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吕不韦

“奇货可居”

吕不韦(?—前235)是阳翟(zhai,今河南濮阳西南)的大商人。在经商的来往中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家中积蓄(xu)了千金的财富。

秦昭王40年,太子病故。秦昭王42年,将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安国君的孩子有20多个。他把最喜欢的爱姬立为正夫人,称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男孩名叫子楚(即王孙异人),子楚的母亲叫夏姬,不被安国君宠爱。子楚作为秦国的人质被送到赵国。秦国屡次攻打赵国,因此赵国对子楚也很不礼貌。

子楚是秦王的庶孙,送到诸侯作人质,车马财物都不充足,生活困窘,不能称心如意。吕不韦到邯郸做生意,看见子楚的状况很怜悯(min)他,说:“这人就像奇好的货物,可以囤(tun)集赚大钱。”于是就去见子楚,对他说:“我能光大您的门庭。”子楚笑着说:“你先光耀自己的门庭吧,配说什么光大我的门庭!”吕不韦说:“您有所不知,我的门庭要随您的门庭而光大。”子楚心里明白吕不韦说的意思,就请他进屋同坐,和他诚恳地交谈。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立为太子。我听说安国君宠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只有华阳夫人能决定谁被过继到她膝下作为嫡(di)子。如今您的兄弟有20多人,您又排行居中,不被宠爱,长久地作为人质留在诸侯国中,到秦王去世,安国君即位为王时,您就没有希望和长子及朝夕在安国君面前的诸公子争太子位了。”子楚说:“是的。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您贫穷,又客居赵国,没有什么财物可以奉献给双亲和结交宾客。我虽然不富裕,但我愿意拿出千金为您到西边去走走,伺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立您为嫡嗣(si)子。”子楚就向吕不韦叩头说:“如果真能实现您的计划,愿意把秦国分一半给您共享。”

于是吕不韦拿出五百金给子楚,作为平日的费用,结交宾客;再用五百金买了一批奇珍异宝,自己带着到西边的秦国去,求见华阳夫人的姐姐,托她把珍宝都送给华阳夫人。并顺便说到了子楚如何贤能智慧,结交诸侯的宾客满天下,说子楚经常“把夫人当作苍天,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华阳夫人非常高兴。吕不韦又趁机请华阳夫人的姐姐劝华阳夫人说:“我听说,以姿色来伺奉人的,姿色变老了宠爱也就消失。如今夫人伺奉太子倍受宠爱,但您没有儿子,您不如在这时及早地在诸位公子中挑一个贤能孝顺的,把他立为嫡子,过继在您膝下。丈夫在世时,您的地位可以更加尊贵;丈夫去世后,过继的儿子即位为王,您的权势仍不丧失,这不就是一句话可得万世之利吗?您不在风华正茂时确立根本大计,等到姿色衰老宠爱消失时,虽然再想开口求一件事,哪里能够如愿呢?如今子楚贤能,又自知排行居中,按次序也轮不到他,他的母亲又得不到宠幸,于是他自己来归附夫人,夫人如果在这时把他选出来立为嫡子,那么您这辈子就都能宠贵于秦国了。”华阳夫人觉得有道理,就乘太子空闲的时候,不慌不忙地讲述子楚抵质到赵国后非常贤能,来往于秦赵两国的人都在称赞他。讲到这里,华阳夫人哭泣流涕地说:“我有幸能被选入后宫,不幸的是没有儿子,我想把子楚立为嫡嗣子,让我终身有个依靠。”安国君答应了她,于是就给华阳夫人刻好玉符,约定将子楚立为嫡嗣子。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因此送给子楚许多食物用品,并且请吕不韦去辅助他,于是子楚在诸侯中的声誉越来越大了。

巧妙篡(cuan)秦

吕不韦曾经娶了一个特别漂亮又善于舞蹈的邯郸女子,跟她同居后,吕不韦知道她怀上身孕。有一天,子楚跟吕不韦饮酒看见这位女子并喜欢上她,因此站起身来为吕不韦敬酒,请求把这个女子送给他。吕不韦假装很生气,不答应子楚,子楚又再三要求,吕不韦于是顺水推舟,就把这个女子献给子楚。邯郸女子隐瞒自己已有身孕,不久,生下儿子,名政。于是子楚把她立为夫人。

秦昭王50年,派兵包围邯郸,赵国的形势很危急,想杀掉子楚。子楚和吕不韦商量后,用金六百斤送给监守他的小吏,得以脱身,逃到秦国的军队中,终于回归秦国。赵国想杀掉子楚的夫人和儿子,子楚夫人本是赵国豪富的女儿,就跑到娘家躲藏起来,因此母子俩得到活命。秦昭王56年,秦昭王去世,太子安国君即位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国也奉送子楚夫人及儿子政,一起回到秦国。

志得意满

安国君只作了一年秦王就去世了,被谥(shi)为孝文王。太子子楚接替王位,就是庄襄王。庄襄王认作的母亲华阳王后称为华阳太后,亲生母夏姬尊称为夏太后。庄襄王元年,任吕不韦为丞相,并且封为文信侯,给他河南洛阳十万户的赋税作俸禄。

庄襄王即位三年后去世了,太子政被立为秦王,秦王政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秦王政年纪小,当了太后的母亲和吕不韦私通。吕不韦的家僮多达万人。

当时,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都以礼贤下士收纳宾客而互相炫耀。吕不韦觉得秦国如此强大,这方面却不如诸侯,因此很惭愧,于是也招贤纳士,优厚地款待他们,他的食客有三千人。当时各诸侯国有许多善辩的学者,如荀卿等人,著书立说传遍天下。吕不韦就让他的宾客人人动笔,著述所见所闻,将这些论著编辑为八览、六论、十纪,共20多万字。因为这部书是以吕不韦名义编的,所以称为《吕氏春秋》。他把这部书公布在咸阳城门边,并在上面悬赏千金,邀请诸侯国的游士宾客来修改这部书,凡是能正确地增删一字的,赏赐千金。

秦王政逐渐长大,但太后还是跟吕不韦私通。吕不韦恐怕事情败露自己要遭殃,就暗中找到名叫缪的男人作他的门客,吕不韦每当在家里举行歌舞杂技表演的时候,让他表演顶着桐(tong)木车轮子行走,并有意引诱太后。太后知道了,果然想暗中得到缪。吕不韦于是送上缪,假装让人控告缪有罪,应该治他宫刑。然后又暗中对太后说:“只要假装处理缪以宫刑,就可以让他在宫内服侍你了。”于是太后私下赐给主持宫刑的官吏许多财物,让官吏假装施刑,拔掉缪的胡须、眉毛变成宦官,然后送去伺候太后。太后和缪通奸,对缪非常喜爱。太后有了身孕,恐怕让外人知道,就谎称占卜的结果让她去外地躲避一段时间,于是太后避开秦王政,移宫到雍城居住。缪经常随从太后,受到特别多的赏赐,国家的许多事情都让他去决定。缪的家僮有数千人,那些找到门上想为缪当舍人的宾客也有上千个。

饮鸩(zhen)自尽

秦始皇九年,有人告发缪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宦官,常常跟太后私通淫乱,还生了两个儿子,都被隐藏起来。缪还和太后商量说:“秦王去世后,就让咱的孩子即位。”于是秦始皇把缪投入监狱进行审问,了解到所有的实情,这件事牵连到相国吕不韦。九月,秦始皇诛灭缪三族,杀掉他跟太后所生的两个儿子,缪的各位门客都被抄没家产搬迁到蜀地。秦始皇想诛杀相国吕不韦,但因为他辅助先王的功劳较大,还有许多宾客辩士为他说情,秦始皇不忍心将他杀掉。

秦始皇10年10月,免去相国吕不韦的职位。后来齐国人茅焦劝说秦始皇,秦始皇才到雍城去迎接太后,让她重新回到咸阳居住,并遣送吕不韦到他的封地河南去。

一年多以后,诸侯国的宾客使者纷纷到秦国来,希望拜见吕不韦。秦始皇怕吕不韦谋变,于是赐书给吕不韦说:“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秦国把河南作为你的封地,食禄十万户?你跟秦国有什么亲缘,被人称为仲父?你跟你的家属都给我搬到蜀地去居住!”吕不韦估量自己这样受逼迫越来越重,恐怕被砍头,就喝毒酒自杀。秦始皇所忿恨的吕不韦、缪都已死了,于是让缪的门客从蜀地又回到咸阳。

秦始皇19年,太后去世,跟庄襄王合葬在芷阳。

李斯游说秦王

李斯(?—前208),秦代政治家。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初为郡小吏,后跟随荀况学习五帝三王治理天下的学问。学业完成以后,他估计楚王不能成大事,不值得为楚王效力,而其他东方诸侯又都很软弱,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让他去建功立业的,因此想到西边的秦国去。他向荀况告辞说:“我听说遇到机会就不要轻易放过,如今正是各国诸侯互相争雄的时局,善于游说的人掌握着各国的权柄。现在秦王想要吞并天下,称帝以统治诸侯,这正是我们这些普通士人大显身手的时机。一个处在卑贱的地位而又不想进取的人,就像野兽看着肉,只能眼馋不能进食一样,这种人看起来虽然像人,实际上却徒有其名。没有一点人的志气和本领。所以说,人生没有比卑贱更令人耻辱,没有比穷困更令人悲哀的了。一个人长期处于卑贱困苦的环境,还讥讽世俗,厌恶名利,把自己打扮成与世无争的样子,这不是他的真实思想。因此我想到西边去游说秦王。”

李斯到了秦国,正好碰上庄襄王去世,于是他去拜见秦国丞相、文信侯吕不韦,请求作门客。吕不韦觉得李斯有才,就推荐他当了秦王的侍从。李斯因此得到游说秦王的机会,于是就劝秦王说:“小人物认不准动静的变化往往失去有利时机。成就大功业的人,在于钻对方的空子,抓住机会就下狠心去消灭它。从前秦穆公在春秋称霸以后,终究不能吞并东方各国,什么原因呢?因为当时诸侯国还比较多,周朝的德望也还未衰落,所以春秋五霸轮流争雄,交替打出尊奉周天子的旗号。自战国中期的秦孝公以后,周室衰落,诸侯互相兼并,函谷关以东只剩下六个国家,如今秦国仗着强大的国力威慑诸侯,至今已经六代了。现在诸侯臣服秦国就像秦国的郡县服从中央一样。以秦国的强大和大王的贤明,就像打扫锅台的灰尘一样,不费力气就可以消灭各国诸侯,完成帝业,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这是万世难得的良机。现在如果怠(dai)慢松懈而不抓紧时机,等到诸侯重新强大起来,相聚联盟合纵,那时虽有黄帝的贤明,也不能兼并了。”于是秦王拜他为长史,听从他的计策,暗中派遣谋士携带金玉去游说诸侯。对诸侯国中有声望的人士,能够用财宝收买的就送厚礼贿赂;对不肯受贿的,就用利剑刺杀。在实施离间、破坏东方各国君臣的关系之后,秦王便派能干的将领带兵随后征伐。于是秦王又任命李斯为客卿。

谏逐客书

正好这期间有个韩国人叫郑国的,来秦国作奸细,郑国为秦国修造了引注洛水灌溉农田的郑国渠,不久郑国的阴谋活动被发觉了。秦国的王族、大臣对秦王说:“诸侯国的人到秦国来服务的,大都是替他们的主子在秦国游说,搞离间活动,请大王把这些来客一律驱逐。”经过王族大臣讨论后,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于是李斯上谏逐客书,李斯说:

“我听说,土地宽广,才能生长更多的谷物;国土辽阔,才能拥有更多的人口;兵器锋锐了,士兵才更勇猛。泰山不舍弃细小的尘土,所以才形成它那样的高大;河海不拒绝细小的水流,所以才形成它那样的深广;君王不离民众,所以才能光大他的恩德。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人民不分本国它国,充分利用一年四季的丰美物产,鬼神都来降福保佑,这就是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可现在您却拒绝来投奔您的士民,让他们去帮助敌国;拒绝四方宾客为您效劳,让他们为诸侯建功立业;使天下的士人畏缩而不敢到您这里来,这就叫‘把武器交给敌人,把粮食送给强盗,让他们来打自己啊。’不出产于秦国的物品,有许多东西是珍宝;不生长在秦国的谋士,有许多人愿意效忠于陛下。如今秦国驱逐宾客,把他们赶回去帮助敌国;孤立了自己,壮大了敌人;自己把国内搞得很空虚,而对外又与各国结怨;要使国家没有危险,是办不到的。”

秦王于是废除了逐客的命令,恢复了李斯官职,采用了他的计谋。李斯的官职一直升到了廷尉。

辅秦安邦

二十多年后,秦国果然统一了天下,于是尊秦王为皇帝,以李斯为丞相。销毁了旧六国的兵器,表示今后不再使用。秦朝的土地一尺也不分封,王室的子弟不再封王,功臣也不再封为诸侯,目的是为了使今后没有互相攻战的祸患。

秦始皇34年(前213),在咸阳宫置办了酒席,酒席上博士仆射周青臣等人称颂始皇帝的威德。齐国人淳于越进谏说:“我听说,商朝和周朝的君王能够维持长时间的统治,在于分封子弟,功臣自为支派,辅卫中央。如今陛下拥有海内,而子弟却无一官半职,如果突然有像田常、六卿之类谋变的祸患,您没有辅助的藩臣,该如何相救呢?办事不效法古人而能保全长久的,我还没有听说过呢。如今周青臣等人又当面奉承您,以加重陛下的过错。这不是忠臣的行为。”秦始皇把这个意见交给丞相李斯去裁断。李斯认为淳于越的建议十分荒谬,想通过言词辩论使他屈服,就上书说:

“古时候由于天下散乱,不能统一,因此诸侯一同兴起。社会上有些言论以叙述古事来指责当今,修饰虚言以混淆实情,各人都吹捧他自己的学说,毁谤国家所建立的法令制度。如今陛下统一了天下,明确了是非,确立了皇帝惟一的尊严,而各派私学却纷纷攻击国家的法令制度,一听到颁布新的法令,就用他们自己的观点来议论时政。在家独处时心怀不满,走出门来议论纷纷,以批评皇上来提高自己的名声,以标新立异来表现自己的高明,鼓动下层,制造流言蜚(fei)语。这种情况如不禁止,那么皇上的威望就要降低,下面的党派就要形成。禁止了就会有利于国家。我请求下令:凡是收藏《诗》、《书》以及诸子百家的书籍,一律销毁。禁令下后三十天还不销毁的,处以黥刑,发配去修筑长城。不需销除的,只有医药、占卜、种植一类的书籍。以后谁要是想学习,可以拜吏为师。”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烧毁《诗》、《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目的是使百姓愚昧无知,使天下不能以古书来批评当今的朝政。严明制度,规定法律,都从秦始皇这时开始。秦始皇规定用统一的文字书写,在天下各地修建皇帝游猎出巡时住宿的宫馆。第二年,始皇帝又出巡到各地巡视,出兵攻伐匈奴、南越、西域等少数民族地区。这些事情,李斯都直接参与,出了不少力。

李斯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李斯的儿子们都娶了秦国的公主,女儿全嫁给秦国的各位公子。三川郡守李由请假回到国都咸阳,李斯在家中置办酒席,所有文武大官都来祝贺,门前的车马数以千计。李斯感慨地说:“唉!我曾听荀卿说:‘什么都不能太过分’。我本是楚国上蔡的一个平民,生活在街巷中的普通百姓,君王不知我拙劣无能,终于把我提拔到这样显贵的地位。如今天下百官的地位,没有一个比我更高的,可以说我的富贵已经到了极点。物极必反,我不知道以后是什么结局啊!”

伪造遗诏

秦始皇37年(前210)10月,始皇帝出巡来到会稽,然后沿着海边北上,来到琅琊。丞相李斯、掌管符玺文书的中车府令赵高都跟随左右。始皇帝有二十多个儿子,长子扶苏因为几次耿直地劝谏皇上,被皇帝派到上郡蒙恬的军队中任监军。小儿子胡亥得到宠爱,他请求跟随出巡,始皇帝答应了。其余的儿子都没有随从。

当年七月,始皇帝来到沙丘,病得很厉害,命赵高写信给公子扶苏说:“把军队交给蒙恬,赶到这里,护送我的灵柩到咸阳安葬。”书信封好,还没交给信使,始皇帝就去世了。书信和印玺(xi)都在赵高手里。当时仅有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五六个宦官知道始皇帝去世,其余百官都不知道。李斯认为皇帝在京城外去世,没有正式确立太子,所以把消息封起来。李斯把皇帝的尸体放在一辆既保暖又通风的车子里,随行百官呈奏事务及进献饮食都跟平时一样,只是让宦官在车子里假托皇帝的命令应答百官呈奏的事务。

赵高乘机将赐给扶苏的盖有皇帝印玺的书信扣留下来,而对公子胡亥说:“皇帝去世了,没有诏令封其他公子为王,而单单赐给长子书信。长子如果赶来,就可立为皇帝,而您却无尺寸之地,您准备怎么办?”胡亥说:“本来就是这样。我听说,贤明的君王能了解臣子,贤明的父亲能了解儿子。父王去世,不封儿子,作儿子的能说什么呢?”赵高说:“不对,如今天下的大权,存亡去取全在您我和丞相三人手中,希望您去争取。况且控制别人与被别人控制,统治别人与被别人统治,这可是绝然不同的两码事啊!”胡亥说:“废掉兄长而立弟弟,这是不义;不奉行父王的诏命而贪生怕死,这是不孝;能力不足而才学浅薄,勉强地抢夺别人的功业,这是没有自知之明。这三条都是违反德行的,天下不服,我自己会遭殃,国家也要灭亡的。”赵高说:“我听说商汤、周武杀掉君主,天下人都称为义举,并不认为不忠。卫君蒯(kuai)辄(zhe)杀了他的父亲,而卫国人还是称赞他的功德,孔子也在史书中记载了这件事,并不认为不孝。办大事的人不能顾小节,德行高的人不要怕一些琐碎的指责,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俗,不必求同;一个官员有一个官员的作法,不必划一。因此顾小失大,将来必有祸害;狐疑犹豫,将来一定后悔。果断而敢作敢为,连鬼神都要躲避,这样才能成功。希望您下决心干吧!”胡亥感慨地说:“现在父王的灵柩还未回归,丧礼还没办完,哪能用这种事去麻烦丞相呢?”赵高说:“时间急迫得来不及商量了!就像打仗一样,背上粮食扬鞭跃马,还怕赶不上机会呢!”

胡亥最后同意了赵高的意见。赵高说:“不跟丞相商量,恐怕事情不能成功,我请求替您跟丞相说说。”于是赵高对丞相李斯说:“皇上去世时,赐给长子一封书信,让他在咸阳治丧并立他为嗣君。书信还没有送出去,如今皇上去世了,消息也没有别人知道。赐给长子的书信及皇帝的符玺都在胡亥手里,决定谁当太子,全在你我一张嘴了。你看这事该怎么办?”李斯说:“你怎能说出这种亡国的言论?这种事情不是我们当臣子的所议论的啊!”赵高说:“你自己想想,你的才能比得过蒙恬吗?跟天下人没有仇怨比得过蒙恬吗?计谋深远而不失误比得过蒙恬吗?功劳比得过蒙恬吗?与长子有旧交而能得到他的信任比得过蒙恬吗?”李斯说:“这方面我都比不过蒙恬,但是你为什么这么苛求我呢?”赵高说:“我受诏教育胡亥,让他学习法律已经几年了,从未见他有什么过失。胡亥仁慈厚道,轻财物而重人才,内心聪慧,只是不善言辞。他履行礼节而尊敬贤人,秦朝的各位公子没人能比得过他,胡亥可以作王位的继承人。你考虑,然后把这事确定下来!”李斯说:“你还是守点本分吧!我只能遵照先帝的诏令,听从上天的安排,有什么可以考虑和决定的呢?”赵高说:“您的平安可能转化成危险,您的危险也可能转化成平安。一个人在安危的关头还拿不定主意,怎么能算是贤明呢?”李斯说:“我李斯本是上蔡街巷中的一个普通平民,有幸被皇上提拔为丞相,封为侯爵,子孙都得到尊贵的地位和优厚的俸禄,所以皇上将国家的存亡安危托付给了我,我怎能辜负呢?忠臣不应该贪生怕死,苟全生命,孝子应该任劳任怨,为人臣子各守职责,请你不要再多说了,否则我会得罪你的。”赵高说:“如今天下的大权和命运都掌握在胡亥手中,我可以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了,况且宫外的人要制服宫内的人,就叫作乱;下面的人要制服上面的人就叫反叛。因此秋霜一降花草就凋零,冰雪化解万物就生长,这是必然的结果。您为何迟迟不能觉悟呢?”李斯说:“我听说晋国改换太子,三世不得安宁;齐桓公兄弟争位,害了哥哥的性命;商纣王残杀亲属,不听劝告,国都变成了废墟,最终害了国家。这三件事都违背了天命,结果国破家亡,我还是个堂堂正正的人啊,怎么打那种坏主意?”赵高说:“现在如果放弃了这个机会而不相从,灾祸就会殃及子孙,后果实在叫人心寒。聪明人善于转祸为福,您打算怎么办?”李斯听后仰天长叹,流着泪感慨地说:“唉!偏偏碰上这样混乱的世道,我既然不能效忠而死,还能依靠谁呢?”于是李斯就听从了赵高的劝说。赵高回报胡亥说:“我奉太子贤明的诏命去通知丞相,丞相李斯不敢不遵从太子的命令!”

于是他们几人就互相谋划,诈称丞相李斯受始皇帝的诏书,立公子胡亥为太子。又重新伪造了一封书信给长子扶苏说:“我巡行天下,祈求名山诸位神仙延长我的寿命。现在扶苏和将军蒙恬率兵几十万驻守边疆,已有十多年了,不能向前推进,白白损失了许多士卒,而没有一点功劳,反而几次上书,出言不逊地诽谤我的所作所为。由于不能结束监军的任务回京当太子,而日夜怨恨。扶苏作为儿子行为不孝,赐剑让他自杀!将军蒙恬与扶苏在外驻守,不纠正他的过失,显然知道他的阴谋。蒙恬作为大臣,行为不忠,应赐死,把统率的部队交给副将王离。”书信封口以后盖上始皇帝的印玺,派胡亥的门客带书送给上郡的扶苏。

使者到了上郡,扶苏打开诏书看了以后,不禁哭泣起来,走进内屋,准备自杀。蒙恬阻止扶苏说:“陛下外出,朝中还没有立下太子,派我率兵三十万镇守边疆,公子监兵,这是天下的重任。现在一个使者来了,您就自杀,哪知他是否有诈?请您再请示一下,问明白了再死,也还来得及啊。”使者再三催促,扶苏为人仁厚,对蒙恬说:“父亲赐儿子死,还用再去请示吗?”随即自杀了。蒙恬不肯死,使者就把他交给狱吏看管,囚禁在阳周县里。

使者将处理的结果回来报告,胡亥、李斯、赵高非常高兴。他们回到咸阳,办理了丧事,胡亥立为二世皇帝。任赵高为郎中令。赵高经常在宫中侍奉皇帝,掌握了大权。

迎合“圣”意

秦二世闲居无事,就把赵高召来商议,他对赵高说:“我既然已经统治天下,就想尽量满足耳目的欲望,随心所欲地尽情享乐,让我长久的统治天下,享尽天年,我能做得到吗?”赵高说:“这是贤明的君主才能做到的,而昏乱无能的君主就行不通。我在这里大胆的直言,冒着被斧钺(yue)砍头的危险,请陛下要稍稍留意。我们在沙丘的密谋,其他的公子和大臣们都有怀疑,而各位公子都是您的兄长,大臣们又都是先帝所任用的。如今陛下刚刚即位,这些人怏(yang)怏不乐,心里不服气,恐怕要有变乱。况且蒙毅还未死,蒙恬又带兵在外,我为这事战战兢(jing)兢,唯恐得不到好的结果。陛下哪能放心享乐呢?”秦二世说:“那该怎么办?”赵高说:“用严峻的法律和刑法,把犯罪的人连同他的亲朋一起处死,以至将其全族诛灭,要消灭原来的那些大臣,疏远陛下的兄弟子侄。让原来贫穷的人变得富足,让原来低贱的人变得高贵。全部铲除先帝的老臣,重新安置陛下的亲信在您身边。这样被提拔的人就会暗中感谢您的恩德而归附于您,祸害根除而奸计杜绝,群臣没有不接受陛下的恩惠,蒙受陛下的厚德,您就可以高枕无忧,放心地享乐了。这是最好不过的办法。”秦二世听从赵高的话,便重新制订法律条文。于是原来的大臣及秦朝的公子都被论罪,秦二世把这些人交给赵高,命令他审判处理他们。赵高处死了大臣蒙毅等人。把始皇帝的十二个公子在咸阳街头斩首示众,把始皇帝的十个公主在杜县剁死,财物全部充公,牵连处罪的人难以计算。

秦朝的法令和诛杀刑罚越来越苛刻残暴,大臣们人人自危,想反叛朝廷的人很多。秦二世又继续建阿房宫、铺笔直通畅的大路和供皇帝出巡的大道,赋税越来越重,徭役没完没了。于是楚地被征发去守边的陈胜、吴广等人就起来造反了。在崤(xiao)山以东广大地区,反抗的队伍纷纷行动,英雄豪杰争相起义,自立为侯王,反叛秦朝的统治。起义的队伍打到鸿门才退去。李斯几次请单独劝谏秦二世,秦二世都不答应。

李斯的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的郡守,起义军吴广等人向西攻占地盘,越过三川郡而李由不能禁止。章邯率兵击溃驱逐吴广的部队以后,秦二世的使者追究三川郡的责任,并牵连到李斯,责备李斯位居三公,怎么让造反的强盗如此横行。李斯很恐慌,又贪恋爵位俸禄,不知道怎样开脱自己,于是就迎合秦二世的意愿,上书大加奉承拍马,想以此得到二世的宽容。

李斯的奏书呈上以后,秦二世很高兴。于是推行督察刑罚更加严厉,凡是对人民征税繁重的就被认为是能干的官吏,秦二世说:“这样才叫做实行了督察刑罚。”当时路上的行人,有一半是受过刑的,街上被处死的人天天尸体成堆,杀人的数量多的就被认为是忠臣,秦二世说:“这样才叫做实行了督察刑罚。”

黄犬之叹

赵高当郎中令之时,杀害的人和被他报私怨处以刑罚的人很多,赵高害怕大臣入朝奏事时说他的坏话,就劝秦二世说:“天子所以尊贵,就在于让人只听见他的号令,群臣见不到他的面孔,因此天子称为‘朕’。况且陛下年纪还轻,未必通晓世上各种各样的事情,如今坐在朝廷上理政,赏罚中如有不妥当的地方,就会让大臣看到您的短处,这就不能向天下显示您的圣明了。不如陛下深居宫中,常与我和几个通晓法令的官员在一起,等候大臣把事情报上来,再商量着处理。这样,大臣就不敢告不真实的情况,天下人都认为您是圣明的君主了。”秦二世听从他的建议,不再上朝见群臣,整天住在宫中。赵高经常在宫中侍奉,出主意,国事都取决于赵高。

赵高听说李斯准备劝谏,就去见李斯,说:“我也想劝谏皇上,但我地位低贱。这件事实在是您的职责,您为何不去劝劝呢?”李斯说:“是啊,我也早就想说了,如今皇上已经不上朝了,天天住在深宫之内,我有些想说的话,也传不进去,想面见皇上,也没有机会。”赵高对李斯说:“您真能劝谏,我愿为您留心观察,皇上有空我就告诉您。”于是赵高等到秦二世正在欢宴,让宫女陪他玩乐的时候,就派人去告诉李斯说:“皇上正有空,可以前来奏事。”于是李斯就到宫门前求见,这样连着有好几次。秦二世生气地说:“我平时常有空闲的时候,丞相也不来。偏偏我正设宴消遣,丞相就来奏事。丞相是瞧不起我,还是想捉弄我?”赵高乘机对秦二世说:“这可太危险啦,当初在沙丘的密谋,丞相是参加了的。如今陛下已立为皇帝,而丞相的显贵没有增加,他的意思是想割地为王了。假如陛下不提起这件事,我也不敢说。丞相的长子李由是三川郡守,楚地的盗贼陈胜等都是丞相老家邻县的人,所以楚地的盗贼公开行劫,他们路过三川,郡守李由只是守城不肯出击。我听说他和盗贼之间还有书信来往,由于还没得到确实证据,所以也不敢告诉您。况且丞相在宫外掌理朝政,权力实际上比您还大。”秦二世觉得赵高的话有道理,想逮捕审问李斯,又怕事情不确切,就派人调查三川郡守李由与盗贼相通的情况。李斯知道了这些事情。

当时,秦二世在甘泉离宫,正在观看摔跤和滑稽表演,李斯不能面见,就上书向秦二世揭露赵高的险恶用心,说:“赵高有邪恶的心志,有谋反的行为,陛下不设法对付,我怕他是要叛乱的。”秦二世说:“这是怎么说的呢?赵高原来只是一个宦官,但他不因安逸而放松努力,不因危难而变心,行为廉洁,心地善良,他靠自己的努力才达到这个地位。他以忠诚得到提升,以信义恪守职责,我觉得他实在是个好人,而你却怀疑他,这是为什么?况且我年纪轻轻就失去了父王,我没有什么知识,也不懂如何治理百姓,你又老了,我真怕这个国家没人去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我不倚靠赵高,依靠谁呢?而且赵高为人精明能干,很有魅力,下知人情,上能顺合我的心意,你就不要再对他怀疑了。”李斯说:“不是这样的。赵高原来是个贱人,不懂治国的道理,贪心没有满足,追求私利从不休止,他的权势仅次于君主,可是索求的欲望还没有穷尽,所以我说他是危险的。”由于秦二世原来就很信任赵高,他怕李斯把赵高杀了,就暗中把这件事告诉了赵高。赵高说“丞相所担心的就是我,如果我死了,丞相马上就会干篡位的事了。”于是秦二世下令说:“把李斯交给郎中令赵高查办!”

赵高负责审办李斯。李斯被五花大绑地关在临狱里,仰天长叹说:“唉,可悲啊!无道的昏君,怎能为他谋虑呢?过去夏桀杀贤臣关龙逢,商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这三位大臣,难道不忠吗?但是未免一死,虽为忠而死,但效忠的对象却选错了。如今我的智谋不如这三位贤臣而二世残暴无道却胜过夏桀、商纣和夫差,我以忠心而不得好报,这是必然的。况且二世的作为,难道不是悖(bei)乱荒谬的吗?不是我没有劝谏,而是他从不听我的劝告。凡是古代的圣贤君主,总是饮食有一定的节制,车马器用有一定的数量,宫室不超过一定的规模,凡是那些劳民伤财而不利于人民的事都要禁止,因此国家能够长治久安。如今二世谋害兄弟,不怕自己犯罪造孽(nie);杀害忠臣,不考虑自己造成的祸害;大兴宫室,暴敛(lian)天下,不惜耗费国家财产。这三件坏事实行以后,天下人不再顺从他了。如今反叛的人已占天下的半数,而他还没有醒悟,反而以赵高为辅佐,不久我一定会看到盗贼攻入咸阳,秦宫变成一片废墟,麋(mi)鹿将会奔路于往日的朝廷。”

但秦二世仍然让赵高审办李斯,给李斯定罪,追究李斯和儿子李由谋反的罪行。收捕李斯所有的宗族、宾客。赵高审问李斯,拷打了一千多板子,李斯耐不住疼痛,只好忍屈招供。李斯所以不自杀,是以为自己有才干,本来有功于秦朝,又确实没有谋反之心,他希望通过上书自陈,秦二世能醒悟而赦免他。于是李斯就在狱中上书,书信递出去后,赵高派人把信扔掉了,根本不送给秦二世,说:“囚犯哪能上书!”

赵高又派了十来伙自己的门客,假装成秦二世派来的御史、谒(ye)者、侍中等官员,轮流地审讯李斯。李斯又以实情对答,他们就让人反复拷打。后来秦二世派人来查问李斯,李斯以为还是原来那伙人,终于不敢推翻先前屈认的供词,只有招供认罪了。赵高把对李斯的判决上报秦二世,秦二世高兴地说:“要不是你,我差点被丞相所欺骗。”当秦二世派去调查李由的使者到达三川郡时,李由已被起义军的项梁杀了。使者回来时,李斯已经下狱,于是赵高就把李斯、李由都安上了反叛的罪名。秦二世二年七月,根据刑法李斯先受过五种刑罚,最后推到咸阳的街市腰斩。李斯和他的二儿子一起被押出监狱,李斯对他的儿子说:“我要是还想和你牵着黄狗,一起出上蔡县的东门去追逐狡兔,还能办得到吗?”于是父子二人相对痛哭,随后李斯三族都被诛灭。

《史记》作者司马迁这样评价李斯一生:李斯从一个街巷平民游历诸侯,后来到秦国效力,由于能抓住时机,以智谋辅佐秦始皇,终于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帝业,李斯位居三公,可以说是受到重用了。李斯懂得儒家《六经》宗旨,不施行贤明的政治来弥补君主的缺陷,却贪恋高官厚禄,只顾阿谀奉承,实行严刑酷法,又听从了赵高的邪说,废扶苏而立胡亥。天下已经造反了,才想起劝谏秦二世,这岂不是太晚了吗?人们都认为李斯忠心耿耿,死得冤,其实认真考察一下,就不会有这样的看法了。要不然,李斯真可与周公、召公比美了。 PC8bAD1jUpv7oArjKkAINoA5AuxeAJlmWzy9NVkh4WI0ui+jg3HM9+9qWgM9r6y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