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国学经典2

《淮南子》是一部杂家学术著作吗

《淮南子》是汉代的淮南王刘安及其手下门客所作。刘安是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他召集天下才能出众之士,相聚讨论天下兴亡、学术方技,搜罗古史佚闻。这些讨论的结果,便汇成了《淮南子》一书。

战国时期社会纷乱,从而出现百家争鸣的思想活跃期,但西汉以来的统一局面却使这一活跃局面消失,政治观念和学术思想的大一统代之而起。但是战国诸子们留下的精神并未因此消失,反而随着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统一融入当代学术之中,使其空前繁荣。刘安的功绩,就在于搜集、整理并发展了汉代的学术成果,而写成《淮南子》一书。该书对总结、保存汉代学术成果有重要作用。

《淮南子》的主要思想取自道家吗

现存的《淮南子》共20卷,包括《原道训》《淑真训》《天文训》《地形训》等。该书是汉代一次思想大一统的成果,为适应汉初一统的需要,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儒墨之长,名法之差。

本书的主要思想取自道家,引用《老子》共16条,其中提到“无为”,并进一步阐释,认为无为应当按照自然与社会发展之规律而行,从而为原有的道家思想充入新的现实内容与科学观念,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在政治观念上,《淮南子》则吸收儒家的重民思想,认为百姓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国家的安定取决于君民关系的和谐与否。换言之,百姓是国家的基础和根本,只有这一基础稳定了,国家才能稳定。因此,他十分痛恨暴君的残酷统治,并在书中加以批判。

《淮南子》博采众家之长,融合百家,形成了庞大的理论体系,为汉初的一统提出一套治国的理论。

《淮南子》的思想哪些文字表现最精彩

《淮南子·原道训》:“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里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

这段文字是对道家思想的继承。

《淮南子》产生之前,经过东周、秦汉之际数百年的战乱,人民深受战火的侵扰,因此渴望安定的生活。汉初统治者吸纳黄老无为之治的思想,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国家从战乱和凋敝中恢复过来,逐步走向繁荣。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淮南子》的作者们也受到黄老思想的影响,因而在作品中流露出而出。

《淮南子》虽然博采众家所长,但独以道家为主。《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是他对宇宙自然的看法。《淮南子》也继承这一观点,专门辟出《原道》《道应》两篇对此进行专章论述,另外在其它各篇中也有所阐述。

《淮南子》中道的思想继承自《老子》中道之神秘莫测、不可名状的特点。而这种顺乎自然,应乎时运的自然天道观也的确适应汉初休息养民的政策。《淮南子》所提出的治国之策是与历史潮流相一致的。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思想的汇集吗

韩非,战国末期的韩国贵族,为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并逐步取代奴隶主阶级。为适应新的阶级统治,法家提出一系列治理国家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并有商鞅、申不害等人在各国实践理论。在此情况之下,韩非总结法家的思想,写就《韩非子》一书。

韩非在韩国时就曾多次上书韩王,要求变法,以求富国强兵,却一直未能得到采纳。后来韩非出使秦国,又游说秦王嬴政,他的才能得到了秦王赏识,但同窗李斯嫉妒他的才能,便向秦王诬陷他,韩非因此被捕入狱,又被迫服毒自杀,死时年仅40岁,只留一部光辉灿烂的《韩非子》。

《韩非子》对先秦法家思想有何贡献

今本《韩非子》存20卷55篇,是对先秦法家思想的一次大总结,阐述法家要求建立统一之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政治主张与理论,韩非最重要的观点是提出“法、术、势”理论。法指法令,术指策略、手段,势是权势,他主张结合三者以构成君主集权的根本措施。

韩非思想的核心,是以法治国。他总结历史上以法治国而强兵富国的经验,提出必须走上“法治”的道路。韩非提出在统治中应当赏罚并用,而赏罚依据是否遵守法,有功则赏,有罪则罚。君主在施行赏罚时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来论,必须循名责实,以减少赏罚的错误,由此可知法治观念在韩非政治思想中的重要性。

韩非政治策略的另一重要方法是奖励耕战。他认为重农尚武是富国强兵之本,因此主张让百姓积极发展生产,建立战功,以保障国家的物源、兵源,为国家统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韩非的理论由前法家学说来发展,而更彻底、更符合时代的要求。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他将法家思想发展到极端,也产生了诸多片面性的偏激观点。

《吕氏春秋》综合了不同的思想流派吗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国宰相吕不韦召集手下门客编纂而成。由于众门客分属不同的思想流派而各有千秋,因此该书成为杂家代表之一,其综合战国各家之思想,如有抵触之处,也不足为奇。

战国末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统一天下已是大势所趋、指日可待。作为秦相的吕不韦清楚地认识到这一形势,并考虑到统一天下后秦国长治久安的问题。他认为必须从古代及当世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政策,因此汇集门客及天下有才之士编成《吕氏春秋》,期望秦王能从中吸取统治之道。

《吕氏春秋》有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吗

《吕氏春秋》共分为八览、六纪、十二纪,共二十余万言。其中八览包括有始览、孝行览、慎行览、先识览、申分览、审应览、离俗览、恃君览。此八览是书中主要思想所在,因此《吕氏春秋》又称《吕览》。

《吕览》内容十分广泛,几乎包括学术领域的各个方面,是名副其实的杂家。与所有先秦哲学著作一样,该书也提出宇宙发展的规律问题,例如“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这与后世“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思想是一致的。

同时,他也认识到宇宙、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在互补、相生相克的变化运动中保持着平衡,这种思想在先秦时代无疑是先进的,而将此应用于国家治理上,便产生了不泥古、求新、求变的思想。另外,儒家“民贵君轻”思想在此也得到进一步发挥,除此也涉及墨、道诸家的思想。此书杂融先秦各派,可谓包罗万象。

《吕氏春秋》反映的是法家法治思想吗

法家思想是《吕氏春秋》中最重要的思想内容之一,后来为秦始皇所采纳,成为秦的治国之方。此段文字反映法家的法治思想,认为对国人的奖惩不能按照统治者个人的好恶来决定,而应该取决于办事者所做事情的结果好还是不好。这充分体现了法家的法治思想,统治者不应该以亲疏来行赏罚,而应当看实际效果。

在战国时代,能提出法治思想并将其应用于政治实践中,的确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它让人民中有贤能的人能进入上层。同时,法治也有助于培养一视同仁的思想,任何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毫无特权可言。这也与我们今天提倡的法治思想一致,其对现代社会的政治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春秋繁露》是春秋一统思想的发挥吗

《春秋繁露》17卷82篇,哲学著作。作者董仲舒,河北广川人,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西汉哲学家,经学大师。此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并结合阴阳五行学说,旨在发挥春秋大一统思想。

在宇宙观上,董仲舒把天当作至高无上的神,建立“天人感应”论。在人性论上,董仲舒根据神学人性论,建立起“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在历史观上,董仲舒提出“三流”“三正”的历史循环思想,他将儒家哲学神学化,用以顺应巩固统一的封建制度。

董仲舒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

《春秋繁露》的思想是形而上学的吗

《春秋繁露》全面论证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所谓道,是根据天意建立起来的统治制度和方法,《春秋繁露》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加以分析判断,认为这个道是永恒的、绝对的。

它说:“凡物必有合。合必有上,必有下;必有左,必有右;必有前,必有后;必有表,必有里;有美必有恶,此皆其合也。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

这里,它承认对立面的普遍存在,具有一些辩证法的因素。但它认为这些对立面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协调服从的关系,否定矛盾双方的斗争。虽然它承认矛盾的两个方面的性质、地位不同,但阳和阴双方,一主一从,一尊一卑的地位是永不可改变的,更不能转化,这是“天之常道”。

然而,历史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的,王朝更替时有发生,为了解释这一现象,董仲舒提出了三统、三正的历史发展观。我国农历的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可以作为正月,每月初一日为朔日,朔日有从平旦、鸡鸣、夜半为开头的三种算法。

每一个新王朝上台后,都要改变前一个王朝的正、朔时间,这叫改正朔。如果新王朝选择农历正月为岁首,则尚黑色;如选择十二月为岁首,则尚白;如选择十一月为岁首,则尚赤色,这就是所谓正三统。

每个正朝都应按照自己的选择改换新的服色,这叫“易服色”。不管如何循环变化,维护封建统治的道和天一样,是永远不变的。“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改道之实”。所以,三统、三正也是董仲舒借天意之名宣扬“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理论武器,目的是长期维护封建统治。

董仲舒的神学体系包括什么思想内容

董仲舒的神学体系包括三纲、五常、三统、三正、性三品诸说。在《基义》篇里,谓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之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是故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综合前论,即是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并把“仁义礼智信”五种封建道德伦理规范,与金木水火土之五行相比附,则为五常。三统与三正实际上是仲舒的历史观。

《春秋繁露》大力宣扬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观,为封建等级制度和伦常关系的合法性制造舆论。早在春秋时期,孔子便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后来韩非发展了这一思想,并为三纲划出了一个明晰的轮廓:“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

董仲舒对此加以继承和神化,第一次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他说:“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

虽然尚未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正式条文,但其意思已很明确了,待西汉末成书的《礼纬》就把三纲的条文具体化了。三纲以君为臣纲为主,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从属于君为臣纲的,最根本的是要维护君权的统治。

董仲舒在本质上是否认历史发展的吗

秦汉以前古书记载有夏商周三代,董仲舒遂认为夏是黑统,商是白统,周是赤统,改朝换代只不过是“三统”的依次循环,只是“改正朔,易服色”,在历法和礼仪上作形式上的改换。

夏以寅月为正月,商以丑月为正月,周以子月为正月,三代的正月在历法上规定不同,故被其称作三正。在董仲舒看来,一个新王朝出现,无非在历法上有所改变,衣服旗号有所变化,此即为“新王必改制”,表示一个新王朝重新享有天命。

从三统、三正论中不难看出,董仲舒否认历史的发展,王朝的更迭只是形式上的改变,实质上却是绝对不变的。

《春秋繁露》中所谓的性三品,即是圣人生来性善,小人生来性恶,中人之性,则可善可恶,性善圣人则是天生的统治者,中人之性则可以教化,逐渐变善,至于小人则是“斗筲之性”,只能接受圣人的统治。

总之,此书内容反映了作者的整个哲学思想体系,这种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学说的思想体系,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与影响。

董仲舒的神学蒙昧主义制约着皇权吗

《春秋繁露》以哲学上的神学蒙昧主义,政治上的封建专制主义为基础,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思想体系,尽管以后各个王朝的哲学形态有所改变,但这一思想一直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书中将自然现象与社会问题进行无类比附,得出自己需要的结论,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影响恶劣。

当然,学术界也有不同观点,这一观点认为,正是董仲舒的“神学蒙昧主义”在制约着皇权,在皇权具有绝对权威、社会又还没有出现可以与皇权抗衡的时代。

恰恰是董仲舒的系统的天人感应论在制约着皇权,使皇上不敢为所欲为,正是这一思想文化的因素在维系和制衡着社会力量,这对家天下时代有效防止天子滥用权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董仲舒说,屈民而申君,屈君而申天。所以,不能用现在的眼光来笑话古人的愚昧,其实在那个时代,他们看得比我们要深刻和长远得多。

《象山集》是关于心学的理论吗

陆九渊,字子静,号存斋。他曾在贵溪山书象院讲学,人称象山先生,是宋代心学的鼻祖。他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曾入仕,当过荆门的地方官,有颇佳的政绩。他生活在南宋偏安的时代,当时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处于动荡之中。

陆九渊一方面想维护南宋王朝的统治,另一方面又面临社会的动荡与对治邦安民的渴望,于是在自己的哲学中开辟了心学这一块天地,既论及主观的“心”,并兼及客观的事。他的哲学著作被门人及其子结集成《象山集》。

《象山集》是陆九渊哲学的全部精华,是心学的开山之作,在我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首先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为自然是发展变化的,因而反映自然的理论也是发展、变化的,其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人只能认识、把握它,这无疑是深刻而正确的见解。

陆九渊将心提高到本体论的高度,主张“心即理”,从理学走到心学,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观点。依其学说,则吾心是人的主观世界,同时客观物质世界也为人心所固有,是人心的体现。

如果没有吾心,宇宙便会失去其本体,因此吾心就是世界的本体。陆九渊又提出自觉本心的认识论,认为人都有羞恶之心,这是与生俱来的,是永恒不变的,是人的本心。

只有具羞恶之感,心才是存在的,否则,心就已经死了。而保有这颗本心,能让人成为圣贤,能够为公而不为私。如何保有本心?陆九渊认为应当不自暴自弃,要安于命运,反对世俗的诱惑。他的主张为杨简、王阳明所发扬,成为我国哲学上颇有影响的一派,即心学。

《朱子语类》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吗

朱熹,一字仲晦,号晦庵,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是当时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他自幼聪明过人,19岁中进士。从当时名师学习,对经学、哲学、史学、文学、佛学乃至天文、地理均有深入研究,堪称全才,但他的主要致力于儒学经典的注释上。

宋代统治者重视文人,使众多文人从衣食之忧中解脱出来,专心学术研究。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儒学也得到空前发展。

在这种风气影响下,朱熹也对经学发生浓厚兴趣,他不仅注释古代经书,而且还著书立说宣扬儒学观念及封建伦理纲常。当时的学术十分活跃,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又会形成一些对异己观念的批判,而这成为《朱子语类》的主要内容。

《朱子语类》是朱熹门人对其语言、论说的记录。现存140卷,内容囊括四书、五经、哲学、历史等各个门类,主要是朱熹晚年思想的精华。他在晚年对自己的早期思想所做的修正,在书中也得到反映。《朱子语类》包括朱熹理学思想的精华,朱熹哲学的基本课题是理,他的理就是道、太极,是哲学的最高范畴。学识广博的朱熹还把自然科学知识融入理的研究中,提出了以地球为中心的天地生成说,这在当时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理学的核心是“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指的是三纲五常。朱熹当然也是三纲五常的坚决维护者,但他的三纲五常与明清人所提倡之压抑人性的哲学不同,而是把三纲五常当作拯救国家于危亡之中的武器,并以此批判昏君、奸臣,竖立自己的高尚节操。

他还认为抗金御侮就是天理,忠于国家、忠于君主、坚守君臣之义、夫妇之伦就是守礼。而针对当时佛教泛滥的情况,他提出“人之大伦,夫妇居一,三纲之首,理不可废”。朱熹的哲学思想对后世有相当大的影响。

三纲五常和气理之说是朱熹思想核心吗

《朱子语类》是朱熹思想之精华,他所提倡的三纲五常虽被后世统治者作为欺压人民的工具,但其思想本身及其爱国主义精神仍是值得后人研究学习的。阅读时要拋弃陈旧,从原著中吸吮其思想之精髓,当然也要注意其思想糟粕之处。

朱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气与理的问题。他认为理与气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但又密不可分。理是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但却不是玄妙不可捉摸的,它一方面是阴阳五行之极,另一方面又体现在日常行为之中。

而气则是有形的,气凝聚以成万物。他并提出“若气不结聚时,理亦无所附着”,意谓抽象的理若离开有形的物体,则无法依存。

在自然之中,理是太极,万物统一于太极,但太极的理又具体体现在万物之中。朱熹从佛教中吸取了一句话来比喻这种道理,这就是他常说的“月印万川”。

这是宋代理学思想的精华所在,是理学家对宇宙的解释。而理在社会生活中就是仁义礼智信,就是三纲五常。这是宋明理学宣讲的重要内容,也是朱熹的主要精华。他从自然之“理”的论证中得出理的永恒绝对性,也同时论证了三纲五常的永恒绝对性。而这一点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认同,将三纲五常作为他们统治的工具。

《论衡》与当时的主流思想抗衡吗

王充,字仲任,东汉会稽人,是东汉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与当时居统治地位的谶纬儒家思想相抗衡的哲学家。王充先祖曾因军功封爵,但在豪门仕族的逼迫之下,家道中落。

家族的历史,加上本人在政治中的不得志,使王充转而用笔来讨伐时代。王充生活的时代,社会相当稳定,但因西汉末年的政治危机与农民战争的沉重打击,使皇帝不得不依靠豪门贵族的支持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从而形成了豪门贵族对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把持。

他们在思想上的统治工具就是谶纬哲学,而迷信鬼神对国家统治及思想带来许多不健康影响,也使人民生活受到影响。

因此,王充勇敢地站出来反对它,写出《论衡》一书与之抗衡。他期望得到王朝的重视,把自己的思想作为国家指导思想,但在当时根本不可能成功。

《论衡》最初大约有一百篇左右,但在上千年的流传中几经遗落与补救,现存30卷85篇。该书主要是针对东汉流行之谶纬儒家而作,被当时统治者视为异端。天道观是我国古代哲学基本命题之一,王充也论及此问题,并在当时哲学上处于领先地位。

他认为天地是含气的自然体,此说从根本上否定了汉儒的天人感应说。王充在文章中对汉儒的理论进行无情批判,是汉代唯一与天人感应论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此外,王充还论及对人的性命、生死的看法。他认为人性的善恶决定于所禀的元气,表示人之命有寿命、禄命两种。人和万物都有寿命,寿命的长短由所禀之气决定,而后天的积善行德并不能延长寿命。

禄命包括死亡与祸福,而诸多社会因素,例如朝政的失误等,都会对人的禄命产生作用。王充思想的另一个重点是无神论,他在文章中批判修道成仙与死而为鬼的谬论,从而否定世俗的鬼神论。他认为人是“精神以血气为主,血气常附形体”,精神与形体是相依而存的,这从哲学观点否定了鬼神论。

《论衡》反映的是唯物主义思想吗

天人感应是自建汉以来占据统治地位的一种思想,成为封建皇帝维护自身绝对权威的一种手段。作为天之子的皇帝,自能与天对话,知吉凶祸福,而王充则剥下其虚伪的外衣。

他认为天地是含气的自然体,“气凝而成体”。万物生成,四时寒暑,雷雨暑风电等,都各有其气,不是皇帝或其他人能决定的。而所谓靠人皇的言行感应上天,以使之感而降福、降祸的说法,是极荒谬的。

《论衡》的唯物主义思想与无神论,是我国封建社会里的一道异彩,同时对破除近年来某些人的迷信、算命、邪教等有神论看法,也是极有意义的。但本书也宣扬诸如自然天命说、适遇之数一类的错误看法,在阅读时应当摒弃此类说法,而取其精华。

二程理学是后来的官方哲学吗

二程是指程颢和程颐兄弟。程颢,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二程集》为程颢、程颐兄弟的主要学术著作,其反映了二程的理学思想。

二程生于世家,幼年受到周敦颐的影响,对道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创立二程理学。二程兄弟重视授徒讲学,弟子众多,程学因而得以广泛传播,终成官方哲学,影响了几个朝代。

北宋时期,一方面生产技术日益提高,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思想文化相对繁荣,学术和人才较受尊重。但另一方面,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也逐渐加深。二程兄弟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气和危机的时代里。

二程理学是理论性和思辩性俱强的新儒学,它以复兴先秦孔孟之道为宗旨。此外并融会、综合了佛、道的不少观点,认为客观自然的天理是宇宙的唯一本体,而天理既是自然界的法则,也是人的先验的道德本性和社会的纲常伦理。

二程之术宗旨基本相同,都把理作为天地万物的本源,以理为最高范畴。二程学说最显著的差异在于:程颢宣称“只心便是天”,而程颐则认为“吾儒本天,释氏本必”,将心与天对立起来。二程之学兼具人伦和物理,但人伦是重点,伦理思想处于主导地位,而天道观为从属。

他们主张“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要进行道德涵养和道德实践,以便恢复和保存心中固有的天理。同时主张通过学习成为圣贤,修复完善的人格。在伦理观上,他们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在政治观上,他们崇尚仁义道德而避谈功利。

《二程集》是讲公私关系的哲学吗

二程兄弟把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以及人与人关系和谐化、稳定化的行为准则称作天理;把破坏这种规范和准则的个人的过度欲望称为人欲、私欲。天理和人欲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并非完全脱离人的感情欲望。

他们认为,人们正当而本然的感情欲望是天理的体现,只有那种过分的、损害他人正当利益的欲望才是人欲。正当的欲望,比如人们的饮食、居室等奉养要求以及国家的刑罚、征讨的欲望是符合天理的,是维持人们生命和国家生存发展所必需的。

这种正当的欲望是本,但由这种本而产生的末,就会远离先前正当欲望的界限,而产生峻宇雕墙、肉林酒池、淫酷残忍、穷兵黩武等各种欲望,这就是人欲。

应当减损这种不正当的人欲而复归本来的天理,这实际是讲如何处理公欲与私欲的关系。本然的、合理的私欲是允许的;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应当以公欲为先,减省私欲,不使私欲过度膨胀。

《二程集》是新儒学的重要著作,其所阐述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有些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但它也包含了一些陈腐的伦理纲常,空洞的道德说教,这些是应该舍弃的东西。

《传习录》是心学派重要代表作品吗

《传习录》是我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它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也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传习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别号阳明,汉族,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于阳明洞学习,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二程、朱、陆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世界观与人生观均载于《大学问》一文中。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传习录》是发挥心即理哲学命题吗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传习录》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

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熹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

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在他看来,朱熹的格物穷理说恰恰是析心与理为二的。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论服务的。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含义。然而,如果偏重从本体论研究它,就会忽视它在王阳明修养论中的基础意义。

《明夷待访录》是一部治国之策吗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浙江余姚人,是我国早期伟大的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生活在明王朝灭亡和清王朝入主中原这样一个巨大转型期。作为由明入清的遗民,保持着自己的风节和民族的尊严。

另一方面他又清醒地认识到旧的君主专制政体的极端腐朽,已经不再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在这种种因素影响下,黄宗羲一面批判君主专制的黑暗,一面又构想新的制度,为未来描绘一幅蓝图,从而写成了《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带有浓厚的民主启蒙思想,是我国启蒙思想的早期著作之一。首先,他从明王朝的覆亡中看到了君主专制政体的黑暗、腐朽和不合时宜,因而在书中给予其无情的批判。同时,他也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未来社会的蓝图。

他在书中提到了“人各得其私”“人各得其利”的观点,这一观点的产生与市民阶层的崛起是分不开的。而他的这种私利愿望,也不排斥除公害、兴公利,这种思想明显地体现出新时代的烙印。黄宗羲还认为对国家法制不能仅仅局限于局部的变革,应进行大的变化,为国家立大法,这代表立宪思想的萌芽。

《明夷待访录》提出的反对独裁建立国家的民主、平等、自由等观念及经济、法律、政治的措施,对于今天从事国家建设也有相当借鉴作用。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吗

《尚书》,最早称《书》,汉代始称《尚书》,被奉为儒家经典后又称《书经》,其中《尚书》一名是现今通用的正式名称。

相传原来有关上古历史的简册很多,到了孔子删选为百篇,并按时代次序加以排列,编成了《尚书》的第一个选本。

秦末汉初,战乱频繁,《尚书》的先秦完本便彻底失传了。《尚书》版本有三种: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伪古文《尚书》;前两种版本在唐朝时已失传,伪古文《尚书》至此成为唯一传本。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它是部分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上古史之著作的汇编,其中保存了大量殷周时代的原始史料,是了解和研究上古历史的最重要的必读书。同时,作为儒家五经之一,《尚书》对我国古代社会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很大。

《山海经》是神话资料最多的奇书吗

《山海经》,大禹、伯益所著,但经后人多次增补之后,已看不出大禹、伯益所著的迹象。《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

《山海经》是我国现存古籍中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一部奇书。该书分《山经》《海经》两个部分。现存《山海经》共收18篇,分《山经》5卷,《海经》13卷。其中《山经》又称《五藏山经》,包括《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5部分;《海经》包括《海内经》4篇、《海外经》4篇、《大荒经》4篇、《海内经》一篇。书中记载了许多国家和民族离奇的故事,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及思想状况。

全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天文、地理、气象、历法、医学、动物、植物、矿产、水利、民俗、宗教、神话等。千百年来,它以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海内外的读者。

《山海经》是我国古籍珍藏之最吗

说起《山海经》,国人大都知道这是一本风格独特的奇书、怪书。就其叙述的内容而言,从天文、地理、神话、宗教,到民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天南海北,包罗万象,堪称我国古籍中蕴珍藏英之最者,实为研究上古时代绝好的宝贵资料。

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无经,所以,《山海经》的书名虽最早见之于《史记》,但司马迁观之却叹曰:“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因此,直到约百年后汉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奉命校勘整理经传诸子诗赋,才将此书公之于众。

《山海经》涉猎之广,内容之奇杂,从古至今使人对其该归于何类多有分歧。《汉书·艺文志》将它列入形法家之首,《隋书·经籍志》以下则多将它归入地理书,但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却谓其为“小说之最古者尔”,鲁迅先生则将它视为“古之巫书”。

《春秋》是古代编年体史书吗

《春秋》古代编年体史书。原为先秦各国史书的通称,又是鲁国史书的专称。今传《春秋》相传为孔子在鲁国史书基础上修订而成,但唐宋以后的学者对此提出了怀疑。此书是大事记式的编年史,书中以鲁国的12位国君序,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史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间的政治、军事、外交、祭曲、灾异等事,均有所记载,其内容证实可信。

此书记事极为简略,但体例严谨,文字省净,被后人推崇为“简而有法”的典范。甚至有人认为它在遣词造句中都寓有褒贬,并大力宣扬这种所谓“春秋笔法”,对后人的写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春秋》三传是儒家解经之作吗

在历史上《春秋》是儒家五经之一,是孔子借由记载各诸侯国重大历史事件,宣扬王道思想的。

《春秋》最初原文在语言上极为精练,遣词井然有序。就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

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喜《春秋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现《春秋》原文一般合编入《左传》作为经,《左传》新增内容作为传。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为春秋作传者共五家:《左氏传》30卷,《公羊传》11卷,《毂梁传》11篇,《邹氏传》11卷,《夹氏传》11卷。其中后两种已经不存。《公羊传》和《毂梁传》成书于西汉初年。

《左传》有两种,一种出于孔子旧居的墙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体写的,称为古文;一种是从战国时期的荀卿流传下来的。《公羊传》和《毂梁传》与《左传》有很大的不同。

《公羊传》和《毂梁传》讲“微言大义”,希望试图阐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但有人认为有些内容有牵强附会的嫌疑。《左传》以史实为主,补充了《春秋》中没有记录的大事,一些纪录和《春秋》有出入,有人认为左传的史料价值大于《公羊传》和《毂梁传》。

《左传》是春秋时代鲁国的编年史吗

《春秋》一书以鲁国为记事中心,主要记载春秋时期出现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而多方面地展示了春秋时期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春秋》一书产生后,相继出现了许多解释《春秋》的书,最著名的是“春秋三传”,即《左传》《公羊传》和《毂梁传》。

《左传》最为著名。《左传》全书共30卷,计二十多万字,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间之春秋列国史。全书取材广,内容详实,叙事生动,不但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为深刻的描述,且对那个时代的几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有着形象的刻画。

《左传》虽为史学著作,但其文学价值也不菲,曾有部分文艺理论家将其与《国语》《战国策》并称为先秦散文的三大典范。

《左传》比《春秋》记史详尽吗

与《春秋》相比,《左传》更君详细地记载了春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活跃在春秋历史舞台上的诸多重要人物,而较有系统地勾勒出周朝王室与诸侯列国兴亡盛衰的总体轮廓,同时还大量地载录了当时在我国所发生或观察到的重要的自然现象。

《左传》一书在内容安排上有主次分别,从记事篇幅来看,前期较为简略,后期较为详富。后期尤以襄、昭二公为最,其在位的时间跨度约为整个春秋的四分之一,但内容却占全书之半。从记事对象来看,则以晋、楚、鲁诸国撰述较多,齐、郑、宋、卫、周、吴等国较略。

《左传》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而且也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它以详实珍贵的史料、严谨有致的笔法和优美流畅的语言,奠定了其在我国古代学术领域的独特地位,为我们全方位地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脉络与蕴质,提供了根本性的依据。

《国语》是一部先秦历史的百科全书吗

左丘明,相传他是位盲人,曾出任过鲁国“太史”一职,是先秦时期最著名的史学家之一。《国语》出自左丘明之手的说法约始于司马迁,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称:“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多变的时代。当时,齐、晋、楚、秦、吴、越等大国争霸,弱小诸侯受到欺凌与征伐,社会处于剧烈的变动和转型之中,留下许多值得人们深思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国语》的作者“因圣言以摅意,托王义以流藻”,采录自周穆王以来到智伯灭亡这一时期的各种重大事件,将各种历史人物的言辞、议论和对话汇集起来,其目的就在于警醒当世、启发后人。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吗

《战国策》不是某一个人的作品,它是战国至秦、汉间的纵横家游说之辞和权变故事的汇编。

战国时代,有人专门从事外交策略的研究,讲究如何揣摩人主心理,运用纵横捭阖的手腕,约结与国,孤立和打击敌国,史称纵横家。

他们对谈说之术非常重视,为了切磋说动人君的技艺,就不断地收集资料,储以备用,有时并自行拟作,以兹练习,《战国策》中的许多篇章就是这样产生的。到西汉末年,刘向进行全面校订和整理,因为全书主要记录“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了策谋”的活动,所以定名《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文学价值相当高的重要史籍,它上承《左传》《国语》,下开汉代的《史记》,在史传文学的发展史上起了桥梁作用,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依据之一;作为文学作品,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散文和辞赋之创作产生重大影响,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汉书》是语录体儒学经典吗

《汉书》又名《前汉书》。作者是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他出生在一个充满学术气氛的家庭,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显示出多方面的才能。其父班彪一生从事续补《史记》的工作,共写出《后传》六十五篇。父亲死后,他着手整理《后传》,并在此基础上开始《汉书》的编写。在以后的二十多年中,班固精思熟虑,专心写作。永元四年,窦宪图谋叛乱,事情败露而自杀。班固因受牵连,死在狱中。

班固的《汉书》原为100卷,今本依唐人颜师古注本,又折出若干子目,共计120卷,八十多万言。上起汉高祖元年,下终王莽地皇四年,记述西汉王朝230年历史。

《汉书》内容极其丰富,以类目计,可分四类:

第一类是“帝纪”共12卷。因为汉高祖刘邦是汉王朝开国之君,所以《高帝纪》置于诸“帝纪”之首。此外,分记惠帝、高后、文帝、景帝、武帝等各为“帝纪”一卷。

第二类是史“表”,共8卷。分记诸侯王、异姓诸侯王、外戚、各朝显臣及百官公卿大事。

第三类是“志”,共10卷,分记礼乐、刑法、社会经济、水利建设、重要文化以及天文、地理等情况。

第四类是人物传记,共70卷,反映西汉各种代表人物。他们之中有战功赫赫的将军,有威武不屈的使节,有极力维护皇权的大臣,有权术圆通的野心家,有草菅人命的酷吏,有重义轻生的游侠,有皓首穷经的学者,有腰缠万贯的巨商,还有争宠的后妃,厚颜的佞幸等。通过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其活动,可以了解西汉社会各方面的情况。

《后汉书》是一部优秀的史学名著吗

《后汉书》也称《前汉书》,是我国古代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史学名著,它详尽地记述了西汉王朝230年间的历史,在政治、经济、军事、文教以至中西交通,文化交流等方面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成为我们今天了解和研究西汉社会的一部主要著作。

《后汉书》是一部文采横溢的史书吗

《后汉书》是一部优秀的史学名著,在二十四史中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在史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汉书》叙东汉一代史事,精炼周密,颇有创新,文采横溢,议论横生。自《后汉书》问世,前此诸家关于后汉的史书便逐渐被淘汰,独范书历一千五百余年流传至今,成为研究东汉历史最宝贵、最主要的资料。

《后汉书》继承了《史记》《汉书》的体制,基本上按照已有的传目去述事和写人,但又不完全囿于旧有的模式,而是针对东汉一代特有的社会风尚和时代特点,适时制宜地创设一些新的传目去反映之,例如增加了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和列女等传。每个类传都集中反映一组性质相近的历史人物,都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东汉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历史现象。

《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国别史吗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生于三国末西晋初,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市)人。“少受学于散骑常待谯周,治《尚书》《三传》、锐精《史》《汉》,聪警敏识,属文富艳。”

陈寿能编撰出《三国志》这样一部史学名著,与他当时所处的时代和具体的主客观条件是分不开的。从主观方面看,他从小对学习历史就有兴趣。从客观环境看,陈寿的历官行事,也有助于他研究历史,从事著述。在仕蜀期间,曾任东观秘书郎,入晋以后,历任著作佐郎、著作郎等职。

陈寿生活在三国后期和西晋前期,由他来写三国史,是有其便利条件的。由于是当代人写当代史,对不少史事,可以说是耳闻目睹,闻见真切,纪录下来自然是可信的。

由于陈寿所具备的各种条件,决定了《三国志》这部书能成传世之作。其书问世以后,即得到当时人的称赞。

《三国志》只有纪、传二体吗

《三国志》共65卷,其中《魏志》30卷、《蜀志》15卷、《吴志》20卷。

三国详略不同,《魏志》《吴志》记载较详,《蜀志》较简。魏国和吴国曾经有史书。

陈寿写《三国志》分魏、蜀、吴三志,并且用“三国”名书,表现出三国鼎立的历史实境。《三国志》无表无志,只有纪、传二体。关于帝纪,只有《魏志》数帝立纪,其他蜀帝、吴帝统统立传。陈寿不能不这样处理,因为他是晋朝的史官,“晋承魏统”,他也得尊魏为正统。然而,他处理得十分巧妙,他写蜀、吴的传、年经事纬、记事方法与本纪毫无区别。他实际上是把三国放在同等地位,由此足见其卓识和创见。

流行本《三国志》都附有南北朝时刘宋裴松之的注文,裴注征引了大量的史料,可以补《三国志》本文之不足,成为《三国志》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国志》是出色的传记文学作品吗

《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国别史,详尽地记述三国时代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情况,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三国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全文文笔简洁。记人述事生动传神,在传记文学方面,亦有较大的贡献。

《晋书》是记载两晋历史的断代史书吗

《晋书》的修撰,是根据唐太宗李世民的诏令,于贞观二十年开始,至二十二年完成,历时不到三年,参加编写者如下: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等三人为监修;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淳风、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雀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等十四人负责分功撰录;令孤德、敬播、李安期、李怀严、赵弘智等五人负责考证类例。作者22人,若将唐太宗计入,则为23人。

唐太宗重视修史,目的是藉总结治乱兴亡的历史教训,来巩固唐代一统天下的政治局面。李世民亲自为《宣帝纪》、《武帝纪》以及《陆机传》《王羲之传》撰写了四篇史记,因此曾有《晋书》为太宗皇帝御撰之说。

《宋书》是记述刘宋兴亡的断代史吗

沈约(441年~513年)字休文,吴兴郡武康县人,是南朝著名的文坛领袖和历史学家。历仕宋、齐、梁三朝,官至尚书令,卒谥隐,后世称沈隐侯。

南齐永明五年春,沈约奉命撰《宋书》,他以何承天、徐爰等人陆续修撰的国史底稿为基础,略事修订,删去属于晋代的13人传记,续撰永光以后十余年的史事,第二年二月即将纪传部分撰成奏上。因为大部分是利用徐爰等人的旧稿,自撰不多,所以成书如此之快。志的部分是以后续撰的,何时完工,史无明文。但从它避齐明帝萧鸾和梁武帝衍以及父萧顺之的讳来分析,大约可以推定,是从齐末到梁天监初陆续完成的。

《宋书》记史是一帝一卷吗

《宋书》包括本纪10卷、列传60卷、志30卷,合计100卷。

晋安帝元兴二年荆州刺史桓玄代晋称帝,翌年刘裕推翻桓玄,随后北灭南燕、后秦,系威权于一身,终于夺取帝位,建立刘宋。刘宋永初元年是南朝的开始,也是南北朝对峙的起点。《宋书》记事始于宋武帝永初元年,迄于宋顺帝升明三年,主要记载刘宋政权六十年的史事。

本纪十卷记刘宋王朝的八个皇帝。武帝本纪占三卷,虽然刘裕在位三年,但记事从东晋隆安年间他参与镇压孙恩、卢循起义开始,到他逐步控制东晋朝政、登基称帝、改革朝政。所记史事时间跨度达20个春秋。其余皆一帝一卷。

宋志30卷,凡八目:《律历志》三卷、《礼志》五卷、《乐志》四卷、《天文志》四卷、《符瑞志》三卷、《五行志》五卷、《州郡志》四卷、《百官志》四卷。号称宋书八志是精华所在,份量几占全书一半,不但记述刘宋代的典章制度,还上溯三代,尤详于魏晋,明于典章制度的源流始方,足补前史之遗缺。

《宋书》列传传目标明传主姓名者,凡二百三十余人。《宋书》列传中,高门士族人物几占一半,仅凭血统,不问有无才德,王、谢世族立有专传的都在十人上下,空泛罗列其官衔美称,且必于其传首载明其祖辈官阶、履历,遂成定制。

《隋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巨鹿曲城人。他是唐初一位杰出政治家,也是当时一位重要的史学家。

《隋书》是唐初设立史馆后成于官方的一部官修史书。唐太宗于贞观三年命魏征等修隋史,参加编撰的还有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李延寿、赵宏智等人。《隋书》由魏征负责主编。至贞观七年修成。《隋书》修成后,魏征加位光禄大夫,进封郑国公。

《隋书》是唐初史馆编撰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其纪传和十志又是由史官分两次修成的。全书述事简练,文笔严谨。书中虽有隐讳之处,但从总体看,基本上能做到据事直书。特别是史论部分,还具有一定的特色和独到见解。

《资治通鉴》是我国首部编年体通史吗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做龙图阁直学士,神宗时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他在晋呈《通鉴》的表文中说:“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揆,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生有伦,精粗不杂,私家力薄,无由可成。”

可见,他编书的目的,是为给当时的帝王“周览”,以从中鉴戒得失。司马光的用心也为宋朝皇帝所欣赏,宋神宗便认为这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因此赐书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一部集体编写的历史著作。在司马光领导的书局里,有主编,有协修,有书吏。主编就是司马光,协修是刘恕、刘颁和范祖禹,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则担任检阅文字的工作。

《资治通鉴》专详重大政治事件吗

《资治通鉴》根据丰富的历史资料,整理了1362年的史实,按照时代顺序,编成一部294卷的编年史。

《资治通鉴》专详治乱兴衰,着重记述各代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并突出记载历代战争的谋略及经过,也记载一些重要人物的事件和言行。不仅如此,更适当记载有关国计民生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状况,以及礼乐兵刑、民族关系、社会风俗等。可以这样说,《资治通鉴》是一部以政治为中心,比较全面反映历史内容的通史。

《资治通鉴》写战争是很有名的,不仅写得多而且写得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如赤壁之战、肥水之战等,都写得很成功。拿赤壁之战来说,魏、蜀、吴三国包括曹操、刘备、孙权以及诸葛亮、周瑜、黄盖等文臣武将,先后有几十个人物登场。但《资治通鉴》不仅把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局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而且把许多历史人物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

在我国文化的宝库中,司马光编着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特别值得重视的古典历史名著,因为它是一部贯通古今、熔铸百家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问世,使编年体史书又重整旗鼓,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后代许多史书不仅沿用《资治通鉴》的体例,而且直接以《续通鉴》为名。

《明史纪事本末》是明朝的断代史吗

谷应泰(1620年~1690年,字庚虞,号霖仓,直隶顺天府丰润县人。顺治四年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员外郎,十三年五月,以户部郎中出任浙江提督学政。他雅好经史,博闻强记,“夙有网罗百代之志。”

即任之后,即设书舍于西湖畔,署称“谷霖仓著书处”,邀集江浙名士,着手编纂明代史书。对于我国古代史籍的三种主要编写形式,即《左传》所创之编年体,《史记》所创之纪传体和《通鉴纪事本末》所创之纪事本末体,谷应泰尤为推重纪事本末体。于是,他所主持编纂的这部明代史书,就继袁枢和明代史家冯琦等人之后,采用了纪事本末体的形式。

本书于顺治十三年开始编撰,顺治十五年冬,书成。参加编作者有陆圻、徐倬、张坛等人。

《明史纪事本末》以简明的文笔,概括了有明一代的史实,是一部自成一家的明朝断代史。80卷,一卷一个专题,提纲挈领,较完整地记述了明代从开国到灭亡的重大历史事件。

《明史纪事本末》是一部自成一家的明朝断代史。明代近三百余年间,史事千头万绪,然而作者却能提纲挈领,从中选取80个专题,对一代重大史事进行记载。因此,要研究明史,本书不失为一部入门史籍。

《廿二史札记》是清朝的著名史书吗

赵翼(1727年~1814年)字去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乾隆二十六年考进士,得探花,后涉足仕途。乾隆三十八年春,回到家中,以读书赋诗为乐,此后开始其著述生活。

《廿二史札记》是以纪传体编写的一套史书,记录我国五千年的历史事件,是了解我国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遗产的资料宝库。这一套史书包括子卷在内,共有3296卷,如果一天读一卷,要九年的时间才能读完。读这一套史书,好比深山探宝,其中蕴藏的宝物十分丰富,但是范围太大,头绪太多,需有引路说明。

《圣武记》是记述清代历史的专著吗

魏源(1794年~1857年),字默深,湖南邵阳人。29岁中举人,52岁中进士。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不为掌权的保守派官僚所喜,故一生仕途不得志,大部分时间是做地方督抚的幕僚和从事学术著述。

魏源进行清史研究的准备工作,大约始于道光九年左右。这一年他应考清廷礼部考试未中,于是按惯例纳赀任内阁中书。内阁是清廷掌管政令草拟和颁布的机构,故对清政府历代政令、典章制度和文献资料收藏极为丰富。魏源遂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进行有关清史资料的搜集。

《圣武记》凡14卷,为纪事本末体裁。前十卷叙事,分别叙述清初建国、平定三藩、“绥服”蒙古、“戡定”回疆、“抚绥”西藏、“戡定”金川等,对一事之原因、结果及其中间进行之次序,都叙述得非常清楚。后四卷是作者的议论,对于练兵之方、整军之策、筹饷之法、应敌之略,以及掌故考证、事功杂述等,论述尤其详细。

《圣武记》是一部研究满族入关前和在全国建立封建统治政权后,所谓“盛清武功”的重要历史著作,是研究清史的开创性著作。

《文史通义》主张史学要经世致用吗

章学诚(1783年~1801年)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人。清代史学家。他一生中编修的方志很多,主要有《和州志》《永清县志》《亳州志》等。一生著述丰富,《文史通义》是他的最主要的著作。

《文史通义》是作者研究文史著作的汇编,分内、外两篇,内篇六卷,外篇三卷,共九卷。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在清干嘉时期,有许多不同流俗的杰出思想,是惊世骇俗的。他主张史学要经世致用,反对专务考察和空读义理两种倾向。提出“六经皆史说”,提高了史学的地位,扩大了史学的范围。

章学诚对两千年来的历史典籍作了纵横分析,而提出史书编撰的改革方向。他认为,史书可以分为记注和撰述两大类。记注要求体例明确恰当,可以包容很多材料和知识,撰述要求别出心裁,灵活运用,以显示历史发展的趋势。他认为代表史学发展水平的,是撰述而不是记注。他还力主通史,对于断代史则多所贬抑。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总结前人修志经验的基础,并结合自己的修志实践,创立了一整套修志的理论。他论证志属史体,提出方志分立三书,即志、掌故、文征。为积累修志的资料,他还建议州县应建立志料。章学诚提出较系统的方志理论,解决了方志的性质、任务、体例和内容等方面的理论原则问题,亦提高方志在史学领域的地位,使方志学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国传统文化中处世哲学的内涵是什么

处世哲学就是为人处世之道。

以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规范,指导人们认识和处理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我国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资本主义社会信奉金钱就是一切等。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正确的处世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道德和规范作为行为的准则,并以此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国的传统处世哲学可概括为:儒家的仁义、忠恕、中庸思想;道家的清净无为、乐天知命思想和佛教的禅定、超脱思想的融合体。它有着巨大的生命力乃至穿越两千年的时空,在深刻地影响着现代我国人的做人态度和处事方式,是我国人修身养性、安身立命人生智慧。

处世哲学带着强烈的我国古文化的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特性,对于世代在这种传统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我国人来说,它是调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类间相互关系的一条千年颠覆不破的准则,其蕴意博大精深,哲理深邃,意味深长。

精于为人处世就能成就智慧人生吗

做人是需要智慧,人生有了智慧光芒的照耀,才会集采百家,融会贯通,才会丰富精彩。当然,还要努力去把握智慧和圆滑的界限,智慧令人神清气爽,智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圆滑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在做人处事上我们也要对这种传统哲学有所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真正成就智慧人生。

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个人涵养素质,是很难把握这些的,在现实生活中,正因为许多人无法准确地把握这些,从而走向极端,有的人圆滑有余,自私虚伪,阳奉阴违,妄自尊大、傲慢偏执;有的人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妄自菲薄、自卑委琐、奴颜媚骨,丧失了人格自尊。

历史上的确有人把我国传统的做人处世方式发挥到极致的,清朝的纪晓岚、曾国藩等皆可谓例证,人的确是需要有精神的,这不是故作姿态,也不是复古,一个人只有追求一种高尚的精神才会成为智慧的人、有人性光辉照耀的人才是具有强大内在魅力的人。其实对于经典文化的不屑只能证明自己的粗卑和无知。

儒家的处世哲学观是什么

儒家的处世哲学讲究仁义、忠恕、中庸,它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说,父亲做了坏事,儿子要隐瞒;儿子做了坏事,父亲要隐瞒。

二是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如果在小的问题上不忍受,就会破坏了大的计划。

三是无可无不可。“无可无不可”出自《论语·微子》。意思是说,可以做官,也可以不做官。

四是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出自《论语·季氏》。意思是说不看脸色就冒然说话,叫作瞎子。

五是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原话是“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出自《孟子·离娄》意思是说,大人物说的话不一定兑现,行动不一定做到。

六是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自《孟子·滕文公》。三个月没有机会侍奉君主,心中就惶恐不安。

七是待人接物。“待人接物”出自朱熹的《朱子语类》二十七卷。待人,与人打交道;接物,同事物相接触。

八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出自《论语·乡党》。意思是说,粮食要越精越好,肉要切得越细越好。

道家处世哲学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道家的处世哲学讲究的清净无为、乐天知命。

老子被誉为道家的宗师,道教的教主。老子处世哲学的基本思想集中表现为柔弱胜刚强。老子对柔弱胜刚强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他对“水”的阐释中。柔弱胜刚强是老子依据人生真实复杂的情况所提出的处世原则,极具现代价值。

柔弱胜刚强是《老子》第三十六章的观点,原文是:“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于人”。

对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方面,我们可以把前句视为后句的比喻,即以自然现象比喻社会现象,说明“国之利器”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不可炫耀于人;另一方面,结合具体的语义环境,我们可以视该例为一个整体,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出发阐述“柔弱胜刚强”的道理。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动,一旦奋力跃出水面,“脱于渊”则看似“刚强”,却走向死亡,不如处于水中之柔弱;“国之利器”,深藏不露,一旦拿出来威吓人民,制裁人民,则貌似刚强,但暴政却不会持久。

怎样辩证理解老子的柔弱胜刚强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是的,柔弱胜刚强。既然“强梁者不得其死”“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那么“柔弱”也就是最佳的处世姿态。

既然柔弱胜刚强,最好的制胜之道便是,守住柔弱,而不要追求极盛。月圆而亏,日中而倾,物方生方死。世界万物都处在一种循环之中,所以,守住弱,便是守住了发展的生机,而走向鼎盛,则是走向衰败的转捩。所以一旦强大,万不可轻傲,而更要谦恭自守,甚至自损,以保持持续的生机。

老子认为:将要压缩它,必要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一定要先强化它;想要废弃它,一定要先推行它;想要取消它,一定要先支持它。这是最普遍的道理。这样做了,就可以柔胜刚,弱胜强。

守柔、处弱是《老子》中的决胜之道。在老子看来,柔弱具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不是虚弱,不是脆弱,而是柔韧,生命的底蕴深厚,坚忍不拔,对外力的作用有较大的弹性,适应环境的能力特强,正是这种柔弱之道却是天下事物生生不息之源,有一种不断发展、成长的生机,必定能战胜强大。

因为强大也就意味着已在走向死亡,即物壮则老。像水那样柔弱,那样趋下,那样平而后止;像水那样深沉平静,那样不求报答,那样洗涤污秽,正是为了“胜刚”“胜强”。要保持住刚强,不是立足于正面,而是立足于反面;不是运用刚强,而是保持阴、柔、弱、雌、厚。

佛家处世哲学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佛教道家的处世哲学讲究禅定和超脱。佛陀的处世态度集中体现在八正道和四圣谛中。

偈中说:“所有境界中不执著最殊胜,两足众生中佛陀最殊胜。”

“这是唯一的正道,除此之外,再没有证入清净知见的正道了,奉行此正道吧!魔波旬就无能为力。”

“奉行此正道,就可以灭尽诸苦,此一正道也是我灭尽诸苦,证悟圣果时所宣说的正道。”

“你们应该自己努力,如来只是指出正道而已,奉行此一正道并且禅修的人,可以解脱魔波旬的束缚。”

这是佛陀的修行哲学。也是佛陀的人生态度。对此,佛陀有如下的教诲: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佛说涅盘至上,忍辱是最高的苦行,伤害他人的人不是出家人,压抑他人的人也不是沙门。”

“不诽谤,不伤害他人,严守戒律,饮食知节量,僻静处独居,勤修增上定,是诸佛教。”

这是佛陀的处世态度。

怎样实际运用儒家处世哲学

一是在社会交往中“淡”字当头,“俭以养德”。为人处世,交朋待友,对势利纷华,似乎不必太过于苛求,当以“淡”字当头。看淡些,看开些,人生也就豁然开朗,有滋有味了。正如“平平淡淡才是真”。

二是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办事。做人要低调,不要光耍嘴皮子,不要好逸恶劳;做事要勤奋,勤字当头,苍天不负有心人,天道酬勤!

三是在自我提升中拯救命运。提升自我,就要有胆有识去超越自我。何谓超越?超越就是创新。同时创新就意味着冒险,所谓富贵险中求。想人家想不到的,做别人不敢做的,敢为天下先,在于思维的转换。

四是在互动中赢得朋友。人际互动,应着眼于未来,不念旧恶。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信是一种人格的力量,是超越金钱的友情,是了解、是欣赏、是覆水,具有不可逆转性。所以,言必行,行必果,能帮的忙则帮,但不可轻易许诺!

五是调节心态,做到轻松快乐。凡遇大事需静气,平心静气是一种境界,一种气度,一种修养。冷静之中的决定往往是摆脱困境的最佳方案,同时冷静也是一种智慧,以静待变,乱中取胜!

世上没有绝对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乐的心。记住,成功是从微笑开始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乐观点,自己营造快乐,学会轻松解决难题。

真的英雄,何必气短,善始善终,方为不败!忍能保身,忍能成事,忍是大智,大勇,更是大福!忍是厚,忍是黑,忍小人,忍豪强,忍天下难忍之事,不做性情中人,成常人难成之事。哲人说的好:“不要把痰吐在井里,哪天你口渴的时候,也要来井边喝水的。”

《朱子家训》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作者朱柏庐(1617年~1688年)作者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

《朱子家训》是“经典诵读口袋书”的一种,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五百多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讲我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颜氏家训》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诗人、文学家,他是当时最博通、最有思想的学者,经历南北两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当时所有大小学问,他几乎都钻研过,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

他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后人颇有影响,《颜氏家训》是他对自己一生有关立身、处世、为学经验的总结,被后人誉为家教典范,影响很大。

作为我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颜氏家训》是一部有着丰富文化内蕴的作品,不失为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一种,它不仅在家庭伦理、道德修养方面对我们今天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而且对研究古文献学,研究南北朝历史、文化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作者在特殊政治氛围中所表现出的明哲思辨,对后人有着宝贵的认识价值。 OS/1zXMI8OfHwPWdI9VCQVC5Uvlnlpe0Q/dRQOtBPwBf8ZzUIbJJGvqnE+anI0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