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得人心者,方能得天下

孟子说:“以仁行事,方能得天下,保天下。”重点突出了“仁”,也说明了“得人心”的重要性。“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其中,“人和”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得人心”,没有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戴,又何来“得人心”之说呢?可见,“人心”决定一切。

1.流氓无赖也能得天下?

谈到“楚汉相争”的这段历史,人们都会为项羽的失败扼腕叹息。也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认识,即刘邦是个流氓无赖,既然他是个流氓无赖,那又何以得天下呢?原来,得天下在“人心”而不仅仅在“仁德”,只要你用人得当,能够俘获民众之心,流氓无赖便是贵胄龙种。讲到此处,也许令无数读书人惟有一声长叹!

秦朝末年,由于秦二世的残暴统治,各地农民苦不堪言,怨声载道,纷纷揭竿而起,反抗秦朝的压迫和奴役。

在刘邦于沛城起兵的同时,原楚国贵族的后裔项梁、项羽叔侄也在吴中起兵(今江苏吴县)。他们杀了会稽郡守,很快组成了一支8000人的江东子弟兵。其他六国贵族也都纷纷起兵,自立为王。

公元前206年六月,各部将领经过商讨,立了楚怀王的孙子心为楚王,定都盱眙(今江苏盱眙)。并同时约定:谁要是先攻取了关中,就可以在关中做王。经过连番征战,八月,刘邦攻入武关,向咸阳逼近。

十月,刘邦进入咸阳。当时他以“关中王”自居,准备就住在宫中,好好享受一番。樊哙提醒他这样做将重蹈秦的覆辙,他却不以为然。因此张良又再次进谏说:“秦王朝的统治是残暴无道,所以才能使你进入关中。你想为天下除去残暴,自己首先就必须以朴素为资。现在刚刚入秦,却安于享乐,这是所谓‘助纣为虐’,况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樊哙讲的话虽有些难听,但为了夺取天下,我希望你还是听从他的劝告。”这样,刘邦才听从了他们的劝告,“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

十一月,刘邦召集各县一些有名望的人士,向他们宣布:“我们这次入关,目的是要推翻秦的暴政。我们不会侵暴你们,不要害怕!你们苦于秦的苛法已经很久,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怀王曾与诸侯约定,先入关者做关中王,我应该做关中王。所以我现在和你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原来的秦法一律废除,所有官吏和行政也都保留。”刘邦派人和秦朝原来的官吏一齐到各县、乡邑去宣传。老百姓听说后非常高兴,都纷纷带着牛羊酒肉来慰问义军。刘邦辞让说:“仓库里的粮食很多,我不能让你们破费。”老百姓更加高兴,唯恐刘邦不做关中王。

这时,一个名叫鲰生的谋士向刘邦献计说:“秦的财富十倍于天下,地形也很险固。现在听说章邯已经投降项羽,被封为雍王,王关中。他们如果来了,你恐怕就不能再做关中王了。你应该赶快派兵守住函谷关,不要让他们入关。”刘邦认为他的意见很对,于是派兵驻守函谷关。

项羽在消灭秦军主力后,也率军向关中进发。汉王元年(前206)二月,他来到函谷关。一见关门紧闭,听说刘邦已平定关中,项羽大怒,当即命当阳君英布攻破函谷关,接着率40万大军开到戏下(今陕西临潼东北戏水西岸)。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听说项羽正发怒,为了求封,就暗中派人向项羽告状说:“沛公欲王关中,让子婴做相国,把秦的珍宝都据为已有。”项羽一听,更是火上加油,加之谋士范增也劝项羽赶快除掉刘邦,因此他下令犒劳士兵,明天一早就向刘邦进攻。刘邦当时只有10万人,在兵力上完全处于劣势。在大难就要临头之际,刘邦却来了救星。这个救星就是项羽的叔叔项伯。项伯和刘邦的谋臣张良交往甚密,张良曾救过他的命。他听说马上就要向刘邦进攻,就连夜驰入刘邦军中,想把张良带走。张良却对他说:“沛公有大难,我作为谋臣不能一声不吭就走,要走也得把这件事情告诉他。”刘邦听了大惊,要张良赶快考虑对策。张良说:“你现在应亲自去对项伯说明,你不敢背叛项王。”刘邦对项伯以好酒招待,并约为儿女亲家,然后说:“我入关后,秋毫不敢有所取,登记吏民,封存府库,以等待将军(指项羽)。所以遣将守关,是为防备盗贼和其他意外。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能替我向将军说明这个情况。”项伯答应,对刘邦说:“你明天拂晓定要亲自去对项王赔礼。”刘邦答应后,项伯即连夜返回,把刘邦的话全部告诉了项羽,并劝告项羽说:“沛公不先破关中,你能顺利入关吗?人家有大功,不该这样对待,还是好好相待才是。”项羽表示同意,取消了进攻计划。

第二天一早,高祖率张良、樊哙和100多个骑兵来到项羽的营帐鸿门,向项羽赔礼。项羽宴请刘邦,席上明争暗斗,剑拔弩张,演出了历史上的“鸿门宴”。鸿门宴后,项羽即率兵西屠咸阳,杀秦王子婴,烧秦宫室,掳掠财物妇女,然后东归。由于项羽的剽悍残酷,再加上他的这些所作所为,人们都对他感到恐惧和不安,因此,都对他没有好感。

四月,项羽以最高统帅的身份,尊怀王为义帝,立诸将为王、侯,遣诸侯各自就国。刘邦没有办法,也只好前往南郑。项羽当时只给了他3万士兵,然而,由于刘邦的深得人心,此地的很多农民都自愿的跟随他迁移到南郑去,聚集起来也有十几万人。

高祖虽然来到南郑,但他并不甘于受封为汉王。只是考虑到自己势单力孤,当时才没有立即起来反对项羽,而到了南郑,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方面,高祖所率士卒水土不服,讴歌思念东归,他必须立即决断;另一方面,项羽分封不均,齐国田荣起兵反叛,也为高祖提供了东进的机会。高祖决定出关与项羽决一雌雄。恰好丞相萧何又向他推荐将才韩信,认为“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高祖便任命韩信为大将。韩信向高祖建议:“我们的军吏和士卒都是山东(指函谷关以东)人,他们日夜企望东归,借助这股士气,可以建立大功。我们应立即决策,率军东进。”高祖非常高兴,就让他全权部署作战计划。汉王元年(前206)五月,高祖以萧何为丞相,留守巴蜀,安抚后方,自己则和韩信率领大军暗度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很快占领了整个关中,楚汉战争正式爆发。

汉王二年(前205)十一月,正当项羽与齐、赵激战时,高祖率兵出关向中原进军。汉军声势浩大,河南王申阳主动投降,高祖置其地为河南郡。郑昌顽抗,被韩信击破,也被迫投降。高祖回到关中,迁都栎阳(今陕西栎阳)。为瓦解敌方和巩固后方,他下令若敌方将领率万人以一郡降封为万户,开放秦朝原奉的苑囿园池,令民耕种,此策一出,大获民众欢心。

项羽知道高祖出关东进后,并没有立即回师迎战。他准备把齐国彻底击破后,再全力对付高祖。但是听说高祖已经占领彭城,便率领精兵3万,急返彭城。当时高祖还在彭城置酒和各路诸侯庆功,楚军在早晨向汉军发动进攻。一日之中,大破汉军。汉军沿谷、泗二水退逃,被杀死十几万人。又在灵壁(今安徽宿县西北)濉水上被项羽追上,又有十几万汉军被杀死,“濉水为之不流”。高祖仅与数十骑逃脱,路上恰遇女儿和儿子,而父亲和妻子却被楚军俘虏。

高祖退到荥阳,收集逃散士卒。这时,萧何从关中派来增援部队,连56岁以上的老人和不满20岁的青年都情愿被征入伍。同时韩信也收兵前来会合,汉军复振。

汉王三年(前204)四月,项羽包围了荥阳。高祖无奈,向项羽请和,以荥阳以西为汉。项羽准备答应,但范增认为:“现在要彻底消灭汉已很容易,如果放过这个机会,以后肯定要后悔。”于是,项羽不再同意讲和,猛攻荥阳。高祖就使用陈平之计离间项羽和范增。项羽派使者来劝降,高祖让人捧着丰盛的食物去招待。看见使者,假装惊愕说:“我以为是亚父(指范增)的使者,原来却是项王的使者。”然后把好菜好饭拿走,换上很差的饭菜。使者很生气,回去报告项羽。项羽从此怀疑范增与汉私通,范增提的一些主张不再被采纳。范增为此大怒,对项羽说:“天下事大局已基本定了,大王你好自为之吧。你让我还是做一个普通百姓安度天年吧。”项羽同意了。这样,范增就离开了项羽,还没有走到彭城,背上生疮气愤而死。

五月,楚军对荥阳的攻势更加猛烈。在这种情况下,将军纪信建议高祖:让自己代替高祖假装投降,以使高祖借机逃离。于是纪信坐着高祖的车子,从东门出降,吸引楚军四面包围,高祖带着几十个骑兵从西门突围而走。项羽没有捉住高祖,气得把纪信烧死了。

不久,项羽又向高祖单独挑战。高祖却笑着拒绝说:“我和你只斗智,不斗力。”然后指责项羽有十大罪状说:“你负约王我于蜀汉,是一罪;杀卿子冠军(宋义)以自尊,是二罪;救赵后本当还报,却率兵入关,是三罪;烧秦宫室,私收其财,是四罪;杀秦降王子婴,是五罪;坑秦降卒20万,是六罪;分封不均,是七罪;赶义帝出彭城,自己为郡,是八罪;暗杀义帝,是九罪;为人臣而杀主,为政不平,是十罪。我率领义兵和诸侯一齐来诛灭残贼,又何苦与你单独挑战呢?”项羽听后大怒,弯弓射中了高祖的胸部。

到十二月,双方在垓下会战,汉军30万人团团围住了项羽。

项羽当时已兵少粮尽。一天夜里,他突然听到汉军四面皆歌楚声,以为汉军已全部占领楚地。心中悲伤,便起来在帐中饮酒。他让美人虞姬陪饮,命人牵来心爱的坐骑“骓”,然后悲歌慷慨地唱着:“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则和唱说:“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二人唱了几遍,虞姬就饮泪自刎。项羽泪流数行,跨上骏马,率骑兵800人,连夜突围而出。

天亮以后,汉军才发觉项羽已经突围。高祖令骑将灌婴率骑兵5000追击。项羽渡过淮河,只剩下100多人随从。到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由于迷路,又陷入大泽。项羽引兵向东,至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被灌婴追上。这时项羽身边只有28骑,奋力与汉军三次激战,杀死汉军几百人,最后拔剑自刎。楚汉战争终于以高祖的胜利而告终。

刘邦是王霸之才,但又是流氓。在传统社会,心怀仁德者往往能取得某些成功,却并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惟有得人心者,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与项羽有“六不如”:声望不如,势力不如,英雄不如,气概不如,信义不如,对士卒的亲爱不如。刘邦虽然在上面六个方面远远比不上项羽,但刘邦却有项羽比不上的一项优势,并且这项优势也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刘邦使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俘获了大量的“民心”,就凭这一点,最后决定了刘邦的成功,也决定了项羽的失败是必然的。

点评:

人心左右一切,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项羽剽悍残酷,不善用人,既得不到“臣心”,更谈不上“民心”,最后只能落得个“霸王别姬”,自刎乌江的下场。

2.施“仁”政,柔道中兴旋“软骨法”

仁德与政治是一对孪生姊妹,又是一对天生的仇家,没有仁德的政治是没有合法性的政治,而没有政治保障的仁德往往又非常脆弱;政治往往摧残仁德,而仁德却又成为政治的基础。中国人历来重视文治与武功,并且将文治放在武功的前面,意思是文治在先,武功在后。那么,什么是文治呢?一般来说,文治就是以仁政治国。惟有施“仁”政,才能深受民众欢迎,才能令天下长治久安。在总结前朝失败的基础上,刘秀确立了一套新的治国方略,其核心是好儒任文、以柔治国。

早在征战的时候,刘秀就认识到儒学的重要。所谓“未及下车,先访儒雅。”他想方设法把一些著名儒学人物拉到自己的身边,或任以官职,或冠以衔号。这样他身边很快就集中了如范升、陈元、郑兴、杜林、卫宏、刘昆、桓荣等一大批当时的著名学者。刘秀对他们以礼相待,或听取他们的策谋,或利用他们的名望和学识从心理上威服僚属,抑制他们居功自傲、似乎无所不能的情绪。

刘秀自己就是一个爱好儒学的人。当朝廷议事结束以后,经常与文武大臣一起讲论儒学经典里的道理,直到半夜才睡觉。太子刘庄劝他重视健康,保养精神,他说:“我喜欢这样,不觉得疲劳。”刘秀有时亲自主持和裁决当时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争论。自从平息隗嚣、公孙述以后,除非紧急时刻,刘秀从不讲军旅问题。皇太子曾向他问起有关攻战的事,他说:“这个问题不是你所涉及的。”有一次,有人上书建议趁匈奴内部分裂而又遭到严重灾荒的机会,用几年的时间一举消灭匈奴,为了民众的安居乐业着想,他坚决地否定了这个建议。

刘秀如此倡导儒学,不言兵事,为的是筹划着改造他的官吏队伍,以适应由取天下向守天下转变的这一根本需要。他本来的官吏队伍,多是在战争中凭军功提拔起来的。这批人善于斩将屠城,但也喜功放纵,对于治理地方、安集百姓均不相适宜。他们即使有些不顺手、不听使唤,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违背法纪,刘秀也不便对他们有过于严格的要求。随着战火的平息和儒学的活跃,刘秀逐渐改变了官吏队伍的素质和结构,用文吏取代功臣,功臣们交出手中的权力,离开官位,各自回到家中养尊处优。

刘秀少时生性温柔,缺少凌厉之气。即帝位以后,仍是如此。有一次刘秀回到家乡,同族的婶子大娘们见了他这个当了皇帝的侄子,接受着他的赏赐,喝着他设下的酒,异常喜悦。叫着他的名字相互议论说他小时候谨慎诚实,对人厚道,不计较小事,什么都好,只是太温柔了些。刘秀听了哈哈大笑,说:“吾治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刘秀并非说笑,他的确是要以“柔”作为治国之道。

刘秀的“柔道”,首先表现在征伐占领之后,注重安抚,以民为重,不事屠戮。凡是投降的,只把他们的首领送到京城来,对小民百姓,遣散回家,让他们种地,拆掉他们的营垒,不让他们重新聚集。他主张征伐战争不一定要攻地屠城,要点是安定秩序,召集流散的人口。

刘秀柔道的第二个内容是:颁布了一些有利于奴婢的政令。建武十一年下诏书宣布:“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敢于用火烧烫奴婢的,按法律论罪;对被烧被烫的奴婢,恢复其平民身份;废除奴婢射伤人判死刑的法律。建武十二年诏书宣布:被卖的妻、子愿回到父母身边去的,听其自便;敢拘留者,按法律论罪。建武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一再下诏宣布:自建武八年以来被迫当了奴婢的,一律恢复平民身份;自卖的,不再交还赎金;敢拘留者,按《略人法》(针对当时青州、徐州一带豪强势力抢逼弱民为自己当奴婢的法律)从事。

刘秀柔道的第三个内容是:减刑轻税,并官省职。建武七年,下令京都地区及各郡、国释放囚犯,除犯死罪的一律不再追究,现有徒刑犯一律免罪恢复平民身份;应判两年徒刑而在逃的罪犯,由地方吏发布文告公布姓名,免治其罪,使其放心回家。建武六年诏书宣布:因军队屯田,储粮状况好转,停止征收十分之一的田税制度,恢复汉景帝二年(前155)实行的征收三十分之一的田税制度。

汉朝的官府及吏员设置在汉武帝时曾大为膨胀,庞大的官僚机构是造成汉武帝及以后时期民用匮乏的重要原因。刘秀即位后大量合并官府,减少吏员。在这个问题上,刘秀也表现得很有气魄,仅建武六年对县及相当于县的封国进行调整,就“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这些措施使费用大为节省,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刘秀作为明君,从不恣意放纵,豪华奢侈。他不喜饮酒,不喜听音乐,手不持珠玉。他曾令太官(掌管膳食的官职)不要接受郡、国奉献的珍馐美味。远方异国进贡的名马宝剑,赐给骑士。汉朝自武帝以后,后宫掖庭人数达到3000之多,除皇后以外,有爵秩品级的就分婕妤、容华、充衣等14个等级。刘秀即位后,只有皇后、贵人有爵秩,贵人的待遇只有谷数十斛。此外有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均无爵秩和规定的待遇。刘秀在世时要预建陵墓,名曰寿陵,特意叮嘱地面不要太大,不要起高坟,低洼处只要做到不积水就可以了,将来要像汉文帝那样,不随葬金宝珠玉。

刘秀常常显示出一种恢廓大度、平易谦和的气貌。焚烧王郎文书以安人心,宽宥朱鲔以降洛阳,表示诚信以服铜马,都是常被称道的事例。

刘秀的老同学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自年轻就有高名,刘秀对他很有好感。刘秀当皇帝后,他隐姓埋名不愿相见。刘秀令人画了他的像,天下张贴寻找。后来发现他在齐国一个湖边钓鱼,三次派人才把他请到。刘秀很高兴,当天就亲自去看他,他躺在铺上不起来,也不说话。刘秀就和他躺在一起,摸着他的肚皮说:“哎,哎,子陵,就不能帮帮我的忙?”严光还是不答应。过了好久,才睁开眼睛看着刘秀说:“人各有志,何必勉强我呢?”然后又闭上了眼睛,刘秀失望,只好离开,并叹息说:“子陵,决心不肯为我当臣下吗?”过后,刘秀又见他,只讲旧日的交往,不讲要他做官的事,叙谈了好几天。刘秀从容地问他:“我比以前怎么样?”他回答说:“陛下比以前有些长进。”刘秀和他同床共卧,他把脚压到刘秀的肚子上。刘秀坚持要他做谏议大夫,仍不干,后隐居富春山(在今浙江桐庐)。

刘秀对于臣下的歌功颂德、阿谀奉承,常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时甚至会产生厌恶的态度,但是他却时常表扬一些刚正不阿的官吏。在他的诏书中,经常说自己“德薄”,要上书者不要称赞他圣明。各郡县经常报告一些所谓“嘉瑞”事物,群臣要求史官将这些“嘉瑞”记载撰写成书,以传后世,刘秀一律不许。

点评:

刘秀柔以中兴,通过实施深得人心的政策,使广大民众安居乐业,幸福生活。从而,也巩固了汉朝的统治基础。可见,只有做一个“仁”者,才能获得世人的拥戴,才能成就一番伟业。

3.以卵击石,就是自不量力?

杰出人物在观大局、处大事上,都有不同寻常之处,其中之一是不畏强权,敢作敢为。自古以来,只知道以卵击石必是自不量力,卵破而石在,但如果能得人心,在对时局有透彻的把握下进行行动,以卵击石也能成就辉煌。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朝廷内部由于外戚和宦官势力的激烈斗争,导致皇权易位的变故常在旦夕之间。宫廷内部的斗争,终于导致手握重兵,残暴专横的并州牧董卓带兵进京,经过一番疯狂的残杀、掠夺,董卓已成为了一个控制着皇帝,横行于世,谁也奈何不得的霸主,其淫威如日中天。而在这时,曹操却毅然不受董卓之召任,逃出洛阳,在陈留招兵买马,建立起了一支由曹操的宗族家兵为基本力量的仅仅有5000人的武装,曹操依着这支武装为基础,开始走上讨伐董卓成就霸业的道路。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十二月,曹操在陈留郡正式起兵。当时各地州牧郡守有的还在积极筹备,有的甚至还在犹豫观望,只有陈留太守张邈与曹操互相呼应,共同筹划,与他同时起兵。曹操虽然兵少,主观上也不想多招兵,但他没有被动地等待机会,没有消极地保存自己的力量,而是首举义兵,为天下倡,表现了非凡的胆识、气魄和勇气,这对迅速掀起反董斗争的高潮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第二年正月,继曹操、张邈之后,函谷关以东各州郡才纷纷起兵讨伐董卓,主要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伯、兖州刺史刘岱、河东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东郡太守桥瑁、广陵太守张超(张邈之弟)、山阳太守袁遗及骑都尉鲍信等人。荆州刺史刘表得知消息,也聚兵屯驻襄阳,与义兵遥相呼应。长沙太守孙坚则率兵北上,准备直接投身讨董运动。

由于曹操的首倡,才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天下共讨董卓的高潮迅速到来。关东诸军分驻各地,袁绍同王匡驻河内,韩馥驻邺城,孔伯驻颍川,袁术驻南阳,曹操与刘岱、张邈、张超、桥瑁、袁遗、鲍信等人驻酸枣,于是他们开始联合,共同讨“贼”。驻扎酸枣的诸军,设坛盟誓,由张超手下的功臣臧洪登坛宣读誓词。臧洪声讨董卓暴行,辞气慷慨,涕泪交流,在场的将士无不深受感动。由于袁绍是“四世三公”之后,在消灭宦官的行动中又出过大力,同董卓闹翻后又率先逃到冀州反对董卓,因此在盟会上大家公推袁绍为盟主。袁绍得知消息,欣然领受,自号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

但是,接下来关东诸侯虽陈兵前线,以讨董救国相号召,而实际上却同床异梦、各怀一心,只想保存实力,并没有同董卓真正交锋的打算。对此,曹操十分失望,他气愤地对各路将领说:“起义兵而诛暴乱,今大军会合已齐,现在还有什么疑虑的呢?如果我们刚开始举动,董卓扶持王室,占据长安、洛阳各地险阻,以皇上的声威号令天下,尽管他们残暴无道,但还是让人担心的。可现在董卓竟然劫持天子、焚烧宫室,举国震动,人心惶恐,天怒人愤,这正是他自投罗网,一战即可定天下,这时机万万不可错失啊!”

诸将对曹操振振之词无动于衷,曹操决定单独出兵,以此带动诸将,结果仅鲍信兄弟响应,连张邈也只派卫兹带了少量士兵随同作战,自己依然按兵不动。

曹操无奈,只有靠仅有的两路人马奋勇出击了。他准备先占成皋,再作良图。但在荥阳汴水岸边与董卓大将徐荣大军相遇,曹操部下皆为新兵,训练不足,董军却是久经战阵的凉州骑兵,终于激战一天败北。鲍信受伤,鲍韬、卫兹战死,曹操也中箭,坐骑也受了伤,只是靠了曹洪舍命相救,曹操才幸免于难。

汴水一战,是曹操军政生涯的一次惨败,也是他以血的代价换到的一次鼓舞:天下诸侯皆非救时之才,能成事者,操尔!只是他还必须从头做起。这一战虽然是失败了,但是曹操这种深明大义的举动却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欢迎,也让他获取了广大的民心,世人只认为曹操才是真心拯救乱世的英雄。这些因素都为他后来的招兵买马,扩充实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现代军事家朱德很赞赏曹操在力量十分弱小时,敢于举兵讨伐残暴骄横、不可一世的董卓的行为。他在读到《武帝纪》的如下内容时:“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又说:“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太祖曰:‘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遂引兵西进,将据成皋。”朱德批隧:“成大事者起兵以义”。尽管曹操出师不利,他还是批道:“敢战者成功,不敢战者不成功”。

点评: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实力不是决定成败的唯一因素,即使你拥有了实力,拥有了“天时”、“地利”,缺少“人和”,你终究会一败涂地。只要拥有“人和”,即拥有了“人心”,树苗终究会成长为参天大树的。

4.舟不想被水覆,就不要让水起漩涡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中李世民是一位没有疑意的明君,明君之明,除了其它方面以外,最主要的一点能够以“仁治国”,深得民心,如果没有这一点,他恐怕就无法在战争中取胜,也无法在与兄弟的争夺中走向皇位。李世民以宽、信、仁、慈的策略笼络了大量的人才,也确保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公元628年8月,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次年改元“贞观”,但他面临的政治形势却并不是那么妙。那时,农民战争刚刚结束,政府对各地区的统治还不稳固,加之连年灾荒,生产萧条,人口流动,许多农民军的头目还隐匿在民间,仍然是革命风暴的沃土。如何避免人民起来暴动,仍然是当务之急,这就牵涉到对人民的看法问题。

李世民即位后,一部隋朝的兴亡史向他提示出:人民好比是水,国君好比是舟。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这是一条千真万确的道理。

李世民君臣总结隋朝灭亡的原因是:隋朝对人民“动之也”。怎样避免人民起来造反呢?关键是静止。李世民君臣反复强调,“静之则安,动之则死”。

李世民目睹大规模的营造给人民带来的危害。于是他竭力避免过多的营造。为了减轻物资运输的压力,下令不在洛阳修造宫室。贞观四年他下令修乾阳殿。张玄素上奏说:“假如动工修乾阳殿,终究不过是大乱罢了。”于是李世民下令所有工程一律停止。

李世民执政的二十年中,为避免大规模巡视给人民造成更大的负担,他的活动大都在长安、洛阳一带。

李世民对隋炀帝好大喜功的印象非常深刻。所以他即位以后,对外关系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贞观时代,周围有许多强大的敌手,处置不当,就会引起极严重后果。李世民君臣采取的总方针是“务静方内而不求辟土”,行动上就是能谈和就谈和,能和亲就和亲,但决不屈服和投降,而且以坚强的武备为后盾。

李世民君臣反复强调“清静”,务必使天下无事。当然,“清静”的目的和实质是自己长保富贵,但在封建时代,一个统治者能够竭力省事,使人民安心生产,对人民的剥削最大程度的控制在法制范围内,那就难能可贵了。

李世民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他选拔人才的总原则是“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计较人才来源于何种政治集团。他的手下有农民起义军官,也有隋朝旧臣。

二、不计较思想亲疏。长孙无忌建国后曾提出辞职,但李世民坚持任用他为宰相;魏征曾跟随建成设计谋害他,但也得到破格任用。

三、不计出身和经历。在唐大臣中有不少小官吏,还有不少少数民族的将领。

四、善于用人之长,不求全责备。他认为:用人如用工具一样,工具各有各的用处。古代的贤君都从当代选才,从不会从别代选才。

五、注意官员品德,防止佞臣得逞。他要求大臣们正派,他自己首先以身作则。

李世民身边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居安思危”、“善始克终”是魏征要求李世民时刻不忘的座占铭。凡是影响居安思危、善始克终的言行,魏征总是尽力谏止。

唐制男女十八岁成丁,开始服徭役和兵役。李世民即位的当年,李世民听取封德彝的建议征乓从十六岁以上身体健壮的人中征集,但魏征坚决反对,他连举了一连串的例子说李世民说话不守信用。李世民听后不仅不恼反而奖赏金瓮一个送给魏征。

魏征针对李世民怕亡国的心理,时时用隋炀帝的失败教训来提醒李世民,使他从奢纵的道路上猛醒过来。

李世民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虽然他是一个封建皇帝,但他从来不把自己看作是神秘的超人,也不把自己当作一个永不犯错误的圣贤。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一言之不当就会招致万众解体,人民造反。所以他愿意常常自我反省,唯恐上不合天意,下不符民心。把“纳谏”看作关系国衰人亡的大事。由于他虚心纳谏,收到了兼听则明的效果。

点评:

李世明反复强调“清静”,以民为重,务必使天下无事。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统治者,能够竭力省事,使人民安居乐业,那就难能可贵了,创建一番伟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5.失人心者失天下

中国人的统治经验在世界上可以说是遥遥领先的,这是因为中国王国久远,且中国人又以“治人”为乐,别的野史杂传且不说,单单就官方所谓正史的“二十四史”来说,就足够一个读书人读一辈子,举出其中的任何一方面,其治人精深独到之处都会令别的民族瞠目结合。不过,其中最精髓的部分还是那些关于人心所向的结论: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西周建立之后,经武王、尤其是周公的努力,为其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传至成王和康王,国势益强,天下安宁,史称“成康之治”。可是到了西周的第六代君王懿王之时,王室已经显露出了衰象。到了第九代君主厉王,形势就一发不可收拾,其原因直接与周厉王有关。

周厉王“好利”,把个人的利益置于阶级和国家的利益之上,由此而任用“好专利而不知大难”的荣夷公,引起了朝野强烈的不满。所谓“专利”,就是利用国家的权力控制生产资料、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而从中获利。当时的大夫芮良夫,已经看出了这种丑恶的行为将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危害,进谏厉王说:“王室其将卑乎!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或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胡可专也?所怒其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能久乎?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其极,犹日怵惕,惧怨之来也。是不布利而惧难乎,故能载周,以至于今。今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

其归鲜矣。荣公若用,周必败。

话已说到了“周必败”的地步,可对已经利令智昏的厉王,完全没有作用。他进而“以荣夷公为卿土,用事。”对这种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的做法,不容国人没有责难,“国人谤王”,是所必然。

面对这种朝野上下沸沸扬扬的局面,周厉王采取了错误的对策--禁止一切批评的言论。他从卫国找来了一个巫人,“使监谤者”。非议者如被发现,即“杀之”。这样一来,“国人莫敢言”,但仍“道路以目”。周厉王只看到表面现象,沾沾自喜地对召公说:“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却很清醒,他看出在这表面平静的背后隐伏着严重危机。他告诉厉王说,这只是高压的结果,但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道理很浅显,接受起来竟如此困难。结果仍是“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这种状态好歹维持了三年,一场壅之于口而发之于心的大风暴终于发生了,国人“相与畔(叛),袭厉王”,把他抓住,流放到彘地(今山西霍县东北)。最后他就死在那里。这次事件,史称“国人暴动”或“流王于彘”。此后,西周王朝虽有“宣王中兴”,但王室因受到沉重打击,衰败的颓势已不可挽救了。

点评:

能对时局作出敏捷的反应,不可谓不“勤”。但他只是把国家的权力作为满足个人欲望的工具,奴役民众,大失民心,最终的下场当然就可悲了。 hYZlr/mQCv+9sugHw1NdHaEi9T3yy4rX8WrTMCwx7J1p558temMgrksBv6mNQWx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