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后百战出生入死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郭子仪拜为中书令。九月,朝廷令郭子仪等七节度使及平卢兵马使董秦为主攻部队,李光弼等两节度使为配合,讨伐安庆绪。肃宗为了协调两军的关系,又任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负责节度诸军,实际上成了部队的最高统帅。十月,郭子仪率兵过黄河,围卫州。安庆绪率兵七万倾巢出动,分三路救卫州。郭子仪把三千弓箭手埋伏于营垣之中,自己假装失败,叛军不知是计,追到营垣,伏兵全部起来射叛军,箭如雨点,安庆绪大败而退,郭子仪乘胜率部追击,擒杀安庆绪弟弟安庆和。此次战争,叛军被斩首三万,安庆绪遭到惨重地打击,走投无路,只得退走邺(ye)城,向史思明救援。于是史思明从范阳发兵十三万,南下攻占魏州,成为与安庆绪遥相呼应的犄(ji)角之势。乾元二年(759)二月,史思明率军,抵达邺城,他们假扮成唐军,抢掠唐军运粮船只,唐军粮缺军心不稳,加上鱼朝恩又从中掣肘,唐军被史思明击败。这样一来,各节度使只得相继退兵,郭子仪也被迫退保洛阳。史思明进入邺城,叛军发生内讧(hong),史思明杀了安庆绪,让儿子史朝义留守邺城,自己返回范阳,当了大燕皇帝。

郭子仪退保洛阳后,唐肃宗任命他为东畿(ji)、山东、河东诸道行营元帅,暂时为东都留守。对邺城之败应负主要责任的鱼朝恩,反倒打一耙,向唐肃宗进谗言,把邺城之败归罪于郭子仪。唐肃宗偏听谗言,七月郭子仪被召回京师,免去朔方节度使、诸道行营元帅之职,而以李光弼代之。

郭子仪罢官以后,在京赋闲。宝应元年(762)二月,太原、绛州两地驻军作乱,杀将帅,抢掠不止,朝廷才又起用郭子仪为朔方、河中等节度使行营及兴平、定国等军副元帅,晋封为汾阳郡王,出镇绛州。离京赴任之前,郭子仪要求进见唐肃宗,当时肃宗正生病,推托不见。郭子仪说:“老臣受命,将死于外,此次不见到陛下,死不瞑目。”唐肃宗这才把这位六十多岁的老将召进卧内,并对他说:“河东之事,全权委托爱卿去办了。”郭子仪受命绛州,果断地擒杀了四十余个首领,河东局势马上稳定了下来。八月,郭子仪处理完军务回朝,当时肃宗已死,唐代宗即位,宦官程元振专权于朝政。程元振嫉妒功高任重的郭子仪,屡屡进谗言诬陷他。郭子仪自己请求解除节度使和副元帅的职务,唐代宗顺水推舟将郭子仪的兵权再度剥夺。程元振对郭子仪继续进行诬陷、迫害,郭子仪感到非常恼火、他上书申诉,还把唐肃宗先后褒奖他的一千余件诏书上交给唐代宗。代宗看后安慰他说:“大臣忧疑,这是我的过失;我非常惭愧,请您不要忧愁了。”不久,唐代宗发动对安史之乱最后一个头目史朝义的进攻,任命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这次战争可惜由于程元振、鱼朝恩的反对,郭子仪没有随行,仍在京城闲居。 d9wFLZGZ7uWvZrUXQDrLY+28C1aV+8F0xNARd/mUuxiEzRWsY4wQCwOg82B3C6X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