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于真丝的遐想

俗话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丰富,人们正在用崭新的眼光去审视服装,不但追求服装的外表美,还要求服装更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现在纤维的品种繁多,像天然纤维如棉、麻、丝、毛,人造纤维如人造丝、人造棉、人造毛,合成纤维如尼龙6、尼龙66、涤纶等,真是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据有关资料介绍,有些纤维能引起皮肤损伤,产生皮炎。在合成纤维中,以锦纶最为严重,其次是腈纶、涤纶;在天然纤维中,以羊毛较重,棉纤维次之,而真丝对人的皮肤几乎没有影响。丝织品还以轻柔、凉爽、舒适而著称,它不愧为纤维王国中的“女皇”。

我国是生产丝绸最早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著名的“丝绸之国”。早在四五千年以前,我国就能巧妙地生产轻薄美丽的丝绸。后来,这项发明沿着横贯中亚、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

棉花也好,真丝也好,都要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其产量总是有限的,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能生产用于纺织的纤维的其它途径。

早在18世纪中期,人们就曾萌生过这样一种想法:既然蚕宝宝吃桑叶能够制成粘液吐出丝来,那么用人工是否也能制成粘液抽出丝来呢?这一想法很有魅力,吸引着许多化学工作者为之奋斗。

起初,人们认为粘液只能由桑叶制得,就千方百计将桑叶溶解抽丝,结果都失败了。后来有人对桑叶与蚕丝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发现桑叶里主要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而蚕丝里则主要含有碳、氢、氧、氮4种元素。于是人们又想方设法在天然纤维中加入氮元素成分,以期生产出人造蚕丝来。首先,用含氮的硝酸来处理棉花,结果发明了硝酸纤维素酯。这种物质能溶解在酒精和乙醚中,并可以抽成丝,这是人类历史上发明的第一种人造纤维。后来,又相继发明了醋酸纤维、铜氨丝、粘胶丝……不过,它们的生产仍然要受天然纤维原料不足的影响。

到了20世纪初,为了解决粮棉争地的矛盾,人们又另辟蹊径,发明了合成纤维。世界上第一种合成纤维是1935年由美国杜邦公司的卡洛萨斯发明的。他模仿蚕丝的蛋白纤维的化学结构,制成了尼龙-66,开创了人类合成纤维的新纪元。1938年德国化学家也研制成功了尼龙-6。尼龙-6、尼龙-66这两朵合成纤维之花,引来了“合成纤维大花园”的万紫千红。现在全世界人造纤维、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的产量之比已达到3:1,而且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品种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尽管人们能生产出这么多人造纤维、合成纤维,但从选择服装面料的角度看,现在所有的人造纤维、合成纤维都难以与蚕丝媲美。不过,至今人工还合成不出真蚕丝,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关键的谜尚未解开。

一是迄今没有完全弄清楚蚕丝的结构。现在已经知道蚕丝是一种蛋白质纤维,是由春蚕分泌的绢丝液凝固而成的,生丝由“丝素”和“丝胶”两部分组成。丝素是纤维蛋白,由12种以上的氨基酸组成;丝胶主要由5种氨基酸组成。纤维蛋白靠丝胶粘合在一起。丝胶为球蛋白,除含有氨基酸外,还含有蜡、胶质、色素等。然而,蚕丝中各种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并不固定,随着蚕的品种、性别、生长季节和环境不同会有很大差别。这种复杂情况给蚕丝蛋白的深层次结构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人们对各种氨基酸如何排列组合成丝素纤维蛋白和丝胶球蛋白,以及这些蛋白二级、三级结构等的情况都不清楚。

二是对蚕宝宝吃掉桑叶,利用丝腺分泌出丝液的复杂生物化学过程,知之甚少。我们知道,蚕是变态昆虫。这种昆虫为什么能将所吃的桑叶纤维素等分解掉又重新组合成各种氨基酸,并由氨基酸再组合出纤维蛋白和球蛋白;其中大量的氮元素是从哪里获得的;氨基酸的合成过程为什么在常温、常压下就能完成,这其中究竟有哪些奥秘,谁也说不清。

最近有的化学家别开生面,不走化学合成的路子,设想利用含有蜘蛛遗传基因的菌生产蜘蛛丝,从新的角度燃起人工生产蛛丝、蚕丝新的希望之火。这种新的构想能否到达成功的彼岸,人们正拭目以待。

消除“白色污染”

1994年,美国农业部在本年度的研究计划中把研制可降解地膜列入第一号任务。由此可以看出,治理“白色污染”的确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难题。然而北京膜科所的专家们研制开发的植物纤维膜,则有可能解决这一难题。最近,经我国权威专家评定,认为这一成果是一项世界性的新进展。他们一致呼吁有关方面尽快组织商业化生产,以广泛推广使用。

塑料薄膜作为包装材料已经广泛用于各种食品、生活及文化用品等方面,也大量用于农业大棚和地膜覆盖材料。这主要是因为塑料膜具有强度较高、轻盈、透光、能防水、不透气并且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点。然而,人们始料不及的事情发生了,这种被称为“白色革命”的塑料制品,又转化成“白色污染”。废弃的塑料在自然条件下要经过几百年才能降解回归自然,因而使大量使用过的废弃塑料膜阻碍作物吸收水分与根系生长,导致土壤劣化,严重时可使收成减产30%,还常被牛羊等家畜误食,造成死亡。治理“白色污染”也就成了一个国际性大难题,国内外众多机构和专家学者为此开展了大规模的研究开发工作。但迄今所提出的多种可降解塑料膜一直没能形成有推广价值的制品。例如,美国开发的以塑料为主的淀粉膜(淀粉含量为15%-50%),被称为“崩裂膜”,他们自己也不用。还有一种在光作用下能够降解的塑料膜,也具有明显的不足。比如,把它作为地膜用在棉花地里,棉花长起来以后紫外光透不过,基本上不能分解。而且一旦分解,则成为碎片,无法回收,进入土壤失去光照条件,情况更遭。

北京膜科所的专家们所研制的植物纤维膜,经实验检测证明,埋入湿土在一周之内就有5%降解,经过8周有749%降解。不管是埋在地下还是留在地上的部分都可以达到100%的生物降解,并且它的降解产物还具有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含量的作用,能促进作物生长,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对其降解机理的深入研究表明,在华北地区土壤中存在的许多菌种(包括真菌类及细菌的多个菌属)都能分解这种植物纤维膜。这种可降解性是目前已知的其他各种类型的地膜所不具备的。有关专家对此新型植物纤维膜,曾于1993年和1996年进行农田试验,证明:纤维地膜在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上的试验都比露地种植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有的增产效果要好于聚乙烯地膜。研究表明,这种较好的增产效果,与植物纤维膜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形成优于聚乙烯膜的水、肥、气、热(光)综合效应的生态小环境密切相关。

植物纤维膜有较多的可透过气体的微细孔隙,即使经过改性和表层涂布仍然保持一定的透气率,覆盖膜保持一定的透气率。对作物生长是有利的。试验结果还说明,覆盖聚乙烯塑料膜与覆盖植物纤维膜的地温升降也有不同,前者增温快,降温也快;后者增温稍慢,但是散热也慢,在5月中旬能较前者夜间地温高出1℃多。这种温度变化情况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此外,由于植物纤维膜的通气状况明显好于聚乙烯膜,为肥料的转化和养分的释放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使肥料的转化率提高,从而提高了对作物的有效养分。

尤其令我国农业专家们兴奋的是,具有一定透气性的植物纤维膜更能促进作物增产,这就为在植物纤维膜基础上开发出更为完善的膜指出了方向。据了解,目前该植物纤维膜尚有不尽人意之处,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主要表现在它的撕裂强度较低和收缩率较大,成本也较高。但是专家们认为,较易撕裂也不全是坏事。例如,在棉花地使用覆膜时,在一个半月之后就应该撕开,否则将会减产。该植物纤维膜恰巧具有适时撕裂的特性,正适合种植棉花的需要。关于成本问题,据介绍该膜的起始原料易得,取自草本植物,非常有利于在大规模商业化时降低成本。在成本尚未降低之前,可作为膜中的精品用于附加值高的作物,例如草莓和烟草等。 tVJD72tt95erGoNUbB5/P1vS656hveakj6qZjEX00VShLl4gwVJXUbRijsszlbl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