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求知是人的本性”

在柏拉图去世后的第二年,公元前347年,亚里士多德和同伴们从雅典启程,东渡爱琴海。

在爱琴海飘泊了数天之后,到了阿塔尼斯,赫米亚斯用很高礼仪来接待亚里土多德一行。赫米亚斯对亚里士多德尊重而恭敬,因为当年在学园时就是好朋友,赫米亚斯还听过亚里土多德讲课。赫米亚斯本人既是马其顿的朋友,又是哲学爱好者,对亚里士多德的学问和为人从来就是非常敬仰和钦佩的;阿塔尼斯又与亚里士多德的家族有渊源关系。由于这许多原因,赫米亚斯对于亚里士多德的到来显得特别高兴。

有一天,赫米亚斯专门宴请亚里士多德。他要把自己的侄女琵蒂亚斯嫁给亚里士多德。琵蒂亚斯是一位年方20的女孩子,颇有小亚细亚人的风情美貌。亚里士多德高兴地答应了。这位学究先生今年37岁了。他对此还有一番讲究。他从生物学原理出发,研究了男女生殖能力和种族繁衍的关系,认为男子最佳结婚年龄就是37岁,然后娶一个20来岁的少女作妻室是最理想的婚配,既有益于男女健康,又能使后代更为强健。

赫米亚斯听了哈哈大笑,说:“你真是一个书呆子,什么事情到了你的手里,都有一套理论。”

亚里士多德结婚以后,夫妇相敬如宾,感情很深。亚里士多德长期过着紧张而寂寞的书斋生活,现在远离正在动乱喧闹的雅典城邦,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城,有了一个温馨的家和温柔体贴的妻子,日子过得平静和美,精神上感到从未有过的放松和宁静。

亚里士多德有一个基本思想,认为人天生有所不同。主人和奴隶的关系,就像灵魂与躯体一样,应该是灵魂统治肉体,理性统治情欲。有的人赋有理智和远见卓识的才能,生来就是主人;有的人有一副强壮的体魄,可以从事体力劳动,天生就是奴隶。

他对琵蒂亚斯说;“我详细考察了男女的区别,男子天生比女子强壮,而女子天生柔弱,所以,男人领导,女人被领导。这个道理也同样必然地适用于整个人类。”

琵蒂亚斯说:“亲爱的丈夫,你就是我的主人。我将终生侍奉你,为你生儿育女,做你的好妻子。”

亚里士多德这种主张今天看来当然是过时了。但是,这个平时耽于沉思的学者对妻子却充满热情和挚爱。后来昆蒂亚斯生了一个女孩,取母名也叫琵蒂亚斯。

亚里士多德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对动物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最为出色。

公元前347年至公元前335年,他在爱琴海岸进行了动物学和生物学的研究。

在广泛研究动物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写了一本专门的著作《动物学研究》,在这本著作里,他提到了500多种动物,其中有50多种是经过他解剖的动物。

他的研究态度十分认真,观察十分仔细,书中有一段描写章鱼的文字:

章鱼把它的触肢既用作脚也当作手,它用两只位于它口腔上的触肢抓食物。在液囊前端和触肢的上方有一个空管。章鱼用这个空管排出摄食时从口中进入液囊的海水,并通过它放出默汁。章鱼按照那称为“头”的方向伸开一条腿作斜向运动,当它以这种方式游动时,它能看到前方(因为它的眼睛在顶上)。它的嘴在尾部。只要这种生物还活着,那么它的头就是坚硬的,好像膨胀了一般。它用触肢的下方捕捉和保存物件,腿脚之间的薄膜是完全伸展开的。

这段描写简直把章鱼写活了。

亚里土多德为了研究得准确,还经常做实验。

一次,他把同一天下的20几个鸡蛋放到母鸡身下去孵化。每天,他从孵蛋的母鸡身下拿出一个鸡蛋,把它敲开,记录下观察到的情况。这样,一天天加起来,他就有了一套从鸡蛋到雏鸡的发展变化的完整记录。

就这样,亚里士多德凭着他惊人的毅力和科学的态度,对动物学的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难怪19世纪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说:

林耐(瑞典生物学家)和居维叶(法国生物学家)是我所崇拜的两尊不同的偶像,然而比起亚里士多德,他们不过是小学生而已。

他对遗传学上的一些根本问题也有观察。有一个爱里斯地方的女子,嫁给一个黑人,所生子女都是白种人,但到了第三代,黑种又出现了。亚里士多德对此感到非常奇怪,他一直在思索黑种的质素在第二代时隐藏到什么地方去了。

自然界的无穷奥秘使他心醉神迷。他由此渐渐悟到一个道理。他把世上各种各样生物,依据复杂程度排成一个长串,就可以观察到:随着动物身体构造的复杂,运动方式的增多,生物的智慧也相应增进。同时,分工渐趋专门,神经系统出现了大脑显著了,生物的心灵渐渐能控制环境了。这种从最低级的有机体进步到最高级的有机体,亚里士多德不只作了描述和探讨,还用科学方法作了分类。他把生物分成植物、动物和人,把动物分成有血和无血的两种,继而又细分为属和种。他认为,胎生是最完美的动物,人又是其中最完美的。因为人是具有理性的,这是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地方。

有些人讥笑亚里士多德把精力放在观察研究这些大大小小的生物身上,不做思想哲学研究,甚为可惜。因为当时人们把后者看得最为神圣。

亚里士多德回答说:“我讲一个小故事给你们听。有一些陌生人去拜访希克利特斯,看到他正靠着厨房的火炉取暖,他们停住了。希克利特斯说:‘不要怕,请进,这里也有神明。’我们对每一种动物的研究也应持同一态度,没有必要感到羞愧。因为在每一样东西背后,都有其天性及美。很明显,自然界中的一切没有一样是偶然发生的,都是有目的的,为了某种目的造成美的事物。”

亚里士多德的“天生万物必有用”这句话后来又成为传世名言。但他对生物的有些考察和经验可能带着一些主观的臆测,甚至是荒诞不经的,因而经常被人引为趣谈。有一次,他对人们讲述他对欧洲野牛的观察,他说,人们为了吃肉去猎杀野牛,“野牛的自卫是以踢脚或将排泄物排泄至大约8米远的范围来防卫自己。而这些排泄物是如此炙汤,以至能将猎犬的毛都烫掉。”

他的话弓;起人们的哄笑,亚里士多德自己却仍是那么认真和自信。

亚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学研究上的成就,在当时是无人能与之相比的。他观察、收集有关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物理学、心理学的种种资料,成为这些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他的最重要成就还是在动物学与生物学方面,影响所及,直到二千年后才为新的理论取代。

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曾经做过马其顿国王的医生,国王得知亚里士多德博学多才,就请他来当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国王想让王子将来也成为高雅的哲学家。

第一次师生见面就很意外。

亚里士多德带着仆人急急忙忙向马其顿王宫赶路,在一个拐弯的地方,突然冲出了一匹白色的高头大马,一个穿白袍的十三四岁的男孩子骑在上面。马见到人扬起前蹄突然停住了,后面仆人的马队也跟了过来。

那个孩子用马鞭一指亚里士多德,说:

“你这个人见到我为什么不让路?”

亚里士多德从容地回答:

“是你的马突然跑过来,怎么反倒说我不让路呢?”

那个孩子生气了,指着亚里士多德说:

“好大的胆子,敢和我顶嘴,来人哪!把他给我抓起来!”

孩子的仆人立刻冲上来,这时,亚里士多德用手一挡,说:

“慢!我是奉马其顿国王的命令来给王子当老师的,谁敢绑我!”

白马上的孩子听了哈哈大笑,说:

“你原来就是亚里士多德啊!我就是亚历山大,来,上我的马,我送你去王宫吧!”

亚里士多德知道这就是他要教的学生后,真是哭笑不得。

亚历山大的性格就像一头未驯服的幼狮,他根本不爱听亚里士多德讲的什么哲学、数学、文学等等知识,他只想骑马、打猎、去征战。亚里士多德拿出最大的耐心来教他,但成效不大。

亚里士多德教学不成,却得到意外的收获。原来,亚历山大也喜欢动物,他安排了数千人为亚里士多德服务,有打猎的,有捕鱼的,有放羊的,有养蜂的,有养鸟的等等。这就为亚里士多德的动物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返回了雅典。他效法柏拉图,也开办了一个学园——吕克昂学园。

吕克昂学园和柏拉图的阿卡德米学园基本相同,只是阿卡德米学园是封闭式的学校,而吕克昂学园是一个开放的教学园地。

亚里士多德把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上高级班,一部分上普通班。亚里土多德每天上午教高级班,教授哲学、物理学和辩证法等等;下午,他教普通班修辞学,政治学等等课程。

亚里土多德这时已经50岁了,但他的讲演仍然很生动、精彩。他不习惯于坐下来讲课,总是在课堂的廊柱间走来走去。

一次上哲学课,讲到“主体”这个概念,亚里士多德看了看课堂上的一切,桌子、椅子、墙壁……这些都被他举例子举遍了,他一挥手,对学生们说:

“走,我们到校园里去。”

于是,他的学生跟随着他到了校园的林阴路上,他指着一棵树说:

“这棵梧桐树的叶子就是梧桐叶子这个概念的主体。”

“它是绿色的,但是这个绿色离了这叶子就不存在了,可是,叶子离了绿色还是存在的,比如到了冬天叶子变黄了。”

亚里士多德又指了指周围的一些树,说:

“这些松树、槐树、杨树的叶子也是绿的,我们是先看到这一个个的绿叶子的颜色,才把这些颜色统统归结为绿色,这些叶子都是实实在在的本体。我讲的明白了吗?好,现在你们再找一些例子讲讲。”

学生们立刻到树林中,花丛中找到了他们所要的东西——各种颜色的花,他们通过分类弄懂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高兴地说:

“看来到外面上课收获更大,以后我们常来吧!”

以后,他经常率领他的子弟在林阴道上边散步边上课。所以,他的学派得名“逍遥学派”。

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科学研究专家,他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了开创性的、第一手的研究中去。但是,他不可能任何研究都自己进行,他也要借助别人的观察和成果。这里面就有一个收集材料的问题。

像前面所说的,亚历山大曾命令数千人为亚里士多德服务,那么他的研究必然有猎人、渔夫、牧人、养蜂人等等提供的材料。

亚里士多德是怎样使用这些材料呢?请看下面的故事。

一次,亚里士多德需要研究鱼类的繁殖,他去问渔夫:

“你看到鱼的交尾吗?”

渔夫回答说:

“没有看到。”

“那么小鱼是怎么产生的呢?”亚里士多德继续问。

“雌鱼生下的鱼子变成的。”

“那么,雄鱼有什么用呢?”

渔夫答不上来了。

亚里士多德经过仔细观察发现,鱼类是交尾的,只是进行得十分快,渔夫没有发现。而且,渔夫不是为了研究鱼类才捕鱼的。

亚里士多德在使用别人提供的材料时,从来都十分谨慎。同时他也训练了一些专职人员,以免发生错误。

亚里士多德还经常参考文字材料,比如,他在进行生物学研究时,就常常引用被他称为“伟大的医生”的希波克拉特斯的研究成果。

亚里士多德还特别重视对材料的积累和整理。他曾说过:

“一个人应当从书本中多做摘录,并按各个题目。分别编类。”

根据这个思想,他收集了158个国家的宪法,整理了雅典每年的悲剧和喜剧的演出记录。后来,他写成了《雅典政体》一书,把雅典民主政体发展的历史说得明明白白。

亚里士多德广博的学问,是他勤奋地收集前人和别人留下的材料,深入地研究,并有所发现才得来的。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主持吕克昂学园12年,也是他在学术上最有成就的时期。他的大部分重要研究和著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吕克昂学园有充分的经费,也有丰富的学术资料来源。亚里士多德过去就有大量的资料积累,后来又得到亚历山大大帝的支持。亚历山大东征期间,从更广泛的地区有意识组织大批人力搜集政治、历史、生物、地理等资料,源源不断。地送到雅典吕克昂学园,这对亚里士多德和吕克昂学园所有师生的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在吕克昂学园创建了一个相当规模的动物园。这在人类文化史上还是第一个。

他爱好收集、积累书籍资料,在柏拉图学园学习研究时,就已开始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他的寓所里总是堆满了各种书籍,他自己则被后人看成历史上第一位图书收藏家。现在,他为学园创建了一所藏书很丰富的图书馆。亚历山大死后,他的部将托勒密在埃及称王,也建立了一所很大的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就是依照亚里士多德的模式建立的。

他还为吕克昂学园建立了一个博物馆。

这些文化设施的创建都是亚里士多德对人类文化所作的创造性贡献。

亚里士多德在吕克昂学园就像在科学知识的海洋中游泳,是那样从容自由。他的话多是研究成果,都是带有创始性的。

世界上第一个将哲学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和其它科学区别开来,并且给予很高地位的,是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的创始人,也是亚里士多德。他对国家起源的阐释,“人天生是政治动物”这样的经典性定义,对于后世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在广泛考察了希腊各城邦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历史沿革之后,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论:主张小国寡民,由贤能的君主来统治,同时又要制定相应的法律,以保证权力不至于过分集中。

逻辑学中著名的“亚里士多德三段论”,被人们推崇为“形式逻辑的核心”。

第一个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来阐释美学概念、研究文艺问题的人,是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中提出文艺的“模仿说”(认为艺术是模仿或表现人类的生命活动或现实世界的),有关悲剧的经典性解释以及古典戏剧中的“三一律”(事件、地点、时间的统一性)等等,对后来的文艺理论和创作都有极为深刻的影响。

他在天体物理学、心理学、生理学、伦理学、修辞学等方面都有创造性的发现和贡献。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科学的巨人。他是在运动不息的世界中不断有所发现和创造的一代宗师。他的知识成果是一个庞大的丰富的科学体系。不但整个古代文明在他的俯视之下,而且对于未来文明的发展也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当时的希腊人已经开始认识到亚里士多德的杰出贡献。

公元前330年,亚里士多德应邀为希腊戴尔菲城撰写名人录。该城每隔四年都要在阿波罗神庙前举行一次运动会,优胜者的事迹将被记载下来。该城为感谢亚里士多德等的工作还特地立碑于神庙内。碑刻称:“他们在此碑中记载着那些菲底安比赛的胜利者以及开始这些竞赛的人们。因此,让亚里士多德及卡利斯山尼斯享受赞美并接受冠冕吧!”

但是,当人们谈到亚里士多德的贡献时,亚里士多德总是说:

“我们身为个体生命,所知有限,但我们每一个人多少都会谈及自然的一些性质,而且从各种可以接触到的成果中,多少可以得到一些知识上的长进。但是,我们不但要对前人的贡献怀着感激之情,即使是对那些观念错误或肤浅的人,我们也要予以感谢。因为他们同样有其贡献,因为他们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经验与事实。”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说:“如果真有所谓人类导师的话,就应该认为亚里士多德是这样一个人。”这一评价很高,也恰当。也有人称亚里士多德为“学问之父”,其含义是指他奠定了逻辑学和生物学基础,是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是许多学科奠基人之一。科学发展史告诉人们,一个人能发现某一规律,发明某一技术,已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能奠定某学科的基础,可谓大科学家;某一时期、时代某方面的集大成者,更是历史上极少见的人物。亚里士多德独创逻辑学和生物学,集古希腊哲学之大成,其历史地位是同时代人及无数后人所不及的。

不求仕途,专心学问的学者,其著作、学术成就就是他的历史,他追求的结果。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是:“求知是人的本性。”这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历程。亚里士多德终其一生都受一个不可遏止的欲望——求知的欲望所支配。他的整个生涯和各种活动都表明他最为关注的是发现真理、增加人类的知识量。同时他认为求知不只是他个人的欲望,他真诚地认为爱好知识,寻求真理乃是人所共有的本性。在他看来,理智的活动即是生活,“获得智慧是愉快的;所有人都在哲学中感到自由,希望花时间研究它而将其他事情搁于一旁”。这就是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并不是在学园中所研究的抽象科学,而是对知识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亚里士多德正是这样理解哲学的。他坚信,人类光辉灿烂的未来,只有通过持久不懈的学术研究,逐渐积累知识才能达到。并告诫人们说,按求知的欲望行事,实现自我乃是人生最崇高的目标,从事理智活动,进行思辨的生活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都喜好感觉,因为它最能使我们识别事物并显示出区别。比感觉高一级的认识是记忆。感觉是一切动物都有的,记忆只是部分动物才有,这些动物更为聪明,更善于学习。由记忆获得经验,经验产生技术。技术高于经验,懂技术的人“之所以更有智慧并不是由于实际做事情,而是由于懂得道理,知道原因。”这个一级比一级高的认识阶段,还不是真正的智慧,还没真正体现出人的本性。它不像技术是为了实用,而是为知识而知识,是理性。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理性,不受任何限制和束缚。这种思想发展到黑格尔那里就成了“绝对理性”。所谓绝对,就是无条件,不受限制。

什么样的知识才是智慧?亚里士多德指出:①通晓一切;②知道最困难的东西;③最明确地讲述原因;④为自身而求取,而不为结果而求取;⑤在诸科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样的知识实际上就是哲学。追求这样的知识必须是在有了温饱,有了闲暇之后才能进行:由于对某些事物好奇而去探讨,开始是对身边不懂的东西感到好奇,继而是对重大的事情,如月亮的盈亏,太阳和星辰的变化以及事物的生成等表示惊异。一个感到困惑或好奇的人,会觉得自己知识不足,为摆脱这种困境就要进行哲学思考。显然,这是为了知识而去追求知识,而不是为了其他的效益。

为求知而求知,这是最纯正的古希腊精神。它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以做学问为手段,以做学问为当官的敲门砖是大不相同的(中国知识分子中一心做学问,不求仕途的也有,但不是传统,不是主体)。为求知而求知,是显得单调,因而有人就此说哲学枯燥无味,谴责哲学无用,甚至把哲学作为贫穷的代名词,搞哲学求学问就意味着贫穷。亚里士多德反对这种观点,他在《政治学》一书中讲了一个故事,说明搞哲学同样可以富有。故事说,米利都学派创始人、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通晓天象,有一年还在冬天的时候就预测到来年橄榄要大丰收,于是他将自己的钱租来了丘斯和米利都的全部橄榄榨油器。由于当时没有人和他争价,所以租金很低。到了第二年收获季节,橄榄真的大丰收,自然需要很多榨油器来榨油。泰勒斯就按自己定的高价转租榨油器,从而他获得丰厚的利润。这样他就向世界证明哲学家要富起来是极容易的,如果他们想富的话,然而这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西方世界第一个哲学家就这样严肃地把哲学与钱分成互不相干的两件事。看重知识不自亚里士多德始。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就是知识”,把“知”与“德”、“无知”与“恶”相等同,认为人的头等大事就是,“认识自己”,这样就会达到“我自知我无知”的境界,从而舍弃世俗,心无旁骛,专心求知。柏拉图推崇哲学,说哲学家是那些喜欢洞见真理的人,同样把知识看作比一切都重要。亚里士多德在先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求知是人的本性”这一响亮口号。他把人生的意义归结为知识,把求知当作人性的表现,人格高低的象征,这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人的求知态度。无疑,这是古希腊哲学家对西方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亚里士多德的求知,不只是学习,更重要的是教学与研究。他认为一个人除非能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他人,否则就不能声称知道了某个问题。他把教育看作是知识的非常合适的展现方式。亚里士多德把教学和研究结合在一起,他的讲稿也就是“研究论文”,或者是建立在他当时的研究兴趣之上的谈话。他白天讲,晚上讲,把自己的思想无保留地讲出来,写下来,形成了多篇巨著。有人说他的著作至少有400部,也有人说上千部,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是47部。这累累的硕果,令人惊叹的不是数量,而是它所涉及的范围和主题的多样性。亚里士多德的天才表现在相当广博的领域中,其著作有关于逻辑、语言、文学艺术、伦理、政治、法律方面的,有关于政制史、思想史方面的,有关于心理、生理方面的,有关于自然史、动物、植物、生物方面的,有关于化学、天文、物理、数学方面的,有关于哲学方面的,等等。一个人的头脑能容纳那么多方面的知识,实非一般人所能比。难怪柏拉图说他的学园是由亚里士多德的头脑和其他人的身体两部分所组成。 rGOCpTQTqGEvyC1pcSjlglZpr/DuuAsuzrmxJlxLYL+pkHjkFAfaddmqgJQLBbY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