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前210),即嬴(ying)政,一称赵政。战国时秦国国君、秦王朝的建立者。秦庄襄(xiang)王之子。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

离奇的身世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他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但是他的身世却很离奇。

战国时期,各国连年征战,局面混乱,彼此都有吞并别国的野心。为了互相表示信任,各国互相交换王子王孙为人质。秦赵两国为了表示友好,也互派人质。秦昭王派王孙异人到赵国去做人质。当时异人已是壮年,异人兄弟很多却派他当人质,是因为母亲夏姬(ji)失宠(chong)。异人在赵国当人质期间,秦国不守信用,几次发兵攻打赵国,赵国对待异人就像对待奴隶一样。正当这个落难异国他乡的王孙归国之心相当强烈,而希望却非常渺茫的时候,富商吕不韦却主动找上门来,要帮助他归国继位。

颇有政治头脑的富贾吕不韦,在赵国邯郸做生意时见到了秦国公子异人,他立刻意识到“奇货可居”,决定在异人身上做一笔一本万利的大生意:倒卖国王,并谋取政治地位,光耀门庭。

吕不韦对秦国王室内部形势作了比较透彻的分析,并答应以千金为异人游说安国君(异人的父亲)和受宠的华阳夫人,使他们同意立异人为嗣(si)。异人感激地说:“如果登上王位,封吕不韦为相国。”吕不韦于是经常往返赵秦,四处用金钱开路,再加以鼓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安国君终于同意立异人为嫡(di)嗣,并请吕不韦为异人的老师。

异人并没有马上归国。有着常年经商生涯的吕不韦,算盘越打越精,胆子也越来越大,他正酝酿(yunniang)一个更大的阴谋,就是让自己的儿子登上秦王宝座。在他的姬妾中有一位能歌善舞美貌出众的女子,名叫赵姬,吕不韦很喜爱她。当他知道赵姬已怀孕后,就进行精心安排。请异人到家中喝酒,有意要赵姬为异人敬酒献舞,因为她容貌端庄俊雅(ya),被异人看中。异人请求吕不韦把赵姬送给他为妻。吕不韦顺水推舟,将赵姬送给了异人。赵姬此时身中怀育的就是以后的秦始皇,实际上是吕不韦的儿子。秦昭王48年(前259)正月,赵姬在赵国邯郸生下一个男孩子,取名政,秦为嬴姓,故名嬴政。

嬴政随父在赵国生活了九年,九岁时,秦昭王死了,安国君即位,异人以太子的身份带着嬴政回到了秦国。安国君即位时已年过半百,在位一年就死了,异人即位,即秦庄襄王。庄襄王当了秦国的国王以后,没有忘记当初的诺言,封吕不韦为相国,食洛阳十万户。至此,吕不韦贩卖国王的大生意才算真正一本万利。

嬴政13岁时,庄襄王死了,嬴政即王位。吕不韦以“仲父”的身份辅政。在吕不韦辅政的9年中,不断强化着自己的权威。秦王政步入青年以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见。虽然在“大一统”这点上,他们的观点是一致的,但在追求统一的形式、道路上,尤其是由谁主持统一大业上,却有很大的分歧。秦王政对吕不韦专权很不满,和他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

可是,在当时“世变主少,群臣相疑”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吕不韦这样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在嬴政初即位的一段时间内,秦国可能会发生内乱。所以吕不韦对稳定国家政局起了很大的作用。到嬴政20多岁时,他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与吕不韦无论是在思想上、政见上,都有很大差异,有些甚至根本就是对立的。吕不韦也觉察到这一点,所以吕不韦想通过撰写《吕氏春秋》对秦王政的思想加以控制,他派人写好了一本《吕氏春秋》经过修改后,诏告天下:凡是能改动其中一个字的,赏千金。而秦王政是一个专断而又骄横的人,决不受制于人,对吕不韦的说教,有些根本就不接受,他要自己网罗人才。

秦王政22岁时,举行冠礼,这就意味着,秦王政要亲理朝政了。在这期间,宦官嫪(lao)(ai)利用太后的宠受,大力发展自己的权势,权势能与吕氏比高低,并且企图杀害秦王政,立他与太后的私生子为国君。在公元前238年4月,秦王政在旧都雍(今陕西凤翔县南)举行冠礼时,缪便乘机发兵攻打秦王。秦王政早有防备,两军在咸阳交战,缪发兵不得人心,部队倒戈(ge),秦王抓到嫪后用“车裂”的死刑,灭其亲族,并杀死他与太后所生的私生子,遣太后于贳(shi)阳宫。通过镇压叛乱,充分表现了秦王政政治才能。镇压嫪党徒必然牵连到吕不韦,秦王政本想诛杀吕不韦,考虑到他在先王和自己年幼时辅政有功,于是免除死刑,只解除了吕不韦的相国职务,并把他全家迁出咸阳,吕不韦出咸阳后,暗中与六国国君往来,被秦王政所知。吕不韦担心死在自己儿子手里,就喝毒酒自杀了。秦王政下令:从今以后,如有像嫪和吕不韦这样专横的,一律照此处置。

统一六国

秦始皇是一个胸中有远大抱负的人,他常一个人站在山岗上看着太阳,眼中炯炯有神。他的心中已经燃起熊熊烈火,这场火必将燃烧在整个中华大地。

秦王独揽(luan)大权之后开始招揽人才,他废除了“逐客令”,命令外出使节到各国去物色人才,楚国的李斯慕名而来,向秦始皇提出了“统一六国”的政治主张,这与秦王不谋而合,所以李斯很受秦始皇的器重。另外魏国的张仪提出的“连横”主张,就是让秦国和六国分别结盟防止六国结成反秦同盟,然后一个个的消灭掉,也被秦王采用。秦始皇非常重用他们,常对他们说:“你们就是我的两条腿,没有你们,我什么也做不成呀!”后来,李斯成为秦国的宰相,张仪则帮助秦始皇打败了六国。

秦王20年(前227年),嬴政派王翦(jian)、辛胜大举攻燕,燕、代联军抵抗,被秦军破于易水之西。次年,秦又征调大军支援王翦,大败燕军,攻陷燕都蓟(ji)城(今北京),燕王逃向辽东。秦将李信穷追不舍,在衍(yan)水(今辽河流域)大破太子丹军,燕王被迫杀太子丹,将头颅(lu)奉献秦军求和。秦王25年(前222年),秦将王贲灭燕,俘虏了燕王喜,至此燕国灭亡。

秦王22年(前225年),秦将王贲率兵攻魏,挖开黄河,水淹魏都大梁,魏王假请降,魏亡。灭魏以后,秦国乘胜向楚国开进。秦王24年(前223年),秦将王翦攻入楚都寿春,楚王负刍被俘(fu),楚亡。秦王26年(前221年),秦将王贲攻齐。齐王建被俘,齐亡。

秦始皇从秦王17年(前230年)灭韩开始,到始皇26年(前221年),历经10年时间,终于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郡县制与统一度量衡

统一天下后,嬴政知道,靠武力统一的天下并不一定长久。于是,他以秦国制度为蓝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实行全面改革。自然,确定嬴政的地位和权力成为主要任务。他认为“王”涵义狭小,必须更新方可彰(zhang)显自己的无量功德和人君的至上权威,于是责成群臣议举尊号。群臣和博士认为秦王平定天下,功业空前,远超五帝,鉴于古有三皇而秦皇最贵的传说,建议尊号更为“秦皇”,命为“制”,令为“诏”,自称为“朕”。秦王嬴政觉得自己功兼三皇五帝,决定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号为“皇帝”,并批准“制”、“诏”、“朕”作为皇帝专用术语,不许他人染指。

但秦始皇又犯难了,天下应当怎样统治呢?他向臣下问起,大臣对秦始皇说:“六国诸侯刚灭,燕国、齐国、楚国离京城太远了,您不如把几个皇子分封到那些地方去做王,协助陛(bi)下统治天下。”

宰相李斯反对分封皇子的建议,说:“陛下统一了天下,可以在全国设置郡(jun)县。子弟功臣多,赏些赋税钱财,不要分封诸侯,这样您才容易控制他们!”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他说:“以前天下战争不断,是因为分封诸侯王的原因。如再分封诸侯王,是埋下了战争的祸根。”

于是秦始皇把他的天下划分为36郡,郡以下设县。秦始皇在中央朝廷里设置丞相、御(yu)史大夫、太尉、廷尉、治粟(su)内史等重要的官职协助皇帝治理国家。所有这些官员都归皇帝任免和调动,一概不得世袭。国家的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

后来,封建王朝所实行的政治体制,大体上是在秦始皇的这套体制的基础上逐渐演变的。

秦始皇把原六国的兵器全都收缴到京城咸阳来,回炉熔(rong)铸(zhu)成12个大铜人和许多铜器。把它们立在咸阳宫殿前面的两边,象征着秦始皇灭亡六国统一中原。

秦始皇以圆形方孔、每个重半两的钱做为全国统一的货币。秦始皇下令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如尺寸、升斗、斤两等。这样各地经商,做买卖都没有困难,因而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原六国的车辆和道路也都不同,这样不方便。于是秦始皇下令,规定车辆上两个个子间的距离,一律都定为6尺。又修筑从京城咸阳到全国各个重要地方的大路。

战国时期的文字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秦始皇又下令统一文字,规定一种叫作小篆(zhuan)的字体,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文字。后来整理成一种比小篆更便于书写的字体,叫作隶书。隶书跟现在的楷(kai)书已经很相像了。

这样各地的文化交流就方便多了。

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北部的匈奴势力对秦王朝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他们经常派兵抢夺内地的财物,为了保证中原地区的安定,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tian)率兵30万,北攻匈奴,经过几次大战,蒙恬攻取了河南(今内蒙古河套地区)、高阙(que,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南)、阴山(今内蒙古狼山)、北假(阴山以南)等地方,并在这里设置了34个县。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从中原地区迁移3万多户到这里垦荒种植。接着,秦始皇便开始大范围地修筑长城,在秦、赵、燕三国长城原有的基础上,加以连接、修补,构筑了西起陇(long)西临洮(tao)(今甘肃岷(min)县)、东至鸭绿江,长度达1万余里的长城。这就是至今仍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古代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和高度智慧的结晶。它的建成,对于防范匈奴,保卫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几千年来,它一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的骄傲。

秦王朝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旧贵族们还大量存在,拥有大批奴隶的大商人还大量的存在,而代表这些旧势力的儒(ru)生也大量存在。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在一次庆祝宴会上重新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废除,他认为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是行不通的。李斯提出了反对意见,说:“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统一。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如果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信。”并提出了焚(fen)书的建议:

1.史书方面除《秦记》之外,其他六国的史书一律烧掉。

2.《诗》、《书》、百家语除博士官收藏的以外,其他人的藏书,都集中到郡,由郡守监督烧掉。

3.医药、卜筮、种树等科技文化方面的书不在禁止之列。

4.如有人敢相互谈论《诗》、《书》的,判处“弃市”;借古讽今者将被灭门(灭族);其他人或官吏见到而不举报的与他们同罪;令下30日后不执行的,即面额刺花,服4年筑城劳役。

秦始皇看后立即批准了这个建议。于是,全国各地烟尘弥漫,大批古代文献、典籍焚毁于大火之中。

第二年,由于大量焚书,引起不少读书人和方士的不满,他们继续大造舆论,谩骂、攻击秦始皇,说他像一个专职杀人的狱吏,并以处罚削斩人为乐以此逞(cheng)威等等。有两个方士叫做卢生、侯生,在背后议论秦始皇的不是。秦始皇大为恼火,再一查,又发现咸阳有一些儒生也一起议论过他。秦始皇把那些儒生抓来审问。儒生经不起拷打,又东拉西扯地供出一大批人来。秦始皇对于这些敢于反抗、继续散布“妖言”,“以乱黔(qian)首(百姓)”的儒生采取了坚决镇压的手段,先后逮捕了460多个儒生,并把他们全部坑杀在咸阳。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焚书坑儒”事件。

焚书坑儒,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消除割据的意识,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秦始皇所采取这种野蛮(man)的、残酷的手段,对中国古代的文化无疑是一次非常严重的摧残。

秦始皇的暴政,引起老百姓的不满。楚地流行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歌谣,诅咒秦王朝灭亡。始皇36年(前211年),东郡(今河南濮阳一带)落下一块陨(yun)石,有人在石上刻了一行字:“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知道后,派遣御史追查刻字人,由于无人承认,便把陨石附近的居民全部杀死,然后销毁陨石。

在这样的局面下,秦始皇难免有些害怕起来。他一方面自认为功盖三皇五帝,另一方面又认为自己必须得以长生不老,方可将秦王朝的统治延续下去。所以在他的一生中,秦始皇为了寻求能长生不老的仙药,总是接连不断地出巡。

始皇37年(前210年),秦始皇开始了他的最后一次巡游。他从咸阳出发,首先来到南方的云梦(今洪湖、洞庭湖一带),在九疑山祭祀了虞(yu)舜(shun)。然后顺江东下,由丹阳(今安徽当涂东)登陆,来到钱塘(今浙江杭州),绕道向西120里渡江登上会稽(ji)山,在山上祭祀了大禹(yu)。祭罢大禹,秦始皇在会稽山刻石留念,然后下山,经吴中(今江苏吴县)北上。秦始皇一行从江乘(今江苏镇江)渡江,一直沿着海边向北,又来到琅琊(ya)。他总想能在海边有所收获,遇见仙人或得到仙药,所以一直靠着海岸走,然而仍一无所获。看看求仙无望,便决定返回咸阳。连日的旅途劳累,加上途中遭到张良等人的伏击,心情沮丧,到平原津(今山东平原附近)就病倒了。于是秦始皇和随从一路疾驰,准备赶回咸阳,不料到了沙丘(今河北广宗县西),秦始皇病逝。时为始皇31年(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位37年,称王25年,称帝12年,终年50岁。安葬于骊(li)山。 TStCXWQ9UL4JtTxGfHI1g0Sy3Y39l5hsX42vBm1MFRIJ7rsBxGNcLwBkB/z7rzT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