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凡人的朋友

《好主妇》情感总监李春燕

电影《武侠》中,当来自湖北荆州(古江陵所在地,楚国故都郢都即在今荆州城北的不远处)的“不法组织”七十二地煞为他们曾经的二当家唐龙唱起我推测源自《楚辞·招魂》的古歌时,我意识到自己的眼睛湿润了。

父母在,不远游。当今社会,这样的古典情怀早已成为传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早已成为迫不得已的游子,甚至我们的父母,也先于我们成为游子。

我和曾小亮,是生活在北京这个大城的湖北游子,他比我具有更鲜明的湖北特征,他的家人尚在湖北生活,而我的父母则早已离开湖北,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回过湖北。

在当下的北京,如果说尚有一缕为我和曾小亮招魂的楚音,那么,这只能是我们共同热爱的文字了。

和小亮认识,已经超过十年。若用一句烂熟的话,则可以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何况,这十年还是我们彼此人生最具风华的十年呢?

最初认识小亮时我还在西安,他是我的作者,是一个十分靠谱的总是能够准时交出质量有保证的稿件的作者。他的文字不温不火,虽然写两性文字,但他并不故作怪诞语和试图一语天下哗然,而是在入情入理中,讲明白一些小小的道理,安慰一些平凡人需要安慰的心灵。而且他还是一个十分乐于和编辑沟通的作者,有什么新想法,更是会坦陈,我的很多选题都来自他那里,作为编辑,我真是该庆幸遇到这样的作者。

他比我先到北京,那时候,我还面临着要不要从西安到北京的选择。因着他在北京,我们通过很多电话,在北京找工作的过程中,更是得到过他的帮助,包括后来到了北京,他对我的帮助更是无法一一记录。最关键的是,他细腻的心思,让他可以包容身边朋友的任何毫无意义的倾诉。初到北京的半年,在这艰难的适应期,我大概给他打了不少诉苦的电话,也不知道他有没有烦过我。——因知这猜测的不可能,我才会如此猜测吧。他实在是有耐心,这不只我一个可以作证,江湖人称“妇女之友”,大约也是女人们口口相传才会得到。

而今我已经到北京8年了,静思一下,他竟然是北京除了我的家人外我见面最多的人。所以,他写了什么,做了哪些工作,我基本上都知道。他是少见的精力充沛而又生机勃勃的人,他平日的工作日程安排得极满,每天都工作14个小时以上,每个月最少也会写下两万字,最多的时候,他曾经一个月为十几家杂志开设各种专栏,即使这样忙,他也能抽出时间不时悠游于山水之间。有时候,收到他在外地发给我的短信,我忍不住要想,又勤奋又能放松自己,这些年,他潜心钻研的心理学理论,在他自己身上,他倒真是实现得很好。

很庆幸,在北京的这些年,他在成长,我也在成长,这让我们总能找到共同的话题,无论何时相见,我们总有话说。

凌空蹈虚早不是我这个年龄做的事情了,我常常想,这世上充满才华横溢只能让我仰视的人,他们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的才华,不曾有一分用来对我,他们的时间,不曾有一秒钟来安慰我的悲伤,那,又有什么用?

而曾小亮的文字,贴心、温润,正是用来安慰像你我这样的凡人的。 hOFQiTu7DjEfy2+6m+PVdbGbSzfS8dDtlBRJPfd4Bhxx8cGqVq8SluTiM+nHCfer



自序

离婚的人会越来越多吗

5月23日,中国民政部公布2008年的离婚人数是224万对夫妻,从1999年的120万对,到现在的224万对,离婚率正大幅度上升,相信许多人都会对此感到震惊和深思。

据说,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几乎每有一对夫妻结婚,就有一对夫妻离婚。一年224万对夫妻离婚,就意味着每年将近五百万男女陷入婚姻的挫败感中(相当于一个小国的人口数量了)。无论如何,离婚终归是件遗憾的事情。

这还不包括那些在亚婚姻状态中苦苦煎熬的夫妻,比如假面夫妻,比如冷战夫妻,比如无性婚姻,或者早就有离婚的念头了,只是因为孩子、面子、家庭、社会关系等,而只好貌合神离地维系着婚姻。

这透露出什么信息?

一方面,它确实反映着某种程度上的人性解放,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身体力行着。不再能够压抑自己了,不再能丧失自我了,不再觉得婚姻必须是一座只能进不能出的城堡了,等等。所以,重要的是快乐,如果婚姻让人不快乐,那么很多人会选择分手,重新寻找快乐。

从这个角度,有社会学家提出,离婚越多,反映着现代社会的生活文明程度越高。因为它说明,人们对内在生活的质量要求更高了。但是如果说因为高离婚率,中国现在非常文明,这到底是一种悲哀还是一种庆幸?

另一方面,它也反映着我们中国人今天面临的一个彷徨的处境。在追求自由、意义、快乐的前提下,我们正以摧枯拉朽般的速度告别旧有的婚姻束缚,加上社会提供了太多的诱惑,人性的蛹破茧而出,维系一个稳定的婚姻变得越来越难了。

以前,一个人的人际交往圈有限,现在,开放的全球化让一个人的足迹可以遍布五湖四海;以前,一个人可能会在一个小村落终老一生,他一生见到的小芳也只有那么几个,现在,一个人可以不断变换工作,移居各个城市,更有网络让你每天认识到不同的陌生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婚姻中,会不会变成了那只无脚鸟,永远无法停止追寻的脚步?因为事实上只要认清一个悖论就知道了:完美的婚姻永远没有,但是,人们永远期待着下一个婚姻更完美。

所以,越来越多人不是在一段婚姻里深入开掘,深入发现这段关系里的美好,深入和另一个人建立更深沉的关系,深入变成对方的灵魂场,而是不断在一段又一段婚姻里不断奔跑,直到累了,再也跑不动的时候。

这是我们的生命之处境吗?

常常,在参加一些朋友的婚礼时,在感人的音乐声里,在花团锦簇中,我知道,即使他们很可能会离婚,但是我依然要送上祝福。我知道这种祝福抵不过世事风云的消磨,海誓山盟在花团锦簇之下,会变成风云消散,但是,这一刻,他们是真诚的。没有一个人不向往天荒地老,不向往永远的举案齐眉。

只是,要想婚姻长久,我们就要学会如何看待婚姻,学会爱。但是,理论的东西真的有效吗?或者,一个人,一生中要经历多少折腾和追寻,才能明白婚姻的真谛?那些离婚,是否是许多人在人生路上必然要上的一堂堂婚姻课?

在这一点上,我宁愿相信很多哲人的话,他们说人是环境的动物。我们今天的环境,挑战着稳定的婚姻理想,它以广泛的社交机会、人性解放论、自由的蛊惑等等,让现代人越来越想不明白自己要什么。在这一点上,离婚的人确实会越来越多。但是,我们只能期待着一个整体社会的浮躁渐趋宁静时,那时人们才会深思婚姻的本质,才将高离婚率降下来吗?

不,不能。我们必须以一个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在的生活,通过经验和知识来降低当下环境对我们生活的不良影响。

人生存,是需要智慧的。 1W0GvE3ruC0jHr4hstCsj687NZUOrqd4tmubmV3bhnbiv04kowG2lno8TrW/vC0y



登录后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登录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