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放下就是快乐,幸福源于你的内心

人生在世,难免要经历狂风暴雨。佛说:“何时放下,何时就没有烦恼。”只要心中有阳光,放下思想的包袱,人生就会永远充满快乐和希望。当你消极时,当你忧郁时,不妨换种心态去对待生活,你会发现幸福其实很简单,它就抓在你的手里,源自你的内心。学会乐观,学会幽默,学会营造快乐,学会轻松生活,吃得下,睡得香,想得开,远离忧愁、悲伤和烦恼,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1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人的情感体验的秘密在每个人的心里,你觉得快乐你便快乐,你感到烦恼你便烦恼,没有人会主宰你的快乐与烦恼。如果你一直觉得烦恼,是因为你从未把自己的内心放下,不把烦恼放下,又怎么能腾出手去抓住快乐呢?

有一天,坦山和尚准备拜访一位他仰慕已久的高僧。那位高僧是几百里外一座寺庙的住持。早上,天空阴沉沉的,远处还不时传来阵阵雷声。

跟随坦山一同出门的小和尚犹豫了,轻声说:“快下雨了,还是等雨停后再走吧。”

坦山连头都不抬,拿着伞就跨出了门,边走边说:“出家人怕什么风雨。”

小和尚没有办法,只好紧随其后。两人才走了半里山路,便下起了倾盆大雨。雨越下越大,风也越刮越猛,坦山和小和尚合撑着伞,顶风冒雨,相互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行进着,半天也没遇上一个人。

前面的道路越走越泥泞,几次小和尚都差点滑倒,幸亏坦山及时拉住他。走着走着,小和尚突然站住了,两眼愣愣地看着前方,好像被人施了定身法似的。坦山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不远处的路边站着一位年轻的姑娘。在这样大雨滂沱的荒郊野外出现一位妙龄少女,难怪小和尚吃惊发呆。

那位姑娘长得极为秀美,瓜子脸上两道弯弯的黛眉,一对晶莹闪亮的大眼睛,挺直的鼻梁下是一张鲜红欲滴的樱桃小口,一头秀发好似瀑布披在腰间。然而她此刻秀眉微蹙,面有难色。原来她穿着一身崭新的绸布衣裙,脚下却是一片泥潭,她生怕跨过去弄脏了衣服,正在那里犯愁呢。

坦山大步走上前去,“姑娘,我来帮你。”说完,他伸出双臂,将姑娘抱过了那片泥潭。

之后两个人继续赶路,小和尚一直闷闷不乐地跟在坦山身后,一句话也不说,也不要他搀扶了。

傍晚时分,雨终于停了,天边露出了一抹淡淡的晚霞,看到路边有家客栈,坦山和小和尚便过去投宿。

夜里,坦山洗脚准备上床休息时,小和尚终于忍不住开口说话了:“我们出家人应当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尤其是不能接近年轻貌美的女子,您怎么可以抱着她呢?”

“谁?哪个女子?”坦山愣了愣,然后微笑着说,“噢,原来你是说我们路上遇到的女子。我可是早就把她放下了,难道你还一直抱着她吗?看来你还没有放下,因为你心中还有太多的杂念啊!”

小和尚顿悟。

小和尚的烦恼是因为他把坦山和尚背女孩的事放在了心上,而坦山自己却放下了。一个心无杂念的人是不应该受外界事物干扰的,内心清净的人,无论身处何方,无论发生任何事,他都会很自在。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拿了两个花瓶,来到佛陀的座前,想把这两个花瓶献给佛陀。

佛陀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

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

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黑指婆罗门抓了抓自己的脑袋,心想:我真愚昧啊!我到这里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放下”,为了精神的解脱啊。

人们之所以烦躁、不安,甚至有时候会狂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精神的束缚,放下了,才能使精神得到解脱。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有些烦恼不是外物强加给我们的,它的根源在我们的内心。我们之所以有烦恼正是因为内心不清净。一个心无杂念的人,就会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无论身处何方,无论任何事,他都会很自在。他的心是轻的,不把烦恼的事放在心上,自然没有烦恼。因此我们要时刻为我们的心灵做个大扫除,忘记该忘记的,学会解脱自己。做人,就该这样“健忘”。

2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放下是一种精神的解脱,只有放下一些事情,祛除杂念,才能轻松自在,才能保持心灵的澄澈,才能没有烦恼。

修行禅定的人,在生活中与一般人是大异其趣的。同样是吃饭,同样是睡觉,为什么给人感觉不同呢?且看一位禅师与一位世俗人的对话:

“禅师,你用功参禅打坐,是在修行吗?”

“是的!”

“你用的什么方法呢?”

“饿了就吃,困了就睡。”

“任何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们是否也可以说跟你一样,算作修行呢?”

“不。”

“为什么?”

“因为他们吃的时候并不是在吃,而是在想各种各样的事情,从而使自己被扰乱。当他们睡觉的时候也不是在睡,而是做梦,想许多事情,所以他们与我不同。”

懂得修行禅定的人,首先要做到排除杂念。所谓万法归一,就是把许许多多的杂念收缩到一个点上,就在这一念集中处,寻找究竟。所以说,禅师在吃饭、睡觉的时候,杂念都被排除了。

临济宗一位禅师有句名言:“无事是贵人,但却莫做作。”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用“无事”这句话来表示“安然无恙”的意思。但在禅语中,却具有另一种特殊的含义。

从禅者的本意来说,是指不求佛,不求道,以及不向外求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即临济禅师所说的:“求心不歇即无事!”

在现实生活当中,几乎人人都有不同的烦恼。在佛典中,经常会见到“烦恼即菩提”这句话,是指人们可以通过用心的锻炼,培养出刚直、纯真的人性,因此不必向外求,不要光谈理论,而要亲身去体验实际的感觉与情境。

清远禅师曾说:“现在常被人问得无言以对,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大概是由于在没有东西的地方看见东西,在没有声音的地方听到声音,在没有道理的地方强做道理,在没有主宰的地方硬做主宰……为什么呢?只是因为有俗心存在,就说佛法没有多少,只要能够平白地说出一句话就可以了。那么,这一句话是什么呢?若有人问我山僧,我便对他说:‘你已经是两句了。’可领会吗?古人讲,佛祖言语以外的事,全都明明白白地说过了,只是大多数人迷乱不清。这个问题如果看不见,那就是站在地上打瞌睡的汉子,各位经常是在光明里张开眼睛,看见了而不知道,叫我山僧怎么办呢?大家久站了。”

其实,人生众多的烦恼都是我们自己强加上去的,佛之所以没有烦恼是因为他把所有的东西都放下了,包括金钱、名声、色相、争执等,当然自身也就会轻轻松松、开开心心的。

一个青年背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了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了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沙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目标?”大师问:“那么,你的大包裹里装的什么呢?”青年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装的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它,我才走到您这儿。”

于是,无际大师带着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着船赶路吧!”“什么?扛着船赶路?”青年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是的,孩子,你扛不动它。”大师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们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

青年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悦,比以前也快得多了。

我们很多人都背着沉重的包袱过日子,这使我们痛苦不堪,要想摆脱烦恼,快乐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放下包袱。修行禅定的人同样是在吃、喝、睡觉、生活,但却没有烦恼,就是因为他们懂得放下的乐趣。

人生在世,放不下的东西总有很多,有功名时,对功名放不下;有金钱时,对金钱放不下;有爱情时,对爱情放不下;有事业时,对事业放不下……这许许多多的重担与压力,让很多人生活得很累很痛苦。必要的时候,放下包袱,你会走得更轻松、更快乐。做人,拿得起重要,放得下更重要,因为生命不能太负重。

3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累,觉得自己痛苦时,这累和痛苦不是环境和他人造成的,更多的在于自己的心境,是自己内在修养的欠缺。

镜虚禅师带着弟子满空云游四方,满空出家不久,还不习惯这样辛苦地在外面行走。他一路上嘀嘀咕咕,嫌行囊太重,要求找个地方歇会儿。

镜虚禅师总是说:“再走一会儿吧,再走一会儿吧。”就是不歇,反而越走越快,满空在后面追赶得气喘吁吁。

有一天,师徒俩走了好长一段山路后,经过一个村庄,满空说:“师父!累死人了,现在可以休息一下了吧?”正在这时,一个妇女迎面走来,镜虚突然跑过去,抓住那个妇女的双手,那个妇女吓了一大跳,立即尖声大叫:“救命啊!非礼啊!老和尚非礼啊!”

妇女的家人和邻居听到声音急忙赶出来,果然看到镜虚在拉扯妇女,都义愤填膺,齐声喊打。镜虚见势不妙,赶紧松手,不顾一切地撒腿就跑。满空被这突然的变故惊呆了,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背起行囊飞似的跑起来!

师徒俩一路狂奔,一刻也不敢停,跑了几条山路,见后面没人追来,看来已经摆脱他们了,二人才在附近的一条山路边上停下来。满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愤愤不平地埋怨道:“师父!没想到您还这样,您安的什么心啊?这也算参禅悟道吗?我还是回家去吧。”

镜虚禅师既不生气,也不解释,他只是回过头来关切地问:“现在,你还觉得背上的行囊重吗?”

满空如实回答道:“奇怪,奔跑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重了。”

满空看着师父殷切的眼神,突然间有所领悟。

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在奔跑过程中,由于惊慌,根本没有时间考虑背上的重量,所以觉得很轻松。在生活中也一样,我们如果选择一种安宁平和的心境,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了。

苏格拉底是单身汉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尽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呢?”

苏格拉底说:“朋友们住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吗?”

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一个个相继成家了,先后全都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苏格拉底一个人,但是他每天仍然很快乐。

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

“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他们请教,这怎能不令人高兴呢?”

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的环境是最差的,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杂七杂八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

“是呀!你不知道住一层有多少妙处啊!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费很大的劲儿;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叩门询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一丛一丛的花,种一畦一畦的菜,这些乐趣,数之不尽啊!”苏格拉底情不自禁地说。

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一层的房间让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里有一位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他自己搬到了第七层,可是每天见他仍是快快乐乐的。

那人揶揄地问:“先生,住七层楼是不是也有许多好处呀!”

苏格拉底说:“是呦,好处可真不少呢!举几个例子吧:每天上下几次,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后来,那人遇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问道:“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比我好呀,为什么我却没有那么多的快乐?”

柏拉图回答说:“因为他和你的心境不同啊!”

曾有人说,给悲观者一个春天,他依然不会感觉到温暖;给乐观者一缕阳光,他就会看到生命的希望。有的人一直在抱怨生活中诸多的缺失,有的人却在已拥有的事物中快乐并且满足。用一颗澄澈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丽,拥有一种乐观的心境,你就一定会很幸福。

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态度不同,感受便也不同。乐观的心境造就快乐的人生,悲观的心境造就忧郁的人生。乐观是冬日里的太阳,即使天气寒冷,也让人觉得温暖,乐观的人永远能看到快乐和幸福。生活就是这样,你对它笑,它就会对你笑。因此做人要不断修炼自己的品性,修炼乐观的心境,学会换角度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那么想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又有何难呢?

4天堂和地狱,只是一种感觉

天堂和地狱只存于每个人心中,当你因心怀不满、怨恨或者因不幸的遭遇而痛苦不堪时,你就陷入了地狱;而如果你感到幸福,对生活很满足时,你就升入了天堂。

有一个信徒曾经向无德禅师诉说:“禅师!我已经习禅多年了,但始终无法开悟。佛书经典上说,地狱与天堂是真实存在的,可我怎么就从来体会不到呢?我很想知道,天堂和地狱到底存在于哪里?”

无德禅师并不答话,只是叫信徒去河边提一桶水过来。

信徒依言而行,把水提来放在禅师的面前。

无德禅师告诉信徒:“你低下头去看看,说不定你能从水桶里面发现地狱和天堂。”信徒觉得奇怪,就凑近水桶聚精会神地寻找。

这时,无德禅师突然从后面握住他的脖子,并将他的头使劲往水里压。信徒痛苦地挣扎着,快要喘不过气来了,这时,无德禅师松开了手。

信徒大口喘息着,生气地问道:“禅师,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把我的头压在水里,让我几乎透不过气来,那感觉简直就是在地狱。”

无德禅师看着他,微笑地问道:“那么现在呢?现在你感觉如何?”

“现在好多了,呼吸畅通,感觉就像在天堂一样。”

无德禅师点了点头,问道:“只是一眨眼的工夫,你就从地狱来到了天堂,现在,你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地狱和天堂的存在呢?”

地狱和天堂只存在于一念之间,当你感觉自己很痛苦时,就是地狱;当你觉得生活很顺畅时,就是天堂。

一个商人经常带领长长的重载驼队从森林里的一条小路上经过,每当他路过那里时,都会看到一个樵夫正在卖力地砍柴。让他不解的是:樵夫的脸上总是带有微笑,而他尽管很富有却整日愁眉苦脸。

一天,商人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走到樵夫面前问:“我真不明白,小伙子,你穷得叮当响,为什么还那么快乐呢?你是否有一个无价宝藏而不露呢?”

樵夫被商人的话逗得哈哈大笑:“我也不明白,你那么富有,怎么整天愁眉不展呢?”

商人哀伤地说:“我虽有钱,但我的家庭并不美满,所以我时常感觉很孤独。虽有家财万贯,但我却觉得自己是一个穷光蛋。我能被快乐围绕吗?”

樵夫若有所思地说道:“我虽然没有你那么多的财富,但我却能时刻感觉到幸福的甘甜,因为我的家人都是我的靠山,所以我经常被快乐包围。”

商人问道:“那你一定有一个贤良淑德的好妻子?”

“没有,我是个光棍汉。”樵夫回答说。

“那么,你一定有一个心仪的姑娘,并且你俩的感情非常深厚。”商人肯定地说。

“没有。不过,我的生活中的确有一件东西让我快乐无比,我将那视为人生的一个最珍贵的宝物,因为是那位姑娘送给我的。”樵夫说。

“是什么样的礼物让你如此珍惜?是姑娘给你的定情信物、一个热情的吻,还是……”商人好奇地问。

“是那个美丽的姑娘在离开这个城市之前,对我投来了含情脉脉的一瞥!尽管我与姑娘从来没有交谈过。”樵夫幸福地说道。

商人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樵夫竟然为了那一瞥而幸福成这个样子,于是就对樵夫说:“难道这一点就值得你满足了吗?”

樵夫默默地点点头,商人若有所思地走了。

生活中,让人们感到快乐的事情有很多,关键看你是否把它放在心上,是否去珍惜。

商人虽然拥有财富,但却生活在地狱之中,樵夫虽然清贫,却生活快乐得犹在天堂。天堂和地狱都在人们的心里,不过是一念之间,只要你把你的目光和心放在让你快乐的事情上,放在事物好的一面,懂得知足和感恩,那么,你每天都可以生活在天堂里。

5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

世界的大小,完全在于心的大小。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他的世界也就很狭小;一个心胸宽广的人,他可以包容整个宇宙。

小沙弥问禅师:“师父,您整天说‘境由心生,一切唯心造,心为人之灵’。那么,人的心究竟有多大?”

禅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你先闭上眼睛,在心里造一座大山。”

小沙弥真的闭上了眼睛,在自己的心里描绘起一座大山来,过了一会儿,他睁开眼睛说:“师父,我的大山造好了。”

禅师又说:“你再造一棵小草吧。”

小沙弥再次闭上双眼,开始在心里造小草,又过了一会儿,他告诉师父小草造好了。

禅师说:“现在,你心里想着到了寺院门口。”

小沙弥闭上眼,立刻就说:“师父,我已经到了。”

禅师道:“那再让你的心到天边去一次吧。”

小沙弥同样闭上眼立刻就回答:“师父,我已经到了。”

禅师问他:“你回想一下,你到寺院门口用的时间长,还是到天边用的时间长?”

小沙弥毫不犹豫地说:“一样长。”

禅师又问小沙弥:“大山很大,小草很小,大山上还长着无数棵小草。那么,你造大山时,是不是用全部的心思?而造小草时,是不是只用一部分的心思?”

小沙弥摇摇头,说道:“不管是造一座大山,还是单单造一棵小草,都得用全部的心。”

听了这番话禅师微笑着对他说:“在我们心中,到天边与到门口用的时间一样长,可见我们的心无快无慢。造一座大山,是用一个心;造一棵小草,也得用一个心,可见心亦大亦小,能大能小。”

我们的心可以容得下一棵小草,也可以容得下一座大山,不论是小草还是大山,占据的都是我们全部的心灵。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心扩大到无穷无尽的时间和空间,那么我们的内心世界也就会宽广无边,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一个囚犯被关在监狱里面,关他的那间牢房空间非常狭小,连腿脚都伸展不开,住在里面很是难受。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恨与不平,觉得自己非常委屈也非常难过,认为住在这么小的囚牢里面,简直是人间炼狱。他每天就这么骂天恨地,不停地抱怨着。

一天,从窗外突然飞进一只苍蝇,嗡嗡叫个不停,到处乱飞乱撞。囚犯心想:我已经够烦的了,这个讨厌的家伙又来烦我,真是气死人了,我非捉到你不可!他小心翼翼地捕捉,无奈苍蝇比他更机灵,每当快要捉到它时,它就敏捷地飞走了。他手脚并用,东扑一下,西扑一下,苍蝇来回躲闪,捉了很久,还是无法捉到它,最后他累得气喘吁吁,便无比感慨地说,看来我的囚房不小啊!居然连一只苍蝇都捉不到,可见这里还是蛮大的嘛!此时他悟出一个道理,即:“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

心外世界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一个胸襟宽阔的人,即便住在一个小小的囚房里,亦能转境,把小囚房变成大千世界;而一个气量狭小、不满现实的人,即使住在摩天大楼里,也会感到事事不称心如意。所以我们每一个人,不要总是计较环境的好与坏,而应加强内心的修养与气量。

无门禅师曾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不管世间的变化如何,只要我们的内心不为外界所动,则一切荣辱、是非、得失都不能左右我们。居室虽小,内心的世界却无限宽广。

这个世界的大小有时候取决于我们心灵世界的大小。把心灵的窗户打开,让世界走进来,我们也就拥有了整个世界。试着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容纳别人的观点和想法、行为和态度,你就会行事大方;试着做一个志向高远的人,有远大的理想和不凡的抱负,你就会为人大气。人活着,不怕做不到,就怕没想到。

6做一个对自己诚实的人

世界上,自欺比欺人要容易得多,只有诚实面对自己,坦然的接受自己,才能不被他人所左右,做好真正的自己。

明朝有一位学者曾经说过,任何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人一出生就一直反复地做这三件事,直到死亡。

当人们感叹诚信危机、世风日下的时候,是否问过自己的心:我对自己诚实吗?

事实上,人们总是自欺比欺人要容易得多。

曾经有一个被称为魔鬼城的地方。在600年时间里,凡是走进小城的外地人,没有一个不上当受骗的。然而,自从一位智者来到这里,这个说法就被打破了!因为,他作为一个外地人,在小城住了一年,不但头脑和以前一样清晰,而且随身携带的东西一件也没有丢。这位智慧者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绝招秘法呢?

这位智者死后,有许多人到他的家中寻找秘方,结果看见了一块巨大的石碑,石碑上刻着这么一行字:“当你对自己诚实时,天下就没有人能够欺骗你。”这句话,正是这位智者留给后人的“秘方”。

孔小姐的故事也许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叫做“不自欺”。三年前的一天,孔小姐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劝阻,毅然辞掉了一个绚烂的处于人生的金字塔尖的高层职位,并强迫自己回归平淡的生活,并且有一段时间过着无业游民的生活,很多亲朋好友都觉得讶异与不解,因为,辞掉的那份工作是许多上班族梦寐以求的职位,而她,居然就这样轻易地放弃了。

面对亲友不断的关心和探问,她总是以“健康”的理由来敷衍,其实真正的理由是,她已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和远景在哪里,在工作上也遇到了瓶颈和阻碍,那段时间孔小姐的工作情绪相当的低落,工作上的一些事显得忙碌而且迟钝,后来她也曾扪心自问,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自己是否做对了。

不过,现在的孔小姐觉得自己脚下的每一步路,都踩在坚硬的石板上,而不是踩在泥沼之中,心中开始有了踏实感,外在工作的标准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了解真实的自己,才能创造自己真正的未来。

诚实地面对自己,也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唯有正视自己的内心,才能懂得自己人生真正的追求。有时外在的绚烂、繁华反而显得空虚,不如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回真正的自己,也才能真正快乐的生活。

佛经上说:“我们应该诚实地修行并且不自欺。”佛家认为,不可以自欺,就是不能欺骗自己。欺骗别人很容易,欺骗自己就是罪孽。像佛徒那样天天读诵《了凡四训》、《感应篇》等佛家经典,把其当做一面镜子,一早一晚都要对照镜子检验自己的内心。

一个人只要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就重新找回了自己真正的梦想。人只有面对自我,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去生活,才不会虚度人生。真正地了解自己,不被外界的浮华所左右,不被虚无的外表禁锢住心灵的自由,这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方式。能够诚实面对自己的人,是勇敢的人。

欺人,你不可能一辈子欺骗所有的人,而欺自己,则会一辈子陷在自我欺骗的泥沼里无法自拔。人们总是迫于生活,而去走别人所限定规划的人生,也许那并非本意,还要强做欢笑。何不诚实地面对自己内心的期望,去做你想做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做回真正的自己。人活着要对自己诚实点,才会活得快乐。

7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沉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被批评的。你能做的只是别太在乎。

人生来就是为了成就事业,每个人都可以创造一个奇迹,任何人的生命里都有一颗伟大的种子,而能使这颗种子发芽并且茁壮成长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尽管每个人的生活条件不同,经历不同,但都生活在别人的视线之下,你的行为、你的私人生活,甚至你的一切,都会有一些人在密切地关注着、评价着,也许你最初并不是很了解,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评价难免会传到你的耳朵里。当然,这些评价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如果你的意志力不强,就有可能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对自己的生活理念产生怀疑,最后失去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

每个人都有说话的自由,你无法左右他人的言论,而大多数喜欢对别人的生活评头论足的人也的确没有什么恶意,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对别人的评价,你可以自由地处理。正确的,不妨采纳;错误的,不妨一笑了之,随他去说吧。

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你的事业开始的时候,可能不断地听到一些风言风语。比如“就凭他那点能力,还能上天啊?”“他要是能成功了,我就改姓。”诸如此类的话常常有很多。

虽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评论,但有一点你要明白,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可以用数字来计算,但是你的潜能、你的创造力始终都无法用数字结算。所以,当你听到对自己负面的评价时,千万不要相信他的话,要坚定地走自己选择的路。

一个真正富有创造力的人,绝不会被外在的环境所左右,更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就轻易地改变自己的人生规划,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许多成功者恰恰是在各种反方向推动力的作用下,进入到更高层次的生活状态中。也许就在别人的评价还未闭嘴的时候,你的成果就问世了,生意也谈成了。

不可否认的是,一个人有时候很难摆脱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很难对别人的风言风语毫不在意,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比如,如果有人不断地对你说你不够资格、资质平平、没有什么天赋等,开始你可能不相信,但别人说得久了、说得多了,在这种形势下,你就可能对自己产生怀疑,不自觉地相信他人的评价了。正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恐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心理学家提示我们,人都有一种大众趋向心理。所以你在生活中会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什么时候和别人一样就好了!其实,说这种话的人,并没有真正地认识自己,也没有把握自己。因为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跟别人又有什么关系呢?要知道,每个个体从生命的本质上来说都是独立的。

不知你是否已经发现,真正伟大的成功、伟大的创造,基本上是萌生于战胜环境和战胜自我的过程中,同时不被他人的价值评判标准所左右。明白了这一点,你就可以想到,面对可能遇到的非议,再伟大的人物也会产生忧虑,而平凡人与伟人的区别就在于能否战胜这些忧虑。突破不了这一点,你真的就被环境打败了,你的人生也就无法成功了。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自己的,你的生命里早就孕育着各种成功的种子,你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它早些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路是你自己的,人生也是你自己的,不必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对于别人的评论,就让它随风而去吧。

8不要觉得自己不幸,

比我们不幸的人还很多自己真的就不幸吗?其实你所拥有的,很多人都无法拥有。

有一位女大学生自愿担当某医院的一名义工。有一天,她带了故事书和玩具到医院的儿童病房去看望小朋友。其中,一个半身瘫痪的小女孩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她在小女孩的床旁坐了下来。女大学生对她说:“小妹妹你想听什么样的故事,姐姐给你讲。”小女孩说:“我想听机器猫的故事,姐姐你给我讲吧!”

女大学生耐心地翻开故事书,声情并茂地讲起了“机器猫”的故事。当小女孩听她讲到机器猫有个无所不能的口袋后,突然想看看女大学生的口袋是否也像机器猫的那样。

无奈之下,她只好把口袋里的东西全部掏了出来,当掏到最后一个口袋时,只掏出了两张5元钱的钞票。她不好意思地对小女孩说:“姐姐的口袋里并不像机器猫那样富有,姐姐没有多少钱。”

小女孩抬起头,闪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对她说:“姐姐,你是富有的,虽然你没有很多很多的钱,可是你有一双完好、健康的脚啊,你能自由地在路上行走,可我不能,所以你是比我更富有的人呀!”

听了小女孩的话,女大学生顿时愣在了那里,她从来没有因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而满足过,只知道那是她应有的东西。此时,她才感到自己能健康地活在阳光下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接着,她又对小女孩说:“你说得很对,我确实应该为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而满足,我的确很富有。可是你也很富有啊!因为你有一双世界上最美丽、最明亮的大眼睛,还有健全的双手。”

“是呀!我只看到自己那双残缺的腿,却忽视了我有一双美丽的眼睛和健康的双手。”

一个真正富有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会去寻找自己的幸福,懂得健康就是幸福的真正含义。他们深信,自己所拥有的东西都是弥足珍贵的,也是值得拥有的,所以会倍加珍惜。

有一位年轻人常常为自己的贫困而愁眉不展,牢骚满腹。有一天,他遇到一位坐着轮椅、双目失明、没有双臂、白发苍苍的百万富翁,百万富翁听完年轻人怨愤的倾诉后,惊讶地说:“你现在有100万财富也不止,为何还不满足呢?”年轻人不解地问:“为什么这么说呢?”百万富翁说:“你把你的两条腿给我吧,我给你40万。”

“我没有腿怎么走路?”年轻人不肯。

“那……你给我两条胳膊也行,我同样给你40万。”

“我失去了双手,还能做什么!”

“那么,你把你的一双眼睛给我也行,我给你加倍,80万,行不行?”

“没有眼睛,我什么都看不见,那真的是完了!”

百万富翁这个时候笑着说:“看看,你现在多富有啊!有一双健壮的腿,有一双灵巧的手,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以劳动,可以创造一切。这些财富远远超过100万呀?”听了百万富翁的一席话,年轻人惭愧地低下了头。

健康的体魄就是很多人渴望得到的,其实我们拥有的东西真的很多,所有的一切加在一起就是我们人生的财富,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渴望拥有我们已经拥有的那些东西。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感恩。多想想那些比你更不幸的人,你会发现,其实自己很幸运。

许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很不幸,却不知自己拥有的已经很多,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或不知足罢了。盘点一下生命的财产,会让我们对生活增添许多信心,以百倍的勇气去面对人生,笑对未来。 1UG1rIyYZpojwzmLF9pU5wZg3NGQsTGNT8OVOXH3BrMgWuJwUv8zfXXDU0MRMVh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