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李嘉诚一生三论:论谋事论经商论做人
吕叔春

第一篇 论谋事1

1.勤能补拙,有心无难事

李嘉诚语:

只有勤奋,肯去求知,肯去创新,对自己节俭,对别人慷慨,对朋友讲义气,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迟早会有所成就,生活无忧。

别人做8小时,我就做16小时,开始别无他法,只能以勤补拙。

李嘉诚是从一个打工仔开始创业的。他懂得如何调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与自己同心协力,办好企业。他始终信奉“勤能补拙”。虽然身为老板,仍是当初做推销员时的那种老作风,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他记得父亲多次讲述过的《伤仲永》的故事,他时刻铭记在心。这是一个不努力的天才最终沦为常人的故事。何况他认为自己并不聪明,所以更要加倍勤勉。

他最初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

每天大清晨就外出推销或采购,由于交通不便,等他赶到办事的地方,别人正好上班。

他从不打的,距离远就乘公共巴士,路途近就双脚行走。他的性情,是那种温和沉稳、不急不躁之人,但走起路来却快步如风。他的时间太紧了,又要省的士费,又要讲究效率,只好疾步如飞,这都是让环境给逼出来的。

中午时,李嘉诚急匆匆地赶回筲箕湾。先检查工人上午的工作,然后跟工人一道吃简单的工作餐。没有餐桌,大家都是蹲在地上,或七零八落找地方坐。

当然,这样的日子并没有过太久。当长江厂刚一盈利时,李嘉诚就抽出钱来,尽量改善伙食质量和就餐条件--以稳定员工队伍。

在商业社会,要稳定人心,你是不能只顾自己赚钱,而让工人吃大苦、受大累的。“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始终信奉一个“诚”字。

创业初期的一天,李嘉诚阅读一份外国塑胶杂志时,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商机。他发现这份杂志上登载的一部制造塑料瓶的机器,可以造出质量优良而又适合香港市场的产品。

李嘉诚立即着手进行了周密的市场调查,他发现全香港还没有这种机器。

人无我有的意识立刻占据了李嘉诚的头脑,他决定以最快的速度与这个外国厂家联系购买。然而,这种机器需要预先订购,而向外国订购,不仅订货周期长,而且价钱又十分昂贵。

可这种机器的潜在效益实在令李嘉诚欲罢不能。于是,他果断地决定自己动手研制这种机器。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研究,反复试制,李嘉诚竟然真的造出了这种机器,投入使用后,运行效果良好,很快便生产出了新产品。

“靠这部机器,在最短的时间内,令我至少赚了几万元。”李嘉诚日后回忆说。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李嘉诚那种捕捉市场信息的敏锐目光和抢占市场的超前意识。

另外,李嘉诚这种敢于尝试的决心也值得钦佩。一点研制经验都没有的他,竟然造出了机器。

这在常人看来简直是奇迹。其实,常人之所以觉得这也难,那也难,是因为没有去尝试,一旦投入心力去尝试,也许就会发现事情比自己想像的要简单得多。

创业之初,资金有限。李嘉诚采用自力更生的方法,自行研究、自行制造,终于赢得了时间,赢得了效益,为刚刚创办的长江塑胶厂注入了资金,也注入了活力。

当时,外国的最新塑胶杂志,在香港看的人并不多。但李嘉诚已有了深厚的英语功底,边学边看。他认为,一个人凭自己的经验得出了结论当然是好,但这就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如果能够将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那才是最好的。

当然,创业之初,最值得信赖的是自己的勤奋,因为这时候,除了依靠自己外,没有多少人可以依靠。当时,初创的长江厂,各种杂事千头万绪。

李嘉诚身为老板,同时又是操作工、技师、设计师、推销员、采购员、会计师、出纳员。初创阶段,什么事都是他一手操持。

晚上,李嘉诚仍有做不完的事:他要做账;要记录推销的情况,规划产品市场区域;还要设计新产品的模型图,安排第二天的生产。

李嘉诚曾做过塑胶公司的总经理,但两者毕竟有很大的区别。他当总经理时,那个塑胶公司的产销已步入正轨,而他现在是白手起家,完全从零做起。李嘉诚是以小学生的态度来做这一切的。

尽管如此忙碌,李嘉诚依然不忘业余自学。李嘉诚的心中有危机感:塑胶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原料、新设备、新制品、新款式源源不断地被开发出来,如果不尽快补充新知识,将会被时代所抛弃。李嘉诚既要忙厂里的事务,又要抽时间学习新知识,他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为节省时间,李嘉诚吃在厂里,住在厂里,一星期回家一次,看望母亲和弟妹。待到厂子规模稍大一点之后,他在新蒲岗租了一幢破旧的小阁楼,那里既是长江厂的写字间,又是成品仓库,还是他的栖身之处。那时的李嘉诚,心里只剩下厂子了,早已把自己“埋进”了长江厂。

李嘉诚就这样勤力而为,事必躬亲,不仅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也使他对全厂每一个环节的情况都了如指掌,管理十分细致。此外,做老板的这般拼命,也给全厂员工起到了率先垂范的榜样作用。

样品生产出来后,李嘉诚亲自出马推销,这对他来说是轻车熟路,效果也很明显。随着第一批产品顺利地销出去,一批又一批订单纷至沓来。

显然,李嘉诚身兼数职的做法只适合于企业的初创阶段,那时,一切都没有头绪,需要老板事必躬亲,做救火队员。

然而,一旦企业规模稍有扩大,这种方式就不适应了,它不仅会使老板疲于奔命,时时出现疏漏,更容易使下属产生依赖心理,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李嘉诚觉得自己实在顾不过来了,便招聘了会计、出纳、推销员、采购员、保管员,开始实行层级管理。同时,又招聘了更多的工人。由于大批订单不断的涌来,许多新招来的工人只经过短暂培训就单独上岗,并实行三班倒工作制,开足马力生产,昼夜不停出货。李嘉诚没想到投产后会这么顺利,简直就是一帆风顺。

感悟:

李嘉诚的发迹经过,就是一个青年奋斗成功的典型励志故事,一个年轻小伙子,赤手空拳,凭着一股干劲和勤俭好学加上刻苦耐劳的精神,创立了自己的事业基础。

追求理想是驱使人不断努力的重要因素。李嘉诚追求理想、勤力而为的精神对今天有志于独立创业的青年们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2.为获得知识不惜一切艰难

李嘉诚语:

先父去世时,我不到15岁。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不得不去工作,忍痛中止学业。那时我太想读书了,可家里是那样的穷,我只能买旧书自学。我的小智慧是被环境逼出来的。我花一点点钱,就可买来半新的旧教材,学完了又卖给旧书店,再买别的旧教材。我学到了知识,又省了钱。

下一个世纪(21世纪)的企业家将和我完全不同,因为新世纪企业家的成功取决于科技和知识,而不是钱。

少年辍学的李嘉诚比别人更能体会到学习机会的难得,而大多数人有着良好学习条件却不知道珍惜,这或许就是他们不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吧。环境迫使李嘉诚早熟,年少的他靠茶楼的微薄薪水,过早地担负起了家庭的重担,但是,他意识到没有知识,只是靠给人送茶水,是没有出路的。所以,他处处留心,抢时间学知识,做人处事俨然是一个成年人。

他首先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近期目标--利用工余时间自学完成中学课程。

那时的李嘉诚是“披星戴月上班去,万家灯火回家来”。每天工作都在15小时以上。回家后,还要就着油灯苦读到深夜。有时经常会忘了时间,以至于想到要睡觉时,已到了上班的时间。

生活的艰辛使李嘉诚的意志逐渐坚强起来,尤其在学知识方面,他更是有着顽强的毅力。他咬紧牙关,坚持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

尽管李嘉诚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却为无钱买教材而发愁。李嘉诚自小心性高傲,他不愿受人施舍,更不愿欠下人情。因此,他没有考虑去借。

然而,他工资微薄,不仅要维持全家人的生活,还要保证弟弟、妹妹的学费。他希望弟弟妹妹不要像自己这样因生活所迫过早地辍学打工,而能够一帆风顺地读完应读的学业。那么,他哪来的钱买书呢?李嘉诚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他通过观察,发现大多数中学生将用过的教材当垃圾扔掉,而有些颇有心计的学生却将旧教材出卖换钱。这样虽然所得甚微,但毕竟换了钱。

他猜测:既然有人收购旧书,就会有专做旧书生意的书店。然后他开始注意留心考察,结果很容易便证实了他的推断。

李嘉诚于是到折旧书店廉价买些旧教材,一次只买一两种。学完之后,又拿到那个旧书店去卖,然后再将卖旧书的钱买回“新”的旧书。就这样,李嘉诚不仅学到了知识,又省了钱,真可谓一举两得。

1999年,李嘉诚再次回忆起这段日子时说:“那时候,人家是求学,而我是抢学。”

从这一件小事上,可以看出少年李嘉诚已有了一些商业头脑。这可以说是李嘉诚平生的第一次生意经,此时,他仅仅14岁。

大凡成大器者,聪明是其一,最重要的还是勤奋。虽然在艰辛的环境下,李嘉诚仍能积极“抢学”,充实自己的知识水平,十分难能可贵。与那些有充分的学习条件和充足的学习时间、却不思进取的人相比,确可显示他的与众不同。

李嘉诚学历不高,但学识很高,从这里可找到答案。

李嘉诚在茶楼熬过了最艰辛的一年,由于他的真诚敬业,再加上做事肯用心,老板不断给他加工钱。他开始能够像其他堂倌一样,轮流午休或早归,薪水也早已超过了一些正式堂倌所能拿到的限额。

李嘉诚从心里感激茶楼老板,是老板帮他实现了养家糊口、供养弟妹求学的愿望,并给予了他极好的人生锻炼机会。

当然,李嘉诚的志向绝不是做一个小伙计。他觉得茶楼工作做得再好,终究难有出头之日。他渴望从事新的技术职业,尤其是跟复杂的钟表打交道的行当。于是,他便想去舅父的中南公司。

为了去舅父的公司,李嘉诚犹豫了好些天。李嘉诚迈向社会之初,曾忤逆了舅父的一番好意,现在又想回头,他恐怕舅父怪罪。经过一番思考,李嘉诚逐渐认识到自己似乎不应再有太多的顾虑,自己经过了一番社会闯荡,经过了磨炼,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进舅父的公司,不应算是接受恩赐,而是为舅父做事。况且大丈夫能屈能伸,即使受一点小小的委屈,又有何妨?

舅父没有让他失望,同意他进入中南钟表公司上班。

李嘉诚进入舅父的公司后,舅父并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外甥,便特别照顾他。李嘉诚依然从学徒干起,刚开始还不能接触钟表活,只能做做扫地、煲茶、倒水、跑腿的杂事。

李嘉诚在茶楼里已受过极严格的训练,对这些事自然是驾轻就熟,胜任愉快。

最初,许多职员并不知道李嘉诚就是老板的外甥。他们常在庄静庵面前夸奖李嘉诚,说他“别看他年龄小,真是又伶俐又勤快”,“甚至看别人的脸色,就知道别人想做什么,他就会主动帮忙”。察颜观色的本事是他在茶馆练就的一门绝技,已高出一般人甚多,怪不得连这些成年人也得佩服他。

李嘉诚进入中南公司的目的,就是想掌握一门技术,学会装配修理钟表。为了尽快学到技术,他便利用打杂的空隙,跟师傅偷偷学艺。由于李嘉诚勤劳诚恳,深得师傅的喜爱,他便乐意传给李嘉诚一些技术。他心灵手巧,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掌握了各种型号钟表的装配及修理技术。

对于李嘉诚的不断长进,其舅父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但却从不当面夸他半句。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黑暗的日占时代结束,但香港的殖民地位依然不变,又恢复了英国的统治。

战前,香港人口163万,日占时期锐减为60万。英国接管香港时,大批房屋遭到破坏,有17万人无家可归。战时逃出香港避难的人,以每月10万人的数量回流香港。食品短缺,燃料不足,住房匮乏,严重制约着香港经济的发展。港英政府决心采取一切措施以恢复香港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庄静庵预见到香港经济将有超常的发展,于是着手扩大公司规模,调整人事。李嘉诚被调往高升街钟表店当店员。

李嘉诚在茶楼,已学会了如何与人打交道。在钟表店当学徒时,又学过装配修理的手艺,已对各类钟表了如指掌。因而,他很快就掌握了钟表的销售技巧,做得十分出色。

店里的职员们,谁都觉得这位年纪最小的高升店员了不起。学师才几个月,对钟表却如此熟悉,像吃过钟表饭多年的人。大家都认为李嘉诚会成为一个能工巧匠,也能做一个出色的钟表商,但谁都没想到他后来会有那么辉煌的成就。

在中南钟表公司,李嘉诚从一个泡茶扫地的小学徒慢慢地升为公司属下的高升街钟表店店员。他年少位卑,但生活的境遇使他骨子里有股不屈的傲气,他渴望出人头地,渴望像舅父、像茶楼里遇到的那些大老板一样,干一番大事业。

一旦有了目标,他就义无反顾地去实现它。他把工余时间几乎全用在了学习上。李嘉诚利用自己所学,时刻关注着钟表业的市场信息。经过半年的观察分析,他逐渐形成了自己对钟表业现状和未来的成熟看法。

1946年上半年,香港经济迅速繁荣起来,很快便恢复到了战前最好年景--1939年同期的水平。再加上港英政府实行更为开明的政策,战时遭破坏的工厂商行都恢复了生产营业,市景日益繁荣,香港人口激增到100多万。

中南钟表公司的业务也借着这股繁荣的大潮,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重新建立了东南亚的销售网络,港内港外的经销形势蒸蒸日上,营业额呈几何级数递增。庄静庵决心抓住大好时机拓展事业,再筹划办一家钟表装配工厂,然后将中南公司的业务逐步扩展为以自产钟表为主,建立香港的钟表基地。

李嘉诚也看好中南的前景,他更为香港经济的迅速繁荣而兴奋不已。李嘉诚站在维多利亚港湾边,眺望着尖沙咀五彩缤纷的灯光,陷入了沉思--今后的路该怎样走?

一条路,就是在舅父羽翼下谋求发展。中南公司,已成为香港钟表业的巨擘,留在中南公司里,自然会收入稳定,生活安逸;而另一条路则要艰辛得多,而且充满风险,那就是再一次到社会上闯荡。

李嘉诚选择了后者,他喜欢做充满挑战的事。他认为,呆在舅父的羽翼下,更容易束缚自己,贪图安逸会磨去自己的斗志。要趁现在年轻,多学一些谋生的本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以实现自己做大事的愿望。

17岁的李嘉诚已学会独立思考。舅父待他不薄,是李家的恩人。现在舅父很欣赏他的才干,希望他好好干下去。虽说他心念已定,却不知如何向舅父开口。

于是,李嘉诚便请五金厂的某老板向庄静庵转达自己的意思。

庄静庵找李嘉诚诚恳地谈了一次,他发现这位外甥确实是长大了,他的思维已经很成熟了。

于是,庄静庵开始设身处地地站在李嘉诚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当年,庄静庵也是一步步由打工仔变成老板的。李嘉诚虽然眼下还不能独立开业,但他迟早会踏上这一步的。

舅父更深一层地了解到李嘉诚与众不同的禀赋。他知道,天性独立倔强,不愿受人荫庇的李嘉诚不会贪图安逸,他一定会凭自己的能力打出一片天地来。这是一种值得称道和鼓励的志向。

1946年初,17岁的李嘉诚终于离开了舅父庄静庵的公司。临行前,他对庄静庵就香港钟表业的前途作了一番今天看来依然堪称大商家眼光的分析。

李嘉诚认为,瑞士的机械表生产技术炉火纯青,世所无敌。而日本人则避其锋芒,瞄准空档,抢先开发了电子石英表的新领域,并很快占据了中档表市场。

于是,世界钟表市场便形成了这样的形势:高档表市场为瑞士人独霸,中档表市场则为日本人独占。

这样,中低档表市场就是可开拓的空档。李嘉诚建议舅父迅速抢占这一滩头。

正如李嘉诚所预言,后来的香港以生产价廉物美的中低档表为主,迎合了中下层顾客的需要,成为世界上继瑞士、日本之后的又一大钟表基地。中低档表的生产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之-。

后来,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成为香港钟表业的巨头,可能与少年李嘉诚的建议有一定关系。但是不管怎么说,少年李嘉诚的商业眼光已颇具大家风范。

李嘉诚不怕吃苦受累学习知识的毅力和意志在另一件事上也反映的较明显。长江塑胶厂经历过濒临倒闭的危机后,生机焕发,订单如雪片般纷纷飞来,工厂通宵达旦生产,营业额呈几何级数递增。此时的李嘉诚始终牢记上一次的经验教训,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原则,逐渐使得长江厂在商业界的信誉有口皆碑,银行不断放宽对他的贷款限额,原料商许可他赊购原料,客户乐意接受他的产品,派送大笔订单给他。

李嘉诚的头脑异常冷静,他时刻在思考长江厂的现状及未来--

香港的塑胶及玩具厂已有300多家,长江厂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家。在同行业中,长江厂只是步人后尘,并没有任何特色。长江厂出产的塑料玩具同别的厂家相比,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大同小异,不同之处只是在款式上有细微的变化而已。

除了同行业和客户之外,谁还会关注一个“长江塑胶厂”的存在呢?李嘉诚感到不满且忧虑。

不可否认,香港的塑胶制品在国际市场卖得很“火”。但仔细探究一番,不难发现香港产品的优势仅在于廉价,这实在是件令人可悲的事情。

20世纪50年代,港英政府对来港人员一概接纳,将他们作为后备劳力资源进行储备。所以,香港劳动力充足,工资低廉,故而产品廉价。

长江厂创办以来,主要生产塑胶玩具和日用品。这两大类产品,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先后变化了几十款。但这大部分都是根据代理经销商的订单要求设计改型的。

厂家为商家所左右,使厂家并不能真正面对市场,难以真正把握市场风向。李嘉诚也曾想过站在消费者立场上,推出新产品左右商家,但因为太忙,风险又大,只能将这一构想暂且放在一边。

虽然从事塑胶业已有7个年头了,但李嘉诚却认为自己只不过是此一行业的一个平庸之辈而已。他的天性是从来就不甘于平庸,因此对现状越来越感不满。他盼望有一天能有一个新的突破,使长江厂从众多的同行中脱颖而出,崭露头角,独领市场风骚。要想寻求突破,就要开拓视野,放眼全球,关注国际市场塑胶业的新动向。在这一点上,李嘉诚少年时所学的扎实的英语功底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李嘉诚不像别的业主那样,有一点小钱便声色犬马,沉迷于逸乐。他少年时所受的传统教育,使他的行为严谨,时刻牢记自己的目标,不愿意对自己有丝毫放纵。无论工作多忙,身体多累,他都时刻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不忘关注市场形势的细微变化。

他每天都要工作10个小时,工作完毕后仍然坚持自修功课。临睡前,靠在床头,一边舒展疲惫的身体,一边翻阅杂志。他购买和订阅了大量经济类杂志,并从中获取了大量知识和信息。

一天深夜,李嘉诚翻阅英文版《塑胶》杂志时,看到了一则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已开发出利用塑胶原料制成的塑胶花,即将成批生产,推向欧美市场。

这条消息牢牢地牵动了李嘉诚的心,一直在苦苦寻找突破口的李嘉诚,真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之感。他再也睡不着了,兴奋地在地上来回走动。

李嘉诚知道,欧美人生活节奏逐渐加快,许多家庭主妇正逐渐成为职业妇女,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他进一步推想,欧美的家庭都喜爱在室内户外装饰各类花卉,以增添家庭情趣,但是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无暇种植各种娇贵而美丽的植物花。在这个“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人们不愿意将宝贵的时间花在浇水、施肥、修剪、除草上,加之植物花卉花期有限,每季都要更换花卉品种,实在麻烦得很。

如果用塑胶花代替植物花卉,既装饰了室内环境,又不需要花费时间去照管它们,岂不是一举两得!

塑胶花与植物花相比,除了可以节省时间外,同样可以变幻无常,正好迎合了现代人多姿多彩的生活。用塑胶花代替植物花,肯定大有前途。

李嘉诚判断,塑胶花的面市,必定会引起塑胶市场的一场革命。

李嘉诚不但想到了机会,更想到了可能存在的挑战。他认为,欧美人天性崇尚自然,塑胶花革命虽会兴起,但势必不会持久。因此,必须抢先占领塑胶花市场,否则就会丧失先机。

一直在苦苦寻找突破口却又茫无头绪的李嘉诚,此刻就如夜行的孤客突然看到了灯光,胸中一股希望之光油然升起。

第二天一大早,李嘉诚跑遍了港岛各地,仔细研究了一番香港市场。他注意到港岛各大商店几乎都没有塑胶花,而港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越来越喜欢家庭环境的美化。这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钱”途无量。

李嘉诚激动不已,再也等不及了,他必须快速行动。1957年春天,李嘉诚满怀着美好的希冀和强烈的求知欲,以最快速度办妥了赴意大利旅游签证,亲自前往考察塑胶花的生产流程和销售市场。

意大利素以众多的文物古迹、浪漫的艺术氛围著称于世。春天的意大利,正是旅游的黄金季节。绚烂的阳光、明净的天空、旖旎的山色、形态各异的雕塑、古色古香的建筑,莫不吸引着大批各国游客。但这一切,对李嘉诚都没有吸引力。他无心观光游览,心里唯有争奇斗妍的塑胶花。

他一下飞机,便找到一家小旅馆住下来,来不及休息,便急不可耐地去寻访杂志上那家公司的地址。经过两天的奔波,李嘉诚终于找到了这家工厂。当他打算进厂门时,却犹豫了。

李嘉诚知道,一般的厂家对新产品技术素来视为机密,不肯轻泄于人。自己贸然前来,人家当然不会白给,也许应该名正言顺地向他们购买技术专利。

李嘉诚很快便否定了这一想法。一来,长江厂小本经营,绝对付不起昂贵的专利费;二来,他们绝不会轻易出卖专利,人家往往要在充分占领市场,赚得盘满钵满,直到准备淘汰这项技术之时,才肯出手。

可是如果不获取此项技术,长江厂只能跟在别人后头亦步亦趋,谈何突破?香港人太善于模仿跟风了,对急于打空档、填空白的李嘉诚来说,等塑胶花在香港大量面市后再去模仿,是他极不愿看到的结果。

怎么办?

李嘉诚犹豫再三,最后决定以香港经销商的身份,进入这家公司。他终于跨入了这家工厂大门。他告诉接待者,自己准备在香港推销该公司的塑胶花。公司职员彬彬有礼地带李嘉诚进入产品陈列室,那里琳琅满目的塑胶花使李嘉诚大开眼界,他恨不能多长几双眼睛。李嘉诚一面拿着花束在手中端详,一面向接待者仔细询问有关塑胶花的知识。

这位满脑子都是问题的“港商”差不多在公司磨蹭了一整天,最后才购买了几种款式和颜色的塑胶花,声称准备先带回香港试销。

现在样品有了,脑子里也装满了塑胶花的常识。然而,仅仅是常识而已,要投入生产,就要了解具体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调色配方技术。对此,李嘉诚依然一无所知。

李嘉诚首先去当地图书馆查找这方面的资料,然而所见的专业资料,他在香港也看过,根本没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李嘉诚心急如焚,坐立不安。他放下厂里的事务远道而来,满心期待的目的却不能达到。如果真的两手空空地回去了,怎么向全厂职工交代呢?自己又怎能甘心呢?难道就真的要拿着买回的这些塑胶花样品回去作摆设吗?

天无绝人之路。这天,李嘉诚正一筹莫展在旅馆里翻着报纸,突然发现这家公司的下属工厂招聘工人的广告。他灵机一动,决定去应聘。

主意已定,他便按照报纸上的地址,前去报了名。凭着他已有的技术,应聘一个普通工人自然不在话下。但他是外国人,只有旅游签证,就只好被派往车间做打杂的工人。

本来按规定,持有旅游签证的人是不能够打工的。老板让李嘉诚干最下等的工作,而且给他的工薪不及同类工人的一半。他知道这位“亚裔劳工”是非法打工,绝不敢控告他。当时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主,常常采用压低工薪的做法,盘剥落后国家的非法移民。

这位老板不知道,李嘉诚哪里会计较工薪?能让他进厂就已是谢天谢地了。正是这位老板的贪心,李嘉诚的“阴谋”才得逞。

这家工厂原来和别的公司同在市区,由于环境保护组织的抗议,才从市区迁到郊外。这样,李嘉诚就不必担心总公司的人发现他这位“香港经销商”了。

在异国工厂里,李嘉诚打的是最苦最累的工。他负责清除废品废料,但这个工作对李嘉诚来说,实在是最好不过了,因为他能够整天推着小车在厂区里的各个工段里走来走去。他的双眼不停地四处搜寻,整个工厂的所有生产流程都逃不过他的双眼。

李嘉诚干活特别卖力,待人也很诚恳,工头常夸他是“好样的”。但工头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朴实肯干的“下等劳工”竟是一个“国际间谍”,正在偷偷收集各种情报呢。

李嘉诚每天一下班,就急急忙忙地赶回旅店里,把他这一天所观察到的一切全都一字不落地记下来。没过几天,这些资料就积累了厚厚的一大本了。

在工厂里,李嘉诚也用自己的真诚和朴实去刻意结交一些朋友。当然,他这次结识朋友,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他专门选那些在某一关键工序的熟练技术工人作为结交对象。

每逢假日,他便邀请这些朋友到城里的中国餐馆吃饭。在吃饭游玩时,他趁机向他们请教有关他看不明白的技术问题,声称他也打算到其他厂里去应聘技术工人,而不打算像现在这样,永远做一个下等劳工。朋友们也大都乐意“帮助”他,并很自豪地向他炫耀一些好的技术窍门。

就这样,李嘉诚通过眼观耳听,大致悟出了塑胶花制造和配色的要领。

李嘉诚的目的终于达到了。他带着几大箱塑胶花样品和资料,满怀信心和希望,决定回国拓展事业。

临行前,意大利的塑胶花已推向市场。李嘉诚跑了好些花店,了解了一下塑胶花的销售情况。他发现,塑胶花市场前景确实十分广阔,正如他预想的那样,因此感到十分欣慰,觉得此行确实不虚。

感悟:

李嘉诚之所以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深谋远虑,这与他平时的学习与积累是分不开的。即使在后来他逐渐走向成功之时,他也从未放弃学习各种知识,这才使得他在一次次的决策中,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从而走在竞争对手前面。

李嘉诚成为一个出色的店员,得益于他当学徒的经验,而他后来成为一个出色的推销员,又得益于他当店员的经验。人生就是这样,没有一步登天的好事。要想由小做大,就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一点一点地积累成功条件。许多经验和知识,当时看起来没什么用,但说不定将来能派上大用场。所以,常常保持认真学习的态度,是积累成功经验的关键所在。

学习应该是一辈子的事。任何人,如果想成大事,可以没有学历,但不可没有学识。一般人因李嘉诚、王永庆、松下幸之助,甚至比尔·盖茨,都没有太高的学历,因而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这显然是错误的。他们只是没有令人炫目的学历而已,学问之丰富,已超出一般高学历者甚多。

3.做事从低层做起--做推销员挑战毅力

李嘉诚语:

只要肯动脑筋去想,方法自然会生出来,越是难度大的挑战,越能考验自己的头脑,越能锻炼自己的能耐,而且也是一定越有厚利可图的。

李嘉诚离开舅父的公司,还没有想到去办实业,也没有资本基础。所以,他首先想到应该学会赚钱,而这时候他已经不愿意去给人当学徒了。于是,他选择了当推销员。戴尔·卡耐基说:“您想知道自己是否具备经商素质,最好去当一当推销员。”确实,推销极富挑战性。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上杰出的工商企业家,十有八九从事过推销工作,而且绝大多数都取得过骄人的成绩,李嘉诚自然也在此列。

当年,李嘉诚未必知道这句话,但他凭直觉加入推销员的行列,并成为个中高手。后来,李嘉诚说,他一生最好的经商锻炼,就是做推销员。李嘉诚辞别舅父后,正式加盟五金厂担任推销员。行街推销,与茶楼侍候客人和坐店销售钟表完全不同,完全不坐店销售时,顾客也有购买意向,而行街推销,最初只是卖方一厢情愿要想达成交易,就需要去发现顾客的需求,并制造机会。

对方有没有买的意图?需不需要你的产品?你如何寻找客户?如何联系客户?你与客户初次会面需要说什么话,穿什么衣服?客户有没有合作意向?你如何激发他的意向?对于建立了购销关系的客户,你如何巩固这种关系?凡此种种,都是推销员必须慎重以待的问题。真正的推销艺术,课堂里学不到,只能在推销之中去把握和领悟。

李嘉诚生性内向腼腆,不喜主动与人交谈。数十年后的今天,李嘉诚已成为众人瞩目的公众人物,但他仍不是个滔滔不绝、谈锋犀利的人。

按理来说,他这种性格不是很适合做一个推销员,更不要说一个成功的推销员了。

然而,在他腼腆的另一面,却有一个十分可贵的优点,那就是诚实。诚实不仅写在他的脸上,更表现在他的行为之中。

他这种诚实守信的本色,使他在推销中战果辉煌,为人钦羡。

李嘉诚来到五金厂后,主要是负责镀锌铁桶的推销。

当时,这一行当的推销对象都集中于卖日杂货的店铺。推销员众多,而店铺有限,因此,17岁的李嘉诚一入行就感到竞争十分激烈。

李嘉诚是个善于思考的人。最初,他也是去向杂货店推销铁桶,但收效甚微。他觉得按这种老套子走,很难有突破,必须另寻他法。经过一番思考,最后他决定避实击虚,独辟蹊径,采取直接向用户销售的方法进攻。

当时,推销员到酒楼旅店直接推销的不多。但直销方式却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来直销的价格是按厂价,比客户到市场去买来得便宜;二来送货上门,节省了客户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酒楼旅店是进购铁桶的大客户。

经过以上分析之后,李嘉诚便决定集中精力向酒楼旅店推销。结果,他这一招一出手,便大获成功。

李嘉诚曾经联系了一家旅店,一次就推销出100多只铁桶,这在当时,可谓十分惊人的业绩。

酒楼旅店毕竟也不多,铁桶又经久耐用,成交一次,要间隔很长时间才有再做一笔生意的机会。为扩大业务,李嘉诚又对家庭散户进行了一番细致的研究。他发现,当时高级住宅区的住户大多使用铝桶,而很少有人买铁桶。于是,他就把目标瞄准中下层居民区。

但问题在于:家庭散户对铁桶的需要量太少,一户家庭,通常也只使用一两只铁桶,其购买量远非酒楼旅店可比。

然而,李嘉诚认为,家庭散户又有一个酒楼旅店不能比拟的优势,那就是积少成多的庞大数量。

如何占领这一分散而又不可忽视的庞大市场?李嘉诚一时一筹莫展。

一天,李嘉诚又在居民区附近徘徊,思考对策。他偶然看见几个老太太正围坐在居民区的庭院中择菜聊天,顿觉茅塞顿开,随即心生一计。

于是,李嘉诚专找老太太卖桶。

为什么呢?李嘉诚认为,在老太太中,只要卖掉了一只铁桶,就等于卖掉了一批。因为老太太都不上班,闲居在家,喜欢串门唠嗑,她们自然而然就成了他的义务推销员。

李嘉诚这一招果然产生了奇效,销售业绩突飞猛进。

从这个偶然的机会里,李嘉诚发现选准对象是行销的一大秘诀。

渐渐地,李嘉诚发现自己不仅推销有术,而且大有发展潜力。他还发现自己在茶楼当堂倌时学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在此派上了用场,他总能凭直觉看出客户是什么类型的人物,并且能马上了解客户的心理和性格,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推销策略。有些人认为,推销靠的是口才,靠的是“把稻草说成金条”的本事。这恐怕只是一种误解。靠提供虚假信息欺骗顾客,做的是“绝路”生意,长不了。如果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这种方法或许管用。如果想在这一行有所发展,还需以诚实为本,让顾客当时欢喜,过后不悔。

推销员的工作是需要诚心与耐心的,没有一开口就能够把产品推销出去的事情。很多时候,推销都是以失败告终的。但是,李嘉诚就是凭着自己的意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且,他总是能够替客户着想,最终就会感动客户,达到推销的目的。李嘉诚开辟了酒楼旅馆的直销路线后,其他推销员也跟风而上。渐渐地,酒楼旅店的推销业务又不好做了。

有一家刚落成的旅馆正准备开张,大家都知道,这是推销铁桶的大好时机。李嘉诚的几个同事兴冲冲地去找旅馆老板洽谈,不料全都碰了一鼻子灰,无功而返。原来,旅馆老板早巳看好了另一家五金厂的铁桶。

原来,这位老板中年得子,将儿子看得像宝贝一样。现在旅馆开张在即,千头万绪,而他儿子却整天缠着要去看赛马。他根本抽不出时间满足儿子这一愿望。

是,李嘉诚让这个职员牵线,自掏腰包带老板的儿子去快活谷马场看赛马。在跑马场上,老板的儿子兴高采烈,十分快活,回家后仍兴奋地向父母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李嘉诚所用的这种小手腕,显得有点狡猾。狡猾是一个贬义词,不过他做的是一件利人利己的事,而不是损人利己,因此,恐怕只能用聪明来形容。他的聪明之处在于通过对客户有益的行动,表达了自己愿意与之做生意的诚意,这比纯粹用语言表达要有效得多。

后来,李嘉诚的这一招屡试不败。

感悟:

古人有:“满招损,谦受益”的格言。这是什么道理呢?好比一个杯子,如果装满了水,别人就不会再往里面添水了,担心会溢出来。做人做事也是这样,如果你表现得很自满,别人就不会再给你什么了。如果虚心,空出地方来,别人才会乐于为你添加点什么。

4.从包装入手--先把自己推销给别人

李嘉诚语:

眼光要放远,做好自己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自我充实。这样很多本来不可能的事,也可以变为可能。

李嘉诚认为,一个优秀的推销员,在推销产品时,首先要注重推销自己。只有将自己成功地推销给别人,别人才能由人及物,购买你的产品。所以,若能把自己推销出去,推销就已成功了一半。

首先,李嘉诚十分注意自己的包装。他认为,产品需要包装,而推销员就更应该注重包装。

推销员的包装,不仅在于服装,更重要的是言谈举止、行为修养。

李嘉诚为自己定下的标准是要具有绅士风度。

因此,尽管李嘉诚收入不高,家庭负担沉重,而且他还怀有大抱负,想攒钱办大事,但他仍然十分注意自己的仪表修饰。他的服装虽然并非名牌,但相当整洁。

他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简单而又全面的衡量标准,那就是要给任何人都留下好印象。

在推销过程中,李嘉诚注意有意识地去结交朋友。他经常在拜访一个客户时,先不谈生意,而是建立友谊。他认为,只要友谊长在,生意自然不成问题。

另外,李嘉诚结交朋友,并不全以客户为选择标准。他认为,某人今天成不了客户,或许将来会是客户;某人自己做不了客户,可能会引荐其他的客户;即使促成不了生意,帮忙出出点子,叙叙友情,也是一件好事。

有道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李嘉诚广博的学识、诚恳的态度,塑造了他那种独特的魅力。因此,人们十分乐意与他交朋友。无论什么时候,李嘉诚的周围总会有一帮朋友为他出谋划策。

有了朋友的帮衬,李嘉诚在推销这一行,更是如鱼得水。

如何让生意跑来找你呢?当然得靠朋友。

如何交朋友呢?关键要注意信誉,处理好利益问题。

李嘉诚认为,善待他人、利益均沾是生意场上交朋友的前提,诚实和信誉是交朋友的保证。

后来的李嘉诚在生意场上的朋友,多如繁星,几乎每个与他有一面之交的人,都会成为他的朋友。

正如在积累财富上创造了奇迹一样,李嘉诚的人缘之佳在险恶的商场同样创造了奇迹。李嘉诚在生意场上只有对手而没有敌人,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对待工作,李嘉诚总是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诚意,从而给老板、同事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也是他推销自己的一种方法。

一般的推销员,能做好推销的分内事就算不错了。李嘉诚不做则已,要做就做最好的。他除在推销的本职工作内干出了非凡的业绩外,还利用推销行业的特点,捕捉了大量的信息。

他注重在推销过程中搜集市场信息,并从报刊资料和四面八方的朋友那儿了解塑胶制品在国际市场的产销状况。

经过调研之后,李嘉诚把香港划分成许多区域,把每个区域的消费水平和市场行情,都详细记在本子上。他对哪种产品该到哪个区域销售,销量应该是多少,一清二楚。

李嘉诚经过详尽的分析,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然后建议老板该上什么产品,该压缩什么产品的批量。

李嘉诚推销不忘生产,他协助老板以销促产,使塑胶公司生机盎然,生意一派红火。

只有充分掌握市场状况,至少对这一行业未来一到二年的发展前景有了准确的预测,那么,着手每一件事情,就会简单得多,准确得多。

注重行情,研究资讯,是为商场决策之基本要素,年纪轻轻的李嘉诚在这方面已显示出了其过人的从商资质。

李嘉诚因此于一年后被擢升为部门经理,统管产品销售。这一年,李嘉诚年仅18岁。

可以这么说,推销无处不在。这不只是针对推销产品而言。一个人光有能力是没有用的,若不能将自己的才能推销给别人,为别人真心接纳,就会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学一点推销技巧,对自己绝对有益。

李嘉诚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经验,在推销实践中,形成了许多独到的经验。

李嘉诚认为,对于有可能争取的顾客,要坚持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相反,对那些根本没有可能做成生意的客户,则应当机立断,决不磨蹭。

这样可以争取时间。因为“东方不亮西方亮”,在你无端耗掉的这段时间里,在别处也许你早就做成了另一桩生意。

时间就是金钱。李嘉诚在推销生涯中,细心揣摩,进一步提高了察言观色的能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这是他判断有没有成交希望的条件。

在察颜观色方面,李嘉诚有几条经验可以给初入推销行的人士以启迪和借鉴。

李嘉诚说,如果进入办公室后,你被客户请到办公桌的对面椅子上,与客户面对面的谈话,这就意味着,客户有诚意与你对话,但这仅是纯商务式的谈话,你的谈话必须措辞谨慎、简洁而实在,切忌夸夸其谈,以免引人厌烦。

如果你被请到办公室的沙发落座,则表示该客户有兴致与你长谈。

如果你根本没有被请坐下,那么,你就是个不受欢迎的人。

如果客户请你喝茶,就表示他对你欢迎并产生了兴趣。但切记,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告诉你,他希望谈话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杯茶的功夫。

如果在谈话过程中有电话打来,他安排秘书或别人代接,就说明客户对你推销的产品感兴趣并可能产生购买的意向。相反,客户对每个电话都接,并且对进来请示汇报工作的下属没完没了地下指示或作决定,那就是说,他希望你尽快离开。

作为一个推销员,就要通过这样一些细节,揣摩客户的态度,然后综合分析推销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如果毫无希望,你最好立即告辞。

因销售业绩非凡,18岁的李嘉诚被提拔为业务经理,统管产品销售。两年后,他又晋升为总经理,全盘负责日常事务。

李嘉诚对推销工作已是十分内行,但生产及管理对他来说却是非常陌生的领域。不怕不懂,就怕不学。李嘉诚深知自己的薄弱环节所在。因此,他很少坐在总经理办公室,大部分时间都蹲在工作现场,身着工装和工人一道摸爬滚打,熟悉生产工艺流程。

对于每道工序李嘉诚都要亲自尝试,他兴致很高,一点也不觉得苦和累。

这或许是李嘉诚心怀远大抱负使然。此时的李嘉诚内心正在暗自酝酿着独立创业的计划,他当然要熟悉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有一次,李嘉诚站在操作台上割塑胶,不小心把手指割破了,一时鲜血直流。

十指连心,疼痛钻心。但李嘉诚吭都没有吭一声,迅速缠上绷带,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又继续操作。

后来,伤口发炎肿胀,他才到诊所去看医生。

许多年后,一位记者向李嘉诚提及此事,说:“你的经验,是以血的代价换得的。”

李嘉诚微笑着说:“大概不能这么说,那都是我愿意做的事,只要你愿做某件事情,就不会在乎其他的。”

李嘉诚自小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和影响,谦逊持重。其实,就客观而言,记者的话并没有夸大其辞。

李嘉诚以他的勤奋和聪颖,很快掌握了塑胶生产的各个环节。塑胶厂生产势头良好,销售网络日臻完善,许多大额生意,他都是通过电话完成的,具体的事,再由手下的推销员跑腿。

李嘉诚逐渐成了塑胶公司的台柱,成为高收入的打工仔,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二十岁刚出头,就升到了打工族的最高位置,确实令人称羡。

感悟:

从李嘉诚取得的这些进步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两点:

其一,他从不片面强调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该干什么事,而是从对自己是否更有益出发选择工作。这样,他很容易对自己所干的每一件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十二分的效力。其次,他从不考虑“拿多少钱,干多少活”,而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因而很容易得到信任和重视。这两点,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5.培养兴趣,追求理想

李嘉诚语:

追求理想是驱使人不断努力的最主要因素。

财富不是抢夺别人的所有物,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如果一个人满足于给别人打江山,那么,他只能是一个优秀的打工仔,李嘉诚在塑胶公司步步高升,前途光明,似乎应该心满意足了。然而,此时的李嘉诚,虽然年纪很轻,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在他所经历的各行各业中,都有一种如鱼得水之感。他的信心一点一点地开始膨胀起来,他觉得这个世界在他面前已小了许多,他渴望到更广阔的世界里去闯荡一番,他渴望能够拥有自己的企业,创出自己的天下。

李嘉诚不再满足于现状,也不愿意享受安逸。于是,正干得顺利的他,再一次跳槽,重新投入社会,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始了新的人生搏击。

老板自然舍不得放李嘉诚离去,再三挽留不止。

据说曾有个相士,拉住李嘉诚看相,说他“天庭饱满,日后非富即贵,必会光宗耀祖,名震香江”。此事在公司传为佳话,老板不信相术,但确信李嘉诚的确具备与众不同的良好素质,他不论做什么事,都会是最出色的。他认为,李嘉诚绝非池中之物,他谦虚沉稳的外表下,实则蕴含着勃勃雄心,他未来的前程,绝非凡人所能比拟。

这就是老板与李嘉诚相处几年得出的判断。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事实上,李嘉诚此时依然没有多么宏大的抱负,他只是想找更大的机会,赚更多的钱。

贫穷的生活境遇,让他产生了一股赚钱的冲动。这股冲动使他走上了从商之路。

如果说还有什么比赚钱更高的愿望的话,那就是赚了钱后,像自己的祖辈、父辈那样,去从事教育事业。此时,他还是不喜欢做生意,而对童年的梦想念念不忘。

老板挽留不住李嘉诚,但并未指责他“不记栽培器重之思”,反而约李嘉诚到酒楼,设宴为他饯行,令李嘉诚十分感动。

席间,李嘉诚不好意思再加隐瞒,老老实实地向老板坦白了自己的计划:

“我离开你的塑胶公司,是打算自己也办一家塑胶厂,我难免会使用在你手下学到的技术,也大概会开发一些同样的产品。现在塑胶厂遍地开花,我不这样做,别人也会这样做的。不过我绝不会把客户带走,用你的客户销售我的产品,我会另外开辟销售线路。”

李嘉诚怀着愧疚之情离开塑胶公司--他不得不走这一步,要赚大钱,只有靠自己创业。这是他人生中一次重大转折,他从此就一去不回头,迈上了充满艰辛与希望的创业之路。

后来,李嘉诚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果然,有不少原塑胶公司的客户转向与李嘉诚合作。但李嘉诚无一例外地谢绝了,并一再强调他原先打工的那家塑胶公司的实力和那位老板对自己的深情厚义,希望这些客户继续与那家塑胶公司保持往来。

李嘉诚的真诚使这些客户感动不已,他们便继续与那家塑胶公司做生意。

20多年后,由于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香港塑胶业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原料大危机。李嘉诚牵头建立了潮联塑胶业商会,担任主席,挂帅救业。同时,将自己公司的库存原料拨给那家塑胶公司,把自己的恩公从倒闭的边缘挽救了回来。

已经年过花甲的塑胶公司老板噙着热泪说:“阿诚的为人,我没有看走眼。”

当然,这已是后话,在后来的日子里,李嘉诚虽然是在商言商,但重义轻利本质始终未变。其为人有口皆碑,这便形成了他生意兴隆的人际基础。

李嘉诚走上创业之路后,环境又改变了。生意场上的风风雨雨和挑战刺激,不容李嘉诚有片刻喘息与停留,他已无法回头。

于是,他强迫自己定下心来,强迫自己培养做生意的兴趣。然后,他真的有了兴趣,开始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并一步步地向前发展。

独立创业是很多青年人的梦想,这当然是一种值得称道的志向。在创业之前,至少应该考虑资金和经验两个问题,如果这两方面,尤其是经验方面有不足,则宜慎重。此外,还有一个问题也必须考虑,那就是:失败后怎么办?一般来说,如果失败后还有再战的勇气和再战的能力,才称得上是一个成熟的创业者。

李嘉诚独立创业,是基于对时势的准确判断。

20世纪后期,大批难民从陆路水路涌向香港,使香港人口从40年代日占时期的五六十万人一下子激增到了1950年的近200万人。这批内地人,给香港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劳动力,也使香港本地的市场容量扩大了许多。

此外,外国资本家的在华利益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设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的外国洋行及工厂纷纷撤到香港。

这一切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以及日本占领时期给香港带来的创伤。香港经济获得了资本的起动力和人才的辅助力,加上有大量的廉价劳工,使香港经济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以及重振的基础。

不过这时的香港却谣言四起,认为中共会趁战胜之威,收复香港,弄得大家人心惶惶。

但是,整个世界经济自二战后迅速恢复,开始迅速增长。这一切都显示着香港经济起飞的迹象。

李嘉诚坚定地看好香港的经济前景。他十分肯定地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创立自己的事业,现在是最好的时机,不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则悔之晚矣。

李嘉诚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毅然辞工,独立创业的。

他选择塑胶业作为发展方向,是基于两种考虑,首先,他在塑胶公司积累了充足的全盘经营塑胶厂的经验,这完全可以作为他创业的本钱。李嘉诚后来在回忆塑胶公司的经历时,感慨地说:“这段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锻炼,尤其是做推销员,使我学会了不少东西,明白了不少事理,所有这些是我今天用10亿也买不到的。”

其次,塑胶业在当时世界上尚属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塑胶制品加工容易,投资少、见效快,适宜小业主经营。塑胶原料从欧美日进口,产品既可在本地市场销售,又可扩展到海外,销售渠道比较广。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行业。

李嘉诚为什么能做出如此明智的选择呢?这是因为他在工作之余,时刻不忘关注时局的变化,对各种行业前景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机会和挑战,都有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看法。因此,他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

不管我们是在打工,还是在自己创业,都有必要对自己所从事行业的前景有清醒的认识。经营往往受非人力所能为的客观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明察善断,未雨绸缪。

“盛极必衰,月盈必亏”。道家的朴素辩证法,自然也适用于商界。当一个行业刚刚兴起时,往往意味着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也同时意味着需要一个艰苦的开拓过程。当一个行业非常成熟时,容易进入,但也意味着发展前景有限。在一盛一衰之间,蕴藏着无穷的风险和机遇。

正可谓: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审时度势,是为商者最重要的素质。

机遇来了,许多人都能发现,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成功者并没有天生把握机遇的能力,他们只不过是在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并且多积累了一些知识而已。

创业之初,首先面临的就是资金问题。

李嘉诚打工时间没有几年,而且他打工的薪水也不是很高。他每赚一笔钱,除了日常必用的部分外,全部交给母亲,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积蓄。

据他的同事朋友回忆,李嘉诚从未奢侈过一回,他外出从来都是吃大众餐,他的衣着,没有一件称得上是高档货。

不过,李嘉诚从不认为他的积蓄,是他自己省出来的。他总是对他人说;“我之所以能拿出一笔钱创业,是母亲勤俭节省的结果。我每赚一笔钱,除日常必用的那部分外,全部交给母亲,是母亲精打细算才维持了全家的生活。我能够顺利创业,首先得感谢母亲,其次要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后来,他好不容易凑了5万港元创业资金。其中较大的一笔,是他几年来推销产品的提成,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向亲友借来的。李嘉诚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交往中,都给别人留下了良好的形象,大家都感觉到他诚实稳重,将来定会大有前途,所以都乐意资助他创业。所以,在借钱时,并没费太多的周折。

李嘉诚既然决定要做,就决心一定要做好,所以极希望给自己的塑胶厂起一个响亮的名字。他从辞工时起,一直在思考厂名,他先后取了几十个厂名,都觉得不满意,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了中华民族的骄傲--长江。于是,他就把厂名定为“长江”。

他对这一名称的解释是:“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长江之源头,仅涓涓细流,东流而去,容纳无数支流,形成汪洋之势。日后的长江塑胶厂,发展势头也会像长江一样,由小到大。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未来的长江集团,也应该为中国人引以自豪。长江浩荡万里,具有宽阔的胸怀,一个有志于实业的人,理当扬帆万里,破浪前进,去创建宏图伟业。”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李嘉诚的开阔胸襟和远大抱负。

当然,李嘉诚是个实干家,他要以行动来实现他的宏愿大志,而不愿意挂在嘴上。很长一段时间后,别人问他“长江”的厂名之意,他只是淡淡地说:“长江的大名响亮,我便借了过来。”古话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得乎其下下。”要想做大事,赚大钱,就必须目光远大,如此“取法乎上”,至少可得其中。

因为远大的目标可以激励我们,可以培养我们的气魄,可以让我们经受得住挫折,输得起也赢得起。如此坚持不懈,不可能没有一番作为。

李嘉诚后来的辉煌成就,可以说是以高远的理想为基础。当然,在创业之初,他也经历了不少艰辛。资金有了,厂名有了,厂房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李嘉诚从港岛到九龙,跑了一个多月,才在港岛东北角筲箕湾租借了一座破烂不堪的厂房。

当时,数十万内地人涌到香港,使香港的房产一下子水涨船高,闹起了房荒,房租高得吓死人,工业用户自然更高。李嘉诚手头的资金实在太紧张了,他只能找最廉价的厂房,暂且建起厂来再说。

筲箕湾山清水秀,但比较偏僻,交通不便,实在不是办工厂的好地方。但就是这样的地方,也让李嘉诚费了好一番周折。

李嘉诚当然也明白办工厂应该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谁让自己穷得没有钱呢?正因为偏僻,所以租金较低,几经讨价还价,李嘉诚便租下了这间厂房。

李嘉诚想,创业之初,到处都需要钱,就这么点钱还是尽量放在生产上,等以后羽毛渐丰,收入有余时,再迁到市区吧。李嘉诚这一做法,可谓量力而行,深得自然之道。

然而,这间厂房实在是破旧不堪,窗户几乎没有一扇完好无损的,不是玻璃破碎,就是风钩脱落,房顶上到处都是天窗。香港春夏两季雨水特别多,雨水经常漏泄得遍地都是。厂里的压塑机是从旧货市场上买来的,是欧美淘汰的第一代塑胶设备,落后的不能再落后了。

就是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李嘉诚开始了自己艰辛的创业历程。

感悟: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机遇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成功人士往往在机遇到来的时候,能表现出准确的判断力,坚定的信念和果断的决策,从而跃上机遇的快巴,成就人生的转折,走向辉煌。

6.有了目标就去做,不能犹豫不决

李嘉诚语:

我们做任何事,都应有一番雄心大志,立下远大目标,才有压力和动力。犹疑之间,寸阴即逝。

企业的成功在于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这样就会把一切力量集中起来为此目标而奋斗。1971年1月。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中国内地“文革”运动暂时告一段落。同年7月,美国尼克松总统派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会晤。

这表明,中国可能很快就会与美国消除敌对状态,紧锁的国门将会逐步打开,那就将使香港的转口贸易地位进一步加强。

国际大环境和中国内地大环境的变化,为香港经济的腾飞带来了宽松的政治气候,香港经济界重新恢复了对香港前途的信心。从70年代起,香港经济由正业化阶段,逐步转入多元化经济阶段,百业转旺,对楼宇的需求激增,地产市道逐步转旺。

1971年6月,李嘉诚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决心集中物力、财力和精力发展房地产业。

在第一次公司高层会议上,李嘉诚满怀信心地提出,要以置地公司为奋斗目标,不仅要学习置地的成功经验,还要有超过置地的规模。

香港置地有限公司,于1889年由英商保罗·遮打与怡和洋行杰姆·凯瑟克合资创办,当时注册资本为500万港元,为全港最大的公司。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置地公司不仅在香港处于绝对霸主地位,并跻身全球三大地产公司之列。除地产外,置地还兼营酒店餐饮、食品销售,其业务范围以香港为中心,辐射亚太14个国家和地区。

李嘉诚居然提出超越置地的目标,颇有点不自量力的味道。所以,引来股东们嘘声一片,李嘉诚手下各部门主管也是满脸狐疑之色。

一位部门主管忍不住站起来问道:“与置地等地产公司比,长江还只能算小型公司,我们能竞争得过地产巨霸吗?”

“能!”李嘉诚充满自信说道:“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型公司,都是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置地创始人遮打爵士由英国初来香港时,也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贫寒之士,他靠勤勉、精明和机遇,终成一代巨富,他创九仓(九龙仓)、建置地、办港灯(香港电灯公司),多有胆识和魄力。

当然,以目前长江的实力,远不可与置地同日而语,但我们可以先学习借鉴置地的经营经验。置地能屹立半个多世纪不倒,主要得益于它以收租物业为主、发展物业为次的方针。置地不求近利,注重长期投资。今后长江,也将以收租物业为主。

置地的基地在中区,中区的物业已发展到极限,寸金难得寸土,甚至可以说是寸土尺金。以长江的资金储备,自然还不敢到中区和新兴市镇去拓展。待资金雄厚了,再与置地正面交锋。

记得先父生前曾与我谈起久盛必衰的道理,我常常以此话去验证世间发生的事,多有验证。久居香港地产老大的置地,近10年来,发展业绩并非尽如人意,其势头远不及地产后起之秀太古洋行。

我们长江,草创时寄人篱下栖身,连借来的资金合计才5万元。物业从无到有,现在已达35万平方(英)尺。现在我们集中发展地产,增长速度将会更快。因此,超越置地,是完全有可能的。”

可见,李嘉诚并非夜郎自大,说大话空话。他是有的放矢,把置地当成靶子,在心理上先把置地“吃”透。

然而,李嘉诚这番有理有据的话,并未使在座的各位完全信服。

长江和置地,两者的差距实在太大了,业界素来就有:“撼山易,撼置地难”之说,人们认为,李嘉诚要实现其目标,除非真的具有“超人”的本领。

谁也没想到,李嘉诚后来真的实现了“超越置地”的目标。他的远见卓识,再一次让人叹服。

李嘉诚始终坚持自己定下的目标,采用迂回包抄的战略战术,先从地价较低的市区边缘和新兴市镇拓展,具备了一定的资金实力后又挺进中区,与置地直接对垒。最后,李嘉诚终于把置地这个巨人掀翻在地。直到那时,人们才真正体会到了李嘉诚气吞山河的力量。

1977年,是李嘉诚事业上不寻常的一年。

当时,国际经济环境逐渐转好,世界性石油危机已成为历史;中国内地已结束了十年浩劫,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口号,开始逐步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在此形势下,香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百业繁荣,刺激了地产的兴旺;地产的兴旺,又反过来推动了整个经济的增长。一时间,地产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举足轻重。

自从1958年李嘉诚涉足地产以来,他先是在1971年将长江工业改为长江地产,而后又更名为长江实业,并成功上市,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976年,长实的年经常性利润达到了5887万港元、拥有地盘物业635万平方英尺、资产净值增至5.3亿港元,创历史最好业绩。李嘉诚在业界实力渐强,声誉日隆。

不过,此时的李嘉诚仍未被业界和传媒视为地产巨子,商界名人。长实说到底,仍不过是一家中型地产公司而已,认识他的人很少。例如,当年在一次拍卖会上,有个实习记者问旁边的老记者:“那个额头高高,头发微秃,频频举手应价的中年人是谁?举一次手加个几百万,好像很平常?”

老记者说:“他叫李嘉诚,长江实业公司的老板,当年靠做塑胶花发迹,还被捧为塑胶花大王。近些年投资地产,拥有多座工业大厦,还在赛西湖发展高级住宅楼宇,在地产界已小有名气,看他在拍卖场上的气度,实力不可小觑。”

这位老记者解释了好一番,才使这位实习记者知道了李嘉诚这一名号。而在后来,李嘉诚的声名可谓是如雷灌耳,家喻户晓。若有哪位记者认不出李嘉诚,那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李嘉诚享有盛名,始于1977年。此后,他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只要他出现在拍卖场,记者就会盯着他穷追不舍,采访拍照。

这一转变是因为李嘉诚参与了地铁遮打站(亦称中环站)、金钟站上盖兴建权的竞投。

结果长江实业一举击败置地巨人而中标,吹响了华资向英资全面进攻的号角。李嘉诚也因此被大家誉为“民族英雄”,从而声誉鹊起。

地铁工程,是当时香港开埠以来最浩大的公共工程。整个工程预计8年完成,需耗资约205亿港元。

首期工程经九龙观塘,穿过海底隧道到达港岛中环,全长15.6公里,共15个站,耗资约56.5亿港元。

其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种渠道:由港府提供担保获得银行的各类长期贷款,地铁公司通过证券市场售股集资,地铁公司与地产公司联合发展车站上盖物业的利润充股。

中环站是地铁首段的终点,位于全港最繁华的银行区;金钟站是穿过海底隧道的第一站,又是港岛东支线的中转站,周围有香港政府公署、最高法院、海军总部、警察总部、红十字总会、文物馆等著名建筑,附近就是中环银行区。

有人说,中环、金钟两站,就像鸡的两只大腿,其上盖将可建成地铁全线盈利最丰厚的物业。因此,全港地产商无不垂涎欲滴。

李嘉诚又何尝不为之动心呢?不过,在李嘉诚眼里更看重的还不是上盖发展的利润,而是长实的声誉。一旦中标,则可使长实的声誉直线上升,脱颖而出,跻身第一流地产商行列。

而目前在人们的眼里,长实只是一家在偏僻的市区边缘和荒凉的乡村山地买地盖房的地产公司。在寸土寸金、摩天大厦林立的中区,长实根本就没有半砖片瓦,真可谓无立锥之地!

李嘉诚涉足地产20春秋,拥有的地盘物业面积已直逼置地,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已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之势。李嘉诚觉得改变形象的时机已经成熟。 H0vu6tl0+qqerxastXM04uo7muts2Oz5P4gXD6kL1LcKqJ1tmnSohP/hrPpoW1C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