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做个最优秀的团队选手

——主持人星路视点之三

广播电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一个节目从孕育到形成,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创作过程。特别是电视节目,要经过选题、采访、写作、摄录、编辑、配音、配乐、制作等许多环节,牵扯到各个方面的创作人员,使其创作过程更加复杂。即使再高级的主持人,也不可能“独军奋战”,“包打天下”,独立把节目完成。所以,节目主持人必须有良好的合作意识,积极主动地与参与节目创作的各方人员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节目。

首先,节目主持人要正确认识自身的地位和作用,积极主动与人合作。主持人节目的创作人员是个群体,主持人无疑是这个群体的核心人物。但是,素质再高,能力再强的主持人,也仅仅是创作群体中的一员,其所能完成的任务,也不过是节目合作中有限的一部分。节目主持人要想完成工作,也离不开别人的智慧和劳动,就像在一条生产流水线上作业一样,节目主持人完成的只是一道工序,而要想得到成品必须有其他工序的配合才行。在这种社会化生产方式中,即使像克朗凯特那样的“大师”,也不能失去他手下那些助手的支持和帮助,正所谓“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所以,节目主持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合作群体中的位置和能量,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合作,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和整个合作集体的力量,出色地完成节目的创作任务。

其次,节目主持人要尊重、信任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基础。尊重和信任他人,是与人合作的基本前提。在节目整个创作过程中,节目主持人要经常与合作伙伴沟通交流,增进双方相互之间的了解,要谦虚待人,诚实处事,尊重信任别人的劳动,真正与其他创作人员成为志同道合者,万万不能“自恃”主持,以为高人一等,动辄居高临下,发号施令,或冷嘲热讽、说三道四。如果连尊重信任别人都做不到,就谈不上与人共事,更谈不上与人成功地共事。另外,节目的创作涉及到许多学问和技术问题,主持人不是“百事通”,不可能全懂。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应该多向人请教,免得惹出笑话,给工作带来损失。谦虚谨慎,多向他人请教,不仅能使自己获得知识,也能表现为对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也能换来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节目主持人还要富有人情味,要有一颗爱心,善于理解关心他人。节目的创作,是一项非常艰苦的集体劳动,在合作过程中,节目主持人要注意从各方面关心爱护自己的合作伙伴,并要善于理解他人,调动他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人与人心灵的默契与情感呼应,使人人都各尽所能,各尽其才。没有好的“人缘”,合作也不会是一种令人愉快的事,节目的质量也会大受影响。

合作是电视节目创作的重要生产方式,也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在广播电视创作过程中的反映。它对节目主持人的成功有着重大影响。在自身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合作程度如何,决定了节目主持人成功的大小。强烈的合作意识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是事关重大的。

精诚合作的团队意识是现代社会人普遍推崇的观念,也是节目主持人的必备的专业意识。明星主持人的成功更是合作意识的闪亮结晶,他们的例证足以说明,合作是成功的保证,对抗则是失败的祸根。但愿以下的几个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深思和启迪。

赵忠祥与杨澜:老少搭档,双星交辉

赵忠祥与杨澜这一对老少搭档主持人,在《正大综艺》的三年时间中,精诚合作,形成了相得益彰的互补型风格,赢得了日益增多的收视率。在第200期里,他们由于各自的原因,淡淡地宣布了告别《正大综艺》,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告别了合作三年的各位节目制作组成员。至今,赵忠祥和杨澜都怀念这个栏目,怀念在主持这个栏目时得到的来自创作集体和来自观众的温暖,怀念他们为之尽心尽力的合作岁月。而广大观众同样也怀念这对在《正大综艺》中给大家带来无尽欢乐的老少搭档。

搭档的由来

这对老少搭档的组合还有一段小插曲。杨澜被选中步入荧屏时,她的搭档是著名相声演员姜昆。姜昆与杨澜愉快合作届满一年后,退出了《正大综艺》。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正大综艺》又开始物色新的主持人。这无疑使刚刚走红的杨澜受到冷落。正巧,杨澜和赵忠祥同在一间大办公室,一天,她来到赵忠祥的办公桌前,将自己心中的委屈说给了这位她尊敬的“大叔”听。杨澜这时第一次提出希望赵老师和她合作。饱经人世沧桑的赵忠祥指点她说,杨澜,你有所不明,第一,境外合作方,是不中意我的,否则还用请姜昆吗?第二,自己也不喜欢为他们出力,中央台兵强马壮,人才济济,节目源也够充足,为什么非得与他们合作。赵忠祥劝杨澜不妨顺应形势,下来修整一段时间,前途仍是一片光明。他对杨澜说,你不要看不到自己的优势,顺利时要多找不足,不顺时要多想想自己的长处。并且,万一被换下来,也不要埋怨,尤其不能埋怨本台工作人员。他希望杨澜不要忘记,是中央台把你调来工作的,是电视台给了你成功的开端。至于他自己,并不是不愿帮她,实在也不一定有成功的把握。这是赵忠祥少有的一次与杨澜推心置腹的交谈。

有关方面决定用方舒姐妹一对搭档,杨澜和她的一位老师一对搭档,轮流主持。《正大综艺》由较为火红的局面转入了低潮。一个本来有声有色的栏目,主持人忽然调换,会使外界的欣赏定式一下难以重新适应,影响节目的质量和收视率。几位主持人都已努力了,但情况仍难以有很大起色。这时,方舒出车祸要住院养伤,这个不利局面就非重新调整不可。情急之下,《正大综艺》决定请赵忠祥出山,解救危局。

于是国际部领导找赵忠祥谈了几次,要他接手。可他周围的亲朋好友向他直言,你大可不必接这个摊子,万一失手,二三十年的努力工作前功尽弃。

最后一次领导找赵忠祥谈话:“我们请你出山,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凭你在观众中的人缘和多年经验,应该有把握。如果你也拿不下来,我们总算想尽办法,那也就没办法了。”话已至此,还说什么呢?赵忠祥本来就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人,他想,找了我不上就是服输,谁管你有什么堂而皇之的理由。“人凭一句话,佛受一炉香。”再说,自己还得听从组织安排。于是,他只说了一句:“那就试试吧。”《北京晚报》透露《正大综艺》主持人是赵忠祥后,有观众来信劝他别上。于是在并无把握的情况下,在众人的一片担心中,赵忠祥与杨澜成了罕见的“老少搭档”。

精诚合作

赵忠祥终于出山了。他与杨澜首先达成了共识,在今后的合作中,要想方设法发挥各自的优势,并使自己场上的调度目的明确,言行举止互相让位与补充,以特性的反差,形成协调统一的风格,串联词由两人共同创作,至少合作一年时间。

达成了共识,他们开始了艰辛的跋涉。杨澜的角色是一位讨人喜欢的清纯少女,热情如一条欢乐的小溪;赵忠祥的角色是一位和善的大叔,具有山岳般的气度。在场上,一老一少;一个沉稳,一个热情;一个充满了洞察世态的沧桑感,一个因涉世未深而理想单纯。

杨澜思路敏捷,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她的快,不因赵忠祥的参与而放慢;轮到“赵大叔”,就缓下她刚才的节奏,细说端详,大叔的慢,不因她的轻快而变换。再轮到杨澜又扬起基调。这样有快攻,有稳守。

他们两人从未指责过对方,或许你嫌我拖沓,我嫌你急躁,但他们两人的修养,使双方既有宽容亦有谅解。他们明白两人的合作就如同双打选手,任何一方的失手,都是共同的失败。因此,谁都不希望对方失误。

他们的合作过程始终都在努力使对方发挥到位,谁也不挤兑谁。两人的主持,即有韵味,又有趣味,深受观众喜爱。

串词创作小小天地

《正大综艺》的许多节目内容已经事先从境外录好,后期已无法加以改变。惟有留下了串联词的空白。

失望之余,又有意外的惊喜。这串联词不就是一个创作的小小天地吗?

串场词必须真实,尽量准确,也就是在场上要体现真挚情感、真情实意,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爱憎要分明。

提出这样的要求,除了他俩自己创作,谁还能够代替呢?他俩本来就文字功夫不错,特别是赵大叔,古文功底十分深厚,唐诗宋词,乃至《说文解字》中的一些段落,可信手拈来,且用得恰到好处,具有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他俩为创作串场词费了最大心力,共创作了134集串场词,体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不同的经历,也体现了他们既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又认真学习世界文化精粹的中国气派。赵忠祥特别欣赏杨澜的悟性,他认为杨澜爱读书,又能把知识融会贯通,确是干主持人的料子。

串场词中,有他们各自的温馨回忆;有双方角色的把握;有跟自己和对方开的小小玩笑;有自嘲,但决不嘲笑对方;有对各个地方风物人情的限时简要介绍;有异域奇风异俗引发的感慨和议论。串词体现了时代的精神,贯穿文化底蕴,既雅又俗,幽默风趣。

刚开始合作主持第一次节目时,为了活跃气氛,也为了显示今后的主持风格,俩人绞尽脑汁,想了一整个晚上,终于想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句成语来。于是就有了如下一段串场词:

赵:(手拿一张纸,纸上画着一个绿颜色的圆圈,记得这个小道具还是杨澜自己做的)杨澜,请你当着朋友们的面,说说看,我手里拿着的是什么?

杨:这也算一张画吗?我知道了,您画了一个西瓜,可太简单了。

赵:不对,再猜猜。

杨:不是西瓜,那是小一号的瓜,绿皮香瓜。

赵:你思路再放开一点。

杨:是鸡蛋,是鸭蛋,鸭蛋有点绿。

赵:为什么想得那么复杂。

杨:哦,这不过就是一个绿圆圈。

赵:不能算对。

杨:那我可猜不出来了,你自己告诉大家吧。

赵:我手上拿的是一张画了一个绿圈的纸。(众笑,杨也笑)

这是对观众善意的提示,希望大家对节目中的问题和现象,轻轻松松地思考,多换几个角度,从各个方面来回答。也不知是赵大叔得了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真传,还是杨澜受了姜昆的耳濡目染,他们开始就出手不凡,这段串联词颇有相声韵味,包袱抖得十分清爽漂亮,看似无意之作,实是苦心经营得来。他们通过这段串联词,向观众展示了他们幽默而追求趣味性的主持风格一面。

在第85期,赵忠祥讲了一段自己的真实经历“钓鱼”。故事讲的是与导演一起去钓鱼,看见他手上的杆没了半截,以为钓到大鱼了,就自告奋勇下河抓鱼,不料把杆交回导演手上,往上一提,你猜鱼有多大?也就三两大小。赵大叔讲这段故事时,场上顿时一片安静,观众饶有兴致地想听听有什么意外的事件。其实什么也没有,就一条小鱼。悬念与结果不对位,形成了包袱、笑料。在开心的笑声中,整场的录制就变得流畅而顺利。

自嘲,是赵忠祥和杨澜特别喜欢的幽默方式。有一次,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谢军来做嘉宾,介绍她时,杨澜开玩笑说:“谢军这么聪明,大概是因为脑袋特别大,容量也就大。”杨澜转身看到赵忠祥,发现他的脑袋也不小。赵大叔嘿嘿一笑,说了一句:“脑袋大,里面东西的质量可不一样。”

赵大叔为人宽厚,他从不介意这个小辈开他几句玩笑。有一次,赵大叔去内蒙古拍外景时骑在马背上故作镇定轻松状,杨澜当时差点笑出声来。于是,在演播室录像时,她便故意开个玩笑,请他向观众谈谈骑马的感受。赵大叔也就实话实说:“我当时看见了这么美的景色,想起马玉涛唱过的‘马儿哎,你慢些走,慢些走’,我怕摔下来,所以心里直央求那马:‘马儿哎,你可要再慢些走,再慢些走啊。’”

减肥,是个时髦的话题,他们主持《正大综艺》时也时常提起。每当这时,体形微胖的赵大叔总少不了自我检讨两句,说自己不常锻炼,又经不起美食的诱惑等等。有一次,他给观众讲了个故事,说是他有一次终于下决心减肥,便向医生请教方法。医生说:“这个好办,一天只吃两片面包就行了。”过了一会,他不放心地又跑去问医生,问:“您说的两片面包,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啊?”杨澜和观众听了这个故事,当场笑弯了腰,连摄像师们也合不拢嘴。赵大叔倒好,他仍绷着脸,一脸还没搞清问题的神情,好像进入了角色。杨澜很佩服这位搭档,当下建议他以后可改说相声。

赵大叔来个冷面滑稽,杨澜也有她的“女性幽默”。她说趣事时不显山不显水,淡人淡出,把“趣说”同儿童式的幽默结合起来,夸张离奇,活灵活现。有一期节目是“漫游”位于北极圈的加拿大。那里很寒冷,搭档说的时候已经作了夸张,杨澜马上“顺杆爬”:

赵:一提起加拿大,我就冷得直打哆嗦。

杨:是啊,我也听说那里冷,说是有两位加拿大人在屋子外面说话,那天冷得出奇,话一说出口就冻成冰碴了。那听说的赶快用手按住,一进屋用火烤了才听见说了些什么……

老少搭档的串场词体现了知识性、欣赏性、趣味性,与整个节目风格十分吻合。赵忠祥用了两句诗来总结他俩为编好串场词所下的苦功,“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告别《正大综艺》

著名作家蒋子龙先生写过一篇短文,说这对“老少搭档”的模式组合亦庄亦谐,相得益彰,保证了最大限度的观众群。

但为什么两个经历、形象上有很大反差的人能很快地达成默契与和谐呢?

简单说来,应当可以用“投缘”来解释吧。更具体说来,就如杨澜自我评论的是两人“在人生及处世上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比如,两人都相信生活应该是积极认真的,真善美终究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虽然社会中有不少阴暗面,但不应成为我们怀疑一切、消极颓废的理由;踏踏实实的努力才是成功的捷径,投机取巧或许能换来一时荣耀,却终究经不起考验。赵忠祥喜欢看武侠小说,带动杨澜也成了金庸迷。两人都对扎实稳健、厚积薄发的“少林、武当”型的正派功夫十分向往,而对撒毒药、施暗器的的邪门法术深恶痛绝。

台上台下,杨澜都称赵忠祥为“老师”,而且极其自然。杨澜一直将赵忠祥当做自己的良师益友,对他的指点和帮助一直心存感激之情。赵忠祥也对这位“学生”欣赏有加,认准她“孺子可教也”,是块干主持人的料。赵忠祥的人格魅力也给了杨澜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和一种参照。

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在主持了三年的《正大综艺》之后,赵忠祥萌生了退意,杨澜也感到得去“充电”,补充营养,开阔思路。主要原因是两人都备尝辛苦,撰写串场词的人生经历和话题的储备已基本用尽了,继续下去难以为继。

于是,在场下,提到告别《正大综艺》时两人都平淡,杨澜将去美国“充电”,赵忠祥将走向新的栏目《人与自然》。创作集体都恋恋不舍。但大家都明白,也能理解,合作之路已到尽头。

这时,不少观众写信挽留他们。也有的观众比较理解,一位观众提出,希望在告别的那一场,赵忠祥能穿一身白西装,杨澜能穿桃红西装,以体现他俩的努力与热情。他们照办了。

当赵忠祥和杨澜身着观众建议的西装,走进第200期现场时,两人平静的表情下一定是波澜起伏的心潮。结束了“世界真奇妙”的神游,杨澜在观众席前站定:“此刻,我有很多话要说,可又觉得有些话说出来挺酸的,也许唱出来会自然些。”她邀请王志文和她一起唱《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看时光飞逝/我回首从前……/我是如此平凡却又如此幸运/我要说声谢谢你/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在歌曲的间奏中,杨澜哽咽地向大家道别。

两束鲜花送到杨澜和赵忠祥的手里,他们在掌声中又将花传给嘉宾。“该说再见了,每次都和观众朋友说下个星期再见,而这次却是一次真正的告别,真诚感谢给予过我们关心和支持的朋友和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不足之处请朋友们谅解……”

赵忠祥那深沉的话音成为结束语,而真正的结束语是一片热烈的掌声。

亨特利—布林克利组合:最伟大的收视率胜利

嗓音深沉、面型粗犷的蒙大拿州人切特·亨特利和擅长冷嘲热讽、插科打诨的爱荷华记者戴维·布林克利结成一对,为NBC赢得数百万观众,从歌舞升平的50年代中期到多事之秋的60年代来,他俩主持的节目在整整12年中一直占据三大广播公司《晚间新闻》收视率榜首。许多美国青年人都是听着亨特利从纽约、布林克利从华盛顿同时报告新闻的节目长大成人的。他们每晚“晚安,戴维;晚安,切特”的结束语,成为众多观众争取模仿的口语。他们是最早成为超级明星主持人的一对组合,也一举确立了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美国新闻界的地位和作用。

一举成名

1956年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代表大会上,约翰·肯尼迪崭露头角,成为全国瞩目的政治家。但这次代表大会的真正明星却是一对不大的记者:亨特利和布林克利。

NBC经理人员经过反复考虑,提出由联合主持人报道这次大会。但由于信心不足,6个星期后才向新闻界透露这个消息。

亨特利时年45岁,已经成熟;布林克利也有12年记者实践经验。亨特利—布林克利报道班子组成后,立即在芝加哥着手采访前的准备。布林克利无穷的幽默感正好配上亨特利的权威感。他俩一起设计了报道方案,方案既招人喜欢又令人怀疑。

布林克利对当时在政治家中流行的丰富多彩的演讲词极有兴趣,他在黑皮笔记本上写下了所有参加竞选的候选人的个人简历和轶事,准备到时即席发挥。

亨特利是诗人、超级职业记者,长于评论;布林克利为其提供有趣的、能衬托报道内容的东西。

他们的成功使NBC总经理泰勒及其助手欣喜若狂。可是当初,经理和编辑人员对他俩还持怀疑态度呢。

赞扬的话纷至沓来,亨特利—布林克利组合的成功使三大电视网着实吃了一惊,谁也不再轻视电视新闻了。

NBC灵机一动:为什么不让这二人取代斯韦兹,主持《晚间新闻》呢?或许他们能一炮走红呢。但实际出人意料,他们没有一夜之间成为明星,收视率反而降到了最低点。

制片人弗兰克情知不妙,一边等着被炒鱿鱼,一边也在拼命努力。

弗兰克主管节目,亨特利和布林克利有表决权。弗兰克是一个理智型的制片人,在他的领导下,《亨特利—布林克利报道》发展成为一个富有文学性的、讲究写作技巧的好节目。

弗兰克制定编辑政策,两搭档则为节目定调。早期,他们承担了相当一部分编辑工作。布林克利擅长讽刺小品文,他对政府、税收、低效率的官僚主义和穷奢极欲的富人极尽挖苦之能事,这正符合当时的社会倾向。

1958年,亨特利—布林克利组合在收视率上赶了上来,与CBS的爱德华兹并驾齐驱。

NBC新闻的崛起与1957年出任NBC总经理的罗伯特·金特纳的运筹是分不开的。金特纳明白,要将NBC的娱乐节目办好需要相当长时间;相反,在新闻领域利用亨特利—布林克利组合这样一支先头部队会立即获得成功,最终达到带动NBC的其他节目,重新恢复广播界领导者形象的目的。

金特纳为NBC新闻注入了活力,向新闻部提供了过去从未有过的两大援助:充足的资金和更多的时间。

金特纳想出了很多奇招,很快奇招奏效:收视率直线上升,跃居榜首。广告收入也直线上升。早在:1960年,三大广播公司的收视率是NBC为51%,CBS为36%,ABC是13%,显然,NBC处于优势地位。CBS无奈把默罗和塞瓦赖德请到《晚间新闻》中,同克朗凯特一起主持节目。一次,由于天气太热,默罗松开领带,看见这情形弗兰克立即喊道:“如果塞瓦赖德脱掉外衣,亨特利和布林克利就穿背心上场!”站在周围的记者和制片人哈哈大笑,他们认为NBC战无不胜。

组合魅力

亨特利和布林克利的新闻报道深入人心,在大众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60年代中期,有首歌曲就把他们编入在内,唱道:“不断击败CBS,所向披靡。”

什么原因使他们所向披靡呢?这要归功于组合的魅力。

亨特利的力量在于播音技巧超群。他的声音洪亮、庄重,外表令人尊重、信服。撰稿人赞扬说:“绝对镇静,他是那种能把你的稿子准确表达出来的家伙。”

布林克利则精通电视新闻写作。他有一种本事,能把最复杂的报道改写成明白易懂的消息。他写得条理清晰,因为他的思路清晰。他的句子总是很短,文字简洁,直截了当,十分切合电视新闻的文字要求。他的个性使他的风格进一步鲜明化:简洁的韵律有助于理解。不久,有一批年轻的播音员开始模仿他的说话风格。克朗凯特说他过去不看布林克利的节目,是因为担心会受其风格的影响。《幸福》月刊甚至曾经刊登出一则广告说:谁能最好地模仿布林克利讲话的风格,就付给谁1500美元,结果无一人成功。

这两人都具有男子汉气概,因而深受男人的钦佩,而女人对这一对组合的迷恋简直到了发疯的程度。亨特利身高186公分,体重88公斤,浅棕色头发梳成了波浪型,厚厚的亚麻色眉毛拧成一副挑战的神情,可谓威武大汉。虽然他的报道风格严肃,但每次节目结束时那迷人的微笑,使妇女们相信是专冲着她们来的。

布林克利的身高也是186公分,仪表堂堂。他在屏幕下如同在屏幕上一样吸引人,经常受到女性的追随、包围。

他俩的吸引力是随着电视观众的增长而扩大的。艾森豪威尔总统任期内,他们大显身手;肯尼迪任职时,他们更受欢迎。肯尼迪是第一位直接利用电视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的总统,这也给了他们更好的机会来利用电视提高自己的形象。

这是一对很神奇的组合,他们私底下关系并不密切,但却一起和谐地工作了14年。除了在电视上,他们很少见面。一个制片人说:亨特利尊敬布林克利,但布林克利却不喜欢亨特利,认为他没啥学问。不过两人从未吵过架,因为谁也离不开谁,他们知道只有密切合作方能主持好一档节目。

芭芭拉与里森纳:黄金搭档,一场恶梦

芭芭拉与里森纳都是大牌明星主持人,他们共同主持ABC的《晚间新闻》,应当是强强联手,锦上添花。在外界的眼中,他们也堪称一对“黄金搭档”。但两颗明星的联袂主持,竟会演变成一场恶梦,个中缘由,值得探寻。

黄金搭档的由来

1976年的芭芭拉争夺大战中,ABC从,NBC挖来了大牌明星芭芭拉,年薪是前所未有的百万美元,以至芭芭拉被人戏称为“百万宝贝”。

ABC历来缺少明星,对芭芭拉这样的名人求之不得,只要她肯来,公司几乎可以满足她的一切条件。

芭芭拉愿来ABC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出任《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三大电视网的《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宝座,是所有明星主持人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因为它意味着主持人生涯的顶峰和最高荣耀。有的明星主持人如愿以偿,而有的则遗憾终身。如美国地方电视台的明星主持人汤姆·斯奈德,就因为NBC的决策人物认为他身上娱乐成分太浓,不适合于登上这个象征道德、智慧、权威的主持人最高宝座,使得他的终生梦想破灭,而主持人泰斗克朗凯特就是因为主持CBS的《晚间新闻》而名扬天下。

哈里·里森纳原是CBS《60分钟》的著名主持人,后来在CBS不得志。有影响的人物一朝不得志,便会自寻出路,另打天下。此时的里森纳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ABC这个长期在三大电视网中处于“老三”地位的公司此时颇想借助里森纳的名声和才气发展起来,结果双方一拍即合,里森纳在走投无路之际,遇到一个百年难遇的大好机会。

里森纳出任ABC《晚间新闻》联合主持人不久,节目就可以出售广告时段了。里森纳作出了巨大努力,使。100%的联盟台也开始转播《晚间新闻》。随着收视率的提高,广告收入也相应得到增加。里森纳给ABC带来了生机。但由于里森纳一史密斯的班子在1975年达到收视率顶峰后开始下降,两人自高自大,互相瞧不起,在1975年里森纳合同期临近时,他提出独自主持《晚间新闻》,公司权衡利弊,只好答应他的要求。

但ABC新闻部历来根基不牢,实力单薄,人才缺乏,纵使里森纳有三头六臂也难以扭转收视率下滑局面。于是里森纳独自支撑着ABC《晚间新闻》,直到芭芭拉的到来。

其实,这场恶梦的祸根在芭芭拉与ABC暗中接洽时就已种下。里森纳当时正为自己是惟一的节目主持人而洋洋自得,“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公司千方百计说服里森纳。经理人员像老式媒人一样地在里森纳和芭芭拉之间牵线搭桥,安排各类午餐、晚餐让他们共同出席,让他们互相了解,促进共识。在公司的压力之下,里森纳勉强同意,但附加了条件:在18个月的试播期内,他若对这种安排仍然不满意,就必须解除两个主持人中的一个。

芭芭拉知道此事内幕,既乐观又有些担忧,但无论如何里森纳接纳了她。“我想我能同任何人一起共事,何况是与里森纳一起工作。我喜欢哈里,我钦佩他的才干。我喜欢这种结合。他既粗暴又令人愉快,而我作为一个个性极强的人则有点冷酷无情。我想我们可以共事,对此我抱很大希望。”芭芭拉的这番话,正是她当时豪情满怀的真实写照。

事实上,这个组合一开始就留下了隐患,所以看似“黄金搭档”的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成功的开端

芭芭拉一里森纳组合第一次播出时,ABC官员们给《晚间新闻》动了个大手术。将老的新闻撰稿人换成新的,各种老旧的设备也更新换代,新闻部召进了一批新记者,新闻预算也扩大了25%,制片人罗伯特·塞格菲勒也是新上任的,新闻部这次可是下了个大赌注,他们这次将节目做了一个新的形象设计,还进行了几周时间的彩排,使芭芭拉适应演播技巧。新闻部官员还试图使两人的关系更为融洽。在开播的第一天,两人握了握手,表示愿同舟共济。

开播的第一个晚上,当时仿佛全世界都在关注这对新的组合的表现。ABC的高级官员注意到节目播出的第一周,收视率简直是高得近乎夸张,因为大多数观众都抱着极大的好奇心,毕竟,芭芭拉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位《晚间新闻》的女主持人,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新闻事件。

芭芭拉刚开始的时候显得有点紧张,但是当她播报自己那部分内容时,就已经放松多了。看上去轻松自然。里森纳则一身整齐而又精悍的装束,穿着一件蓝色衬衫,领口束得很紧。

他开始播报,内容是被控有种族主义倾向而被免职的农业部长艾尔·布兹,可怜的艾尔·布兹成了人们戏弄的对象。然后里森纳将芭芭拉介绍给观众们,芭芭拉容光焕发,她的头发闪着金色耀眼的光辉,穿着一身丝绸红色服装,外套一件蓝色的天鹅绒背心,而且在左边的翻领上还有一枚宝石针饰熠熠闪光,芭芭拉的形象十分艳丽动人。他俩坐在高高的、光滑的银质翼形桌子两旁。

当节目的前半个小时快接近尾声时,芭芭拉说能再次开始工作她是多么高兴,并且对她以前在NBC工作时的热情的忠实观众们说:“我深深地想念你们。”她对收看今天节目的观众保证说:“哈里和我将尽一切努力,带给大家最好的新闻节目。”

在节目结束时,里森纳打趣地说,芭芭拉的播音部分占去了他一些时间,他满脸幽默地对芭芭说:“你得还我4分钟。”

一场恶梦

人们常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但对这对组合来说,只是恶梦开始前的短暂美梦罢了。

在得到了与芭芭拉相同的薪水相等的播报时间与完全一样的地位后,哈里还是想把那“4分钟”给补回来,以求得一丝不苟的“平衡”。而且,他说干就干。一旦芭芭拉的访谈时间超过了5分钟,里森纳马上就会气急败坏地冲出来做足球新闻,并且要和芭芭拉用同样长的时间。他们两人开始在新闻演播室里打一场未宣战的战争,每一方都要占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表现机会,绝不认输。

ABC的高层管理人员为了调解芭芭拉和里森纳的关系,抚慰里森纳的情绪,于是保证给他和芭芭拉一样大的工作间,里森纳的工作间用灰棕和红褐色为主色调的柔和色彩所装饰。在ABC新闻部,里森纳和其他员工一样,对芭芭拉受到的超级待遇颇有些嫉妒和怨恨。

里森纳要求得到与芭芭拉一样的待遇,就如同镜子外的人和他镜中的像一般。当著名化妆师班迪正参考国内一些杂志图片为芭芭拉做面部化妆设计时,里森纳也当仁不让,要求班迪同样也为他做。里森纳为了这事曾大发肝火。

《晚间新闻》节目组的同事,用了很多时间去避免在节目演播途中两人发生冲突,因为芭芭拉每次与哈里接触时都遭到拒绝,她对此十分苦恼。芭芭拉在里森纳身边时,里森纳常对他俩的接触表示漠视,里森纳这时会对芭芭拉视而不见,转过身去对旁边的人说:“OK,我想来杯咖啡,谁想和我一起喝一杯?”

新闻部的同事们都觉得里森纳是一个好事之徒,他的对话都暗含讥讽,对芭芭拉表达了一种傲慢的宽容。

有一次,芭芭拉的一个女同事安妮塔·库贝看到里森纳竞对芭芭拉开色情玩笑,样子十分粗鲁,而芭芭拉也能忍住了并且避而不谈。安妮塔实在看不过,就向ABC总裁写信申诉了这件事。

芭芭拉对亨利·基辛格做了一次访谈节目,在节目的旁白,芭芭拉对里森纳说:“你知道,哈里,作为一个华盛顿的性的象征,他干得不赖。”里森纳却讥讽道:“喔,对这方面事情,你远远比我知道得多。”

芭芭拉也十分痛苦,她找ABC的高层管理人员马丁·鲁宾斯坦哭诉,“我怎样做才好呢?”

刚开始时,他们联手的节目收视率都大幅度上升,但经过调查分析显示,超过半数和近一百万观众都不是《晚间新闻》的惯常收看者,他们只是来“凑热闹”,看看芭芭拉和哈里这对冤家的最新状况。到了节目开播第一个月的月末时,收视率只比芭芭拉来之前高那么一点。

里森纳和芭芭拉之间的紧张状况,已经让他们难得同时在镜头上露面。好端端的一个节目,弄得像两台分庭抗礼的节目,一台由里森纳主持,另一台由芭芭拉主持。芭芭拉对《家庭妇女》杂志的采访记者说,“当哈里坐下来时,简直没听他说过‘晚安’。仿佛两人坐在单独的摄影棚里,我们找不到如何适应彼此的方式。”

1976年10月,适逢大选报道。负责特别新闻报道的制片人也揽到了一件苦差事,因为芭芭拉和哈里万不得已是不会搭腔的。制片人通常是分开和两人会面。

晚间新闻有关两党选举的报道极能显示主持人的才干,根据新的消息分析事情的今后动向,这样能立判主持人的水准高下。

大家都为芭芭拉捏了一把汗,芭芭拉这时也变得暴躁不安,她严厉地不断发号施令,但这些事情大家难以办到。节目完后,芭芭拉恨不得马上离开。

节目制片人看着这样一对搭档,心中也十分焦急。芭芭拉显然对竞选报道有点陌生,而里森纳于活又不卖力。他感叹道:这对搭档古怪极了,就像两个运动员,一个不愿训练也不愿做赛前热身,一个从未参加过比赛但又像魔鬼般疯狂奔跑,前者是哈里,后者是芭芭拉。

选举报道和评论工作完后,芭芭拉对《电视指南》记者弗兰克·塞维德龙说:“我要死了,我要给老板打电话,说我要解除合同,我再也撑不下去了。”

当ABC报道卡特总统就职典礼时,事情更糟糕,他们两人谁都不愿与对方坐在一起。制片人只好分头去开会。他先去哈里的办公室找哈里、撰稿人和随员一起开会。然后又去芭芭拉的办公室做同样的事。

芭芭拉简直像做了一场恶梦。

原因探秘

这对看似黄金搭档的组合,为什么会不欢而散呢?

一个主持人要想成功,决非易事。芭芭拉在《今天》节目中,与休·唐斯的合作就十分愉快。待到与弗兰克·麦吉合作,也是一场“龙虎相争”,直到麦吉得了不治之症死去,芭芭拉才得以解脱。可以说,芭芭拉在NBC是有领导同事的支持配合,又有观众的人缘和媒体如潮的好评,她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天时地利人和给了她成功的保证。

她转到ABC,里森纳一开始就认为与她合作不划算。如果收视率上升,她会得到赞扬;如果下降,他反会受到指责。本来里森纳是独自主持,悠闲自在。不料半路杀出个芭芭拉来,里森纳如何会善待她?他们两人都个性极强,自视甚高,是不轻易服输的那种人。

芭芭拉从NBC跳槽过来,年薪百万本来就树大招风,她的新同事并不了解她的真正为人,她一心扑在工作上,使同事们误认为芭芭拉骄傲自大,难以接近。而里森纳则受到同事的支持甚至暗中纵容,大家本来就对芭芭拉的百万年薪和其他超级待遇心怀不满,当然更多的人站在了里森纳这一边,这使哈里更加有恃无恐。

ABC做的一项调查是投向芭芭拉的“重型炸弹”,这项调查表明,许多观众看她播报新闻感到不舒服,观众经常表示,ABC付她那么多钱不值得。她显得高傲,声音不动听,更重要的是,她不是那种像克朗凯特一样可以使观众信赖的人物。观众认为她做名人采访无与伦比,做新闻主持人则不够格。调查说,观众难以接受她做ABC《晚间新闻》主持人。媒体也恶评如潮,极尽挖苦、批评之能事,报界对她主持节目的评论几乎可以把她置于死地。

这使哈里对芭芭拉更加不屑一顾,认为自身的名誉因与她合作而受到了损害。所以两人的关系继续恶化。

在新闻报道方面,两人本应携手合作,共创辉煌,却为了争取电视时间发生激烈竞争。在ABC《晚间新闻》中有一个“芭芭拉·沃尔特斯片断”,这个小栏目专门采访名人,很受欢迎,但却使她处于同哈里直接竞争的境地。里森纳也有一个自己的栏目,叫“里森纳报道”,4到6分钟长,内容从体育锻炼到洛杉矶房产价格应有尽有。《晚间新闻》总共30分钟,除去8分钟广告,还剩下22分钟,这宝贵的22分钟成了两人争夺的对象。在有限的22分钟时间里,扣除里森纳出面主持节目的时间,再扣除播发其他报道的时间,留给芭芭拉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使她的人物采访特色难以发挥。《晚间新闻》被两人几乎垄断,剥夺了其他记者上电视做报道的机会,他们将矛头对准芭芭拉,指责她对名人的采访是在炫耀高超的采访技巧而不是挖掘新闻。

芭芭拉一里森纳组合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注定了他们失败的命运,但也为女性担任《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提供了一种可能。其实这与ABC高层最初的安排不无直接关系。散伙后,芭芭拉一心去《20/20》节目做她得心应手的名人采访,她又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丹·拉瑟:控制新闻部

在美国另一家大广播公司CBS,丹·拉瑟在接替克朗凯特前,就对自己的前景十分担忧:他怕得不到克朗凯特原班人马的支持与合作。制片人、记者和技术人员的密切合作,是主持人成功的必备条件。他甚至担心,这些人存心看他笑话,甚至使他一败涂地。他将这十几个人邀到家里宴请他们,所有的制片人和副手都在被邀之列,拉瑟打趣道,如果他失败了,那么一定会先把他们打发走。

1981年3月6日,丹·拉瑟终于上任,独自一人主持《晚间新闻》,CBS上空因克朗凯特的离去而笼罩着一种失败的气氛。

丹·拉瑟接手《晚间新闻》后,他要按自己的一些设想来进行工作,他知道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使《晚间新闻》重新占据收视率的首位。

不出所料,失去了克朗凯特的《晚间新闻》收视率开始下降。克朗凯特在任时一般能吸引全国27%的观众,而现在丹·拉瑟的收视率只有24%。虽然1981年电视网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普遍下降,但拉瑟主持的节目下降幅度最大。

拉瑟压力极大,为了提高收视率,他开始做出一项在新闻部内部引起争议的改革:他坚持在《晚间新闻》中使用更多的明星记者,给这些记者最好的差事,使得他们比二流记者有更多的机会在电视上抛头露面。这种做法在过去是不成文的规定,现在,拉瑟却把它形成了文字。

这项成文的规定是:新闻部的高级记者组成了“A组”;“B组”的记者较多,其中一些是CBS老资格记者,但没资格为《晚间新闻》做报道。一次,一位“B组”记者被派到华盛顿采访一条被认为是不太重要的消息。拉瑟得知后,认为这是违规行为。他打电话警告CBS驻华盛顿记者站站长说,以后再不许发生类似的事情了。拉瑟坚持要求一流的明星记者专门为《晚间新闻》采集新闻。

丹·拉瑟接着提出在华盛顿增加一个制片人,在纽约设一个调查性报道班子。但CBS新闻部却反应冷淡。拉瑟上任时,CBS新闻部花在设备上的钱,比ABC落后三年。拉瑟对此情形十分不满。CBS新闻部经理及其手下还不习惯和拉瑟这样一位进取心极强的主持人打交道。克朗凯特在任时,具体的事都由制片人全权处理。拉瑟以自己新的方式向他们提出决策建议时,他们劝拉瑟别太着急,事情总会慢慢解决。

拉瑟认为应该增加预算,节目要有一个新面貌,收视率才会提高。但遇到了阻力:没人同意对节目作出重大改革。一次,拉瑟问制片人索科洛,在每条广告之间怎样向观众报告下一个节目,索科洛说不能模仿ABC的做法,那样就等于抄袭人家。拉瑟认为应该采用ABC的办法,舍弃CBS传统做法。最终结果是,拉瑟的建议没被采纳。

人们普遍的担忧成为事实:拉瑟没有稳住收视率,观众人数在继续减少。拉瑟与决策人员关系紧张,提出的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阻力重重,一时被捆住了手脚。

拉瑟决定换掉他的总编导索科洛,但又不想自己出面“得罪人”,于是请新闻部经理伦纳德出面处理。伦纳德不愿换掉索科洛这样一个老资格又有头脑的总编导,他正考虑的是要把《星期日早晨》节目从60分钟延长到90分钟,设想将《晚间新闻》从半小时扩为一小时。伦纳德因循守旧,没有注意到周围正在变化的新世界。1981年10月的最后一周,《晚间新闻》的收视率急剧下降,排在了《今晚国际新闻》之后。第二周,ABC《晚间新闻》跃上收视率排行榜首。原来克朗凯特的节目广告价格是30秒4万美元,比ABC和NBC多出一万美元;而现在拉瑟的节目广告价码从4万美元降到了3万美元。CBS高层知道要动点手术了。

1981年11月中旬,新闻部经理换成了范登·索特,他是CBS老记者,与拉瑟私交甚好,自然替拉瑟撑腰。他上任时CBS给他的训令非常清楚:局势变化很大,主持人的作用比任何时候都重要。他对外宣布:CBS完全信任丹·拉瑟。至此,拉瑟不必为新闻部的合作困难操心了。

CBS新闻部决策层的转变,使拉瑟信心倍增。他终于可以按自己的设想行事了。

首先,总编导索科洛被派到伦敦CBS办事处,而由拉瑟的老友霍华德·斯特林格接替。斯特林格首先对报道风格和形式做了相应调整:在节目中插入电子主题音乐,增加“双向报道”——由记者在现场做一问一答报道,以便更好地和观众交流。

拉瑟利用更多的时间做第一手的报道,并推出新闻特写,提供背景材料。节目已不再是克朗凯特时代的“广播记录”。留10~15分钟用于解释性报道,以便使观众更多地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

CBS改变过去的报道方式:记者不再守株待兔坐在国会报道新闻,而是“被赶出去”挖掘新闻。这样一来,促使记者必须更加投入地从事新闻报道。

新闻评论又重新恢复,CBS的《晚间新闻》又有了自己的旗帜了。

《晚间新闻》不再邀请专家或政治家经常探讨某些问题——这些任务现在由记者来完成。节目的人情味比过去浓了,偶尔也使用一下耸人听闻的报道方法。

现在,大多数编辑人员觉得他们已经适应了拉瑟的模式,并认为节目比过去轻松了,也不那么武断专横了。他们开始信任拉瑟,和他商讨问题,提出他们的看法。记者们接到拉瑟的电话,受到鼓励,进而去挖掘更重要的新闻。编辑们尊重拉瑟处理纯粹新闻的方式和保持采集新闻程序完整性的做法。

团结合作的回报是收视率的提高,拉瑟改变了《晚间新闻》并赋予它新的面貌,CBS的《晚间新闻》节目又占据了美国三大广播网的收视率榜首。 Q8YOOtoV2ts8be1TDyHU7LME4qFPiczRa8KJ26jhi2Q2KMp1YCrziqEmSKoPtat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