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自然之谜1

光怪路离的自然界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奇物现象。它们当中有很多都是一直萦绕在我们脑海中,而又从未获得解释的自然谜团。太空中的宇宙之谜:包括宇宙的尽头在何方、宇宙产生的猜想、奇怪的电波之谜;太阳系的众多谜题:包括月球上有水吗、火星上是否有生命、金星上有海洋吗;怪象奇观中包括奇异的雨、自然现象、奇特的重力场等等。总之,自然中绝大部发的诡异现象和未解的谜题,您都将在这一章中领略到。

一、宇宙之谜

1、宇宙尽头在何方

宇宙究竟有多大,它的“尽头”究竟在何处。

银河系

在20世纪以前,人们认为太阳系几乎就是一切,不相信太阳系以外还存在其他星球。到1900年,人们又认为太阳系所属的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至于银河系的大小,当时最大胆的估计是宽约2万光年,其中包含大约20~30亿颗像太阳一样的恒星。

1920年,天文学家哈洛·沙普利等人根据当时掌握的测量恒星距离的新方法,算出了银河的真实宽度是10万光年,其中包含的恒星总数达2000~3000亿颗。同20年前的看法相比,银河“扩大”了100倍,而且还断定这极度扩大了的银河,并不是全部宇宙。

星系的集合

与此同时,天文学家又发现宇宙是由许多个像银河系一样的星系集成的,每个星系大约由几十亿到几万亿颗星体组成。而且证明了宇宙是动态的,成群存在的星系彼此相互分离,它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好像宇宙也在不断扩大。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P·哈勃等人设计出了确定星系距离的多种方法,证明即使是离我们比较近的星系,距离我们也有230万光年。

按照宇宙诞生之后就急速扩大的宇宙模型,可以计算出宇宙的年龄为130亿年。

认识宇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时,所看到的总是有限。人类几千年来,总在孜孜不倦地探求,积累了不少知识,了解到宇宙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不过,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足够地认识到宇宙的庐山真面目。

2、宇宙的主宰是谁

你知道吗?很多大的星系的中心都有一个黑暗的“暴君”。这些“暴君”就是黑洞,天文学家将它们称为“超大质量”天体。

黑洞的发现

自从天文学家于20世纪初预言黑洞的存在以来,人们陆陆续续地得到了各种证据,证明了宇宙中确实存在着黑洞。然而,对于这种无法以可见光看到的天体,人类的了解究竟达到什么程度?

如今,天文学家们正在开始怀疑是否已经在宇宙中留下了象征它们权威的标记。2000年年初,研究人员提出:巨大的黑洞是宇宙中所有星系萌生的“种子”,近来,天文学家发现了更多的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

早在几十年前,天文学家就发现了类星体——位于遥远星系中央的高亮度的天体。类星体的亮度可以是环绕在它周围的星系的数百倍,但是它们的体积却比我们的太阳系还小。到底是什么东西可以从这么小的空间里发出这么多的光和辐射呢?

尽管人们对于黑洞吞噬光线的能力了解得更多一些,但是它们也可以成为灿烂光芒的发源地,被黑洞吞没的物质会在黑洞周围形成一个呈螺旋形运动的圆盘,而圆盘在剧烈的翻腾过程中所产生的摩擦会将默默的将气体加热到白热状态。天文学家认为,这就是类星体发光的原因。

因此,当天文观测的结果开始证明更多的普通星系中央存在着黑洞时,天文学家自然会认为它们是能量已经耗尽的类星体。

星系的诞生

1988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道格·里奇斯通和他的同事阿兰·德雷斯勒对螺旋形的安德洛墨达星系和椭圆形的小星系M32进行了观察,科学家们因而得出这样的结论:上述两个星系中一定存在着巨大的黑洞。果然,在几年的时间里,哈勃太空望远镜在我们附近的20多个星系里已经发现了巨大的黑洞存在的证据。其中的一个黑洞属于我们自己:银河系中心有一个质量相当于300万个太阳的黑洞。

那么,在星系的生命进程中,这些超大质量的黑洞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在2000年1月的美国天文学会上,里奇斯通提出一个引起天文学家激烈争论的观点:黑洞可能首先是星系的缔造者。里奇斯通这一观点将传统的天体物理学整个颠倒了过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戈登·加迈尔则指出:巨大的黑洞可能在时间刚刚诞生时就已经形成,而且它们一直都是其周围形成的新星系萌生的“种子”。

星系为什么会需要这样的“种子”呢?早期的宇宙非常匀净。创世大爆炸残留下来的余辉表明,在早期的宇宙中,不同区域之间的密度差异非常小,不超过大约十万分之一。为了创造出我们今天看到的由星系和空间组成的宇宙,这些微小的密度差异一定被放大了许多倍,而且这一放大过程非常迅速。因为在创世大爆炸发生仅10亿年后星系就出现了。加迈尔指出:“这段时间对于宇宙完成从‘平滑’到‘粗糙’的演变过程来说并不算长。”为此他提出,巨大的黑洞在这一过程中可能扮演了引力种子的角色,黑洞将受到其引力作用的物质吸引到它的周围,这些物质又进一步演变形成恒星。换句话说,星系就这样诞生了。

星系演变的动力

与此同时,美国航天局新近建成的钱德拉X射线观测站也给里奇斯通提供了一些支持其观点的证据。一个由天文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钱德拉望远镜的观测结果。研究小组负责人理查德·穆绍茨提出:新发现的“暗光天体”可能是非常遥远的类星体,它们发出的普通光线已经被星系间的气体吸收,因此只有X射线穿过星际间气体到达了地球。它们可能是处于生机勃勃的青年时代的类星体,这时大多数星系都还没有形成。

1988年,英国剑桥大学的马丁·里斯和乔·西尔克提出了他们对这种紧密联系的解释:年轻的类星体发出的辐射可能会推动带电粒子风吹到环绕在它周围的星系中去,随着黑洞吞噬的物质越来越多,其体积也在稳步增加,类星体因而会变得更亮,带电粒子风也会相应加强。最终,带电粒子风的强度大到足以克服星系引力的程度,这时它就会把所有的气体都吹走。随着黑洞的气体供应被切断,它会停止膨胀,而整个星系的扩张也会相应停止。西尔克和里奇斯通通过计算得出:黑洞的体积必须增加到与马戈里安提出的质量关系大致相当的程度才会停止增长。

3、宇宙产生的猜想

宇宙是怎样产生的?这是当今最大的谜。

大爆炸宇宙学说

目前,大多数科学家接受的是“大爆炸宇宙学”。这一学说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温度极高、体积极小的原始火球。在距今150~200亿年前,由于我们还不知道的物理原因,这个火球发生了大爆炸。随着空间膨胀、温度降低,物质的密度也逐渐减小,原先存在的质子、中子等基本粒子结合成氘、氦、锂等元素,以后又逐渐形成星系、星系团,并逐渐形成恒星、行星,而且在一些天体上还出现了生命现象,最后诞生了人类,宇宙初步形成。

大爆炸学说不断得到证实。1991年4月23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天文物理学家乔治·斯穆特在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宣布,他领导的科学小组发现了宇宙诞生初期的物质云团,有力地支持了大爆炸学说。他们的这一发现引起世界科学界的极大关注,被认为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4月24日发表声明说:“这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发现。”

宇宙的前景

大爆炸学说可以解释较多的观测现象。例如,天文学家观测到远处的天体总是远离地球而去,这证明宇宙仍在膨胀;各种天体的年龄都小于200亿年,这也符合该学说有关大爆炸后才形成各种天体的推论。另外,大爆炸理论还成功地预言了宇宙背景辐射的存在。大爆炸学说预言在大爆炸之后,星系形成之前宇宙的结构应当是云团。这一巨大云团的发现证实了大爆炸学说的预言,通过对这一云团的观测,科学家可以进一步推测宇宙初期的情景。

而且,这一巨大云团的发现还证实了科学家的另一个预言,即宇宙质量的90%存在于“暗物质”中。以往天文学家观测到的宇宙总质量远比理论上计算出的宇宙总质量要小得多。这些“消失”了的物质被称为“暗物质”。“暗物质”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宇宙的未来:如果宇宙总质量小于某一数值,那么它将像现在这样一直膨胀下去;如果它的总质量大于这一数值,那么天体之间的引力将使宇宙停止膨胀,并在这一巨大引力作用下开始收缩,形成宇宙“大坍塌”,直至大爆炸前的状态。

4、宇宙中的“黑色骑士”

在太阳系中存在着来自地球之外的人造天体,这已不是什么奇闻了。

黑色骑士

1961年,在巴黎天文观测台工作的法国学者雅克·瓦莱发现了一颗运行方向与其它卫星相反的地球卫星,这颗来历不明的卫星被命名为“黑色骑士”。随后,世界上有许多天文学家按瓦莱提供的精确数据,也发现了这颗环绕地球逆向旋转的独特卫星。1981年苏联的一家天文台也证实了“黑色骑士”的存在,具体特征如下:它在地球高空的轨道上,循着极大的椭圆轨道运行,体积甚小,十分耀眼,像是个金属球体。

法国学者亚历山大·洛吉尔认为,“黑色骑士”可以用与众不同的方式绕地球运行,表明它能够改变重力的影响,而这只有作为外星来客的UFO才能做到,因此这颗被称作“黑色骑士”的奇特卫星可能与UFO具有联系。

天外侦察

1983年1~11月间,美国发射的一颗红外天文卫星在北部天空扫描时,在猎户座方向两次发现一个神秘天体。两次观测这个天体时隔6个月,这表明它在空中有稳定的轨道。

1988年12月,前苏联科学家通过地面卫星站发现有一颗神秘的巨大卫星出现在地球轨道上,他们当时以为这是美国“星球大战”中的卫星。稍后前苏联方面才知道,美国的科学家也在同一时间发现那颗神秘的卫星,而美国人则以为它是属于苏联的。

经过美苏两国高层官员通过外交途径接触和讨论,双方明白那颗卫星是出自第三者。以后的一系列调查表明,法国、西德、日本或地球上任何有能力发射卫星的国家都没有发射它。

根据前苏联的卫星和地面站的跟踪显示,这颗卫星体积异常巨大,具有钻石般的外形,而外围有强磁场保护;内部装有十分先进的探测仪器。它似乎有能力扫描和分析地球上每一样东西,包括所有生物在内。它同时还装有强大的发报设备,可将搜集到的资料传送到遥远的外太空中去。

1989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前苏联的宇航专家莫斯·耶诺华博士公开了此事。他强调说:“这枚卫星是1989年底出现在我们地球轨道上的。它肯定不是来自我们这个地球。”他表示,前苏联将会“出动火箭去调查,希望尽量找出真相”。

此事被披露之后,至今世界上已有200多位科学家表示愿意协助美苏去研究这颗可能是来自外太空某一个星球的人造天体。法国天文学家佐治·米拉博士说:“很明显,这颗卫星飞行了很长的途径才来到地球,事实上它的设计也是这样。虽然只是初步估计,但我敢说它至少已制成5万年之久!”

外星残骸

运行在地球轨道上的不仅有完好的外来的人造卫星,而且有爆炸后的外星太空船残骸,前苏联科学家在60年代初期,首次发现一个离地球达2000公里的特殊太空残骸。经多年研究后,他们才确信那是一艘由于内部爆炸而变成10块碎片的外星太空船的残骸,并向报界宣布了这个消息,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莫斯科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玻希克教授说,他们使用精密的电脑追踪这10片破损的残骸的轨道,发现它们原先是一个整体。据推算它们最早是在同一天——1955年12月18日从同一个地点分离,显然这是一次强力爆炸所致。他说:“我们确信这些物体不是从地球上发射的,因为苏联在大约2年之后1957年10月——才将第一枚人造卫星射入太空。”

著名的前苏联天体物理研究者克萨耶夫说:“其中两个最大片的残骸直径约为30米,人们可以假定这艘太空船至少长60米、宽30米;从残骸上看,它外面有一些小型圆顶,装设望远镜、碟形无线以供通信之用,此外,它还有舷窗供探视使用。”这位研究者又补充说:“太空船的体积显示它有好几层,可能有5层。”

另一位前苏联物理学家埃兹赫查强调说:“我们多年搜集到的所有证据显示出,那是一艘机件故障的太空船发生爆炸。”他还说:“在太空船上极可能还有外星乘员的遗骸。”

前苏联科学家的发现已使美国同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美国核物理学家与宇航专家斯丹顿·费德曼说:“如果我们到太空去收回这些残骸,相信我们可以把它们拼合起来。”

十分有趣的是,就在前苏联人宣布他们发现地球外太空飞船残骸的10年,一位美国天文学家约翰·巴哥贝曾在国内一份著名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有10块不明残片像10个小月亮似地围绕地球运行。这位天文学家认为,它们来自一个分裂的庞大母体,而这个不明物体分裂的时间就是1955年12月18日。这正好与前苏联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同时巴哥贝也驳斥了炸裂物体的存在只是一种自然现象的可能性。

5、宇宙中最神秘的谜团

所谓“黑”,表明它不向外界发射和反射任何光线,因此人们无法看见它,它是“黑”的;所谓“洞”,是表明任何东西一进入它的边界便休想再出去,所以它活像一个真正的“无底洞”。

黑洞无毛定理

黑洞为什么有这样的特性?这是因为它有极其强大的引力场,以至于任何东西,包括光在内,都不能从中逃掉。不仅如此,黑洞强大的引力场还足以摧垮其内部的一切物体,所以黑洞内部不具备任何类型的物质结构,这就是著名的“黑洞无毛定理”。

超高密度

黑洞具有奇特的、令人难以想象的古怪性质。它的密度大得惊人,如果把太阳变成一个黑洞,它的半径就要从现在的70万千米“压缩”到3千米左右,即缩小到二十三万分之一;如果把我们的地球变成一个黑洞,那么它的半径就要从现在的6000多千米“压缩”到仅几毫米,相当于一颗小小的绿豆。

黑洞的由来

经过天文学家研究,对黑洞的来源有3种看法:一是恒星在其晚年核燃料全部耗尽,星体在其自身引力作用下开始收缩凹陷,如果收留凹陷物质的质量大于太阳质量的3倍,那么收缩凹陷的产物便是黑洞;二是星系或球状星团的中心部分恒星很密集,星体之间容易发生大规模的碰撞,由此产生超大质量的天体坍缩后,便可以形成质量超过太阳1亿倍的黑洞;三是根据大爆炸的宇宙模型推断,大爆炸的巨大力量会把一些物质挤压得极其紧密,于是形成了“原生黑洞”。

天文学家还列举了许多星体轨道畸变的事实,以确认黑洞的存在。但是,尽管天文学家都认定黑洞的存在,但没有一个人找到一个黑洞。因此,黑洞是否存在,至今还是个谜。

6、奇怪的信号之谜

1972年春的一天,年轻的苏格兰天文学家罗伦,在格拉斯哥大学图书馆翻寻资料,一份非常有趣的记录,引起了他的极大注意。

奇怪的信号

记录是由挪威教授史托马留下的。记述他于1928年4月3日在荷兰菲利浦实验电台工作时,为了校正一座CPI电台,无意中收到了一些奇怪的、每隔3秒钟出现一次的信号。由于信号非常有规律,显然不是机械故障引起的。史托马感到非常奇怪,就把这件事报告菲利浦电台的通信总监温达波。温达波也很感兴趣,猜想它也许来自外太空。于是,他们安排了一个实验,把摩氏电码中的“S”,即信号“嘟——嘟——嘟”,按波长31.4米、间隔20秒发射出去。

同年10月11日,来自哈尔斯的电报声称,也收到了那奇妙的每隔3秒钟出现一次的信号。史托马立即赶到现场,听到了最后3秒钟的信号。以后,这奇怪的信号突然在3~15秒的间隔内不规则地重复出现,就像有人正企图和我们取得联系。

史托马惊喜交集,于10月24日又安排了一次信号发射。结果,在奥斯陆又收到了同样奇怪的信号。这个消息立刻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许多实验电台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这奇妙信号上。其中英国的亚华顿爵士报告说,曾在1929年2~4月间,收到过10次这一信号。1929年5月9日,又有一艘正在印度海域观测日蚀的法国科学考察船,无意中收到了同样信号。然而,这奇怪的信号究竟意味着什么,没有人能够解答。

联络之音

看了这些记录,罗伦深信,这一信号来自地球之外的文明世界。他用尽一切科学的逻辑推理,企图破译这一信号。经过一番努力,他宣布他终于明白了信号的大意:“一艘来自牧夫星座的飞船,正环绕着现星系运行。”这里的星系指的是太阳系。

后来,罗伦与美国史坦福大学培士维教授合作,对史托马当时的记录进行了更详细的分析,进一步确定,飞船来自牧夫座的一颗星。由于我们地球文明受到当时技术的限制,没能抓住这有利的机会与飞船取得联系。那时史托马虽然发出了信号,但发出的信号的波长太长,无法穿越大气电离层,因而飞船不可能收到。飞船的驾驶员收不到我们发出的信号,以为我们的太阳系是个没有智慧文明的不毛之地,就在环行一段时间之后失望地悄然离去。事实确实如此吗?实耐人寻味。

7、神秘的电波来自何方

1924年8月22晚上7点至10点,美国海军捕捉到了一种奇怪的电波。阿姆哈斯特大学的天文学教授迪皮德·特德博士认为,这种电波有可能是“宇宙人发来的信号”。

奇怪的电波

这种奇怪的电波仍在不断地出现。有人经过研究发现,发往空中的无线电波脉冲,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收到了两个回波。其中一个是从大气的电离层反射回来的。而另一个则不知是从哪里反射回来的。人们估计另一个回波,可能是从电离层外、月球轨道之内反射回来的,英国一位天文学家估计,这个反射回波的物体可能是牧夫星座中的某个星球发射的宇宙飞行器。究竟是什么东西,至今无人知晓。

奥兹码计划

1931年,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央斯基在研究无线电干扰时,发现了来自银河中心的无线电波。从那以后天体发射的无线电波使人们产生极大的兴趣,于是,射电天文学这门新的学科应运而生。天文工作者用射电望远镜找到了几万个“无线电台”,已被确认的有超新星的残骸、银河中的星云、一些有特殊外表的河外星云、快速旋转的中子星等。但其余大部分是什么还不清楚。

1960年美国拟定了第一期奥兹玛计划,以便捕捉研究各种奇怪的电波。这个计划由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负责实施。他们利用3架25.908米的射电望远镜,对波江座和鲸鱼座两颗相邻的恒星作了3个月的监视,结果从波江座星系中接收到了异常的间歇脉冲信号。天文工作者应用地球上的数学规律绘画图形,并按我们的思维方式对图形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有一颗行星,表面似乎被液体覆盖着,并且有类似于地球上鱼类的生物生活在那里;另一颗行星上似乎生活着像地球上人类那样的哺乳动物,有雄雌之分,长有6个手指,并且还领着他们的后代。可是,这些推论并没得到充分的证实。1972年到1976年,美国又开始执行第二期奥兹玛计划,利用世界上最大、最精密的射电望远镜,对地球附近的650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观察了近4年时间,结果收到了10多颗恒星异常的信息。

从1983年以来,美国开始执行一项大规模探索外星智慧生物的计划。在普遍搜索太空的同时,重点搜索半径在80光年范围以内的773个星球,希望能从这里解开神秘电波之谜。

8、月球是外星人的基地吗

宇宙飞船“月球轨道2号”在宁静海上空49千米的高度拍摄到月面上有方尖石,这一发现引起人们纷纷议论。

月面上的方尖石

美国科学专栏作家桑德森提出:“这些方尖石底座的宽度为15米,高为12到22米,甚至有可能达到40米。”法国亚历山大·阿勃拉莫夫博士对这些方尖石和分布作了详细的研究,他通过计算方尖石的角度,断定石头的布局是一个“埃及的三角形”。他认为,这些东西在月球表面的分布很像开罗附近吉译金字塔的分布。在宁静海的方尖石照片上,人们还发现了极其正规的长方形图案。这不可能是方尖石本身就有的,而是人为地刻在上面的。

不平常的记录

1969年,人类登上月球后,地球人发现月球上并没有生物生存的迹象。不过,科学家分析研究了从月球带回的月岩标本后作出了一些猜测。前苏联天体物理学家米哈伊尔·瓦西尼和亚历山大·晓巴科夫说:“月球可能是外星的产物,15亿年来,它一直是外星人的基地。月球是空心的,在它荒漠的表面下存在着一个极为先进的文明。”在美国阿波罗计划进行中,当两名宇航员回到指令舱后,“无畏”号登陆舱突然在月球上坠毁。设立在离登陆舱坠落处70多千米远的地震仪,记录到了这次持续15分钟的“震荡声”。“声音”越来越远,慢慢减弱,前后达30分钟,仿佛是一只巨钟发出的美妙的乐音。这种现象在空心的星球上才会出现。如果月球是实心的,那么“声音”只会延续1分钟。

“阿波罗11号”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回答休斯敦指挥中心的问题时吃惊地说:“这些东西大得惊人!简直让人难以相信。我要告诉你们,那里有其他的宇宙飞船。它们排列在火山口的另一侧,它们在月球上,正注视着我们。”美国无线电爱好者播报到这里,无线电信号突然中断。阿姆斯特朗看到了什么,美国宇航局没有作出解释。

“阿波罗15号”飞行期间,斯科特和欧文再次登上月球。在地球上的沃登十分吃惊地听到一个很长的哨声,随着声调的变化,传出了由20个字组成的一句重复多次的话。这哨声可能是月球人的语言,这种语言使宇航员同休斯敦指挥中心的一切通讯联系切断。月球真的是宇宙人的基地吗?这至今还是一个谜。

9、月球上有水吗

如果月球上有水,那一定会为太空开发、登月旅行、月球基地建设带来很大的方便。

没有定论

人们从水中还可以分解出作为宇宙飞船燃料的氢和助燃的氧,同时对于在月球上寻找生命以及研究月球本身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人们渴望能在月球上找到水。

自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月以来,“阿波罗”系列的宇宙飞船已6次登月,并从月面上带来大量岩石标本。然而,对这些岩石的分析表明,月球岩石中根本不含水分,于是,“月球上没有水”成了定论。

天文学家的反击

但美国天文学家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挑战性的回答:月球上很可能有水。他认为,在月球北极和南极的环形山中,有终年不见阳光的凹地,那里有可能蓄积着冰,而“阿波罗”宇宙飞船从没有到过那里。

科学家们研究了月球的有关资料发现:在月球赤道附近,月面温度正午时是130℃,夜间降至—150℃,温差大得惊人。而在月球极地,温度经常在—20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是有可能存在冰的。还有些科学家认为,如果月球与地球是以同样方式诞生的话,那么当初月球上也应该有水。

为了解开这个谜,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准备在今后的几年内发射一颗月球极轨道卫星,这颗卫星将使用伽马射线分光计,来考察月球两极是否有冰及其他物质。日本的宇宙科学研究所,也希望尽量发射自己的月球极轨道卫星,实现月球探查计划。

月球上到底有水吗?也许只有月球轨道卫星才能带来真正的答案。

10、月球是空心的吗

月球到底是实心还是空心,我们无法用天平去称,也不能用阿基米德浮力定理将其放入海洋中去测量。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更为先进的仪器去测量。

失误引发疑问

1969年,在“阿波罗”11号探月过程中,当两名宇航员回到指令舱后3小时,“无畏号”登月舱突然失控,坠毁在月球表面。离坠毁点72公里处预先放置的地震仪,记录到了持续15分钟的震荡声。如果月球是实心的,那么这种震波只能持续3~5分钟,欧、美报纸也曾经报道过“月球钟声”,说登月舱在首次和以后几次起飞时,宇航员们都听到钟声。那儿并无教堂,月球外壳像是特种金属制品,整个月球犹如一口特大的铜钟!这一现象证明月球是空心的。

人工月震

1969年11月20日4点15分,由“阿波罗”12号制造了一次人工月震,其结果充分说明月球是空心的。

美国宇航员以月面为基地设置了高灵敏度的地震仪,通过无线电波能将月震资料发送回地球。设在月面的地震仪十分精密,比在地球上使用的地震仪灵敏度高上百倍,它能测验出人们在月面造成震动的百万分之一的微弱震动,甚至能记录到宇航员在月面上行走的脚步声。人类首次对月球内部进行探测始于“阿波罗”12号,当宇航员乘登月舱返回指令舱时,用登月舱的上升段撞击了月球表面,随即发生了月震。正在进行观测的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惊得目瞪口呆:月球“摇晃”震动55分钟以上,而且由月面地震仪记录到的月面“晃动”曲线是从微小的振动开始逐渐变大的。从振动开始到消失,时间长得令人难以置信。振动从开始到强度最大用了七八分钟,然后,振幅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个过程用了大约一个小时,而且“余音袅袅”,经久不绝。

“阿波罗”13号人工月震获得长达3小时的振动。在“阿波罗”12号造成“奇迹”后,“阿波罗”13号随后飞离地球进入月球轨道,宇航员们用无线电遥控飞船的第三级火箭使它撞击月面。当时的撞击相当于爆炸了11吨TNT炸药的实际效果,撞击月面的地点距“阿波罗”12号宇航员设置的地震仪87英里。

月球再次震撼了。如是用地震学上的术语说就是:“月震实测持续3个小时。”月震深度达22英里至25英里,月震直到3小时20分钟后才逐渐结束。这种“月钟”长鸣如果用“月球——宇宙飞船”假说来解释就很自然,这种月震就在预料之中。月球是一个表面覆盖着坚硬外壳的中空球体,如果撞击那个金属质的球壳当然会发生这种形式的振动。

“阿波罗”13号之后,进行月震实验的是“阿波罗”14号的S—4B上升段,仍采用无线电遥控的方式使其撞击月面。月球像预料的那样再次震颤起来。据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报告说,月球对撞击的反应就像一个铜鼓被敲击,振动持续了3个小时,深达月面下22英里至25英里。

“阿波罗”15号在14号之后接着又做了人工月震试验。使用的地震仪是“阿波罗”12号、14号和15号的宇航员设在哈德利·亚平宁地区的三台地震仪。“阿波罗”15号制造的月震,最远传到了距撞击地点700英里远的风暴洋。如果用同样的方式在地球上制造地震,地震波只能传播一二公里,也绝不会出现持续一小时之久的振动。这次月震甚至还穿过风暴洋到达设在弗拉·摩洛高地的地震仪。试验表明,地球在地震时所发生的反应与月球在月震时的反应完全不同。地震研究所的主任莱萨姆认为,这种长时间振动现象在地球上是绝对不会发生的。这显然是由于地球和月球的内部构造不同造成的。

“月球是空心假说”

几次人为的月震试验和根据月震记录分析,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月球内部并不是冷却的坚硬熔岩。科学家们认为,尽管不能得出月球这种奇怪的“震颤”意味着月球内部是完全空心的结论,但可知月球内部至少存在着某些空洞。如果把月震测试仪放置距离再远一些,就可得出月球是否完全中空的结论。

根据上述事实,前苏联天体物理学家米哈依尔·瓦西里和亚历山大·谢尔巴科夫大胆地提出“月球是空心”的假说。并在《共青团真理报》上指出:“月球可能是外星人的产物。15亿年以来,月球一直是外星人的宇航站。月球是空心的,在它的内部存在一个极为先进的文明世界。”如果月球里面确实空心,且有外星人居住,那么月球来到地球旁应比地球晚25到30亿年。但这个结论还有待验证,因为从宇航员由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标本看,又证明岩石中有的是在70亿年前生成的,这比地球和太阳年龄还古老。因而这种假说似乎不被人们所接受。月球究竟是空心还是实心,还有待于继续研究。

11、月球上“建筑物”的探究

月球是地球黑夜的光明使者,那皎洁晶莹的月光,笼罩着诗一般的气氛。自古以来,它激发了人们多少美丽的想象,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玉兔捣药,虽说“高处不胜寒”,却也“别有天地”。

空寂的月面

然而,当代科学对于月球环境的了解,则会令古人大失所望:这里是一个极端死寂和干燥的荒凉世界,布满了大大小小坑穴,月面有日照的地方可达127摄氏度,夜晚则降到—183℃。

人为修整的环形山

近年,有关宇宙探测器对于月球秘密的意外发现使科学家们产生了种种怀疑和推测。

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在美国执行“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过程中,宇航员拍下了一些月面环形山的照片,从这些照片上看,环形山上分明留有人工改造过的痕迹。

例如,在戈克莱纽斯环形山的内部,可以看出有一个直角,每个边长为25公里;在地面及环壁上,还有明显的整修痕迹,更为独特的是另一座环形山,它的边缘平滑,过于完整,环内呈几何图形,有仿佛是划出来的平分线,在圆周的几何中心部位,有墙壁及其投影。该山外侧有一倾斜的坡面,其形状有如完整的正方形,在正方形内有一个十字,把正方形等分成对称的四部分。

百年未解之谜

其实,有关月球的多种令人不解现象,在近200年间人类对月球的观测过程中,已被陆续发现。

1821年底,约翰·赫谢尔爵士发现月球上有来历不明的光点。他说,这光点是同月球一起运动着,因而它绝不可能是什么星星。

1869年8月7日,美国伊利诺斯州的斯威夫特教授与欧洲的两位学者希纳斯和森特海叶尔,观察到有一些物体穿越了月球,发现“它们仿佛是以平行直线的队形前进的”。

1876年被天文学界宣布消失的静海的林奈环形山,在原消失地竟出现了一个白色的直径达7公里的奇异光环。有的学者提出,这种情形可能意味着有什么透明物质覆盖了某种基地。

1874年4月24日,布拉格的斯切·里充教授,观察到一个闪着白光的透明物体缓缓地穿过了月球,并从那里飞出。

1877年11月23日夜晚,英国的充来因博士和在美国的一批大文学家,惊愕地看到一些光点从其它环形山集中到柏拉图环形山中,这些光点穿越了柏拉图环形山的外壁,在山的内部会齐,并且排列成一个巨大的发光三角形。看来很像某种信号的图案。

1910年11月26日发生日蚀时,法国和英国的科学家分别观测到“有一个发光的物体从月球出发”,“月亮上有一个光斑”。据当年观测者的描述,日蚀过程中月亮上出现的物体形似现代的火箭。

1953年12月21日,英国天文协会吊球部主任威尔金斯博士在广播谈话中透露:在月面的危海地区观察到了大量的“圆屋顶”;这些半圆形的“建筑物”呈耀眼的白色,它们中最小的直径也有5公里。

人类的反思

前苏联的莫杰维耶夫博士说:“我们完全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而我们也相信美国方面也和我们一样,无法解释这件事。”

唯一的推测,就是活动在地球之外的超级智能力量支配的特制轰炸机在月球上的出现与隐没。更多的线索,可能是为地球上的人们所想象不到的。

围绕地球卫星——月球出现的一系列无法解释的现象,已使科学界中的有识之士警觉到:地外智能力量正在“使用”月球。

12、日月并行之谜

离杭州82公里的海盐县南北湖风景区鹰集顶上见到的“日月并升”现象,是个千古之谜。

奇景重现

这种现象,不但在当地群众中世世代代流传,在明代古书上也有描述和记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天下奇景,几乎湮没了千年。直到1980年杭州大学的冯铁凝先生从古书中发现后,于当年的农历十月初一终于和武林中学的谢秉公老师有幸见到了太阳和月亮在清晨并升的奇景。这一消息传开,引起了很多人兴趣。这几年每当十月初一清晨,少则一二千、多则四五千人观看奇景。日月并升是一种什么现象呢?从这几年的出现过程看,有这样几种情况。

日月合一

日月合为一体同时从钱塘江上升起,太阳与月亮重叠,但太阳直径略大于月亮;太阳升起不久,在太阳旁出现一个暗灰色月亮,围绕着太阳,一忽儿跃在太阳右边,一忽儿又跃在左边,一忽儿又在太阳上面,一忽儿又在下面。当月亮经过太阳时,太阳表面大部分被月亮遮盖,颜色变暗。月亮先出,几乎在同一直线上太阳随之出来,太阳托住月影一起跃动;月影先在日轮中,后又跳出日轮,在太阳四周跃动,阴影呈月牙形,月影在日轮中一起升起,并在日轮中跃动,直到月影消失。

解谜奇观

从1980~1985年所出现的日月并升现象,最短只有5分钟,最长31分钟,一般在15分钟,而且各次出现的景观又不完全一致。到目前为止,尚无科学的解释。

13、月球上的奇迹

1987年3月,前苏联太空科学家利用人造卫星拍摄月球背面时,在一个火山口赫然发现了一架飞机。这架飞机机身和机翼上有明显的美国空军标志,飞机有些地方已经被陨石毁坏,但机体仍然完整无缺,机身上布满青苔。经过科学家认真鉴定论证,确认这架飞机就是美国失踪卅多年的轰炸机。

得而复失的飞机

当人们疑惑失踪了的飞机何以能在月球上出现的时候,1988年7月,前苏联再次利用人造卫星拍摄月球表面时,发现这架飞机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通过分析揭晓,这架飞机是在7月22日再次神秘失踪的。

得而复失,是谁在有意与地球人开玩笑?

人们根据分析推测,这架飞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外星人劫持到月球上去的,事隔几十年之后,当地球人发现这个秘密,再次光顾月球时,外星人又将这架飞机转移了。外星人劫持这架飞机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将它放在月球上?又将它转移到何方?自然谁也不会知道。

月面上的建筑

1966年11月20日,美国“月球轨道环行器2号”拍摄月球表面,当拍摄到月球表面46公里时,意外地发现照片展示静海处有7座清晰可见的塔状建筑物,高度相当于地球上15层的大楼,形状与埃及的金字塔群极其相似。更有趣的是,塔状建筑物色彩比其周围月球的颜色明快得多。于是人们怀疑,它们不是由月球上的物质而是由其它物质构成的。也许是由月球的物质经过特殊加工精心制成的。

在研究照片后,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研究所的威廉·布莱亚博士与前苏联空间工程学家亚历山大·阿布拉莫夫运用几何分析的结果,得出相同意见,确信这些塔状建筑群决不是漫不经心之作,而是精心筑成。

月球上的奇响

1969年7月20日,美国“鹰号”登月舱向月球表面缓缓登陆时,在离月球表面还剩下180米时,登月舱以每秒58米降至每秒2.75米,离地95米时再减至每秒1米。这时,一种奇怪的声音骤然响起,这声音像是发自遥远的教堂,悠扬回旋,清脆悦耳,仿佛欢迎人类首批光临月球的神圣使者,仿佛欢庆人类划时代的登月壮举。

两位宇航员踏上月球表面土地,举目凝望月球上奇山异石时,这类似教堂钟声的声音又响了几次,至今无人解释这响声是怎样发生的。

早在最初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时,美国“无畏号”登月舱突然在月球表面坠毁。设置在距坠落处70多公里处的仪器,也曾记录到持续15分钟的震荡声。这种无线电震荡声好像一只巨大的钟发出的声音,越传越远,越传越弱。科学家分析这种情况,认为月球可能是空心的,因为如果月球是实心的,这种声音只会延续1分钟。

历史的障碍

1986年6月1日的《文摘周刊》援引了国外的一则报道,题目是:苏联在月球背面发现了一座城市。原文如下:“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克里姆林宫的领导者在他们分析所搜集到的照片和其他数据以前,正竭力掩饰一个惊人发现。”

“‘这是自登月以来最为重大的空间新闻。’苏联空间杂志《外屋空间》的编辑亚伯拉罕威尔斯博士说。”

“苏联人对其他国家疑虑重重,他们不想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知识成果。”

“这枚空间探测器的名字叫‘高尔基1号”,它已发回了关于这座由于巨大城墙环绕的城市的2000多幅激光照片。”“一位美国空间计划的知情人说:‘可能是俄国人在月球上发现了什么。’”

——一个又一个的月球疑谜困扰着科学家,促使他们去伪存真,努力探索,对这些神话般的奇谜作出科学的解答。

14、火星发出强大激光的谜团

激光是一种特殊的光,通常情况下只有人工才能产生。可是,美国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戈达德航天中心的天文学家们,在火星的外围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二氧化碳激光,它发出的红外线热辐射,比科学家们设想的火星周围可能发出的正常辐射强10亿倍!

什么是激光

我们知道,物质的原子、分子存在着低能态和高能态。在常温下,低能态原子多于高能态原子。通过加热等特殊处理,低能态原子被激发到高能态,即“受激态”。通常情况下,各种高能态原子各自放出不同颜色的光,这是普通光。如果一束单色光入射到受激原子上,当这些受激原子的能量与单色光相符时,入射光就被放大了,就会形成极强的光——激光。人工产生激光的方法是:将一束单色光射入一个两端装有反射镜的匣子中。匣子中装有某种受激物质,受激物质使入射光产生振荡来回反射,就会产生激光。

火星上的激光

火星上的激光是散布在火星大气层外围的二氧化碳分子发出来的,因为那里的温度低到—157摄氏度,当被太阳光照射时,二氧化碳分子受到激发,成为受激物质。如果再有单色入射光,产生激光的基本条件就具备了。这单色入射光就是红外线。受激的二氧化碳分子蕴藏的能量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有一部分会释放出来,产生红外线热辐射,即发射出红外线光子,这些光子再去冲击其他受激的二氧化碳分子,就能产生激光。虽然放射出红外线光子的二氧化碳分子会失去一部分能量,但由于太阳光不断使二氧化碳分子受激产生能量,激光形成的整个过程始终不会中止。因此,火星外围的大气层就是一个巨大的激光器,只要有太阳光的照射,就会发出强大的激光。

15、火星上的可疑历史

现代探测表明,火星表面所以呈红色,是由于火星大气能够发出红外线激光,使火星形成一个巨大的气体激光器。火星地表亦富含氧化铁而呈红色。

严酷的火星环境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幻想着“火星人”的存在。但实际上,火星远不具备地球上的生存环境。这里的大气极其稀薄,只相当于地球3万米高空的大气;同时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而且异常干燥。火星赤道地区全年平均气温仅达到摄氏15°。春季的大风暴异常猛烈,可在火星上空形成经久不散的、面积极大的“大黄云”。火星表面类似月球,环形山密布,大约有几万座。

经过地球人的探测努力,尽管未能发现“火星人”的现实踪影,但从“人面石”到金字塔等建筑物的发现,已经表明火星上确有文明遗迹的存在。而最先为揭示火星文明秘密提供证据的,正是美国于1976年发射的火星探测器“维京1号”。

“人面石”

1976年7月31日,“维京1号”拍下了著名的火星表面照片,这就是火星“人面石”照片。从照片上看,一处巨大的建筑犹如五官俱全的人脸仰视着天空。该照片受到了美国宇航局的重视。为此还成立了由3名技术人员组成的专门研究小组,来分析这令人莫名其妙的画面,以鉴别是否属于自然侵蚀或自然光影所致。

专门研究小组成员采用计算机最新的处理技术对火星“人面石”照片进行分析。他们认定:“人面石”是修建在一个极大的长方形台座上,刻有轮廓分明的鼻子以及左右对称的眼睛,还有略张开的嘴巴。“人面石”全长为2.6公里,宽度为2.3公里。

美国宇航局共存有6张火星“人面石”的照片,这是当初“维京1号”在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的同一物体。此外,从这些照片上还发现有类似金字塔的火星古建筑,它们地处“人面石”西南方向约16公里处,其边长是埃及金字塔的10倍,体积超过其1000倍。它们对称排列在“人面石”的对面;除了塔形建筑,还有其它形状的一些建筑。

门森德·伊比特罗是美国宇航局电子工程技师,也是专门研究小组的成员之一。他在介绍对火星“人面石”的检测情形时说:“眼睛部分里面有眼球,也就是有瞳孔。眼睛部分经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分析,看出内部面积很大。越往外越狭小,明显地能看出刻有半球似的眼珠。更有趣的是,仔细一看眼睛下方还刻有像眼泪似的东西。这意味着什么就弄不明白了……”

专门研究小组对于“人面石”照片上出现的塔形物体和排列在其附近的人工建筑物,也进行了放大处理和仔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火星上的金字塔和埃及金字塔相同,都是面向正北方修建的。研究人员还在照片上发现,在类似古代都市遗迹的建筑物和金字塔群附近,有人工修建的城堡似的墙壁向前延伸。其墙壁的一面长达2公里,呈V字形耸立。从形式上看,就像地球上的古城堡似的,不知用途何在。

曾经的文明

对于火星上出现人工建筑物的事实,由于有已向公众公开过的火星“人面石”照片为证,已是不容否认的了。前不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马萨诸塞州的一些火星研究专家,将他们从旧资料堆中偶然发现的一组有趣的火星照片公布在报纸上;这些照片都是1976年由“维京1号”、“维京2号”探测器在飞临火星上空时成功地摄取下来的,只是因为当时照片太多而被积压下来。在这些拍摄于十多年前的火星照片上,人们可以看到一尊尊石头人像,一座座高耸的金字塔,一片片类似城市废墟的奇迹。

显然,在久远的火星历史上,曾有过智能生物的大规模的文明活动。那么,这些智能生物究竟源于火星本土,还是来自于火星之外的世界呢?对此,没有任何可供追究与探索的凭据。不过,应该肯定的一点是:火星的自然环境已发生过不可逆转的悲剧性演变。

据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的调查分析,在距今5亿年前,火星上不仅有辽阔的海洋和大陆,而且空气同地球上一样湿润,空气成分也同现在的地球几乎相同,因此很可能存在与人相似的生物。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火星问题专家说:“火星上的水,比一般人所认为的要多得多,而且火星上仍发生类似地球上的季节变化。火星的水,足够填满一个10~100米深的海洋。”

尽管对于有关火星残存生态环境的情报,美国与苏联都采取了秘而不宣的态度,但既然美国科学家已说明火星上发现了大量水的存在,那么显而易见,作为水的载体,河流海洋以及其间鱼类等生物的存在,也就不是不可能的了。

不过,无论怎样说,如今火星上的智能生物或者说火星人早已是不存在的了。

16、火星上是否有生命

到1998年初,尽管当时人人都热衷于写作,但对“火星上是否有生命”这个问题的回答,却依然仅仅可能一直是“无人知道”。不过,科学家们手头上已经掌握了更多的资料,并且对这个问题形成了一系列见解。

关于生命存在的争论

火星的外表虽然伤痕累累,现在却已经有许多科学家认为:火星地表之下,有可能生存着最低级的、类似细菌或病毒的微生物有机体。另一些科学家虽然感觉到火星上现在根本不存在生命,但并不排斥这样一种可能性:在某个极为遥远的古老时期,火星可能曾经出现过“生物繁盛”的时代。

这些争论的范围不断扩展。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从作为陨石到达了地球的火星碎片或岩石当中,是否找到了一些可能存在过的微生物化石,是否找到了生命过程的化学证据。这个证据,必须连同对生命过程进行的那些肯定性试验结果,一同被定了下来——“海盗号”登陆车就曾经进行过此类试验。

生命的烙印

火星上干涸的河床构造是否显示其上曾有过生命存在?但是,吉尔伯特·莱文却不能接受这个说法,他是参与“海盗号”计划的主要科学家之一。他进行了“放射性同位素跟踪释放”实验,而这个实验则显示出了准确无误的积极读数。他当时就想如实公布这个结果,但是,美国宇航局的同事们却阻止了他。

1996年8月,美国宇航局宣布,他们在编号ALH8400的火星陨石中,发现了微生物化石的明显遗迹。只是到了这个时候,莱文才受到了鼓舞,公布了自己的实验结果。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证据,有力地支持了莱文本人的观点,即这颗红色星球上一直存在着生命,尽管那里的环境极为严酷:“生命比我们所想象的要顽强。在原子反应堆内部的原子燃料棒里发现了微生物;在完全没有光线的深海里,也发现了微生物。”

英国欧佩恩大学行星科学教授柯林·皮灵格也同意这个观点。他说:“我完全相信,火星上的环境曾一度有利于生命的产生。”他还指出,某些生命形式能够生存在最不利的环境中,“有些能够在零度以下相当低的温度中冬眠;有的试验证明,在150摄氏度高温里也有生命形式存在。你还能找到多少比生命更顽强的东西呢?”

科学家们认为,没有液态水,任何地方都不可能萌发生命。假如这是正确的,那么,火星过去和现在存在着生命的证据,就必然非常明显地意味着:火星上曾经充满过大量的液态水——我们将看到,有无可辩驳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一点。火星上的液态水后来消失了,这也无可置疑。但是,这并不必然意味着任何生命都不能在火星上存活。恰恰相反,最近一些科学发现和实验已经表明:生命能够在任何环境下繁衍,至少在地球上是如此。

在地球上,休眠的微生物被琥珀包裹了数千万年而保存下来。199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科学家曾经成功地使这些微生物复活,并把它们放在了密封的实验室里。另外一些有繁殖能力的微生物有机体,已经从水晶盐当中被分离了出来,它们的年龄超过了两亿年。

随着美国宇航局对火星的继续探索,科学家们相信,火星和地球之间存在交叉感染的情况是极为可能的。的确,早在人类开始太空飞行时代以前很久,可能已经发生过这种交叉感染的情况了。来自火星表面的陨石落到地球上,同样,有人认为因小行星的撞击而从地球飞溅出去的岩石有时也必定会到达火星。

可以想象,地球上的生命本身就有可能是由火星陨石携带过来的——反之也是如此,生命体也可能被从地球上带到火星。

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也许,直到人类的脚印踏上火星之前,它永远不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17、金星上的文明遗迹

1988年,前苏联宇宙物理学家阿列壳塞·普斯卡夫宣布说:“发现于火星上的‘人面石’同样也存在于金星上。”

“维纳斯”

据人类目前所知,金星的自然环境比起火星来要严酷得多。金星表面温度可达到500℃,它的大气层中含有90%以上的二氧化碳,空中还经常落下毁灭性的硫酸雨,特大热风暴比地球上12级台风还要猛烈数倍。从1960~1981年以来,美苏双方共发射近20个探测器,仍未认清浓厚云层包裹下的金星真面目。

欧洲出于对明亮金星的喜爱,把金星称为“维纳斯”。在中国,古人称金星为“启明星”或“长庚星”。因为黎明和夜间,它分别在东方和西方出现,如同白昼与长夜的空中使者。

苏联科学家的发现

对于金星秘密的最重要发现,是由前苏联科学家尼古拉·里宾契坷夫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科学研讨会上披露的。1989年1月,前苏联发射的一枚探测器穿过金星表面浓密的大气层用雷达扫描时,发现金星上原来分布有2万座城市的遗迹。

起先,科学家们见到这些传回地球的照片,以为上面出现的城墟可能是大气层干扰造成的幻象,或是飞船仪器有问题。但经过深入分析后,他们发觉那确是一些城市遗迹,是一种绝迹已久的智能生物留下来的。

里宾契坷夫博士在会上说:“那些城市全散布在金星表面,如果我们能知道是谁建造它们就好了。……我们绝对无法在金星上生存片刻,但一些生物却做到了;并留下了一个伟大文化遗迹证明它。”

这位前苏联科学家具体介绍说:“那些城市以马车轮的形状建成,中间的轮轴就是大都会所在。根据我们估计,金星上有一个庞大的公路网将它们所有城市连接起来,直通向它的中央。”

他说:“那些城市皆是倒塌状态,显示出它们已建成有一段极长的日子……目前那里没有任何生物,所以最保守的估计,就是那里的生物己死了很久。”

由于金星表面的环境太坏,派宇航员到那里实地调查根本就不可能,但里宾契坷夫博士表示说,前苏联将不惜代价,用无人探测飞船去看清楚那些城市的面貌。

美国人的推测

美国发射的探测器也发回了有关金星城墟的照片。经过全面的辨认,那2万座城市遗迹完全是由“三角锥”形金字塔状建筑组成的。每座城市实际上只是一座巨型金字塔,全部没有门窗,估计出入口可能开设在地下。这2万座巨型金字塔摆成一个很大的车轮形状,其间的辐射状大道连缀着中央的大城市。

研究者认为,这些金字塔式的城市可昼避高温,夜避严寒,再大的风暴也奈何它不得。

联系到火星上发现的作为警告标志的垂泪的巨型人面建筑即“人面石”,科学家们不得不把金星与火星看成是一对经历过文明毁灭命运的“患难姊妹”。据推测,800万年的的金星经历过地球现今的演化阶段,应该有智能生物存在。但由于金星大气成分的变化,使二氧化碳占据了绝对优势,从而发生了强烈的温室效应,造成大量的水蒸发成云气或散失,最终彻底改变了金星的生态环境,导致生物绝迹。

倒塌的金星城市中,究竟会隐藏着怎样的更加难以捉摸的秘密呢?这只有等待人类未来的实地探测了,但愿这一天并不遥远。

太阳系文明史

迄今为止,人们在月球、火星、金星上都发现了文明活动的遗迹和疑踪,甚至在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的阴面发现过一些断壁残垣。作为金字塔式的建筑则使地球、月球、火星、金星构成一种互为联系的文明系统。这就使人有理由相信,太阳系的文明发展史终非起源于地球,它的鼎盛时期已出现于地球之前,而延续到地球这颗星时,已是太阳系文明的终结史。

不过,这丝毫不妨碍世世代代的地球人类为创造一个全新的黄金般的文明时代而努力,也许这只是太阳系中独存的文明硕果了。但是,探索文明遗迹仍是天文学家的使命。

18、金星上有海洋吗

金星和地球大小差不多,质量和密度也相接近,而且都有着浓密的大气,大气中都含有水蒸气。人们常把这两大行星称为“双胞胎”。地球上70%是海洋,那么金星上也有海洋吗?

詹姆斯的推测

美国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波拉克·詹姆斯认为,在很久以前金星上确实有过海洋,可现在,这个海洋已经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一是太阳光把水蒸气离解为氢和氧,氢气由于重量轻而大量脱离金星;二是在金星演化的早期,内部曾散发出大量的还原气体,这些气体与水相互作用,从而使水分消耗掉;三是从金星内部喷出的炽热岩浆中的铁以及其他化合物与水相互作用,从而使水分消失;四是金星海洋的水本来是来自星球内部的,后来这些海水又循环回到金星地表以下。

难以信服的论证

有的科学家对詹姆斯的这几种推测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詹姆斯的几种推测地球上同样也会出现,那么为什么地球上的海洋却没有消失呢?

美国爱阿华大学的弗兰克等人则认为,金星从来没有过海洋,金星探测器所探测到金星大气层里的少量水分并不是由海洋中蒸发出来的,而是由几十亿年来不断进入大气层的微小彗星的彗核所造成的,因为彗核的主要成分是水冰。

金星上究竟有过海洋吗?如果有,那么它又是如何消失的?至今还没有足够的证据令人信服。

19、恒星的颜色揭秘

读者可能会问,我们看到的夜空中那些闪烁的星星不都是一种颜色吗?其实,天上的星星不都是一个颜色。

细心的读者一眼就看出恒星的颜色不一样,有红色、黄色、蓝色和白色等,犹如五颜六色的明珠。恒星为什么有多种多样的诱人色彩呢?

温度和颜色

你是否到炼钢厂去参观过:当钢水在钢炉里的时候,由于温度很高,它的颜色呈蓝白色钢水,出炉后随着温度的慢慢降低,它的颜色也变为白色,再变成黄色,再由黄变红,最后变成黑色。可见,物体的颜色受物体温度控制。天上的星星也是如此。它们的不同颜色代表星体表面温度的不同。天体的温度不同,它们发出的光在不同波段的强度是不一样的。从恒星光谱型我们已经知道,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温度。一般说来,蓝色恒星表面温度在25000℃以上,如参宿七、水委一、腹一、十字架二和轩辕十四等。白色恒星表面温度在7700~11500℃,如天狼星、织女星、牛郎星、北落师门和天津四等。黄色恒星表面温度在5000~6000℃,如五车二和南门二等。红色恒星表面温度在2600~3600℃,如参宿四和心宿二等。

我们的太阳

太阳的表面温度约6000℃,照理讲,太阳应是一颗黄色的恒星,为什么我们白天看见的太阳发出耀眼的白色呢?其实,这是因为太阳离我们较近的缘故。如果有机会乘宇宙飞船到离太阳较远的地方,你会发现,太阳将是一颗黄色的星星。而美丽的朝霞和晚霞绽放红光的原因是因为地球大气对太阳光七种颜色中的红光折射偏角最大的原因引起的。

20、探索银河系中生物之谜

生物进化的过程如此漫长,把它和恒星演化的时间去对比没有什么不恰当。我们知道,天上有的恒星那样年轻,甚至爪哇猿人曾经是它们诞生的见证人。在这种恒星周围的行星上,目前高级生物还来不及形成。我们也知道,大质量恒星发光发热只有几百万年,这对于生物进化实在太短暂了。看来合适的对象只有从质量相当于或小于太阳的恒星中去找。银河系大约共有恒星千亿,其中绝大多数的质量都算“合格”,这是因为质量较大的恒星终究甚少。

天外文明的存在

除了百分之几的少数例外,银河系中恒星的发热年代都很长,足以使智慧生物渐渐形成。但尚不清楚的是这些恒星有没有行星围绕着它们转,因为只有在围绕恒星公转的天体上才能具备液态水所需的温度。可惜天文学家对别的恒星周围的行星还一无所知。由于它们实在太遥远,即使离我们最近的一些恒星确有这种伴侣天体绕它们转,人们也还没有能做到用望远镜直接观测这些微乎其微的对象。可是话又说回来,别的恒星周围也有行星绕着转,这是极有可能的;首先,人们要打破生活在一个独特太阳系中这样一种概念的束缚。科学发展史曾一次又一次地表明,那种把人类放在宇宙中特优地位的想法,都是错误的信念。

伴星说

我们已经了解,宇宙物质的角动量很可能使单星周围形成行星系。人类自己所处的行星系也支持这种观点。巨大行星木星和土星甚至以它们的卫星群在周围组成了具体而微的“行星系”,看来这也要归因于角动量。因此,单星周围都有行星系在运转的假想是合理的。

如果在恒星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角动量因素而产生了一对双星,那么即使在此以前行星曾经出现过,它们也应该在不长的宇宙演变岁月中不是落到其中的一颗星上,就是被甩到宇宙空间。因为认真观测表明半数以上的恒星是双星,所以银河系整个算下来还剩大约400亿颗恒星伴有行星。

合适的行星

问题又来了:这些行星与各自恒星的距离是否合适呢?一个行星至少应该满足的条件是它与所属恒星的距离使得辐射在它表面造成液态水所需的温度。在太阳系中,水星极靠近太阳,而离太阳比火星更远的所有外行星则受阳光照射太弱,不够温暖。别的恒星周围的行星我们始终还没有见到,怎样才能知道它们之中有多少已经具备了距离恒星恰到好处的条件呢?我们的办法只有和自己所处的行星系类比。地球无疑地处在太阳系生命带内部,火星和金星靠近此带边缘。“水手”号探测器拍到的照片表明,火星表面的荒凉程度和月球表面类似。尽管火星有大气并且含有水分,但是在它表面上软着陆的一系列“海盗”号探测器经过取土分析并没有发现生物细胞的任何迹象。前苏联的一批探测器测到的金星表面温度超过450摄氏度,所以金星也不是生物栖息的场所。在太阳系中我们似乎是独此一家。

只要仔细想想,一个行星必须同时满足多少条件才能栖息生物,我们就会明白,天体具备适于生物的气候是多么稀罕的巧例。1977年,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工作的科学家迈克尔·H·哈特指出,只要把我们对太阳的距离缩短5%,地球上的生物就会因热不可耐而不能生存;这段距离只要加长1%,地球就要被冰川覆盖。我们所居住的行星伸缩余地是不大的,因此他认为,外部条件合适,使生物能进化到较高级阶段的行星,在银河系中最多只有100万个。

生命的形成

在某个行星上如果适宜的气候能维持足够长的年代,生命确实会形成吗?这个问题应该去问生物学家,而不是天文学家。不过天文学家也能帮一点忙,他了解,除了少数例外,整个宇宙中化学元素的分布大体上是相同的,银河系中离我们最遥远的恒星,甚至别的星系中的恒星,它们的化学组成和太阳一样。没有由硫组成的恒星,也没有由汞组成的云团。压倒多数的情况下宇宙物质的最主要成分是氢,其次是氦,再其次才是其他的化学元素。我们可以向生物学家保证,即使是在一个遥远的,但气候适宜的行星上,他也能找到构成一切有机分子所需的各种物质。射电天文学家在气体云发现了名目繁多的各种有机分子,其中有乙醇和甲酸,有氰化氢和甲醚。当然,从这类简单有机化合物向那些构成生命基础的复杂分子演变,是一条漫长的道路。让我们假想。凡是可能孕育生命的场所,生物实际上都已出现,那么银河系中可能有着100万个居住生物的行星,这些生物也许各自都已演变了40亿年,只不过它们理应处在各自不尽相同的进化阶段罢了,甚至有些行星上的生物已达到智能生物阶段了。

21、太阳个数的悬念

中国古代就后弈射日的传说,相信天有十日,大地干泄,民不聊生,后弈弯弓射下九日,从此天地间恢复平静,天上为何会看多个太阳呢?

军事的奇迹

1551年4月,德国城市马格德堡被瑞典卡尔五世的军队所围困。围困的日子已延续一年有余,城中粮草全无,危在旦夕。一天下午,该城上空突然出现三个太阳。围城的士兵惊恐万状,认为这是天意的预兆,是上帝将要亲自来保卫这个城市。根据卡尔五世的命令,瑞典军队马上撤除了对这个城市的包围。这可是中外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桩趣事。其实,多个太阳中除一个为真太阳外,其余皆为假象,气象上称之为“假日”、“幻日”或“伪日”,是一种少见的大气光学现象,其成因比较复杂。

太阳个数之谜

简而言之,由于天空有冰晶组成的云层存在,太阳光被这些冰晶反射、折射所形成的。由于假日的出现对云中冰晶形状、位置和排列等要求十分严格,故这种奇景很难见到。当然,多日并升也并非绝无仅有。1986年12月9日15分,西安上空突然出现一大一小两个彩色光圈和五个太阳。据资料记载,1934年1月22日和23日,西安市上空曾连续两天七日当空。1981年4月18日,海南岛东方县上空出现五个太阳。1988年12月28日,内蒙古翁牛特旗五日同照大地。此外,峨眉山顶上出现过三个太阳,庐山也曾两日并升。有关多日并升奇景,我国史籍中亦多有记载,如《宋史·天文志》载:“日有二影,如三日状”等。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画中,有“九日并出”之画面。

22、太阳会在夜里出现吗

关于夜里出太阳的事,不仅我国古书中有记载,外国文献中也有记载,如有的文献中记载了公元163年意大利有过夜间出太阳的现象。

史书详记

我国古书《汉书》中记载了汉武帝延元二年夏四月戊申,即公元前139年6月11日夜里出太阳的事。《晋书》中记录说,晋元帝大兴元年十一月乙卯,即公元318年11月16日夜里出太阳,高三丈,中间绿红色;另一古籍《江南通志》中还指出,这天夜里太阳出于南斗方位。《建康志》记录说,梁武帝普通元九月乙亥,即公元520年10月25日夜里,东方出太阳,呈现红色。《嘉定县志》中有夜间出太阳的记录: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夏四月二十三日,即公元1554年5月23日二更之时,在西天出太阳,高万丈,不久就落下去了;《吴县志》也记录了这次夜里的太阳之事。《海盐县志》记录道:清顺治十年闰六月二十四日,即公元1653年8月16日夜里三更时,红色的太阳出现在东北方,直径一二尺,当月亮升起后不久,它就隐而不见了。

究源探求

对于中外文献中记载的夜里出太阳的怪事,一些科学家予以否定并作出各种分析。

我国学者庄天山认为,夜里出现的“太阳”实际上是一种晖状极光。

有些中外天文学家如迦尼、克劳密林和我国的朱文鑫认为,意大利夜间看到的“太阳”其实是哈雷彗星。他们是按哈雷彗星回归周期推算的,可是查西欧文献并没有明确记录。

有些科学家认为,夜里出“太阳”是一种日照现象。

我国的张文樵则把夜里的“太阳”解释为不明飞行物。

夜间出太阳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是个待解之谜。

23、太阳有伴星吗

有的恒星看上去是一颗星,但用望远镜观察,它却是两颗互相吸引,互相绕转的星,就像两个在一起的“伙伴”一样。太阳这颗恒星有没有“伙伴”呢?假如太阳真有一个“伙伴”,即伴星,那么人类就可以解释过去出现的一些现象,然后再想方设法防止今后的大灾难。

大灭绝和大突变

197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地质学家沃尔特,送给他父亲阿尔瓦雷斯一块6500万年前的石头,它与恐龙灭绝的年代相同。阿尔瓦雷斯是个物理学家,他的扩散理论获得了诺贝尔奖。他对这块古老的石头分析后发现,其中含有丰富的铱。铱是天外的“来客”,地球上并不存在这种元素,因此他提出了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理论。他经过计算推断,6500万年前,有一颗直径为10千米的小行星和地球发生撞击,扬起的尘埃弥漫着整个天空。在此后的3~5年间,地球陷入了一片黑暗,植物停止了光合作用,造成植物和动物群的大片死亡,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使恐龙走向了灭绝。阿尔瓦雷斯的这一理论提出不久,芝加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戴维·芬普和约翰·塞普科斯基,研究了古生物灭绝的年代,发现古生物灭绝是有周期性的,平均每2600万年发生1次。在过去的1亿年中,即9100万年前,6500万年前,3800万年前,1200万年前,都发生过大突变和大灭绝,每次突变,有75%的生物绝灭。

伴星假说

在这个基础上,阿尔瓦雷斯的学生马勒提出了伴星假说,即太阳有一位“伙伴”。这位“伙伴”的轨道周期,恰好是2600万年。伴星质量很大,当它一接近太阳系外星的彗星群时,就扰乱了彗星群的正常运行,产生彗星雨。有些彗星撞击了地球,造成地球上的灾难和生物大灭绝。马勒的学说提出后,科学家们经过进一步研究认为,如果太阳有伴星,那么这颗伴星便是一颗密度很大的白矮星。它没有热,没有光,体积很小,质量却大得惊人,它悄无声息地在太空中绕太阳运行,因而人类很难发现它的踪迹。

太阳有伴星只是一个假说,而太阳到底有没有“伙伴”?这还有待科学家们去寻找和探索。

24、飞碟光临地球的奥秘

飞碟究竟是什么?它来自何方?许多飞碟爱好者和见过飞碟的人,都会作出同样的回答:它是外星人向地球派来的使者。

飞碟碎片

在这方面,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工程系的教授詹姆斯·哈德,为我们提供的一个很重要的证据就是,从一位瑞典工人手中得来的两块飞碟物质。一天晚上,这位工人开车在野外行驶,突然发现汽车前方停着一个发光的怪物。这时他的汽车不知什么原因再也开不走了,于是,他躲在车身旁偷偷察看动静,只见这个怪物抛出一些东西后就离地飞走了。他鼓起勇气到跟前去寻找,找到了两小块表面还在发热的重物。这位工人向当局报告了事情的经过,并把这两块神秘的物体送交美国的一个化验机构。不久,这两块物体落到了哈德博士的手中。

哈德博士是美国空中现象研究会的研究部主任,也是美国著名的飞碟专家。他经过研究说,这两块物体非常坚硬,硬度仅次于金刚石,表面又相当光滑。这么硬的东西,根本不可能有人把它们磨光,而又扔到野外。可见,这是外星飞碟的遗物。

不真实的报告

但是,也有许多科学家怀疑飞碟的存在。他们不相信果真有外星飞碟访问过地球。这些人认为有关飞碟的观察报告只不过是对地球上的自然现象或人造天体的误解。有的科学家指出,行星、彗星、恒星等星体往往由于人们的错觉,而被错认为飞碟。其中,金星最容易被误解。人类制造的飞行物和其他技术,比如正在运行的卫星、火箭、飞机,以及降落伞、探照灯光、渔船灯光、照明弹、信号灯等,偶然也会使人引起错觉。

飞碟现象

今天,飞碟作为一种现象,已毫无疑问。但是,它究竟是一个真实的自然现象,还是外星人制造成的一种现象,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始终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我们现在已经能够向太阳系外的星球空间发射飞行探测器,而比我们更高级的“宇宙人”,就不能以比我们快得无法比拟的速度向我们太阳系发射更先进的“飞行怪物”吗?绝大多数料学家认为,在茫茫宇宙空间中的其他星球上,一定有着比地球人高级得多的智慧生物存在。

25、慧星的活动与地球怪象有关吗

在太阳系这个大家庭里,有一种相貌奇特带尾巴的星星,人们称它们为“彗星”。其中最著名的是哈雷彗星。1910年,当这颗彗星和地球相接近的时候,天文学家们推断,它将和地球相撞。这一年的5月19日,哈雷彗星果然来到地球附近,使人们惊喜的是彗星并没有和地球相撞而是擦肩而过。

慧星

然而,数百年来,人们依然把彗星看作一颗大灾星。世人把地球上发生的大灾难都归罪于彗星。战争、瘟疫、洪水、地震都说成是彗星搞的鬼。

彗星相貌古怪,拖着一条摇摇摆摆、时短时长的尾巴,发出金黄和灰白色的光,好像一把扫帚扫过夜空,人们又称它为“扫帚星”。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星星。彗星和我们地球一样,也是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绕太阳旋转的。不同的是,地球的轨道很接近圆形,而彗星的轨道是椭圆形。因此,它有时离我们很近,最近时肉眼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有时离我们很远,最远时用最大的天文望远镜也找不到。彗星的轨迹除了椭圆外,还有抛物线和双曲线形。

彗星主要由彗头和彗尾组成。彗头包括彗核、彗发和彗云,但有的彗星没有彗云,甚至连彗发都没有。彗核是由冰和尘埃冻结在一起而形成的固体物质构成的,形状像一个“脏雪球”。这个脏雪球的质量大约在1000万吨到10万吨之间。

彗发在彗核的外面,是由一些云雾状的稀薄物质构成,而彗云则是彗发外面的氢原子云。

彗星的外貌随着它与太阳距离的远近而千变万化。当它远离太阳的时候,只是一个隐约可见的星状小暗斑;当它接近太阳时候,由于太阳光的压力和太阳风,使它的气体受热蒸发从而形成长长的尾巴。

彗星与灾难

彗星的成分是一种含有剧毒的物质——氰化物。只要一丁点氰化物,就能使大批生物死亡。因此如果彗星真的与地球相撞,或者它那1.5亿千米长的大尾巴,一旦扫过地面,这种剧毒分子就能在一定区域内大量地扼杀地球上的生物。

英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霍伊尔认为,彗星有可能还含有病毒类的微生物,几十亿年前,正是彗星把病毒或细菌传播到地球上,才使地球开始有了生命。有些人还认为,一些传染病,如1968年全球流行的香港型流感和中世纪的几次大瘟疫,很可能与彗星经过地球时带来的病毒有关。

彗星与地震

据调查,当地球上发生大地震的时候,正好是彗星离地球最近的时候。

1920年12月16日,我国海源发生了8.5级地震,这是一次本世纪以来最大的地震,而天文学家们发现,III号彗星正好在1920年12月17日距地球最近,约为1.88个天文单位。在海源地震以前,智利、千岛群岛等地发生了好几次7~8级地震。 ZwJpKSNZ2/tpdtI0eWbRCkuZgyq43JCd5TS4tKYU1pIPu/lwElnzVVDh4WBeGF1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