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篇 论谋事3

塑胶花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尽管塑胶花可以变幻无穷,但无论怎么变最终还是塑胶花,绝对无法完全替代充满自然气息的植物花。

李嘉诚从海外杂志上了解到,有的家庭已把塑胶花扫地出门,又重新种上了天然的植物花。在国际塑胶花市场,发达国家的需求量日益减少,已形成了严重积压的局面。市场已开始渐渐地向南美等中等发达国家倾斜了,而这些国家,也在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生产塑胶花。在香港,劳工工资逐年递增,劳动力不再低廉。由于塑胶花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一定不会长远。

香港已出现过几次塑胶花积压现象,主要原因就在于生产过滥和欧美市场的萎缩。虽然积压并没有造成大灾难,更未直接影响长江,却引起了李嘉诚的高度重视。

正是在这一系列分析的基础上,李嘉诚未雨绸缪采取了应变行动。

他的未雨绸缪,不是增加投资,强化竞争能力,而是采取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让其自兴自衰。逐渐从塑胶花市场中淡出,慢慢放弃这个使他成名的产业。

他逐渐开始把全部精力投注于缔造以地产为龙头的商业帝国,这也是他从商以来,在心中逐渐酝酿成形的宏伟抱负。

与塑胶花相比,后者在他的心目中地位更重要,也正是由于他后来实现了这一抱负,舆论界才给他加上了“超人”的桂冠。

识时务者为俊杰--李嘉诚正是这样一位商界奇才。

李嘉诚是第一个进入塑胶花领域的商人,赚了一大笔之后,他又审时度势,急流勇退。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他都占尽了先机。

做生意就是这样:该投入时就要果断投人,该撤离时也不能有丝毫犹豫,要义无反顾地离开。

从某一方面来说,只有勇于放弃的商人才会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商人。

“盛极必衰,月盈必亏。”道家的朴素辩证法,自然也适用于商界。

任何一项行业,当它走过自己的成熟阶段后,必将走向衰落,而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自我调整,还抱着不放,必将随着该项业务的衰落而走向失败。

勇于撤退的实例很多。比如香港“假发之父”刘文汉发现美国盛行“假发热”,于是断定善于跟风赶潮的香港必定会步其后尘,所以抢先在香港成立假发制造公司,结果真如他所料,大大赚了一笔。接着,他又料定假发热只会维持一时,不会长久。于是,在市场攀到高峰时,及时退出,并携资移居澳大利亚,开创新的事业。不久,事实证明了刘文汉判断的准确性。美国的“假发热”消退,香港的假发制造厂家纷纷倒闭。此时,香港假发业的开拓者刘文汉,却在隔岸观火。

日本商战圣手松下幸之助说过:“高明的枪手,他的收枪动作往往比出枪还快。”

尽管李嘉诚果断收手,退出了塑胶业,但无论他后来的事业发展到如何庞大,获得的盛誉有多少,他都永远不会忘记从事塑胶花生产的那段岁月。

那是他开拓自己事业之初最艰辛的一段岁月,是塑胶花把他引入了辉煌事业的大门,给了他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心,也使他的意志力得到了磨炼。

李嘉诚在后来的创业中一直牢记这些经验和教训,使他的事业走向了更大的辉煌。

感悟:

李嘉诚是靠一招鲜,赢得了事业的辉煌发展。如果他一直靠着一招鲜,那么,今天可能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他的成功就在于及时放弃了帮他成功的塑胶花产品,而选择了另一种产业。

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或许很多人都可以做到能“拿得起”,但真正到了需要“放下”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犹犹豫豫,不甘不愿。事实上,没有永远的行业,只有赢利的行业,在该放弃的时候,就应该学会放弃,利用从事前一种业务所积蓄的力量,可以轻松地开展下一个行业。行业不断转移更换,但赢利的中心却不能不变。

无论我们目前正在做什么,不管是不是我们最终所愿意干的,都应该尽力干好它。人生的征程需要一步一步地去走,每一步都可能是决定未来成功的因素。脚踏实地,善待今天,学会勇于放弃。

13.绝不满足已有成就

李嘉诚语:

我表面谦虚,其实很骄傲,别人天天保持现状,而自己就老想着一直爬上去,所以当我做生意时,就提醒自己,如果继续有骄傲的心,迟早一定碰壁。

李嘉诚在五金厂主要是负责推销镀锌铁桶。自从李嘉诚加盟五金厂,五金厂的业务蒸蒸日上,以销促产,产销均步人佳境。老板喜不自禁,在员工面前称阿诚是第一功臣。

然而,倍受老板器重的李嘉诚,刚刚打开局面,就要跳槽弃他而去。老板心急火燎,提出给李嘉诚晋升加薪,他仍没有回心转意。

李嘉诚去了塑胶裤带制造公司。在现代人的眼里,这是一间小小的山寨式工厂,位于偏离闹市区的西环坚尼地城爹士街,临靠香港外港海域。

这间山寨工厂的魅力安在?李嘉诚此举,一是受新兴产业的诱惑,二是塑胶公司老板的“怂恿”。

40年代中期,塑胶工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香港作为全方位开放的世界自由贸易港,市面上很就出现欧美输入的塑胶制品。塑胶有易老化、含毒性等缺点,但这些缺点,被人们趋赶时髦的风气所湮没。直至90年代,塑胶制品仍大行其道。

李嘉诚在推销五金制品之时,就敏感到塑胶制品的巨大威胁。最初,塑胶制品是奢侈品,价格昂贵,消费者皆是富人阶层。塑胶制品的价格一直呈下降趋势,舶来品愈来愈多,尤其是港产塑胶制品面市,造成价格大跌。李嘉诚清晰地意识到,要不了多久,塑胶制品将会成为价廉的大众消费品。

美国汽车业骄子,曾任福特公司总经理、克莱斯勒公司董事长的艾柯卡指出,20世纪前半叶,产业是制造家的天下,社会商品相对匮乏,生产出来就会变成钱。到20世纪后半叶,社会商品日趋饱和,厂家竞争激烈,生产出的产品,非得竭力推销出去才能产生效益,因此,执产业牛耳者,由制造大师转为推销大师。

艾柯卡本人、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等,莫不是以推销见长,把推销与制造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而美国早期的产业巨子,汽车大王福特、钢铁大王卡内基、波音飞机之父波音等,皆是制造家或发明家。

塑胶裤带公司的老板,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经营者。他靠塑胶裤带起家,短短的一年,开发出10多个产品。香港的塑胶厂愈来愈多,竞争也将愈来愈激烈。老板四处招聘推销员,前后有20多人做过推销,真正能胜任者寥寥无几。老板自己也常常出马推销,他到酒店推销塑胶桶时,与推销白铁桶的李嘉诚不期而遇。李嘉诚成了老板手下的败将。酒店更青睐塑胶桶,而不惜废掉进白铁桶的口头协议。

不打不相识。李嘉诚虽败在塑胶公司老板手下,他的推销才能却深得老板赏识。

言谈中,李嘉诚表现出对新行业的浓厚兴趣。但他说:“老大(老板)还算蛮器重我,我去他厂做事没多久就走,恐怕不太好。”

“晚走不如早走,你总不会一辈子埋没在小小的五金厂吧?看这形势,五金难得有大前途。”

这正是李嘉诚所不愿的,他离开舅父的公司出来找工,只是作为人生的磨练,而不是作为终身的追求。

李嘉诚终于跳出了五金厂。

从五金厂进入塑胶公司,李嘉诚已经多次变换工作。每次变换,李嘉诚都从一个困境跳进另一个困境,同时又是通向成功的一次跳跃。每克服一个困境,都是在为独立创业积累经验、铺路搭桥。

当推销员的日子,李嘉诚每天工作16至20小时,没因香港战乱而放弃拼搏。早上9时上班前,他到其他地区发掘新客户。人家喝下午茶,他继续工作。晚上,他又跑到工厂视察“跟单”。工作尽责勤奋,他开始有了自己的熟客。

加盟塑胶公司一年后,老板以营业额计算,派发年终花红,李嘉诚排在第一位,花红高出第二位7倍。

老板十分赏识李嘉诚的杰出才华,因此,李嘉诚18岁就被提拔为业务经理,统管产品销售。两年后,又晋升为总经理,全盘负责日常事务。

李嘉诚以勤奋和聪颖,很快掌握了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势头良好,销售网络日臻完善,许多大额生意,他都是通过电话完成的,具体的事,再由手下的推销员跑腿。

李嘉诚成为塑胶公司的台柱,成为高收入的打工仔,是同龄人中的杰出者。他才20出头,就爬到打工族的最高位置,做出令人企羡的业绩。

感悟:

满足等于失去前行的动力,要想成大事必须对自己有的成就不满足。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只有始终抱着一颗不满足的心,才能在机会来临时识别它,进而抓住它。反之,如果满足于现状,总有一天会坐吃山空的。

1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李嘉诚语:

深信事在人为,人生路在于不断探索,而不是乞求迷信。不要相信天上会掉下来美味可口的馅饼。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古训意义深刻,它告诉人们谋略与胜局的关系,之所以到底成与败,那是一种天意。李嘉诚一贯主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的坎坷挫折,也是他成功经验的一部分。

李嘉诚旗下的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在葵涌坐大。80年代,葵涌集装箱港现有的六个码头,国际货柜码头公司拥有2、4、6号三个码头,另三个码头由其他集团分别拥有。

1988年4月,拥有葵涌半壁江山的李嘉诚,以44亿港元在政府投标中中标,获7号码头发展经营权,7号码头共三个泊位。两年后,国际货柜码头、现代货柜码头两公司与中国航运公司联合投得8号码头,该码头在昂船洲西北旗海区,共四个泊位。

李嘉诚不仅是香港屋村大王,还是货柜码头大王。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占据同业市场约7/10,是同业的绝对霸主。

人生字典中没有“满足”一词的李超人,当然不会满足现有占有额。香港经济迅猛发展,国际航运越来越集装箱化,葵涌现有和兴建中的货柜码头越来越难适应形势发展。9号码头的选址及招标提上港府议事日程,李嘉诚踌躇满志,志在必得。

9号码头的发展和经营权,鹿死谁手?夺标呼声最高者,非李超人莫属。

李嘉诚占有地利人和。国际货柜执同业牛耳,业绩骄人,经验丰富,素有葵涌“地头蛇”之称。论人和,即李嘉诚在方方面面有良好关系,尤其是港府决策机构立法局,9名非官守议员就有6名是李嘉诚私下的“幕僚”,他们是长江集团“特邀”的董事,每年可享不菲的酬金。行政局通过的决议,港督通常不会否决(港督亦兼行政局主席)。

若论天时,则发生重大变化。1992年7月,英国职业政治家彭定康接替卫奕信出任香港总督。彭定康到港不久,视察葵涌码头。正值国际货柜码头公司举行处理2000万个货柜庆贺盛典。有好事者评议道:李氏与其说是庆贺自己,不如说是借盛典之名来取悦港督。

好些有意角逐9号码头的财团,看见彭定康与李嘉诚父子晤面时的微笑,如寒天里淋了一身雪水,心想事情黄了。

具有地利人和的李超人,现在又占尽天时。

不料事情又有变化,彭定康对港府大动干戈,撤换了一批议员,使李嘉诚在港府的数载经营前功尽弃。彭定康这一招,并非针对李嘉诚,“一朝君子一朝臣”--新官上任,都喜欢提拔新人。彭定康的这一切,都是围绕他的“政改方案”而做的。

可这一招,给李嘉诚竞投9号码头抹上一层阴影。先前,与李嘉诚关系甚密的行政局议员,公开发表言论,主张宜将码头公开招标,价高者得。这与国际货柜码头公司的竞投先声,口径惊人地一致。如果这样,无人敢与掌握了百亿现金的超人较个你死我活。

与李嘉诚关系最密的议员下台,新一代行政局议员们,不再于9号码头上做李嘉诚的“御用议员团”。结果,9号码头的招标方式不再是公开招标,而是协议招标--不以价高为中标唯一标准,而是看竞投者的综合条件。

综合条件是个软指标,有很大的灵活性。不过,国际货柜码头公司的综合条件甚佳,李嘉诚亦会像昔日中标中环金钟地铁车站上盖发展权那样,拿出“煞食桥”(妙计)。

协议招标消息传出,各大财团蠢蠢欲动。李嘉诚自然跃跃欲试。

结果,超人败北。港府将9号码头的四个泊位,批给英资怡和与华资新鸿基等财团兴建经营。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李嘉诚已经尽了自己的人事,横出变故,只有另做努力。

9号码头,超人落马,是彭定康有意与李嘉诚过不去吗?

1991年,彭定康任英国保守党主席期间,李嘉诚曾向保守党捐赠一笔大额竞选资金。彭定康即使不投桃报李,也不至于恩将仇报。因此,李嘉诚能在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庆典日,很顺利地邀请彭督亲莅庆典,并视察葵涌。其后不久,彭定康邀请李嘉诚进入“总督商务委员会”,李嘉诚婉谢后,结果让其子李泽钜进入总督商委会,成为最年轻的委员。此事全港哗然,亦成为臆事者认定超人与彭督关系非同寻常的佐证。然而,舆论普遍认为,港府确确实实有意削弱李嘉诚在货柜码头的垄断地位。

按国际通则,一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达五成以上,则可认定处垄断地位;若在七成以上,则是高度垄断。经济学家及法律专家均认为,垄断不利于产业的发展,亦会令政府管理失控,处垄断地位的厂商可垄断价格,因无竞争对手或对手太弱而不思改革经营与提高技术。

政府对非得实行垄断的行业(供水、供电、供气等)实行专利管理,控制价格,而对其他行业则允许并鼓励自由竞争。香港政府未像其他国家和地区那样制定反垄断法(该法核心是遏制处垄断地位一方的发展,扶植较弱的一方),香港政府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奉行积极不干预政策。

但它在行使有限权力之时,“均衡”是其抉择的因素之一。

读者所熟悉的最典型的例子,属卫视与无线之争。港府在制定新条例之时,既不偏袒李嘉诚,也不优惠包玉刚。最后出台的条例,虽未满足双方要求,却照顾了双方的利益--为双方所能接受。

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垄断香港市场,遭到欲夺9号码头的各财团的抨击。他们的“利己”观点在工商界、舆论界及港府中很有市场,有议员说:“经验与财力不是首选条件,如是这样,当年选择遮打金钟地铁上盖发展商,就不该是在中区毫无发展物业实绩的小地产公司长江实业。”

港府在选择9号码头发展商时,首先就把李嘉诚排斥在外,另选实力与长实系相当的财团--英资怡和与华资新鸿基--这又是一种平衡。

一位财经分析家说:“凯瑟克家族雪洗了当年痛失遮打金钟地铁上盖发展权的耻辱,李嘉诚成了纽璧坚第二。不过,两者失利的原由不同。置地号称中区地王,实则上拥有的地盘物业,不及一成,纽璧坚是大意失荆州。李嘉诚控有货柜码头的七成,算是真正的霸主,超人失利,非本人努力不够,故仍可歌可叹。”

李嘉诚之输,错不在他,而在于他的垄断地位。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反垄断都是政府干预商业的强制手段之一。

感悟:

在商战中要想成功最忌讳患得患失而缩手缩脚,最终一事无成。真正有气魄的成功都往往尽力而为,对结果如何并不做过多考虑。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屡次跌倒又充满信心地振奋精神,再次崛起,最终取得成功。

15.精于谈判,敢于与对手相竞争

李嘉诚语:

“机遇是不可以金钱估量的,是生存和发展的法宝。但要把握好机遇就得敢于挑战竞争对手。”

由于李嘉诚精明的谈判,长江公司的塑胶花很快占领了欧洲市场,营业额及利润成倍增长。1958年,长江公司的营业额达1000多万港元,纯利100多万港元。李嘉诚因此赢得了“塑胶花大王”的称号。

1958年的李嘉诚刚好度过了30岁生日,李嘉诚也正是在这一年里开始涉足房地产。长江工业有限公司下设地产部和塑胶部,他非常看好香港地产业的前景,但却并没有因为要涉足地产业就放弃了塑胶业。相反,在塑胶业,他要大力发展,他给公司定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进军北美。美国和加拿大,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消费水平极高,占世界消费总额的1/4。李嘉诚陆续承接过香港洋行销往北美的塑胶花订单,这纯属小打小闹,远不是他所期望的。

在当代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中,“守株待兔”是纯粹的机会主义,最终只能使工厂走向没落;“酒香不怕巷子深”,显然是陈旧过时的经营理念,根本就不符合发展快速的信息时代。

李嘉诚作出了这个决定,他设计印刷了精美的产品广告画册,并通过港府有关机构和商会了解到北美各贸易公司的地址,然后分别寄了出去静候佳音。

稍停一段时间,果然就有了回音。北美一家大贸易公司,在收到李嘉诚寄去的画册之后,对长江公司的塑胶花彩照样品及其报价都特别满意并且决定了派购货部经理亲自来香港一趟,以便“选择样品,考察工人,洽谈入货”。李嘉诚接到了来函之后,立即通过人工转接的越洋电话,与美方取得了联系,表示“欢迎贵公司派员来港”。交谈之中,对方简单询问香港塑胶业的大厂家,提出: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想请李先生陪同他们的人走访一下其余的几户大厂家。这家公司是北美最大的生活用品贸易公司,销售网遍布美国加拿大。机会千载难逢,但还不敢说机会非长江一家莫属。对方的意思很明显,他们将会考察香港整个塑胶行业,或从中选一家作为合作伙伴,或同时与几家合作。

李嘉诚面临的又是一场残酷的竞争,这次要比信誉、比质量、比规模、斗智力的逐鹿中原方能确定鹿死谁手。是使长江成为北美公司在港的独家供应商。他自信产品质量是全港一流的,但论资金实力、生产规模,却不敢在本港同业中称雄。

因为香港有十家实力雄厚的大型塑胶公司,其他不讲,就只看工厂的外观,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了。长江公司的工厂格局,还未摆脱山寨式的窠穴,更不用说生产规模了,就这点给来自先进工业国的外商们看了,最起码的第一印象就过不了关。

与欧洲批发商做交易,既是李嘉诚的胜利,也同时给他带来了教训,有限的生产规模,差一点就让李嘉诚的美好希望终成泡影。时间给予李嘉诚只有短暂的一周。李嘉诚召开公司高层会议,宣布了令人惊愕而振奋的计划:必须在一周之内,将塑胶花生产规模扩大。

正是在这一年里,李嘉诚正在北角筹建一座工业大厦,原计划是等建成之后,留下两套标准厂房自己用。而现在呢?他却必须另外租别人的厂房应急了。

做事一向精明的李嘉诚这次是怎么了?商人还没有来,生意还没有谈判,就已经把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工业大厦给抵押进去了,如果生意谈不成,那不就抓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吗?这个险冒也未免有点太大了吧?但是凡事都有双面性,只有这样做,才存在着一线生机,否则,就只有放弃了。而这必定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具有远见的李嘉诚又怎么会放弃呢?但是这一系列的工作又是那样的杂而多,旧厂房的退租,可用设备的搬迁,购置新的机器设备,新厂房的承租改建,设备安装调试,还有新聘工人的培训及上岗,工厂又要入新的轨道并保证正常运作……这么巨大的工程,要在一周内完成,在我们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不可能的事。更何况,无论在哪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都极有可能导致一招不胜,满盘皆输。那样不仅前功尽弃,而且这时间的消耗又岂是哪一个视时间为财富的商人能承担得起呢?

为此李嘉诚和全体员工一起,奋斗了七昼夜,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李嘉诚忙而不乱,哪组人该干什么,哪些工作由安装公司做,以及每二天的工作进度,全在日程安排表中标得清清楚楚。就这一点可见李嘉诚的冒险,并非草率行事。

当北美贸易公司的负责人到的那天,全部的工作也正好结束,李嘉诚把安排全员上岗生产的事情交付给了副手去负责,自己亲自驾了汽车去启德机场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港岛与九龙,隔着一道维多利亚海峡。那时还没有海底隧道,港岛九龙的汽车一般不流通。李嘉诚为了表示诚意,几经周转来到启德机场接机。在这位大客商到来之前,李嘉诚早已为他在港岛希尔顿酒店里预定好了房间,等到客人上了车,李嘉诚就问这位外商:“先生,您是先住下休息一下,还是先去工厂里参观一下呢?”

那位外商不假思索地说道:“当然还是先去工厂里看一下了。”

李嘉诚不得不立即调转车头,朝北角来时的路驶去。说实在的,这时他的心里也忐忑不安,他在担心:全厂的员工上岗生产,会不会出什么问题呢?当汽车驶进工业大厦后,李嘉诚停了车并亲自为美商打开车门,听到了那再熟悉不过而又觉得异常亲切的机器声响,同时也闻到了塑胶的气味,简直是好闻极了,一颗悬挂的心才放了下来。

外商在李嘉诚的带领下,参观了全部生产过程和样品陈列室,由衷称赞道:“李先生,我在动身前认真看了你的宣传画册,知道你一定有不小的厂房和较先进的设备,没想到规模这么大,这么现代化,生产管理是这么井井有序。我并不想恭维你,因为你的厂完全可以与欧美的同类厂媲美!”

李嘉诚说道:“感谢您对本工厂的赞誉。我可以向您保证我们的产品质量和交货期限您已经看过我们的报价单,如购货批量大,还可以价廉。总之,信誉问题,请您们绝对放心。”

“好!我们现在就可签合同。”美国人的性格,性急而爽快。

外商办完了工作要回去,李嘉诚又亲自驾车送他去希尔顿。当他告辞要离开的时候,李嘉诚诚恳地对美商说:“明天我再来接您,带您去参观一下别的塑胶公司,您说怎么样?”外商道:“不必去了,我倒想请你做我的向导,去参观中国寺庙。我知道你的内心,其实并不希望我参观其他厂,你好做我们的独家供应商。”

“不,不。”李嘉诚说道:“我有这个自信。”

因此北美公司从那天起就成了长江公司的大客户,每年来香港长江公司的订单数都以百万美元来计算。更令人惊喜的是,通过这家大公司,李嘉诚获得了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信任,并且发展成为合作好伙伴的关系,进而也为李嘉诚进军海外架起了一道桥梁,为李嘉诚成立跨国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李嘉诚的精明的眼光对市场趋势了如指掌,塑胶花的销售行情愈来愈好。他建立了香港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塑胶花工厂,被誉为“塑胶花大王”。

感悟:

李嘉诚做事精明,在谈判上能充分的体现,他的目的、要求、观念、构想,都在谈判过程中有效地传递给对方,加上对市场趋势的了如指掌,使他后来居上,敢于跟对手竞争。

16.有胆有智,敢做敢拼

李嘉诚语:

睿智的重要作用是可以引导人生走向正确成功之路。经商更需要睿智,如此才能保证出手时不失手。

1960年前后,李嘉诚以天才的头脑,睿智地察觉出,塑胶花也并非久留之地。其实也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凡是装饰品,日子久了就使人厌倦。美国人更是喜欢新潮流,生产鲜花代替塑胶的日子不会长久。李嘉诚必须为自己手中一亿元的庞大资金寻找出路。

一次,李嘉诚独自驱车在外兜风,突然看到田野的农民正忙于耕作,建筑工人正忙于盖房子。李嘉诚脑袋茅塞顿开,是啊,为什么不去搞房地产呢?

从50年代起,香港平均每十年便增加一百万人口,住房问题十分紧张。香港地域狭小,人口密集。四五百万人挤在区区一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5000余人,成为当今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使这个素有“东方明珠”称誉的香港,成为名副其实的珍珠。今天的香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正步入历史的垃圾堆,社会对房子的需求直线上升。他从人口的激增,生存空间的有限,经济发展的神速,土地使用的日趋重要,预见到地价来日必然暴涨,香港地产业极具发展前途。他赞成有人曾指出的“从古至今,以房地产最能保存币值和牟取暴利,尤其在‘寸土尺金’的弹丸之地的香港。”

睿智的李嘉诚当机立断,毅然决定上马地产业。1958年,他开始涉足地产界,在香港北角购地兴建一座12层高的工厂大厦。1960年又在柴湾购地兴建另一座工厂大厦。这两座大厦的面积共达12万平方莱尺。这就是说,当香港、九龙和新九龙中心地区地价猛增,私人土地开发者于60年代在荃湾、元朗和大埔开始投资房地产的时候,李嘉诚早巳捷足先登了。

有的人用冒险的办法,采取“开发”方式投资。所谓“开发”方式,就是买空卖空,侥幸取胜。即是说,你手上只有10万元,却要做100万元的生意,那不足的90万元就用地皮或楼宇向银行抵押,交纳利息。这种做法投机性大。好处是可以用小本赚大钱,物业市场猛涨就发大财,你想赚更多的钱就向银行多借点。拼命搞“开发”投资,就是希望赚更多的钱。犹如“滚雪球”,财源滚滚而来,但做生意决不可能一帆风顺,任何商品决不会只涨不跌。物业市场一旦跌落,狂泻,或者银行资金紧缩,“开发”客就毫无招架之力,因为他没有资本,银行利息又多,只能乖乖投降,宣布破产。

睿智的李嘉诚决不做没有把握的投资、投机又非他所长,稳健发展方是英雄本色。他从用现金购买旧楼改造着手,地价低时大量买进土地,他看准了地价一定会上涨,因此并不急于把买得的土地和房产脱手。特别是中国发生“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香港进入了真正的黑暗时期,谣言四起,担心“中共要用武力收复香港”,纷纷逃往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等地,把工厂、商店、酒楼、住宅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出售。在这种动荡不安的形势下,李嘉诚却独具慧眼,坚信乱极则治,否极泰来。历史不会倒退,中国人民一定会拨乱反正,力挽狂澜。

睿智的李嘉诚一面小心翼翼地严格控制财务开支,不致为银行所乘,一面又利用这“千载一时”的机会,充分利用经营塑胶工业中每年不下千万元利润的盈余,把它们都投到购买低价的地皮和旧楼上去。在人们争先恐后地抛售地产、物业的时候,他却胸有成竹地购买了一幢幢设备齐全的旧大楼,盖起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大厦。

李嘉诚在地产高潮中迅速崛起。

60~70年代,香港进入了工业化大发展时期,被国际经济组织列为十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之一。早在60年代,香港就成了亚太地区棉纺织品、服装、电子及塑胶玩具等少数几种轻纺工业中心。70年代进入了“工业成熟期”,成为地区性的国际贸易中心、海空交通枢纽、金融旅游和通讯中心,工商业的迅猛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愈来愈大,香港却是个海港,陆地山峦起伏,可供商业用地的面积占全港面积(包括新界)的1/8。十年动乱期间,中国大陆许多人避难来到香港,人口激增,社会对工、商、学、住等各类楼房的需求急剧增加,与土地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港府面对此情况,实行了高地价政策。一方面大规模填海造地高价销售,另一方面垄断经营,实施了“价高者得土地”的方针,更加助长了地产业投机活动的狂热发展,“炒”楼风更为盛行,因而造成了地产业随着市场的波动起伏不定。

一些人高瞻远瞩,广置地产,把握时机,大发横财;一些人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下错了赌注,倾家荡产。

睿智的李嘉诚也真不愧称得上是一位“顶级企业家”,他熟谙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善于掌握买入和卖出的时机,时而迂回前进,时而单刀直入,因势利导,为公司未来的大发展打开道路。他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顺利地闯过各种险滩急流,在地产业几次大起大落中稳步前进。

1972年李嘉诚就已拥有楼宇面积35万平方英尺,1975年增加到510万平方英尺,1976年发展到635万平方英尺。这一年中国大陆打倒“四人帮”,政治开始稳定,昔日离开香港的大亨纷纷重返家园。

70年代末,中国政府又实行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作为西方进入中国内地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门户和中国通往世界市场的桥梁的香港,更加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各种各样的商务活动从四面八方涌向了香港。他们大开办事处,建立商场、宾馆,成立贸易公司,这样对地皮的需求就更加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使得香港土地、楼宇供不应求,刺激着房地产价格的猛升猛涨。李嘉诚洞察时机,看好房地产市场和发展趋势,利用各种渠道扩展资金,大力发展地产业。到1977年,李嘉诚拥有的楼宇面积,扩大到了1020万平方英尺,1979年增到1450万平方英尺。

70年代以前的香港地产业虽有几起几落,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1970年每平方米工业用地高达1107元,非工业用地为38074元,住宅为951元,分别是1959年的10.5倍、2倍和5.8倍。进入70年代以来,香港地产业经过五年连续发展,1979~1980年达到了顶峰。1979年房地产急速发展,地价之狂升猛涨十分惊人。这一年工业用地每平方米大约为13876元,约为10年前的12.5倍,20年前的133.5倍。非工业用地每平方米为70976元,比10年前约增长一倍,为20年前的42.5倍。住宅用地地价一直高于工业用地,为10年前的15倍或20年前的87倍。随着地价几十倍、上百倍地猛涨,地产界巨子李嘉诚的财富也就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感悟:

我们许多人感叹命运对自己不公,觉得机遇总是垂青别人而跟自己吻别,其实我们想过没有,我们是否敢打敢拼,用睿智的头脑去抓住机遇。

17.以弱胜强要一步一个脚印

李嘉诚语:

以弱胜强的结果是逐步强化自己的实力,一步一步的做大自己。

1979年9月25日夜,在华人行21楼长江总部会议室,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诚,举行长实上市以来最振奋人心的记者招待会,一贯沉稳的李嘉诚以激动的语气宣布:“在不影响长江实业原有业务基础上,本公司已经有了更大的突破--长江实业以每股7.1元的价格,购买汇丰银行手中持占22.4%的9000万普通股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股权。”

港岛的媒体记者禁不住鼓起掌来。有记者发问:“为什么长江实业只购入汇丰银行所持有的普通股,而不再购入其优先股?”

李嘉诚答道:“以资产的角度看,和黄的确是一间极具发展潜力的公司,其地产部分和本公司的业务完全-致。我们认为和黄的远景非常好,由于优先股只享有利息,而公司盈亏与其无关,又没有投票权,因此我们没有考虑。”李嘉诚被和记黄埔董事局吸收为执行董事,主席兼总经理仍是韦理。

记者招待会后的一天,和黄股票一时成为大热门。小市带动大市,当日恒指飚升25。69点,成交额4亿多元,可见股民对李嘉诚的信任。李嘉诚继续在市场吸纳,到1980年11月,长江实业及李嘉诚个人共拥的和黄股权增加到39.6%,控股权已十分牢固。其间,未遇到和黄大班韦理组织的反收购。

1981年1月1日,李嘉诚被选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成为香港第一位入主英资洋行的华人大班(注:包玉刚入主的怡和系九龙仓不属独立洋行),和黄集团也正式成为长江集团旗下的子公司。李嘉诚以小搏大,以弱制强。长江实业实际资产仅6.93亿港元,却成功地控制了市价62亿港元的巨型集团和记黄埔。按照常理,既不可能,更难以令人置信,难怪和黄前大班韦理,会以一种无可奈何,又颇不服气的语气对记者说:“李嘉诚此举等于用美金2400万做订金,而购得价值10多亿美元的资产。”

李嘉诚靠“以和为贵”、“以退为进”、“以让为盈”的策略,赢得这场香港开埠以来特大战役的胜利。和黄一役,与九龙仓一役有很大不同,没有剑拔弩张,没有重锤出击,没有硝烟弥漫,和风细雨,兵不血刃。故有人道:“李氏收购术,堪称商战一绝。”

消息传出,香港传媒大为轰动,争相报道这一香港商界的大事。

1979年9月26日,《工商晚报》称长江实业收购和记黄埔,“有如投下炸弹”,“股市今晨狂升”。《信报》在评论中指出:“长江实业以如此低价(暂时只付20%即1。278亿港元)便可控制玉口此庞大的公司,拥有如此庞大的资产,这次交易可算是李嘉诚先生的一次重大胜利……购得这9000万股和记黄埔股票是长江实业上市后最成功的一次收购,较当年收购九龙仓计划更出色(动用较少的金钱,控制更多的资产)。李嘉诚先生不但是地产界强人,亦成为股市炙手可热的人物。”

李嘉诚、包玉刚双双入主英资大企业,还引起国际传媒界的关注。

美国《新闻周刊》在一篇新闻述评中说:“上星期,亿万身家的地产发展商李嘉诚成为和记黄埔主席,这是华人出任香港一间大贸易行的第一位,正如香港的投资者所说,他不会是惟一的一个。”

英国《泰晤士报》分析道:“近一年来,以航运巨子包玉刚和地产巨子李嘉诚为代表的华人财团,在香港商界重大兼并改组中,连连得分,使得香港的英资公司感到紧张。”众所周知,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然而,占香港人口绝大多数的仍是华人,掌握香港政权及经济命脉的英国人却是少数民族。二战以来,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华人的经济势力增长很快……有强大的中国做靠山,这些华商新贵们,如虎添翼,他们才敢公然在商场与英商较量,以获取原属英商的更大的经济利益,这使得香港的英商分外不安。连世界闻名的怡和财团的大班大股东,都有一种踏进雷区的感觉。英商莫不感叹世道的变化,同时,也不能不承认包玉刚、李嘉诚等华商,能与英国商界的优秀分子相提并论。”

这篇文章,试图以时代背景探讨华商得势的原因。文章的某些提法偏颇,并含有“大英帝国”的口气,但总的来说对李氏包氏的评价也还中肯。

以后,李嘉诚、包玉刚继续成功地收购了英资大型企业,彻底扭转英资在香港占绝对优势的局面。赞誉铺天盖地,盛誉又来之不易。

对于人们的称赞,李嘉诚并不以为他有什么过人的睿智,他避而不谈他的谋略,而对汇丰厚情念念不忘,“没有汇丰银行的支持,不可能收购成功和记黄埔。”

在汇丰与长江合作重建华人行大厦时,沈弼就对李嘉诚留下良好印象。沈弼是汇丰史上最杰出的大班,他的杰出之处,就是以银行的切身利益为重,而不在乎对方是英人还是华人。道理如沈弼自己所说:“银行不是慈善团体,不是政治机构,也不是英人俱乐部,银行就是银行,银行的宗旨就是盈利。”与香港航运业老行尊--怡和、太古、会德丰等英资洋行下属的航运公司比,包玉刚出道最晚,但他的环球航运集团却是获得汇丰贷款最多的一家。这是因为包氏的经营作风和能力,能够确保偿还汇丰放款的本息。现在,汇丰在处理和记黄埔的问题上,亦是如此态度。他们信任李嘉诚的信用和能力,足以驾驭和黄这家巨型企业,因此不惜将这间英人长期控有的洋行,交予李嘉诚手中。汇丰不仅摆脱了这个包袱,汇丰保留的大量和黄优先股,待李嘉诚“救活”后还会为汇丰带来大笔红利。

感悟:

首先给我们感触的是蛇能吞大象,所以不要瞧不起蛇,当哪一天蛇的能量与机遇来临时,它能做出越乎自己想象的事情。

18.只重小利难成大气

李嘉诚语:

电讯业务是未来集团业务发展的重点,我已知道和黄未来5年要做什么。做生意的期限是5年、10年,而不是1年,2年。

1989年,李嘉诚在英国和记电讯注资84亿港元收购一家英国电讯服务公司,开始涉足于英国的电讯市场。然而此番出师却不利,新购公司处于长期亏损状态。

1992年和黄在英国推出的CT2流动电话服务,名为RABBIT(兔子)。由于它只能打出却不能打入,跟这一时期的电讯服务技术比起来,要逊色得多,因此它没能引起更多客户的兴趣。一年之后,“兔子”败下阵来,宣布死亡。和黄也身受重伤,为此留下了巨额负债。

李嘉诚说:电讯业务是未来集团业务发展的重点,我已知道和黄未来5年要做什么。做生意的期限是5年、10年,而不是1年,2年。

在投资英国电讯市场初期,由于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曾受到海内外证券业的不断批评。其后,李嘉诚又于1994年将电讯业务重新包装,改名为“橙”(Orange),推出GSM流动电话服务业务。起初也不被业界看好,唯恐是CT2的翻版,但后来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喜爱,手提电话的销售也不错。

但是无论经历多大的困难,李嘉诚都凭着他对未来趋势的正确分析与把握,绝不轻言放弃。就在市场普遍对该项业务不看好的时候,他曾经亲自出面澄清了市场上有关它的一切传言,表示将继续支持和黄在英国的电讯事业。

果然不出李嘉诚所料,仅仅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和黄集团便从橙身上取得了惊人的回报。这种前瞩未来的能力,使得李嘉诚的事业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长立不败之地。

李嘉诚在发展电讯业务上始终坚持不懈,与他往日在商战中一见不利,即时撤退的作风,很不相同。难道这是因为他偏爱电讯业吗?当然不是。无论他继续进取还是退避三舍,都是从该项业务是否有前途考虑的。有利则进,无利则退。实际上,他从不偏爱任何一项业务,他说:“不要与业务‘谈恋爱’,也就是不要沉迷于任何一项业务。”

这是一种有着丰富商业经历之后超然于商业的一种心灵感悟。对于一个真正的商人来说,在他的眼中,应当是只有赢利的业务,而没有永远的业务。任何一项业务,当它走过自己的成熟阶段之后,必将走向衰落,而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自我调整,还抱着不放,必将随这项业务的衰落而走向失败。

说起来也许容易,但做起来可并不简单,这主要是与一些人的自我欣赏情结有关。在取得了某项业务的成功之后,许多人往往将其作为自己日后发展的基础和向别人炫耀的一块招牌。然而,招牌只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却可能会成为进一步前进的绊脚石。

感悟:

欲成大事者是必有广阔胸襟,他们不汲汲于蝇头小利,斤斤计较是街头小商小贩之所为。目光短浅,患得患失注定了一个人不会取得大成就。而不计眼前得失,不为近期小利而迷失方向,才是李嘉诚做生意所表现出来的大家风范。当亚洲的金融危机过去之后,李嘉诚领导下的和黄奉行“继续扎根香港,但同时也不排除在海外寻求投资机会”的经营策略,加快了向国际化发展的进程。 Jpo7ZjGKMeE6ND3z/5CIh69pnliZ2ozO7DGeKnPVQdt07SETxnDyWz32cxK0UMG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