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大学经论章:初学入德之门2

7.欲修身,先正心

【原典】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译文】

想要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的人,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内心。

修身正心流芳百世

一屋不扫不足以扫天下,不修自身不足以治国家,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道理,然而能做到的却不多,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必定能成为历史的宠儿。《大学》告诉我们,修身之道在于正心。而所谓正心关键还在于一个“正”字,无论做人做事都要如此。通过大汉王朝开国名相萧何一生的经历,或许我们可以对此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萧何出生于今江苏沛县,在青壮年时代,即以精通文墨、为人宽厚而闻名遐迩。当他担任秦沛令“主吏椽”时就曾多次周济尚未发迹的刘邦。刘邦在反秦风暴中逐渐崭露头角后,萧何更是给了他莫大帮助。

当项羽率师北上,击破秦师主力章邯军数十万人于巨鹿战场、威震诸侯之时,刘邦则日夜兼程,挥师西进,乘虚攻入了秦都咸阳。萧何这时担任沛公(刘邦)主丞,在军中日夜操劳,督办众事。刘邦的义军一入咸阳,诸将纷纷涌向秦之府库,争抢金银财帛,连刘邦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头扎进秦宫,贪恋着金玉、狗马、美女而舍不得离开。这时,唯独萧何对金银财帛毫不动心,却急如星火地赶往秦丞相御史府,收取律令、图书、文献档案,细心地保藏起来。作为一位主丞,在反秦事业取得胜利很可以借机攫取财物以饱私囊之际,萧何竟表现得如此廉洁。这在庸俗之辈看来自然不可理解,而要视其为“该捞不捞”的“傻瓜”了。而对像萧何这样有远见的政治家来说,所考虑的则要深远多了。萧何亲自经历过秦末的苛政,对于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他是深深记取的。他知道饱受暴政和战争苦难的人民所希望的只能是义军清正廉洁的治理秩序,决不是贪婪的盘剥和聚敛!

萧何像刘邦被封为汉王以后拜萧何为丞相,从此率师进入汉中,开始了经营巴蜀以图发展事业。萧何为刘邦确立了养民、致贤的方略。他深知国之兴亡在于用人,而作为丞相的第一要务正在于为国进贤。他在总理百政、事务繁忙之中总不忘访察、引荐天下的贤人。

历史上传为美谈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就发生在他担任丞相之后不久,他不避嫌疑,力荐韩信,充分表现了一位国相急公后己、为官廉正、见贤若渴、不计私利的度量和见识。韩信拜将以后,果然不负萧何所望,在楚汉相争中屡建功勋,并最终决定了项羽垓下之败的命运。

萧何治家也素以节俭闻名,平时置田宅只挑些穷僻之处,从不占民良田。就是盖房,也不修高大的墙屋。他常对家人说,我的后人倘若贤仁就让他们效法我的节俭吧;倘若不贤,豪门势家也不会看上这穷田陋房以施欺夺。

一位勤于民事、关心民生疾苦、秉性廉正的国相,在生性多疑的国君身边,有时不得不冒着风险为民请命。那是在刘邦当了皇帝以后,萧何看到长安一带耕地狭小,百姓缺衣少食,而天子的上林苑中却弃置了大片空地供养禽兽,便劝谏刘邦说,皇上让老百姓到上林苑中垦种吧,不要再征收禾蒿充当兽食了。刘邦一听勃然大怒道:“你自己多受贾人财物,却为百姓算计我的上林苑!”当即下令给萧何戴上了刑具,交付廷尉关押起来。

几天之后,刘邦手下有位王卫尉,听说萧何被关押便面见刘邦责问道:“萧相国究竟犯了什么大罪,皇上竟这样粗暴地关押他?”刘邦很不高兴地答道:“我听说当年李斯作秦始皇丞相,凡人善行都归功皇上;有恶行就自己承担。而今萧相国自己接受商贾小人的财物却为百姓请命,想用我的上林苑收买人心,所以把他关押起来!”王卫尉说:“办事忠于职守,只要对百姓有利就舍身为之请命,这正是宰相该做的事啊!陛下怎么能疑心相国收受贾人的财物呢?您也不想想,当初您与项王相争数年,后来陈郗、黥布谋反,陛下亲自上前方征讨,当时萧相国镇守关中,关中稍有变敌,这函谷关以西就不是您的天下了。萧相国这样的大利,尚且不图,难道还会贪图贾人的小利?”刘邦听了,虽然不是滋味,可心想王卫尉的话毕竟有道理,于是当天就把萧何放了。

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年迈的相国萧何由于长期为国操劳,终于卧病不起。病危之际还荐贤自代,推举与自己闹过别扭的曹参为相。曹参为相后,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使汉初百姓仍得休养生息。三年后,曹参病逝,老百姓作歌称道:

萧何为法,觏若画一;

曹参代之,守而勿失。

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老百姓颂扬曹参之功,还不忘追怀萧何的恩德,这正是表达了人们对萧何这位汉初名相长久敬仰的怀念之情!

一个人的伟大绝非偶然,这与他的秉性和价值观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你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不是儿戏,唯有正心诚意方可流芳千古。所以说,若要做一个伟大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正心”——摆正自己的位置,平添自己的正气。

8.欲正心,先诚意

【原典】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译文】

想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必先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守诺如金。

(1)诚实守信遵守诺言

人们常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通常用来表明决不食言的决心。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信用具有无上的价值,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言必行,行必果。这是几千年前人们教育后代要守信的格言。纵观古今,晋文公“退避三舍”可谓守信佳话,而周幽王峰火戏诸侯则让人不耻!最终葬送了自己的王朝。诺言是一种意气,更是一种节气,一个人若想活出自我,那守信必不可少。守诺是金。

季布曾投靠项羽,项羽派他领兵作战,曾屡次使汉王刘邦陷入窘境。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刘邦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要灭三族。季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周家人怕遭杀身之祸,后将季布转于贵人朱家。朱公知道季布是条好汉,便让汝阴侯滕公在刘邦面前为季布说情。恰巧在这个时候,许多有名望的人物都称赞季布能变刚强为柔顺,朱家也因此在当时出了名。后来季布被皇上召见,表示服罪,皇上任命他做了郎中。

为什么有名望的人都晓得季布呢,原来是曹丘曾到处宣扬季布“千金一诺”的优点,使季布享有盛名。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诺言。”季布的名声之所以远近闻名,这都是曹丘替他宣扬的结果,而这结果是由他的付出换来的。

季布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他的声誉也是众望所归。当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他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反而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到处宣扬他的名声,使他名震四方,只要他说的话,众人都会信以为真。刘邦见季布如此有声望才重用他,终于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守信,自然会有许多人真心相待,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诚信的人定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而毁了自己的声誉,这声誉相比于物质重要得多。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拿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今天的享乐,一个明天没有生命的人今天能快乐吗?即使能快乐,那人生又仅是为享乐而来的吗?真正的成功和人生你能体验吗?

遵守诺言是一项重要的感情储蓄,违背诺言是一项重大的支取。因此,要力求非常谨慎小心地许诺,尽量考虑到各种可变因素和偶发条件,以防突然发生某些情况,妨碍诺言的履行。

尽管做出各种努力,有时意外还是会出现造成不可能遵守某一诺言的情况,但是如果你重视这个承诺,你就应该想方设法予以遵守,或者请求收回承诺。如果你养成了一诺千金的习惯,别人会因为你的成熟和富于预见性而倾听你的意见和劝告。

总而言之,一诺千金,诚信的为人处世原则会为你铺就健康成功的人生路。

(2)伪诈不可长

《大学》所言之“诚其意”,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伪诈不可长”。

《韩诗外传·卷四三十一章》上说“伪诈不可长,空虚不可守,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是说伪诈不能长久,好像空虚不能存,腐烂的木块不能雕刻,没有感情就不能久处。《诗经》说:“室里撞钟,声传室外。”这是因为伪的终究是伪的,伪的不能是真的,作伪者终有一天会自我暴露的。

齐威王即位之初,不理政务,委给左右侍臣,国家不治,官吏或贪污腐化,或饮食终日无所事事,因而政治腐败,贪污成风。威王左右的侍臣,得到贿赂,坏的被说成好的,恶的被说成善的;如不向他们行贿,好的被说成坏的,善的被说成恶的。于是好官被诬陷,坏官得好誉。阿大夫就是因贿赂威王左右侍臣而得到赞誉的,虽然阿大夫存在严重问题,但因其报假材料,齐威王信其左右侍臣之言而被蒙蔽了。

由于政治腐败,国力日弱,常受邻国侵略,丧师割地,齐威王开始有所感觉,加上淳于髡巧妙地进谏,齐威王很快便觉悟振作起来。于是他亲理政事、整顿吏治、深入调查,好的表扬,坏的惩治以至杀头。这样,阿大夫再也不能作伪了,他的真面目终于暴露出来。于是被召进京师,齐威王宣布其罪状:“自子之守阿,誉言日闻,然使使视阿,田野不辟,民贫苦,昔日赵攻甄,子弗能救。卫取薛陵,子弗知。是子以币厚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当即杀了阿大夫,并将齐威王左右侍臣受贿且曾经为阿大夫赞誉的也杀了(《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由于齐威王扬善惩恶,官吏不敢作伪,老实工作,因而后来齐国大治,国力加强,各诸侯国也不敢来侵略齐国了。

不作伪,不欺诈,不仅是治国之道,更是安身立命之道。伪诈是不可长久的,唯有以诚意之心待人处事,方可在这世上赢得一寸立足之地。

9.欲诚意,先致知

【原典】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1)。

【注释】

(1)先致其知:致,至。知,认识。

【译文】

想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必先让自己有足够的修养、知识。

对学养知识的追求永不知足

《大学》为什么要把“意念诚实”和“修养知识”这两样看似不相干的事物挂起钩来?这是有道理的。所谓“知书达理”,读书学习不仅能获得知识,更能学得做人的大学问。所以修养知识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人的所行所想基本上就处于一种混乱、无知、野蛮的状态,意念诚实自然就无从谈起了。从这一点出发,对于今人来讲,要想修养自身,学习就是头等大事。

对待学习,要想学有所成,首先要抱有一种不知足的心态。

晋平公在七十岁那年还想学点东西,可是他又怕太晚了,于是他对大臣师旷说:“我想请教先生该怎么做。”师旷反问道:“你为什么不点一支蜡烛来照明呢?”晋平公不解地埋怨师旷道:“我在跟你讲正经事儿,而你怎么跟我开玩笑呢?”师旷赶忙回答道:“臣怎么敢戏耍君王您呢?臣只听说过:少年时好学,好比早晨的太阳;壮年时好学,好比中午的太阳;而老年人好学,好比在晚上点起蜡烛照出的光明。用蜡烛照出的光明,尽管范围很小,可是它总比在黑暗中行走好得多吧!”晋平公听了以后恍然大悟地说:“一点也不错!”

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若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就必须不停地学习。因为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不努力学习,就会被淘汰。因此,即使是百岁老叟,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即使比不上别人,但跟自己比未尝不是一种超越。只要行动起来,就比原地踏步要强得多。

人们常说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是比喻在取得很高的成就后争取更高的成就。倘若取得成就之后自高自大,那是不会再有更深造诣的。

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之所以不能“更上一层楼”,不是因为他们过于自高自大,而是因为信心不足。他们总是以时间、年龄、精力等一系列的借口将自己束缚在一个不能继续学习、提高的位置上,从他们的心里就认为自己不能学习了,他们才学习不到任何东西。

对别的事情我们应该多一些知足常乐的心态,然而对于学习,我们最好永远都不知足,因为知识是无穷尽的,学习也是无止境的。

人生在世不能自我陶醉,要经常地、客观地与别人做一下比较,找出不足,继而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克服。而不应该讳疾忌医,这点我们就应该多向西汉的郑庄多学习学习了。

西汉景帝在位时,郑庄还年轻,官也小,只做到了“太子舍人”的官职。

在当时来说,郑庄的才学并不高,但是他却喜欢卖弄,他常对别人夸口说:“现在是太平盛世,我的才学没有用处。如果不是生不逢时,那么我的职位是决不会这样低的。”

郑庄只叹怀才不遇,便不再精研学问,人们在背后都讥笑他。一次,郑庄的朋友带他参加一个宴会,座上都是高才大儒。郑庄在旁听他们谈论学问,很多都是他闻所未闻的,他一下惊呆了。

郑庄越听越惊,他向朋友说:“这些人其貌不扬,想不到有如此才能,他们都是高官吗?”朋友神秘道:“他们是朝中大儒,平日难得一见,我们只管多听多看好了。”

郑庄参加完宴会,神情一下严峻起来,他对朋友说:“想起我从前自夸己能,真是太无知了。和那些人相比,我不过是个孩童罢了。”朋友安慰他说:“那些人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你不必自卑了。你我都还年轻,以后未必不及他们。”郑庄认真道:“同样为人,我不能和他们差距太大,我要努力的地方太多了。”郑庄从此发奋苦学,一有时间他便拜访名儒,虚心地请教学问。他常常通宵达旦地接待有才能的人。

一次,郑庄招待宾客,宾客夸他年纪轻轻便学问了得,郑庄苦笑说:“在下从前不知天高地厚,以至耽误修习,虚度不少时光,今日想来犹有愧疚,先生就不要夸我了。”宾客感叹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不要自责太过,有些事还需自我安慰才是。”

郑庄送走宾客,自语道:“明知自己不足,就该迎头赶上,否则就是终生遗憾了。”

郑庄如此求进,学问和声望都日渐提高。汉武帝即位后,有人便推荐他,说:“郑庄求学不止,从没有满足的时候,他这样的人是不可久居下位的,否则便埋没了人才,对国家也是损失。”

汉武帝曾当面考问郑庄的学问,郑庄一一作答,没有一点错处。汉武帝夸赞他,郑庄急忙道:“臣的学问浅陋,不值得陛下夸奖,陛下所问恰是臣所知道的,臣能回答无误不过是侥幸而已。”

汉武帝欢喜道:“你能如此谦虚,足见你还有更大的上升空间,朕对你十分期待。”

郑庄先后担任了鲁国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直至升任了九卿之一的右内史。

郑庄位居显官,也是谦恭如常,他对家人告诫说:“有些人一旦有了权势便要飞扬跋扈,结果招来大祸,这是因为他们太自满了,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啊。我虽为高官,但比我强的人还有很多,我们不可高傲示人,更不可做出违法的事来。”

郑庄从不直呼小吏之名,和下属谈话,他也用词谨慎,害怕伤了人家的自尊心。他赞誉士人和属下官吏时总是说:“我不如他们,也许我命好的缘故,才有今日的高位。”人们一致称赞郑庄,把他视为自己学习的典范。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缺点并不可怕,也不丢人,关键是你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多多学习,尽可能多地获取知识,只要做到“先致其知”,就能克服自身不足、迎头赶上。

10.认识明确以后才有自己的真知灼见

【原典】

致知在格物(1)。

【注释】

(1)格物:推究事物的本质原理。据朱熹解释:“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四书注集》)

【译文】

达到认识明确的方法就在于推究事物的本质原理。

有才智、见识才可有真知灼见

周围的事物不会时刻因你而变,人的命运往往决定于自身的才智、见识。因为有才智、见识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原理,继而也就有了深刻的见解,对外部环境时局的变化也有了明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担负大任,才能获得他人的青睐。

西汉文帝时,张释之的哥哥张仲十分富有,张仲对弟弟有求必应,在生活上十分关爱和照顾弟弟。

一天,张仲和张释之闲谈,张释之说:“哥哥对我好,可是我整天无所事事,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我想干点事业,以后就可以自立了。”张仲说:“你吃穿不愁,安享富贵,这不是最好的事吗?别人羡慕你还来不及呢,你就不要多想了。”

张释之和哥哥说了他想当官的志向,张仲十分支持他,花钱为他在朝中谋得一个小官,张释之高兴万分地上任了。

张释之尽职尽责,可是十年过去他还是没有升迁。他感到对不起哥哥,他也觉得自己不是当官的材料,于是便决定辞官回家。

大臣袁盎学问高深,和张释之有一面之缘。他听说张释之准备辞职,急忙来看他。张释之对袁盎说:“哥哥为我花费了很多钱财,都怪我不争气,到现在也没混出个人样,我还待在这里干什么呢?”

张释之虚心求他指教,袁盎说:“事情不会改变,而人的见识却可以让它改变。老实说,你还要加强学习,只有知识丰富了,你才能提出不同于常人的真知灼见,这样才能让别人器重。你只知勤劳做事而不增加自己的学识才干,这是你不能升官的原因,你要设法弥补,时候还不算晚啊。”

张释之依照袁盎所说,从此加紧学习,凡事留心,多些思考,他的见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天,汉文帝来到上林苑的虎圈,开口便问各种禽兽的具体数目。负责管理上林苑的官员回答不出,而一个小吏却答得一点不差,于是汉文帝指责官员失职,夸奖小吏能干。

张释之当时正陪同文帝,他见群臣都附和文帝的说法,于是唱起了反调,他说:“周勃是功臣,但他不善于言辞。秦时重用能说会道的人,可这些人只注重法规条令而不体察民情,结果导致国家衰亡。由此可见看人要看他的实际才能,而不能看他会不会夸夸其谈啊。”

汉文帝听了他的话,认为与众不同,实属高论,对他开始刮目相看。汉文帝一回到宫中就把他的官职连升数级,任命他做了宫中的总管。

俗话说“事在人为”,一个人如果不能很好的探究事物的本质原理,既无能又无识,那么他就不可能有什么真知灼见,好事也会让他办糟,更谈不上力挽狂澜了。这样的人不要抱怨世事难为而应从自己身上查找不足。这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就能做到加强修养,在学识和对事物的认识上高过常人,才能做出常人做不到的事。

11.探究事物原理就能认识明确

【原典】

物格而后知至。

【译文】

只有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达到认识明确。

推究事物原理可避祸保身

物极必反,周而复始,世间万事万物莫不如此。比如很多人都在孜孜以求名利权势,很多人只看到了表面的风光,却看不到他们潜在的危险。于是,非要争得你死我活,到最后落得个凄凉的下场,甚至身家性命难保。其实只要能探究这些事的原理,做到认识明确,就完全可以避免祸端发生。

春秋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可以称得上是军事家的人如过江之鲫。然而,兵家之所以称得上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主要是由于有孙武其人。

孙武在历史上的主要事迹发生在吴国。按道理他应该留在自己的家乡齐国发展才是,可是具有隐士之风的他可能看不惯齐国内部的尔虞我诈、争名逐利的争斗,遂毅然离开了父母之邦。孙武到达吴国之时,吴国正值多事之秋。吴王阖闾是位胸有大志,意欲有所作为的君主。阖闾想使吴国崛起,首要的打击目标就是近邻、也是强邻——楚国。只有打击了楚国,吴国才有出头之日。就这样,阖闾的意图与受到楚平王迫害从而全家被杀的伍子胥不谋而合,遂决意对楚一战。面对强大的楚国,伍子胥也没有把握必胜,于是他找到了隐居于吴的孙武,认为有了孙武的帮助,灭楚报仇不成问题。

伍子胥先后七次向吴王阖闾推荐孙武,盛赞孙武之文韬武略,认为若不平楚便罢,若要兴师灭楚孙武首当其选。

伍子胥像就这样,孙武和伍子胥一道,主持吴国军事。吴王称霸心切,孙武一上任他就要兴兵伐楚。但是孙武认为,吴楚已经连年交战,士卒和百姓都很疲惫,需要休息,况且楚国尚十分强大,时机未成熟。同时,他和伍子胥还建议,把军队分成三支,每次派一支去袭扰楚国边境,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只要把楚军调动出来就行,达到疲敌、劳敌之目的。一支行动另外两支则在家休整。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吴国日渐强大起来,军队被孙武训练得如铁军一般,能攻善守。而且孙武还扩充和完善了吴国水军,设有大翼(后勤船)、小翼(战舰)、突冒(冲撞敌船的突击艇)、楼船等各色水面战船,既可运兵又可水面作战。这就使吴军在水网纵横的江汉地区如虎添翼。

公元前506年,楚国派兵包围了蔡国都城上蔡。蔡人拼命抵抗。并联合唐国,向吴国求救。

面对求救的蔡、唐使臣,吴王阖闾请孙武和伍子胥裁夺。孙武说:“楚国之所以难攻,恰是因为它的属国众多,现在晋国一号召竟有十七国响应,内中不少是楚的属国,说明它已经众叛亲离了,这正是攻楚的时机。”而伍子胥也同意孙武的说法,建议吴王出兵伐楚。

于是,这年冬天,吴王以孙武、伍子胥为将,其弟夫概为先锋,亲率大军进攻楚国。按照孙武早已筹划好的布置,大军6万乘船从水路直抵蔡都,楚将囊瓦见吴军势大,不敢迎敌,慌忙退守汉水之南岸,蔡围遂解。蔡、唐遂与吴军合兵一处,向楚国进发。

临行,孙武忽传令让军队舍舟登岸,将全部战舰尽留于淮水之曲。伍子胥不解,问其中缘故,孙武告诉他说:“现在楚人已经知晓这次进军,若假以时日,从容布防,则楚不可袭破了。舟行逆水太迟,不若乘其以为我们必从水路而来,只盯着水路而我们却出其不意,从陆路直趋汉水。”

就这样,吴军迅速地通过大隧、直辕、冥阮这三个险要的关隘,如神兵从天而降,突然出现在汉水之北岸。楚军统帅囊瓦乱成一团,攻守不定。先听人献计分兵去烧吴师舟楫,主力坚守不出,而后又下令渡江决战。于是率三军渡过汉水,于大别山列阵以待吴军。孙武令夫概率先锋队勇士300余人,一概用坚木做成的大棒装备起来,一声令下,先锋队杀入楚阵挥棒乱打,这种非常规的战法一下子打得楚军措手不迭,阵式全乱,吴军大队掩杀过来,楚军大败。

初战得胜,众将皆来相贺。孙武却说:“囊瓦乃斗屑小人,一向贪功侥幸,今日受小挫,可能会来劫营。”乃令吴军一部分埋伏于大别山楚军进军必经之路,又令伍子胥引兵5千,反劫囊瓦营寨,并令蔡、唐军队分两路接应。

再说囊瓦那边,果然派出精兵万人,人衔枚马去铃,从间道杀出大别山,来劫吴军大营。不用说,楚军此番劫营反遭了孙武的道,被杀得丢盔弃甲,三队人马损失了两队。好容易脱难逃回,营寨又让吴军劫了,只好引着败兵一路狂奔到柏举,方才松了一口气。这时楚王又派来援兵,可援兵将领与囊瓦不和,两个各怀二心,结果被吴军先锋夫概一阵冲杀,囊瓦军四散逃命,囊瓦本人也逃到郑国去了。

这时吴军已进逼楚都郢城。楚昭王倾都城之兵来战。两军最后决战,又被孙武设计用奇兵大败。吴军直捣郢都。郢都为楚国多年营建,城高沟深,易守难攻,又有纪南城和麦城为掎角之势,要想占领楚都夺取最后胜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孙武也深知攻城之难,在他的兵法里将之归为下之下策,若搞不好,会旷日持久曝兵于坚城之下,纵使有天大的本领也难逃覆灭的下场。但是孙武毕竟是孙武,他艺高人胆大,居然把全军一分为三,一部引兵攻麦城,一部攻郢都,自领一军攻纪南。伍子胥不负众望,率先使计让吴军混在楚败军之中,混入麦城,赚开城门,破了麦城。而孙武在攻城之前先看了看地形,见漳江水势颇大而纪南城地势较低,于是令军士开掘漳水,引漳水入赤湖,却又筑起长堤围住江水,使江水从赤湖直灌纪南城。水势浩大,直接郢都,纪南不攻自破,孙武率军乘筏直攻郢下,楚昭王领着妹妹连夜登舟弃城逃命去了。文武百官霎时如鸟兽散,连家眷都顾不得了。孙武伐楚至此大获全胜。

此次伐楚,虽然没能最终灭掉楚国,但强大的、一直令中原诸国寝食不安的楚国,这次居然让吴国攻破国都,这件事本身就够震惊天下的了。从此楚国长时间一蹶不振,难有作为,吴国则开始了它的霸主生涯。

破楚凯旋,论功当然孙武第一,但是孙武非但不愿受赏而且执意不肯再在吴国掌兵为将,下决心归隐山林。吴王心有不甘,再三挽留,孙武仍然执意要走。吴王乃派伍子胥去劝说,孙武见伍子胥来了,遂屏退左右,推心置腹地告诉伍子胥,说:“你知道自然规律吗?夏天去了则冬天要来的,吴王从此会仗着吴国之强盛,四处攻伐,当然会战无不胜,不过从此骄奢淫逸之心也就冒出来了。要知道功成身不退将有后患无穷。现在我非但要自己隐退,而且还要劝你也一道归隐。”

可惜伍子胥并不以孙武之言为然。孙武见话不投机遂告退,从此,飘然隐去,不知所终。

后来,果如孙武所料,吴王阖闾与夫差两代,穷兵黩武,不恤国力,最后养虎遗患,栽在越王勾践手下,身死国灭。而不听孙武劝告的伍子胥却早在吴国灭亡之前就被吴王夫差摘下头颅,挂在了城门上。

该留的时候留,以图大业;该走的时候走,以避祸保身。这确实需要相当的远见卓识,以看透和把握事情的发展规律。看看韩信的例子,对此大家会更有体会。

楚汉相争中,刘邦最重要的谋士和文臣武将要数萧何、张良和韩信三人。前两人,在刘邦战胜项羽后,先后或金盆洗手、急流勇退,或处处小心谨慎才有个善终,唯有韩信仍然执迷不悟。

韩信指挥打仗确实棋高一着,刘邦拜他为大将也的确选对了人。但是,刘邦始终对他不太放心,这种心理归根结底是帝王为驾驭臣下不力而存在的担忧,总怕他恃功谋反。韩信呢?他的军事造诣的确高,但政治斗争方面水平却相对比较差。他始终对刘邦存有幻想,总以为他为刘邦立有特殊战功,刘邦不会对他下手。在刘邦面前说话,他毫无顾忌,也没有君臣分寸。一天,两人议论诸将优劣时,刘邦问:“你看我能领多少兵马?”韩信脱口而出:“陛下不过能领10万而已。”刘邦问:“君能自领多少兵马?”韩信自信地说:“多多益善。”刘邦一笑:“君既多多益善,为何为我所控?”韩信老实回答:“陛下不善统兵,善驭将。”你看,刘邦对韩信的猜忌之意,谁都能体会出来,而韩信自己却毫无觉察。

韩信的好友蒯通是个智慧过人的辩士,他早已觉察出刘邦对韩信的猜忌,曾经劝韩信趁早离开刘邦自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韩信听了却无动于衷。

刘邦正式登基当皇帝后,韩信从以前虚封的齐王迁为淮阴侯,心中不快,因而不愿随刘邦出征而谋反的陈郗。吕后借此机会,便向韩信下手。她以韩信手下的随从栾说举报韩信曾与陈郗通谋,让萧何去劝说韩信进宫。萧何来到韩信府中说:“现在满朝文武都进宫祝贺主上伐陈郗告捷,你称病不去不太妥当吧。”韩信听了他的话,只得随他进宫。

谁知刚入宫门,早就设下的伏兵一跃而上,把韩信抓了起来。长乐宫内,吕后怒气冲冲地骂道:“你为何与陈郗通谋?”韩信莫名其妙:“此话从何讲起?”吕后不由分说立即宣布:“现奉主上诏书,说陈郗谋反都由你所指使,你的随从也有揭发,你还有什么可说的?”不等韩信申辩,吕后立即下令把他推出处死,当即执行。

当年,是萧何月下把韩信追回推荐为大将,如今,又是萧何把韩信引诱入宫杀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世道变得真快呀!刘邦回长安后,并未责备吕后擅自杀害功臣,可见刘邦至少对此是默许的。

如果韩信听了蒯通的话意识到潜伏的危险所在,及早离刘邦他去,大概不会受此祸害。如果韩信能明智一点,及早像张良、萧何那样急流勇退或谨慎处世,恐怕也不至于招致如此可悲的结局。

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有高潮就有低谷,有兴盛就有衰败,权势、名利,抑或其他事莫不如此。可是很多人总是会被繁华外表所迷惑而做出错误的决定,贪图一时之快以至于误入歧途,甚至连身家性命都难以保全。这就是探究事物原理的重要性。在做出决定之前,细细想想,把握好事情的下一步走向,对任何人都会大有益处。

12.忠实诚信源于对事物的认识

【原典】

知至而后意诚。

【译文】

只有对周遭的事物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而后才能忠实诚信。

忠诚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

做事先做人,一个人无论成就多大的事业,人品永远是第一位的,而人品的第一要素就是一个“诚”字。按照《大学》的意思,人之“诚”也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对事物认知明确以后形成的。

当然,“诚”的内容是很丰富的,除了前文所述的“诚实守信”“意念真诚”,还有“忠诚”的意思。在这一节,我们重点就这一问题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汉高祖刘邦的儿子赵王如意,到了赵国几个月,高祖就驾崩了。这时如意刚刚十二岁,国中政事都归赵相周昌办理。周昌因见赵王是高祖少子,平日最加宠爱,又特意托他保护,所以一心一意地保护赵王。偏值吕后遣人来召。周昌心想:吕后因废立之事与戚夫人母子成了冤家对头,如今戚夫人已被囚于永巷,吕后意犹未尽,更想谋害赵王,我如果坐视不管,岂非有负高祖委托?于是假说赵王有病,不能入京。后来使者三番五次来催。吕后见三次召他不来,又闻周昌许多言语,愈加愤怒。心想都是周昌从中作梗,我今先将周昌调开,看他更借何人作为护符。于是吕后先遣使者往召周昌,周昌虽知是吕后阴谋,但皇命不可违,只好先行至长安,再设法保护赵王如意。吕后把周昌召入长安后,马上再派人召回赵王,由于其他臣属不敢阻挡,只好将赵王送到京师。周昌已诉请刚当上皇帝的刘盈,要他出面保护如意。

刘盈虽仅十八岁,但他个性仁慈,有主见。他知道吕后有意杀害如意,就亲自到灞上迎接他,两人共同入宫,并且共同起居、饮食。因为刘盈贵为皇帝,又有周昌的保护,吕后一时也毫无办法。但吕后仍不死心,她派人严密监视刘盈和刘如意,以便找机会下杀手。

终于在一天早上刘盈外出打猎,如意由于年纪小,早上起不来,没有跟着去。利用这个时机,吕后立刻派人用毒汤毒死了如意。当刘盈回来的时候,如意已经死了,他痛哭流涕,但也没有办法追究责任。

周昌知道如意被害,自恨有负刘邦委托,郁郁寡欢,从此不再上朝,假称有病避居在家。吕后感于周昌曾为废立之事力争的恩情,也就不再追究了。

三年后,周昌病逝,赐谥悼侯,仍由其子继其爵禄。

忠诚作为一种能力是其他所有能力的核心,因为如果一个人缺乏忠诚,其他能力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愿意聘用一个缺乏忠诚的人。

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加大,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说什么手段都能想得出,做得出。在利益面前,人们早已把忠诚忘到一边去了,有的甚至拿忠诚与利益对立起来。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对一个集体忠诚与个人能够取得成就并不矛盾。只有每个人都忠于集体并发挥自己的潜能时,这个集体才是最强的,你也是最强的个体。日本人的敬业和超乎想象的集体意识忠诚度终于让世界不得不承认这个岛国的强大力量。

可是今天,真正忠诚的人实在太少了,原因就在于,很多人没有对这一问题有个“明确的认知”。

现在人们讲双赢,这是最佳境界。对公司来说,个人的成就可以使公司利益最大化;对个人来说,公司可以满足其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并乐于此。那爱自己公司的员工能不对公司忠诚吗?将身心彻底融入公司,尽职尽责,处处为公司着想,对投资人承担风险的勇气报以钦佩和敬意,理解管理者的压力并给予体谅。忠诚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责任,是做人之根本。

忠诚并不是从一而终,也不是媚俗,而是一种职业的责任感,是承担某一责任或从事某一职业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

有了忠诚的美德,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它会成为你巨大的财富。相反,如果你失去了忠诚,那你就失去了做人的原则,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13.意念诚实才能心思端正

【原典】

意诚而后心正。

【译文】

只有意念诚实,而后才能心思端正。

贪图小便宜是愚蠢的表现

心思端正会让人意念诚实、真诚守信;反过来,意念诚实、真诚守信同样也可以让人的心思端正。这两种做人做事的修养可以说是相互依赖而并存的,缺一不可。

春秋时期,晋国的献公死后,晋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逃到梁国的公子夷吾想争夺晋国的君位,为了得到秦国的帮助,夷吾对秦国许诺说:“我若当上晋国君主,黄河以外的五座城池就献给秦国,作为谢礼。”秦穆公非常高兴,就派兵送夷吾回国,帮他当上了君主,夷吾成了晋惠公。

晋惠公上台之后,秦国派人向他索取城池,晋惠公却耍起了赖皮。晋国的一位大臣认为惠公违反诺言,他对晋惠公说:“老百姓尚且讲究诚信,何况一国之君呢?主公既然有言在先,就该按约定办事。这样做,晋国虽然吃亏,但可以示信于人,从长远看,还是对晋国有利的,主公不能出尔反尔。”晋惠公不听劝告,坚决不给秦国城池,秦国愤恨不已。

几年之后,晋国遭受天灾,晋国派人到秦国求购粮食。秦国的大臣有的主张不卖给晋国粮食,说:“晋国君主言而无信,可见他不是一个有道之主,这样的人我们决不能再帮他了,应该趁机出兵讨伐他。”

大臣于桑却说:“夷吾不守信用,看似小事,实际上他是在为自己埋下祸根,他不会有好下场的。如果我们现在再帮他一次,他还不报答,晋国百姓一定会看清他的面目,和他离心离德。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攻伐他,就一定能取得胜利。”秦穆公听取了于桑的建议,卖给了晋国大批粮食,晋国度过了危机。

第二年,秦国发生灾荒,晋国却不答应秦国的购粮请求。晋国大夫庆郑劝晋惠公说:“秦国对晋国有恩,这是百姓都知道的事,如果主公恩将仇报,百姓就会说主公不讲仁德了。卖粮事情虽小,却关系主公的名声和民心的归属,不可轻率啊!”晋惠公还是拒绝,他说:“我不把粮食卖给敌国,有什么不对呢?秦国实在太傻,才会干下卖粮食给我的蠢事,我不是傻瓜,这样的事我是不会做的。”

秦军于是攻击晋国。晋国民心已失,士兵也无心应战,结果晋国大败,晋惠公也被生擒活捉了。

晋惠公失败的根源就在于他意念不诚,心思不正,贪图了一点小便宜,结果却失去了民心。他认为无关紧要的事,却捅了天大的娄子。而秦国对卖粮之事却是认真对待,极为重视,秦国的胜利正因为有了这些铺垫或者说是“修养”才取得的。

14.心思端正,而后才有身心的修养

【原典】

心正而后身修。

【译文】

只有心思端正,而后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在利益面前保持心思端正

在利益面前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心思是否端正。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不干不净的东西不贪,这样一种端正的心态,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失为一种无价之宝,都值得去珍惜、去坚守。能做到这一点,“修身”也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了。

乐喜,字子罕,春秋时宋国的贤臣。公元前556年,由于宋国左师向戌的调停,晋楚两大国议和,十四国在宋都召开了停战议和大会。会上,列国共奉晋楚两个“超级大国”作为盟主,签订了盟约,约定:晋楚不以兵相见,同恤灾危,同救凶患。还规定列国要为晋楚两国纳贡。停战议和大会之后,各国出现了一时平静。向戌自恃有奔走发起之功,于是请求宋平公赏赐城邑。平公觉得中原战火停息,列国百姓有了喘息机会,向戌的功劳是很大的,于是写了赏赐其六十邑的简册。

当向戌拿着简册喜滋滋地向乐喜展示时,这位才智明决的秉政权臣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军队是威慑敌国稳定自己国家的力量,兴乱治废都有赖于能打仗的军队,向戌谋求去掉维持生存竞争的武力,不过是一种欺蒙诸侯的行为,还大言不惭请得赏邑。乐喜一时激动,就将平公写的赏六十邑的简册用刀割掉了,并扔在地上。向戌明白乐喜的用意,称颂乐喜是救了自己的大恩人。

乐喜还是一位很注意个人道德行为修养的人。一次,他在自己的府邸接待楚国聘使。楚使见乐喜府邸南邻的墙弯弯曲曲的,西邻的水竟然流经府邸院内,觉得不可理解。乐喜解释说,南邻家是一户从事皮革制鞋生产的工匠,如逼着他迁走,一来宋国买鞋的人将不知道去哪里购买,二来这户工匠生活也就没有着落了,所以不能逼南邻迁走。至于西边的邻居,是因他家所处的地势高,我家房子地基低,他家出水流经我家是很自然的,要是禁止人家的水东流,实属不近情理。一番话,使楚使大为叹服,回到楚国,立即上殿谏阻楚王:千万不可攻打宋国。因为宋国国君贤明,而且还有仁相乐喜辅佐,很得人心,要是攻打宋国的话,定会失败。宋国正因为君臣同心同德,体恤百姓,故虽然南有楚、北有晋、东有齐三个强国包围,可哪国也不敢轻易进攻它。

作为掌权大臣,乐喜很重视民众的力量。他规劝国君要节制自己的奢望,尽量不违农时,顾及民生的疾苦。当宋国出现大饥荒时,他力主拿出国库储粮救济灾民,同时动员各级官吏都要向灾民出借粮食。他本人则在出借粮食时不写契约,以示并不求归还。这种散粮救荒的举动很能赢得民众。

乐喜向来不贪不沾,崇尚节俭。宋国有人获得了一块美玉,非要献给乐喜不可,结果遭到了乐喜拒绝。献美玉的人起初以为乐喜怕宝玉是假的而受蒙骗,便再三陈明已经请行家鉴定过了,确实是块稀世美玉。乐喜听后淡然一笑说:“我以不贪的品行为宝,你是以美玉为宝,我如果接受了你的宝玉,咱们双方就都失去了最可宝贵的东西。”由此,乐喜获得了不贪“宝”的美名。

宝玉诚可贵,一个人的修养价值更高。乐喜是明智的,他知道什么才是一个人最为宝贵的东西。一个人若坚守不住做人的底线,给自己的人生平添了污点,那是多少美玉也弥补不了的。切记,切记!

15.有了品德的修养才能治理好家族

【原典】

身修而后家齐。

【译文】

只有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养,而后才能整治好家族。

身修而家齐就会有所作为

我们说过了,“齐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方面需要一个宽容的心态,另一方面当事人自身的品德修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各个家庭成员都能相互体贴、相互关爱、相互提高,那么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每个人都会有非凡的成就。

在“唐宋八大家”中,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就占了三大家,苏家能获如此高的荣誉,与其良好的家教和融洽的家庭关系是分不开的。

苏洵壮年始决志求学,因其妻程氏贤淑,为其持家计,故无后顾之忧,能专心致志游学四方,因而文才大进,终于有成。

苏洵和程氏是严慈的父母,对苏轼、苏辙兄弟教育有方,尤其重视道德教育。父母的仁慈思想对苏轼、苏辙兄弟也有影响。苏家有五亩园林,苏洵夫妇爱护鸟雀,不许童仆伤害,故百鸟前来筑巢林上,苏轼在《异鹊》记其事:“昔我先君子,仁孝行於家。家有五亩园,么凤集桐花。是时乌与鹊,巢毂可俯拏。忆我与诸儿,饲食观群呀。里人惊瑞异,野老笑而嗟……”父母对儿子教育的重视和对鸟雀的仁爱,对苏轼、苏辙兄弟的忠诚仁厚性格的形成是很有关系的。

苏洵博学善文,融百家之说自成一家,他是蜀学派的创建者,苏轼兄弟为文学其父,是蜀学的中坚。苏轼为文有其特色,正如他所说:“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苏辙幼时也受教于兄苏轼,因苏轼学先成,苏洵命辙向兄学习。父子之间、兄弟之间的关系也是师徒关系,故彼此感情甚深。后来父子三人一举成名,都是父教子、兄教弟的结果。宋仁宗嘉元年(公元1056年)三月,苏洵率领苏轼、苏辙兄弟二人赴京秋试,苏轼、苏辙同时中进士。当时北宋文章宗师欧阳修见苏辙文,不胜佩服地称赞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宋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高兴地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为太子时尤欲读苏轼文,宫中读之,膳进忘身,称天下奇才。苏洵虽不中,但文名在京大扬,欧阳修得读其所著书二十二篇,大为赞赏,公卿大夫因之争相传阅,一时学者竞效其为文。

苏轼、苏辙兄弟既有相同的政治理想和生活志趣,又有相同的仕途遭遇,因而在得意时互相勉励,失意时彼此关怀和劝慰。又因志趣相同、情深似海,当两人入仕后各自东西,常为离别而百感交集。这在他俩的唱和中可见。苏辙在《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中说:“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即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眼’,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他俩阔别七年后,在徐州始再会,宿于逍遥堂,所以辙写的《水调歌头》说:“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可是,在徐州相会四个月左右,又要离别,辙感到无限悲愁:“今夜清樽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愁。”辙为不能实现与兄早退相聚一起之约而无限悲伤。苏轼也是“恨此生,长向离别中,凋华发”(《满江红·怀子由作》),在几十年的宦海浮沉中,他经常是“忆弟泪如云不散,望乡心与雁南飞”(《壬寅九重,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为解离别愁,兄弟俩只能以互相唱和为慰藉。苏轼曾对弟苏辙说:“吾从天下士,莫如与子欢”可见兄弟手足情之深。

苏轼对妻子也同样情深。他的家庭生活几经波折,几度悲哀。十九岁娶王弗为妻,王弗二十七岁在京师病逝。十年后他写的《江城子》一词仍深切怀念他这“敏而静”的贤内助:“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他在梦中见她:“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后他娶王弗堂妹王闰之为妻,她也是一位贤淑的女性,追随苏轼宦海浮沉,四处奔波,历尽苦难,二人相爱相伴二十五年后,闰之年四十六岁时也病逝于京师,这对于苏辙又是一次莫大的打击。苏轼在其《祭亡妻同安郡君文》中,表示了对她无限思念的悲伤:“已矣奈何,泪尽目干。”之后他纳一妾朝云,在他写有关朝云的诗词中,反映他对她无限热爱,而她随他贬惠州时也死了,苏轼悲痛不已,这时他已是六十岁的老人了。

苏轼有三子,即苏迈、苏迨、苏过。在苏轼教诲下,都善为文。苏轼下半生都处于贬谪之中,其幼子苏过始终追随,尤其在贬儋州前其爱妾朝云已死,幸有苏过随侍,苏轼才不至于孤独。史称:“凡生理昼夜寒暑所须者,一身百为,不知其难。”有子如此,苏轼才能度过在儋州时最艰苦的贬谪生活。当他这个谪官被召回时,途经常州病逝,苏过葬父于汝州郏城小峨眉山,便安家于颍昌。苏过因随侍父亲,经常得到教诲,故道德文章大进。他著有《斜川集》二十卷,其《思子台赋》、《飓风赋》早行于世。时称苏轼为“大坡”,故称苏过为“小坡”。其叔苏辙赏赞苏过孝顺,以训宗族,说:“吾兄远居海上,唯成就此儿能文也。”

苏轼之所以有此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他的家庭背景。话又说回来,这样的家庭氛围也是每个人努力影响的结果,正因为他们极高的修养和品行,才有了这样的家庭。这不正是“身修而家齐”的最好注脚。

16.家庭和睦,而后才能治理好邦国

【原典】

家齐而后国治。

【译文】

家庭和睦,而后才能治理好邦国。

和睦的家庭是事业的“助推器”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都有这样一个说法:家国天下。家、国、天下这三件事在本质上是相连相通的。“家”是“国”的基础,家庭和睦才能治理好国家。用现在的话说,有家人的鼓励、支持和帮助,事业就会更加顺利。这样的事古已有之。

公元前828~前782年,西周宣王在位。周宣王统治初期,生产凋敝,国力衰微,后来因为王后的苦心劝谏而出现了著名的“宣王中兴”。

周宣王像周宣王的父亲周厉王是一个贪婪暴戾、刚愎自用的暴君。他在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统治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任用“好专利而不知大难”的荣夷公等人,垄断山林川泽的一切收益,断绝平民的生计。同时,不顾人民死活,他又兴师动众地征伐淮夷,南征荆楚,横征暴敛。有识之士为国忧虑,多次苦谏警告,厉王都听不进去。及至国人愤慨,到处“谤王”,他却又倒行逆施,卫巫“监谤”,以致国人“道路以目”,敢怒而不敢言。公元前841年,愤怒的“国人”爆发起义,占领国都,厉王逃亡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并客死于该地。周公、召公实行“共和行政”,收拾残局。

公元前828年,周宣王继位。他丝毫没有从他父亲身上吸取亡国的教训,在国势日趋衰败、周边各族的威胁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他却依然早卧晚起,迷恋酒色,这使其爱妻姜后十分担忧。她想国王长此下去,国家岌岌可危,自己身为王后,要为周朝的江山、社稷着想。于是她开始想办法劝说周宣王。

一天,她脱去华丽的衣服,拔去头上的发簪,摘掉耳环,去住在永巷的宣王处要求治罪。一进门,她“扑通”一下子就跪下了,继而伤心地放声大哭。周宣王一见自己心爱的王后如此悲痛,惊恐万分,赶忙询问。姜后哭着说:“现在国家危机四伏,大王您却沉醉于酒色,不理朝政,置国家的祸乱于不顾,这种情形的出现,都是由于我的过错,今天特来请罪。”说完后泪流满面,长跪不起。周宣王深受感动,连忙将王后扶起。他想到自己身为国君,还不如自己的妻子关心国事,心中只觉得惭愧不已,他当即向妻子表示要改过自新,勤于政务。

自此以后,周宣王重用贤才,励精图治。他先兴兵打退了对周朝威胁最严重的少数民族的侵犯,又派方叔带兵南征荆楚,平定叛乱。这使得统治已近尾声的周王朝一个时期内国家比较安定,生产有了发展,出现了“宣王中兴”的局面。

这样,在历史上,周宣王由于姜后的及时劝谏,由无为之君成了“中兴”盛世的国主,而姜后也因有功于“宣王中兴”的出现而受到后人的称赞。

这就是家庭的和睦给周宣王的治国“事业”带来的影响。

17.治理好国家才能使天下太平

【原典】

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

只有治理好邦国,而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天下太平需要有效的治国手段

国家不安定天下就不会太平,这是个显而易见的道理,然而真正做好却不是几句话的事。治国首要就在于吏治,吏治腐败,则国家必乱,天下太平就无从谈起。历史上一出出的亡国之祸,多因此而来。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自幼生长于民间,对元代官吏对待百姓的贪酷了如指掌,也认识到元末吏治的腐败是农民大起义爆发的原因之一,认识到要保证他所建立起的政权不重蹈元代覆辙,就一定要肃清腐败分子,杜绝贪污腐败。他因此为贪官污吏设立了严法酷刑,而且由于他个性的狠毒,在实际实行过程中,还专门为贪官设立了一些法外非刑,以此来警戒天下官吏奉公守法。

对于贪赃舞弊行为,朱元璋绝不轻饶。他认为,吏治之弊甚于贪虐,而庸鄙者次之,所以他说:“朕于廉能之官或有罪,常加宥免,若贪虐之徒,虽小罪亦不赦也。”

官吏犯赃的,罪行较轻,朱元璋处以谪戍、屯田、工役之刑,也就是充军发配。如徐州丰县丞姜孔在任时,借口替犯人缴纳赃款,挨家挨户敛钞,结果全都塞进了自己的腰包。朱元璋查知此事,将姜孔发配去修城。

洪武九年,“官吏有罪者,答以上悉谪之凤阳,至万数”,其中绝大多数是犯赃官吏。而对罪行严重的,则处以挑筋、挑膝盖、剁指、断手、刖足、抽肠、劓、阉割、凌迟、发配广西拿象、全家抄没发配远方为奴、株连九族等酷刑。户部尚书赵勉夫妻贪污,事发后夫妻二人同时被杀。工部侍郎韩铎上任不到半年,伙同本部官员先后卖放工匠二千五百五十名,得钱一万三千三百五十贯,克扣工匠伙食三千贯,盗卖芦柴二万八千捆,得钱一万四千贯,盗卖木炭八十万斤,私分入己,事发被杀。

同历代封建专制制度的通病一样,明代贪污受贿的官员腐败案并不少见。例如,大名府开州通判刘汝霖,追索该州官吏代犯人藏匿的赃款,逼令各乡村百姓代为赔纳,被判枭首;凤阳临淮知县张泰、县丞林渊、主簿陈日新、典史吴学文及河南嵩县知县牛承、县丞母亨、主簿李显名、典史赵容安等收逃兵贿赂,使令他人代充军役,案发后两县官吏尽行典刑;福建东流江口河泊所官陈克素勾结同业户人,侵吞鱼课一万贯,又勾结东流、建德两县官吏王文质等,敛钞数万,被杀身死;进士张子恭、王朴奉命到昆山查勘水灾接受昆山教谕漆居恭、酋径巡检姚诚宴请,收受缎匹、衣服等物及钞币一千三百贯,将他们的二万二千六百亩已成熟田地谎报为受灾农田,朱元璋查知后,命锦衣卫给他们送去兵刃、绳索,勒令自尽。当时官吏贪污到银六十两以上者,均处以枭首示众、剥皮楦草之刑。行刑多在各府州县及卫所衙门左首供祭祀的土地庙举行,因而当时土地庙得名为皮场庙。贪官被押至土地庙,枭首挂在旗杆上示众,再剥下尸身的皮,塞上稻草,做成皮人,摆在公座之右,以警戒后任。

在洪武年间,除了一些较小的惩贪案外,还有几次大规模地对贪官污吏的集中“清洗”,其中以空印案和郭桓案最为著名,声势也最为浩大,两案连坐被杀人数也最为惊人,累积共达七八万人。

明初整肃吏治的斗争前后延续二三十年之久,打击面极广,甚至一些皇亲国戚若是贪赃枉法,也在劫难逃。为了达成吏治清明的政局,朱元璋六亲不认。开国功臣华云龙、朱亮相便因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死于整肃吏治的斗争中。朱元璋的亲侄儿朱文正因骄侈荒淫,搜罗强抢民女淫乐数十日后,将该民女坠井淹死,毁尸灭迹,也被朱元璋罢官安置凤阳守卫先人坟墓。后来朱文正逃跑,朱元璋终于将他杀了。驸马都尉欧阳伦是马皇后所生安庆公主的夫婿,指使家奴走私茶叶,牟取暴利,并纵容家奴胡作非为。朱元璋下令:“布政司官不言,并伦赐死,保等皆伏诛,茶货没入于官。”欧阳伦虽高攀为皇贵胄,玉叶金枝,终于还是保不住性命,和很多布政司官员一起身首异处。

朱元璋像明初整肃吏治的斗争是朱元璋出于集权专制的目的进行的,因而带有一定的残暴特征。打击面大,处死极多,因此有时也不免产生一些先入为主的冤假错案,枉杀了许多无辜官吏。在一些大小案件中,罪有应得者固然很多,可无辜被戮者也大有人在,甚至有很多官吏仅仅因为朱元璋看他不顺眼,便被杀了。朱元璋整肃吏治的手段虽雷厉风行,但由于自身性格缺陷的原因,在实际实行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很多偏差和失误,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明初官吏戴镣铐上堂办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尽管如此,在无法解决制度问题的情况下,通过严酷手段整肃吏治、打击害群之马的斗争毕竟还是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朱元璋曾以元代法令过于宽纵以至人心懒散、江河日下,经过了半个世纪,人心都不畏法,所以他才主张峻法严纪。这一系列严法严刑确也使得贪官污吏望而止步。经过长期的严刑诛戮,做官的人终于认清了朱元璋立场的坚决,认清了本朝惩贪不贷敢动真格,世道已经变了,开始人人自危,不敢恣肆妄为——郡县之官虽居穷山绝塞之地,去京师万余里外,皆心震胆,如神明临其庭,不敢放肆。“或有毫发出法度,失礼仪,朝按而著罪之”官场风气在一连串严酷打击下,逐渐发生了改变,日趋清明——“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指,吏治涣然不变矣。下逮仁堂抚绪休息,民人安乐,吏治澄清百余年”。后世清官海瑞由此而赞洪武朝:“数十年民得安生乐业,千载一时之盛也。”

朱元璋不细加斟酌、妄加屠戮的作风当然是不可取的,而且也只能归结于他独裁的残暴,但他整饬吏治以图国家安定、天下太平的坚决态度,却有值得后人学习之处。

18.从天子到庶人,都要以修身为根本

【原典】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壹是(2)皆以修身为本。

【注释】

(1)庶人:西周起称农业生产者。春秋时,其地位在士以下、工商皂隶之上。秦汉以后泛指没有官爵的平民。

(2)壹是:一。一切、一律、一概。

【译文】

从天子开始,一直到老百姓,一律都要以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为根本。

道德的修养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一个人无论是什么身份,也无论想要学什么、做什么,首先要在道德上立根基。这是人的根本,没有这个根本,再高的学问、再大的本事也是没有益处的。举个例子,警察和小偷之所学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但是同样的学却导致不同的结果,其原因就在于人之本。这就像今日所说的道德与科学的关系一样。如何运用科学技术,不是取决于科学技术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的道德观念。总之,道德的修养是做人做事的根本,“本立而道生”,有了本,才可以言及其他。换言之,也就是先做人再为学再做事。

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学问的高低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这几点,他就已经摆脱自然本性的一些低级趣味和自私倾向。这样的人,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的人了。在今天道德修养和文化知识同等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人。

的确,一个人尽管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如果他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愚笨乖谬,不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有什么用呢?相反,一个人即使没有什么文凭,没有进过大学校门,但他言谈文雅、举止得体,行为方式正确,能够有所发明,有所创造,难道你能够说他没有学习过什么吗?

世间什么最难?做人最难,拼上三年两载做成一两件事不难,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弄不好一辈子也不会做人。不会做人怎么做事?一个人连人都不会做还能做什么?

有一个名叫公明宣的人在曾子门下学习,三年不读书。曾子说:“你在我家里,三年不学习,为什么?”公明宣说:“我哪敢不学习?我看见老师在家里,只要有长辈在,连牛马也没有训斥过,我很想学习您对长辈的态度,可惜还没有学好。我看见老师接待宾客,始终谨慎谦虚,从来没有松懈过,我很想学习您对朋友的态度,可惜还没有学好。我看见老师在朝廷办公事,对下属的要求很严格,但从来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我很想学习您对下属的态度,可惜还没有学好。”曾子离开座位,向公明宣道歉说:“我不如你,我只会读书罢了!”

以往我们的教育偏重于告诉人们什么是好人、必须做好人。而对于教育学生怎样去做人重视不够,以致学生对于为人处世的原则、方法、技巧并不明了。因而不善应对,不善交际,不能协调好人际关系,不能较好地把内在的美德变成外在的美行,把个人体面地融入人群集体之中。

那么,一个人究竟该如何学做人呢?有人为此做出了如下几点说明:

其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其二,与人为善,切忌骄横。众怒难犯,专欲难成。物极必反,器满则倾。肆无忌惮,焚己伤人。切勿恃强凌弱。倚势凌人,势败人凌我;穷巷追狗,巷穷狗咬人。

其三,谦和为美,多让少争。对人须有敬爱之心。相爱无隙,相敬如宾。荣辱毁誉,处之泰然。小不忍则乱大谋,不闹无原则的纷争。

其四,诚信待人,远离是非。君子重信诺,一字值千金。胸怀坦荡真君子,口蜜腹剑是小人。勿以己长而形人之短,勿因己拙而忌人之能。有言人前说,人后不说人。所谓:闲谈莫论人是非。

其五,仗义疏财,扶危济贫。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不因贫而舍,不以富为尊。

是以,做人决然是门大学问,绝对一言难尽,绝非一蹴而就。管窥蠡测,凭君撷取。

当然,《大学》并不是主张不会做人就不要学知识,而是要把做人的道德修养放在第一位,学习、做事放在第二位。因为,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道德底线都守不住,学再多的知识、做再多的事又有何意义呢?

19.基础打不好,做其他事就不可能成功

【原典】

其本乱(1),而末治(2)者,否矣。

【注释】

(1)本乱:乱,紊乱,破坏。本乱,意为本性败坏。

(2)末治:意指家齐、国治、天下平。

【译文】

一个人,如果他把自身的品德修养这个根本败坏了,那么,要想做成其他什么受人称颂、流芳百世的事,那是不可能的。

玩火自焚者多是因为道德基础败坏

自古邪不压正,那些缺乏品德修养的人,虽有可能一时风光,但终究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如果再有邪恶害人之心,那无异于玩火自焚,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赵高作为历史上第一个最有权势同时也最阴险的太监,大半生都在玩国家权力于股掌之上,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到头来仍逃不过玩火自焚的命运,这实在是一种必然。

赵高害死李斯后,朝中再没有能妨碍他专权的人了,很快,他当上了中丞相。为了验证一下自己在朝中的权势,赵高“导演”了一幕“指鹿为马”的闹剧。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三年八月己亥),赵高趁群臣朝贺之机,命人牵来一头鹿献给秦二世,口里却说:“我把一匹好马献给陛下玩赏。”胡亥一看,失声笑道:“丞相说错了,这是鹿不是马。”他转过头去问左右的人道:“大家看,这是鹿还是马?我没有说错吧?”围观的人,有的慑于赵高的淫威,缄默不语;有的弄不清赵高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便说了真话;那些拍惯了赵高马屁的人,即使在皇帝面前也硬说是马。胡亥见众说不一,以为是自己害了什么病,因而把话说错了,便命大臣去算卦。在赵高的授意下,算卦的人也说道:“因为陛下祭祀时没有斋戒沐浴,才出现了这种认马为鹿的现象。”胡亥信以为真。便按赵高的意图,打着斋戒的幌子,躲进了上林苑。

有一天,有个人从上林苑经过,胡亥立即拈弓搭箭将此人射死,扬长而去。赵高知道此事后,便令阎乐去奏明秦二世道:“不知是谁杀了一个人,却把尸体移到上林苑来了。”然后,他又自己出面,假意劝告胡亥道:“皇帝无缘无故地杀死一个没罪的人,上天和鬼神都会生气的,一定要降灾的,陛下还是趁早离开上林苑!”就这样,赵高把胡亥迁到离咸阳县东南八里的望夷宫去了。

秦二世走后,赵高立即张开了魔爪,把那些敢于说“鹿”的人统统杀掉。

这一来,朝野上下人人缄口,个个看赵高眼色行事,任他为所欲为,这为其正式篡帝夺位奠定了基础。然而,这时关外早已烽火连天,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燃遍了关东大地;陈涉、吴广揭竿而起,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屡屡打败秦军,从淮河流域起而横扫黄河南北,摇撼着秦室的根基。以项羽、刘邦为领导的反秦义军更是所向披靡。在巨鹿一战中,秦军被打得落花流水,精锐丧失殆尽,大将王离被虏。被打得溃不成军的章邯,急急派人向朝廷请示军事,而专权的赵高却不予接见,想把一切罪责转嫁于他。章邯心里十分明白:要是打了败仗,赵高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将他处斩;要是打了胜仗,赵高也会嫉妒他的功劳而陷害他。与其将来被赵高处斩,不如与诸侯一道举起反秦的义旗来。

章邯的倒戈又给摇摇欲坠的秦王朝一个沉重的打击。此时的赵高既想苟延残喘,又想火中取栗。他一面派人暗中与刘邦联系,要同起义军讲和,求吴中之地自立为王;一面又对秦二世采取断然措施。

首先,他把弟弟赵成和女婿阎乐找来,进行策划。赵成身居郎中令要职,可以自由出入宫廷,充当内应。阎乐是咸阳县令,手下有一部分兵力,由他率领士兵假扮成山东农民军攻打望夷宫。赵高亲自指挥全局。

接着,赵成便在望夷宫内散布谣言,说什么山东强盗打过来了,搅得人心惶惑不安,并命令阎乐召集士兵保卫望夷宫。与此同时,阎乐还派出部分亲信,化装成农民军,把阎乐的母亲抓了起来,暗中送到赵高家中。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以为县令的老母亲都被抓走了,自然十分担心、害怕,于是,阎乐便以追贼为名,直逼望夷宫而来。他们冲到宫门前,大声吼问守门的士卒道:“强盗进了宫门,你们为什么不抵挡?”守门将士莫名其妙,反问:“宫内外禁卫森严,日夜有人看守卫戍,哪有强盗敢进宫来呢?”

阎乐不容分辩,命令士兵将守门将士砍倒,蜂拥而入,冲进了望夷宫,逢人就砍,到处放箭。一时宫中血肉横飞,惨不忍睹。被蒙在鼓里的胡亥,这时才听到赵高派来送信的人说:“山东强盗打进宫来了。”他带着疑惑的心情登高远望,只见那些身着白衣的强盗,四处冲杀,直朝城楼而来,一箭射在他座后的帷幕上,他吓得目瞪口呆,瘫软在地上。

这时,阎乐冲到胡亥面前,气势汹汹地对他说:“你是一个无道暴君,残杀了天下难以数计的无辜百姓,耗费了无数民脂民膏,现在天下的人都起来反对你,你自己想想该怎么办吧!”

胡亥胆战心惊:“我可以见一见丞相吗?”

“不行!”阎乐断然拒绝。

“那么,我不当皇帝了,可以给我一个郴王当吗?”二世哀求着。

阎乐摇摇头。

胡亥哭泣着:“给我一个万户侯当也行。”

阎乐道:“你还痴心妄想些什么!”

胡亥绝望地说:“只要保全我的性命,我情愿带着妻子去当老百姓,这总该可以了吧!”

阎乐不耐烦地冲他喊道:“我奉丞相之命来处死你,你说得再多也无济于事,快快自裁吧!”

此时的二世皇帝才明白今天逼他自杀的,正是他往日无比信任的丞相赵高。

阎乐向赵高回报了胡亥已死的消息,赵高听后欣喜若狂。于是匆匆摘下玉玺佩在身上,大步走上殿去,准备宣布登基。但是“左右百官莫许”,以无声的反抗粉碎了赵高的皇帝梦。他顿时不知所措,头脑发晕,只觉得天旋地转,这时,他才感到自己的罪恶阴谋达到了“天弗与,群臣莫许”的程度,只得无可奈何地取消了称帝的打算,立扶苏之子子婴为王,结束了这场逼宫篡位的丑剧。

被赵高推上王位的子婴,心里十分明白赵高的险恶用心,于是,他同自己的两个儿子和贴身太监商定了铲除赵高的计划。

杀死了赵高以后,子婴在他的两个儿子及随侍宦官、卫兵的拥护下来到了宗庙,举行了告祖仪式,正式即秦王位。子婴即位后,首先下令逮捕赵高的三族,全部予以处死。

《大学》为什么要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强调做人要真心诚意、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呢?通过上面的事例可以给大家一个通俗易懂的答案: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是时机未到。只有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才会有好报,才能一生平安。

20.以尊重换取尊重

【原典】

其所厚者薄(1),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2)。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注释】

(1)其所厚者薄:厚,重视,尊重。薄,轻视,轻蔑。

(2)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之,代词。

【译文】

他所尊重的人反而轻蔑他,他所轻蔑的人反而尊重他,这样的事情是从来不会有的。这就叫做认识根本的道理,这就叫做认识的彻底,即进入“知”的最高境界。

真诚待人,别人自会真诚待你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真诚相待。要想别人真诚待你,你就应当首先真诚地去对待别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真诚。你与人为善,其实就是与己为善。真诚待人,别人通常也会反过来如此待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就是这个道理。与人相处中付出的十分真诚得到了八九分的回馈,自然是情有所值、利大于弊。

“真诚能打动人,真诚能赢得一切”这句话很有道理。的确,没有人不喜欢真诚,真诚是生活中的通行证,有了这张通行证,我们就会在生活中乘风破浪,直挂云霄!

齐国宰相晏子,名晏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晏子,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而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真诚待人,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博闻强识,善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曾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

晏子出使晋国完成公务返国的途中,路过赵国的中牟,远远看见有一个人头戴破毡帽,反穿皮衣,正从背上卸下一捆柴草,在路边休息。等到走近观看,晏子觉得此人的神态、气质、举止都不像粗野之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么寒酸的地步呢?于是,晏子让仆人停车并亲自下车前去询问:“你是何人?为何会到这儿来?”那人如实相告:“我是齐国的越石父,三年前被卖到赵国的中牟,给人家当奴仆,失去了人身自由。”晏子又问:“那我可以用钱物把你赎出来吗?”越石父说:“当然可以。”

于是,晏子用一匹马把越石父赎回,并同车载归。

到了馆舍,晏子没有和越石父打招呼,便独自下车径直进去了。对此,越石父非常生气,要求与晏子断绝关系。晏子派人对越石父说:“我以前并不认识你,你在赵国为奴多年,我看见后就把你赎出来,我对你还不够好吗?为什么这么快就要和我绝交呢?”

越石父回答说:“一个自尊而且有真才实学的人,受到不知底细的人的轻慢,是不必生气的;可是,他如果得不到知书达理的朋友的平等相待,必然会生气。任何人都不能自以为对别人有恩,就可以不尊重对方;同样,一个人也不必因受惠而卑躬屈膝,丧失尊严。您把我赎出来,是您的好意。在回国的途中,您一直没有给我让座,我以为这不过是一时的疏忽,并未计较;现在到家了,您却只管自己进屋,竟对我一点也不理睬,这说明您依然把我当奴仆看待。因此,我还是去做我的奴仆,请您再次把我卖了吧!”

晏子听了越石父的话,急忙向他道歉并诚恳地说:“我在中牟时只是看到了您不俗的气质,现在才真正发现了您非凡的气节和高贵的内心。请您原谅我的过失,不要弃我而去,好吗?”从此,晏子将越石父尊为上宾,以礼相待,两人渐渐成了相知甚深的好朋友。

这一事例说明为别人做了好事时,不能自恃有功,对人无礼;受人恩惠的人,也不应谦卑过度,丧失尊严。谁都有可能落难,谁也有救人的机会,可谓世事多变!只有大家真诚相处、平等相待,人间才有温暖与和谐。

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意思是说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使自己达到真诚的人,就是选择了善德,并且能够坚持实行它的人。

真诚,这是做人之必需的品德。只有真诚,才能让人相信你,与你做朋友。

原始的生命是饱含真善美的,也许生命最美的状态就是这种原始美。原始美是自然的,只要真诚便可以拥有这份自然美。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怕真诚待人吃亏上当,因此想让别人先真诚待己。这是一个误区,无论你想得到什么东西,只有自己先付出,才会得到回报。现代人缺的不是真诚而是主动热情的心!人人都不肯首先付出,那么这个世界上还能找到真诚吗?

你待人以善意,别人以善意相报;你待人以真诚,别人以真情回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大多数人都觉得积极主动地付出友善真诚仅仅是讲如何对待别人,其实准确地说,友善真诚地待人更重要的是指如何善待自己。

人类是一个高级生物群,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每个人都是社会这棵大树上的叶和果,谁都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存在。生物学反复证明过一个真理:只有互助性强的生物群才能繁衍生存。伤害别人就等于用自己的左手伤害自己的右手。

人们都非常向往陶渊明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纷争,没有战乱,有的是温馨和谐。而营造出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需要你付出努力。在积极主动付出努力的同时,你才会是这个氛围的受益者。否则即使你去了世外桃源,你的消极与冷漠也会把那里冰冻!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自己能成为主动的一方,那你还有什么得不到的呢?这完全取决于你的处事态度,世外桃源不存在,可是只要你善于经营,那你完全可以看到桃花园的“落英缤纷”。

真诚不是智慧,但是它常常放射出比智慧更诱人的光芒。有许多凭智慧千方百计也得不到的东西,真诚却轻而易举就得到了。

真诚犹如一潭幽雅的湖水:宁静、淡泊、美丽。它有时也会遭到泥块和沙石的袭击,但是,它凭借自身的净化作用,很快会使污秽沉淀,仍旧“光彩照人”。如果我们都能真诚待人,那这个世界就会处处都是真诚,这不正是先辈们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吗? u5olh5kPHAbLAnTkTQ0eva0xHjxCSwpfXF0FX+YdAq2sA1VpouaUX1Q/wxFaQcE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