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男人凭信念和胆量赚钱

1.有信念才有超越

浅尝辄止、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男人不会做出什么大成绩。一个有信念、有崇高目标、期望成就大业的男人,总是不停地超越自我,希望比周围的人走得更远。他有足够坚强的意志,激励自己付出更多的汗水,争取最好的结果。

人都具有惰性,一旦环境稳定下来,只要付出50%的精力就可以应付所做的工作,就会变得懒惰,不思进取。社会在飞速发展,任何人如果不紧跟时代的步伐前进,就会成为落伍者。

如果让自己永远封闭在已经熟悉的环境和空间中,只会让自己安于现状,与七彩的天空无缘。

透过薄薄的一层膜,两只蝶蛹好奇地窥视着外面五彩斑斓的世界,“太美了!”一只蝶蛹禁不住赞叹道,“我多么渴望快快飞出去呀!”“我才不想呢。”另一只蝶蛹说,“前天暴雨突然降临的时候,蜂呀,蝶呀,到处找藏身的地方,装扮得再艳丽,到了这步田地,又有什么值得羡慕呢?”“可是……”第一只蝶蛹说,“毕竟风和日丽的日子多呀!”

“风和日丽,就太平了吗?”第二只蝶蛹不以为然,“昨天,有两只青蛙进了蛇的肚子,一只黄莺被石子击伤……这些,你都忘了吗?”

“可是,在小小的蝶膜里,这样一动不动地蜷缩着,有什么好呢?”

“你呀,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第二只蝶蛹教训道,“除了蝶蛹,谁有这么好的居所?别看蝶膜里这么小,但它安全、保险,而且绝对干净,没有污染……”

第一只蝶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不管怎样,我一定要飞出去。”

几天之后,一阵大风把一只干瘪的蝶膜吹到火里,而此时,天空中有一只美丽的蝴蝶,在风中翩翩飞舞。

两只蝴蝶的不同心态注定了它们最后不同的结局。

信念是对于所期望成就的事业的真正决心:目标比幻想好得多,因为它有可实现性,有了信念,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就能够一步步改变自己,最终达到美好的人生境界。

马亨芮先生能够从周薪25美元的工作,迅速升至副董事长的职位,不久后又升任公司的董事长,是因为他有信念随时鞭策自己的缘故。他对信念的解释是:“你过去或现在的情况并不重要,将来想要获得什么成就才最重要。”

人人都可以学到一课,那就是:我们也应该计划10年以后的事。如果你希望10年以后变成怎样,现在就必须变成怎样,这是一种很严肃的想法。就像没有计划的生意将会变质,没有生活目标的人也会变成另一个人。因为没有了目标,我们根本无法成长。

没有信念,不可能发生任何事情,也不可能采取任何步骤;如果一个男人没有信念,就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远到不了目的地。

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信念对于成功也有绝对的必要。如果没有空气,没有人能够生存;如果没有信念,没有任何人能成功。2.男人要有敢于冒险的胆识常言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想赚大钱,却不想冒风险,那是不可能的。富翁们都非常清楚地知道风险在所难免,想抓住机遇就得冒险。要充满自信,在风险中争取获得更多的金钱。

冒险是男人成功的秘诀之一,运用得当能使自己受益无穷,运用不当或不敢用,只会使自己固步自封,无所发展,甚至被人吞并。

不冒险易无大成;冒险则可获得大机遇。因此能成功的富有男人,他们往往都敢于冒险。

任何成功都有冒险的成分。其实,纵观国内外众多创业的案例,成功的战略在制定之初总是带有大赌的性质。大赌的盘子大,诱惑也大,可谓孤注一掷。无论输赢,凡大赌者都需要一定的魄力与豪情。大赌前的深思熟虑、三思而行,大赌时的豪情万壮、胆识气魄,但是,大赌后的结果只能有两个:输与赢。赢则咸鱼翻身,输则倾家荡产。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爆炸性的迅速致富的机会越来越少。一个企业的成功,在战略初期一定会带有大赌的味道,这种建立在敏锐的战略基础上的“大赌”,既不同于中国企业传统的一拍脑门就头脑发热的盲目冒险,也不同于打着规避风险的名义四面出击,浅尝辄止。

也许,中国历来不缺“大赌大赢”的财富神话。关键在于谁动作快,谁最先抓住机会,谁就享有巨大的先发优势,通过迅速造势获取更多资源。成功的战略需要一定的前瞻性,如果有50%的把握就上马,有暴利可图;如果有80%的把握才上马,最多只有平均利润;如果等到了100%的把握才上马,那么,不客气地讲,也许一上马就可能亏损。

大赌一旦箭在弦上,就不能不发,而且中途难以改变,如果战略方向稍有偏误,很可能功亏一篑,损失惨重。大赌未必大赢,但是不赌肯定不会赢。

创造大赌大赢的神话,需要的不只是运气、自信,还需要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豪情。香港超人李嘉诚曾经为我们谱写了“豪赌”的神话,小超人李泽楷继其父之后又再次刷新了“豪赌”的神话。

除了香港两代超人外,荣智健收购恒昌企业,德隆收购美国Murray公司,格林柯尔收购科龙,太太收购三九,都是个中佳例。

“如果我手中只有100块钱去买东西,有电视机也有羊肉串机,我肯定选择羊肉串机。电视机虽然可以让人享受,但羊肉串机才可以帮我们赚到更多的电视机。”这就是李春的“羊肉串”理论。

李春,一个憨厚的东北汉子,很难将他与精明的企业家联系起来。可就是这个建筑工程公司的老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大赢的奇迹。

在公司资金极度短缺的情况下,李春毅然拍板买回各种型号的塔吊29台,这种大气魄的投入,全国同行业中也是少有,而结果也正如他所预料的,29台塔吊全部运转,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年产值突破了1亿元,利润达到近3000万元,让人惊叹不已。

“双手抨击当然比一只手出击更有力,如果能打出一组漂亮的组合拳,那威力必将更大。”由于市场的不断变化,李春并没有死守阵营,在成功地盘活了一家建筑公司后,又打出了有效的一拳,并且打出了漂亮的组合拳,一口气组建了石膏板线厂、大理石制品厂等8家边缘实体公司,以质优价廉抢占市场,一举成为当地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大企业。

正是这种宏大气魄,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将眼光放得长,放得远,高瞻远瞩才能大赌大赢。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凡事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是没错的。但你知道吗?无论你策划得多么周详,风险总会存在的。

一次,有人问一个农夫他是不是种了麦子。农夫回答:“没有,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棉花了吗?”农夫说:“没有,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于是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说:“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一个不冒任何风险的男人,什么也不做,就像那个农夫一样,到头来,也只能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他们回避受苦和悲伤,但他们也不能学习、改变、感受及成长,他们被自己的态度所捆绑,是丧失了自由的奴隶。

我们必须学会冒险,因为生活中最大的危险就是不冒任何风险。

亿万富翁好像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冒险特质。如果从不冒险一试,那他一生也不过随波逐流,随时等着大风大浪来把他击垮。

在亿万富翁眼中,冒险并不是做了什么天大的抉择,而是咬紧牙关,不管多么困难,一定要有赢的决心。成功的趣味也源自于此。

冒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想走向富翁之路,男人就必须把冒险作为一生中的重要一段。抓住机遇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也不是每个人想做就能做到的。正因为如此,冒险才显得那么重要,冒险也才具有冒险的价值。

抓住机遇也像一切冒险一样,男人必须先放弃事前不确定的输赢,去探取你没有一定把握的下一步。如果抓住机遇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话,那么也就毋须冒险了,人人都会活得美满成功了。

冒风险,当然就要预备付出一定代价,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心理准备。但是冒险就是为抓住机遇,攫取财富。

一位亿万富翁说:“从来没有一个人是在安全中成就一番伟业的。”富翁不仅是谋略家,同时还是有冒险精神的野心家。在商海中,他们只要看准机会,就敢于决断,“大胆下注”。成功的富翁,常常会发动果敢的变革或投资行动,有时几乎是以公司命运做赌注。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富人们开创性的举动总是充满着风险,但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能在风险面前毫不畏惧,敢于开拓道路,敢于追求他人不敢追求的目标,也才有可能取得他人所永远无法取得的惊人财富。3.善算者胆量自然大想到的事情经过冒险努力未能做成,不会让人后悔,而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不去尝试,则会终生遗憾。其实人世间好多事情,只要敢做,多少会有收获,“胆商”是男人做生意赚钱最关键的资本。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有三次暴富的机会,多数人是如何失去的呢?第一次是下海经商,认为是不务正业,投机倒把;第二次是股票,认为是骗人;第三次是房地产,认为会血本无归。到头来一看,结果不是我们想象的,正好相反。而不敢冒险的人尽管努力工作,却依然跟在别人的身后。

网易的创始人丁磊原来在宁波市电信局工作,旱涝保收,待遇很不错,但丁磊在1995年,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从电信局辞职,决心出去闯一闯。他这样筹划自己的将来:“这是我第一次开除自己。人的一生总会面临很多机遇,但机遇是有代价的。有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岭。”

鲁迅先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国人这方面的缺点:你因为闷得慌,想在阁楼开一扇窗户,周围的人会劝你别开;你要是说“我受不了啦,要将房顶拆了!”周围的人则会马上建议你开一扇窗户。

温州人现在很有钱就是因为他们早几年行动,早起的鸟儿捉虫多嘛!他们靠精明去赚钱,一是在于观念常新,二是在于他们有胆量。具体表现在关键时刻的孤注一掷。同样有10万元钱准备创业的人,一般的人会留下3万元作为退路,而温州人则会再借贷10万元进行创业。

上海磁悬浮首列列车冠名权拍卖,被浙江民企新湖房地产集团以2090万元高价竞得,而新湖集团的竞价对手上海大众交通老总杨国平,举到2080万元就再也不肯加价了。其实,论资产实力,大众集团远比新湖集团要雄厚得多,它有20多亿元净资产,一年有2亿多元利润;而新湖的净资产才16亿元。由此不得不佩服浙江人的胆略。

现在流行“胆商”的说法,认为“胆商”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很多实证表明,高学历并不一定导致成功,学历高只是一种优势。但很多高学历者根本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取得应该的成功,这是为什么呢?

“胆商”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出了智商。一项对1064名经理人进行的能力测试发现,“胆商”指数的高低是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参数,其次是情商。

如果说人生、事业、财富像一座座大山,那么高“胆商”人士就会不畏艰苦,不断攀登,把每一个困难都当成一次挑战,把每一次挑战都当成一次机遇,并最后傲立巅峰!

李书福有一个绰号叫“汽车疯子”,如果再加一个的话,相信好多人会奉送给他一个“冒险王”。

“胆大包天”的李书福,从偷偷摸摸搞摩托,到“未婚先孕”搞轿车,在某些人看来,简直是有点“肆无忌惮”,“不知道自己是谁”。

但李书福正是因为胆量过人,每一次竟然还都让他搞成了,摩托牌照早就拿到了不说,汽车牌照在2001年底也拿到了。

李书福的生存空间就是他胆大包天、拳打脚踢拼打出来的,正是因为他比别人胆大,他才能抢先一步,抢得竞争先机。

当然,精明的李书福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争取那些东西也是合情合理的,所以最终也会是合法的。4.做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男人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勤奋是成就大事业的不二法门,但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越来越流行“胆商”的说法,认为胆商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越来越多的实证表明,男人拥有高智商并不一定能成功,智商高只是一种优势。很多高智商的男人根本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取得应有的成功。

丘吉尔曾经说过:“勇气很有理由被当做人类德性之首,因为这种德性保证了所有其余的德性。”这里所说的勇气,就是一个人的胆量、胆略、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力排众议、破釜沉舟的决断力。

想起十多年前,当初只有几千元进股市的炒家,几年后就成为了百万富翁;当初只有几百元去摆地摊的倒爷,十年后就成为了大老板。面对他们的成就,好多男人都不服气,会说当初我要是做,一定会比他们赚得更多。不错!你的能力或许比他们强,你的知识或许比他们多,你的经验或许比他们丰富,可是你当初为什么就不敢去做呢?这既是胆识的问题,也是观念的问题,因为陈旧的观念束缚了你冒险的步伐。所以,你的观念直接决定了你在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是!

自古盖房子出售,都是先盖好房再出售,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香港商界奇才霍英东却在20世纪中叶来了个反其道而行之——“先出售,后建筑”。这一打破常规的冒险行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使他迈上了由一介平民到亿万富豪的传奇般的创业之路。

霍英东是中国香港立信建筑置业公司的创始人。在香港居民的眼中,他是个“奇特的发迹者”。“白手起家,短期发迹”“无端发达”“轻而易举”“一举成功”等等,这些议论将霍英东的发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霍英东的发迹真的神秘吗?不,他主要是运用了“先出售、后建筑”的冒险高招。

霍英东做生意有一个可贵的品质,那就是不错过任何一个机会来发展自己的事业。20世纪50年代朝鲜停战以后,霍英东慧眼独具,看出了香港人多地少的特点,认准了房地产业大有可为,于是毅然倾其多年的积蓄,投资到房地产市场。这无疑是比较大胆和冒险的行为,如果失败,他可能会血本无归,倾家荡产,但幸运的是,他赌对了。从1954年开始,霍英东着手成立了立信建筑置业公司,每日忙于拆旧楼、建新楼,又买又卖,大展宏图,用他自己的话说,“从此翻开了人生崭新的、决定性的一页!”

在他之前的房地产业,都是先花一笔钱购地建房,建成一座楼宇后再逐层出售,或按房收租。这种方法虽然稳妥踏实,但对于快速发展的事业却颇为不利。霍英东通过反复思考后想到了一个妙招,即预先把将要建筑的楼宇分层出售,再用收上来的资金建筑楼宇,来了一个先售后建。这一先一后的颠倒,使他得以用少量资金办了大事情。原来只能兴建一幢楼房的资金,他可以用来建筑几幢新楼,甚至更多;同时,他又能有较雄厚的资金购置好地皮,采购先进的建筑机械,从而提高建房质量和速度,降低建造成本。更具竞争力的是他的楼宇位置比同行的更优越而价格却比同行的更低廉。而且,有时他还采用分期付款的预售方式,使人人都能买得起。

这种以现代的眼光看似稀松平常的手法在当时无疑是石破天惊般的创新和冒险举动。霍英东的做法的确高明,他开创了大楼预售的先河,成就了房地产全新的经营模式。为了推广先出售后建筑的营销模式,霍英东率先采用了小册子及广告等形式广为宣传。他说:我们开展各种宣传,以便更多的有余钱的人来买。譬如来港定居或投资的华侨、侨眷、劳累了半生略有积蓄的职员、赌博暴发户、做其他小生意胀满荷包的商贩,都可以来投资房产。谁不想自己有房住?只有更多的人关心它、了解它、参与它,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霍英东的广告效果颇为不错。立信建筑置业公司在短短的几年里所营建、出售的高楼大厦就布满了香港、九龙地区,打破了香港房地产买卖的纪录。这个既不是建筑工程师出身,又非房地产经营老手的年轻人在不长的时间里便成了赫赫有名的楼宇住宅建筑大王、资产逾亿万的大富豪。霍英东在去世前,名下的公司有60余家,大部分都经营房地产生意,或与房地产关系密切。由他担任会长的香港地产建筑商会,经营着香港70%的建筑生意。

霍英东的奇思妙想和敢想敢做的冒险精神成就了他的大业,这种反其道而行的经营模式后来成为各家建筑商争相模仿的对象,他开创了“先售后建”的先河,改变了房地产业原有的格局,成了后来房地产行业的一大标准。

作为生意场中的男人来说,成功的第一要义便是敢想敢做,出手果断,正所谓“十个好点子不如一次真行动”。只有那种敢于冒险,敢为天下先,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男人,才能真正地在生意场中纵横驰骋,成为人人景仰的商界巨子。5.用胆量抓住百分之一的机会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商业机遇无处不在,关键看你是否有胆量把握住它。有的男人因为勇敢地抓住了时机一跃而上,踏上了成功的人生之旅;有的男人却因为一叶障目,错失了在眼前晃动的机缘,一生碌碌而过。

当成功的几率只有百分之一的时候,你有胆量去抓住它吗?相信大部分人会望而却步,但敢想敢做的男人会接受这个挑战,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成功机会,他们也会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真正敢于挑战百分之一几率的男人,才是真正会有大作为的人。

没有机会,只是有的男人逃避现实的一种借口,抓住机会才是具有开拓精神的男人强劲的誓言。

美国百货业巨子约翰·甘布士认为机遇无处不在,有时也许只存在百分之一的可能,但是毕竟它存在着。只要有胆量并锲而不舍地去争取,就一定能有所收获。

他的座右铭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哪怕只有百分之一可能的机会。”

有一次,维尔地区经济萧条,不少工厂和商店纷纷倒闭,被迫降价抛售自己堆积如山的存货,价钱低到1美元可以买到100双袜子。

那时,约翰·甘布士还是一家织造厂的小技师。他马上把自己积蓄的钱用于收购低价货物,人们见到他这股傻劲,都公然嘲笑他是个蠢才!

约翰·甘布士对别人的嘲笑漠然置之,依旧收购各工厂和商店抛售的货物,并租了很大的货场来贮货。

他妻子劝他说:“不要把这些别人廉价抛售的东西购入,因为我们历年积蓄下来的钱数有限,而且是准备用作子女教养费的。如果此举血本无归,那么后果便不堪设想。”

对于妻子忧心忡忡的劝告,甘布士笑过后又对她道:“3个月后,我们就可以靠这些廉价货物发大财。”

甘布士的话似乎实现不了。

过了10天后,那些工厂降价抛售也找不到买主了,便把所有存货用车运走烧掉,以此稳定市场。

太太看到别人已经在焚烧货物,不由得焦急万分,抱怨起甘布士。对于妻子的抱怨,甘布士一言不发。

终于,美国政府采取了紧急行动,稳定了维尔地区的物价,并且大力支持那里的厂商复业。

这时,维尔地区因焚烧的货物过多,存货欠缺,物价一天天飞涨。

约翰·甘布士马上把自己库存的大量货物抛售出去,一来赚了一大笔钱,二来使市场物价得以稳定,不致暴涨不断。

在他决定抛售货物时,他妻子又劝告他暂时不忙把货物出售,因为物价还在一天天飞涨。

他平静地说:“是抛售的时候了,再拖延一段时间,就会后悔莫及。”

果然,甘布士的货刚刚售完,物价便跌了下来,他的妻子对他的远见钦佩不已。

后来,甘布士用这笔赚来的钱,开设了5家百货商店,业务也十分繁忙。

如今,甘布士已是全美举足轻重的商业巨子了。

用胆量去抓住哪怕是百分之一的机会,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这正是男人经商成功赚大钱必备的一种素质。6.赚钱需要胆大,更需要心细男人赚钱需要胆大,这点是毫无疑问的,但也需要心细,心不细则极有可能会“翻船”。克劳塞维茨在其大作《战争论》中指出:一个优秀的将军,勇气与谋略应该平衡发展。勇大于谋,会因为轻举妄动而导致失败;谋大于勇,会因为保守而贻误战机。

冒险是有代价的。要知道世界上绝没有万无一失的赚钱之道。那如何规避风险呢?这就需要在“胆大”的同时还要“心细”。

近年来,温州购房团在全国各地频频出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只知道他们“下单迅速,团体购买,出手很大,快进快出,富有视觉冲击力”,却很少关注他们“心细”的特点。

“温州人对市场的分析太细致了”,一房产公司老板佩服地说,“他们先分析秦皇岛的环境要素对房地产升值的影响力;再分析秦皇岛市投入100亿元资金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扩张了房地产升值空间;又将秦皇岛目前每平方米3000元左右的房价与对岸大连每平方米上万元的房价做比较;为了了解当地的生活水平,他们会向餐馆服务员细细询问每月的工资收入等。最后才认定秦皇岛的房价有上升的空间。”

商场如战场,这个观点同样适合于厮杀在商业战场上的人们。勇敢不是瞎撞乱闯,而是以自身知识和经验为后盾,凭高屋建瓴的远见卓识、果敢迅猛的冒险精神,当机立断地做出决策并付诸实施。

有理智的勇敢是冒险,无理智的勇敢就是冒进。想赚钱一定要分清冒险与冒进的关系,要区分清楚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无知。无知的冒进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之初就发财的那些人,“胆大”之于“心细”要多得多。因为那个时候人们还没有商业意识,以“经商”为耻辱,各项法律法规也不完善。所以,市场机会多如牛毛,只要敢去捞,大多都能发一笔财。而现在呢?如果你不仔细分析市场,就没头没脑地乱闯,那注定是要失败的。

在探讨中国企业成长史时,一些数据颇能让人震撼:中国企业平均寿命8年左右,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年。中国很多企业之所以稍微上规模就容易“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本质原因就是不能正确地认识什么是有胆识的冒险,什么是无理智的冒进。稍微取得点成绩就发昏,极易做出快速扩张的决策,而且缺乏科学的战略计划,又不注意基础管理,当然容易导致失败。

胆大还需心细,另外无谓的风险也不能冒,这是成功人士经过多少风雨之后总结出来的“心得”。

在商界,有很多敢于冒险的生意人,但在关键时刻,对于一些利润太高、风险太大的项目,他们总是慎之又慎,甚至中途放弃其投资。他们一般不会对高利润动心,因为他们知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伴随高利润的,肯定是高风险。

日本的“生意之神”松下幸之助就是这种投资理念的信徒。

1964年,日本松下通信工业公司突然宣布不再做大型电子计算机。对这项决定的发表,大家都感到震惊。松下已花5年时间去研究开发,投入10亿元巨额研究费用,眼看着就要进入最后阶段,却突然全盘放弃。松下通信工业公司的生意一直很顺利,不可能会发生财政上的困难,所以令人费解。

松下幸之助之所以会这样断然地做决定,是有其考虑的。他认为虽然大型电脑的利润高,但是风险太大,加上当时公司用的大型电脑的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万一不慎而有差错,将对松下通信工业公司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到那时再退,就为时已晚了,不如趁现在一切都尚可撤退,赶紧一“走”为好。

事实上,像西门子、RCA这种世界性的公司,都陆续放弃大型电脑的生产。广大的美国市场,几乎全被IBM独占。像这样大的市场,有一个强而有力的公司独占市场就绰绰有余了,更何况在日本这样一个小市场?

富士通、日立等7个公司都急着抢滩,他们也都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等于赌下整个公司的命运。在这场竞争中,松下也许会胜,也许就此消退下去。松下衡量得失后,终于决定撤退。

投资以后,撤退是最难的。但如果无法勇敢地喊撤退,只一味无原则地冒险,或许就会受到致命的一击。松下勇敢地实行一般人都无法理解的撤退,足见其眼光高人一筹,不愧为日本商界首屈一指的人物。

所以说,男人冒险赚大钱一定要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1)冒险投资除了关注回报率外,还要认识投资的风险大小,如果风险太大,或有一种不可预测性,投资就要小心;

(2)对自己进行风险预测,想到尽可能出现的风险,看自己是否能承受得住风险打击;

(3)投资时不要做孤注一掷的打算,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要适当地合理投资;

(4)好的防守即是最好的进攻,成功投资的窍门就在于避免犯能够避免的错误。

7.化风险为机遇

风险与机遇和利润往往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机遇愈多,利润愈大。想在生意场上有所作为并想赚大钱的男人就应有勇于冒险的精神,但男人也要有头脑,不能见风险就上,是风险就冒,无谓的牺牲与付出有时是无用的,要学会规避风险,化风险为机遇。

做生意必然会冒风险,但风险却意味着一种机遇,风险越大,成大事的几率就越高。想在生意场上有所作为的男人,就应有勇于冒险的心理准备。

当然,风险并不是不能规避的,只要做好充分的事前准备,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周详并及时想出对策,就能化风险为机遇。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旅美华人谭仲英是如何化风险为机遇的:

旅美华人谭仲英生于上海,1950年初去了香港,随后留学英国。1954年,谭仲英在一家钢铁公司当推销人员,从此以后,他与美利坚的钢铁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数十载的苦心经营,谭仲英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

1980年,谭仲英买下了在美国炼钢厂中排名第11位的麦克罗斯钢铁厂,1981年,他在全美拥有20个与钢铁有关的企业。谭仲英所经营的公司进入了资产达10亿美元以上的私营企业行列。

谭仲英经营管理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他那敢于冒险、敢为他人所不敢为的作风,更在于他胆大心细,善于见机行事并能化风险为机遇的独特本领。

在美国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商场中的竞争尤为激烈,商场如战场,这里没有所谓完全无风险的生意。谭仲英的创业史表明,他的确是一个敢于冒险、敢于花巨额资金购买倒闭公司和工厂的能手。谭仲英在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不管其中冒险的成分有多少,隐藏在那大胆的作风背后,肯定有精心的谋划。这个冒险家绝不是那种头脑简单、莽莽撞撞、到处乱撞的鲁莽无谋的冒险家。

1982年,美国工业出现了严重的衰退,粗钢产量大幅下降,只有6570万吨,比1981年减少了40%,美国7家最大的钢铁工业公司的业务亏损总额在1982年的前9个月内超过了10亿美元。

居世界第七位的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因亏损巨大不得不在1982年底宣布永久关闭设在纽约州拉卡瓦纳和宾西法尼亚州约翰斯顿的两个分厂,这一举动让近1万名工人失业。更为严重的是,伯利恒钢铁公司的下属麦克罗斯钢厂竟在一个季度内就亏损了1亿美元。亏损如此惨重,麦克罗斯钢厂虽竭尽全力但仍无力回天,大钢厂前途叵测,4000多名员工面临即将失业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谭仲英经分析思量,冒着风险,买下了这个钢厂。这个当时被人看做不可思议的冒险之举后来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谭仲英不仅敢冒险收购即将倒闭的工厂,而且善于经营管理,把濒临破产的工厂扭亏为盈,随后,再以高价把工厂卖出,再做更大的投资。对谭仲英这种拿得起放得下的经营管理作风,他的朋友威廉·马克曾这样进行评价:“谭仲英总是在葬礼上买下公司,而在婚礼时将它脱手出卖。”这段话既实在又风趣,然而就在这一买一卖的进出之间,包含了谭仲英超出常人的经营智慧和胆略。

谭仲英每收购一家即将倒闭的公司,都向银行争取相当的贷款,并且用第一个公司作抵押,再向银行争取贷款收购第二个公司;然后又用第二个公司作抵押向银行争取贷款收购第三个公司……如此不断地发展,终于使谭仲英拥有了20个与钢铁有关的企业,跻身于美国钢铁企业家的行列当中。

1964年,谭仲英建立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钢铁公司。富有冒险精神的谭仲英并没有在自己从一个职员到一个老板的转变中得到满足,1970年,他接二连三地买下了许多破产公司,从此,他所经营管理的企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到了20世纪80年代,他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假如谭仲英没有一种敢于冒险的精神,他不可能在短短几年中,迅速地入围美国最大的私营企业行列。他的成功,充分体现了智慧、冒险在事业中的作用。8.冒险并不等同于草率渴望成功的男人,应该记住:你有决心、敢于冒险,可以,但切不可以草率。成功之路,艰辛漫长而又曲折,只有稳步前进才能坚持到终点,最终赢得成功;如果一开始就草率,那么,你最多只能走到一半的路程,然后就会累倒在地。

有些男人也想通过行动来改变自己生活的现状,但他们却喜欢草率行事,结果常常陷入被动局面,处于困境。因此行动之前,一定要三思而行,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三思而后行,才是上策。看到利益就往上冲,是讨不到便宜的。

一只狐狸不小心掉进一口非常深的井里,无法脱身。这时一只口渴的山羊来井边饮水,它看见狐狸在下面,就问井水味道如何。狐狸尽力掩盖自己的狼狈相,不断地称赞井水味道好得不能再好了。山羊一心想着喝水,听完后马上跳了下去。等它喝完了水,不再口渴了,才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这时狐狸想出一个所谓共同出井的办法,它说:“你把前脚抵在井壁上,低下头,我先踩着你的后背上去,然后想办法拉你上去。”山羊就照它吩咐的做了。于是狐狸跳上山羊背,蹬着羊角,飞身跳出了井口,然后就要溜走。山羊气得大骂狐狸不守信用,狐狸转头回敬道:“你这头笨羊!如果你头脑灵活,就应该在看清出路之后再决定跳不跳,那样就不会有这样的危险了,真是白长了一把胡子!”

有决心、敢冒险是一件好事,但在行动之前,一定要先想好退路,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切不可草率行事,否则就会步入困境。

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是个草率的时代,人人都急巴巴地盼着发财,盼着“先富起来”。这话说得有一定的道理。

触目所及,有那么多的人在渴望、在骚动、在奔波。渴望成功本来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可是如果渴望过了头,就变得可怕了。渴望过头的人,一天24小时像是生活在火焰里面,不断地跳来跳去,无法安静下来。

其实要想获取财富,除了一颗向往成功之心外,还需要实实在在的苦干,还需要心智和机遇。

而心智和机遇,不是草率就能得到的。

不草率、稳健,是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戴尔·卡耐基先生曾访问过哥伦比亚大学的院长萧伯·朔克先生。在访问过程中,卡耐基特别提到朔克院长的书桌是多么整洁——因为像他这么一个大忙人,桌上通常会堆满许多资料或文件。

“要处理这么多学生的问题,你一定要随时作许多决定。”卡耐基先生说道,“但是,你看起来十分冷静、从容,一点都不显出焦虑的样子。请问,你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朔克院长回答道:“我的方法是这样的:假如我必须在某一天作某一项决定,通常我都事先收集好各种相关资料,并认定自己是‘发掘事实的人’。我并不浪费时间去设想该如何作决定,只是尽可能去研究与问题有关的所有资料。等我研究完毕,决定便自然产生了,因为这都是根据事实而来的。听起来十分简单,不是吗?”

不错,方法是十分简单,却常常被我们忽视了。我们的行动通常受情绪、成见、急躁或其他非分析性做法的影响,这都是不成熟的表现。就好像小孩子喜欢凡事“马上去做”,或过马路的时候没有注意两旁的车辆,或在大太阳下跑到海边游玩结果却中了暑等,都是没有考虑到具体情况,只凭冲动便糊涂行事的幼稚行为。

“先了解你要做什么,然后去做。”对行事容易草率的男人来说,这是很好的座右铭,“行进之前先仔细看”或“投资之前先仔细研究”均不表示我们做事要犹豫没有决断。这些话的意思是警告我们:采取行动千万不可鲁莽、仓促,要认清事实的真相再做出相应的行动。

张欣,在北京已闯荡十年,三年前,被国内一家名牌企业聘为市场策划总监,年收入已达数十万元。

创业路上,张欣说他从不盲目行事,不做“挖坑就是菜”的事情,他将“打草惊蛇”的计谋引申到必先了解情况,然后再采取行动。

做市场策划总监,对他是一次能力的挑战,但更是一次成功的召唤。

张欣接手工作后,主动找到这家企业的前任市场策划总监、现在的市场部经理,向他拜师取经,并认真分析市场策划总监的核心工作。他认识到市场策划总监就是要在市场开发策划上有惊人之笔。所以他到任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成功地完成一次有影响的市场策划。

机遇来了。

这家企业和国内某著名大学生物研究所联合开发的一项保健产品,在国内市场已很有影响,现在准备打开国外市场,首先选择的是泰国。

张欣知道泰国是个佛教信仰非常浓厚的地方。怎样能将这个产品和佛教信仰之间找到一种联系。他觉得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该保健品为一种液体,长期饮用有保肝润肺、清心健脑、抗氧化、抗癌变等功能。

张欣抓住该产品清心健脑的功效,与泰国代理商合作,在泰国首都曼谷及佛教圣地清迈去往寺院的路旁,打出一个非常醒目的广告牌:由泰国一著名女歌星,手托着一瓶该保健品,右手指向寺院的方向,上边有一句广告词:“来此心清如镜!”

接下来张欣就实地观察看过广告牌人的反应、表情。经过一段时间证明,寺院和著名歌星都很受众人的喜爱,而把她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加印证了他当初的创意。在经过投石问路之后,他放心大胆地继续向前推进。后来又在泰国电视台也打出同样的广告,效果非常理想。

产品进入泰国市场后,销路一路飙升。张欣这种“先打草”的特性,让他在工作中显得更主动,因此,他工作效率高,成就总是很突出。

作为男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理性地对待每一件事情,不要盲目草率,要先了解情况,然后再采取行动,这样更能抓住主动权。要实现克服草率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做事的时候,要抱着非做成不可的决心,要抱着追求尽善尽美的态度。

不草率、稳健的男人,总是善于捕捉机会,总是能够洞察先机,抓住机遇,努力拼搏。他始终有一颗强烈进取、不断革新、探索新方法的心。

一个不草率、稳健的男人,正是这样一位不断地要求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不断适应时代与社会变革的人。而只有这样的人,才是最终会取得成功赚得大钱的男人。

学识可以带来金钱,学识可以使男人成就大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这句话,在当今商场依然屡试不爽,男人即使有家财万贯,但如果一身暴发户习气,会让人厌恶,一个成就大事的男人,一定会广纳广收,在学识方面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真正的尊重。 NQUQ0z5Y/n1hNKbOSJayGDn0rIUdmODbe6wfGB4cPYYjc81xlSvHTyaT2u6xnC2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