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生命奇观

神秘的恐龙蛋

20世纪的20年代,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组织了一个“中亚考察团”,到中国的内蒙及蒙古人民共和国一带进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调查和发掘,意想不到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沙巴克拉乌苏,找到了几窝保存比较完整的恐龙蛋化石,每窝10多个蛋。蛋的形状有点像玉米棒,长径变化范围在100~200毫米,短径在50~100毫米,更为特别的是:这些蛋在蛋窝中作圆形的放射状排列,一般重叠两层。蛋壳表面的纹饰也很奇特,看起来像磨钵的磨棱一样。

除此之外,还发现了许多原角龙的骨化石,而且从幼年到成年各个发育阶段都有。更有趣的是在两个碎蛋壳内,还保留有未孵化出来的、被认为是原角龙的胚胎骨骼。因此,这些蛋化石便被认为是原角龙的蛋。

这一发现的消息传出以后,成为轰动一时的天下奇闻,一些国家的新闻社和报纸争先报道,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博物馆里,成为很受人们重视的展品之一,并把它誉为恐龙化石中的珍品。

恐龙蛋已成为化石,原来的卵黄和卵白在石化过程中已被分解或被置换掉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它们的钙质外壳,有的壳完整保存下来,但蛋壳里为方解石等外来的矿物所充填。

恐龙化石同其它爬行动物、鸟类的蛋相比,都是独具一格的。恐龙蛋既不像鸟蛋那样大小悬殊,也不像其它爬行动物的蛋那样细小,它们一般都比较大,最大的直径达到300毫米,最小的直径有80毫米。

恐龙蛋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卵圆形、椭圆形、圆球形、扁圆形、橄榄形,甚至有的像玉米棒。不同类型的恐龙蛋,在蛋窝中的排列形式迥然不同,有的呈放射状,上下重叠两三层,有的成排的前后镶嵌,有的没有一定规律。

恐龙蛋的表面纹饰很别致,有的具有像磨钵的磨面一样的棱纹饰,有的呈圆瘤状突出,有的则具有像鸡皮疙瘩一样的突起。恐龙蛋的蛋壳一般都比较厚,约2毫米,但最厚的可达7毫米,可以说世界上最厚的蛋壳要算是恐龙蛋壳了。

恐龙蛋化石虽然稀少,但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现,而在我国发现最多。我国先后在广东、江西、湖南、安徽、内蒙、宁夏、新疆、浙江、湖北、河南、黑龙江、四川等地,发现恐龙化石和蛋化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发现50~60个蛋窝,400~600个比较完整的恐龙蛋化石,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多、类型最全的国家。 CxwlQDqBFvMUnSFL5ajDNv4XOaDAW20Ue6dyghvRT2ZrB+LZ47F7kUO8ANK+UG5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