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如何减轻职业的压力

1.职业压力的表现是什么

职业压力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所从事的职业带来的。比如航空飞行、化学工业等一些容易对肌体乃至生命造成伤害的工种,这种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压力,使人常常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另一类是能力和技能方面的。任何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出色,技高一筹,比如:医生的希望是治好病人;经理则希望自己管理有方。但如果你发挥了所有的技能,应有的能力也发挥到了极限,却仍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不好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压力也就随之而来了。

2.如何预防职业心理枯竭

作为一名现代职工,职场的压力处处可见,在追求成功和幸福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阻力和困扰,以及方方面面的压力,比如来自领导、同事、下属、客户、家庭等等各个方面。在与这些压力的对抗中,我们可能会暴露出自己本性中脆弱的一面,就如雏燕欲飞前那无力扇动的柔弱翅膀,又如幼蝉脱壳前那包围自身的束缚,这一切都在无声无患中慢慢地消磨着我们的生命,我们能够就此沉沦吗?不能,绝对不能!

职业心理枯竭是心理枯竭现象中的一种,心理枯竭是由于持续的巨大压力产生的现象,它是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耗竭状态。职业心理枯竭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职工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

3.职业情绪疲惫的表现有哪些

情绪疲惫时可有下列表现:

(1)身体能量的耗竭感、持续的精力不济、极度疲乏、虚弱。

(2)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

(3)身心症状:失眠、头痛、背痛、肠胃不适等症状,饮食习惯或体重突然改变。

(4)滥用药物、酗酒、过度抽烟等。

(5)工作热情完全丧失。

(6)情绪烦躁、易怒、责备迁怒于他人。

(7)悲观沮丧、抑郁、无助与无望。

(8)冷漠麻木、无情。

(9)情感资源就像干涸了一样,无法关怀他人。

国内外对职工的研究结果显示,情绪问题是困扰职工的重要因素之一。情绪衰竭是心理枯竭的凸现特征。2004年我们对135名银行职员的调查结果显示:心理水平低于身体健康水平,其中情绪疲惫较为明显,工作满意度低,对身体健康影响最大。中国有35.54%的职工表现出“对工作产生厌倦情绪”。

4.警惕职业心理枯竭的危害

人们说,现在经常开“三会”:老年人的祝寿会,青年人的欢送会,中年人的追悼会。这其中反映出了职业枯竭威逼人们的身心健康。

心理枯竭的后果毋庸置疑,表现为对个体、对组织的双重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枯竭不会立刻致死,但可能使人早衰早亡,近些年愈演愈烈的“过劳死”现象恰恰印证了这一点。心理过劳会导致身体过劳,而心理过劳比身体过劳更具杀伤力。上海社科院的(社会科学报)公布一份跟踪了近10年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北京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8~59岁降至调查时期的53~54岁,比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北京市的平均寿命75.85岁低近20岁。在上海地区,1994年调查的科技人员平均死亡年龄为67岁,较全市职业人群早逝3.26岁,其中15.6%发生在35~54岁的早逝年龄段。

因此,提前对心理枯竭有所预警,并做好准备,减少健康负债是十分重要的。

职工心理枯竭的危害有以下几点:

导致人际冲突加剧,甚至家庭关系破裂

情绪枯竭会危及人际关系、破坏良好的工作与家庭氛围。职业心理枯竭的人容易对他人的行为做负面解释,对同事、配偶的言行产生多疑与敌意,攻击性行为增多,讽刺、挖苦、指责别人,甚至打骂孩子与配偶,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甚至破裂。另外,一些“工作过于投入”的职业心理枯竭者,每日会将工作和工作烦恼带回到家庭中来,会出现社会角色不清,将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混淆,出现领导角色与丈夫、父亲角色同一,将老师角色与母亲角色混同,失去了家庭的温馨。

降低工作效能,甚至转岗、离职

职业心理枯竭可能会使人失去工作热情,降低工作效率,甚至中断职业生涯。认知枯竭、情绪枯竭、价值衰落等都会影响工作状态,使职业人无法满足工作的要求,工作效率降低,不能胜任工作,自我评价和工作评价下降,甚至出现逃避工作的心态,每天早上醒来就害怕面对一天的工作,不愿上班,最后导致离职,或者因为工作效率降低、职业道德下降、做事差错不断,而被调岗、降级使用,甚至导致失业。

降低工作士气,甚至破坏组织氛围

职业心理枯竭具有传染的特征,当领导出现职业心理枯竭时,会对下属员工产生负面影响;当员工出现职业心理枯竭时,会对同事产生消极影响,从而破坏整个职业团体的工作氛围。良好的工作氛围被破坏,就会影响大家的工作士气,瓦解团队,降低凝聚力,进而产生整体工作质量下降,危及公司声誉与生存。

5.职业心理倦怠的主要表现

职业心理倦怠有如下表现:

(1)个人成就感降低、自我效能感下降、自我评价下降。

(2)怀疑自己,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工作,感到无能和失败、退缩,从而减少心理上的投入,不再付出努力,消极怠工、缺勤。

(3)离职倾向加剧,甚至转行。

据调查,现代职工工作倦怠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甚至工作8个月就开始对工作厌倦,而工作一年以上以上的白领人士有高于40%的人想跳槽。其中,职业倦怠是部分原因。拒中国职场焦虑调查报告:在1442名女性中,37.31%有荒废感,26.28%是得过且过,凑合着过,34.81%是“有所收获”。25岁以下男性的荒废感极强的占到44%,25岁以上的男性有45.36%认为“有所收获”。高学历者的收获感高。1~2年者有38.21%有荒废感,3~5年者为24.83%。普通员工荒废感高(64.57%),其次是中层管理者(19.46%)。

6.职业人际冷漠的表现

当职工对职业人际关系产生了冷漠的情绪时会出现以下情况。

(1)以一种极其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冷漠的情绪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

(2)对他人不信任、多疑,充满批判性。

(3)缺乏同情心,冷嘲热讽,将人视为无生命的物体。

(4)在心理和身体上疏离他人,与他人刻意保持距离。

(5)对他人的过度反应,导致人际关系恶化。

作为一名企业职业应积极去克制、缓解这种不健康的职业心理。

7.职业心理极端指的是什么

职工的职业心理走向极端是十分危险的,其表现如下:

(1)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加剧,人际摩擦增多,极端情况下会出现打骂无辜的人。

(2)出现自残行为,极端的枯竭状态会使人出现自伤或自杀的行为。

2002年陕西一位年仅25岁的女教师因工作压力而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撇下不到一岁的儿子服毒自杀,这是她在一份遗书中的一段话:“这学期,我不知道怎么了,干事没头绪,遇事急躁,心里很难受。作为教师,感觉压力太大,因为我始终记得一句话:误人子弟,杀人父兄……”

8.怎样消除职工的“亚健康”状态

生活节奏的加快需要人们迎接各种机遇和挑战。然而,如何持久地、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和工作绝非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很多人曾有过精力不济、情绪低迷、失眠多虑的生活经历,有些人甚至是经常性地反复发生这种现象。这就是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日益关注的医学界提出的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

那么,对于“亚健康”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为此,医学专家提出了简便而行之有效的应对良策。其中,全面而合理的膳食是有效的方式之一。要做到在日常生活中,每天的膳食必须保证糖、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维生素等人体所能必需的营养物质,一样也不少。同时,还应当注意克服两种不良的膳食倾向:一是食物营养和热量过剩;二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节食,以致食物中某些营养素和热量不足。这两种错误足以导致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具体说,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要1500卡路里的能量,工作量大者则需要2000卡路里的热量,不断补充营养是保持精力充沛的前提。

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脂肪类食物不可多食,也不可不食

因为脂类是大脑活动所必需的,缺乏脂类会影响大脑的正常思维;但若食用过多,则会使人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而且长期累积就形成脂肪。维生素作用巨大,不可缺乏。从事文字工作或经常操作电脑者容易眼肌疲劳,视力下降,维生素A对预防视力减弱有一定效果,可通过多吃鱼肉、猪肝、韭菜、鳗鱼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来补充;经常在办公室的人,日晒机会少,容易缺乏维生素D,需多吃海鱼、鸡肝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当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所消耗的维生素C将显著增加,而维生素C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应尽可能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补钙和安神

工作中为了避免上火、发怒、争吵等情绪,饮食中可以有意识地多吃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以及鱼干、骨头汤等,这些食品含有丰富的钙质。研究表明,钙具有防止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发生的镇静作用。

及时而恰当的生活调理

现代职工少不了应酬,饭店的食品美味诱人,但往往碳水化合物过高,而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相对不足,常在外就餐者应注意生活调节,平时应多吃一些瓜果蔬菜以及豆制品、海带、紫菜等。

认识和利用碱性食物的抗疲劳作用

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后,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产物——乳酸、丙酮就会蓄积过多,造成人体体液呈偏酸性,使人有疲劳感。为了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可有意多吃以西瓜、桃、李、杏、荔枝、哈密瓜、樱桃、草莓等水果为主的碱性食物。

及时的心理调节

美国有一项调查显示,心理健康是所有事业有成者的标志。现实生活中,人们难免会有痛苦和烦恼,要想应付各种挑战,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心理调节及时维持心理平衡。

认识自己的生理周期

人的心理状态和精力充沛程度在一天中是不断变化的,有高有低。大多数人在午后达到精力的高峰,但也不乏个人差异。不妨测定(连续记录)自己一天的心理状态,清醒程度和对事物反应的敏捷度,找出自己的精力变化曲线,然后合理安排每日的活动。

获得心理医生的帮助

由心理医生进行正规的心理学测试,不仅是一种直接的治疗,而且能增加心理承受的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

调整与休息

持续而高强度的快节奏生活难免令人不堪承受,疲劳、头痛、失眠等不适症接踵而至,这些信号提醒你机体已经超负荷运转,该进行调整与休息劳逸结合。

重视运动

每天,抽出一段时间静坐,完全放松全身的肌肉,去掉头脑中的一切杂念,将意念集中在丹田,可以充分利用意念调整全身的脏器活动。到公园里去,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较高,不仅能调节神经,还可以促进胃肠消化功能,加深肺部的呼吸,会对体力、脑力、心理等各方面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长时间在办公室坐着工作的人,应该每隔一小时活动一下,可以做简单的保健操,也可以随意活动筋骨,这样,虽然用时不多,却可以有效防止由“静坐”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疾病。

午睡不容忽视

有的公司规定职员必须午睡,以保证工作效率。午睡时间宜在半小时左右,关键是质量。睡时最好能平躺在床上或沙发上,使身体伸展开来。不要趴在桌上睡,这种体位容易使空气受限,颈项和腰部的肌肉紧张,醒后很不舒服,易发生慢性颈肩病。

9.怎样应对职场的压力

面对忙不完的工作,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职工的压力无处不在,有时因为工作上的小事而心生不满,影响上班心情。这种烦恼若不清除气氛愈来愈僵。所以,有效进行压力管理,是企业经营者必须直面的现实。现介绍几种员工职场压力应对能力的方法,以供参考。

放弃无意义的固执

有些人总想能得到一切,而怕失去一点儿,不愿做出任何放弃,这种心理常会使人患得患失,背着沉重的包袱熬过每一天。此时也往往会放大这些困难形成压力。关键是放弃无意义的固执追求,抓住主业大事不放。

坚决不做“全优生”

许多白领做事的标准是完美无缺。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工作都要尽善尽美。当有数不清的工作涌来时,有些工作做到80分就足够了,保证最重要的事得100分才是最要紧的。

勇于做个“挑战者”

有时压力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对某些事情的逃避。但当我们挑战了自己的极限,或者哪怕是走出小小的一步而获得成功,我们都会信心倍增。于是,不妨每天尝试新的工作方法,甚至尝试一些极限运动等,都能帮我们减轻压力。

制订计划表

当个人有一个完美的计划表,而且正在逐步实施时,就不会产生无谓的压力。因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计划表是一个很好的“监督者”,它叮嘱我们每一个目标的实现,又是一个软性的压力——只有跳起来才能够得着。当我们心里有底时,也就没有了压力。

通过沟通释放压力

敞开心扉,多与亲朋好友聊天,必要时还可以与领导谈心,当我们将工作中的压力抒发出来的时候,必然得到了对方的关爱、回应和鼓励,甚至会提出很好的建议,这样压力自然就被化解了。

劳逸结合的生活状态

每工作一段时间就要休息一下,从事一些可以娱乐精神和放松身体的活动。从事一些有氧的运动,也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

不可或缺的一日三餐

这一条看似不重要,但如果身体状态不好,也会影响情绪,压力和焦虑也会随之而来。因此,不吃早餐的习惯很不好,要戒除。

尝试打破现状

当我们觉得日子一成不变时,应设法改善工作方法和尝试新的工作,我们也可以主动要求多负担一些责任,或者自己去充电,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考虑转调部门,或者换个环境或工作方式等。总之,要对自己的状态进行调试,但关键还是要保持发现工作中的乐趣和发现未知的心态,永远拥有孩童般的好奇心和热情。

10.高级经理人也得重视职场压力

若说以CEO为代表的高级经理人阶层是职场中压力最大的,恐怕谁也不能否认。2005年9月,年仅38岁的网易代理首席执行官孙德棣盛年早逝,曾引起企业界的一片叹息;2004年更是CEO们的“黑色之年”——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麦当劳公司全球董事长吉姆·坎塔卢波等突然离世,无不在全球企业界引起震动。笔者曾与某跨国公司的中国区高级副总裁交谈,聊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问题时,他无奈地笑笑说,他已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生活,为了实现公司的业绩目标,他不得不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没有真正的节假日和休息日,甚至连午休也牺牲了。

沉重的压力,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不少职业经理人的健康,俨然成为经理人健康的“无形杀手”,到了人们不得不重视的地步。

11.职场心理减压的方法

(1)健康的开怀大笑是消除压力的最好方法,也是一种愉快的发泄方法。

(2)倾听或弹奏轻松的音乐有助于缓解压力。

(3)阅读书报是最简单的消遣方式,不仅有助于缓解压力,还可使人增加知识与乐趣。

(4)做错了事,要想到谁都有可能犯错误,因而继续正常地工作。

(5)在僻静处大声喊叫或放声大哭,也是减轻心理压力的一种方法。

(6)学会躲避一些不必要的、纷繁复杂的活动,从一些人为制造的杂乱和疲劳中摆脱出来。

(7)不要害怕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对某些人说“不”。

(8)超然洒脱面对人生,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9)世上没有完美,甚至缺少公正。我努力了,能好最好,好不了也不是自己的错。

(10)在非原则问题上不去计较,在细小问题上不去纠缠,以聪明的“糊涂”舒缓压力。

(11)一旦烦躁不安时,请睁大眼睛眺望远方,看看天边会有什么奇特的景象。

(12)既然昨天和以往的日子都过得去,那么今天和以后的日子也一定会安然度过,多念念“车到山前必有路”。

紧张的职场,需要经常给自己减减压。

12.战胜职业压力的心理策略

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压力症,是人们身心疾患发生的根源。当人们遇上“压力”时,最初的反应便是“迎击”,或者“逃避”。这是由人们的精神能量及体内对“压力”免疫强度所决定的,即精神能量高,免疫系统机能强的人采取“迎战”的方法,反之,则采取“避开”的战术,以免损害身体中的健康防卫系统。

但是最近的精神科学研究发现,对于“压力”采取一种完全无反应、无视的态度,也有助于维持身心的健康。欧美的体育、企业方面的心理专家提出“压力管理学说”,主张通过幽默,控制情绪、动机、态度,放松神经训练,食物疗法,呼吸训练,想像、视觉化训练等方法,来有效地对付“压力症”。

职场中人对付、处理“压力症”,有必要掌握一些心理策略和科学方法。首先重要的是,遇上“压力”时,要仔细地区分一下,是“长期压力”还是“短期压力”,是“突发性、急性压力”,还是“缓慢性、进展性的压力”,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解除“压力”的方法

一是治本。即把产生压力的原因加以消除,因此亦叫“预防”。

二是治表。寻找“疏导口”,将体内积蓄的“压力”,有效地“疏导”出去,使之不危及身心健康,因此也叫做“排泄”疗法(净化疗法)。

解除“压力”的心理策略和治疗方法

(1)在纸上写出您在家庭、职业、社会生活中的压力及其原因,每一条“压力”,请思考三种不同处理方法,必要时与心理医生协商。

(2)给亲朋好友写信,将您的压力、烦恼一吐为快。

(3)有时候要“自我吹嘘”,自我“赞美”一番,保持自我良好感觉。

(4)不要将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要设法学会同他人合作,同他人分担责任。

(5)在人际关系中,要保持意思的明确交流。少批评,多提议。不要说:“你不可以这样干。”而要说:“你是不是可以用另一方法干。”

(6)勇于决断。错误的决断比不决断、犹豫不决要好。决断错误,可以修正。不决断,迟迟犹豫不决,导致“压力”增大,有损身体健康。

(7)全局着眼,不拘泥于细部琐碎的小事。每一件小事、细节之处过分担心,长此以往,将被“压力”压垮。

(8)不要过分拘泥于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有意义、有经验的失败”要比“简单的成功”获益更大。

(9)及早预防,早期解消产生压力的原因。

(10)睡眠时间要充分,要补足。

(11)运用幽默、微笑、催眠法和呼吸放松疗法保护大脑神经健康。

13.职业压力的自我调节方法

压力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每个身处职场的人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压力是工作本身、人际关系、环境因素给我们造成的一种紧张感。虽然说人无压力轻飘飘,适当的压力可以使人充实和上进,但是,压力过大或者这种紧张感过于持久则会出现焦虑烦躁,抑郁不安等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

常见的职场压力工作负荷当知识飞速更新要求你不断掌握的时候;当上司要求你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很多任务的时候;当你每天都要加班,爱人出差,孩子又生病了的时候;当又一批年轻人进入公司,和你并肩竞争某项任命的时候,你只有两种选择:冲上去和退一步,你义无反顾地认可了前者,便不断自我加压,即使早已不堪重负。

人际关系每个单位都存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下属对上级授权的误解;同事之间互不信赖;领导方式偏误引起工作氛围不和睦等等。身在其中,只觉得心理疲劳。职位升迁当你业绩突出,被破格连升两级的时候,心负的压力紧跟着成倍递增。因为职业发展太顺利,同时面临方方面面的问题太多,甚至超出了自己掌控的能力,怀疑自己是否真正胜任,心理负担沉重。更多的时候是僧多粥少,眼前只有一个升迁名额,偏偏再次旁落,你感到被人忽视的压抑,对工作目标充满迷惘。

环境压力许多大学生向往在抬眼就能看到蓝天白云的高级写字楼里工作。殊不知,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的白领们却渴望逃离。国外研究证实办公楼环境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压力,封闭的场所会使人精神紧张、容易疲倦。所以不少外国职业族选择在自然环境或空气流通的平房里办公。

自我发现心理障碍

生活中有许多细节提示我们,心理状态可能出现偏差。如频繁更换工作时,特别容易对生活中的某些细节耿耿于怀。在收入增加的前提下,生活满意度和成就感下降,遇事易急躁,抱怨增多,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状态差。工作被肯定的情况下,无缘无故地担心会被裁员。对年龄增长产生恐慌,对工作能力不自信。需要通过辛辣和油炸的食物来刺激食欲等等。专家还指出,性格与心理密切相关,性格代表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行为基础和生命过程。如自卑的人不容易控制外界变化,常常怨天尤人,一旦出现负面的生活事件便会触发心理障碍。

心理自救处方

为自己构筑健全的心理状态,解除心理疾患,不在职场竞争中输在心理环节上,是每个职业族的生存信条之一。

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如正确地自我评价,合理地制订目标,量力而行;科学地安排时间,尽量减少工作量;生活有规律,体育运动适度,以健康的体魄来对抗压力。据悉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班上就有不少高级白领前来学习,他们的目标是通过掌握心理学知识,教育子女,增进与工作伙伴的交流沟通。

形成张弛有度的生活方式,及时调节情绪和宣泄不良情绪。心胸开阔,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处事态度,以缓解和消除紧张情绪。

通过饮食来缓解某些不适。如焦躁、心悸、失眠等情况出现后,可多吃豆类、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食物,减少红肉类的摄取,避免喝咖啡、浓茶、酒等刺激性饮料。少食辣椒、芥末、花椒、大蒜、葱、姜等辛辣燥热之物。不要过分依赖营养保健品。

学点自我安慰和自我放松的技巧。譬如练习瑜伽和太极拳,对消除压力,缓解心血管疾病症状非常有利。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工作之余养花植树、欣赏音乐、练习书法、绘画、打球等,可以怡人情志,调和气血,利于健康。

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包括朋友、家人、心理咨询专家等。在郁闷难以排解的时候,向他们“诉苦”,寻求心理帮助。如果精神压力过大,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则需进行专门的心理疏导或治疗。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使职业生命长久稳定。

及早规划职业生涯发展,合理安排生活节奏。一般来说,30岁左右被称为“职业锚”,即30岁前变换工作,寻找自己的“生长点”。30岁后尽量将工作方向稳定下来,是为创业阶段,直至40岁。40至50岁若从事颇具发展潜力的事业,则以守业为主。年过50,可以考虑为退休做准备,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叶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滟波心理解救三层面首先分析并发现紧张的压力源,然后从三个层面进行排解。

专注工作一天之后,通过闭目放松、深呼吸、吃块巧克力、听音乐、跑步等方法微调一下情绪。利用周末,到近郊旅游,开展休闲运动,给心情放个假。

改善工作效率,加强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在职,就不能放弃学习,通过学习才能减少对未来的后顾之忧。

在现代新型工作方式之下,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必须有所调整。愉快工作是幸福生活的必需,但不是全部。记住,每月20000元收入的人并不比2000元的人快乐。

14.职场压力的缓解方法

职场竞争激烈,即使已经努力地工作,烦恼、沮丧仍然伴随着不少看上去风光无限的白领人士。据调查,有85%的职工认为自己缺乏职业安全感,担心失业、职业不稳定、缺少归属感、对可能出现的失败表示忧虑以及在工作中经常被挫伤自尊心等是产生职工安全感危机几个主要因素。

现代生活中,由于工作紧张,人际关系淡漠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对于轻微的压力,人们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消除,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淡化。如果处理得当,还能将压力转化为人生的动力,促进奋发进取。但若是压力不能及时得以排除,长期积聚,无形的压力会在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引起诸多不良的反应。生理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疼、疲劳、失眠、消化不良、颈痛或背痛等,心理症状主要包括紧张、焦虑、愤怒、消极、悲观、玩世不恭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更严重的则表现出抑郁症的征兆,孤僻、绝望,甚至想自杀。心理医生说国际上流行的“3R原则”是比较行之有效的“减压”方法,即:放松、退缩、重整。这种方法的核心就是尽量避免遭遇压力源,尽力放松自己的情绪,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或期望值。对已存在的正面压力、自发压力或过度的压力要力求寻找一个平衡点。要达到这种效果,平时应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尽量减少独处,积极投身于群体活动,参加一些健康的娱乐项目。饮食调理中,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对振奋人的精神起着重要作用,B族维生素对维持神经、消化、肌肉、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钙和镁能影响肌肉收缩和神经细胞的转换,有利于缓解精神的紧张。所以应适当增加含此类营养物质的摄入量,这类食物主要有瘦猪肉、动物内脏、鱼类、鸡蛋、牛奶、豆类及其制品、海藻、杂粮,蔬菜中的西红柿、胡萝卜、菠菜、椰菜等,此外还有水果。

缓解压力可做到以下几点:

(1)放慢一下工作速度,放慢一下,轻松休息一下,可能会做得更好。

(2)严格执行自己制订的作息制度,使生活、学习、工作都能有规律地进行。

(3)注意培养良好的心态。加强心理修养,养成自己作心理分析的习惯。

(4)保证充足的睡眠。

(5)正确地评价自己。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与自己过不去,把目标定得高不可攀,凡事需量力而行,随时调整目标未必是弱者的行为。

(6)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家和万事兴”,无力“齐家”,恐怕也无力“平天下”。

(7)面对压力要有心理准备。要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必然带来高竞争性和高挑战性,对于由此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要有足够心理准备,免得临时惊慌失措,加重压力。

(8)要培养自己有一个宽广豁达的胸怀。

(9)丰富个人业余生活,发展个人爱好。生活情趣往往让人心情舒畅,绘画、书法、下棋、运动、娱乐等能给人增添许多生活乐趣,调节生活节奏,从单调紧张的氛围中摆脱出来,走向欢快和轻松。

(10)了解自己优缺点,修正不合宜的自我特质。

(11)设定“合理”的工作及人生目标,要求完美太多只会失败。

(12)以开阔、弹性的角度来看待人生中的挑战,危机也许会变成转机。

(13)建立自己足够的身心备转容量,以备不时之需。

(14)把压力说出来、唱出来、写下来,这就是减压治疗,心理倾吐、歌唱减压、写作治疗都是流行又有效的心灵疗法。

15.职业女性怎样与压力快乐相处

35岁的潘女士是一名潮流信息发布专家,她形容自己就像一个超负荷的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旋转……“有时下午3点在东京上飞机,10个小时以后面临的又是巴黎的下午3点,我希望自己有三头六臂,72小时连续不睡觉去完成每一个策划,谁还管身体是不是需要休息呢。”终于,被忽视的身体向她发出了警示:哈欠连天,心不在焉,皮肤干涩,嘴上起燎泡,肠胃不适,小腿和脚也趁乱浮肿起来。据医生分析认为,潘女士是长期感受压力从而导致了疾病的发生。

据介绍,亚健康保健中心曾对519例职业女性所面临的职业压力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女性总的工作不满意感发生率为17.9%,医生为24.2%,企管人员为21.2%,银行及商业人员为18.4%,教师为11.8%。通过数字分析,职业女性较为突出的压力因素为:角色冲突、工作冲突、角色模糊、工作危险、工作心理控制源、工作自主性、工作期望等。医生认为,这些因素与心理健康感、工作满意感密切相关,并容易产生抑郁症等不利影响。

神经系统使压力变成了疾病

据医生介绍,已经有人指出,整个就业人群有将近一半在工作中是不愉快的。多达90%的人在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与他们生活目标关系不大的工作。看过精神病医生的职业人士中间大约有75%的人归因于缺少工作满意感的经历。

当一个人感受到压力恐惧或者焦虑时,他的身体将发生生理学的变化,为付出更多的努力或应对可能发生的伤害做准备。最初的生理学变化包括植物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植物神经系统控制心率、血压和胃肠功能,这些过程是自主发生的,不受中枢神经系统的命令性控制。它在压力和松弛之间保持精细的平衡并主要由下丘脑来激活。植物性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大系统,当没有紧急情况时,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调节人体的植物性活动过程,如肝糖元的储存,遇强光瞳孔收缩,心率下降。当出现紧急情况时,由交感神经控制人体的植物性活动过程,提高心率,从而使血流能较快流向执行防御任务的器官和肌肉,交感神经兴奋还会抑制肠功能,扩大瞳孔,使视觉更清晰。

压力能带来十种疾病

据统计发现,职业女性在感受压力的过程中,一般可有下列情况的发生,继而导致疾病:

脑压力可能激发如焦虑及沮丧等行为及情绪上的问题。

头发压力可致斑秃等秃发症。

嘴压力会造成口腔溃疡和口腔扁平苔癣等口腔疾病。

肺在压力情况下,哮喘患者的病情常会恶化。

心在压力或之后不久,常会出现心绞痛、心律紊乱症状。

肌肉人在压力状态下,各种轻微的肌肉震颤现象及“神经质”现象会变得更明显。

消化道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及过敏结肠炎等消化道疾病有的是由于压力所造成的,有的会由于压力而更加恶化。

生殖器官——人体此部分与压力有关联的问题包括月经周期紊乱等。

膀胱——许多人的膀胱在压力状态下的反应是“尿意频繁”。

皮肤——有些人在压力状态下会发生湿疹及牛皮癣等皮肤病。 heu/yAWiiwzLv6B7tA/jZDLZqAcKUcJJN5XP40L0tYSuTJ7M9bZKfmRti+onm8f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