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理解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是指一定的社会、职业集团,为培养合乎自己需要的理想的职业道德人格,依据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职业道德影响的活动。
任何一个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品质,都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后逐渐形成的。一般来说,从业者在刚就业时,他们的道德观念主要来自于学校、社会和家庭。从业后,在未系统接受职业道德教育之前,他们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也往往是模糊不清的。只有在经过了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并通过工作实践,对职业道德有了一个比较深层次的认识后,才能将职业道德意识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自觉地按照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进行职业活动。
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陶冶职业道德情操,锻炼职业道德意志,确立职业道德信念和培养职业道德习惯。
2.如何认识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市场经济呼唤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理行业之间、从业人员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是制约职业群体行为的一种道德规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能够调整不同职业成员之间的矛盾,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形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良好风尚。因此,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必然会促进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是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
行业不正之风屡禁不止,其受害者首当其冲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他们强烈呼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希望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唤起每个从业人员的良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起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自觉地从道德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行为,自觉地用道德的力量遏制行业不正之风。其次,人们希望用道德的力量构筑起团结、和谐、友善的人际环境。职业道德可以起到调节人际关系、稳定人心的润滑剂和安定剂作用。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各行各业都讲究职业道德,人们就可以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实践中,品尝到更多的甘甜。其三,人们希望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开放的中国在世界上树立起良好的形象。目前,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时期,重视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至关重要。每一个职工的职业道德形象,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而企业的形象又影响着中国在世界的形象。为了实现党中央为我们绘制的跨世纪的宏伟蓝图,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使强大的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平,真正使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比翼齐飞。
是培养工人阶级主人翁形象的需要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依靠的对象,必须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各级工会组织要团结和动员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三个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全社会,积极发扬大公无私、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热爱劳动、团结互助的道德风尚,在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树立社会新风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塑造高尚的主人翁形象。
3.怎样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中,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教育贯彻始终。为人民服务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经济利益的追求中,要通过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良好服务去实现。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反对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二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三是树立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道德境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就要教育从业人员处理好四个关系,即:按劳分配与无私奉献的关系,先富与共富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以及市场活动与政治活动的关系。通过处理好四个关系,使从业人员正确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自觉做到把按劳分配与无私奉献统一起来,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不搞“钱多多干,钱少少干”、“按酬付劳”或“权钱交易”;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勤劳致富,不做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起来,使局部利益、个人利益服从整个社会的利益;不能把商品交换的原则引入党内政治生活和国家机关的政治活动之中。
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面向各行各业的广大职工群众,同时也要注意抓住当前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是:消极腐败现象、行业不正之风、黄赌毒和文化垃圾传播、社会治安不好和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具体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部门,由于行业的性质和存在的问题不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也必然有所差异。即使同为窗口行业,有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突出,有的以权谋私、收贿索贿严重,有的服务态度恶劣,等等。因此,一定要从本行业、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群众最不满意、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这样,才能使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收到良好效果。
把服务性行业和部门作为重点
服务性“窗口”行业和部门,如工商税务、公检法、金融、医院、邮电、供电、供气等部门,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接触群众最多,因此,他们的活动行为对群众影响最大。近几年,由于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影响,这些部门和行业的职业道德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职业道德水平下降,一些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淡薄,单纯追求金钱的意识泛滥,利用职权索贿受贿、吃拿卡要、敲诈勒索的现象比较严重,群众反映强烈。因此,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就要重点抓好这些部门和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造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促使这些行业和部门的职业道德建设尽快出现转机。
抓住职业利益与职业责任的关系
一个企业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企业效益之间有着密切的连带关系。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职工劳动态度的优劣。职业道德素养高的职工,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就会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这就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着重要影响。
任何企业都负有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的责任,这种责任既有法律的、契约的要求,也有出自于道义的要求。企业只有履行自己的责任,才能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所以,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就成为企业履行相应责任的决定性因素。
在目前的职业活动中,只顾行业利益,不顾社会责任的问题,是导致行业不正之风蔓延的重要原因,一些不法之徒之所以胆大妄为,制造假冒伪劣商品,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初都是在趋利意识的支配下,把职业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所致。因此,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首先应使从业人员摆正职业利益与职业责任的关系,明确本职业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业人员和各职业团体都有自己的自主权,允许为实现自身利益采取各种措施。但在开展职业活动中必须把自己的职业岗位对社会的责任放在首位,符合一般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要把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和做出的贡献,作为评价一切职业尊严和价值的依据,坚决反对那些只求索取,不讲奉献,只求职业利益,不顾社会和他人利益的不道德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各行各业必须在平等竞争、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关系、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关系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本行业的利益。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与建立职业道德规范结合起来
建立和完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是搞好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各行各业要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制定出针对性强、切合实际、行得通、记得牢、可操作、便于监督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让每个从业人员都在一定的约束下从事各自的工作,才能在长期的工作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4.如何开展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风尚。这为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由于受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影响,部分职工信念动摇,理想模糊,敬业爱岗、恪尽职守的意识淡薄。因此,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保证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要通过对职工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通过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工人阶级历史使命、优良传统教育,帮助职工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澄清模糊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这样,才能使职业道德意识在职工思想上深深扎根,才能使职工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对待本职工作。
扭转行业不正之风
职业责任淡薄,职业纪律松弛,是导致行业不正之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从根本上扭转行业不正之风,除了建立健全法制之外,还必须大力加强职业责任、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教育,使广大职工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促进各行各业形成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风尚。自觉用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使社会风气得到根本好转。
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风
艰苦奋斗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传家宝。但一个时期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在一部分人当中,艰苦奋斗的思想淡薄,有的人甚至认为艰苦奋斗是僵化保守,应该放在“更新”的观念之列。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对的。艰苦奋斗的优良品德仍然需要继续保持和大力发扬。尤其要在青年职工中进行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国情,正确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牢固树立勤俭建国、勤俭办事思想,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精神,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挥霍公款、比阔气、讲排场的败家子作风。
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各项制度
要在广大职工中广泛开展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民主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自觉依法办事,依法律己,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事职业活动。同时也要懂得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善于运用法律的武器同犯罪行为作斗争。要运用法律等手段约束、制止不文明的行为,规范和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遵守职业纪律,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这是维护正常劳动秩序的需要,也是每个职工应尽的义务。要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加强劳动纪律教育,使广大职工以主人翁的劳动态度安心本职工作,服从工作分配,听从生产指挥,提高劳动效率,保质保量地完成或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每个职工达到了这样的职业要求,才是一个合格的、有觉悟的劳动者。
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两个基本方面,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构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公民的统一要求。劳动者单纯靠体能和常识已无法适应现代的工作条件,也无法从事高质量的工作,产生高效益。要把我国的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首先就要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工会组织要努力维护职工接受职业技能教育的权利,高度重视和努力推动职工的科学文化技术教育工作。积极参与、大力协助和推动政府、企事业单位切实加强对职工的职业培训。要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不断提高广大职工学习科学文化技术、钻研业务和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组织和吸引更多的职工参加学习,为他们提高素质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广泛开展读书自学、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竞赛、拜师学艺、学绝技绝活等各种群众性生产技术活动,鼓励和帮助职工岗位成才,以使广大职工适应技术不断进步的要求。
5.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什么意义
职业道德是伴随人类社会劳动分工的深化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它不仅是社会道德系统中一个具有特色的分支,而且是一个最具代表性和起关键作用的社会道德层面。因此,职业道德教育是现代社会整体道德建设的突破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有利于从业者树立自主意识、服务群众、办事公道的意识、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意识和时间、效率意识,但同时也使从业者易于产生拜金主义、功利化、为获取最大盈利而不择手段和组织纪律涣散等不良倾向。因此,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实效性,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具有重大意义。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在其《经济哲学》中指出:“任何一种经济制度都需要一套规则,需要一种意识形态来为他们辩护,并且需要一种个人的良知努力促使去实践他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也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规则和意识形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这种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这一论断告诉我们,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职业道德教育与之相适应。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职业道德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也就摆在了议事日程之中。因此,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就曾指出:“当前要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
(3)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促进全社会道德风貌的好转。
职业活动是个人一生中主要生活内容,人生价值、人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贡献是通过职业活动得到实现的。所以人的品德、精神境界、价值观念也主要通过职业活动体现出来,并充分展示出一个人总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职业岗位是培养人格的最好场所,也是表现人格的最佳场所。全社会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注重职业道德品质修养,必然会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从而带动全社会道德风貌的好转。此外,人的情感是相互传染的。高尚的道德情感以一种示范姿态,传递给自己的职业对象,从而使自己的职业对象感到心情舒畅愉快,并把这种情感体验化为自己的行为,同时再传递给其他职业工作者。如此往复,在全社会造成良好氛围,形成一种气势,全社会的道德风貌在人们彼此影响感化之下,在党和国家共同倡导下必然会有一个较大提高。
6.加强职业道德有什么原则
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受教育者自身的自主性和自律性。美国著名的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曾指出:“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一般地说,道德要求社会公正地对待个人;并且不要忘记,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因此,道德的本质在于它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人的需要和生命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而不是社会对付个人、反对个人的工具;道德不只是要求主体对自身以外的规则、规范负责,而是首先要求主体对自己负责,因为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可能是一个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种种关系持积极的、负责态度的人。因而,在对受教育者进行职业道德理论灌输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自身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只有这样,职业道德理论才有可能内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职业道德品质,外化为正确的职业道德行为。
与行业相结合的原则
从职业活动决定职业道德的角度看,职业道德表现为“职业化”、“角色化”的特征。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它不是一般地反映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的要求,而是要反映职业、行业以及产业特殊利益的要求;它不是在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在特定的职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受教育者从事的行业有针对性的施教。比如,对IT行业的员工重点讲授网络职业道德,对财会行业的员工重点进行“不做假账”的教育,对医护人员进行人体试验的道德教育、秘密限界教育,以及稀有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等教育,对领导干部进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取的教育等。
终身性的原则
人的教育具有终身性,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教育也应坚持终身性的原则。这种终身性,对群体而言是终身教育,对个体而言是终身学习。从现代系统论的角度分析,终身学习涵盖着三维结构,并构成一个网络系统;从时间角度上分析,终身学习是人一生的学习过程,即活到老,学到老;从空间角度上分析,终身学习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机结合;从学习形式上分析,有职前学习和职后进修、学习。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和理解,受教育的终身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西方道德教育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教育与人的生活共始终,教育是人的一生持续不断的生长发展过程”。
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
没有过硬的技术、技能和较高的业务工作水平,是不可能很好地履行职业道德、职业责任的。崇高的职业道德不但表现为自觉履行职业责任、遵守职业纪律,还表现为完成本职工作的过硬本领。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职业实践,促进生产力发展。所以,要做好工作,仅对职业有深刻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业务水平。如果缺乏搞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完成好本职岗位任务,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原则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出现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他们的经济状况、生活环境、思想认识、文化素质、心理特征都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职业道德教育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要注意区分层次,针对不同特点,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职业道德教育的先进性要求应以广泛性要求为基础,广泛性要求应以先进性要求为指导,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的“广泛性”要求,“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思想道德,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就是把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规范交给劳动者,让劳动者将之化为实际行动。坚持“先进性”要求,“坚持在全社会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旨在把职业道德教育的水平由低层次引向高层次,使全社会职业道德精神不断升华,从而达到“团结和引导亿万人民积极向上,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目标。
与社会管理相结合原则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广泛进行道德教育,普及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帮助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把公民道德建设融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之中。逐步完善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
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职业道德重在行动,也是易于实行和检查的道德,但是,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是自发性的。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必须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经过人们的自觉努力,才能逐渐树立起来。道德和法律尽管约束的形式和范围不同,但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社会上有许多例子说明,由于个别职工不遵守职业道德进而触犯了法律,说明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如进行忠于职守的教育,可以联系法律对渎职行为的规定;进行服务意识、质量意识的教育,可以联系《消费者权益法》等法律规定;进行文明生产意识教育,可以联系有关生产操作规程的规定;讲注重信誉,可以联系有关《合同法》的规定;进行竞争意识的教育,可以联系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规定。
建立激励机制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要把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作为考核、奖罚的重要指标,促进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行业新风。”以前,对职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没有适当的考核,也是影响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一个原因。在新形势下,企业已实行了全员合同制、管理干部聘用制,企业和职工双向选择,同时经济管理机制也逐步完善,这就可以把对职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情况的考核渗透到劳动用工制度和经济责任制考核当中,建立起职业道德教育的激励机制。一方面,严格任职资格制度,把就业、任职、上岗同职业道德建设联系起来。企业在聘用干部、选择上岗职工时,对一贯遵守职业道德的人员给予优待,对违反职业道德的人员进行严格限制,以激励职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把职业道德的要求写进招工等劳动合同和规章制度。职工违反了职业道德规范就是违反了合同,违反了规章制度,企业要严格按合同和规定对职工进行处罚。
7.职业道德与市场经济有什么关系
职业道德教育,尤其是企业职业道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有它的深刻的社会原因。研究职业道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也有很强的实用性。
经济改革呼唤职业道德教育
当前我国的经济改革,正在把企业推向市场。企业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细胞。企业要在市场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不仅仅需要借助于科学的力量:现代经营管理和现代技术。而且还需要借助于企业家和企业职工的审美判断力:直观地把握企业经营目的和自然的、市场和规律之间的和谐统一的能力,他们以此在符合市场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求得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求得个人的工作效绩。而这种对于社会人伦之美的感知和判断能力反映为人们职业道德水准。因而企业、企业家和企业职工,只要他们渴望获取成功,也就必然会求助于职业道德,因而呼唤职业道德教育。从宏观来看,国家引导现代市场,除了借助于行政、法律等手段之外,必然要借助于教育的手段。一方面普及有关市场经济的知识,一方面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否则市场经济就难于健康发展。如果让不道德的经营成风,假货劣货充斥,买卖不讲信用,合同不履行,债务随意拖欠,市场就只能是一个病态的市场。它只能引导企业去投机取巧,追求不正当利润,决不能形成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同时,如果企业家对职工不讲道德,以“仆”凌“主”;企业职工也不讲道德,不忠于职守,又缺乏质量意识、协作精神,人际关系紧张,那么企业终将从内部瓦解。这样的企业怎么能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因而,讲职业道德无论从何角度看,都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职业道德教育也就成为职工教育工作者的历史重任。
道德进步产生新时代的职业道德
新时代的职业道德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但更是道德进步的直接结果。尤其是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道德传统,以“和”为特征的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对于推进社会进步、和谐与统一,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虽然封建统治者在走向没落的时候,为了自身的利益,时常破坏“和”的道德观念,企图以“同”代“和”,把追求和谐、有机统一的道德理想曲解为单一化的死板模式,从而造成万马齐喑的死寂的局面,利于他们的反动独裁统治。但这种封建道德观念根本无法取代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观念。人们知道,十年动乱中封建伦理的短暂的回光返照,虽然极其严重地破坏了社会道德风貌。但是,道德的优秀传统的潜力,在社会进步的带动下,依旧迅速发展成新的道德风尚。二千多年来中国的社会,家庭(血缘家族)一直是社会的细胞。因此在家庭伦理、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三个领域中,一直以家庭伦理为中心。因而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伦理学,主要立足于家庭伦理,而影响到社会道德的各个方面。“忠孝治天下”的说法简明地道出了这种特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充分发展之后,社会的细胞将是企业等经济实体,而不再是家庭。因而,新的时代的伦理道德的重心将向职业道德转移。道德的进步和发展,绝不是简单地扬弃“忠、孝”的思想,也不是继续在家庭伦理为中心的范围内去建构新的道德体系。“和”的传统道德观念将主要在职业道德的范围里得到继承和发展。历史上关于职业道德与传统规范的扬弃,外来文化中关于职业道德的进步因素将被吸收、融合成中华民族的新的职业道德观念。新的职业道德观念,将影响新的家庭、婚恋道德和公共道德观念的形成,相辅相成地组成新时代的道德。因而新时代的道德再也不是以“孝”为核心的道德体系了。“服务意识”将成为新的核心观念。它表现为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并体现为四个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忠于职守,敬业乐业;业务精深,优质服务;协同合作,团结守纪;公平正当,诚实守信。这些观念将影响家庭生活中“平等和睦”的新道德观念和公共生活中“和睦互助”的新准则的形成。
历史上儒家不仅是伦理道德的倡导者,而且是推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力量。伦理道德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的传统仍然会影响我国当代的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职工教育阶段,不能不把道德教育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8.如何进行职业道德修养
要达到最终形成职业道德习惯,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境界的教育目的,应当有相应的方法。这些方法,不可能仅仅是认知的,还必须是审美的;也不可能只依靠外在的力量,还需要依靠内在的力量。人不但生产物,而且生产自身;人类按“美的规律”生产,发展人的本性和能力。人也通过审美活动陶冶情操,完善审美心理结构,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所以德育不仅离不开智育,更离不开美育。“寓教于乐”指的应当是用审美活动教育人,尤其要重视用人伦景观之美来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培养高尚完美的人格。因而,我们的道德教育方法,不应当仅仅是灌输的,而更应当是审美的。这一点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说的是一套,做的却是另一套”的老套老是翻版。在道德养成之中,只能坚持单一道德标准,绝不能奉行双重道德标准,对别人一套,对自己则是另一套。否则,培养职业道德习惯的最终任务就难于完成,达到一定职业道德境界的目的就难于实现。
据此,我们有如下四种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当然也是一般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
道德灌输
从业者对于现代职业道德需要认知。因此我们可以用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这也可以称为职业道德灌输。因为理论知识不可能自发产生,信息必须输入。职业道德理论教学的方法与一般的教学方式并无什么不同,区别的仅仅是内容的差异。职业道德认知至少应当包括如下四个方面:其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使从业人员对现代伦理学有一个简约的,明晰的认识,形成现代的道德观念,其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使从业人员对现代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基本规范,以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各自的职业道德的特点有所认识。并且在企业道德、企业家道德和职业道德的不同方面有明晰的理解,对典型的岗位职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了解。其三,职业生活中的美学原则。使从业者不仅从认知的角度,而且从审美的角度理解能力和人格的完善。以便克服单纯认知以求完善道德人格的片面性。其四,职业道德建设。使从业人员知道职业道德建设的正确方法,懂得正确地进行自我道德修养和参与职业道德建设。
道德熏陶
人的道德行为受人的理智的影响,但更直接受人的情感的影响。没有完善的关于职业道德的审美心理结构。人对职业生活中的美德就不会有强烈的感情,道德习惯就难于养成。因此人们需要通过审美活动来完善自己的关于职业道德的审美心理结构,由于我们的目的更在于职业道德的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一般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寓教于乐”不宜笼统地理解为参加文艺活动和欣赏自然美景以陶冶情操,而更应当集中于下列三个方面。
(1)有针对性的文艺欣赏。例如有职业道德内涵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的欣赏,这能起一定的感染作用。我国的有社会责任感的文艺家们,应当具有高尚的人格,不为铜臭所折服,不为西方的弱肉强食、强权掠杀的野蛮“文化”所左右,坚持中华优秀文化的传续和发扬。而今,有些文人竟然人云亦云,让文学作品中充满不道德的野蛮渲染而无动于衷,不是注重吸收西方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来充实我们的传统文化,而是把西方那些野蛮落后的成分当作宝贝加以宣扬,败坏道德。这些人应当自愧:愧为中华子孙!
(2)职业生活中人伦景观的审美。由于职业生活中不断涌现良好的职业道德范例,这些从业者的美的行为激励了其他从业人员甚至顾客的美好的情感,从而产生情景交融的人文景观,从业者在这种环境中通过对这种美好情景的欣赏,能内化为个体的审美尺度,从而完善其审美心理结构。这种道德熏陶在道德教育中应当作为重要的手段。自古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培养职业道德风尚,用榜样的力量进行感化是有效的方法。但必须注重榜样自然形成和情真意切的感人力量。切不可用“大树特树”和弄虚作假的手段以致破坏了它的感人的力量,而使这种方法失效。领导者人格的力量是强大的,他们的高尚品格将感染下属。反之,在道德上采用双重标准,要求别人高尚,而自己却卑劣,将造成面上的道德败坏。
(3)迪扎因设计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现代技术美术设计,又称迪扎因设计,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融进产品、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等的设计当中去,从而使人在接触产品,在环境中劳动与生活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形成和谐统一的审美心理结构,以致影响到人际关系中和谐之美的出现。这尤其对生产活动、经营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有重大的影响。因此,职业环境的美化也是职业道德熏陶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是西方企业的先进之处,我们应当认真学习。
道德约束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习惯的养成,依赖于从业人员职业生活中道德行为的反复出现,从而形成一种习惯。而职业生活中从业人员这种道德行为最初的出现尚未有习惯起作用,因此只能依靠职业道德规范的约束,包括外来的舆论、纪律等他律性的约束,以及自身的道德信念等自律性的约束,然后才能最终形成职业道德习惯。道德教育不仅通过认知和情感培养使从业人员能实行道德自律,而且必须采取外部约束的措施,以促使道德习惯加速养成。
道德修养
从道德认知、情感培养一直到道德习惯养成,从业人员逐步向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的目标发展。而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心理结构的建构和完善,需要通过他们自身的修养活动才能最终完成。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是通过反思对自身的职业生活中的行为所进行的审美评判,从而自我调整有关职业道德的内在心理结构,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因此,修养的过程正如孔子所主张的由学、思、行三个环节互相配合而完成。从业者通过学义理,仿效他人的道德行为,以自身的行动去实践这种美德,并且以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来加以自我调整。这种职业道德修养过程是达到高尚的职业道德境界所必不可少的过程。
总之,借助于职业道德的灌输、熏陶、约束和修养四种方式,交替使用认知的和审美的两种手段,构成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过程,能比较好地完成职业道德教育的任务,达到它的最终目的。
9.实施职业道德教育有哪些措施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建设物质文明关键在党,建设精神文明关键也在党。各级工会要在同级党委的领导和行政的支持下,建立职业道德建设领导机构和领导责任制。要把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工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贯彻到工会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去。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级领导要深入基层亲自调查研究,加强面对面的指导,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具体问题。要把抓职业道德建设的实绩和本领作为考核、任用、奖惩工会领导班子及主要领导干部的一条重要标准和基本依据。
大力宣传职业道德先进典型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先进模范人物。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的尊重和爱戴。宣扬典型,弘扬正气,用先进人物的高尚道德情操和敬业精神去影响带动广大群众。
以“窗口”行业为突破口
“窗口”行业职业道德状况如何是社会风气的晴雨表,对社会风气的改善,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大力加强“窗口”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对于转变全社会的风气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产生了很大的效应。
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相结合
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只有三个方面的建设都抓好了,才能全面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
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
工会抓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很多优势。工会有健全的组织,有工人文化宫、俱乐部、职工学校等文化教育阵地,有报刊、杂志、电教中心等新闻宣传手段。工会应该充分运用这些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职业道德教育搞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
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会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探索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10.怎样在企业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行,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离开了工人阶级不行。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所要求的:“建设好企业领导班子,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依靠职工办企业,不仅是方法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职工群众主人翁意识的强弱,关系到企业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实现继续发展的大问题。因此,在职工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非常必要。
当代企业应把抓好职工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程”,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组织领导责任制和运行机制从事职业道德教育、创建工作。
突出三个重点
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也是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在一起的。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改革、发展稳定,对于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抓学习、抓教育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突出领导干部的自身学习教育,把立党为公,尽职尽责,作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把职工满意不满意,职工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标准,使企业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纳入职工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范畴之中。第二是突出党员学习教育这个重点,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职业道德教育同党员的“双学”结合起来,以党建促进职业道德建设。
把握三个层次
(1)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职工队伍,强化中央精神和重要文件的学习,融会贯通。组织职工学习《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知识问答读本》,“三五”普法有关法律法规学习和组织答题;坚定职工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锐意改革和自省自爱意识。
(2)深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职工熟悉和掌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和本行业、本岗位的职业道德规范,培养职工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树立敬业、勤业、乐业精神,使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成为职工的习惯行为。
(3)注重专业技术教育。让职工掌握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过硬的本领是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班、工人技能培训班、学历达标培训班、计算机应用培训班等,对职业进行全员培训,有效地提高职工业务技术水平,为造就一支特别能战斗的职工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
11.怎样在职工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在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总体结构中有着不可忽视的特殊意义。只有通过职业道德教育这个环节,社会主义道德的一般要求才能具体化、现实化。职业道德作为行业行为规范,形成过程是靠人们自己内心信念和外部压力来自律建立起来的,既要有自身产生的正确思想信念的自律作用,也要有外界的影响力的他律作用。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应遵循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发挥自律和他律的作用,才能达到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所以在工作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思想引路,教育先行
思想支配行动。人们的思想信念,主要受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信念,在道德行为中形成自律。有教才有德,正确的思想必然来自正确的思想教育。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背景下,思想道德教育要有效地引导人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心态上的不平衡,首要的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教育广大职工。其次,结合实际,坚持思想引路,实施全过程教育,把思想教育始终贯穿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引导职工充分认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把职业选择和职业理想同社会现实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旗帜鲜明地倡导“为人民服务,对社会负责”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荣辱观和奉献观。
以法治德,规范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需要有国家制定统一的法规和国家的强制力来规范道德行为,约束人们必须这样做,不能那样做,否则,就是超越规范,受到法律的惩罚,就不可能形成一个符合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职业道德。同时,以法治德也是当前市场经济的最基本要求。职工处在这种体制的运转中,道德行为出现的偏差和不轨行为,就必须用法规来规范和修正,这是职业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外部力量。
每一种职业都包含着各种各样的规则,其作用就在于为职业适应外部环境履行社会职能,并且为自我行为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保证,是维护职业和岗位自我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方式。所以,抓好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和落实是加强职工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其规范管理的具体措施体现在:首先要强调主体参与的广泛性,职工群众既是职业道德规范的实践主体,又是认可主体,因此,要广泛发动职工群众参与规范的制订工作,集思广益,反复讨论,尔后归纳提炼,加以确定,以保证规范有群众基础,能具体操作。其次,要突出岗位特点的鲜明性,组织全体职工学习本岗位、本工种的职业道德规范,做到熟记规范用语,把握内涵要求。
典型示范、以文养德
树立典型、弘扬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激励作用。典型一经确定,就必须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和阵地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地宣传推广,形成上上下下学习典型,赶超先进的氛围,以增加典型的影响力和生命力,真正做到树起一面旗帜,弘扬一群典型,建设一流队伍。一个优秀的行业文化观念,一旦被广大职工所认同应会产生巨大的推行动力,有利于行业的协调和控制,发挥行业文化导向、激励、凝聚、规范和调节功能。以文养德也就是说通过优秀的文化,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睦相处、自觉克服不良现象,为维护和提高行业信誉而竭尽全力的氛围,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风尚。实践证明,文化建设对培养职工职业道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总之,职业道德状况是社会风气的晴雨表,行风的好坏,不仅反映着本行业的自身形象和整体素质,而且对社会风气的改善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常绿的生命之树,吸取着充足的雨露和阳光,灿烂的职业道德之花,植根于挚爱和深情的肥沃土壤。职业道德建设也将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赢来它的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