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动物的杀手锏

风驰电掣的猎豹

猎豹是食肉动物,属猫科,自成一属一种,由于珍稀而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它身体比豹稍小,四肢和尾巴相对较长,毛色浅黄杂有小黑斑点,面部有两条黑纹由眼角下垂至嘴角。爪比较直,没有爪鞘,不能像其他猫科动物的弯爪那样自由伸缩。由于奔走时爪尖经常着地,所以爪子也不像虎、豹那样锐利。肩高约76厘米,体长约120~130厘米,尾长约76厘米,体重在50~70公斤之间。猎豹的叫声比较独特,很像鸟叫。

猎豹有两种,亚洲猎豹和非洲猎豹。亚洲猎豹的原产地包括伊朗、土库曼、阿富汗和印度的干旱草原区和阿拉伯半岛上的荒漠区。但印度的猎豹自1948年后就已灭绝,阿拉伯半岛上也多年不见其踪影,只有伊朗和土库曼还偶尔可见。非洲猎豹的分布较广,东非、中非、西非和西南非均有。主要栖息在开阔的热带草原和半荒漠草原,世界现存的数量估计不会超过2万只。

“猎豹”这个名字据说是有来历的。这种外形似豹的动物,从前曾被人用来打猎。猎豹的性情比较温顺,从小饲养,容易驯服,据说还可以与人同榻而睡。在古埃及的雕刻中就见有人类使用猎豹打猎的场面。波斯王朝和印度的王公贵族都曾有过携带猎豹到草原上打猎的记载。出猎时,把猎豹带到野外,等发现远处有野兽的踪迹时,就解开套链让它贴地悄悄向前爬,一直爬到接近猎物三四百米时,突然跳起向前猛冲,于是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追击战。所要捕的猎物多半是羚羊,羚羊是跑得极快的动物,为了逃命,更是拼命快跑。但即便如此,也跑不过“世界奔跑冠军”猎豹。

猎豹的奔跑速度究竟有多快呢?科学家们在野外进行了反复观察和测定。当猎豹追击它最爱吃的羚羊时,可以使出全部力气,在短时间内可达到时速120公里,跑100米还用不了三秒钟。看来羚羊是难逃一死了。然而,事情却不那么简单。第一,猎豹只是短跑冠军,没有太大的耐力,如果它不能在400~500米捕获猎物,不久就会失去速度和耐力,让猎物逃脱;第二,羚羊在奔跑时会来个急转弯,而猎豹跑得过快,往往会直冲出很远,回转身再追又得重新起跑,羚羊如此几转就可把猎豹甩掉。

猎豹高速度奔跑的本领是怎样形成的呢?根据科学家多年的考察研究,认为与它们分布在开阔的草原地带有关,只有具备高速度的追击本领,才能获得食物。长期的进化使猎豹的身体演化成适于奔跑的流线型,四肢变得坚强有力,脚爪能稳固的抓住地面。

猎豹或独居,或以小家庭为单位聚群,白天活动,但猎食主要在清晨或黄昏,有时也在月夜。猎食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高速度追击,最常见;二、埋伏与追击相结合,体力不足时常使用;三、协同作战。成年猎豹的淡黄体色能很好地与热带草原色调混为一体,在草丛或灌丛中隐匿起来不易被发现,等待猎物走近时突然跳起冲击,只要几秒钟就能把猎物击倒。猎豹遇上比自己个子大得多的猎物时,如大羚羊、斑马等大型动物,就会感到难以应付,在这种情况下,几只猎豹就会协同作战。

猎豹在非洲大型食肉动物中不算最强者。非洲狮是猎豹的天敌,成群的鬣狗也会向猎豹挑战。小猎豹大约有一半或者三分之二死在出生三个月的时间内。因为这段时间它们行动缓慢,母猎豹为了捕食常常离开它们,所以容易被其它肉食动物所食。过了这三个月的关口,猎豹一般可以活14~16年。

非洲百兽之首——狮子

狮子属于猫科动物,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食肉猛兽。雌狮体重一般在150~200公斤之间,头颈无鬃毛,全身通常呈黄褐色或暗褐色。雄狮的体长一般在2米左右,尾巴有1米来长,尾尖有一丛毛,体重200~250公斤,犬齿长5~6厘米,舌头上长有角质倒刺,爪锋利,嗅觉灵敏,加上头大脸阔,从头至颈有鬃毛,外表给人一种威武雄壮的感觉,当它在草原上散步时很有“王者的气概”,同时它的吼声洪亮,能传上千米远,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一声吼叫能使一些小动物感到毛骨悚然,常被人称为“百兽之王”。

狮子喜欢生活在热带稀树草原地区,二千多年前曾遍布于非洲和亚洲西部。后来由于人类的捕杀和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狮子分布的范围不断缩小,现在只能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稀树草原和亚洲印度的吉尔森林国家保护区内才能看到野生状态下的狮子。

狮子性好合群,通常是一雄一雌或数雌带几只小狮子生活,有时几个家庭联合成一个大群在一起生活。集体活动有利于捕获猎物,捕到猎物后能一次吃掉,避免了浪费,还可以防止其它成群活动的动物来抢夺食物。狮子白天休息,很少活动,即使被其它动物打搅,也只是懒洋洋的站起来,摇摇头,伸一个懒腰,就又大大咧咧地睡去了,给人一种十分懒散的感觉。到了晚上它们却显示出旺盛的精力。为了获得食物,它们一晚上活动的范围可达数十公里,主要捕食羚羊、斑马、角马和长颈鹿,有时也捕食远离象群的小象。

狮子在短距离内奔跑的速度虽说可达每小时80公里,但是在捕食中很少有采取长途奔袭的,通常是选择食草动物的必经之地,悄悄地埋伏在附近的草丛中,或者借助野草的掩护慢慢地接近食草动物,再就是雌狮先埋伏下来,然后由雄狮将猎物赶进埋伏圈,当猎物走到有效攻击范围之内时,它们就大吼一声,猛地扑过去,趁那些可怜的家伙正在发呆的瞬间,前爪抱住脖子,张开大口撕咬,据说狮子一口可以把角马的脖子咬断。如果被捕食的对象比较镇静,毫不犹豫地逃开,那么狮子一扑不中,很少有再扑第二次的。对付比较大的动物往往是三五头大狮子一同攻击,被包围的猎物很少有能逃脱的。过去人们认为雄狮是狮群中的“家长”,捕食只是雌狮们的事,当雌狮捕到食物后,用吼叫通知雄狮来享用。现在科学考察证明,狮群中的首领是一只地位比较高的雌狮。这只雌狮掌握着群内成员去留的权利。在捕猎中,雄狮不但参加,而且是身先士卒。不过“百兽之王”中也有懦夫和投机者,少数狮子在狮群与比较大的猎物厮杀或者与别的狮群争夺地盘时,往往在一旁观看,当胜负比较明朗时再加入,也有胆小的总是躲在后头根本不参加。对于“懦夫”,有的狮群能够容忍,有的则被母狮驱出狮群,成为不受欢迎的流浪汉。

王中王——豺

豺,属大科,全世界有10属35种,我国有4属6种被列为国家第二类保护动物。

豺的别名为豺狗、红狼和亚洲野狗,俗名马彪、马将爷或掏狗儿,大小似犬而小于狼。体长85~130厘米,尾长45~50厘米,体重15~20公斤。四肢较短,尾比狼略长,其毛长而密,略似狐尾。背毛色红棕,腹毛较浅淡。由于体色似马,而习性凶猛,连老虎都畏惧几分,故有马彪之称。

它们性能耐热,也可耐寒,故在有林的山地、丘陵均有分布。喜群居,少则2~3只,一般7~8只,甚至10只或更多只聚合成群。常以围攻的方式,集体猎食,大小兽类对它们都惧怕几分。多晨昏活动,凶猛胆大,常捕食鹿、麝、鬣羚和野猪等为食,也敢于围攻豹、虎,并抢夺它们的猎物。在深山老林,野猪和獾等常危害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防不胜防,劳民伤财,唯有豺能有效的对付和控制它们,故山区农民传说豺是天神派到山区的马将爷,帮助黎民百姓除害并保护庄稼。野猪见到豺后,马上坐到地上,把屁股紧紧地贴住地面,但是多数仍然难以逃脱被捕食的命运。它们多在夜间活动,神出鬼没,为一种神秘莫测的稀奇古怪的动物。

豺可以对付山林中的百兽,小至野兔,它可以轻而易举的猎获;中型的鹿、麝、毛冠鹿,它们单个追猎或群体围猎;对大型的水鹿、野猪、鬣羚和扭角羚等,则采取群起而攻之的战略。除群豺围攻外,其中尚有一轻捷者跃抢头顶,先将眼挖出,使其盲然无处逃生,接着是另一凶悍者爬在背上,从肛门将肠掏出,让猎物剧痛尽力挣扎,五脏六腑也就自然地全被拉出,流血不止而倒毙。但遇上群栖的扭角羚就不一样了。成群的扭角羚会围成一圈,将头朝外,尾朝内。圈外各个方向都有双双怒眼盯住豺的围攻,并在全方位有对对尖角迎战,严密防御其挖眼掏肠的绝技。坚持不久,群豺只得放弃,另找能对付的老弱个体,故伎重演,而总会另有所获。

豺和狼都能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生存,善于奔跑,追猎时耐力很强,常穷追不舍。如果三五日找不到吃的,也不会因此而软弱,具有很强的耐饥能力。一旦捕获到食物以后,狼吞暴食也不致患消化不良症。

豺和狐等一样,一夫常维持着4~5只妻群,其中尚有妻妾奴婢之分。只有强悍有威望的爱妻才有生育的权利,其它妾奴只有辅助看管,承担无偿保姆的义务。一旦主雌年迈或丧失生育能力,则被次雌取而代之。有的夺权不利,也有离开群体而另组新家的。随着地区和气候不同,发情婚配期稍有差异。最早在秋末,晚的在冬季,一般孕期两个月,冬季或冬末春初产仔。

豺和狼都是多产的动物,一胎产仔少则3~4只,多则8~9只。它们生育能力的大小,取决于自然环境的优劣和动物资源的丰欠,往往与被食者维持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初生幼崽被深褐色绒毛,眼尚未睁开,10多天开始睁眼,一个月以后可以爬出巢穴,在阳光下嬉戏。哺乳期约半年,但幼崽长到一个半月以后,就可以吃母兽从口中反哺的碎肉。以后渐渐可吃较大的肉块或一些软骨,3~4个月后可随父母一起外出猎食,并从中学习捕猎技巧,半岁断奶以后,它们就学会了独立猎食的本领。两岁半为成年,但成年后能否婚配,要视机会而定。和其它多产仔的动物一样,它们的寿命不长,约10余岁。

过去由于人们对豺、狼、狐、貉(狸)的生活习性,尤其是对它们的社会行为不甚了解,它们几乎成了狡猾、奸、贪、残暴的代名词,被描写成为最坏不过的动物,并提倡大力消灭。其实它们也有一颗同类相爱,相互帮助的心。尤其是对幼体,不管是否是它们自己的子女,它们都乐于当好帮手。外出猎食,总是把内脏和下脚先吃掉,一些精肉带回反哺给幼兽吃。有时甚至将遗弃的小孩也当做幼小的动物对待,以致时有狼孩的报道。豺的肉和胃与狼一样,还可入药。豺肉有滋补行气的功效,主治寒气引起的肌肉肿胀;豺胃能消食化积,主治积食。豺和狼一样,在维护生态平衡中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由于它们捕食的多系老弱病残个体,这对被捕食的种群来说,起到了优化复壮和减少疾病流行的作用,还可调节群体的密度。由于过去各地提倡消灭它们,以致国际《红皮书》已经将它们列为数量减少的临危种,主张用法律保护。

有回声定位术的蝙蝠和海豚

我们人类,判断活动或固定物体只需用眼睛和耳朵,但如果想了解听觉和视觉系统之外的情况,就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装置和设备。特别是现代航空、航海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借助雷达、声纳、测距仪、望远镜等来拓展自己的感知空间,但这并不是人们凭空想象而发明的,而是受了一些动物的本领启发而制造的,并且现实世界中动物们的本领要比我们的雷达和声纳灵敏的多。

蝙蝠是唯一能够真正飞行的哺乳类动物,飞行时由口中发出超声波,用耳朵接收定位。夜间活动,有些有原地冬眠的现象。

在黄昏或漆黑的夜里,蝙蝠借助于他们的特殊的本领——回声定位,在夜间高速分辨和捕捉小昆虫。苍蝇和果蝇等昆虫飞行迅速,极难捕捉,而蝙蝠借助于回声定位的本领则可以轻而易举的捕获它们。高速电影摄影技术中显示,蝙蝠在半秒钟之内就可以抓获两只苍蝇,而在实验室的观察中表明,一只蝙蝠可以轻易地在十分钟内捕获250余只苍蝇。如此迅速的捕捉本领是在黑暗中完成的,就如同好多在光亮中的动物一样自如。研究表明,蝙蝠在进化过程中的变化极小,这表明它们对于黑暗和捕食方式是十分适应的。很少有鸟类和动物在夜间捕食昆虫,但夜间活动的昆虫却不在少数。在现实中有极多的蝙蝠聚集地少虫害、虫灾的现象。

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间没有一丝光线的大房间里,横七竖八地挂着许多绳子,上面系着铃铛,然后放人几只蝙蝠和一些飞行迅速的昆虫。实验结果是昆虫被捕食了,而铃铛一只都没有响。而且在将蝙蝠眼睛完全遮住的情况下,也丝毫不影响其捕食能力。那么,蝙蝠是怎样如此迅速准确地捕捉昆虫的呢?

研究表明,蝙蝠在游弋过程中,只发出10次/秒的脉冲,一旦接受到回声就意味着周围有食物或物体存在。当昆虫等食物离蝙蝠越来越近的时候,回声脉冲的速度就加快,有时可达200次/秒。速度加快就意味着昆虫已经迫近,每秒传递的脉冲数是不会与声音的频率相混淆的,何况音调的频率是可变的。例如当蝙蝠游弋时,发出速度为10次/秒的很慢的脉冲,而频率可调节到100000周/秒。当检测到有昆虫存在时,这个频率就会下降到40000周/秒。当目标靠近时,就变成大约30000周/秒~20000周/秒。这个现象表明,蝙蝠在使用一个方法,以确定它听到的回声是它自己发出的,而不是其他的声音或其他蝙蝠发出的。这是依靠其自身系统在频率和脉冲效能方面的控制来完成的。

蝙蝠蝙蝠对于方向的判断也是非常奇妙的,其运用的方式虽和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有相似之处,却要灵敏和准确的多。它把进入两耳的声音进行比较,并在大脑的听觉神经中枢以几千分之一秒的速度进行分析。如果把蝙蝠的一只耳朵塞住,就只能回避较大的阻碍物,如果长期塞住或使其耳朵发生长久性的损伤,它就会因为抓不到昆虫而饿死。若将蝙蝠的嘴强行封闭也会出现相同的情况,这表明其声波发出系统是在嘴部,而接受系统是靠耳朵完成的。塞住嘴时,它的回声系统就会被破坏,所以咽喉有伤的蝙蝠不但会饿死,而且会撞在障碍物上身亡。

蝙蝠的捕食能力很强,但它们正趋向灭亡。昆虫的毒素杀死了它们。木材保护药剂在它们冬眠的时候将它们药死在天棚上,但首先是人类的爱整洁的观念大批地杀死它们。那些蝙蝠喜欢在里面居住的空心老树,都被伐掉了,废墟被拆除或者经重修变得严丝无缝了。拯救蝙蝠可能到了最后时刻,因为它们都非常忠诚于地点,它们从哪儿消失,就很难再回来。蝙蝠的灭绝将对人类辐射技术的研究造成巨大的损失。

另外,生活在海里的海豚和鲸鱼也利用回声定位来辨别物体的距离。

海豚,鱼类,鲸目,海豚科。

身体长度均小于4米,有吻突,背鳍有或无,尾鳍的中央后缘有缺刻,上、下颌均生有较多的圆锥形齿,脊椎的数目较多,颈椎一般有两个愈合。

喜欢群集生活,经常浮出水面嬉水,受到惊扰时不散开,游泳时可以跃出水面达2米多,有较强的恋群性,同伴受伤决不离开。多于春季繁殖,出生时的幼体长1.3米左右,生殖间隔期1.5~2年,胎生,哺乳,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各个海洋。

海豚能听到的声音范围不如蝙蝠那么大,但它在水中能对频率高达170000周/秒的声音发生反应。很可能海豚的脑比任何蝙蝠的大脑的辨别能力更强,因为它必须有条理的收集来自物体、其他生物、海底和海面以及自身周围的水流的回声,同时也收集来自海面波浪和航船上机器的回声,并对这些回声逐一进行译码、分析和识别。

在水上人们常能听到海豚发出可任意控制的三种不同的声音:叽叽的叫声和唿哨声是与同类通讯联系的信号,而变化多端的卡嗒声是用来进行回声定位的。后者以每秒1~800次的脉冲进行传播,最短的持续时间大约是千分之一秒。在音调上,这声音变化在20~170000周之间。低频声音比高频声音传播得更远,所以要识别近距离的捕获物或判断黑暗中的障碍物,多半是发出高频声音。海豚根据回声的不同,就能判断它所遇到的鱼的大小和种类。甚至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也能辨别出大小只有1/4寸(约6.4毫米)差别的两个物体,并能检测出一个直径小于1/6寸(约4.3毫米)的障碍物。海豚还能避免与放在它通路上的看不见的玻璃板或塑料板相碰撞,它也不会被人为的声音所迷惑,仍然清晰地记录着它自己所发出的声音的回声。

当海豚到处游弋时,大约每隔20秒钟发出一个突然的声音。一旦这个声音返回,它就发出连续的声音来寻找反射源。如果这反射源是食物,海豚就一边靠近它,一边在一个10度的幅度内左右摇摆进行观察,直到找到反射源为止。在平时,任何一个轻微的泼溅声都将引起海豚的探究行为。

最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海豚的外耳是闭塞的,鼓膜和听骨也很简单,所以它的听觉方式必然与陆地动物不同。外来的声音是通过身体组织和颅骨到达中耳,这就意味着海豚在水中能良好地听到声音,但在空气中就不然了。中耳和内耳是一个独立的复合物,其听神经是极灵敏的,若与其他动物相比,它的整个听觉机制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与大多数陆地动物相反,海豚大脑中的听觉中枢比视觉中枢大四倍。海豚听觉机能之灵敏似乎是不可思议的。正如人们的视觉能区别相差极其微小的距离、大小、颜色、形状和亮度一样高超。有时我们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像一粒沙子这么小的物体上,而不顾视野中沙子周围的任何其他东西。同样道理,海豚在各种复杂的声音中,只倾听它熟悉的回声。但当新的声音突然出现时,它也能像人那样立刻警觉,并迅速改变自己的注意范围。

鲸鱼是海豚科中的大汉,像海豚一样,它产生50~80000周/秒的高频声音和卡嗒声,带着这些声音航行能避开障碍物。鲸鱼的叫声与海豚发出的口哨声不一样,它似乎是以迅速而重复的嘎嘎声进行通讯联系,用每秒500~2000次速度的卡嗒声来进行回声定位。当它游弋时,似乎对低频回声特别注意,因为这种回声将带来远距离的信息,但当鲸鱼迫近捕获物时,则对较高频率产生反应,由此来确定正在靠近自己的是什么东西。

穿山甲、刺猬披坚执锐

穿山甲又名鲮鲤,隶属鳞甲目,鳞鲤科,是危害林木和堤坝的白蚁的主要天敌。

穿山甲身圆腹大,身长一般为40~50厘米,尾扁而粗,长为27~35厘米,体重3~6公斤。全身除脸和腹部以外,从头至尾披着17行约600多块犹如盔甲的角质鳞甲。四肢短粗,爪强健而锐利,用以打洞搔地寻觅蚁类。它们嘴尖,头小,与南美洲森林里产的食蚁兽、树獭、犹狳等贫齿目动物,以及非洲产的管齿目的豚鼠等,都有以蚁类为食的习性,并与此习性相适应,共同具有无齿或少齿、舌很细长的特点,故又把这三个目合称为贫齿类动物,但它们之间并没有亲缘关系,只是生态上的一种趋同现象。

穿山甲栖息于亚热带、热带丘陵山地有森林、灌丛、草莽等的各种生境,往往选择30~50度的山坡筑造其栖身的洞穴,很少在平地上发现,在陡峭的石山秃岭上更为罕见。穿山甲随季节和食物而变化迁居。冬春季节,多住在山坡下草丛中,夏秋两季,天气热,它多住在山坡上较为凉爽而不易为流水冲刷的地段。每年4~9月,天气炎热多雨,穿山甲不住深洞,栖息于距洞不远的浅窝。冬季则睡在洞的深处,留洞时间较长。气温在23℃~24℃以下时,营巢内总是垫草或屑枝叶,甚为怕冷。

穿山甲打洞时前爪挖泥,后爪往外摊泥,速度很快。白天多卷缩在洞内酣睡,入夜外出觅食活动,一夜能行走翻越数个山体,行程达5公里左右。冷天活动较少,多居住在洞内。穿山甲能泅渡大河,速度比蛇游得还快,据观察,一条20米宽的河流只需8分钟游到对岸。

穿山甲在白天几乎都在睡觉,睡觉的时候将头部和四肢缩到胸腹前,尾巴紧紧的裹在外面,这种球状的睡姿可以保护其没有鳞甲的胸腹,以防敌人偷袭。在遇到危险的时候,穿山甲也是这样缩成一团,使野兽无法下口,因为它的鳞甲非常硬,加上身体呈球形,想咬也无法用力。它的长而扁的尾巴两侧长满了锋利的鳞片,像一把两面开刃的利剑,成为它们自卫或进攻的武器。若同性的穿山甲相遇,常常会发生领域的争斗。在殴斗时,把尾巴插入对方肋部的鳞片内以刺伤对方的皮肤或使其鳞甲脱落,严重者使皮肤溃烂乃至死亡。山猫、狼等野兽对于穿山甲无可奈何。一些大型的猛兽如老虎、豹子等,可以把穿山甲弄翻,穿山甲可以用尾巴来惩罚对方。曾经有猎人在大穿山甲的尾巴上发现有一只已经死去的豹,脖子被穿山甲的尾甲刺穿卡住了,原来是豹在用爪子拨弄穿山甲的时候,一不小心被穿山甲抡起锋利的尾巴,狠狠的抽打在脖子上,鳞片切断了豹的颈动脉,卡在了脊椎上,豹子就此送了命。

穿山甲的听觉和视觉差,但是嗅觉灵敏。平时走路十分缓慢,头部经常左右晃动,嗅闻空气中蚁穴的气味。蚁巢一般在1~2米深的地下,从主巢到副巢有四通八达的通道,穿山甲凭借着敏锐的嗅觉可以判断出蚁穴的出口和入口所在。它一般先找到出口,挖开洞口,用吻鼻堵住,然后憋足了气,向洞内喷压气体。有人认为它们口内有感受气体压力的敏感的神经细胞组织,也有人认为其鼻黏膜能够嗅出白蚁溢出的蚁酸的浓度,总之,它们几秒钟以后就可以判断洞道的长短,若洞道长于4米以上的时候,就会放弃,若探明洞道比较短的时候,就沿蚁道挖掘,时速可达2~3米,用前爪抓碎白蚁的菌圃,然后用那富有黏液的40多厘米长的长舌快速伸缩,将白蚁吞食。白蚁是世界性的害虫,穿山甲是白蚁的天敌。据科学家观测,250余亩森林中,只要有一只成体的穿山甲,白蚁就不会对森林造成危害。穿山甲还有爬树的本领,爬树时用四肢钩住树干,再用尾巴抵住或卷住树于去寻找树上的蚂蚁,一只成年穿山甲一次能食蚂蚁500克。

若遇到较大的蚁巢,一次吃不完,穿山甲还会封存,等到第二天继续享用。夏季炎热,蚂蚁都爬到洞穴的外面活动,不容易集中捕食,这时,它们就将身上的鳞片张开,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引诱蚂蚁钻人鳞甲间。等蚂蚁进入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再将鳞甲关闭。然后,穿山甲走到水中将鳞张开,释放出的白蚁全部浮在水面,它便伸出舌头扫食。穿山甲的口腔中虽然没有牙齿,但唾液腺十分发达,从口腔的颊部可以一直延伸到肩部的皮下,唾液腺大量分泌液体,将白蚁送人特殊的胃里。胃分两室,前胃壁薄,胃容物可达4/5,主要是贮存作用。后胃有在进食的时候吃进的小沙石等粗糙的颗粒物,胃壁褶皱而厚,有角质膜,收缩时研磨食物,代替了牙齿的作用。

穿山甲发情交配一般夏季为主,此期间,雄兽翻山越岭四处寻找配偶,常在穿越山脊处拉屎撒尿,并用趾爪抓地面。常循直径追寻雌兽。每年冬季繁殖一次,每胎只产一仔,成活率低。仔的体重约100克,闭眼,无鳞,色浅白。半月后体重250克左右,这时已睁眼睛。一月后鳞甲再次角质化,并变为黑褐色,体重增到500克。两月后,仔兽扒在母兽的背颈上随母外出觅食。半年后体重1500~2000克重,这时仔兽离开母体营巢独立生活。穿山甲母性强,有幼仔时外出不远离,外出后每天仍回原地。

近几年来,自然界野生穿山甲的数量不断减少,现列为我国第二类保护动物。

刺猬为哺乳纲,食虫目,又名刺球、毛刺、猬鼠。

刺猬是种奇特的动物,长25厘米左右,小眼睛,小耳朵,短尾巴,胖胖的身体,背脊上长满了棕白相间的刺,其它部位丛生着浅棕色的粗毛。四肢短小,趾端有爪,弯曲而锐利,适宜挖土。广泛栖息于山地森林、草原、开垦地或荒地、灌木林或草丛等各种环境,平原丘陵多于山地森林,在低洼地沿山等地的树根、倒木及石隙的墙角下、洞穴中做窝,内铺树叶,干草,苔藓等,白天隐匿,夜晚活动。以食昆虫和幼虫为主,植物则食橡实、野果、草菌含类作物。冬季蛰伏3~5个月,11月左右~3月繁殖,年1~2次。春产的为多。每窝3~6个,多至8个。幼仔体表发红,棘软,无毛。

刺猬常常咬住一种有毒蟾蜍的耳周腺,用嘴吸毒汁,然后将它涂在自己的针上,或者将蟾蜍咬住,用蟾蜍的皮肤毒液涂擦在“武器”上。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保护自己。

白天,刺猬栖息在山洞、石缝、草丛和灌木之中,到夜晚才出来觅食。它吃蝼蛄、蝗虫、马陆、蚯蚓等类,有时也吃植物的茎叶和蔬菜、瓜果,也会捕蛙、鼠、蛇和小鸟等。

刺猬一旦遇到敌害,马上缩头曲脚,将整个身躯向腹部卷起,竖起硬刺,形成一个刺球,使猎狗之类的动物对它无可奈何。

刺猬性情凶猛,能和毒蛇搏斗。人们会见到刺猬战胜蝮蛇的搏斗场面:一条蝮蛇同一只刺猬遇上了,蝮蛇闪电般地扑向刺猥,却碰上了刺猬身上的硬刺,不得不退缩回来。可是蝮蛇并不甘心,连连发动进攻。别看刺猬腿短,碎步却很快,动作相当灵活敏捷。蝮蛇被逼得紧,只得停下来防卫,并再一次回头扑向刺猬,依然挨到刺。结果,蝮蛇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掉头就跑。小刺猬却猛扑上去,一口咬住蝮蛇的脑袋,用脚拍打蛇的背部。蝮蛇作垂死挣扎,不断扭动着身体,千方百计地想甩掉刺猬,但始终没能得逞。最后,蝮蛇浑身颤抖,倒毙在草地上,成了刺猬的美餐。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和伊里安岛上,生长着一种奇异的动物,身长50~70厘米,重5~10公斤。身上看上去像一只玩具小象,舌头细长,长有倒钩,可以伸出嘴外很远,又像食蚁兽。这就是针鼹。针鼹和鸭嘴兽同属单孔目,都是哺乳动物,却是通过下蛋繁殖下一代的。长吻针鼹的雄兽后足有鸟距一样的毒爪,中空,基部有分泌腺,跟毒液腺相连,这在兽类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如果被它的毒爪抓破的话,动物会立即产生红肿和疼痛。

针鼹白天穴居洞中,到傍晚时分出来活动,从长嘴中伸出线条般的舌头,伸进蚁洞里舔食蚂蚁,有时也吃其它昆虫。它除了用舌头粘液取昆虫外,还可以用舌钩钩取昆虫吃。

针鼹四肢粗壮,大多长有5趾,趾尖锐利,善于挖洞。洞刨好以后,它就退到洞内,紧缩着身躯,竖起背上的尖刺,挡住洞口,使敌害不敢轻易来犯。如果它在洞外遇到敌害,就使出另一个绝招,迅速卷缩身躯,把软弱的头和腹部藏起来,变成一个“刺球”,敌害见了也只能望“球”兴叹。

针鼹身上的刺有长有短,长得不很牢,刺尖有倒钧。有时,它还能主动向敌害出击,用背朝向敌方,以尾巴猛击,针刺进敌害体内,就脱落在肉里,使敌害疼痛难当,再也不敢进犯了。

白熊极地求生

白熊又叫北极熊,哺乳纲,食肉目,是熊科动物中个体较大的一种,分布在北极区内,以冰岛、格陵兰岛、加拿大和俄罗斯北部的一些海岛上居多。

白熊是食肉类中的巨兽,最大个体是1960年在北极柯兹布湾捕获的,体重达1002公斤,体长达3.4米。它力大无比,牙齿异常锋利,是北极狐、海豹、驯鹿的天敌。在熊类动物中,它是最大和最凶的一种,号称“北冰洋之王”。

白熊全身为白色(冬季是纯白色,其他季节稍带淡黄色),这与白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有关。白色的毛皮有利于它接近猎物而不被发觉,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色。白熊的头和颈都比别的熊长,它的脚掌下生有密毛,使它在冰雪上行走而不至于滑倒,这是其他熊所没有的。白熊的毛很长,中间是空的,皮肤为黑颜色,皮下还有一层很厚的脂肪,吸收热量和保温性能都很强,即使在零下60℃~70℃的严寒中,仍能正常生活。白熊还善于游泳,用带蹼的宽大前掌划水。有人曾看到白熊在离岸320公里的海面沉浮,动作敏捷,常搭在浮冰上到处飘移。在海里往往由一座冰山游到另一座冰山,几十海里的距离,游起来毫不费力,并且会潜水。

白熊和候鸟一样,也随季节不同进行迁移,只是迁移的方向和候鸟相反。夏天它们在河口附近活动,这里动物比较多,食物丰富;严冬时,洋面封冻,它们便向北迁移,寻找最可口的食物——海豹。

当海面上结满了冰,海豹就从冰底往上挖洞,作为换气的通道,并且很注意不使洞口结冰,要不然就会闷死。白熊知道了这个秘密,专门守住洞口等待着,只要海豹从洞口冒失地爬上来,它便用大而有力的脚掌一拍,海豹的头盖骨被击得粉碎。没有经验的海豹常成为熊掌下的牺牲品。多数海豹对付白熊的方法是在冰上挖出许多小洞,白熊看守不过来,自然减少了被吞食的危险。

白熊虽说号称“北冰洋之王”,但是在手持现代武器的人类面前,依然是一个弱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白熊是居住在北冰洋沿岸严寒地区的因纽特人的天然食物。每年初春,因纽特人都带着猎狗去捕杀白熊。当猎狗凭敏锐的嗅觉找到白熊藏身的雪墩后,猎人打开雪墩顶部,用枪将母熊击毙。猎人为了获得较多的食物,往往也将熊窝里的熊崽一起杀死。此外,过去很多探险家在寻找北冰洋的航道和考察北极时,也常常捕杀白熊作为肉食。人类的滥捕乱杀使白熊的数量下降很快。

目前世界上有白熊2万只左右,其中1万多只生活在加拿大的北部。加拿大北部位于北极圈内,虽说地广人稀,但有时也会发生人与熊相遇的事。“万一您碰上熊,请不要惊慌,也不要做突然的动作,而应当立即躺在地下,脸朝下装成死人的样子。这对您来说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加拿大的电视节目中有时会播送这类说教。

在加拿大哈得逊湾岸边,有一个名叫彻奇尔的港口城市。30年前,这里的居民可以任意捕杀和生擒白熊。70年代初,在加拿大野生动物管理部门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努力下,该城市的居民决定与“北冰洋之王”和平共处。后来,白熊经常光临这个城市,居民们不得不采取很多防范措施,例如在门上钉上很多钉子,钉尖朝外,露出10厘米,街上有专门的巡逻队,以防止这些不速之客的光临。

负鼠装死

负鼠是美洲唯一的有袋类动物,外形像老鼠,尖嘴尖腮,满脸胡子,是夜行杂食性动物。初生的小负鼠长不到2厘米,发育不全,要在妈妈的袋囊中紧紧衔住妈妈的乳头,生活两个月后,小负鼠才离开“袋子”,爬到妈妈背上,相互用尾巴缠着不放。妈妈背驮着孩子,爬树觅食,同出同进。

负鼠是哺乳动物中最擅长伪装的。它遇到大动物时会装模作样,龇牙咧嘴地发出咝咝叫声,将敌害吓跑。当情况危急而没法逃逸的时候,它还会横躺下来装死:四脚朝天,两眼直瞪,嘴巴半露,双唇后缩,牙齿龇咧,活像一副僵死的模样。猛兽过来,看到是一具死尸,没了兴趣,掉头走了。几分钟后,它居然“复活”了。

关于动物装死现象,长时期来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动物装死,是种伪装,也是种“智力”,是动物受到自己的意志控制的。也有人说,佯死躺下的行为是动物受到外界惊吓后奇物生理反应:心跳减慢,出现几分钟到几小时的休克。

近年来,生理学家测定了负鼠的生物电流以后,证实负鼠确实会装死。生理学家将负鼠装死时发出的脑电波记录下来,同负鼠正常生活(如吃食、活动、睡眠)时发出的脑电波记录相互比较,结果发现负鼠装死时的脑电波和处在酣睡和麻醉状态下的脑电波完全不同,此时的脑电波表明其大脑处在高度紧张工作状态。这有力地证明了负鼠确实是在装死,而不是受惊吓而昏迷。

令人惊奇的是,这种“装死术”居然在鸟类中也有发现。有种野鸭,常常遭到赤狐袭击,且多从侧面或背后而来。野鸭为了活命,总是想方设法逃避赤狐。有时候,野鸭发觉了身后的赤狐后并不逃跑,反会车转身体,面对赤狐冲击。那时候,赤狐并不马上猎取“自投罗网”的食物,却装出一副善良的姿态,缓缓地后退。显然,它是在选择进攻的时机。不一会儿,赤狐向野鸭发起了猛烈的攻击。野鸭见势不妙,正想溜走,却无法脱身了。于是它立即躺倒在地上,两只翅膀紧贴身体,双足笔直地露在后面,假装死去。野鸭装死,大约可以持续15分钟。赤狐误以为野鸭真的死了,就不去咬它,最多轻轻地碰它一下就离开了。在野外,赤狐会用前爪在附近挖掘一个浅浅的土穴,用鼻尖将野鸭的“尸体”推进穴中,盖上薄土,扬长而去。赤狐离开后,装死的野鸭就慢慢地拱起身躯,头部钻出泥土。当它发现赤狐已走,就竭尽全力,迅速冲出土层,展翅飞走。

河狸筑坝卫家

我国新疆北部的高寒地带,清清的乌伦古河及其支流中,生活着珍贵的毛皮动物——河狸。这里寒冷的冬季,气温最低达零下40多度。适应低温生活,使河狸的皮毛细密,绒毛厚密,是令人青睐的上等毛皮。

河狸是啮齿目中较大的种类,属半水栖动物,生活在北半球的寒带,能够在冰下生活。世界仅存两种:一种是分布在美国北部、加拿大、阿拉斯加的美洲河狸,另一种是生活在欧亚大陆、亚洲北部、欧洲的河狸。我国仅在新疆北部有此种存在。

河狸的眼睛小,有瞬膜,耳壳呈瓣膜状,在潜水时能关闭,以防进水。后足趾间有蹼,用来划水。尾大而扁平,尤为特殊的是尾上无毛却被满鳞片,游泳时能起舵的作用,掌握前进的方向。在水中善泳善潜,一旦上陆,只能笨拙的爬行,去寻找食物。遇到侵害只能急忙返回水中,潜回洞穴。

河狸的洞穴多建在水深的岸边,附近有便于取食的树林,从水中斜向岸上掘一长洞,洞底的膨大处作为居室,洞道中铺些树枝杂草做为卧垫,上岸时先伏在上面,待身体稍干后再进入卧室。随着水位的涨落,在洞顶用树枝筑成一屋顶,涨水时便往上升迁,保持居室在水面以上,免遭洪水的袭击。“狡兔三窟”,说明兔子的狡猾,而河狸的洞口在不同的方位也有两三个,且多分布在大树盘乱错节的根丛中,一旦遭到天敌的袭击,便从别的洞口逃之夭夭。

河狸为草食性动物,主要以树木为食,偶尔吃些杂草。门齿坚锐,碗口粗细的杨树在它的咬啮之下,不到一个时辰便轰然倒地,足见其功底。

河狸对领地的控制较严,通过香腺的分泌物标记领地,使其它家庭的河狸望而却步。河狸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配偶遇难,终身不再迎娶,独自生活在自己的领地。

与这种足不出户的家庭生活成鲜明对照的是大规模的社会性行为,修筑堤坝是最好的表现。为防止水位的涨降幅度过大,河狸往往在住宅区的河湾修筑大坝来控制水位。临河修筑的堤坝先用粗一些的枝干插在水中,再往上编织些较细的枝条,而后用树叶、杂草密密地联成一堵围墙,最后用泥土来堵住缝隙。这样的工程通常3~5年完成。小河狸长大后,便自觉地加入修筑行列。从位置设计到大小以及坚固程度,常令那些精于设计的工程师赞叹不已。世界上最大的河狸防水堤当推美国蒙大拿州杰斐逊河上的堤坝,足有700米,上面可以骑马。分布在我国的河狸由于生活环境稳定,通常不修筑堤坝。

河狸春季繁殖,每胎产1~3仔。幼仔两岁即可达性成熟。除皮毛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外,河狸香也是珍中之珍,中世纪西方的灵丹妙药中,河狸香以万灵药出现。其香腺位于生殖器旁,雌雄皆有,据分析,其中多种成分属上乘香料,也是重要的保香剂,还是珍贵中药。

狡兔三窟

野兔,属哺乳动物,兔形目,兔科。

我国产野兔一般体长在38~50厘米之间,体重平均1500~2000克。

头部鼻孔周围无毛,上唇中央有纵沟,把上唇分成明显的两瓣,形成所谓的兔唇,下唇单片,上下唇混合形成三瓣嘴。眼侧位,向前和向后看东西与向上和向下看东西一样清楚。视野较大,耳朵长,成圆柱形,长为宽的数倍,转动自如。背部有明显的弯曲度,尾短,尾毛长,后肢明显比前肢长,既利于奔跑,又利于跳跃,后足4趾,前足5趾,第一对门齿较大,成凿状,后面一对门齿小,成为极细的圆柱齿。

作为食草动物的兔子,其肉质肥美,是天上地下众多野兽的美食。

处在众多天敌的窥伺之下,野兔必须有惊人的求生本领才能存活,事实证明它们在各种条件下存活了下来,并将持续下去,这是依靠什么呢?

俗话说“狡兔三窟”,此话不假。野兔的天敌中,不乏一些能挖洞的,如狐狸;还有能钻进洞中捕食的,如黄鼠狼和鼬类、蛇。一般野兔的穴都有好几个出口,以备敌人钻进家中时弃巢而逃,所以当你发现野兔归巢时,千万别打烟熏水灌的主意,没准它早已逃之夭夭了。

野兔繁殖能力很强,条件好的话,一年4~5胎都可以,速度非常惊人。其耳朵长且生长在头顶,能不停的转动,收集来自各处的声音,一有风吹草动就马上逃走。其眼睛能够全方位的观察来自头上、身后的情况,防止飞禽走兽的偷袭。但因双眼重叠视区较小,所以高速奔跑时距离感较差,也就有了“守株待兔”的故事了。

野兔的前足虽短,但却有较强的扑击能力,如鹰来提它时,野兔先向后缩身子,然后猛的向前蹿跳,用前脚扑抓,当鹰稍有退缩便逃走。但多数情况下失败的是兔子,当然也有成功击退老鹰的例子。因为老鹰要俯冲捕捉,一击不中,是飞起再击,这就给了兔子逃走的时间。它的后肢长且有力,善奔跑,时速可达55~70公里,奔跑时腰弯曲,后脚蹬地向前跃,两条前脚尽量前伸,后脚的着陆点可超过肩部,一次奔跑可达3米,蹿高可达2米。

《三国演义》中描写了诸葛亮在大军压境、后方空虚的情况下,大胆以空城计应敌,终于吓退了魏兵。自然界中善使空城计的动物还真不少。就拿野兔来说吧,野兔在掘洞时,决不在乎多打几个洞。这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实施“空城”计划。众多的地洞中,野兔只选择其中一个铺垫草茎、纤维,用做“卧室”,而其他洞穴只是作为疑兵之用,只是它们照样在那儿撒尿排便,弄上自己的气味。肉食动物费了好大的劲钻进洞来,却想不到仍然扑空。

长颈鹿站高远望

长颈鹿是非洲稀树草原的特产,属哺乳纲、偶蹄目长颈鹿科。中国古代早就认识了这种奇特的动物,称之为“麒麟”,此名称来自索马里语,传说它脚踏风云,身批彩霞,日行万里不知疲倦。长颈鹿十分善跑,它的学名来源于阿拉伯语,意思就是“速行者”,奔跑起来时速可达50多公里。马和狗等动物快跑时,总是前面两条腿同时起落,后面两条腿也是一齐跃起,一齐落下。而长颈鹿却是同一侧的前后两只脚同时起落,跑起来晃晃荡荡,一歪一歪的,像钟摆一样有趣。

长颈鹿是现生陆地上最高的动物。初生下来的幼长颈鹿,高度一般在1.8米左右,成年的大长颈鹿,体重可达1.5吨,从脚跟到头顶高约6米,颈长约2米,脑与心脏相距3米左右,心脏收缩时血压高达350毫米,使它成了兽类世界中血压最高的动物。长颈鹿的脖子虽然很长,颈椎骨的数目却和其它哺乳动物一样,都是7块,只是每一块颈椎骨都要长得多,脖子不能灵活地弯曲。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特别长呢?生物学家曾做过多种解释。有人认为:长颈鹿的祖先之间,有一些微小的变异,即脖子长短略有不同。当遇到饥荒来临时,脖子长些的长颈鹿能够吃到树上的嫩叶,照常能生活下来,并代代相传,脖子变得越来越长;可是脖子短些的长颈鹿就吃不到这些嫩叶,慢慢地自然淘汰。长颈鹿的长脖子是适应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

为了度过热带草原的干旱季节,长颈鹿养成了在较长时间不喝水的习性,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主要靠树木的嫩叶和幼芽提供。它的舌头很长,伸出口外的一段有25厘米,吃高树上的嫩叶时,先用上唇将枝叶拖过来,再用舌头飞快地把食物卷入口中。但长颈鹿没有声带,是个哑巴,即使在极痛苦时或非常恐惧的时候也不出声。雌雄长颈鹿的头上都有一对带绒毛的小角。眼睛大而突出,位于头顶上,能看到后面。耳壳大,能活动。

长颈鹿是一种既合群而又爱好和平的动物,常成群兀立在稀树草原中,每群10~20只,最多可达70~80只。它们身上斑驳陆离的花纹,与树木、枯草以及岩石的景色非常协调,是天然的保护色。当它静止时,即使你接近它也很难察觉出来。平时,它和羚羊、斑马混在一起,羚羊和斑马吃小灌木和野草,长颈鹿吃高树上的嫩叶,能和睦相处。

长颈鹿的长脖子适于瞭望,发现危险立刻报警,奔跑躲避。如果遇上敌人的突然袭击,它就用自己的长腿前后左右乱踢。据说长颈鹿一脚可以踢断小树,狮子也常被它踢倒。据从事狮子研究的谢拉在非洲观察,1957年至1965年,狮子成功捕获的猎物例子中,总计只有六例是长颈鹿,占的比例相当低。而且所观察到的十余例狮子对长颈鹿的捕猎过程,几乎全都是失败的。特别是长颈鹿的皮很厚,高高的耸立,给猛兽以较大的心理压力。它们那黄色的斑块,使它们很容易溶入草原的底色中去,从远处很难发现;而它们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凭借身高的优势和敏锐的视觉发现敌人,早做准备。

长颈鹿喝水很少,节水的本领比较强,因为它们喝水时非常困难,需要将两条前腿使劲的分开,跪在地上,还要拼命的弯下脖子才能够到水面,对于高血压的它们,眼睛承受的压力是很难受的,所以,他们尽量少喝水。

眼镜睡鼠金蝉脱壳

睡鼠学名林睡鼠,体小型,长约85~120毫米,体重36~61克,尾长60~113毫米,身体背面赤褐色或灰褐色,微带黄色,身体腹面灰白色、污白色或浅黄色,体侧面的毛分界线明显,尾蓬松上下扁,前后肢均为白色,眼眶黑色,延伸到耳朵的基部。

栖息于混交林和阔叶林,树栖生活。以果实、种子、昆虫、和鸟蛋等为食物。有时也贮藏食物,黄昏或夜间活动,在树上造巢。巢呈圆球形,离地面较高。每年生一胎,有时生两胎,每胎3~7仔,有冬眠的现象。在东欧及前苏联的西部地区以及我国西北的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份均有分布。

眼镜睡鼠长着黑色的眼眶,而且有一道黑色的横斑长在面颊处,就如同架着一副眼镜一般,所以得此雅号。眼镜睡鼠非常善于爬树,动作十分敏捷,主要在暗处活动,利用树洞作窝或侵占鸟巢,用来掩护自己。

蜥蜴的尾巴被天敌按住时,蜥蜴会甩掉尾巴,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而自己却溜之大吉。与老鼠近似的眼镜睡鼠也有类似于蜥蜴断尾的本领。眼镜睡鼠的身体有10厘米左右长,尾巴也接近10厘米,比身体略短一点,末端长着茸茸的长毛。这条长尾巴具有奇特的功能,十分有趣。眼镜睡鼠在被天敌追得无路可逃的时候,最后的绝招就是断掉尾巴。因为它的尾巴蓬松且长大,一般容易被天敌按住或咬住,而眼镜睡鼠尾巴上的皮肤十分松弛,容易脱落,尾骨却不断,连接在脊椎骨上。实际上是眼镜睡鼠把尾巴上的皮毛留在了对方的手里,自己却逃走了。这时的眼镜睡鼠大概会很疼的,但这也比丢掉性命要好的多。眼镜睡鼠的断尾与蜥蜴的不同之处在于并非把整个尾巴连尾骨都一起断掉。但它们脱落的皮毛也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伤口痊愈,长出新的皮毛。动物咬住它的尾巴,认为已经逮住它的时候,它却逃掉了,令对方感到十分意外,从而为自己提供了良好的逃跑机会。眼镜睡鼠的天敌有狐狸、鹰隼和濮等。

臭鼬放屁逃生

黄鼬,又名黄鼠狼,黄皮子。

臭鼬身体细长,四肢较短,头略圆,耳短目圆,头部非常灵活,便于钻洞和猎杀食物,尾毛蓬松,尾长超过体长的一半,雄体大于雌体。以鼠类为主食,也杂食兔、蛇、蛙、昆虫、鱼类、春季发情、妊娠期40天左右,每胎多见3~7只,产于春末夏初。捕食活动频繁,寿命10年左右,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各省均有分布。

黄鼠狼又机灵又狡猾,它那细长的身躯,伸属自如,能出入小洞,穿行草丛,速度很快,转眼就不见了。栖居的环境极为广泛,常见于森林的边缘低山地和灌木丛、河谷、沟坡、荒原、沼泽等地,穴居在树洞、地洞和岩石下,喜欢干燥的洞穴,有时亦栖息于树舍的草垛、仓库和房舍倒塌的废墟中。夜行动物,视觉良好,行动敏捷、性情凶悍、胆大,成兽和幼兽均有捕杀小动物的本领,能钻人鼠洞中猎食鼠类,是鼠类天敌。善爬树、会游泳,能上树寻觅鸟卵和鸟,下水捕食鱼、蛙,偶尔也潜入村寨盗食鸡等家禽,能轻易地猎杀鸡、鸭、鹅并拖走。为珍贵的皮毛兽。

黄鼠狼肛门附近有一对臭腺,是一种独特的“化学武器”。当猎物紧紧追捕时,黄鼠狼拼命逃跑。一旦猎物即将接近黄鼠狼,黄鼠狼就会从臭腺施放出臭液,其臭难当。猎物一下子愣住了,黄鼠狼就乘机溜走。一个臭屁救了黄鼠狼的命,怪不得人们叫它“救命屁”。

黄鼠狼的臭屁还另有妙用。黄鼠狼有个独特本领,专吃刺猬。刺猬一见黄鼠狼,就蜷缩成一个球形,以保卫自己。黄鼠狼专选刺猾的弱点,对准刺猬头部蟋缩后露出的小孔隙,将臭液注射进去。刺猬很快就被麻醉了,体躯重新松散开来,解除了“武装”。黄鼠狼就从刺猬软弱的腹部进攻,先咬死刺猬,然行吞吃那鲜美的肉。

黄鼠狼、白鼬和灵猫等遇到敌害,都有这种施放臭气、臭液以吓退敌害,保护自己的本能。

放屁最臭的要数北美洲的臭鼬。它同黄鼠狼同属动科动物,头小眼小,身体壮硕,四肢粗短,张开嘴巴时,锐利的牙齿显得很凶猛。身披长绒毛,特别是尾巴上那蓬松四散的长毛,模样显得更怪。臭鼬以臭为名,果真名不虚传。它散发出的臭液,顺风的时候,半公里以外的地方还能闻到。当敌害来犯时,臭鼬高高地翘起尾巴,从尾基部喷射出臭液。许多动物远远的瞧见它,就马上躲藏起来。猎犬嗅到这种臭气,鼻孔会流出涎来,勇气顿时消失,不愿再前进。连猎人都不愿接近它,因为臭液播散到眼睛里,严重的会失明;喷到鼻孔里,会起麻痹作用,使人呕吐昏厥。臭鼬凭着自己的这种独特的“化学武器”,能够大摇大摆无所顾忌地在森林里走来走去,红狐等食肉兽看到了它,都只好避开。

蟾蜍射毒避敌

蟾蜍,又名癞蛤蟆,为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身体较大,可以达到64~107毫米,皮肤粗糙,密布大小不等的瘰疬,耳后的腺体长大而突出,雄性无声囊。前肢长而粗壮,指略扁,有缘膜,有掌突五个,圆形,棕色。后肢粗短,趾基部连成半蹼,仅头部平滑,上眼睑及头部有小疣粒,体色随季节和性别不同而有差异,雄性背面黑绿色,有的体侧有浅色的花纹。雌性的背面色浅,体侧有黑色与浅色相间的花纹。有的具黑色纹,从眼后起至胯部,腹面乳黄色与棕色或黑色形成花斑,雄性较雌性的个体略小。

蟾蜍在我国的各大省份均有分布,喜生于水塘、水库、河流、沼泽等缓水区,在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前苏联等地区。

俗语中所说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指的就是蟾蜍,这是一种农林常见的益虫,但是,它那一身特别的外衣让人感到十分的不舒服,如同是皮肤病人的脓包,样子极为丑陋。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一些食肉动物见到它的这副尊容就不愿意捕食它了,而且,它的这种体色如果呆在乱石堆中或烂泥中,一般是很难发现的。除此之外,蟾蜍还有更为厉害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它生于耳后的腺体能够分泌出一种有毒的液体——蟾酥,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同时具有毒性和麻醉作用。当它遇到敌害时,就收缩肌肉将腺体中的毒液射向敌人,最远可以达到1米,一般的动物很难承受毒液的毒性,只得敬而远之,蟾蜍也就达到了保护自己的目的。

蟾蜍一般在水中产卵,卵连接裹在透明的带状胶体中,卵带缠绕于水草上,每次可以产5000枚左右,孵化期5~9天,蟾蜍以植物或动物的尸体为食,成长的个体以农业、林业害虫为食。4月份交配产卵,8月份就可以成长为成熟的个体,有冬眠的现象。

“小老虎”飞檐走壁

壁虎,又名蝎虎,爬墙虎。

两栖动物纲蜥蜴目壁虎科壁虎属。

身体较小,一般全长在140毫米以下,头和背布满了细小的鳞片,背面的疣状鳞片很少,吻鳞切鼻孔,眼睛大而突出,头和身体长与尾长几乎相等。背腹扁平;耳孔小近卵圆形,指和趾的关节膨大,有极弱的蹼迹。背面灰褐色,或浅或深。躯干背面有不规则的深色宽纹。四肢及尾有深色的横纹。腹面污白色。

壁虎是夜间活动的动物,白天一般躲于石缝中或在屋角里一动不动。夏秋的夜晚,壁虎凭借“飞檐走壁”的绝技,在墙壁上,屋檐下、窗纱、玻璃上或电线杆上行走自如,专门捕食蚊,蝇和飞蛾等害虫。

为什么壁虎能够在光滑的墙壁和天花板上跑来跑去而不会掉下来呢?最初的时候,有人认为壁虎的足趾上能分泌一种胶状的液体,使它能够粘在天花板上。之后,又有人提出壁虎是依靠足趾膨大关节上的吸盘,产生真空的吸力,从而使它能贴在天花板上。甚至有人认为壁虎的足趾上能产生静电,使它能吸附在天花板上。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壁虎能自如的“飞檐走壁”呢?

当电子显微镜问世以后,生物学家们借助于高科技仪器的分析,才揭开了壁虎足趾上的秘密。原来,壁虎的足趾是前端膨大成软垫,由许多板片构成,呈扇状排列,或者平行排列。这些板片是由微绒毛覆盖着的鳞片。绒毛则由角质蛋白构成,宛如一个个的小钩子。壁虎的足上有千百万个微小的钩子,这样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抓住物体表面的微乎其微的小突起,即使是光滑的玻璃表面,与这些微小的钩子相比也是粗糙的,而天花板和墙壁就更可以说是“坎坷不平”了。壁虎能在天花板上行走轻盈,如履平地的原因也就在此了。为了了解壁虎爬墙的具体的动作,科学家们作了进一步的观察,但大部分壁虎个子很小,动作又非常迅速,很难看清它们脚底的动作细节。而马来西亚有一种大壁虎,动作比较缓慢,以它作为研究的对象,发现它的爪和足垫强壮有力。它们爬墙时在墙上落脚,足垫往后下方压,使绒毛能够钩住墙壁,举足时,足端会向后上方卷起,使绒毛和墙壁脱钩,这样交替放下和卷起足端,就能使壁虎在墙上快速移动。如果有朝一日能够研制出仿壁虎足端的设备,那么消防员就可以自如地在高楼大厦上爬上爬下了。

除了这种非凡的爬墙本领外,壁虎的逃生本领也堪称一绝。当一般的敌害侵扰时,它会快速移动逃入墙缝。当来不及做出逃跑的反应时,它会断掉自己的尾巴,而断了后的尾巴又可以在地面上剧烈的跳动,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壁虎就可以趁机逃生了。

变色大师

变色龙是树栖的蜥蜴。它的求生技术极为出色。比如,它爬到树叶丛中,体色就会变成绿色。当爬到沙地上时,体色就会变成黄色。它能把自己的体色调节成与环境极其相似,与环境溶为一体,用以躲避敌害的侵袭。在自然界中,虽然有很多动物和昆虫能够改变自己的体色,比如蝗虫夏季变为绿色,而秋季则成为黄褐色,但很难如变色龙那样随心所欲地改变自己的体色。所以,变色龙的这种本领是很罕见的。

变色龙之所以能随心所欲地改变其体色是因为体内的“调色板”。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在变色龙的皮层里,含有各种特殊的色素细胞。譬如在外皮层下面存在着黄色和绿色色素细胞,紧接着则是蓝色、橙色和紫色色素细胞,最深层则是具有棕黑色素的黑色细胞。这种黑色色素的细胞能把色素扩散到变色龙全身,从而掩盖了其他色素,使皮肤变成黑色。当黄色色素细胞扩大和超越了蓝色色素细胞时,皮肤就会变成柔和的绿色。因为变色龙经常栖息在树上,所以它的颜色要经常地与周围的颜色保持一致。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虽然变色龙能具有与树皮一样的保护颜色,但变色龙为了使自己引人注目,能根据光线、温度和性情等来改变自己的体色,决不仅仅是保持与环境相一致。比如,在强光的照射下,变色龙的求爱与领地防卫本能会使它们的皮肤出现明显的戏剧性的变化。又比如,杰氏变色龙在发怒时能在一分钟内从淡绿色变成炭黑色,而它们在屋顶上的绳子上紧张移动的时候,又会出现金刚钻形花纹。

在捕食方面,变色龙也堪称一绝。它用舌的技巧无与伦比。它的舌头伸出口外时,像一根圆筒形的长棒,长度约为身长的1.5倍,最长的可以达到80多厘米。其舌头还可以像弹簧一样的弹射出去,射速高达每秒5米,而且往往“弹无虚发”。它爱吃昆虫等小的无脊椎动物,配合上善变体色的本领,捕食成功率也很高。

然而变色龙的舌头不是完美无缺的。如果猎物沾了较多的水分,变得湿漉漉的,那么它的舌头上的粘液也无济于事了。有人曾放在变色龙面前一条蚯蚓,是湿的,距离10厘米,变色龙伸出舌头命中目标,但没能粘住,于是移动身子再次弹出舌头,又落空……如此反复,直到离蚯蚓只有2厘米远时,才改变方法,用爪子抓起蚯蚓放入口中。

会报警的猴——非洲长尾猴

生长在非洲的长尾猴,体大小与大的家猫差不多,体灰色,黑脸,有极长的尾,还具有颊囊及大臂胝。别看这其貌不扬的长尾猴,它能发出不同的报警声,告知同类危险的情况,并采取不同的防卫行动以保平安。这个发现首次证明了动物能把声音同实物联系起来,这有点类似原始的语言。

国外科学家将非洲长尾猴这种警报声录下重播放后发现,播放豹的报警声的录音使这种长尾猴跑进森林;鹰的报警声使它们往天上看,而对蛇的报警声使它们往地看。豹、鹰、蛇三种动物是非洲长尾猴的主要天敌。

动物语言大致有三种:一种起到警告的作用,好像通知伙伴危险降临;二种用来吓唬强敌,以得到逃脱的机会;三是以惊叫招来更多强敌,期望发生相互格斗,借之逃之天天。

动物语言也像人类语言一样不是单一的,而是极其复杂的。如鸟类的语言至少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寻找食物或遇到危险的叫声,以此向伙伴们传递一种信息;另一种是欢乐的歌声,以歌声表达“爱情”或是以歌声建立自己的“地盘”警告不让其他鸟儿闯入。

动物的语言,不仅运用于动物之间,并用也影响到与动物朝夕相处的人类,使人类得到许多启示。如矿井塌方前,一些穴居动物(如鼠)可较人类预先感到矿井崩塌前的发声面发出“支支”的报警声,这已成为有经验的矿工判断是否崩塌的一种重要根据。又如1966~1970年在河北省邢台地震现场观测动物地震前异常反应时,曾观察到饲养的一只警犬“红琬”在较大地震前常常伸着脖子发出“嗡嗡”的凄惨叫声,引起我们极大的兴趣,故常常把它列为观测的一项预报地震。

“雪上飞”——紫貂

大家都知道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从这一说法中人们便了解到我国的东北产貂。其实这里说的貂,只指紫貂一种。此外还有松貂、石貂、水貂、渔貂、北美貂等等。

紫貂的皮之所以成为东北三宝之一,是因为紫貂皮毛光润,毛绒软柔丰厚、致密轻细,皮面耐磨而富于弹性,是皮毛中的珍品。皮质的出类拔萃,再加上紫豹数量又极稀少,就使紫貂皮成为宝中之宝了。

紫貂的外形与黄鼬(俗称黄鼠狼)相似。它的体重在0.5~1.5公斤之间,饲养于动物园中的紫貂形体可能还大一些。一般雄性紫貂又较雌性紫貂个头大些。它的体长在40厘米至60厘米之间,尾巴长达15厘米以上。紫貂的毛色并不呈紫色,它的毛色由黄棕色至棕褐色深浅不一,背部毛色较深,胸腹部毛色较浅。有的紫貂毛色近乎黑色,因而人们又称它为黑貂。

紫貂的头部呈近似圆形,鼻、嘴部位呈锥状向前突出,嘴部还有二十余根较长的挺直而有弹性的触毛。它的腿较短,脚有五趾,脚下有肉垫。

紫貂生活于寒冷地带的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深处,尤其喜欢活动于原始森林中。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长白山,内蒙东部和新疆的阿尔泰山一带,正具备这种地域特点,因而紫貂栖息于此处。

紫貂生活在深山密林中,并且善于登攀树木,但是它却不住在树上,而是活动于山林的地面上,只是当雌性紫貂生儿育女时才住到树洞中去,为的是保护幼仔安全成长。另外,在受到惊扰或觅食时偶尔上树。一般紫貂是不上树活动的。它的窝大多安在树根下或乱石堆中。紫貂喜欢夜间活动,每当夜幕降临时它就忙起来了。一会奔跑于密林之间,一会儿觅食于树木的枝干之上。但是当食物缺少时,为了生存,它也会在白天频繁活动的。一般情况下,在白天紫貂大多酣眠于自己的窝巢里,养精蓄锐,以便夜间大显神通。在严寒到来之前,它把食物储备得好好的,因而,在严寒的日子里,紫貂极少在白天出来活动。

紫貂的性格极为孤独,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单独活动,只有当交配期到来的时候,繁殖后代的本能才使雌雄紫貂短暂地生活在一起。紫貂的行动非常机敏,在密林中跑动跳跃十分灵活迅捷,可谓稍纵即逝,人们因此送了它一个“雪上飞”的美称。因此,捕捉紫貂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猎人们等待、跟踪,常常数十天而一无所获。紫貂的脾气很暴躁,猎人们捕到它之后,如果不能顺着它的习性管理、饲养,它会生气而死,至少也会气得数日滴水不进,饿得生命垂危。捕获、饲养一只活紫貂的难度之大,由此又可见可见。

紫貂的食性比较杂,生活在森林中的蛙、鼠、虫、鸟、蛇、鸟蛋以及植物的浆果都可成为它的食物。甚至奔跑快速的野兔也会被它逮住,成为它的口中食。然而紫貂也有成为其他动物的口中食物的时候。它的天敌主要是黄喉貂和雕鹗,其次是猞猁。狼、狐狸有时也捕食它,但是狼、狐狸不善于攀援树木,所以对紫貂的危害小一些。

紫貂的珍稀,还因为它的繁殖率极低。雌雄紫貂一般两年才交配一次,它们的发情期在6至7月,雌性受孕后孕期长达9个多月,有趣的是受精卵在雌貂的子宫中有七个月左右的时间不见发育,直到最后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迅速发育。紫貂每胎产1~4仔,刚产下的幼仔毛色发白,但数小时后就变成灰红或肉红色。幼仔无视觉,一个月后才有视觉。幼仔的哺乳期约40~50天,经过将近一年半的时间,长为成貂,性功能发育成熟。每只紫貂的寿命6~10年不等。

野生紫貂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极为珍贵,如今已数量日见稀少,幸运的是我们已经取得了人工饲养繁殖的经验,在东北、新疆的毛皮兽饲养场中,已经人工养育紫貂。但短期内不会出现数量激增的情况。 C94T7MigpW1fGaE5XBtJb2ceksI7873Bb44PBhWsOn8ZXhgOQFDAOnZAT6uaYEy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