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6年加尔文第一次出版了他的神学名著(基督教原理),初版篇幅不大,此后陆续修改补充,至1559年最后修订版比初版篇幅扩充达5倍之多。《基督教原理》全书共四卷按《使徒信经》次序,父《创世主》、子《救世主》、圣灵与教会,每卷20章。此书被公认为加尔文宗《圣经》,它是加尔文宗教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新教百科全书。1536年8月加尔文赴斯特拉斯堡途经日内瓦,他的好友、法国宗教改革家法雷尔正在该城从事宗教改革。于是法雷尔就赶到旅馆会见加尔文,苦劝他留下来与自己合作。从此,加尔文开始在日内瓦积极推行宗教改革,把自己的宗教思想付诸实施。加尔文按照自己著的《教义问答》和法雷尔著的《信经》着手改革教会,整顿道德风尚、严格纪律,对违犯者轻则不许领圣餐,重则开除教籍。1537年7月,日内瓦大议会决定所有市民均需宣誓接受新教理论。任何人只要有信奉天主教之表现,如持念珠、保存圣物等需议处;妇女着奇装异服者禁锢,赌博者戴镣,通奸者游街后流放。但这些强制性措施遭到部分市民反对。1538年初,反对派上台,加尔文和法雷尔遭放逐。加尔文到斯特拉斯堡担任法国流亡者牧师,他从事布道、教育和写作,广泛结识改革派人物。并于1540年和一位身体纤弱、容貌动人的寡妇波蕾结了婚,夫妻感情深厚,生有一个儿子可惜早夭。1549年波蕾逝世,加尔文在书中提起她,说她是自己最好的伴侣和忠实助手。加尔文没有再婚。1541年改革派再次在日内瓦掌权,加尔文受邀于是年9月受到凯旋式的欢迎回到日内瓦主持宗教改革,直至1564年逝世。加尔文于1541年9—10月间,主持拟定《教会法规》,确定以长老为中心的组织领导体制。加尔文宗的教会包括牧师、教师、长老和执事四种职务。由信徒选举出来的长老是新型社会组织的核心,他们的职责主要是维持社会秩序、道德和纪律。牧师负责布道、主持圣礼和训诫信徒。教师的任务是教授“正统的教义”。执事掌管慈善事业。由小议会和大议会推选的12名长老和6名牧师组成宗教法庭,负责监督信徒的宗教生活和审理宗教案件,每星期四审讯案件,最高处分可开除教籍,超过此限度则移交市政当局审理。加尔文在为日内瓦宗教改革和加尔文宗的建设及日内瓦神权共和国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毕生的努力与贡献。加尔文的改革彻底改变了日内瓦人的政治、宗教和道德生活,他强烈攻击专制主义、暴虐政治,但又坚决反对暴力斗争,主张一种贵族政体与“温和的民主”相结合的折衷主义。加尔文制订《日内瓦法规》,强调日常生活的宗教意义,谴责散漫、轻浮,并通过政府强制取缔赌博、跳舞、酗酒、奇装异服、卖淫等,违者被判刑或驱逐出境。加尔文严禁信徒自由选择教会和自由研究教义,公开支持教会与国家共同镇压异端,在这方面他的所作所为丝毫不比罗马天主教会逊色,许多优秀人物被加尔文亲自批准处死或放逐,在1541—1546年间被处死者58人、被放逐76人,而当时日内瓦居民仅16万人。西班牙人文主义者、自然科学家塞尔维特因反对三位一体教义也在1553年10月27日在日内瓦被处火刑烧死,他原是加尔文的朋友,曾给加尔文写信劝说支持推翻三位一体教义,加尔文却通过一位朋友向罗马教会告发塞尔维特,因此,塞被判火刑,在行刑前从监狱中脱逃,结果鬼使神差地逃到日内瓦。在加尔文一次讲道中被发现逮捕,经两个月审讯、监禁,最后被加尔文坚持下处死。加尔文派1555年完全控制了日内瓦。加尔文于1559年创办日内瓦学院——日内瓦大学前身,它培养的牧师派往欧洲各地。加尔文因此被称为日内瓦的教皇,日内瓦也被称为新教的罗马。加尔文于1564年5月27日逝世于日内瓦。著作刊有《加尔文全集》52卷。加尔文接受了路德的一些基本教义:因信称义、圣经权威、廉俭教会(仅保留洗礼与圣餐两种礼仪,他的圣餐观点介于路德的“临在说”与慈温利的“纪念说”之间,可称为“圣灵感召说”,他认为圣灵作用于我们的内心,使我们明白了救赎、成义、成圣、永生和各种基督赐给的恩惠)和“天职观”(加尔文称为“主的呼召”)等。但加尔文也有他自己的独特内容:①预定论。这是加尔文学说的核心,它以路德的因信称义为基础,结合保罗和奥古斯丁的预定论演变而来。他认为上帝以其绝对的、不可改变的最高意志对世人进行拣选,被选中者即是上帝的选民,否则就是弃民,要受永罚。他理解的“选民”与祈祷、善功、修道等完全无关,完全是上帝的恩惠。他认为信徒所做的只是荣耀上帝与证明自己是选民,这可以从事业成功、百事如意、道德高尚等体现出来。他鼓励信徒们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马克斯·韦伯认为这是加尔文宗禁欲主义伦理观的理论依据,它体现出资本主义精神。恩格斯说:“加尔文的信条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加尔文把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分化、商业竞争的成功与失败的社会现实加以神化,鼓励追求财富,同时又要求破产者、社会下层等服从上帝的安排。②教会观。加尔文主张教会应监督国家(路德把教会交给世俗诸侯管理)与家庭,他以自己的宗教思想改造社会,使社会基督教化,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加尔文宗有信徒4000多万,分布于80多个国家。1843年传入中国。加尔文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日内瓦。他的著作及在日内瓦建立教会模式,日内瓦学院和他经常与别人的通信,培养了法国、尼德兰、苏格兰的新教和英国的清教徒,他的影响渗透到德国南部、波兰和匈牙利。加尔文的学说是尼德兰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他的伦理观孕育了资本主义精神,促进资本主义在西欧乃至世界的发展。
李贽
李贽,本姓林,字卓吾,是中国明代具有“反叛”意识的思想家。他是福建泉州晋江县人,生长在一个笃信伊斯兰教的商人家庭。泉州当时是我国著名的对外贸易的港口,有海上“丝绸之路”源头的美称。这种商品经济的贸易关系和社会家庭氛围对李贽的思想形成有重要影响。李贽幼年丧母,随父林白斋读书学习,12岁时作《老农老圃论》而为人所称道。他26岁时,乡试中举。嘉靖三十五年,被授南共城(今辉县)教渝职务。嘉靖三十九年升迁南京国子监博士。此后又多年为官,万历八年(1580)辞官,专心著述。晚年的李贽漂泊定,到处参禅讲学,并出家当了和尚。后北上通州,被加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
李贽在狱中说:“衰病老朽,死得甚奇,真得死所矣。如何不死?”万历二十年(1602年)三月十五日,还没被最后定罪的李贽用剃刀狱中自杀。他在咽气之前,用手指写字,与狱卒有如下的对话:“和尚痛吗?”“不痛。”“为什么要自杀?”“七十老翁何所求?”用在的话来说,李贽所犯的是思想罪。在他的思想中,充满了一种追求个人自由与解放的反叛意识。他最主要的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里面反映的也大多是这种思想。他曾自言“余自幼倔强难化,不信学,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道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他思想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封建理学进行批判。在李贽看来,历来儒家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这是不妥的。他认为,天生一人,自有一人的作用,孔子的作用很大,但不能夸大孔子的作用。他讽刺道学家“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的崇拜,挖苦说:怪不得孔子以前的人整天点着蜡烛走路!李贽进而认为,道学家崇尚的所谓“经典”,是用来骗人的,正所谓“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藐”。他讽刺道学家“依仿陈言,规迹往事”,“瞻前虑后,左顾右盼”,这些人平日只会“打躬作揖,终日匡坐,同于泥塑”,一旦社会有变,“则面面相觑,绝无人色”。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伦理表现在日常生活之中,而不在日常生活之外。他斥责道学家是“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的衣冠禽兽,是“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的两面派、伪君子。他表示与假道学誓不两立,说:“今世俗子与一切假道学,共以异端自我,我谓不如遂为异端,免彼等以虚名加我”。“我可杀不可去,我头可断而我身不可辱”。“可以知我之不良死矣,可以知我不怕人矣,可以知我不靠势矣,盖人生总只有一个死,无两个死也。”李贽的思想涉及到许多方面。他早年的自然观有唯物主义倾向,认为天地万物皆阴阳二气所生。他虽表示不信仙佛,但自从接触王守仁心学后,思想有所转变,后来他还接受了禅宗的观点,相信“万法尽在自心”,山河大地同清静本原合而为一。因而李贽的学说服膺于“心学”,并把王守仁的“良知说”,发展为“童心说”。他分析由于人在成长过程中,接受了许多假事、假理、假言、假语,而逐渐失玄童心;“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他力主批判假言假语、假人假理。李贽的“童心说”影响很大,它不仅成为其批判道学的理论依据,而且作为一种文学新见解,即为文要从真心中自然流出,这个观点对于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公安派散文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非礼勿视”、“男女授受不亲”是当时社会的准则,一个男子与已婚女性的交往是人伦大防。但李贽却视名教如无物。他在麻城削发为僧后,曾带领僧众到一个寡妇的卧室去化缘,他不仅仅以衲子身份与上层社会的女性来往,更收了其中一名孀妇女弟子,来往通信,讨论佛法,甚至将这些讨论编辑成《观音问》,刊刻发行,竭力赞颂她们的才能。他这种行径,自然遭到了传统士人的猛烈抨击,当时的礼部给事郎中张问达给万历帝的奏折中这样说道:“尤可恨者,寄居麻城,肆行不简,与无良辈游庵院,挟妓女白日同浴,勾引士人妻女入庵讲法,至有携衾枕而宿庵院者,一境如狂。又作《观音问》一书,所谓观音者,皆士人妻女也。……后生小子喜其猖狂放肆,相率煽惑,至于明劫人财,强搂人妇,同于禽兽而不之恤。……迩来缙绅士大夫亦捧咒念佛,奉僧膜拜,手持数珠,以为律戒,室悬妙像,以为皈依,不知遵孔子家法,而溺意于禅教沙门者,往往出矣。”最终,李贽的性命就断送在这道奏折上了。造成李贽这种狂狷气质的原因有多种,但究其根本,应当是社会的变革、信仰的崩溃和陆王心学的内在要求。面对“大礼议”和“国本争”的纷争,面对张居正的专权和专权后的党争,士人一向引以为自豪的操守在瞬间不知何去何从。陷于党争之中的人,要么放弃原则与操守,要么做一个毫无生气的人,此时,儒家的经世济国思想不敌仕途的风险,或作名士,或作隐士,也就成了文人放浪形骸的选择。这种选择,在历史上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在乱世之中,当不能“兼济天下”时,“独善其身”就是全身之法,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自我气节的操守是正直之士对朝局的不满的表达。李贽在这种境遇下由儒入禅,正是随缘任运,但遁迹入山后的徘徊人世,则是士行操守对他的内在要求。这种心理矛盾,也就造就了他的超越放达。李贽愤怒于理学的杀人本质,希望能为世人建立一个自由的精神世界,使天下人能够做回自我,体现本色,但生长在理学根深蒂固的晚明时期,已无法有任何作为。当他的愤怒不知如何表达时,他只能用佯装的声色,用猖介的行为偏激着。即使在他的后来,还有着公安三袁对性灵的追求,但只能称之为最后的绝唱了。李贽的理想,在愈演愈烈的狂放颓废的表演中,泯然无声。“七十老翁何所求?”是李贽离开这个人世的最后一句话。他是中国明末的一个特殊人物。作为狂禅教主,他的理论非圣非法,喝佛骂祖,按传统道学观念,他是彻头彻尾的异端。在中国历史上,不乏才高气傲之屈死在统治阶级的樊笼中的,李贽就是这样的一位。李贽的悲剧,正是晚明文人的悲剧,亦是儒学发展到末期时的民族悲剧。他对于无无束的人生境界的追求,在那个时代,只能得到这样一个悲剧性的结局。“七十老翁何所求?”他的理想最终结束于他自己的激情放任。
让·博丹
让·博丹(1530~1596年),法国政治思想家、法学家,近代资产阶级主权学说的创始人。出身于法国安吉尔省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曾担任过教师、律师、检察官和三级会议代表。除了致力于政治学和法学的研究外,对古希腊哲学及占星学、地理学、物理学、医学均有不凡的造诣,并精通多门外语。在人类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主权”的概念,并把“国家”和“主权”联系起来,创立了国家主权理主要著作是《国家六论》《国家论六卷》)《国家六论》中,首先谈到的是国家理论。博丹承认上帝是人类的缔造者,认为上帝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上帝,必须首先清楚地了解人类本身和所处的这个社会,必须深入研究促进社会发展的原因,包括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作用。他试图表明自己对世俗政治的兴趣来源于宗教问题。他认为,要了解一个民族,了解人和人类社会,就必须首先了解人类的历史。通过研究一个民族的政治法律制度,我们能够认识这个民族的历史,进而能够认识这个民族的特征。以此为依据,博丹创立了他的国家论。在研究国家发展历史进程这一过程中,他确定家庭是人类社会联系的首要和关键的形式,国家是以家庭为基础而发展形成的。另外,家庭是合法权威和政府的完美原型。博丹在书中推测了国家形成的原因: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家庭繁衍出许许多多的小家庭,而这些家庭再也没有原先那个家庭的凝聚力,这样就产生了许多松散的联合体。因为战争和外来征服者等原因,这些松散的联合体就自发统一起来,形成了国家。因此,国家具有很多家庭的特征。在一个家庭中,男人居于统治地位,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由此,一个国家也不可能实现人人平等。家长至高无上的权威使一个家庭能够正常活动,国家也是如此。在一个国家中,这样的权威就是国家的“主权”。博丹认为国家主权是不可分割的,是绝对的、最高的、不受限制的、永恒的权力,主权是一国的标志。博丹指出这种主权在本质上不属于政府,而是属于国家。统治权可以从一个政府转移到另一个政府手中,但是主权却是一个国家永久的属性。主权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人类社会运动的结果。博丹承认国家主权是受到限制的——主权国家应被自然法制约。他明确地指出统治者必须尊重私有财产和家庭,因为财产和家庭是国家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博丹第一次区分了国家类型和国家管理形式。他根据主权所有者的不同,将国家的政体分为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他认为君主制是最好的国家形式,因为这样国家的主权就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能够协调各种对立的关系。博丹认为人民无法对国家大事做出正确的判断,容易造成混乱,导致无政府状态,因此民主制是一种最坏的国家形式。贵族制往往易于引起党派矛盾和斗争。博丹将君主制分为“领主的”君主制、“暴君的”君主制以及“王权的”君主制,并对这三种君主制一一评价。他认为“王权的”君主制是一种能够很好地实施权力的国家,是最好的君主制;领主的君主制国家中,人民没有自由,像古代奴隶一样;暴君的君主制无疑是最坏的一种君主制。《国家六论》通常被人们看做最早论述政治科学的真正现代著作。尽管主要因为风格方面的原因(既冗长又有些乏味),如今的人们很少谈及它,但博丹的观点仍常被用。在《国家六论》一书中,博丹试图为现代政治学做亚里士多德在近两千年前为古典政治学做的工作。他的目标是创立一般国家理论。《国家六论》是博丹政治思想的集中体现,他在书中探讨了主权、政体、社会结构、君主主权理论及环境对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在该书中,博丹第一次提出了主权概念,并系统地论述了国家主权理论,从而成为国家主权理论的奠基人。博丹的主权学说和政体分类原则,不仅为反对分裂、对抗贵族、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也为后来世界各国政府维护自身独立自主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提供了理论依据。博丹在阐述自己的理论建构过程中,十分合理地运用了演绎的逻辑手法,他先从家庭推论出关于国家的理论,又从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军事权中抽象出主权的概念。这种推理的运用使该书逻辑严密,丝丝入扣,理论清晰,引人入胜但在书中,博丹所提出的“公民的权利义务不能平等”以及“夸大环境对社会政治的影响”等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同时,博丹认为“权”属于君主之类的强力集团,这就使他的理论有为君主专制和独裁统治辩护的意味。
弗兰西斯·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近代西欧哲学的开创者之一,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派的创始人,被马克思称作“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出生在伦敦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掌玺大臣,母亲是一个颇有才学的加尔文派教徒。由于家庭的关系,培根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2岁时即进入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学习,担任他导师的是当时很有名气的三一学院院长怀特姬夫特博士。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培根就对具有1500年历史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挑战。他宣称,剑桥的教授们把自己的学问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础上是大错特错的。1576年,培根因不满学校教学内容而中途辍学,作为英国驻法大使埃米阿斯·鲍莱爵士的随员到法国工作。1579年,由于父亲突然病故,培根回到英国。从此,他开始攻读法律,21岁时进入一家律师事务所,当上了一名律师。1854年,培根当选为国会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后来培根结识了女王的宠臣、青年贵族埃塞克斯伯爵,成了他的朋友和顾问。当埃塞克斯失宠、密谋政变被捕后,培根作为证人和密友在法庭上指控埃塞克斯有罪,埃塞克斯即被处死。因为这件事,培根遭到很多人的非议。詹姆士一世即位后,培根被授予爵士爵位,并且在政界步步高升,1607年被任命为副检察长,1613年就任总检察长,1618年成为大法官,同年被封为男爵。培根在政界春风得意的时期,也是他积极从事理论著述的时期。
1603年,他写了《关于自然解释的序言》、《关于自然的解释》、《论时代勇敢的产儿》等文章。
1604年,培根又出版了《论事物的本性》和《论人类的知识》。
1605年,培根发表《论学术的进步》,这是以知识为其研究对象的一部著作,也是《伟大的复兴》这部巨著中的第一部分。在该书中,培根论证了知识的巨大功用和价值,高度赞扬了科技文明,批判了无知无识的蒙昧主义,为日后提出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奠定了思想基础。这本书在欧洲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阐发的科学分类及由此建立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新结构,是近代科学分类的先导,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1620年培根被封为子爵,这是培根政治上最显赫的时期。也就在这个时候,培根的重要代表作、著名的《伟大的复兴》出版了。这是培根要复兴科学、要对人类知识整个加以重新改造的一部未完成的巨著。他计划分六个部分来阐述他的科学哲学,1605年的《论学术的进步》是第一部分,现在出版的《新工具》只不过是第二部分。《新工具》中培根批判了经院哲学所坚持的亚里士多德那一套科学推理程序,提出了自己的实验归纳方法论。培根所表达的基本思想对观察和实验具有重大意义,奠定了近代归纳学说的基础,构成了自那时起科学家一直所采用的方法的核心。《新工具》堪称近代最有影响的逻辑学、哲学著作之一。就在培根仕途达到顶峰之后,1621年培根以受贿罪被弹劾。培根的政治生涯结束了,但他很快从消沉中振作起来,埋头著书立说。他先后出版了《论厄运》、《亨利七世》、《亨利八世》,并写出了《大不列颠史》的大纲。
1623年,培根把《论学术的进展》译成拉丁文,并进行了增改,把篇幅扩大为九卷本,书名定为《论学术的进展与价值》。培根在科学方法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他最先倡导有组织地集体协作研究。在他最后一部著作《新大西岛》中,虚构了一个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机构,是对未来科研机构的一个构想。
1626年,培根因支气管炎在伦敦逝世,终年65岁。培根的去世并没有影响他的哲学在历史发展上所起的伟大的转折作用,作为现代科学的指路人,他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永恒的。
托马斯·霍布斯
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年),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理论的开创者,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的创始人之一。出身于一个乡村牧师家庭,自幼聪颖,熟读古典著作,深受当时英国一些抱有自由主义思想名流的影响。由贵族的家庭教师而进入上层社会,曾任培根的秘书。他的自然法思想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之上。著有《论公民》、《论物体》、《论人》、《利维坦》等。“利维坦”,是《圣经》中记载的一种巨大的海兽,力大无穷。霍布斯以此来为自己的著作命名,表示他主张国家应该拥有强大的权力。他在书中一方面反对封建贵族势力,主张在司法上人人平等;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反对小资产阶级和平民的民主倾向,主张建立极端的君主专制。《利维坦》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从人类的自然属性,包括人的感觉、人的想象、人的语言以及人的激情等方面进行论述。作者认为,人类产生的所有概念都是首先从感官上产生的,外界的事物给予人的感官以直接或间接的压力;人类所能够想象到东西是因为我们的感官首先曾经感受到过这些东西,所以我们不会对未曾感知过的东西产生思想;语言是人类文化传播的载体,没有语言,人类社会就不会有国家、社会和契约的存在;人类能够通过推理探询一个新的结论,这是人类优于动物的地方;人的激情包括欲望、爱好、爱情、憎恨、快乐和悲伤等等,造成人类智慧差异的原因在于激情;人类的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关于事实的知识,另一种是关于推理的知识,如学识;人的权势普遍说来就是一个取得某种利益的手段,而人的价值或身份取决于别人的需要和评价;统治者首先使人民头脑中有一种信念,他们的宗教信条是神的指令,这样人民就更容易接受他们制定的法律;人性会导致人们彼此相互竞争和猜疑,使人们离异甚至相互侵犯摧毁,这种人人相互为战的状态,使得任何事情都不会是不公道的;自然法是人类理性所发现的一般法则。它能够保证每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所谓自由,就是外界不妨碍人去实现自己的利益。他将所有的自然法归结为一条原则,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第二部分,霍布斯又从人性出发,认为应该建立一种能够保护人们安全的共同权力,即将大家所有的权力授予一个集体。对于某一个人而言,他的权力给予了这个集体,同时其他人的权力也给予了这个集体,那么这个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的一群人就被称为国家,承担这一人格的人就是主权者。作者接着谈到,对于已经交出自己那一部分权力的人,就必须受到信约的束缚,也必须承认主权者的行为与裁决。主权是不可转让和不可分割的权利,它是一国存在的标志。根据主权所有者的不同,作者将国家分成三种形式:即君主国、民主国、贵族国。主权不因国家的不同而改变,而且国家主权是无限的,不论是谁,如果认为主权过大,就要使它变小。霍布斯用大量的篇幅叙述了法律方面的各种问题,指出法律是根据社会契约由有权统治的人向应该服从他的人所发布的命令。他还阐发了其独到的刑法思想。关于犯罪的概念,他认为凡是违反法律所禁止的言论与行动,凡是法律所规定的而又不遵守,这就是恶,这种恶也就构成犯罪。思想不构成犯罪;犯罪必须是违犯法律的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最后,霍布斯论述了基督教体系的国家和黑暗的国家。在一个基督教体系的国家中,世俗主权者是最高的统治者,全部臣民都由他管辖,所有教士的职权来自于世俗的君主,仰仗世俗主权者的保护。因此,民没有义务服从于基督的使者!黑暗的王国是骗子的联盟,为了取得统治人民的权力,他们总是误导人民。霍布斯是继马基雅维里之后西方近代最伟大的资产阶级政治学家。《利维坦》一书是西方政治学说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该书的政治思想对以后洛克等一大批资产阶级政治学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在该书中,作者一方面论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一方面又极力地为这种专制统治的合法性进行辩护。霍布斯的社会政治理论具有极大的启蒙意义,他采用人性和社会契约论的观点论证了国家的起源和发展,突破了天主教君权神授的观点,对于近代反对宗教、倡导理性的启蒙运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利维坦》一书所阐述的许多观点与西方传统的政治思想是相反的,因而遭到了许多人的驳斥。然而,由于该书冷静地展现了人性本质及其行为,对政府问题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因而,300多年后的今天此书仍是政治学家的首选必读之作。阿姆斯·夸美纽斯阿姆斯·夸美纽斯(1592~1670年),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出生于欧洲宗教改革后的动荡时期。一生经历了民族压迫、宗教迫害和30余年的战争苦难,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但从未因此而放弃或中断对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对教育实践的探索。夸美纽斯曾长期担任中学校长,这种经历使他能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夸美纽斯因为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上的成就而在欧洲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教育活动和学术活动的足迹遍布波兰、瑞典、英国、荷兰、捷克、匈牙利等国家。据说夸美纽斯在教育方面的著作多达256种,其中最有名的是《大教学论》和《母育学校》。
《大教学论》全书共有33章,可分为6个部分:1~14章为总论部分,讨论了人生的目的、教育的目的、任务、效能、重要性、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教学理论的根本指导思想等;第15章阐述体育问题;16~22章为教学论,探讨了教学的根本原则;23~26章为德育论;27~32章为学制系统和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最后一章为结论部分,主要谈的是教育改革问题。第1章可以看做是全书的引言,“人是造物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这一标题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世界观,这是夸美纽斯全部教育理论的基石之一。2~4章从人生的目的探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来生做准备,教育的任务是知识、德行和虔信。5~7章讨论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深信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人是自然就能获得一种关于万物的知识的。凡生为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人不应成为无理性的野兽。人的教育应该尽早开始,能够持久的东西都是年少时学来的。第8章论述学校教育的优越性,学校是最适合接受教育的地方。第9章论述了普及教育的民主思想,认为一切男女都应该进入学校学习。第10章论述学校的职能,人们从学校学到的应该是最重要的事物的原则、原因和用途,学校还要教人发展每个人的心灵。第11章批评了当时的学校:学校太小、太贵、管理不善、效率低下、纪律松散等。第12章论述了改革学校教育的必要性,第13章探讨一切教育活动中的根本规律——纪律。第14章提出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本原则就是模仿自然,以自然为向导。第15章中阐述关于体育的观点。中世纪时教会提倡轻视生命,视肉体为灵魂的监狱。夸美纽斯一反传统,提出要延长生命、爱惜生命、保持身体健康的点,要求抛弃禁欲主义。16~18章中总结了丰富、具体、有用的教育经验,包括前人和自己长期从事实践的经验。
他认为,在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活动中存在着普遍性的规律,一切教育和教学都必须服从这,这就是自然适应性。他还强调了教育中每个问题的偏差和纠正办法。夸美纽斯在这三章中提出了对教育改革的主要建议,共有二十几条。19章论述班级学习制,这是针对当时的个别教育制所提出的改革措施。第20~26章分别论述科学、艺术、语文、道德和宗教等具体学科的教育和教学方法,作者对感觉经验做了高度的评价,指出知识的开端永远是来自感官。在德育教育部分,夸美纽斯十分重视以道德教育取代宗教在学校里的地位,同时还对纪律观念做了特别的强调。《大教学论》的第27~31章论述的是夸美纽斯所建议的新学制以及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还提出了设立学校培训老师的建议。《大教学论》一书是夸美纽斯的代表作,在其所有著作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该书奠定了夸美纽斯教育观及其全部教育活动的基础,他后来的作品和教育实践都是该书所体现的信念的具体化和发挥。从书名来看,《大教学论》只是一部论及教学理论的书,实际上远远超出了教学理论的范围,是一部系统的教育学著作,是作者改革旧教育的全面方案。在书中,作者论及的内容包括教育目的、原则、方法和内容等多个方面。作者在书中还明确指出写作此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青年时代的理想,以一种更好的教学方法促进社会和人类的进步。夸美纽斯在书中所提出的新学制以及课程设置等教育假设,部分地在今天成为现实。西方的教育史著作中都毫不例外地将夸美纽斯称为“教育科学的真正奠基人”。《母育学校》全书共12章,可分为儿童的价值、父母的责任、早期教育的性和价值、智育、体育保健、德育、宗教教育和幼小衔接等几个部分。在《母育学校》的开始部分,夸美纽斯提出了与传统的,“性恶说”完全不同的儿童观,他认为儿童是上帝赐予人类的荣耀,并列举了七条理由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在父母的责任部分,夸美纽斯认为,父母不仅从生育子女中获得快乐,还要通过教育和训练来表现自己的热情。为人父母者,必须给予自己子女接受教育的机会。幼儿必须接受教育,目的在于信仰和虔诚、端正德行以及获得语言、艺术等方面的进步。在早期教育的价值和性质部分,作者认为,德行、智慧和知识不可能自发地获得,只有付出劳动,儿童教育才能达到这一目的。任何人在幼年时代播下怎样的种子,就会在老年的时候获怎样的果实。为人父母者必须在子女幼小之时奠定三方面的基础:虔诚、德行和智慧。在智育部分,作者首先介绍了学习的内容,儿在前六年里,必须掌握的知识有:自然事物、科学常识、社会科学知识、音乐知识、语言、绘画和写字等。在体育方面,作者指出儿童天性好动,活动与游戏是儿童成长不可缺少的方式。在德育部分,夸美纽斯认为,幼儿的头几年是形成良好德行的最佳时期,可采用的管教方式有示范、教导和告诫、惩罚、培养等在该书的最后两章,夸美纽斯谈到了母育学校和小学的衔接问题。他认为儿童在六岁以前是不适宜上学的,发现儿童能进入公共学校能力的标志后方可让孩子进入学校,父母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送子女上学是不明智的。《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部幼儿教育专著,也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部家庭幼儿教育学著作。该书在儿童教育方面的许多观点在当时是具历史开创性和预见性的,对幼儿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本书和夸美纽斯主编的幼儿看图识字读物《世界图解》一起构成了他对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贡献,它对后来的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和蒙台梭利以及杜威等都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勒内·笛卡尔
勒内·笛卡尔,法国数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他是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奠基人之一。他的哲学与数学思想对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这样一句话:“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笛卡尔出生于法国,父亲是法国一个地方法院的评议员,相当于现在的律师和法官。1岁时母亲去世,给笛卡尔留下了一笔遗产,为日后他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障。8岁时他进入一所耶稣会学校,在校学习8年,接受了传统的文化教育,读了古典文学、历史、神学、哲学、法学、医学、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但他对所学的东西颇感失望,因为在他看来教科书中那些微妙的论证,其实不过是模棱两可甚至前后矛盾的理论,只能使他顿生怀疑而无从得到确凿的知识,惟一给他安慰的是数学。在结束学业时他暗下决心:不再死钻书本学问,而要向“世界这本大书”讨教,于是他决定避开战争,远离社交活动频繁的都市,寻找一处适于研究的环境。1628年他从巴黎移居荷兰,开始了长达20年的潜心研究和写作生涯,先后发表了许多在数学和哲学上有重大影响的论著。在荷兰长达20年的时间里,他集中精力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1634年写了《论世界》,书中总结了他在哲学、数学和许多自然科学问题上的看法。1641年出版了《行而上学的沉思》,1644年又出版了《哲学原理》等。他的著作在生前就遭到教会指责,死后又被梵蒂冈教皇列为禁书,但这没有阻止他的思想的传播。也许笛卡尔哲学的最有趣之处来自他的方法。笛卡尔十分留心被普遍接受的大量错误的概念,决定要达到恢复真理的目的,就须得从零开始做起。因此他开始怀疑一切——老师教给他的一切,他的所有最崇高的信仰,所有的常识观念,甚至外部世界的存在,连同他自己的存在——总之是一切的一切。这自然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消除如此普遍的怀疑来获得一切事物的可靠知识呢?笛卡尔用形而上学观点进行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推论,证明出使自己满意的结果:由于他自己的存在(我思我在),上帝才存在,外部世界才存在,这就是笛卡尔学说的起点。笛卡尔方法具有双重意义。第一,他把“什么是知识”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置于他的哲学体系的中心。早期的哲学家力图描写世界的本质,但是笛卡尔教导我们这样的问题若不和“我怎么能知道?”联系在一起,就得不出满意的回答。第二,笛卡尔认为,我们不应该从信仰开始而是从怀疑开始(这恰好与圣奥古斯丁及大多数中世纪神学家的看法相反,他们认为信仰第一)。这样笛卡尔确实得出了正统神学的结论。但是他的读者对他的倡导方法远比对他得出的结论还要更为重视(会担心他的著作会起破坏性作用不是没有理由的)。笛卡尔在他的哲学中强调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区别,在这方面他提倡彻底的二元论。这个区别以前就有人提出过,但是笛卡尔的论著引起了对该问题的哲学讨论。他所提出的问题从那时以来就引起了哲学家的兴趣,但是尚未得到解决。笛卡尔的物质宇宙观也很有影响。他认为整个世界——除了上帝和人的心灵之外——都是机械运动的,因此所有的自然事物都可以用机械原因来解释。他否认占星术、魔法以及其他迷信形式,同样否认了对事物所做的一切目的论的解释(也就是他寻找直接的机械原因,否定事物的发生是为了某种遥远的终极目的的认识)。由笛卡尔的观点可以看出,动物从本质上讲就是复杂的机械,人体也受通常的力学定律所支配。从那时起,这就成了现代生理学的基本观点之一。1649年,笛卡尔接受了瑞典女王克里斯蒂的慷慨之邀,来到斯德哥尔摩做她的私人教师。笛卡尔喜欢温暖的卧室,总是习惯晚些起床。当得知女王让他清早5点钟去上课,他深感焦虑不安。笛卡尔担心早上5点钟那刺骨的寒风会要了他的命。果不出所料,他很快就患了肺炎,1650年2月,在他到达瑞典仅4个月后,便被病魔夺去了生命。笛卡尔是近代科学的始祖,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哲学之父”。他自成体系,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炉,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又是一位勇于探索的科学家,提倡科学上的怀疑精神,他所建立的解析几何在数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笛卡尔堪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年),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哲学家。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其父黄尊素是东林党的名士。黄宗羲自幼受东林党人的影响,19岁时入京为父诉冤,以铁锥毙伤仇人。以后,他发愤为学,从师著名学者刘宗周,广读诗文经书,学问渊博,与孙奇逢、李颐并称三大儒。清兵南下,他召募义兵,成立“世忠营”,武装抗清。失败后,他隐居起来,潜心读史,探讨救国济世的实学,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开始了最后几十年勤奋著述、讲学授业的生涯。黄宗羲对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以及释道之书均为精通,史学成就尤大,所著《明儒学案》开浙东史学之风气。在哲学上,他坚持朴素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提出理气不可分的观点,并认为心就是气。在认识论上,他把“致良知”的“致”等同于行,反对空想空谈,强调并自身积极投入实践斗争。在社会政治方面,他提出君主是天下的大害,天下不应该以君主一姓的存亡为转移,而应该以百姓的忧乐为出发点。黄宗羲还主张改革土及赋税制度,强调工商皆本。他一生著作盈车,有60余种,1300余卷,主要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案》、《孟子师说》、《破邪论》等。黄宗羲在1676年完稿的《明儒学案》中,全面地阐述了他的理气观,反映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首先,他在《明儒学案》中指出,宇宙万物都是由物质的“气”所构成,气是客观存在的,它主宰着一切,世界上的一切人、一切事物都是由气产生的,不仅如此,气还亘古越今,永远存在。他说,如果不承认气主宰一切,怎么会有春夏秋冬的依次更替呢?他认为草木的荣枯、寒暑的转换、地理的差异、气象的变化以及人、物的发生、变化和死亡都是气主宰的。其次,他批判了宋儒关于理先气后、理能生气的说法,指出理是气的理,没有气就没有理。他说,从宇宙的整体看,气没有穷尽,理也没有穷尽,理和气都是永恒无限、无始无终的,二者相依相存,不能分开;从事物的运动变化来说,理是随着气的变化而变化的。他进一步提出,理和气是不可分的。从物体的沉浮升降流动变化来说,这是气;而物体的沉浮升降流动变化的规则、秩序来说则是理。最后,黄宗羲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了气、理、心三者的关系,批判了那种把三者割裂开来的观点。他认为,离开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气,是无所谓理,无所谓心的。但他有时把心与气等同起来,有混淆精神与物质的倾向。在人性善恶问题上,黄宗羲主张人性善论,他认为人和万物之性都是由气质决定的,“人之气本善”。他说:“人和万物并立于天地,亦与万物各受一性,如姜桂之性辛,稼穑之性甘,鸟之性飞,兽之性走,或寒或热,或有毒无毒,古今之言性者,未有及于本草者也。”万物有万性,同类则同性,人禀善气而生,有不忍人之性,所以人性是善的。黄宗羲认为,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仁、义、礼、智,是“人生而有之”的,是来自“人心”的,是“人心”自生的“性”,“人人如此”,“所以谓之性善。”黄宗羲力主人性善论,但在现实生活中,他无法否认大量恶人存在的事实,当他无法解释这些恶性与善性并存的原因时,只好摭拾宋明理学的陈旧思想——“存天理,去人欲”,把“恶”归之于“人欲”,由于人欲破坏了善性,所以他认为只有“去人欲”才可以“存善性”。黄宗羲是明代的大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缜密。他著的《明儒学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哲学思想史。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后人。
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三三,号姜斋,中国衡阳(今属湖南省)人。因晚年在衡阳西乡石船山下隐居,他自称船山老人,或船山老农、船山遗老、船山病叟,后人遂尊称为船山先生。王夫之出身于日趋没落的地主知识分子家庭,青年时代一方面眷恋着科举考试的旧路,另一方面关心动荡的时局,参加“行社”、“匡社”等,立志改革社会。农民革命的风暴打破了他“学而优则仕”的梦幻。但他拒绝张献忠农民军的礼聘。明亡后,他于1648年在衡山举兵抗清,失败后退至肇庆,后任南明桂王府行人司小官,又到湘南一带过了几年流浪生活。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麓,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从事学术研究。王夫之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等都有所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是明清之际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王夫之坚持事物运动的内因论,反对外因论。他认为,事物的变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的对立面相摩、相荡,明确阐述了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万物变化的源泉。
王夫之对事物内部“两端”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作了深入的分析。他抛弃了(周易)八卦以乾为首的观点,认为乾与坤、阴与阳没有先后之分,矛盾的双方相互依赖,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独立存在,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他还认为,矛盾的双方没有固定的主辅地位,在一定条件下为主的一方在另一条件下就会转变成为辅的一方,同样,在一定条件下为辅的一方也会在另一条件下转变成为主的一方,矛盾双方的地位可以转化,人们不应当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的对立面。王夫之还进一步用对立面斗争的观点解释社会现象。他明确肯定:豪强兼并的人家与流离失所的百姓是社会的两级,二者是尖锐对立的。他认为,社会政治生活中发生激烈的斗争,并不完全是坏事,也可能会引出好的结果。他意识到对立面的斗争会促成矛盾的转化。王夫之在《读四书大全说》一书中,批判了宋明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观点,提出了“天理”“人欲”并存不悖的思想。他认为天理和人欲都出自自然,离开人欲就谈不上什么天理。他说:“理欲皆自然”,“终不离欲而别有理”,“天理人欲,虽异情而亦同行……天理充周,原不与人欲对垒”。王夫之在这里肯定了人的自然欲望的合理性。王夫之在《读四书大全说》中,对“道”与“德”的内容及其关系进行了论述。他认为,人们对于一般的“道”,应该遵循和笃信,而对于具体的“德”则应加以变通和弘扬。最后,王夫之得出结论,“故道可弘也,而不用乎笃信也;德必笃信也,而不弘以执之也。”就是说,当人们在把握“道”,即把握一般的规律和原则时,应该把它看作是可以弘扬发挥的东西,而不能把它视为不可移易的教条而加以“笃信”;当人们在把握“德”时,又必须有所“笃信”,不能借口“弘道”而根本抛弃“道”。这里包含了既尊重客观规律,又不把规律当作教条去死守的思想因素。王夫之的思想博大精深,自成体系,达到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的最高峰。
帕斯卡。
帕斯卡(1623~1662年),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1654年,他提出二项式展开系数的三角形排列法,即帕斯卡三角形1651~1654年,他提出了著名的帕斯卡定理。他的物理学主要著作有:《关于真空的新实验》、《液体平衡的大量实验之报导》、《论液体的平衡和空气的重量》。在哲学方面,主要著作有《思想录》。为纪念帕斯卡研究大气压强所做的贡献,压强的单位帕斯卡以他的姓氏而命名。帕斯卡首先是一位科学家,他是近代概率论的奠基者。他又是一位哲学家,其思想理论集中表现在《思想录》一书中。他所建立的直觉主义原则对后来的一些哲学家如卢梭、柏格森以及存在主义者很有影响。《思想录》一书可分作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未提及宗教,仅仅只陈明人性的堕落。第二部分从圣经证明救世主的存在。帕斯卡尔对《圣经》的解释非常严格,显示他是一位不合时宜的基本教义主义者,致使第二部分失去说服力,不过对生活在社会和宇宙的个人先锋形象的描绘仍不失迷人之处。帕斯卡将人类的知识分成肉体的、理性的和精神心灵三种,其论证特性是将严格的限制强加于理性之上,甚至在自然科学、尤其在宗教方面。在帕斯卡的术语中,心灵为理性提供基本的观念,例如时间和空间,同时也运用在与推理无关的情绪、审美学和宗教领域中。帕斯卡一方面以理性批判一切同时又指出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和界限。他主张从两极观念的对立入手,考察人性,以及世界、人生、社会、历史、哲学、信仰等问题。《思想录》是帕斯卡尚未完成的手稿,但大部分业已大致成章,斐然可读,文思流畅,清明如水。1656年,帕斯卡被说服为阿尔诺辩护,因为阿尔诺遭受巴黎索邦大学神学院关于神学理论方面的禁令。帕斯卡以匿名的形式发出了一系列《致一位省长的信》。其中前十封可谓法国最佳讽刺作品,其目标是耶稣会伦理神学。在这种神学辩论尚未结束时,帕斯卡已决定向广大民众发表演说,即用《为基督教辩护》一书发表其见解。直至去世时为止,他一直将聪明才智投入此项辩论工作中。由于其健康情况非常差,以致大部分工作都零碎不堪。这些首次出版的辩论文章,在1670年收集于名为《思想录》的书中,帕斯卡亦以此著作闻名。
夏尔·孟德斯鸠
夏尔·特·孟德斯鸠,1689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拉勃烈德城堡的一个贵族家庭,孟德斯鸠的家族——瑟孔达家庭是一个古老的、出过不少文官武将、且富有田产宅第的“长袍贵族”。孟德斯鸠的高祖父购买了“孟德斯鸠领地”,他的祖父曾任波尔多法院院长,此职后由他的伯父继任。他的父亲是个军人,因不是家中长子,按照封建社会“长子权”的俗规,没能承袭爵位与封地,仅从孟德斯鸠的母亲的陪嫁中得到一处庄院与封地。孟德斯鸠生逢路易十四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由于法王路易十四实行了长期的“绝对专制”,百姓怨声载道。因此,这个“鼎盛”的封建社会实则外强中干。孟德斯鸠11岁到巴黎附近的一所教会学校里读书。尽管学习的内容是一套拉丁文的古典教育,但却使他了解和熟悉了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为他后来的著书立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706年,盂德斯鸠受家庭的影响,专攻法律,两年后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并出任律师。孟德斯鸠到了法定做官的年龄后,被任为波尔多法院参议员。1715年,他与一位军官的独生女、信仰加尔文教的贵族小姐结婚。获得10万镑的嫁资。翌年,按照病故伯父的遗嘱,他不仅继承了伯父的产业,承袭了盂德斯鸠男爵这个封号,而且还继承了伯父的波尔多法院院长的职位。从此,他开始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学术研究活动。盂德斯鸠上仕途之时,正逢路易十五继位。此时法国极端腐朽的封建专制趋于没落,加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冲击,法国社会阶级矛盾异常激烈,形成了僧侣、贵族和第三等级的尖锐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制度内部竭力为自己开辟道路。
盂德斯鸠对世袭的波尔多法院的职务并不感兴趣。相反,成立于1716年的波尔多学士院,倒引起了他更多的热情。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叛者,作为还比较幼弱的法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他从这里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孟德斯鸠博学多才,不仅对法学、史学、哲学等颇有修养和造诣,而且也撰写了有关《论重力》、《论相对运动》等自然科学论文,且有一定的影响。1716年,27岁的盂德斯鸠被选为波尔多科学院院士。1721年,孟德斯鸠发表了鞭笞时弊的名著:《波斯人信札》。此书用讽刺的笔调,勾划了上流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嘴脸,表达了作者对路易十四的憎恨,倾注了法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与感情。此书的发表,使他的声名大震,一举而成了法国文坛上瞩目的人物。1731年孟德斯鸠在游历欧洲各国后,他埋头整理资料潜心著述。1734年,写成《罗马盛衰原因沦》一书,这本书被认为是孟德斯鸠的思想完全成熟时期的著作。此书用古罗马的历史材料来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是由政治制度和风俗习惯的优劣决定的。这本书尽管反映了孟德斯鸠的唯心史观,但他也引证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以及风俗习惯等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共和制来反对专制暴政,显然有着历史进步性。因此此书成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源泉之一。
本杰明·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著名的科学家、资产阶级思想家及伟大的爱国者。本杰明·富兰克林于1706年1月17日生于北美新英格兰波士顿一个制造蜡烛和肥皂的手工业者家里。富兰克林从小就喜欢读书,八岁时被送进文法中学学习。他在文法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庭负担很重,十岁时,不得不离开学校。富兰克林在他父亲的蜡烛肥皂店里工作了两年。后来又跟哥哥詹姆士·富兰克林学印刷。在九年的学徒工期间,他不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一定的印刷技术,成为他哥哥的得力助手,而且还读了许多书,结识了一些藏书爱好者。十四岁时,富兰克林开始练习写作,取得了极大的成绩。1721年起,富兰克林常常匿名为他哥哥的报纸《新英格兰报》撰稿,较受欢迎。另外他还学习了算术、几何学、英文文法、以及《苏格拉底回忆录》等方面的书籍1723年,十七岁的富兰克林离开印刷所到费城去谋生。几经周折后,他在一家印刷所当上了正式的印刷工人。1724年,富兰克林因轻信别人,只身来到伦敦,处境极为困难。他只能靠自己的印刷手艺,在伦敦的一家印刷所找到了职业。1726年10月,富兰克林回到费城重操印刷旧业,借此机会认识了新泽西州的许多当权人物,并开始了他早期的社会政治活动。1730年,富兰克林创办了自己的报纸——《宾夕法尼亚报》,这份报纸印刷很好,他所写的论文又颇能吸引读者,销路日广。这份报纸一直出版到1748年,使富兰克林获得了极大的利益。富兰克林还创办了一个图书馆,这是北美图书馆之母,在普及文化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732年,富兰克林开始出版一种历书,名为《致富之路》。它是一种特殊的历书,其中印有天文知识、经济问题和生活问题等各种知识,也有文艺作品、轻松的诗歌和笑话。这种既有用又有趣的历书一共发行了二十五年,每年一册,风行于美洲、欧洲等地。1736年,他正式参加政治活动,被聘为宾州议会秘书,一直到1751年。1737年,美洲邮务总长聘他任费城邮政局长。为了教育当地青年,他于1743年开始发起组织“美洲哲学会”。到1751年,“美洲哲学会”发展成为美的首批大学之一——宾夕法尼亚大学,为美国的发展培养了不少人才。此外,他还创办了不少公共事业。1737年,他在费城创办了救火队,这在美国也是创举。1751年,他又用募捐的办法办了一所公共医院。自1753年到1775年期间,他任美洲副邮务总长,他注意降低邮费,加速邮递,对美洲邮政大有改进。从1746~1754年的几年时间,富兰克林广泛地从事科学研究。他研究的成果,为自然科学特别是电学作出了很大贡献,在人类科学文化的宝藏中增加了丰富的内容。17世纪电学还很落后,电学实验还只限于毛皮摩擦火漆棒、电能发生火花、人受电花后感到震动等几种。富兰克林深深懂得,只有经过缜密的实验,才能为认识自然提供可靠的根据。于是他开始了研究静电的实验工作。富兰克林是做物理实验的能手,又善于从许多问题中抓住关键性的问题。他的电学实验首先从莱顿瓶开始,得出了极为重要的结论。如“电火花并不是由摩擦而产生的,电是一种在物质中弥漫着的、不能为其他物质特别是水和金属所吸引的基本要素”……富兰克林所得出的结论,为19世纪法拉第在电介质上所做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富兰克林还把莱顿瓶内外两面的电荷定名为阳电与阴电,并用正号和负号表示。这在电学上还是创举。自从有阳电阴电之分后,就使电学开始走向准确的定性的方向,他对莱顿瓶的研究使科学界正确地认识了它的作用,并认识了绝缘体在电学中的重要性。1788年法国科学家库伦发现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有名定律就是从富兰克林这一概念出发的。这是富兰克林在电学上的一大贡献。在大气电学方面,富兰克林也是一个先驱者。他第一个发现雷电是由电造成的。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吸引雷电的著名实验证明了:雷电是自然界的自然现象之一,是大气中的强烈放电现象,其原理类似莱顿瓶中的放电。富兰克林的发现一经公布,就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的重视,这对人类认识自然和控制自然是一个极大的成就。富兰克林在这个实验以后,创造了避雷针,造福了人类。这充分说明了电学研究第一次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密切关系。此外,富兰克林在气象学、生物学、地质学、化学、农学和数学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就:特别是在数学的“幻方”发展史上他创造了八次和十六次两种幻方。由于在科学研究上的辛勤劳动和辉煌成就,富兰克林于1753年同时获得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授给他的荣誉硕士学位。1752年,他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爱丁堡大学、圣安德鲁大学和牛津大学都先后赠给他博士学位。富兰克林是当时著名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同当时欧洲许多著名学者和政治活动家都有直接往来。富兰克林在哲学观点上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一方面承认上帝的存在,承认上帝创造了自然界;一面又为当自然界被创造出来以后,自然界就是服从它本身内在规律的一种实在性东西。这就是他的世界观。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上,他是唯物主义的。
富兰克林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很有贡献。他认识到劳动是衡量价值的尺度。富兰克林还正确地认为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马克思在讲到研究各个社会的经济形态的重要意义时,就引用了富兰克林这个关于人的精确定义。富兰克林的唯心主义社会观比较明显地表现在对宗教的看法上。他一再表明,他只反对英国圣公会和天主教,并认为宗教是“必要的”。富兰克林热爱自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和民统治。他认为以侵略和掠夺为目的的战争是罪大恶极的蠢事。他痛恨种族主义,反对奴隶制度,提出要建立一个所谓“特殊社会”,一切“都应该享受平等的自由和幸福的权利”的社会。在政治观点上,富兰克林具有天赋人权的思想,他把洛克的“生活、自由、私有制”的公式作为自己搞政治活动的指南针。从17世纪初期开始,英国通过一系列的殖民活动,在美洲东海岸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到18世纪50年代,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日益尖锐,英法等殖民者争夺美洲的斗争也日益激烈。富兰克林出于对新兴资产阶级利益考虑,他的活动不得不转到政治斗争上来。1750年,富兰克林被选为宾夕法尼亚州议会议员。他参加了当时的反业主党,成为议会反业主党的领袖。1757年,宾夕法尼亚议会为制止业主和总督的不法行为,派富兰克林到伦敦去向英王请愿,由于英国殖民者不肯放既得利益,谈判形成拖延局面。富兰克林在报上发表文章,揭露殖民制度的罪恶。他的言论引起了广泛注意。这迫使宾夕法尼亚的业主们主动做了让步。1762年,富兰克林回到美洲。1764年,为请求英王保护殖民地的权利,宾夕法尼亚议会又派他去伦敦,但英王及其政府一意孤行。1770年3月5日,发生了波士顿人民因反对《唐德森税法》而惨遭英军屠杀的波士顿惨目惊心。1775年5月5日,富兰克林从英国回到费城,担任宾夕法尼亚法治委员会主席,负责组织义勇军,采办军火,发行军需公债,用武力保卫宾夕法尼亚。同时他还是宾夕法尼亚议会主席,和潘恩共同起草了宾夕法尼亚宪法。宾夕法尼亚议会派他出席了1776年5月召开的第二次大陆会议。
1776年7月4日,第二次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布殖民地与英国分离,建立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富兰克林参加了宣言起草工作。为了争取国际援助,1775年11月,大陆会议成立了一个由富兰克林为首的秘密委员会(即后来的外交委员会)。1776年12月,大陆会议派富兰克林前往巴黎,向法国外交部递送正式外交照会,提议同法国订立商务条约和同盟条约,促使法国参加反英战争。尽管法国舆论一致主张援美,但法国政府却是动摇的,富兰克林的使命极其艰巨。
1777年10月,英将柏高英在纽约的萨拉托加战败投降。1777年12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发表声明:准备承认北美政府和法国政府签订的《美法友好商务条约》和《美法同盟条约》。富兰克林的努力最后取得了成就。同年6月,英法两国不宣而战。1780年,法国的远征军抵达北美参战。富兰克林出使法国的外交成就,对北美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起了重大作用。美国独立战争以美国人取得最后胜利而结束。1787年6月,大陆会议派遣著名人物约翰·亚当斯、杰斐逊和富兰克林等三人为和谈代表,1783年9月3日,英美和约最后在巴黎签订,英国正式承认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独立。1785年7月,富兰克林取道英国回美国,立刻被宾西法尼亚选为州长。他接连四年担任宾州州长职务,在州长任期内,他采取了许多政治统一的措施,改变了宾州的外境;举办了一些有利资本主义发展的公共事业;大力发展了他一手创办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用以培养该地青年。
1787年5月到9月,美国在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制定美国宪法,八十一岁的富兰克林仍以宾州代表的身份出席会议。富兰克林是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之一。美国宪法中的两院制,就是他为了调和各州的争执而提出的建议。1788年以后,富兰克林不再担任政府官职了。1790年4月17日,这位美国爱国者、科学家、资产阶级思想家与世长辞了,他为新兴的美国资产阶级的事业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德尼·狄德罗
德尼·狄德罗,1713年出生在法国朗格尔城。狄德罗11岁时被送进了郎格尔天主教耶稣会中学。在耶稣会学校的4年里,他学会了很多东西。1726年8月23日,13岁的狄德罗当了神甫。老神甫很满意他。本来狄德罗是有可能成为教会高级官员的,可是狄德罗却说:“我宁愿当一个默默无闻的哲学家。”狄德罗酷爱书籍,一次,他在一家书店里发现了伏尔泰的《哲学通信》。他一打开这本书,就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过去了……直到傍晚书店关门,他才被店员说服离开了书店。狄德罗走到街上,一面走一面继续读书。完全沉浸在炽烈的激情之中。他站在滚滚的塞纳河边对着伏尔泰的书暗暗发誓,他要为自己的祖国奋斗一生。1742年1月的一个夜晚,狄德罗跟着一位朋友来到“摄政”咖啡馆,认识了卢梭,两人成为好朋友。1742年,狄德罗结婚成了家,同时翻译了斯塔尼安的3卷《希腊史》;又同另外两位作者合译了罗伯特·詹姆斯的《医学辞典》。这部辞典1743年在英国分3卷出版,译本分6卷出版。1746年,狄德罗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哲学思想录》。这本书以随感的形式,论证天主教关于上帝迷信理论的荒谬性,具有明显反封建、反宗教的倾向。一年后,狄德罗又写成宣传无神论的《怀疑论者的漫步》,1749年,他写了著名的《论盲人书简》,此书大大触怒了统治者,惹来了一场灾难。1751年《大百科全书》第一卷出版后,它的意义很快就为人们所理解。伏尔泰称赞:《大百科全书》这项事业将是法国的光荣和它的非难者的耻辱。而狄德罗正在给这部巨著不时增砖添瓦。在这些“砖瓦”当中,就有他写的那个著名条目“智慧”。《大百科全书》的编写和出版,形成了法国启蒙思想运动的高潮。狄德罗在自己的哲学论著《达朗贝和狄德罗的谈话》、《关于物质运动的哲学原理》中,看到了物质是第一性的,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而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这已经大大超越了他同时代的思想家,接近了近现代唯物主义的观点。狄德罗在文学艺术上建立了现实主义的文艺理论体系。狄德罗的美学思想,贯穿了唯物主义的精神。他反对“纯艺术”,坚持“美”和“真”的联系。在文艺理论中,他运用唯物主义的原则。提出了艺术美在于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论,他还号召作家到农民茅舍里去寻找题材,主张用流利的日常语言而不用典雅的诗句来表现市民的生活。狄德罗是法国18世纪杰出的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恩格斯称赞他是“为了对真理和正义而热诚地献出了整个生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