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师卦第七:坎下坤上

师:贞丈人吉,无咎。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六十四卦中,师在讼后,序列第七。

从卦序看,人们因物质利益的分配不均、占有多寡起争议而致诉讼,法律的裁决一旦不能解决问题,必然群起争斗,兴师动众,以战争手段来解决问题。所以师随讼后。

师的卦形是下坎上坤,象征兵众。下坎象征水,上坤象征地,有包容蓄聚之象,地中容蓄着滔滔不尽的水源。而空气和水是生命之源,地中蓄水,犹如土地遍养民而广积兵。

贞:兴正义之师,即出师有名。丈人:贤明的长者,此指军事统帅。

本卦阐述了用兵之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中的“师贞”,便是讲“道”;其中的“丈人”,便是论“将”。古人早已注意到“名正言顺”——这可以增强自身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甚至可以决定人心向背,以及最终的成功和失败。

【爻辞详解】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律”指军律。“否”是恶,“臧”是善,“否臧”即善恶得失。

初六是师卦的第一爻,象征军队出发作战的阶段。战争以开始的阶段最重要,必须以严格的军律统制;否则,不论胜败都是凶。

这一爻是强调严格军律的重要性。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九二是这一卦中唯一的阳爻,位于下方,得到了许多阴爻的信赖。又在下卦的中位,象征刚毅、中庸,军队有巩固的领导中心,这样当然吉祥,不会有过失灾祸。

九二又与至尊的六五阴阳相应,得到君王的宠信,三度赐给褒扬的荣誉。

象传说:这是依赖统帅的力量,安抚一人而使万国信服。“三命”,依《周礼》是指“一命受职,再命受服,三命受位”。

这一爻是强调统帅才德的重要性。

六三:师或舆尸,凶。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舆尸”,以车运载尸体,兵败之状。

六三,军队可能会载尸而归,凶险。六三以柔爻居于阳位,而且处于下体坎卦之上,上无阳爻与之相应,下有阳爻又是以柔乘刚。这象征带兵将领力微而任重,才疏而志刚,不顾主客观条件的不利,贪功冒进,结果大败而归,损失惨重。这一爻是说,像这种志大才疏,绝非将帅之才的人,千万不可任用他统率军队,否则必有凶险。

六三爻辞以“舆尸”二字强调用鲜血换来的教训,提示志大才疏者用兵必败。

六四:师左次,无咎。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六四处在上下之交的“多惧之地”,下面又没有相应的阳爻作为援军,形势也很不利。幸亏六四以柔爻居于阴位,阴柔而得正,性格细心慎重,在不利时不敢轻易冒险,自知一时无力前进取胜,于是暂时退后一步,按兵不动。

这一爻指出,形势不利时应该退守。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六五阴柔,处于师卦之君位(上体之中位),又与统帅九二相应,是象征战争时期的君王。

在战争期间,作为最高决策人的君王要把握两大原则。一要把握战争的性质,要师出有名,打的是正义战争;二要选择能够胜任的统帅,要善于用人。本卦卦辞中所强调的就是这两大原则,六五爻辞中所讲的仍然是这两大原则。

爻辞的后面几句话,谈的是任用将领的得与失。倘若决策不当,让一些无能之人在军中任职,只会干扰、破坏统帅的军事部署,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最后必然弄得大败而归、载尸奔逃。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上六是“师”亦即军队的终极点。战争结束,君王论功行赏,颁布命令,有人封为侯,有人被任命为卿士、大夫,但小人则不可以使其拥有土地或获得政治权力。上卦“坤”是土,所以象征分封土地、“开国承家”。

象传说:君王颁布命令,是为了公正地论功行赏。小人不可以重用,是因为必定会使国家陷于混乱。

这一爻,强调要防止小人形成政治势力。

【卦意今鉴】

严明公正领“师”之道

综观全卦,从政略及战略角度看,战争用兵之道,尽在于师。仁义之师,贵在于正,即正义性必须坚持。师者凶器,所以反对穷兵黩武,而要求“以杀止杀”,正是持正以战的具体表现。持正以战,则战无不胜,这是因为人心向背的关系。而社稷安危,又与选择良将有关。在上者的职责,主要在宠任“丈人”而斥“小人”,这是人君的御将之道;师出贵刚中有德者为帅,严明军纪,审时度势,这是在下的为将带兵之道。

这就从两方面体现了两种领导思想,一为“君”道,一为“将”道,即作为较高级别的领导者和较低级别领导者的施政方法和智慧。而其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正义公明”。可以说,任何一个卓越的政治人物,都无不以此为制胜成事的法宝。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其攻取天下之时,不仅能行仁义之师,更能把此道融入具体的领导决断之中。他在围攻婺州之时,曾夜出私行,被一个值夜的巡逻军士拦住。朱元璋的随从呵斥那名军士说:“这是一位将军大人。”巡逻军士说:“我不管是什么大人,只知道犯了夜禁的人,就应该阻止、捉拿。”如此再三争执,朱元璋终究没能再走出半步。

第二天,朱元璋命人找来那名巡逻军士,赏他白米二石,并且自己不再在夜里私自出行。

由于当时军储不足,朱元璋曾下令严禁军民造酒,凡是违犯者,一律斩之。不料在攻克婺州后,朱元璋手下重要将领胡大海的儿子胡三舍及其部将王勇等,却犯了酒禁。朱元璋知道后,命人依法审讯诛杀。而此时胡大海正受命领兵围攻绍兴城。都事王恺向朱元璋进谏说:“此时胡大海正督兵绍兴,不能以此乱了将心,应该酌情饶恕这些人。”朱元璋说:“宁可胡大海因此反了,也不能坏了军纪号令。”于是亲自执刀,斩杀了胡三舍等人。

在攻下太平城后,朱元璋命掌书记李善长紧急起草了《戒缉军士榜》,意在约束军队,防止扰民。战斗刚一结束,士兵们刚准备动手抢掠、大发横财的时候,却见城中的大街小巷贴满了榜文,上面赫然写道:敢有抢掠财物、杀害百姓者,杀无赦。混乱的局面立刻变得井然有序。在战事结束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军士们都有一份。朱元璋的高明做法,既得到了人心,也稳住了军心。

朱元璋的这些举措,使根据地得到了很好的巩固,他又在扩大江南根据地的同时,再让自己的新政深入人心。在占据应天后,他没让胜利冲昏头脑,而是对自己的下一步路程有清醒的认识。他深懂人心,只要有人,就算是“地狭人少”,他依然重视。他训诫说:“我自起兵以来,从未随意杀掠。今尔等带兵出征,望能体察我的心意,严格约束士卒。城破之日,不得妄行杀掠。有违军令者,军法处治。倘再纵容,定当严惩不贷!”诸将战战兢兢,奉命而去,很快就攻下镇江。入城后果然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这种情况迅速传到其他地方,各地民众都称颂朱元璋的军队是仁义之师,这给朱元璋经营江南带来很大便利。

朱元璋的这种方法,显然是在维护“师出以律”,因为这是保证一个政治实体纪律和责任的前提。作为领导者,如果连这点认识和魄力都没有,那么就必然会出现“否臧凶”,因纪律涣散而导致凶险的后果。

另外,从把握整体上来讲,领导者必须要能当好“丈人”,也必须选好“丈人”。这即使在现代的战例和政治决策中,也完全可以体现出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将军巴顿骁勇善战,在非洲击败了希特勒的名将沙漠之狐隆美尔;在西欧冲破天险严寒,挥师直指柏林,战功盖世,早著英名。但在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与继任者杜鲁门看来,他只能任一军之长,而不能成为全军统帅。战后甚至很快强迫这个视战争为生命的将军退休。人们常以此指责杜鲁门。实际上当时的美国总统自有道理。从战役战术角度看,巴顿极其成功;但从政略战略方面看,他轻视与盟军(主要指苏军,也包括英军)的合作,甚至想在德国土地上对苏军挑衅。这显然对整个世界和平的大局不利。在更大的背景下考虑,巴顿不是一个人所景仰的“丈人”,当然不能出任统帅之职。如果当时杜鲁门任命了巴顿为盟军统帅,在消灭希特勒以前,苏美两军火并,英军观火,又将如何消灭法西斯呢?选择“丈人”,不可不慎之又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总统做出了聪明的抉择。

而反观唐朝的肃宗皇帝,则会发现他在这方面的失误。在平息安史之乱的战争中,他命令名将郭子仪等率军围攻叛军于邺城,同时又命令宦官鱼朝恩为监军,节制各路军马,这分明犯了以六三牵制九二的大忌,结果终于招致唐王朝六十万人马崩溃的大失败。唐肃宗惯于玩弄浅智短计,以小人来抑制功臣,因而引起一连串的变乱。

在用人方面犯下这种错误,是绝对办不好事的。看来唐肃宗正是六五中那种“长子帅师,弟子舆尸”式的领导,应为后人引以为教训。所以爻辞最后发出守正防凶的告诫,用人要光明正大,任人唯贤,才是正道,才能防止凶险。

综合来讲,本卦阐述了用兵的原则、用帅的原则以及战争结束后论功行赏的原则。由于战争是政治的特殊形式,因此,师卦所阐述的这些军事领导思想,应该具有普遍意义。 VcKUi8/XFnl77L2xG6E8K1QV9/Auy6z5zSTzZTpcorkIWloUgWwfKbotk5s1cVm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