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诡辩术
林可行

1、训练你的诡辩智慧

1.先发制人

无论在论辩、谈判,还是其他的语言交际过程中,争取主动是取得胜利、达到目的的根本手段。“先发制人”是争取主动的一种基本方法,它的要求是:

(1)在语言交际过程中,首先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2)在阐述观点的过程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严密论证,使之无懈可击;

(3)将可能出现的相反观点,适当地加以批驳和分析,使辩说的对方需要重新组织自己的思路;

(4)在辩说过程中,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论辩的环境上,起到引导听众情绪倾向和制造有利于自己的气氛。

2.后发制人

在论辩过程中,一味地先发制人,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不一定就会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有经验的参辩者会根据不同的问题,作出全面了解,审时度势,从容进退。他们在对方亮明观点或提出问题后,从中寻找矛盾,再予以有力的反击。

3.限制辩题

限制辩题是在辩说过程中明确所讨论问题的方法,它通过明确辩题中所涉及到的每个概念和内涵的方法,使参辩双方所辩问题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并依此进行讨论。

我们知道,作为自然语言来说,它具有多义性。也就是说,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含义。比如说,“白头翁”这个语词,它有三种含义:

(1)是指一种鸟。

(2)是指一种植物。

(3)是指白头发的老人。

这样,如果参辩双方对一个语词的理解是不同的,那么,其结果是双方对辩题的理解也会千差万别。

作为辩题来说,它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语句。由于语词具有不同的含义,表达不同的概念,那么,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也表达不同的判断或辩题。因此,在辩说活动中,参辩各方首要的工作是要明确辩题,对辩题的意义、范围进行明确。限制辩题的步骤是这样的:

(1)确定辩题中的关键词;

(2)将这一关键词所表达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确定,指出它的意义和它的范围;

(3)将辩题中的所有概念联系起来,具体说明这个辩题的意义和在当前情况下所涉及的范围。

通过这三个步骤,参辩各方对辩题建立一个共同的认识,这样,在辩说过程中,可以避免离题万里,有针对性地进行论辩,提高论辩质量和效率。

4.针锋相对

针锋相对是论辩活动中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论辩的一个根本特性,没有对抗与对争,就不能称其为论辩了。

针锋相对,在论辩中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对方对辩题的理解和论述,作出全面的或根本的否定,使双方观点直接展开交锋;

(2)针对对方的论据和论证方式,从逻辑上和语言使用技巧上给予反击和批驳,从而抓住对方观点中的弱点和薄弱环节,大举进攻,达到争取主动的目的;

(3)在反驳过程中,陈述己方的观点,表明态度,从根本上驳倒对方。

5.辨明主次

辨明主次是在辩说中分析事物因果联系,说明主要原因是什么的方法。我们知道,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错综复杂的,概括起来就是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当结果出现时,我们就需要查明什么是主要原因、次要原因,从而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6.追本溯源

追本溯源是辩说中的一种陈述方法。它要求参辩者要将一种观点或事实的来龙去脉铺陈清楚,将其前因后果论述全面,侧重于挖掘这一观点形成的根据或事实出现的背景,从而驳斥或纠正对方在认识上的偏差,以达到辩胜的目的。

7.辩证分析

辩证分析是各种论辩活动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知道,在论辩过程中,参辩双方在陈述和论证己方观点的同时,还要悉心听取对方的论述,以便捕捉漏洞,驳倒对方。这就要对对方提供的全部信息进行辩证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辩证分析的方法就是要把对方的全部陈述和论证分解成若干个部分,层次和要素,并加以整体的、立体的矛盾分析,抓住要害,进行说理,使对方最终接受己方的观点。

例如,1921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邀请苏联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克拉辛就苏英双方有关问题进行谈判。克拉辛以其政治家的丰富阅历,敏感的洞察力,运用辩论分析方法,剖析出了劳合·乔治的意图,被颂为苏联外交史上的美谈。

劳合·乔治提出:“克拉辛先生,我们认为,对俄修复铁路、恢复农业和工业的援助,多半要由英国、法国、德国和私人公司辛迪加来提供,全部问题在于俄国所能提供的保证。作为保证,可以由某些大国控制铁路,我想了解一下贵国政府对这个建议持什么态度?”

克拉辛提出:“阁下,研究授权外国人控制我国铁路的问题,会遇到非常大的困难。我国政府认为,原则上不允许把铁路交给私人公司,哪怕仅仅是管理也罢。对此,我们有重要的根据,美国人在克伦斯基和高尔察克时期,对西伯利亚铁路控制的经验表明,外国人没有能力胜任如此复杂的事情。我国政府不同意外国控制铁路的主要原因在于:只要不正式地和完全地承认我国政府,就不可能同苏俄进行任何重大的经济活动,甚至连广泛的贸易也不可能……”

劳合·乔治答道:“我完全同意您所提的那些论据的重要性,但是我估计,由于债务问题不明确,在法国方面会有困难的。”

克拉辛提出:“阁下,关于债务问题是清楚的,它没有任何不明确的地方,您知道,我们已经同意在国际会议上研究战前的债务问题。如果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不愿意帮助我们恢复经济,那么,期待银行家和金融巨头的帮助是徒劳的。现在看来,应该选择正确的道路,并向我们提供贷款了。”

对克拉辛的看法,劳合·乔治并没有表示异议,而且提出在法国总理白里世访问伦敦时,准备说服他继续同俄国谈判。克拉辛在这近一个小时的谈判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劳合·乔治迟早要承认苏联政府。

克拉辛对劳合·乔治观点的辩证分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英国希望苏联偿还沙俄时期所欠的债务;

2.英国希望帮助苏联恢复经济建设和发展,并从中获得优惠待遇;

3.英、法、德希望援助苏联修复铁路,以掌握对铁路的控制权,进而求得更大的利益。

由此看出,英国提出上述观点是与法国、德国共同协商,利益一致的情况下作出的决定。通过对英国谈判目的的辩证分析,克拉辛找出了其中的主要因素,即英国急于在苏联获得经济利益,针对这种情形,阐明了苏联争取英法两国正式承认苏维埃联邦政府的谈判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国家实行经济优惠待遇。

果然,克拉辛的分析和由此基础上的谈判,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开辟了苏同英、法、德外交关系的新局面。

8.情景分析

情景分析是一种有效的辩驳方法。它是针对对方的论点,以客观环境作为立论的出发点,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剖析,一步一步地以外部环境为根据,揭露对方论点的错误所在。情景分析这一方法要求首先要辩明的事物或结果是由诸多外部因素构成的;其次,造成这一结果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什么;第三,通过事实和情景进行逐一分析,层层说理,达到反驳对方的目的。

美国总统林肯在当律师时,为小阿姆斯特朗所作的无罪辩护,就是一个典型成功的例子。这起案件审理中的关键是原告的证人福尔逊的证词是否成立,他说他亲眼看见了小阿姆斯特朗开枪击中了死者。在法庭论辩中,林肯运用情景分析的方法,询问福尔逊,并对当时的环境进行分析。

林肯问道:“你发誓说你认清了凶手就是小阿姆斯特朗?”

福尔逊说:“是的。”

林肯接着问道:“你在草堆后,小阿姆斯特朗在大树下,两处相距二三十米,你能认得清吗?”

福尔逊答道:“看得很清楚,因为月光很亮。”

林肯问:“你肯定不是从衣着方面才认清的吗?”

福尔逊答:“不是的,我肯定认清了他的脸,因为月光正照在他的脸上。”

林肯又问道:“你能肯定时间就是在11点吗?”

福尔逊答:“完全肯定。因为我回屋时看了表,那时正是11点一刻。”

林肯在问清了福尔逊所认可的主要外部条件以后,转过身来对大家说:“我不能不告诉大家,这个证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因为那天晚上是上弦月,到了11点钟,月亮早就下山了,所以不可能有月光照在被告人的脸上。退一步说,也许证人记错了时间,那么,就算是提前一些时候,月亮还没有下山。但那时月光只能是从西边向东边照射。证人所在的草堆在东,被告人所在的大树在西,如果被告人面向草堆,脸上是不可能有月光的。既然是这样,福尔逊先生说是在二三十米外看清了被告人的脸,纯属是彻头彻尾的捏造。”

审判结果,小阿姆斯特朗无罪释放。

林肯在这次辩护中,首先让证人将案情发生时的环境作出陈述,然后运用他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对这些条件进行逐一分析,最终揭穿了证人的谎言,取得了辩护的胜利。

当然,情景分析需要有丰富的知识作为基础。

9.权衡适度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针对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以使对方能够甘心情愿地接受,否则就会事与愿违。权衡适度的方法就是要多层次地考虑对方的心理状态、对语言的承受程度等诸方面因素。

例如,在商品的销售过程中,巧妙地运用语言技巧,细心体察不同顾客的心理,就可以成功地完成销售。请看下例:

一位女士走进一家鞋店,试穿了一打鞋子,也没能找到一双合脚的。店员对她说:

“太太,我们不能合您的心意,是因为您的一只脚比另一只大。”

这位女士听了后没买任何东西,很不高兴地拎着手包走出了这家鞋店。

在另一家鞋店里,试鞋的结果同样是没有合意的。最后,店员笑眯眯地对她解释说:“太太,您知道您的一只脚比另一只小吗?”

这位女士听后买下两双新皮鞋,高高兴兴地离开了这家鞋店。

为什么一个说“大”,一个说“小”,就收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效果呢?一般来说,女性并不以为脚大是美的,而认为脚小一些才美。第一位店员说女士的脚大,恰恰说到了她的疼处,而第二位店员说其脚小,正好顺应了她的心意。在这一事例中,对女性心理的理解和应用,在销售活动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0.把握倾向

在论辩过程中,参辩双方不仅要在语言技巧上超过对方,而且还要注意观察场上的听众情绪。在一些情况下,由于先入为主的影响,往往先发言的一方利用事实,使听众的心理偏向导向己方,另一方则需要注意保持冷静,用更充分的事实调整听众的情绪,审时度势地把握论辩倾向。

11.诱导论证

诱导论证是在辩说过程中,让对方先提出一种观点,然后找出相反的事例说明其观点中的自相矛盾的辩驳方法。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与美诺讨论什么是美德问题时,就是用启发方式提出问题,请美诺回答,并逐渐找出与其答案相矛盾的事例,最终得出关于美德的普遍定义,从而令对方心悦诚服。

美诺(下称“美”):苏格拉底,请你告诉我,美德究竟是由教诲获得的还是由实践获得的,或者两者都不是,而是自然获得的?

苏格拉底(下称“苏”):请你先说说什么是美德?

美:这不难,一个男人的美德是指他应该如何治理国家,并在治理工作中如何损敌利友;一个女人的美德就是管理家庭,服侍丈夫,男女老少尊卑各有其不同的美德,都可予以定义。

苏:什么是它们(指不同的美德——引者注)彼此没有区别而是全部一样的性质?不管美德有多少种,它们都有一种使它们成为美德的共同性,在回答什么是美德时,最好着眼于这种共同的本性。不论家务或国家,若不以节制和正义,能管理得好吗?

美:当然不行。

苏:显然节制和正义是美德的相同性,请对一切美德下一定义。

美:美德就是支配人类的力量。

苏:这一定义包括一切美德吗?美德在一个小孩子和一个奴隶那里是一样的吗?小孩能支配他的父母,奴隶能支配他的主人吗?那支配人的人还能再是奴隶吗?

美:我想不会。

苏:确实不会,这是没有什么理由的。照你说,美德是支配人类的力量,而你不加上正义和不正义吗?

美:我同意,因为正义是美德。但正义之外尚有许多美德,如勇敢、节制、智慧和豪爽等等。

苏:这是个别的美德行为,但需要找到贯穿一切美德之中的共同的美德。

美:是呀,苏格拉底!甚至现在我也还找不到能照你的意念来发现一个对于美德的共同的概念。

苏:我将设法接近这种概念,因为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概念。

美:现在轮到你,告诉我普遍来说美德是什么,要整个的完整的美德,不要碎片。

苏:美德是对高尚事物的向往和获得这种事物的能力。

苏格拉底在这里共分为四步:——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助产术”的方法,即在对话过程中,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对方作出初步定义;其次,再引用一些事例,使之同定义发生矛盾,令对方推翻原先的定义,这样循环往复,最后得出一个完整的关于事物本质的定义。

12.周全论述

周全论述是在辩驳中将己方观点的建立、论证作全面陈述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

(1)在陈述己方观点的过程中自然地修正对方的不实之处,争取论辩的主动;

(2)对论据的表述要做到有根有据,言之成理,并在发言中与相反的观点作适当的对比,以增强己方观点的说服力;

(3)在论证方式上要根据当时的语言环境和周围气氛,做到灵活机智、随机应变。

13.全面反驳

全面反驳是辩论中通过是非展示、充分地利用事实反击对方观点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的要求是:

(1)从辩略上,对论敌的观点要进行直接的、整体的反驳;

(2)从辩术上,要表达严谨、条理清晰,所使用的事实和论据与辩词直接相关联;

(3)对所辩的内容要做出透彻的分析与论述。

14.反唇相讥

反唇相讥是以反论敌之意立论,用责问、讥讽的方式进行辩驳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按照对方立论的思路或言论进行直接反击,不留余地。

例如,1965年,尼克松曾问周恩来总理说:“如果美国政府承认北京政府,你们将会作出什么反应?”

周恩来总理马上接过话题说:“你们要承认我们?你完全错了,问题在于,我们是不是会承认你们。”

在尼克松的论点中,含有这样两层意思:一是美国政府承认中国政府;二是中国政府应对此作出反应。周总理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对中国政府的极大的不尊重,是对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伤害,当机立断,运用反唇相讥的方法,从根本上批驳了美国自我优越的骄傲态度,从原则上维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尊严。

再如,一个女佣人受雇到一家做工,主妇对她说:“如果你不介意,我就叫你阿莲吧,这是我以前那个女佣的名字,我不喜欢改变我的习惯!”

女佣人轻轻地回答说:“我也喜欢这样去做,这样说来,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就叫您马先生,因为这是我已经去世的主人的名字。”

主妇用原来佣人的名字称呼新佣人,这是对女佣人的人格的侮辱。聪明的女佣人也按照主妇的立论方法,用原来主人的姓名来称呼新主妇,以回敬其不礼貌的行为,以牙还牙,十分得体。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注意的是,对对方言论或思路的反驳,一定要直接,旗帜鲜明;其次,无论是在什么场合,运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有理、有利、有节,否则就会变成毫无意义和结果的争吵,失去了辩说的价值。

15.选准缺口

《三十六计》第十二计“顺手牵羊”中提到“微隙在所必乘”,就是说要准确抓住对方出现的漏洞,及时给予反击。在论辩中,由于对方的发言或长篇大论,或三言两语,往往在表达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漏洞,所以,反驳方要注意细听慎思,从中选择薄弱环节,给予对方以有力的回击。

选准缺口是一种反驳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的一方要根据对方发言的关键性细节,作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剖析,最后用事实和推理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从而达到论辩的理想效果。

16.直破要害

直破要害是辩驳中针对对方观点中的荒谬推断、无理狡辩进行直接反驳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要求直对反驳的关键,组织严密的辩词和充分利用事实回击对方的观点。

17.共识推辩

共识推辩是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在当事者双方都共同承认和接受某一观点的前提下,以此作为根据和出发点,从中剖析出对方论点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

这种方法的要求是:

(1)当事双方有一个共同接受的观点或理论,作为其交流的基础;

(2)这一观点或理论对双方关涉到的问题有直接的联系或影响;

(3)以这一观点或理论为前提,能够推演出一系列与论题相关的必然性结论。

18.借言推辩

借言推辩是在论辩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反驳方法。对于“言”我们应有一种广义的理解,它包括以下几种含义:

(1)是指对方的某言辞或观点;

(2)是指对方论证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

(3)是指他人所提供的不可辩驳的事实或证据。

借言推辩就是借用对方的话题、观点和思路,或者是他人的证据反驳对方论题的一种方法。它要求使用者思维敏捷,深谋远虑,准确把握关键问题,积极反驳,使对方处于无言以对的被动位置。

借言推辩与共识推辩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所借之言并非是双方都共同认可的观点,其妙处是借题发挥,使对方的言辞或观点成为驳倒对方的论据;而后者的共识是双方都认可的原则,是深入讨论某一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

例如,有一次周恩来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进行会晤,批评他在苏联全面推行修正主义路线。赫鲁晓夫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一问题,而是就当时颇为敏感的阶级出身问题对周总理进行攻击。

他说:“你批评得很好。但是你应当同意,出身于工人阶级的是我,而你却是出身于资产阶级。”言外之意就是指责周总理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听到这些话,周总理只是稍微停顿一下,然后平静地回答:“是的,赫鲁晓夫同志,但至少我们两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

此言一出,使赫鲁晓夫十分尴尬而不得不自吞苦果。

周恩来在这里使用的方法就是以对方的问题为起点,提出另一个问题,使原来的恶意改变方向,成为对方攻击其自身的有力杀伤武器。他并没有就人的阶级出身与阶级立场问题进行辩论,如果这样做,其结果是对赫鲁晓夫的问题反击力度不够强硬,也达不到理想的反驳效果。

在外交场合中,某些敌意或者诘难往往不是直接显露的,提出的问题则是绵里藏针。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英国的一位名叫安东尼·格雷的记者被红卫兵关押两年,心理上受到严重摧残,欧洲人对此事议论纷纷,在国际社会上对中国国家形象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后经周总理的努力,安东尼·格雷才得以释放。在一次宴会上,周总理就此事对英国代办真诚而友好地用英语说道:“好啊,格雷放出来了,他自由了。”

可是,英国代办却话里有话地回答:“是的。但是,他还没有离开中国。”也就是说格雷虽然不被关押了,但是他还并不自由,因为他没有离开中国。这句话显然是对中国进行的指责和诘难,有损于中国的国际形象。

周总理这时并没有顺着对方的思路走下去,而是借着“他还没有离开中国”这一话题,顺水推舟地提出:“好嘛,如果他愿意的话,他可以留下来。”似乎这位代办前面的回答有请求让格雷继续留下来的倾向,而周总理的回答则是宽容地予以应允,使英国代办的诘难没能发挥任何作用。

周总理对前面两个问题的回答,不是一口否认或回绝,而是顺着对方的话题或思路,巧借话题进行辩驳,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既不失大国总理的风度,维护国家的尊严,又得出令对方不得不接受的结论。

19.归谬推辩

归谬推辩是先假设对方的观点是正确的,然后从此出发推出有悖常理、自相矛盾的结论,从而驳倒对方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辩驳中驳斥诡辩的有力工具,可以起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作用。例如:

俄国著名作家赫尔岑有一次应邀参加一个音乐会,刚开始不久,他就捂着耳朵打起瞌睡来。女主人问他:

“先生,难道您不喜欢吗?”

赫尔岑摇摇头,指着正在演奏的乐队说:“这种低级轻佻的音乐有什么好听的!”

女主人惊呼道:“您说什么?这里演奏的都是流行的乐曲呀!”

赫尔岑平静地反问道:“难道流行的东西就是高尚的吗?”

女主人也反问道:“不高尚的东西怎么会流行呢?”

赫尔岑听后,微笑着说道:“那么,流行感冒也是高尚的啦?”

20.两难推辩

两难推辩是逻辑学中两难推理在语言交际中的应用。两难推辩的独特作用是在论辩中使对方处于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莫斯科进行访问过程中,向随行的美国记者介绍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武器四个协定签署会谈情况时提到:“苏联生产导弹的速度每年大约是250枚。”

记者中马上有人问道:“我们的情况怎么样?美国究竟有多少潜艇导弹配置了分异式多弹头?究竟有多少‘民兵’导弹配置了分异式多弹头?”

基辛格回答说:“我并不确切地知道有多少‘民兵’导弹配置了分异式多弹头,至于潜艇,数目我是知道的,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保密的?”

记者说:“不是保密的。”

基辛格反问道:“不是保密的吗?那请你说是多少呢?”记者一下哑口无言了。

基辛格这里机敏地运用了两难推辩的复杂构成式,其过程如下:

如果是保密的,那是不能讲的,如果不是保密的,那是你们已经知道了的,我也不必再讲了,或者是保密的,或者不是保密的,所以,要么是不能讲的,要么是我不必再讲了的。

基辛格的巧妙回答使记者得不到任何有关保密的信息,在效果上起到了“无可奉告”的相同作用,但其方式远比“无可奉告”的回答高明了许多。

21.类比推论

类比推论是逻辑方法在论辩中的应用。它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具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方法。在辩驳过程中,如能因势利导,针对对方的辩题或己方的观点,作出富有创造性的生动形象的类比,可以使对方心悦诚服,使己方处于主动,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1984年,扮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古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外国记者问古月:“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重大损失,这会不会影响毛泽东的形象呢?”古月沉思片刻,反问那位记者道:“你觉得维纳斯美吗?”“美,很美。”有位记者不假思索地回答。“维纳斯的胳膊都断了,难道还算得上美吗?”古月追问说。另一位记者马上答道:“虽然胳膊断了,但这样并不影响维纳斯的整体美。”

这时,古月微笑着说道:“你们的话已经回答了这位记者先生的提问。”

22.顺势巧辩

顺势巧辩是指在辩说活动中,根据对方提出的论点形成的态势,借题发挥,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对对方给予反驳,使之转势为被动。

这种方法要求辩者要思维敏捷,捕捉力强,随机应变,语言表达准确和贴切。

我们看一看下面几个小故事:

(1)查票员的职责

查票员来了,杰弗逊先生突然发现月票忘在家里了。他想用俏皮话搪塞过去,就对查票员说:

“我不是故意逃票的,你看,我的脸就是车票。”

查票员不肯放过他,板起脸一本正经地回答说:

“对不起,先生,我的职责是在车票上打孔。”

查票员在这里对杰弗逊先生没有购票的行为不是直接说给予什么什么处罚,而是抓住杰弗逊先生所说的“我的脸就是车票”这句话,借题发挥成“我的职责是在车票上打孔”,推演下去就成了你的脸是车票,我只有在你的脸上打孔了。

结果我们可想而知了。

(2)死海的由来

有个爱吹牛的导游员,不管对游客们讲些什么,最后总要念念不忘地提起他的父亲: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文化宫是由我父亲主持建造的。”

“这里是政府大厦。……附带提一下,这幢大厦是在我父亲主持下设计的。”

来到死海边,这位导游又喊道: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现在来到了死海边,这死海……”

“我们已经知道了”,还没等他说完,一个旅游者就忍不住打断了他的话,“它是你父亲打死的!”

漫无边际的夸夸其谈,是每一个人都厌烦的不良习惯。针对导游员的这种做法,那位游客捕捉到他的吹嘘的关键点——凡事都要提及他的父亲,不失时机地把死海的由来,以讽刺的方式接续导游员的话题,得出“它是你父亲打死的”的结论,十分刻薄地揭穿了导游员好虚荣、爱吹牛的做法,收到了比说上十句话还好的效果。

在使用顺势巧辩这种方法时,我们应该注意承接对方盼话题时要抓住关节,恰当适度地将态势扭向不利于对方的方向。在语言运用技巧上,要恰如其分地改变原意,使对方无言以对。

23.巧妙应对

巧妙应对是采取迂回的方式,或幽默含蓄的方式回答对方提问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要求是:

(1)适时适势应答,准确地表达己方的思想,驳斥或说服对方;

(2)回答方式上要因辩题而异。

24.转移推论

转移推理是在交谈、论辩过程中,针对对方提出的具体问题,从其他方面进行回答或给予反击的方法。

转移推论这种方法要求首先对对方提出的问题或论点要有准确的分析,选择适当的角度进行回答或反驳;其次,作出的回答或反驳要言之有理,机智尖锐。

例如,在古希腊雅典的首席执政官听说哲学家保塞尼亚斯是个能言善辩的人。于是,他派人把保塞尼亚斯请到贵族会议上来,当着所有议员的面对他说:“贵族会议的成员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你能用一句话来回答他们所有的问题吗?”保塞尼亚斯不假思索地说道:“那要看他们问些什么问题。”接着贵族会议的议员们接二连三地提出了几十个不同的问题。当问题提完后,保塞尼亚斯仍然是不假思索地用一句话回答说:“我全都不知道!”

在这里,保塞尼亚斯的回答方式首先受到了限制,只能用一句话来回答,其次针对的问题是几十个不同的问题。他的回答并没有局限在这些问题的内容上,如果是这样,那么用一句话回答是完全不可能的,而是超越了这些问题的内容,归结出一个答案,那就是“我全都不知道”。这就是从不同问题的内容上,转移到对问题回答的方式上,使自己的名声不受损伤而立于不败之地。

再如,俄罗斯著名的科学家罗蒙诺索夫童年时代家境贫寒,在成名之后,仍然过着朴素而单调的生活,不讲究衣着,每天坚持研究学问。

一天,一个不学无术、专门讲究吃穿的人见到罗蒙诺索夫衣服破了个洞,便口带讽刺的语调挖苦地说:“先生,从这个洞里可以看到您的学问吗?”面对讥讽,罗蒙诺索夫平静地回答说:“不,先生,从这里可以看到你的愚蠢。”

罗蒙诺索夫的回答,机智地将对方带有恶意的言辞,转移到对方身上,从学问到愚蠢,将对方反驳得无言以对。使用转移推论这种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1)准确地掌握对方提出问题的方式和论点的中心;

(2)回答和反击时要抓住要害,争取主动。

25.隐含判断

隐含判断是用一句话表达通常可理解的意思之外,还含有另一个判断的方法,其特点是含而不露意在言外,从而婉转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们来看几段小故事,可以从中体会“隐含判断”的效果。

(1)天气太热

1986年,在墨西哥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杯足球赛上,摩洛哥队与英格兰队交战前,英格兰队教练罗布森曾夸口说:“在这场比赛中,我们英国人简直可以把摩洛哥队装在口袋里。”

比赛结果是两队打成了平局,在记者招待会上,摩洛哥队教练法里亚不无幽默地说:

“蒙特雷的天气实在太热了,罗布森先生不得不脱去外套,所以,他没有口袋把我们装起来。”

比赛前,在罗布森看来摩洛哥队就是囊中之物,言外之意就是可以毫不费力地打败摩洛哥队。

比赛后,其结果是弱队与强队战成平局,法里亚说罗布森先生不得不脱去外套,隐含的判断是:摩洛哥队也不是弱旅,从而巧驳了英国人。

(2)吃鱼补脑

有一次,马克·吐温收到一位写作初学者的来信,信中间道:

“亲爱的马克·吐温先生,听说鱼骨里含有大量的磷质,可以用来补脑。那么,要想成为一名作家,就必须吃许多鱼才行吧?您是否吃了很多鱼?吃的是哪一种呢?”

马克·吐温看到这封信后,提笔给这位初学者写道:“……看来,你要吃一对鲸鱼才行!”在马克·吐温的回信中隐含着这样几层意思:

第一,写作并不是靠吃鱼补脑才得以成就的,由此否定了那位初学者的想法;

第二,写作并没有其他的窍门,如果有的话,“吃一对鲸鱼”也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办到的。

(3)球王和总统

有家小礼品店有一条别出心裁的店规:凡是各界名人前来购物,一律不必付钱,只需用他拿手的绝招来证明身份即可。

一天,球王贝利来到这家礼品店。为了证实自己就是贝利,他就顺便拿起店里的一只足球放在地上,用脚轻轻一勾,又飞起一脚,把球不偏不倚地踢在门铃上。门铃声叮呤未绝,又见他用头一顶,把刚要落下的球顶到原来的地方,位置竟不差丝毫。老板马上招呼贝利,请他挑选所需物品,不必付钱。

接着,又来了一个自称是前总统的人。店主仍旧照章办事,请他以绝招证明自己的身份,但来人说自己没有什么绝招。店主退让一步说:“那你随便做点什么都行。”

来人尴尬地说:“跟你说实话吧,我什么都不会做。”

店主马上恭恭敬敬地请来人坐下,并连声说:“这就对了,这就对了!您就是前任总统了。这里的东西请您随便挑选吧!”

在这段小故事里,店主从来人的行为和言谈中,悟出了这样一个隐含判断——他就是前总统。他的推断过程是这样的:

在各界所有的名人中,只有前总统一个人什么都不会亲自干,来人自称是前总统,并且确实什么都不会干,所以,来人就是前总统。

使用隐含判断这种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所说的判断一定要明显地包含着要求表达的观点,两者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

(2)语言运用上要机智、幽默,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26.出其不意

出其不意是辩说活动中的一方根据需要突然改变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或是承认对方的论点,而得出有利于己方的结论,使对方感到不知所措的论辩技巧。

在菲律宾的总统竞选中,总统马科斯攻击阿基诺夫人“没有经验,不懂政治”。对此,克拉松·阿基诺并不讳言自己是家庭主妇,也承认对政治问题不甚了解。但是,承认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她无知、被动,反而使选民们感到克拉松·阿基诺坦诚可信,可以理解。她接着反守为攻地提出:

“对政治我虽然是外行,但作为围锅台转的家庭主妇,我精通日常经济。”

她的这一句话,一下子把矛头对准了执政党的要害之处。在当时的菲律宾,工厂的开工率仅为49%,人口总数的60%的人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物价暴涨、民怨鼎沸、政局动荡不安,加剧了经济的进一步恶化,维系民众生存的“日常经济”更是糟糕透顶。克拉松·阿基诺以菲律宾经济状况的事实为依据,阐明自己的观点,对马科斯进行直接反驳,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对方问题的症结所在,赢得了选民的支持。 ggAKaGHY44/k/yFVK3ooE4qeCAL1Yj/vfZzE4ntarVKUv9yVJzHhef1JzgxfJ4L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