汽车、火炮等物资。

鲁南战役后,我军在临沂地区进行休整和整编,将山东、华中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敌统帅部错误地认为我军“伤亡惨重,续战能力不强”。又侦悉我军主力集结在临沂地区,判断我军将固守临沂。于是,制定了“鲁南会战”计划,调集31万余人的重兵,企图与我军主力在临沂附近决战。其部署是:由欧震率8个整编师共20多个旅,组成主要突击集团,从陇海路东段台儿庄至城头一线,分三路从南向临沂进攻;以第四十二集团军郝鹏举部配置在白塔埠、驼峰地区担任侧翼掩护;以4个整编师为预备队,随后跟进。以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部3个军为辅助突击集团,由胶济路明水(今章丘)至张店(今淄博市)之线分两路面下莱芜、新泰。各路军分进合击,实行南北夹攻。参谋总长陈诚坐镇徐州督战,声称:“党国成败,全看鲁南”一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在鲁南战役即将胜利结束之际,华东野战军首长依据南线敌军紧逼我军以上,威胁临沂安全的情况,拟将作战重心放在南线。待部队略事休整后,准备南下打欧震集团及第74师,并以一部兵力牵制北线进攻之线。毛泽东根据华东战区的情况,多次致电华野:“你们应以歼灭欧震6个旅至8个旅为目标”,“如果你们感觉打欧震需要集中更大兵力,则4、9两师可否留下一个师,打完欧震再回鲁中,即使泰安失守也不要紧”,“目前除以一部打枣庄外,主力立即准备打欧震,以歼灭欧部8个旅为目标,务于一星期内准备完毕”,“从攻克枣庄翌日起,全军整训两星期,集中一切力量歼灭欧震”。华野遵照毛泽东的指示,积极进行战役前的组织准备工作,并拟定了攻歼欧震集团各路进攻之敌的作战方案,下达了作战命令。

正当我军准备对敌发起攻击的时候,南线之敌于1月31日首先向我发动进攻。为防止被我各个歼灭,敌采取“集中兵力,稳扎稳打,齐头并进,避免突出”的战法,推进速度每日平均不到10公里,占一地巩固一地,然后再同时进击。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当即电示华野:“我军方针,似宜诱敌深入,不但不先打陇海路,即敌至郯、马地区,是否就打,亦值得考虑”,“诱敌深入。敌不动我不打,敌不进到有利于我、不利于敌之地点我亦不打,完全立于主动地位”,“目前敌人策略是诱我早日出击,将我扭打消耗后再稳固地进步临沂,你们切不可上当,必须等待敌进至郯城、临沂之中间地带(比较接近临沂),然后打第一仗方为上策”。华野首先坚决执行这些指示,决定诱敌北进到郯城、临沂地区再进行歼击。

这时,北线之敌已进到莱芜地区,威胁到我战区后方安全。华野首先鉴于南线之敌兵力集中,行动谨慎小心,不易分割等情况,便开始考虑改变保卫临沂的作战方针。于2月5日向军委提出三个作战方案:第一方案,以一个纵队进攻白塔埠附近的郝鹏举部,吸引右路之敌东援或调动中路和左路之敌北进,造成各个歼敌之战机。第二方案,如执行第一方案未能奏效,除以1个纵队位于临沂以南监视敌人外,主力均集结到临沂以北地区休整待机。第三方案,如南线敌人仍不北进或北进时不便歼灭,除以1个纵队留临沂地区与敌纠缠外,其余主力急行北上,彻底解决北线敌人,平毀胶济线,威胁济南,以吸引南线敌人进入临沂以北山地或增援胶济线,然后进行全力反攻,各个歼灭。报告侧重讲了第三方案的好处。毛泽东于第二天复电,完全同意第三方案,“这可使我完全立于主动,使蒋介石完全陷于被动。”此时,我军对郝鹏举部发动攻击,一举歼灭郝部两个师,生擒了郝鹏举。在我打郝部时,欧震集团未敢增援和北进,左路军反而向后收缩。2月8日,北线敌军进占新泰。毛泽东依据战况的发展,于9日电示:“解决郝鹏举部很好,但就全部战略方针来说,如你们方针是解决南面,则似乎打得早了一点,可能影响敌各部进得更谨慎。打了郝鹏举后你们似应按兵不动(要有极大耐心),让敌各部放手北进,然后各个歼灭之。如你们方针是解决北面,则打郝鹏举部并无妨碍。你们需在两个方针之间首先有所抉择。”

2月10日,华野首先根据当时情况,最后决定,集中53个团的兵力,彻底解决北线问题。毛泽东同意这一决定,并在华野主力北移后指示:“为彻底解决北面(敌)3个军23个团之众,我韦国清纵队及8师似宜北上参战。”于是,我军除以两个纵队伪装主力,在南线继续阻击和迷惑敌人外,主力5个纵队迅速放弃临沂连夜隐蔽挥师北上,于2月20日对敌第七十七师开始攻击,当晚发起全线进攻,至2月23日,全歼北线敌军共5.6万余人,生俘李仙洲。接着,我军又乘胜攻占胶济线西段及其两侧10余座城镇,控制铁路线200余里,取得了莱芜战役的胜利。

在这4个月中,各解放区军民又经过80多次作战,歼灭敌正规军折合34个旅,连同非正规军共约41万余人。在此期间,我虽主动放弃87座城市,但同时又收复和解放城市87座,得失相当。

从1946年6月至1947年2月,毛泽东领导各解放区军民,经过8个月的艰苦奋战,共歼敌67个旅约71万人,成功地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使战局向有利于我军的方向发展,从而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FRuSEl04aIveJbFCo6P0lnZPwtKiJGKpvWzBQ9f37W5XLNIIOKzfpUdungEpf8s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