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 感情多投资,储蓄人情并借助人情

人是有情之灵物,人人都难逃一个“情”字。现在这个社会,虽然很多人认钱不认人,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是“人情生意”从未间断过。有“心机”的男人往往能抓住人性的弱点,适时进行感情投资,储蓄“人情”,以备日后飞黄腾达所用!

1.行动:利息最高的“感情贷款”

俗话说:“行动是无声的教诲。”有时,一大堆的同情话、亲热语,赶不上援一手、投一足的实际小帮助。

男人要想笼络人心,利用别人智慧为自己造福,就不仅需要在语言上说得悦耳,在文字中描得生花,最重要的是要在行动上表现得震撼人心。

人类最容易受一些小事情、小恩惠的感情折服。孙子在他的《兵法》中谈到将领带兵的秘诀时,曾经说:“要想得到人心,自然有方法,与士兵穿同样的衣服,然后忘记边塞的风霜;与士兵共同生活,然后忘记马上的饥渴;与士兵同行,然后忘记关隘的险阻;与士兵同气息、共命运,然后忘记征战的劳苦;忧土兵的忧,将士兵的伤看成是自己的伤,然后忘记刀剑的伤痕。事事都同情而周到,所以战斗安然,死伤不怕,冒刀枪之险以争先为本,也不知道自己所踏上的是危险。这几样都忘记了,处在险处如同平地,食毒也如同甘饴。”这就是至理。古代的好将领与善于安抚百姓的人,就是这样的。

诸葛亮说:“古代善于带兵的将领,培养他人就像培养自己的儿子。有危难就身先士卒,有功劳就退身在后,死去的人表示悲哀并安葬他,负伤的人流着眼泪安抚他,饥饿的人将自己的食物给予他,受冻的人脱自己的衣服温暖他,聪明的人依礼给他俸禄,勇敢的人经奖赏而规劝他。当将领的人能做到这样,就能所向披靡,每战必胜。”不仅对士兵要这样,对待平民百姓也应该这样。所以古人说:“不役使耳目,百度惟贞。”又说:“玩人丧德,玩物丧志。”抑制自己的物质欲望与物质享受,在军事将领中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

只有你付出一些行动,在行动上感化人,下属才会为你卖命。

我国古代的司马穰苴,是由百夫长而一下直升为大将的,准备出师抵抗晋兵时。斩杀庄贾,以立威立信立法而行。他曾经说:“士兵的伤亡,饮食生活,问病医药,都要躬身过问,要熟悉军队的粮草、士兵的待遇以及各方面的情况,与士兵们平分食物,与他们比较输赢。”三日后才出师,生病的人都要求同行,争着出战,都愿意为他赶赴战场。晋军听说后,班师回朝;燕军听说了,渡水撤退。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孙子兵法里上上之策,要想做到这一点,做为大将一定要在行动上进行感情投资,以感化士兵战争的勇气,敌方见士气逼人,不用战争就首先败下阵。

古代最出名的将领之一吴起,曾经拜鲁国曾子为师,学习儒术。

吴起治军号令严明,军纪森严,赏罚严明,任贤用能。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处处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和普通士兵吃相同的饭菜,穿一样的衣服,行军时不骑马,不乘车,背负干粮,坚持与士卒一起步行。吴起统率魏军攻打中山国时,有一个士兵身上长了毒疮,辗转呻吟,痛苦不堪。吴起巡营时发现后,毫不犹豫地跪下身子,把这位士兵身上毒疮中的脓血一口一口地吸吮出来,解除了他的痛苦。士兵的母亲听说了这件事,大哭。别人说:“你儿子仅仅是个普通士兵,却得到将军为你儿子吮血,应是光荣之事,为什么还要哭呢?”士兵的母亲说:“不是这样呀,前几年吴将军为他的父亲吮吸疮口,结果他的父亲直到战死也决不回首。今日吴将军又为他的儿子吮血,我真不知我儿子要死在哪里了,我因此哭。”

当时吴起所事的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而且廉洁正直,能够得到士卒的拥护,便让他在西边守护黄河西岸的魏国土地,同时抵御韩国和秦国的入侵。

明代将领史可法,不仅与战士同甘共苦,而且“士不饱,不先吃;未受衣,不先御”。督军作战时,就“行不张盖,吃不重味,夏天不怕热,冬天不穿皮衣,睡觉不脱衣服。”这些都是最具有影响力的行为。

2.情感管理,利用属下的智慧成就霸业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世界上也没有全才,再聪明的男人也有他不知道的地方,样样精通的男人是神不是人。既然做不到全才,就需要花点“心机”充分地利用属下的智慧为自己所用,集大家的智慧为一体,这样的男人还怕成不了大事?

一个成大事的男人,首先应该具备的能力就是要善于利用他人的智慧,为己所用。因为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只有集大家的智慧为一体才能成就大事。

格兰仕品牌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了,而它的成功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蕴藏着老板梁庆德多少感情投资。

“如果真的不行了,一定要保住所有的人,一定要让所有的员工都安全!”。1994年市场上一帆风顺的格兰仕却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水灾,偌大的厂区变成一片汪洋。看着为了抢救集团财产而昼夜奋战的格兰仕人,格兰仕创始人梁庆德坚定表示。这么一句话,深藏了多少感情在里面。

“梁庆德是一个低调谨慎、深谙用兵之道和非常讲感情的人。”一位格兰仕区域销售经理这样评价自己的老板,“很多高级管理人员都是冲着老板的知遇礼爱之情而投奔来的。”

无论梁庆德还是格兰仕的执行总裁梁昭贤都不喜欢“职业经理人”这个词。在他们看来,职业经理人只是一种纯粹雇佣关系,缺乏感情。在管理队伍的选人标准上,梁庆德坚持把感情当作一个首要的标准。他认为同一帮人,对企业有没有感情,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

梁庆德早就把这种投桃报李式的情感投资注入到格兰仕的管理中。在公司第一次改制、镇政府准备退出格兰仕时,大家觉得风险太大,不愿意认购格兰仕的股份。梁庆德贷款买下其他人不愿意买的股份。当格兰仕呈现出良好的盈利能力时,梁庆德又将当时自己买的股份拿出一部分分给大家。有风险自己扛,有利益大家共享,这就是为什么经理人愿意为他“卖命”的原因。

为了表示对人才的尊重,在高层管理人才的引入上,几乎都是老板亲自出马考察和游说的。

感情终归是感情,经理人还是要靠业绩说话。格兰仕人力资源部叶东经理认为,除了感情投入外,良好的制度保障也是经理人发展必备的环境要求。在很多不同的场合,格兰仕高层都表达过这样的意思:格兰仕不属于家族企业,它是大家的企业。而“德叔”则为来到这里的各种人才搭建了一个“可以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是如何做的——

松下幸之助向来以严格管理闻名,但他对“情感管理”也有一手,充分利用了属下的智慧。

在公司创业之初,为了尽快完成原始的积累,赶超对手,松下的严格管理可说是无所不用其极。这种方法虽说也达到了松下的目的,但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企业文化的延伸,松下感到只靠严格已管理不了公司了。

松下幸之助是身体比较弱的人,他的精力却特别的充沛。他在管理着那样大的公司时,从来不忘记关心员工的生日。朋友、员工的生日、婚礼,他都会亲自提写贺卡。他的这种举动渗透着一种浓浓的人情味。

每年松下的生日他都会收到许许多多的贺卡和贺电,而他对这些贺电和贺卡一般都要亲自写信表示感谢。他本可以叫秘书打印,但打字的机械往往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因此他是绝不会采用的。他的亲笔信无论长短,都充满了人情味,这是保持良好人际关系和保持个人形象的有效方式。

最初的松下电器公司,只不过是松下夫妇两人的私人作坊,制作电绝缘板。后来开始有了一两个雇员。但是在将近七十年的历史中,它却像是由蛹幻化蝴蝶一样,神奇地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器王国之一。这一成功案例是值得每一个欲成大事的男人借鉴学习的。

按照传统的观念,雇主和雇员的关系仅仅是一种雇佣关系。但是松下幸之助管理雇员却不是这样,而是尽一切努力、以不同寻常的热情在雇员中培养他们的企业精神。使雇员把工作当作自己应该为之尽职尽责的事业来做。

松下幸之助的这一管理思想,既提高了雇员的工作效率,又能让所有的员工齐心合力,为促进公司的发展而不懈努力。收到了普通的管理模式所达不到的效果。

松下幸之助在他自己一生的奋斗中深切体会到,善待每一位员工,充分利用他们的智慧和潜能,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壮大。

日本的企业家以管理严格著称,松下幸之助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大是大非上他严肃对待,但在感情上他懂得善待员工,笼络人心。只有“温情脉脉”地利用感情的钥匙打开员工的智慧之门,企业才能发展壮大。

3.情能致胜:善于投资“人情生意”

人是有情之灵物,人人都难逃脱一个“情”字。尽管在商场上素来有“认钱不认人”之说,但是“人情生意”从未间断过。鸟可为食而亡,人可为情所动,则凡是有“心机”的男人都善于投资“人情生意”,即“感情投资”。

所谓投资“人情生意”,说简单点,就是在生意之外多了一层相知和沟通,能够在人情世故上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相助。即使遇到不顺当的情况,也能够相互体谅,“生意不成人情在”。

这种情况往往有多种表现。一种是自然形成的。你在生意场上遇到了相互比较投缘的人,有了成功的合作,感情也自然融洽起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缘”的人。有缘自然有情,关系好的时候,互相付出自然不在话下。问题在于如何保护和持续这种关系,继续爱护它、增进它,使其长长久久,这就离不开男人的“心机”了。

俗话说得好,在家要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在外经商就得做“人情生意”。

张新根是杭州一家笔庄的老板。1989年在杭州创业时,他十分窘迫。那个时候是他人生中的最低谷。苦到买不起煤球自己找一点简易的柴烧火。即使如此,他也并没有放弃,而是经常出没于杭州的各个画廊、美术院校,只要有机会就给别人看他的笔,正当他四处碰壁、十分窘迫的时候,改变他命运的一个人出现了。

张新根在某一天的一个画廊里,当时任杭州画院的副院长周文清老师也来画廊参观,张新根看周老师气度不凡,就拿出一支上好的鸡毛笔要送给周老师,周老师看后感到很惊讶。这次巧遇使周文清老师对他的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笔会友,两个人在研究笔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笔,周文清决定帮他开一个笔会,并免费提供场地。通过笔会,张新根认识了画院的更多的朋友。还帮助他解决了欠了多年的债务问题。还掉债务后,张新根的心情也轻松起来。时间久了,通过书画家们和顾客间的相互介绍,他的笔庄在杭州渐渐闯出了名气。

不久后,张新根将他的笔庄开在一个冷清的文化用品市场二楼的拐角里,气氛虽然冷清,但张新根却有他的目的。喜欢毛笔的人都是一些文人,不喜欢很热闹的地方,书法家、画家来这一看就会觉得比较高雅,地方也比较宽敞。有时他还会经常给顾客试笔,如果环境很吵闹,试笔就感觉不出来,那么在清静的地方,就不会打断他的思路,也能感觉到这个笔是怎么样的。

如今,张新根已经拥有两个笔庄、一家工厂,每年制作销售毛笔四五万支,张新根正走在成功的创业路上。

张新根利用人际关系,实际上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关系,就是说当他在资金已经欠债欠很多的情况下面,经营不下去了。他请一些墨宝帮了他的忙,把债还了,这是很典型的人情的关系,第二个,开工厂的时候,人家给他提供的场地是不要钱的。第三个,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文化市场里面都要去挑好位置,人流大,他是在二楼最偏僻的地方,经营概念是什么,让我的客人到这儿来,能够心情放松,能试我这个笔,看这个笔好不好,这样做的效果使得顾客像回到家一样,充满了人情味,生意自然就好做了。他在经营上的亮点就是始终没有忘掉各个环节,充分去利用人际关系这种因素。这才使得他转败为胜。

其实,做生意投资人情,谈的就是一个“缘”字,彼此能够一拍即合,要保持长期的相互信任、互相关照的关系也不那么容易,成大事的男人仍然需要不断进行“感情投资”。尤其在商场上,各自都为各自的利益,彼此都晓得商人多诈多奸,人与人交往不能不防,所以很容易互相起疑心。结果“缘”就会由合作转为对立,人情变成了敌意。情场上,最爱的人常常会变成最恨的人,这在商场上也屡见不鲜。相互最仇视的对手,往往原先是最亲密的伙伴。反目为仇的原因,恐怕谁也说不清,留下的都是互相指责和怨恨。

走到这一步是一些男人没有“心机”,忽略了投资“人情生意”的结果,甚至已经忘掉了这一点。

生意场上的许多男人都有这种毛病,一旦关系好了,就不再觉得自己有责任去保护它了,往往会忽略双方关系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例如该通报的信息不通报,该解释的情况不解释,总认为“反正我们关系好,解释不解释无所谓”,结果日积月累,形成难以化解的问题。而更不好的是人们关系好之后,总是对另一方要求越来越高,总以为别人对自己好是应该的(因为我们关系好);但是稍有不周或照顾不到,就有怨言(怎么能这样呢?要是别人还可以原谅,但我们是朋友啊)。由此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损害双方的关系。

可见投资“人情生意”应该是经常性的。在商务交际中不可没有,在其它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能没有,人情如同人际关系中的“盐”,缺之一切都会淡然无味,更不用谈有很多朋友了。一个做事有“心机”的男人应该懂得把人情生意做得恰到好处。

4.人情像银行里的存款,需时时“储蓄”

你送朋友一个人情,朋友便欠了你一个人情,他日所要,他一定会回报的,因为“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当然人情需要储蓄,它就像你在银行里的存款,存的越多,存的越久,红利便越多。

钱钟书先生一生日子过得比较平和,但困居上海写《围城》的时候,也窘迫过一阵。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所谓“卷袖围裙为口忙”。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里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分。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恰巧这时黄佐临导演排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时隔多年,黄佐临导演之女黄蜀芹之所以独得钱钟书亲允,开拍电视连续剧《围城》,实因她怀揣老爸一封亲笔信的缘故。钱钟书是个别人为他做了事他一辈子都记着的人,黄佐临40多年前的义助,钱钟书多年后还报。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要想人爱己,己须先爱人。只有时刻存有乐善好施、成人之美的心思,才能为自己多储存些人情的债权。这就如同一个人为防不测,须养成“储蓄”的习惯,这甚至会让他的子孙后代得到好处,正所谓前世修来的福分。黄佐临导演在当时不会想得那么远、那么功利。但后世之事却给了他作为好施之人一个不小的回报。

究竟怎样去结得人情,并无一定之规。

对于一个身陷困境的穷人,一枚铜板的帮助可能会使他握着这枚铜板忍一下极度的饥饿和困苦,或许还能干番事业,闯出自己富有的天下。

对于一个执迷不悟的浪子,一次促膝交心的帮助可能会使他建立做人的尊严和自信,或许在悬崖前勒马之后奔驰于希望的原野,成为一名勇士。

就是在平和的日子里,对一个正直的举动送去一缕可信的眼神,这一眼神无形中可能就是正义强大的动力。对一种新颖的见解报以一阵赞同的掌声,这一掌声无意中可能就是对革新思想的巨大支持。

就是对一个陌生人很随意的一次帮助,可能也会使那个陌生人突然悟到善良的难得和真情的可贵。说不定他看到有人遇到难处时,他会很快从自己曾经被人帮助的回忆中汲取勇气和仁慈。其实,人在旅途,既需要别人的帮助,又需要帮助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帮人就是积善。

也许没有比帮助这一善举更能体现一个人宽广的胸怀和慷慨的气度的了。不要小看对一个失意的人说一句暖心的话,对一个将倒的人轻轻扶一把,对一个无望的人赋予一个真挚的信任。也许自己什么都没失去,而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也许就是醒悟,就是支持,就是宽慰。相反,不肯帮助人,总是太看重自己丝丝缕缕的得失,这样的人目光中不免闪烁着麻木的神色,心中也会不时地泛起一些阴暗的沉渣。别人的困难,他可当做自己得意的资本,别人的失败,他可化作安慰自己的笑料;别人伸出求援的手,他会冷冷地推开;别人痛苦地呻吟,他却无动于衷。至于路遇不平,更是不会拔刀相助,甚而见死不救,也许他还会有十足的理由。自私,使这种人吝啬到了连微弱的同情和丝毫的给予都拿不出来的地步。

也许这样的人没有给人帮助倒是其次,可怕的是他不仅可能堕落成一个无情的人,而且还会沦落为一个可怜的人。因为他的心除了只能容下一个可怜的自己,整个世界都无需关注和关心,其实,他在一步步堵死自己所有可能的路,同时也在拒绝所有可能的帮助。

战国时代有个名叫中山的小国。有一次,中山的国君设宴款待国内的名士。当时正巧羊肉羹不够了,无法让在场的人全都喝到。有一个没有喝到羊肉羹的人叫司马子期,此人怀恨在心,到楚国劝楚王攻打中山国。楚国是个强国,攻打中山易如反掌。中山被攻破,国王逃到国外。他逃走时发现有两个人手拿武器跟随他,便问:“你们来干什么?”两个人回答:“从前有一个人曾因获得您赐予的一壶食物而免于饿死,我们就是他的儿子。父亲临死前嘱咐,中山有任何事变,我们必须竭尽全力,甚至不惜以死报效国王。”

中山国君听后,感叹地说:“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而失国矣。”即给与不在乎数量多少,而在于别人是否需要。施怨不在乎深浅,而在于是否伤了别人的心。我因为一杯羊羹而亡国,却由于一壶食物而得到两位勇士。

这段话道出了人际关系的微妙。

5.放长线方能钓大鱼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人情也是同样,善于放长线的人,就能够钓上大鱼,感情投资的越早,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多。

这是一家规模很小企业的招聘会。这家企业很小而且刚刚成立不久,但由于从事的行业是最有前途的通讯业,而且公司的创立者掌握着领先同行的关键技术,总经理本身在商界颇有实力,从而助长了这家企业的人气。应聘者共有一百位,但是最终进入企业工作的却只能有三个人。大部分应聘者都被辞退了。就在这些人要离开的时候,总经理留住众人,“诸位辛苦了,虽然我们这次没有足够的职位满足大家,但是我们知道,你们都是非常优秀、具有很大潜力的年轻人,现在我们把自己掌握的其他企业空缺的职位信息提供给大家,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也衷心祝愿你们能如愿以偿”。大家都觉得很震惊,一个小小企业的经理,居然有如此长远的眼光!究其原因,乃是因为其余的97人肯定将分别进入各种行业各类公司就职。如果能够与这些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就可以轻易造就本公司与97家公司的人际关系,而有了这张雄厚的人际关系还怕公司不能做大吗?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不久这家小公司就迈入了大公司的行列。原因是因为该公司的经理颇有“心机”,善于放长线钓大鱼,打造人际关系网。

有个已经退休的老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相交三十多年,至今仍是最要好的伙伴。原来,他们是同一年进入同一个部队工作的,他当时是个军校毕业的大学生,而对方只是一个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士兵。后来两个人都因为出色的工作成绩和才干,被提拔到同一级岗位上。再后来,机关需要提拔一个干部,他们两个都成为最有可能的候选人,当然也就成为最强劲的竞争对手。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关系,许多人都认为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对手,关系肯定非常糟糕。也曾经有过好多心怀别样目的的人,在两人中间说些不利于团结和工作的话。但是,他们两个却成为最要好的朋友,从来不为名利争权夺势。后来,他调到了另外一个单位,并且当上了领导,最初他还以为是自己真的才能出众。原来,这一切都是对方为他安排的,那位朋友凭借自己的人际关系,把他引见给上级,才使得他走得那么顺利。直到晚年,两个人都功成名退,老人更觉得当年辛辛苦苦所维持良好的朋友关系,给自己带来了莫大的回报和安宁。

老人语重心长地说:一定要和你同期进入公司的职员保持良好的关系。所以说,对同期进入公司的同事切不可视作竞争对手,而应该尽力去维持朋友关系。不但会活得省心,而且会获得想不到的帮助和回报。这番话对想成大事的男人来说有一定意义的。

精于恋爱之道的人大都懂得这样一个金言,那就是“普遍撒网,重点捉鱼。”此法是提高成功率,增加“总产量”的不二法门。人的网是他的社会关系,“撒网”就是创造,编织社会关系的能力。商界名言说:“一流人才最注重人缘。”又说:“擦肩而过也有前世姻缘。”因此商界中最重人际关系。“一流人才最注重人缘”,其实这句话反过来说更让人信服:“最注重人缘的人,才能成为一流人才。”确实,人缘是很微妙的东西。我们在世间上的一举一动,所接触的大人物或小人物都很可能变成日后成败的因素。而世间密密麻麻地结着人缘的网,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个的网目之中,攀缘着网丝可以和许多人拉上关系。假如你们能和这么多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成为在事业上帮助你的朋友,在生意上照顾你的顾客,这样一来,相信你的事业也一定非常成功。

由此可见,结的网越多、越坚固,等于你有一个无形的巨大的财产。不用说,以此作资本,成大事必会容易的多。人脉亦即人缘,仍要努力加以扩大,加以活用,使得自己的事业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当你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只要运用组织力量,扩大、运用公司的人脉就可以使业务得以进展。公司有公司整体的信用和实力,领导有领导之间的人脉,职员有职员之间的人脉。因此人脉是自立事业最重要的课题和首要的任务,事业能否成功,人脉的好坏很可能是决定胜败的关键之所在。

因此男人结识的人越多,成大事的概率也就越大。这是处世学中的一条定律。

这会让人们想起国画大师张大千。当他在世时,有一阵子暂住在广义路的公寓里。地方本就不宽,又有一大家人。可是每次学生去拜访,都见高朋满座,还直留学生吃饭。据说张大千在巴西的时候,家中的食客更多。学生们只要磕头拜了师,就成为家中一员,开饭往往好几桌。他卖画赚的钱,常用来收藏古画和招待朋友。开销大了,又不得不加紧作画,甚至把收藏品卖了筹钱。怪不得艺术界的人说他“富可敌国、贫无立锥。”

只要你细细观察,却不能不说,张大千之所以成为张大千,不仅因为他的“画艺”,更因为他的“格局”。

张大千常说“送人画,尤其要送好的”。也确实,他的好画往往送给了政界和新闻界人物。只是,再想想,哪个收藏他作品的人会不捧他?于是愈捧,他愈红;愈红,也愈开阔,大把的钱赚进,又大把地分给朋友。他的名声愈大、画价愈高,愈敢画,也愈敢突破,即使他画“曲高和寡”的泼墨,大家还是会买。张大千最大的成就,就是“泼墨”。

他死前,把许多重要的收藏和代表作,都捐给了故宫和历史博物馆,连房子也捐出去做了纪念馆。所以,张大干的格局是“大师的格局”,他没有太多的“私情”,所以能得到“公爱”。

什么叫作“格局”?格局可以是胸怀、是见识、是信心、是宽广的抱负。

格局是在自信中不否定别人,是一种谅解与宽容。格局不是“藏于己”而是“分予人”。格局愈是得意,愈无私。格局不是“单赢”,而是“双赢”。因此,有“心机”的男人要广结天下客,把眼光放得长远些,如此人脉的效应才能够更持久,更有力。

6.要不失时机购买有价值的“原始股”

你在一个人春风得意时与之靠拢,与在他失势时拉他一把,你们的关系是大相径庭的。选择后者的男人能成就大事,因为他知道受到帮助的人就像股票中的原始股,其价值会在日后显现。

人究竟谁和谁关系近?一般情况下,当然是直系亲属近。不然就不会有“是亲三分像,是火热过灰”之说。但这也要看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有些时候由于利益的原因或许亲属也并不如别人更容易相处。但人这东西不论亲疏远近,都不可轻易得罪。因为谁也不知道谁将来会提什么气,长什么彩,发什么光。俗话说“困龙犹有上天时”,说的就是这个理儿。

1877年冬,河南大旱,袁世凯的叔叔袁保恒被调往开封帮办河南赈务。袁世凯随堂叔赴开封,本想着干一番事业,没想到到开封的第二年5月,袁保恒却因染上当地的流行病去世。袁世凯失去靠山,料理完后事后,只好又郁郁寡欢地回到了故乡项城县。

对于袁世凯来说,自从7岁随嗣父袁保庆离乡,先后转赴济南、南京、北京、开封,在都市断断续续生活了将近12年。在此期间,都市繁华、官场风气,他已了如指掌。因此,他是无法甘心在闭塞的故乡淡泊一生的。因此袁保恒去世以后,他回到项城,开始了他一生中惟一的一段文人诗酒生活。

袁世凯生性喜欢多事,又好出风头,虽然他自己的文章并不好,却联合了一些读书人,组织了一个文社。这个文社所需要的一些房屋和费用,都由他一个人负责。由于这个缘故,大家也公推他为文社的负责人了。

袁世凯先后筹办了两个文社,一名丽泽山房,一名勿欺山房。由于袁世凯出资捐款,在当地却也吸引了一批文人雅士。

这一日,袁世凯正在仰山堂读书,一个秀才前来拜访。袁世凯延纳入室,两厢坐定,两人一见如故。话语投机,遂结拜换帖为兄弟。此人就是后来曾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

徐世昌,长袁世凯4岁,当时正为陈州授馆课童,由于家道败落,当时已是穷困潦倒。袁世凯晓得徐世昌一文不名,无北上应试的盘缠,便慷慨解囊。结果,徐世昌此一次赴京赶考,果然榜上有名。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徐世昌1882年中举,1886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从此以后,袁世凯宦海生涯30年,徐世昌是袁最知心的谋臣。

1879年秋,袁世凯第二次参加乡试,但再次落第。这对于野心勃勃的袁世凯来说不能不说是个极大的打击。袁世凯盛怒之下,烧毁了所作的所有诗文。

科举没希望了,但总不能坐吃山空啊,想来想去,袁世凯想到了捐官。但捐官得需要一大笔钱,这对于当时的袁家来说也是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因为袁保恒死了,等于折断了袁家的一个擎天柱,莫说捐官,连在一起生活下去都已成了问题。

因科举无望,袁世凯不得不为筹措金钱而费周折。开始,袁世凯曾向内弟——于氏夫人的弟弟借钱。没想到这位小舅子不但不给,反而挖苦说:“你还是在家呆着好些,就你那德性,莫说上北京,就是上天京,也是老和尚上供——白扔面。”一句话把袁世凯弄得难堪极了。

但是,这却从反面给袁世凯一个教训,不蒸馒头蒸口气,他一定要出人头地。

好心人还是有的。见他志气很大,最后,袁世凯的一位远房亲戚借给他100两银子,让他北上活动谋事。同时袁世凯的嗣母牛氏和生母刘氏由于爱子心切,也拿出自己的私房钱给袁世凯,袁世凯才启程上路,从北京辗转于上海、潮州,联系父辈的门生故吏,以图谋取进身之阶。然而,初出茅庐袁世凯失败了。袁世凯带着措资北上至京,想通过他父辈的老关系,谋取一官半职。而京城却是公子王孙们挥金如土的地方,和他们打交道寒酸不得。所以袁世凯到了北京,一开始就呼朋引类,讲究玩乐,想给人留下大户人家子弟的印象。结果,他官没有捐上,所带的盘缠却被一伙腥臊乱赌的人全给骗去了。

这真叫破屋偏遭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正在袁世凯苦于无法向家人说清,走投无路时,恰巧遇上曾经资助过的徐世昌。这时的徐世昌已是点了翰林的京官。徐世昌问明了究竟,便拿出一笔款子,资助袁世凯回乡。

袁世凯知道,项城老家绝对不是发迹之地,因此,他很快又南下到了广东潮州。因为袁世凯的父交周馥在潮州任潮州府知事兼办潮关。周馥,曾任李鸿章文牍,很为李鸿章所器重。袁世凯在周馥手下干了一段时间。周馥帮助他捐了一个正五品的同时,并且给李鸿章写信,把袁世凯推荐给他。终于,袁世凯发迹了。

后来,袁世凯官至直隶总督时,他的那位小舅子从乡下跑到天津,找到袁世凯,希望能借姻亲而谋个一官半职。袁世凯倒是“来而不往非礼也”,回话说:“外面无事可做,还是在家里呆着好些。”后来,袁世凯做了大总统,这位小舅子又从乡下追到北京,袁世凯只见了他一面,支了一些路费,就再也没有下文了。倒是当初借给他100两银子的那位远房亲戚,袁世凯还了他5000块大洋。

这就是说,人生在世决不能狗眼看人低。俗语说:驴粪蛋还有发烧的日子,更何况人乎。再说了,没钱不要紧,借得有,借不得没,切不可“财高语壮,势大欺人”。人生谁知道谁有哪一天?所以“休倚时来势,提防运去时”,要“为君子当权积福”,切莫“小人仗势欺人”。另外也要记住这一点,不要以为是亲戚,说话就不管不顾,要知道“亲不亲,线上分。”这个线,可以是利益的线,也可以是感情的线,因为人生在世,不是单依靠亲戚就可以存在的。男人要成大事,还须依靠并团结更多的人。而要团结和依靠更多的人,首要的一条便是不能无故得罪人。要知道,亲戚只是先天的一个便于沟通的条件,而不是你成大事的保障。因为,作为人类社会来说,只有永远的利益,而没有永远的亲戚。“无名草木年年发,不信男儿一世穷”,所以,有“心机”的男人,千万要记住“困龙也有上天时”,千万不要等到“船到江心补漏迟”。

人类的习惯之一,乃是往优秀出色的人身边靠拢。好像能与事业有成的人缔结关系,便可以巧妙地利用对方那股气势。这是理所当然的一种心理,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交上的朋友,通常无法培育出可靠的人际关系。由于万事顺利、春风得意的人,人人都想与其结识,都想与其交上朋友,一方面他也顾不过来,另一方面他也无法与巴结他的人成为真正的朋友。反之,如果与那些暂时不得势的人交往,并成为好朋友,那就完全不同了。就像买股票一样,买了最有价值的原始股。

一个人没落失势时,陷入遭到众人漠视的状态,原来交往密切的人都离他而去,如果你此时伸出援助之手,与之交往,他就会心存感激,铭记一辈子。你的朋友当中,有没有怀才不遇,暂时很不得势的人,如果有的话,不要疏远和冷落他,应该伸出热情之手,给予帮助和关心。一旦他日后否极泰来、时运亨通,他第一个记起来的就是你,他第一个要还人情的当然是你,到那时你找他办事情他肯定也会伸出热情之手的。

世事沧桑,复杂多变,起起伏伏,实难预料。昨天的权贵,今天可能成为平民;巨富大款,一夜之间也可能一贫如洗。从人生的角度来看,人们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背运是难免的。当人们落难的时候,正是对周围的人们,特别是对朋友的考验。远离而去的人可能从此成为路人,同情、帮助他渡过难关的人,他可能铭记一辈子。所谓莫逆之交,患难朋友,往往就是在困难时期产生的,这时形成的友谊是最有价值,最令人珍视的。

从一定意义上说,对待落魄、失势者的态度不仅是对一个人交际品质的考验,而且也建立良好人脉的契机。

如果你认定某个不得势的人将来必定是个成功人物,只是暂时的不得势,将来会大有作为,那你就该多多交往。或者乘机进以忠言,指出其失败的原因,激励他改过向上。如果自己有能力,更应给予适当的协助,甚至施予物质上的救济。而物质上的救济,不要等他开口,要随时采取主动。有时对方很急着要,又不肯对你明言,或故意表示无此急需。你如果得知此情形,更应尽力帮忙,并且不能有丝毫得意的样子。一面使他感到受之有愧,一面又使他有知己之感。寸金之遇,一饭之恩,可以使它终生铭记。日后如有所需,他必全力回报。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有“心机”的男人,要多结识一些可交的失势之人,他将是你生活中忠实的朋友,事业上得力的助手。

7.山河百川,有容乃大

清代有首诗说得好:“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保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幸勿多苛求。”所以,要想以强大的人脉来助自己成大事的男人,就要有容人之量,胸怀全局,还要有“心机”,不可因一己之好恶,被随意的“情绪”牵着鼻子走,以致失去他人之心,误了大事。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要成大事的男人,必须要能容人、容言、容事,看人长处,赞其优点,求同存异,以大局为重。

我们知道历史上有管鲍之交的故事,里面就有着“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体现。

管仲是春秋时齐国人,长得相貌堂堂,他博古通今,有经邦济世的才能。年轻时,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了钱分账时,管仲总是多拿一些。大家都很生气,鲍叔牙说:“管仲不是一个贪小便宜的人,他多拿是因为家里穷,我是心甘情愿让他多拿的。”后来,管仲参了军,每次打仗都缩在最后面,撤退时又跑在最前面,别人都骂他是个胆小鬼,只有鲍叔牙说:“管仲有老母亲需要他赡养,他不是那种害怕战斗的人,他一定会取得很大成绩的。”管仲听了这些话,十分感动,说:“生我的是我的父母,而能真正了解我的却是鲍叔牙!”从此以后,他们俩结成了生死之交。

却说齐襄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纠,母亲是鲁国人;小儿子叫小白,母亲是莒国人。管仲对鲍叔牙说:“齐襄公死后,继承王位的不是纠就是小白,我们俩现在分别去给纠和小白做老师,到时不管他俩谁做国君,咱们俩都相互推荐。”鲍叔牙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管仲就做了公子纠的老师,鲍叔牙做了公子小白的老师。

齐襄公是个昏君,被大臣杀了。当时公子纠在鲁国,公子小白在莒国,大臣们决定迎接公子纠回国当国君。

鲁国派人送公子纠回国,莒国派人送公子小白回国,管仲怕小白先回国,就追上公子小白,射了他一箭。公子小白假装中箭,骗过管仲,然后与鲍叔牙快马加鞭先回到齐国,当了国君,即齐桓公。

鲁庄公听说公子小白当了国君,十分生气,就派兵攻打齐国,结果大败而还。在齐国压力之下,鲁国杀了纠,把管仲送回齐国。

齐桓公要鲍叔牙当丞相,鲍叔牙说:“管仲这个人有经天纬地的才能,他比我强十倍,希望大王不要记恨他射您一箭,让他当丞相。”齐桓公想了想说:“好,我先见见他,看看他有什么能耐。”

齐桓公选了个日子,亲自把管仲接到宫里,管仲就向齐桓公谈起了自己的治国政策。管仲讲得头头是道,齐桓公听得津津有味,两人连续谈了三天三夜,齐桓公十分高兴,就把所有国家大小事情交给管仲去处理,称他为“仲父”。

管仲死后,齐桓公让鲍叔牙当丞相,鲍叔牙说:“我这人善恶分得太明,恐怕难以胜任。”齐桓公为了让鲍叔牙当丞相,就把自己宠爱的三个小人赶出了宫门,鲍叔牙才当了丞相。

无论是齐桓公,还是鲍叔牙,他们都以其宽容大度、求同存异的处事气度去容纳管仲,这不仅赢得了民众的敬仰,还赢得了广泛的人情,这对刚上台的齐桓公在治理国家的一段时期里稳定齐国民心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齐桓公记恨前仇,不善于忍,只记得管仲射杀自己的一箭,那管仲的才能就无法实施。

从长远来看,“忍”也是成就大事的法宝。事有大局与局部、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分。当眼前冲突有碍大局和长远利益时,“忍”的态度就成为顾大局的最佳选择。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有“心机”的男人往往能权衡利弊,决不会因小而失大。人缘的好坏,差别往往就在宽容与不宽容之间。想借别人智慧成就大事的男人必先做到宽容。

(1)要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能否宽容首先是一个思想修养的问题。宽容的人通常是为人豁达、待人宽厚、品德高尚、有远大理想的人。他们不会过多计较私利、个人面子,遇事能更多地着眼大局,着眼团结。由于有这样的思想基础,所以对小是小非能忍让,表现出大度胸怀,宽容态度和坚韧品格。

(2)要做驾驭自己情绪的主人

宽容者需要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尤其是要善于制怒。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忍”的过程即是意志力发挥作用的过程。能不能宽容,关键看自己意志力的强弱。

8.主动和别人搞好关系

在成大事的道路上,一个人孤军奋战是不行的,他必须联系志同道合的朋友。成功时,相互交流经验和分享快乐,失败时,相互倾诉和鼓励,从而取得更加辉煌的事业成就。

在人生的道路上,单枪匹马的结果是好汉难敌四手,明明是志在必得,可却败得很惨。而有“心机”者,在自己身单力薄时,能主动跟别人搞好关系,善于跟别人合作一起打天下。

范仲淹,宋朝的才子,官至宰相,他的才识智慧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他雄心勃勃,想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结果处处受阻。看到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腐败之风,自己无可奈何,只好发出了“唯斯人,吾孰与归?”的千古悲吟,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人类社会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人际关系更被打上了独特的烙印,想在社会中安逸生活,想在社会活动中游刃有余,想在社会发展中出类拔萃,都必须让人际关系在你的事业成功路上助你一臂之力。这是青年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际关系在生活和工作中充当着重要角色,起着独特的作用。

现代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已经研究证实,人际关系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力。

第一,能产生亲和力。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迅速发展,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竞争非常残酷,单靠一个人的能力是很难取得事业的成功的。男人成大事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同心协力,顽强拼搏,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就,创造灿烂的人生。可见亲和力对于一个男人事业的成功是多么重要。

第二,能相互补充。

一个人,纵然是天才,也不是全能的。尼采鼓吹自己万能,结果发疯而死。所以男人要想完成自己的事业,就必须要利用自己的才智,借助他人的能力和才干。这就要求他在事业的征途中,花点“心机”恰当地选择人才。

第三,能使人感情融洽。

人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高级动物,而感情是人类之间交往的基础,人与人之间需要时刻传递,交流感情。有“心机”的男人要做“有情的领导”,才能够在事业的奋斗中得到更多的收益。

第四,能更好地掌握信息交流。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掌握了信息,就等于掌握了市场,掌握了成功。信息的闭塞,就可能使人贻误战机,遗憾终生。

广交朋友,妥善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使你获得不同的信息,在这些信息的协助下,你才会处于领先地位,取得事业的成功。

男人要成就一番事业,没有支持和帮助是不行的。只有正确认识到这一点,正确认识自己,从自身出发,乐于助人,能与人同甘共苦,这样才有机会赢得别人的帮助与合作,才能成就事业。

有“心机”的男人善于向别人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使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自身努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成功地与他人合作,来成就自己的事业。

9.不惜忍痛割爱下放“人情债”

男人在成大事的路途中,必然需要一个死心塌地为自己效命的人。有“心机”的男人会不惜代价去笼络这个人的心,哪怕忍痛割爱。“人情债”不是能出之手笔端见之于形的,它能笼络、羁束对方,就像猎狗的项圈,永远控制着对方。

胡雪岩在“下放人情债”方面是个高手,他用这种方法宠络住了一大批誓死效忠他的人,使得他的事业空前绝后。

胡雪岩偶尔遇到了他儿时的伙伴黄姑,这黄姑与胡雪岩两人,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而且胡雪岩也已经在操办,准备光明正大娶黄姑过门。

第二天,一件意外的事彻底打乱了胡雪岩的计划。一大早,王有龄便差人送来一份官报,上面刊有一则消息:太平军踏破清军江南大营,逼近上海,苏南地方失陷三十余州县。胡雪岩震惊不已,苏南高邮设有阜康一个分号,进出数十万两银子,一旦被太平军没收,损失巨大。胡雪岩忧心如焚,立刻派心腹前去打探分号的情况。分号的档手叫田世春,从前在信和当小伙计,为人机灵,生意场上是把好手。战乱之中,钱庄成为乱兵洗劫的目标,阜康这家分号凶多吉少,胡雪岩茶饭不思,夜不成寐,密切注视苏南方面情况。

等到第八天晚上,阜康门外忽然响起敲门声。伙计把门打开,一个血糊糊的人滚进门倒在地上,骇得伙计惊叫,惊动了所有人。大家点灯一看,原来此人是高邮阜康分号的档手田世春。胡雪岩闻讯赶来,叫人把田世春扶到床上,灌了一碗参汤,田世春才清醒过来。

“胡老板,终于又见到你了,”田世春喜极而泣,又哭又笑,神经都显得不正常。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慢慢谈,慢慢谈,”胡雪岩安慰道,连夜叫来医生,验明田世春身上中刀伤竟达18处,众人惊愕万分。田世春慢慢道出原由。

田世春不愧是个精明商人,他不单埋头做生意,而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密切注意社会动态。早在太平军大败湘军,回师安庆时,他便预料到太平军必然挟胜者雄风,对江南地方有所动作。田世春便以做短期生意为主,快速出击,见好就收,竭力回笼短期货账,以备不测。当太平军向江南大营动手时,田世春已将钱庄存银40万两雇了几辆马车向杭州启运,幸免于战火。但鳞鳞马车,毕竟比不上太平军的战马来得快捷。一天,运银的马车同一支太平军的前哨马队遭遇。见马队只有十来个士兵,田世春索性破釜沉舟,叫伙计们操刀备家伙,同马队干上了。

训练有素的太平军士兵没料到商队伙计竟敢同他们较量,一时慌乱起来。田世春仗着年少时学过几手武艺,殊死抵抗,身上中刀十几处,血流满身,仍不退让。伙计们见档手如此,也都勇气大增,拼刀砍杀。大胆深入敌后,这支前哨马队本有忌惮,见商队如此亡命,不敢恋战,匆匆遁去。钱庄的银子得以保全。从来只听说兵劫商,此番居然商队赶跑兵士,胡雪岩真是难以置信。

“马车现在何处?”胡雪岩急切地问道。

“我怕再遭乱兵,藏在乡间一个隐蔽处。”胡雪岩马上派人去取银子,分文不缺。

“了不起,了不起,田世春千里护银,可歌可泣。”胡雪岩一迭声道,激动得忘乎所以,在客厅中来回踱步,大声嚷嚷。银子失掉了尚可赚回来,一名忠诚的伙计,可谓千金难求。对田世春,当行重赏。可是银钱,似乎还不足以奖励田世春的大功,田世春的忠心不是银钱所能换得的。为了采用特殊的奖励方式,胡雪岩破天荒第一次难下决断。自己的事业需要大发展,尤其需要田世春这样的助手,一旦得到主人的依赖,便会像猎狗一样去冲杀、撕咬,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自己应该制造一只猎狗的项圈,去笼络、羁束对方,让他永远为己所用。

田世春父母双亡,是个孤儿,正当青春年少,尚未成亲,如能替他张罗操持,建立一个温暖的家,必定对胡雪岩感激涕零,视如泰山。胡雪岩想起这点,暗暗叫绝,若择一个美貌女子,为其完婚,所揽一切费用,再送他一笔家底,这样的奖励,不无人情味,胜过大笔银钱,岂不妙哉!

胡雪岩冥思苦想,忽然想起把黄姑嫁给田世春再恰当不过了。他有一种负罪感,对黄姑,他已有了“妻子”的感情,是他感情世界的最后的堡垒。黄姑是自己的同乡,俗话说,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同乡人总是互相庇护的,乡情如同牢固的纽带,令她永远忠实于自己。

黄姑对自己一往情深,青梅竹马,这份特别的感情可谓金不换,少女的痴情可以相伴她终生,是忠实的保证。谁都知道黄姑和自己的关系,而一旦把她嫁给田世春,他会感激主人的割爱,并且具有特殊的意义,主人能把初恋的女人毫不犹豫地转让给伙计,这份信赖价值如何?

胡雪岩被自己高尚的行为所激动,他庆幸自己没有像在妓院那样轻率行事,占有黄姑,因而可以把这个纯洁的女人送给田世春。但又有几分心痛!唉,那可是个尤物呀,足以令男人陷入温柔乡中失魂落魄。但这遗憾只几分钟便被男子汉大丈夫固有的骄傲代替了:天涯何处无芳草。送走一个黄姑,换得的好处,十个黄姑也不止。人生便是一场交易,只有赢利或亏本,没有其他存在。胡雪岩主意打定,他不再留恋儿女情长,他是个精明的商人,把黄姑的情义换算成筹码,投入交易,并且从此不再为情所惑。

选个日子,胡雪岩把田世春带到黄家,介绍给黄家父母。对胡雪岩的朋友,黄姑十分殷勤好客,并无特别的想法。她奇怪胡雪岩为何迟迟不来下聘,眼睛里满含忧郁。胡雪岩躲避着黄姑探询的目光,竭力称赞田世春的能干和功劳,并宣称说要提拔田世春坐阜康的第二把交椅,今后黄家父女见了田世春就和见到胡雪岩一样。

回钱庄后,胡雪岩问田世春,对黄姑的印象如何?田世春颇感困惑,老板和黄姑从小要好,现在即将成亲,钱庄上下都在传言,老板问这话什么用意?田世春小心谨慎答道:“黄姑才貌双全,温柔贤惠,是位相夫教子的理想女人。”

胡雪岩高兴道:“太好了,嫁给你做老婆怎样?”

“我?”田世春大出意料:“胡老板,你不要她了?”

“我根本就没要过,”胡雪岩道:“看在同乡情分上,我照看她父女俩,也算尽了心意。如果黄姑能有你这样的丈夫托付终生,真是一桩功德无量的事。”

田世春疑窦丛生:“你俩整天在一块儿,大家早都把她当胡太太啦。”

“哈哈,你放心,”胡雪岩爽声笑道:“信不信由你,我没动她一个指头,她还是处女身。”

田世春不由得激动万分,老板把心爱的女人送给自己,该是多么大的信赖和关照,便结结巴巴道:“若能与黄姑成婚,田某感念老板恩惠,定效犬马之劳,万死不辞!”

胡雪岩感慨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黄姑待我多情,岂能不知。但她与你郎才女貌,更能相配,只要你不负我厚望,便十个黄姑也不足惜。”

胡雪岩暗中叫来黄姑养父,许以重金,要把黄姑嫁给田世春。黄姑养父见胡雪岩主意坚决,田世春也非一般人物,也就应允了,只瞒着黄姑。按照杭州人家嫁女的规矩,胡雪岩差媒人前去黄家下聘,黄姑从此便不得出门,等候成亲日子到来。

黄姑仍然蒙在鼓里,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当中。她以为胡雪岩兑现诺言,将娶她为妻。择吉迎娶的日子到了,黄姑头顶红帕,在鼓乐声中被伴娘搀扶着离开家门,踏进花轿,走向夫家。朦胧中她看到胡雪岩的身影在前后晃动,张罗忙碌,心中便充满甜蜜。进夫家,拜天地,拜祖宗,夫妻对拜,一切行礼如仪,黄姑懵懵懂懂,全然不知,被拥进洞房,独自一人坐在婚床上,听着门外喧嚷的人声,只盼望喜筵早些结束,她和胡雪岩洞房相见。

延至午夜,洞房门开,田世春喝得醉醺醺地,被人拥入洞房,咔嗒一声落锁,房里只剩一对新人。女人的敏感使她觉得有些不对味儿,黄姑就着灯光细看,差点昏迷过去,这哪是胡雪岩,分明是田世春。

黄姑惊叫一声,推开田世春,柳眉倒竖,杏眼圆睁,怒声喝道:“好个大胆的贼,竟敢来调戏你家主妇,该当何罪?”

田世春笑嘻嘻道:“黄姑娘误会了,胡老板做媒,把你嫁给我做老婆,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黄姑一阵天旋地转,道:“胡说,当初胡老板亲口告诉我,要来下聘娶我。”

“没错,起初是这样,后来他改变主意,把你给我,作为奖赏。”

黄姑细想一遍,回顾近日来胡雪岩躲避不见的动作,以及他对田世春的称颂,只觉血冲脑门,恨从心起,发抖道:“你们,怎么连感情都可以转让!”话未说完,便昏倒过去。

黄姑清醒过来,生米做成熟饭,木已成舟,一切都无可挽回。

此事过了许多天,传到知府王有龄耳中,他大为惊讶,他翘起大拇指夸赞道:“雪岩老弟深谋远虑,不为色动,忍痛割爱,有古哲先贤之风,了不起,了不起啊!”

田世春从此死心塌地为胡雪岩效命,忠心耿耿,宛如孝顺父母,直至胡雪岩破产,也从未变心。

胡雪岩的做法在今天看来有些不足取,但在当时社会,却也没有人说三道四,我们不去探究他这一招儿的对与错,就其笼络人的手段来看,不知比其他人要高明出多少倍。

10.不惜自己的身份来感动自己需要的人

对成大事的男人来说,身份高低贵贱并不重要。只要能换得人情与资本,哪怕是忍辱负重,若能感动他,为何不用?

借诸葛亮之力,是刘备人生最大的转折点,因此“三顾茅庐”既体现了刘备的人际谋略,又说明与所需的人大力沟通,可以从中产生改变一生的力量。

刘备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并无多大实力,但是,值得注意的的是,同时代的许多智能之士都没有小看他,如曹操最信任、最得力的谋土之一的郭嘉,就说他“有雄心而甚得众心”。在二十余年中,刘备历经磨难,始终没有形成自己强大的势力,原因固然很多,但最基本的是两条:其一,是他身边没有得力的谋主、军师;其二,是他没有得到足以发展的客观条件——天时、地利、人和等等。对于他来说,当时都还不具备。这两条归结在一起,就是我们所谈的借力主体——人,即通人得人,这种人,当然是非常之人。

就在他屯兵新野时,他所渴慕的人才终于出现了。

荆州,包括今湖北、湖南两省,还有河南西南部等地,范围是很大的。在天下大乱之际,荆州相对平静。刘表礼待贤士,招伟人才,于是不少北方南下的士人进入荆州境内。当时刘备在新野,属南阳郡,有不少人物聚集于此,其中有个徐庶,为刘备所用,后来徐庶又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这个诸葛亮,字孔明,原是山东琅邪(在今山东临沂)人氏,父亲早逝,年幼随叔父到南阳郡,长大后,就在这里隐居。徐庶对刘备盛称诸葛孔明之才,但又说,此人必须由刘备亲自去请见。

刘备求贤若渴,亲自到诸葛亮家中去了三次,前两次都没见到,第三次才得以相见。诸葛亮向刘备分析天下大势,作了著名的“隆中对”,提出了联吴抗曹,立足荆州,西取益州,待机北上,统一天下的战略方案,刘备闻言大喜。诸葛亮出山作他的军师,使他“如鱼得水”,从此,他的身边有了得力的谋主。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在基本平定北方后,举兵南下。正在这关键时候,刘表病逝,他的儿子刘琮代立,不战而降。诸葛亮劝刘备进攻当时驻襄阳的刘琮,乘机占有荆州,刘备顾及与刘表的关系,不好意思为此,怕毁了自己的名声,但荆州人乃至刘琮的左右之人,都对刘备有好感,不少人归于刘备。刘备带着逐渐聚集起来的荆州十万余人,一路南撤。这时,有人对刘备说:“我们应该加快行军,能打仗的人少,如果首军追上来,那可怎么办啊?”刘备回答说:“要成大事,以人为本,有这么多的人肯跟着我,我怎么忍心把他们抛弃呢?”

曹操知道江陵(在今湖北的荆州市)的重要,怕刘备抢先占了,就派精兵抄路轻装速进,赶到襄阳(今湖北襄樊),又以五千精骑猛追,一日一夜行军300余里,到当阳(今属湖北)长坂坡,追上了刘备,刘备只带了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逃脱,连妻子都丢了。后来遇到关羽,又遇到刘表的长子刘琦,一起到了夏口(古时汉水人长江之处)。

曹军南下,也惊动了据有江东的孙权,孙权知道单凭自己的力量是难以与曹操抗衡的,他听从鲁肃的意见,派鲁肃以吊唁刘表的名义,去和刘备联络。鲁肃几经周折,在当阳遇上刘备,进孙、刘联合,共拒曹操之计,此计正合刘备之意,刘备即派诸葛亮随鲁肃往江东去见吴主孙权,共议联合抗曹大事。

在鲁肃、诸葛亮的推动下,孙权决定与刘备联合以拒曹操。结果,孙刘联军在赤壁(在今湖北蒲析)大败曹军,迫使曹操退回北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此战挫败了曹操一举打过江南的计划,使孙、刘免于双双破亡,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对于刘备来说,这次大战是他乘势崛起的一个重要契机,从此,成为当时天下三强之一。

当然,刘备还有艰难的路程要走。赤壁战后,曹军还占领着襄阳、江陵,荆州支离破碎,孙权也想要荆州。除了军事斗争外,他还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外交斗争。

荆州是孙权和刘备都想要的战略要地,谁得到它,对谁就有利,赤壁战后,周瑜从曹军手中夺回了江陵,而刘备取得了江南四郡。刘琦病死后,诸葛亮和荆州将土拥戴刘备作了荆州牧。孙权看到刘备在荆州确有根基,只好暂时承认既成事实,他让周瑜把江陵南岸之地给刘备,让刘备住在公安(今属湖北)。后来,刘备又向孙权借了荆州其他数郡。孙权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这在史书上说是“进妹固好”——以缔结姻亲的办法巩固孙刘联盟。

周瑜对刘备也特别心存疑忌,严加防范。他认为刘备是个“枭雄”,不能不防,他向孙权进计,把刘备软禁于江东,一是把他与关羽、张飞隔开,二是用最优裕的生活把他的英雄之志消蚀。当然,这只是他的一个打算,并未付实。可以设想,只要周瑜还在,刘备在江陵是不好过的。不仅如此,周瑜还向孙权提出了西取蜀中的主张,如果这一计划实施的话,诸葛亮在“隆中方”中的某些设想,恐怕要由孙权与周瑜来实现了。

然而,算刘备运气好,周瑜于建安十五年病逝,天意为他除去了孙权身边对他最不利的一人。周瑜刚死,鲁肃建议孙权把江陵让给刘备,以“多操之敌”,为孙权采纳。虽然鲁肃本意是为东吴着想的,但对刘备来说,实在收获不小。得江陵,不是得到一块一般的地盘,而是得到一块战略要地。后来,刘备正是以江陵为基地,西人益州的。

刘备自从获得一代高人——孔明的真心辅佐,命运便获得了实质性的转折,三足鼎立的态势由此开始演绎。

香港富豪的成功秘诀:让生意充满人情味儿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商场就是战场,充满着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斗争,根本没有什么人情好讲。而成大事的男人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要想在商场上不被竞争掉,只要稍用“心机”广交朋友,善于用“情”,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香港富豪李兆基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他非常善于感情投资,使他的生意也充满了人情味儿。他的哲学是:对长期合作伙伴,一定要让彼此皆大欢喜。

1988年的一天,建筑部的经理偶然向李兆墓提及,说承接恒基集团一项工程的承包商要求他们补发一笔酬金,遭建筑部的拒绝。

李兆基便问:“承包商为什么出尔反尔呢?一定有他的原因?”

“是的。”建筑部的人回答:“他说他当初落标时计错了数。直到如今结账时,才发觉做了一桩亏本生意。”

本来,这是签了合同的,有法律保障,大可不必对此进行处理。

李兆基却说:“在市道不俗时,人人赚到钱,惟独他吃亏,也是够可怜的。法律不外乎人情,承包商是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反正这个地盘我们有钱赚,也就补回那笔钱给他,皆大欢喜吧!”由此可见,注重人情投资也会使你获利。男人在成大事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点儿人情味儿。

李兆基之所以能成为亿万富翁,做出那么大的局面,这与他善于感情投资,储蓄人情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为了取得同事的精诚合作,李兆基给几位左右手一些机会,让他们投股于一些十拿九稳的房地产计划上,让他们能赚到比薪金多几倍的利润。使同事分享业务的盈利,感受做生意的乐趣,对士气肯定会有良好帮助,这是李兆基的一贯态度。

有一次,李兆基就拿出某地产项目的15%让身边的5位好伙计入股,结果,有一人没那么多钱,只好把股份放弃了2%。

李兆基知道了这件事,在问明原委之后,对他说:“我有机会赚1万,都希望你们赚10万。这样吧,我把我名下的2%股份让给你,股本暂时你欠我的,将来赚到钱,你再偿还给我吧!”于是,大家都赚到了钱。对于李兆基来说,真是本小利大。付出小小的钱,就能赢得一团和气,合作愉快。

对下属,李兆基同样是善用人情,巧妙关怀,扶危济急,赢得一片忠心和无限感激。

有一次,李兆基身边一位任事多年的下属因自己炒楼炒股失败,血本无归,又被证券经纪行迫仓,搞得欲哭无泪,走投无路。

李兆基知道了这件事,也不等对方开口,马上叫来会计,嘱咐说:“替他平仓吧。”

当时李兆基的恒基集团也欠下银行很多的债务,可以说是自顾无暇,而市场又不景气。会计便忍不住问了句:“在这个时候帮他吗?”李兆基说:“就是这个时候,我不帮他,还会有谁帮他?”

这一做法自然是让那位下属感激涕零,做起工作来更加勤恳卖力了。

和气生财,这是李兆基成就事业的秘诀之一。

不论对上对下、对内对外,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时就是一笔巨大的投资,必然会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丰厚的回报。 vVN2eHAJRcUGONa1+236P12LCpPX+6jBIWw9GCrPLl/rI/XOtlsj4robZ43MX0u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