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广播节目创新研究

一、广播节目的发展历程

(一)广播节目的基本概念

节目,是电台、电视台传播内容最主要的载体。在汉语中,“节目”的本义是指树木枝干交界处坚硬而纹理纠结的部分,如《礼记·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节目”一词除其本义以外,还引申出关键、条目、项目、程序等意思。陆游在《上二府论都邑札子》中提到“至于都邑措置,当有节目”,这里的“节目”就含有程序的意思。后来,“节目”的引申意逐渐冲淡或掩盖了它的本义,成为一个运用范围相当广泛的多义词。

在现代汉语中,“节目”曾经广泛用于指称文艺演出的基本单位,如一出戏、一支歌都可以统称为“节目”;也用来指演出程序,如“节目单”等。

无线电广播出现后,广播电台移植“节目”这个词。节目成为一个系统工程,是广播、电视各类节目的主体和骨干。在最初的广播电视概念里,“节目”指的是日常播出内容的基本单位;而节目内容中包含的几个相互独立但又存在一定联系的局部被称作“栏目”,如《新闻纵横》中的《今日观察》、《热线追踪》等。电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也大致如此。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杂志型节目被引入中国,电视领域出现了“节目栏目化”的提法。这时,“节目”和“栏目”所指代的具体内容也发生了变化:“栏目”用来指称各个时段和定期播出的内容单元;而“节目”则用来指称特定时段中的具体播出内容或固定栏目中某一相对独立的局部。如《东方时空》是“栏目”,而其中包含的《东方之子》、《每周一歌》等就被称为“节目”。“栏目”成为涵盖“节目”的上位概念,而“节目”变成了“栏目”的下位概念。广播界也随之逐渐开始这样使用这两个词。这同此前存在于广播电视界对这两个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解显然有所不同。

但是一些媒介从业人员和媒介的理论研究人员,现在仍然习惯性地沿用“节目”来指代频道中播出内容的基本单位。“节目”和“栏目”指称内容的变化并不具有强制性,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在交流过程中,可以通过沟通来减少误差。如无特别声明,本研究中出现的“节目”一词,指的就是频道日常播出的基本内容单元。

(二)广播节目创新的基本历程

1.美国广播节目创新的历程

广播诞生伊始,电台节目的制作者们就开始不断探索适合电台广播的节目形式和报道方式。

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公司的KDKA电台开始了它的第一次广播,并于1921年8月播送了第一个现场直播的篮球比赛。1921年,第一个谈话节目出现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的WBZ电台;20世纪30年代初期,一些电台还利用电台广播在声音上的优势,直播或转播了一些音乐剧和交响音乐会。20世纪30年代各广播网逐渐发现主题性节目比较受欢迎,所以每一个广播网都试图建立自己的节目主题,由此形成了版块节目概念并逐步推广到所有节目中。这种版块节目的播出方式通常是采用以提供娱乐为主的播出方式,体现出电台节目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广播刚出现的时候,广播新闻在全部节目中所占的比例较小,电台也很少有自己的新闻采编队伍,播出多采用报纸新闻、通讯社稿件,新闻并不是播出的主要内容。在20世纪30年代初,报纸和通讯社开始对电台一致进行新闻封锁,在这种情况下,电台开始自己采写新闻,这使得广播新闻开始走出自己的道路。在此期间电台也对重要事件进行述评,加强了新闻评论节目,完善了新闻的播出形式,并使简要新闻有所发展。由此可见,很多现在仍活跃于电台广播中的节目形式和报道方式,都是在电台诞生初期出现的。

在广播发展的第二个十年中,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的动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广播新闻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新闻广播获得长足发展。1937年战争开始以前,全国广播公司的全部广播节目中,只有2.8%是用来播送新闻的,到了1944年,这个数字达到了26.4%。一大批著名记者和出色的早期新闻节目主持人,如CBS的冯·卡尔登邦和爱德华·默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做了大量的现场报道,开创了广播新闻的新天地。1938年,希特勒侵占奥地利之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爱德华·默罗赶往维也纳。3月28日,他和他的几名同事分别从伦敦、巴黎、维也纳、罗马、柏林报道了当地的情况,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新闻联播。同时,卡尔登邦在纽约配合这几名记者,分析新闻报道,并且主持分析和评论节目。他把希特勒激烈的讲话翻译给美国听众听,并预测针对事态发展会采取什么外交措施。从希特勒要求捷克人把苏德区让给他开始到慕尼黑协定的签订,这二十天的危机中,电台一直是以这种形式报道。这种节目播出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报道内容,满足了当时美国人了解战争事态和各地情况的欲望。此外,默罗在1940年开始的《这里是伦敦》节目,熟练地运用语言对“大不列颠战役”进行生动描述,默罗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形象地刻画了炸弹横飞、烈火燃烧的伦敦,及时帮助美国人民了解到这场战争的进展。由此,新闻广播也在战争中逐渐成熟。

20世纪50年代电视的出现造成了电台的衰落。全国性电台网的播时出售额,由1935年为3500万元,增加到1948年的13300万元之多,而到1960年又降到3500万元。一方面,电视声画并用的传播方式造成对单纯依靠声音符号的电台广播的巨大冲击,很多电台听众的兴趣转移到电视上,直接导致电台受众的减少和广告份额下降;另一方面,电台很多老牌明星、节目主持转移到了电视台,也带走了大批受众。有的观察家甚至认为,电视的出现宣告了电台的危机。为了争取受众以求生存,广播不得不逐渐向小城镇发展,直接带来地方性电台的逐步繁荣。

战后广播的另一个较大的变化是涌现了大量的调频台。有调查显示,美国的调频台到1952年已从战争结束时的900多座迅速增加到2400多座,这为专业台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最早出现的专业台是音乐台。由于专业台提供的节目始终是内容专一和连贯一致的,因此使听众的接收选择更加方便容易。到20世纪50年代下半叶,这种专业台的形式逐渐被普遍采用。今天,这种广播形式已经在美国占据了主导地位。

专业台的建立标志着广播节目发展的新方向:多样化的“纵式”单一方向,即多家电台各自发展不同的单一型的节目,这不仅使电台运营难度下降,为电台数量大量增加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还使听众可以从多家电台中随时选择其喜爱的节目。专业台掀开了广播历史的新篇章,使大多数电台走上了专业化发展的道路。“音乐、新闻加谈话”的模式被广泛采用并被证明是正确的。音乐台迅速增多,并进一步细分为爵士台、古典台、乡村台、轻音乐台、老歌台等,连续24小时音乐不间断;新闻台主要播送当地新闻;谈话台则强调互动。通过这样的模式,电台体现了电视无可替代的功能,保持了对受众的吸引力。

此后,在受众的分流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美国广播走上“窄播”道路。今天,美国的专业化电台种类大约有70多种,仅纽约一个城市就同时存在70个电台,包括新闻台、宗教台、种族台、中老年音乐台、儿童音乐台等。[2]美国的广播呈现出生态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现在,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美国的电台生命力更加顽强。它的生存现状不但可以鼓舞我国广播从业人员和理论界人士,对于我们的广播改革也是一种启示。

2.我国新时期广播节目创新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广播界也在不断创新中摸索发展的途径。1986年底到1987年初,广播由单项、个别节目的变革过渡到节目整体改革阶段,并奠定了整个20世纪80年代下半叶和20世纪90年代的节目格局。包括版块节目、整点新闻、对话节目的出现和专业台、系列台的出现,中央台节目的调整等。1983年3月,第十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提出,广播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揭开了广播改革的序幕。随后在新闻业务方面开始的改革,使得广播新闻报道的数量明显增多,突出广播的时效性,强调“新、广、短、活”,扩大报道面,简短、形式多样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原则。同时音响报道、连续报道增多,并开始恢复评论节目。这一阶段主持人节目也崭露头角。1981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空中之友》节目,率先采用主持人形式,由徐曼主持节目,这一节目在台湾听众中获得广泛好评,徐曼也与《听众信箱》节目的主持人李一萍被并称为“北徐南李”。国际广播电台从1984年开办首都地区英语节目,自此国内大城市陆续开办了很多外语节目,并开始与国外电台合作,向他们传送自己的外语节目。

(1)珠江经济台的锐意改革

20世纪80年代末,广东省国营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三高农业都抓住改革时机千方百计地提高自身经济效益,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信息就是财富”的口号。由此引发了提供信息的各种新闻媒体的竞争。

平面媒体锐意改革、电视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香港几个电台的夹击,使广东的广播电台面临着不改不行的处境。在筹备了一年多之后,一个融大众性、信息性、服务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全新电台——珠江经济台于1986年12月15日开播了。

新诞生的珠江经济台采取了一种独特的节目播出方式,即“大板块+主持人+直播”的播出方式,听众可以通过热线电话直接参与节目,它的主要特点是节目形式和内容创新,表现出节目内容综合化,节目设置版块化,栏目主持固定化,栏目播出直接化。同时节目还开通电话热线、鼓励社会参与。电台每天播出8个版块,平均每版块在3小时左右,最短的为一个小时,最长的达4个小时。节目内容编排以新闻信息为主,每逢半点就有新闻,整点播出经济信息,其他时间以版块节目为主。版块节目由若干具有不同特色的小栏目组成,由主持人串联起来的大时段的节目样式,这种节目样式也被称为杂志型节目。

珠江经济台的特色具体体现在:

一是主持人取代播音员,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广播模式,变原先我播你听的播报方式,改变为交谈式、聊天式、大板块主持人的传播形式。主持人这种节目播报方式首先出现在对台广播的节目中,但是主持人引起广泛地关注和被模仿却是珠江经济台开发的。

二是珠江经济台通过热线电话鼓励听众参与节目,使听众和电台的沟通由过去的间接通信式变为直接对话式,听众的兴趣和参与成为广播活动的焦点。这种直接的参与在过去的广播界是从来没有的。

三是珠江经济台注意节目内容的信息性、服务性,使节目形式和节目内容比较吻合。

四是改变了以往广播线性节目按部就班,缺少横向联系的播出方式,而将节目分为几大板块,每个板块都贯穿新闻、教育、文艺与服务四个方面的内容。

这几个方面的创新使珠江经济台的节目体现出清新、活泼的风格和实用的节目内涵。至此,中国广播开始改变了以前高高在上的广播姿态,取而代之的是亲切、平等、服务听众的传播理念。这种转变既是广播制作理念的进步,同时也符合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平等意识复苏的时代要求。因此,珠江经济台诞生后马上在广东省引起轰动,吸引了当地很多听众,包括一些长期收听港澳电台节目的听众。更有甚者,为了收听珠江经济台的节目,市场上的收音机也一度脱销。开播三个多月的收听调查显示,广东台与香港台的收听比率达到7.8∶2.2,扭转了过去被动的局面。

在珠江经济台的带动下,各地相继办起了经济台,各地各级电台纷纷效仿“大板块+主持人+直播”的节目形式,全国听众都可以聆听到这种新类型的节目。但是一些电台只学到了这种节目形式的“表”,而没学到它的“里”。一些主持人素质不高、节目缺乏内容,致使很多节目实质上变成了“听众点播”节目,引起听众的厌烦情绪和学界的担忧。虽有这些弊端不谈,但瑕不掩玉,珠江经济台的创新在最初就发挥出广播的长处,满足了当时听众的需求,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广播节目创新吹响了号角,引发了广播界后续的改革创新。可见,好的节目形式必须同优秀的节目内容相结合才能获得强大的生命力。

(2)多点直播报道导入广播

多点直播这种报道方式在国内首先发端于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由于当时没有事先购买通讯线路和机位,中央台报道组只能依靠新闻中心的通讯设施向后方传递新闻,前方报道组一时不知所措。这时,有关人士提醒:可以租用无线电话,既可以进行通讯联络,也可以发文字传真。当时无线电话刚刚问世,只有少数用来做采访报道,无奈之下只能试一试。在这次奥运会的整个比赛期间,前方记者靠手机传稿件、报新闻,还进行十分钟的跳水决赛转播。张山获得冠军后,前方记者用手机播出张山的现场谈话,这是第一次用手机现场播报的新闻。这一成功尝试使人们领悟到:一部手机可以在赛场直播新闻,多部手机就可以在几个赛场播报新闻,只要在中央台直播机房装上国际电话转入设备,就可以坐镇北京,辐射世界。

四年之后,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因为时差,每天中午11∶30—12∶00的体育节目成为奥运会新闻报道的第一时间。为及时、全面播报赛况,报道组把实况转播的技能和现代通讯手段结合起来,中央台前方6名记者分散在各个赛场,在规定的节目时间里按照后方主持人的要求,分别报道各赛场,中国选手刚刚取得的成绩和他们的精神风貌,就会从现场播报迅速生动地传到听众的耳中。从奥运会开始到结束,在十几天的时间里,前方记者每天都用现场直播的形式进行报道,这就是中国广播史上在重大体育比赛中的第一次“多点直播”,也是第一次用这种特殊的实况转播方式对赛事进行全面报道[4]。

这次报道的成功,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宣传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它突出了广播实况转播本身具有的“快”的优势,这是其他媒体难以企及的,同时,因为它是多点直播,能够最大限度地覆盖各个比赛场馆,把现场比赛气氛如升国旗、奏国歌的庄严场面,权威人士的现场点评等,通过电话及时传达给听众,使听众能够多层次、多方位地了解赛场情况。

此后,中央台其他电台和其他节目也开始运用这种报道方式。2001年6月28日《医药咨询台》栏目制作的一期有关全国整顿经济秩序的卫生打假专题节目,多点报道被充分应用。在这期节目中,主持人根据节目内容和节奏变化要求,通过调音台的切换,适时引入节目外景记者的报道。在一个多小时的节目中,分别接入了重庆、浙江、陕西等地记者直接从卫生打假现场、销毁假冒伪劣产品现场发来的报道。

多点直播这种报道方式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丰富节目内容,充分发挥广播快速、灵活的特点,提高时效性。它的出现是国内广播人适应和利用广播特点的结果。

(3)专业频率培育广播新生态

“所谓专业化就是市场的细分化,是按市场规律进行市场分工,它是一种资源的整合。在以往大家都办综合广播的时候,在同一地区的广播频率都以综合内容出现,造成在内容上的同质,同时也是广播频率资源上的一种浪费。频率资源整合就是避免内容同质,对频率所承载内容进行分工,也就是广播频率专业化。”[5]它是节目组合方式的重新整合,是从频道这个角度对节目和节目之间的联系方式和组合方式的创新。自此,广播人开始逐渐意识到要想办好广播,仅仅关注节目终端还是不够的,人们的视野终于从关注节目终端的微观,发展到关注节目的整合方式的中观,并开始关注广播媒介体制、媒介环境等宏观方面。

广播专业化的实践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广播界。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在珠江经济台的带动下,我国的广播电台以系列台的形式开始了专业化的进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电台1993年开始的专业化改革。2002年1月1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体育台的面世,标志着北京电台专业化办广播的格局在经历了十年的艰苦探索之后,进入稳定、成熟发展的时期。

前后相隔三十多年,国内开始学习美国同行的经验,引入专业频率的概念并非是一种巧合。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的国内广播业同近四十年前的美国广播同行一样,开始面对来自电视媒体的挑战。当时的电视已经成为居民家中的必需品,电视从业人员也开始对电视节目,甚至电视制作理念进行调整。1993年《东方时空》的播出标志着新一轮电视改革的开始。[6]而在此之前,电视业的创新已经初现端倪:《望长城》等运用纪实手段拍摄的电视系列片,无论在叙事方式上还是在视觉效果上都对当时的电视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电视媒体逐渐成为热门媒体。在电视媒体的强烈冲击下,广播听众不断流失,有人说广播正在成为弱势媒体。这同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广播业所面临的情况非常相似。

面对这种困境,广播业开始对自身调整。以北京电台为代表的专业频率经过十年的调整,终于摸索出一条适合广播发展的道路。

专业频率的概念主要是节目内容的专业化。以北京音乐频率为例,它的节目是以音乐以及相关新闻信息为主,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听众收听习惯的不同,在不同时间段安排不同类别的节目。比如从周一到周五9∶00—10∶00是专为的士司机准备的《974爱车音乐时间》,而晚上23∶00则是为大学生们准备的《校园音乐先锋》。同是音乐节目,但目标受众因时间的不同而发生转变,因此播送的音乐也有很大差别,这正是因为北京音乐频率是以音乐为主要节目内容的专业频率。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广播从业人员对专业化的认识也不断深入。现在广播业界和理论界逐渐认识到节目内容的专业化只是专业化的一种类型,专业化还存在另一种类型,即受众的专门化。所谓受众专门化指的是专门为一个特定人群服务的专门频道,节目安排要根据服务人群的需要,只要他们要求的,就是这类专业台的节目内容,从内容构成上看,反而可能是综合性的。

中央电台音乐频率就是这样一种专业台。2003年下半年开始,北京的汽车上能听到的几乎都是一个女孩子的歌声:“我要我的音乐”。以前,北京的公交车、出租车大多以收听北京交通台和北京音乐台为主。新生代市场调查公司2002年12月至2003年7月的市场调查结果显示,音乐之声在北京地区的有效收听率为31.13%,高于北京交通台的29.27%、北京音乐台的19.69%、北京文艺台的6.16%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轻松调频的3.78%。让人吃惊的还有音乐之声的盈利增长幅度,据业内人士透露,在改革之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三套文艺频道(音乐之声的前身)每年的广告收入还不到300万,但是在音乐之声开播后第一年(2003年)的广告收入就达到了2000万,[8]由此可见中央电台音乐频道改革的成效。

播送音乐节目的频率并不是中央电台音乐频率首创,但是“音乐之声”首次将年轻受众定位为频率的目标受众。配合这个定位,整个频率播送的音乐都比较轻松、明快。虽然同美国音乐台相比,“音乐之声”仍不够“专业”,但在中国现有情况下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北京电台交通频率也属于这种类型的专业频率。在目前的34个节目中,与交通相关的有12个,包括《路况信息》、《交通天气预报》、《汽车俱乐部》等,这些节目主要是行车的专门信息、专门知识、专业新闻和专业服务。这部分节目数量比例达到35%,从时间上看大致占全天节目时间的65%。另外22个节目涉及到文化、咨询、音乐、娱乐休闲等内容,还有一些谈话节目。这些节目虽然同交通关系不大,但节目仍是以行车人为主要收听对象,在节目播出时间、节目风格等方面都考虑到这类人群的收听习惯,因此北京交通台的节目内容虽然比较宽泛,但由于节目的受众定位比较集中,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广告额排在北京电台七个专业频率的首位。

无论是哪一种专业模式,专业频率的出现都是同一类型节目的集中售卖,更有利于目标受众的收听。

[1]埃德温·埃默里,迈克尔·埃默里著,苏金琥等译:《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

[2]徐泓主编:《超越——北京交通广播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9页。

[3]吕晓红、苏新:《谱写广播改革的第一乐章——经济频率》,《中国广播》,2002年第8期。

[4]刘桂兴:《多点直播,以一当十》,《中国广播》,2003年第6期。

[5]降巩民:《服务意识的体现是广播专业化的本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第2期。

[6]孙玉胜著:《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三联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7]周小普:《对广播电视专业频道的认识及节目设计方法——北京交通台成功的启示》,《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第9期。

[8]王悦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总监刘晓龙:7分钟标准》,《英才》,2004年第4期。

二、广播节目创新的层次

20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得(J.A.Schumpter)首次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他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以后又在其他著作里加以应用和发展。熊彼得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组合的生产函数,新组合包括:

①引入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

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④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

⑤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他以及他的后继者的理论构成了现代创新研究的基础。

根据他的理论,结合广播媒体的实际情况,本文将节目创新分为三个类型:

(一)节目自身的创新

节目自身的创新指的是播出的节目形式、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它是节目创新各类型中最直观的一种模式,主要包括节目形式创新和报道方式创新。

1.节目形式创新

节目形式,即广播节目以什么形式和结构播出,这种创新一般比较直观,节目创新后会立刻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因此会迅速引起受众的注意。

节目形式创新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1987年珠江经济台主持人直播节目的出现,听众可以通过热线电话直接参与节目,这种直接参与在过去广播界是从来没有的。为此,新版珠江经济台的新颖节目形式迅速在广东地区取得好的收听率。

近年来,上海电台文艺频率“长篇联播”类节目的改版也是节目形式创新的一个例子。2002年7月中旬,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10套广播专业频率启用新呼号全新亮相,新版的文艺频率也同时开播。改版后的上海文艺频率以播送故事小说为主干拓展广播小说的空间,播出了《省委书记》、《突出重围》等一批弘扬主旋律的当代小说和纪实文学,同时自制和外购了《悠长的假期》、《傲慢与偏见》、《哈利·波特与魔法师》等众多世界名著、爱情故事、童话故事等,满足了不同听众的需求。

为了配合播出这些内容多样的小说,上海文艺频率在节目播出形式方面也作了多方面的创新和探索。他们突破了以前制作长篇小说通常采用的一人演播、基本录播的惯例,尝试根据不同的小说种类和特质以及节目时间段和节目目标对象群,大量采用直播、录播直播化、直播互动化、直播同期配乐、录播同期配乐合成、男女对播等形式,增强了作品播出的感染力。比如《乞丐囡仔》是一部亲切自然、朴实的作品,为了突出作品的这些特点,上海文艺频率采用了配乐式直播形式播出,由于编播人员作了细致周详的准备,这部作品并没有因为直播而显得粗糙,相反,还平添了一份亲和力。播出当代日本经典电视剧《悠长的假期》的同名小说,则是采用了男女对播、配乐合成的方法。节目播出后在年轻人中成为广播时尚新话题,更有听众专门去买来同名小说,边看边听边比较,想知道电台作了多少改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现在开庭》节目也是近年来节目形式创新的一个例子。《现在开庭》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合办的一档法制教育节目。法制教育节目在各地电台都普遍存在,因此,这个全国播出的法制节目如果不在某一方面创新,就很难在同类型节目中脱颖而出。考虑到这些因素,《现在开庭》以庭审实况为节目主体,再现了法庭的“全景”:法庭的详细调查、举证质证、辩控双方的唇枪舌战和庄严的宣判。广大听众可以通过这个节目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法庭现场的气氛,学到法律知识。这种播出形式最吸引听众的就是再现了法庭的真实,满足了人们探求新奇的心理,牵引着听众一期一期听下去。节目从2001年1月开播以来,逐渐摸索出一套自己的风格,获得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1年度优秀栏目奖。

节目形式创新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这里不一一列举。

2.报道方式创新

报道方式是新闻报道所采用的方法,它的创新往往也会带来非常好的收听效果。近些年来,报道方式创新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多点直播。这种报道方式既具备实况转播“传播迅速、影响广泛”的优势,同时更具备机动性和实用性,转播点的设置可以根据赛场的情况而定,转播时间的长短可以根据比赛项目和进程灵活安排,不需要繁琐的程序、成堆的设备。

这种报道方式首先出现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此后,中央电台又多次在大型国际体育比赛中以及其他大型节目中运用了这种报道方式。

3.节目内容创新

由于节目形式和报道方式创新是非常直观的,因此也是最容易被“克隆”的。这样的例子在广播电视媒体屡见不鲜。比如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热播之后,带来全国各家电台的一片谈话热,各地电视台纷纷出现一批时事谈话类节目,节目形式、风格、内容大同小异,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引起男女速配节目遍地开花。广播界珠江经济台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成功创新,也使“大板块+主持人+直播”的节目形式被全国各地电台模仿,并逐渐变异为“点歌热”。

一种节目形式的火热必然有其火热的原因,因此这种形式被同行们模仿也是在所难免。但是,应该在模仿这种播出形式时,要与芸芸模仿者有点与众不同才好,那么内容创新就是一个重要途径。内容方面的创新可以帮助节目制作者既利用了这些有着强烈生命力的节目形式,又不混同于其他模仿者。

以北京交通台为例,它的很多节目从播出形式上来说,其实就是珠江经济台“大板块+主持人+直播”形式的翻版。比如它的《一路畅通》节目,就是男女主持人对播,插播听众发来的短信(在这里短信取代了热线成为听众参与的方式),播送歌曲。但是,由于节目内容以发送北京市内交通信息为主线,主持人的话题和听众发送的短信,主要都是围绕着“路况”展开话题,因此节目在北京开车一族中影响力非常大。北京交通台2002年创收额达到10,700万,同它独特的节目内容是分不开的。

除了上述这三种创新模式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模式,如从播新闻到说新闻的播报方式的创新等,这里不一一详述。

(二)节目整合方式创新

同样的节目,放在不同的节目整体或节目播出时间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节目整合方式合理,可以有效地发挥各个节目的特点,形成合力,加强节目的播出效果。节目整合方式的创新是节目创新的重要环节,节目整合方式创新包括两种情况:

1.节目编排、组合方式创新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专业频率的出现。在专业频率出现之前,国内广播、电视各个频率都呈现出同样的面孔,每个台都是既有新闻,也有文艺、体育、教育等内容。这给听众收听带来极大不便,同时也把一些有特色的节目埋没在频率节目的大杂烩中。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珠江经济台的改革成为各电台模仿的对象。一时间,经济台在全国各地纷纷出现,当时带动全国电台走向系列化、专业化的道路。1993年,北京电台相继成立了7个系列频率,此后,在不断的发展和调整中,北京电台频率专业化逐渐走向成熟,鼓舞了国内广播界的信心。专业频率通过把同一主题的内容放在一个频率,方便了听众的选择和收听。现在,北京人要想听音乐或者同音乐相关的新闻、信息,就可以打开北京音乐频率;要收听体育相关的信息,就打开体育频率。这种集中的售卖方式在方便听众的同时,更加明确了各个节目的目标受众,由此带来节目制作定位更加明确。可以说,专业频率的出现是我国广播适应市场竞争的重要一步。

2.节目播出时间的创新

由于时间是广播电视节目的唯一存在形式和播出形式,因此节目的播出就必然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时间布局,形成纵向或横向的时态关系。恰当安排节目的时间位置、处理各种节目之间的关系,不仅关系着节目的收听率,更重要的是为发挥节目的主导作用、促进各类节目的良性互动创造更为理想的时间环境。节目播出时间的整合包括三方面内容:顺时、历时和共时。这里主要谈顺时关系。

顺时关系是指当天播出的各种节目的前后紧密衔接的时间关系,它是节目在一天中的时间存在形态。广播、电视作为按时间顺序播出的媒介,受众只能被动地按照播出时间接收。因而,各类节目的播出时间对受众的接收非常重要。由于工作性质、作息时间的不同,不同受众在接收习惯上也是不一样的。所谓“黄金时间”是具有相对性的,它不但相对于“非黄金时间”是受众比较集中的时间,也要相对于一定的媒介、节目,尤其是受众群体。不同的受众群体有不同的“黄金时间”。所以,电台、电视台应该根据目标受众的作息习惯来安排节目的播出时间,把节目的播出安排在大多数目标受众经常收听、收看的时间。一方面,一定特点的节目只能在一个特定时间段播出才能取得好的影响;反过来,某一具体的时间段也只有安排某一类型的节目才能提高收听率。

以前国内的广播电视媒体对广播电视的这一特性并不熟悉,近几年来开始逐渐学会利用广播电视这一播出特点为节目服务。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对话》节目是播出时间和节目特点非常吻合的一个成功例子。《对话》的目标听众是“关注改革并有一定决策能力的社会精英人士”,这些人的特点是知识水平相对较高,他们的作息时间相对普通上班族要晚。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对话》选择的首播时间是22∶00—23∶00,以往这是央视2套收视率和广告收入较低的时段。但是,《对话》栏目很快创造了时段广告代理权990万元的价格,改变了这一状况。[1]它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反映出《对话》栏目的时间安排是比较成功的。

总之,广播节目的顺时关系既要注意节目播出时间同听众接受习惯的协调,又要注意某一节目同相邻节目的联系和照应,使整套节目在内容上相互配合,在形式上相互辉映,丰富整套节目的内容和形式。

(三)节目定位创新

“定位”,在《汉语大词典简编》中有三种解释:①确定事物的名位,如《韩非子·扬权》:“审名以定位,明分以辨类。”②一定的规矩或范围。如《文心雕龙·明诗》:“《诗》有恒裁,思天定位。”③用仪器等对物体所在位置进行测量,亦指经测量后确定的位置。近几年关于“定位”的用法一般取第三种含义。

随着竞争进一步加剧,产品日益同质化,定位就是力图确立自己在消费者心中无法取代的位置,让品牌形象深植于消费者脑海,一旦消费者有相关需求,就会自然而然想到它。柯达、麦当劳、可口可乐、万宝路等就是这样的品牌。

节目定位,是“传媒竞争的产物,它标志着传媒竞争由原始的、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是指对竞争的认识),开始向有意识的、有序的状态发展,应该说是一种传媒市场发展的标志。”[2]随着我国媒介竞争的加剧,节目定位创新逐渐被较多地提及。很多广播频率开始寻找独特的节目定位,满足新出现或以前未注意的听众需要。

定位创新的例子非常多,近几年非常典型的一例就是中央电台音乐频率2002年底开始的改革和调整。在中央电台音乐频率出现之前,几乎全国每一个地级市都可以收听到一个以上的音乐频率,这些音乐频率的收听率大多比较高。而作为音乐频率重要市场之一的北京就可以收到至少两个音乐频率,一个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FM97.4音乐频率,另一个是国际台的FM91.5轻松调频,两个台在北京地区的收听率都比较高。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音乐频率的收听率在全台7个专业频率中名列第二,仅次于交通频率;而北京电台交通频率也存在大量音乐节目。在这样一个几近饱和的广播市场上打造一个全新的广播频率,其难度可想而知。

中央电台大胆选择20到40岁的年轻人作为音乐频率开播的目标受众群,而且为了适应这些年轻人的收听习惯和收听爱好,中央台音乐频率和音乐内容以流行音乐为主,风格明快、简洁,充分体现了专业化音乐频率全套节目的整体风格。该频率根据不同时段、不同听众群体对不同风格样式音乐节目的需求,将全天节目分为8个时段,设置8个栏目。全天节目没有黄金时间和非黄金时间之分,主要以欣赏流行音乐为主,以文化新闻、文化资讯、生活服务为辅。每小时节目中,主持人讲话原则上不超过7分钟。音乐之声以它独特的风格和定位吸引了广大音乐爱好者和理论界的注意。节目开播不久就迅速占领了北京市场,成为北京音乐台和国际广播电台轻松调频有力的竞争对手。中央台音乐频率的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其定位新颖是它成功的重要因素。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还有不同种类的节目创新形式,比如按照创新的程度划分,还可以分为渐进型和突破型,下面对这种划分方式作详细介绍。

[1]谢勤亮:《夜间谈话节目操作三要素》,《中国记者》,2003年第6期。

[2]朱春阳:《试论传媒定位创新》,《中国广播》,2003年第10期。

三、广播节目创新的走向

从珠江经济台“主持人+热线+直播”节目的改革开始,到近期中央台音乐频率的改革,我国的广播正逐渐学会发挥广播的优势,利用新技术满足听众的物质、精神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广播的进步,广播发展的这一脉络将更加清晰。

在这个方向下,广播现在已经体现出的一些趋势将会不断加强。这些趋势是:

(一)针对特定受众扩展节目创新

1.更注重移动人群的收听需求

伴随性是广播的重要特点。清晨的公园里,随处可见边听广播边做运动的老人的身影;做饭时,主妇们也喜欢边收听广播音乐边烹饪美食。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的移动功能开始不再局限于室内的流动收听和简单的贴身伴随收听。20世纪30年代初,一架性能良好的直流收音机被装在汽车上,取名摩托罗拉,含义是(MOTOR:汽车发动机,ROLA:悦耳的声音,移动之声)。[1]自此,广播开始了“在路上”的重要发展阶段。国外私人汽车的大量增加成为了广播再度繁荣的重要推动力。在我国,私人汽车的迅速增加也造成了大量人群“在路上”。因此,近几年很多电台都开始注意发展这方面的听众。交通频率的节目就是主要针对“在路上的人”,音乐台也有一部分这类节目。

根据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进行的“2001年全国广播电台听众收听状况联合调查”显示,居民在家中主动收听广播的比例为73.9%,而自己开车和乘出租车收听广播的比例已高达15.4%。这意味着每个月全国有8000万左右的居民经常在车中收听广播。[2]在这种形势下,交通频率近几年在国内广告额不断上升。相信这个数字随着我国私人轿车的普及还将进一步扩大。

2.发挥广播优势及时提供新闻信息

据调查,大部分听众收听广播是为了获取信息。根据美兰德信息公司2002年4月到11月组织并实施的“2002年部分广播电台听众调查”表明,广播的新闻和各种信息传播功能最为突出。调查中,有64.3%的听众经常收听新闻节目,并有26.9%和15.5%的听众经常收听天气预报和时事评论,这些节目成为听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3]因此,未来的广播应该发扬这方面的优势,为听众提供更多的新闻内容。

广播的一个重要优点是时效性强。它不需要像纸质媒体那样需要排版,或者等待出版周期,而是可以随时打破节目常规,在第一时间发出新闻;也不需要像电视媒体那样需要摄像、记者、编辑、主持人、导播等的合作,因此反应更加敏捷。这使广播在一些时效性强的新闻信息类节目上有明显优势。

3.为本地听众服务加强本地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广播、卫星广播等新的广播类型的出现,已经打破了广播传播上的地域限制,向全国、全球播出已不再是难题。但是,人们总是更多地关心自己周围的情况和变化,关心这些变化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对于大多数的听众来说,广播大多数时间内容不是国际性而是地方性的。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受众收听广播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亲密感、归属感,这一点只有地方性的电台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4]虽然美国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起就有了NBC、CBS、ABC广播网,他们运营着许多电台,但是没有出现一个BBC那样规模的国家电台。在欧洲,虽然有许多国家级的强势电台,但地方性的电台数量却是其数百倍。许多地方电台常常会采取联网播出或是购买的方式从广播网获得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一般不会投入自身的资源去制作,而是将自己的报道视野集中于本地、本社区,深入地接触自身所面向的地域,详尽地发掘有关当地的人、事以及热点问题。

中国广播意识到本地化的重要性是近几年的事情。前几年,几乎每个新闻广播频道中都存在大量全国性的新闻,以及部分国际新闻。人们打开收音机,似乎每个频道都是一个中央电台。近几年,随着国内学者和广播界从业人员对广播认识的深入,开始逐渐增加本地新闻的比重。以北京电台新闻频率为例,它虽然也有大量国际、国内新闻,但是北京本地新闻在整个频道中占得比重更大。《今日京郊》、《北京新闻》等播出的都是北京新闻,这类节目时间占全部播出时间的16%左右。其余如《新闻时间》《新闻圆桌》《新闻追踪》等节目也有大量北京本地新闻,即使是国内新闻也努力寻求对北京居民的意义。但是,这个数字还是远远不够的,以后仍需加强。

加强广播内容本地化不等于庸俗化。本地新闻的主要性、权威性往往都不能同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相比。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广播或者地方媒体报道小道消息、庸俗化的消息。在一些城市和一些地方报纸如晚报、晨报等,经常对凶杀、第三者等或真或假的消息大肆渲染。广播在本地化发展过程中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4.服务特定群体进一步专业化

从西方广播发展的情况来看,专业化将是广播发展的一个方向。社会的发展会使受众差异加大,综合型的或半综合型的节目不能满足他们对某一专业内容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专业化的节目就会受到欢迎。在美国,音乐频率就会分为流行音乐、摇滚音乐、乡村音乐、爵士乐等多种频率,可见美国电台专业化的程度之高。

国内以珠江经济台为发端,专业频率逐步在各地电台中建立起来。但是现在的专业频率大多是功能的专业化,即用专业化的内容为特定的听众服务。节目内容虽然比较专一,但是同类节目面对的受众却又不同。以北京音乐台为例,虽然音乐台的节目都是以音乐为内容,但是不同的节目音乐类型不同,受众也有很大不同。既有流行音乐,也有校园音乐,还有古典音乐;既对普通听众广播,也对有车族广播。

今后专业化发展将进一步为受众的专业化,即为特定的听众提供专业化的广播内容,又从特定的听众出发设计特定内容。交通广播就是这种类型的广播。交通广播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路况信息以外,还有新闻、音乐等节目。但是这些节目都围绕着“给开车人以及坐在车上的人听”的制作理念制作,因此节目内容多而不杂,受到广大有车族的喜爱,收听率节节上升。中央电台音乐频率也是这种类型的专业频率,它主要播出面对年轻人的流行音乐,与此相适应,音乐之声的频率风格也比较轻松、活泼、明快。音乐之声播出后,中央电台的影响力有所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受众进一步细分,这种类型的专业频率将会越来越多,频率的划分也将更为细致。

(二)利用新技术优化节目创新

1.结合新媒体,发挥两种媒体优势

随着各类媒体的充分发展以及媒体竞争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联合其他相关媒体,利用对方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加强竞争力。面对这种情况,有专家说现阶段传媒竞争已经进入了“合竞”时代。所谓合竞,“就是以彼此间资源共享、整合配置、价值链接的合作来共同参与更大规模的竞争”。[5]近些年来,广播同新媒体结合主要是同网络媒体结合。广播媒体与网络结合有很多形式,比如实时广播、点播系统和交互系统等。

广播同网络媒体的结合是这几种形式中最引人注意的。媒体之间的互动早已有之,电台常出现的《报纸摘要》节目就是广播同纸质媒体的结合形式。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传统媒体开始注重同网络媒体的互动。比如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经常利用网络寻找热心观众;《绝对挑战》同智联招聘网联合发布近期招聘信息,寻找有意通过《绝对挑战》节目找工作的人。一些节目还通过网络征集话题、选择嘉宾。

除了上述两方面作用外,广播媒体同网络媒体的互动还可以方便广播听众同媒体之间的联系。现在很多节目的直播同时开通网络热线,主持人可以随时看到网友的评论,选择其中有特色的播报。这是广播利用网络媒体加强同听众联系的一种方式。

点播系统可以变传统的被动式单向收听方式为主动的交互收听,将优秀广播节目纳入网上点播数据库系统。受众可以在收听方便的时间在网上点播自己喜爱的节目。点播系统的出现一方面改变了传统广播传播稍纵即逝的弱点,使受众可以对信息随时检索;另一方面,以前的节目往往播出一次两次就被放入资料库中,网上点播系统的出现可使广播媒体的优秀节目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现在国内很多广播电台、频率都开通了网上点播系统和交互系统。这两个系统可以结合两种媒体的特点,发挥两种媒体的长处。因此,点播系统和网络交互系统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有更大的空间。

2.迅速利用新技术

作为一种对技术依赖性比较强的媒体,新技术的出现会拓展广播节目新的发展空间。听众热线电话依赖于电话技术的成熟和居民电话的普及;多点直播依赖于移动电话的使用;短信热线依赖于手机短信技术的出现……随着技术的进步,广播媒体将不断利用新技术,发展自己传播信息、沟通听众的方式。

(三)增强互动转变传播方式

媒体加强同受众的联系是媒体对自身认识深入的结果。新闻实践的发展使新闻从业人员和新闻学者逐渐认识到,受众不是传播什么就接受什么的“靶子”,他们有选择媒介的权利,也有选择接受什么内容和如何接受的权利。但是相对于媒体来说,受众是数目众多而且比较隐蔽的。因此,媒介从业人员努力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加强同受众的联系,得到他们的反馈意见。媒介同受众的联系还可以帮助受众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加他们选择该媒体的兴趣。从多年前各类媒体的读者来信开始,到珠江经济台的热线电话,都是媒体加强同听众沟通的努力。

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现在的听众对新闻信息传播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你说我听”或者同主持人对话,他们逐渐开始要求“我说大家听”。因此,有学者认为我们将进入一个个体传播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传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而未来的受众会越来越关注个体参与信息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广播开辟网络论坛和手机短信,都是为了应对听众参与信息传播的需要。

北京交通台《一路畅通》节目就播发大量手机短信。这些短信有的是传达交通信息,有的是表达心情、想法,等等。这里,发送短信的人能够感受到传递信息、表达想法的快乐;听众可以分享别人的想法,并通过广播进行交流。这种传播方式大大地丰富了节目内容,使节目更接近听众,因此深受听众喜爱。一些听众即使不开车,也喜欢打开收音机收听《一路畅通》。

这些趋势只是根据现有情况对广播节目的发展进行推测,希望能对广播节目的合理创新有一些帮助。时代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也许会使广播出现一些我们无法预料的发展趋势,但是无论如何发展,广播节目都将朝着服务听众的方向进一步努力。

[1]徐泓主编:《超越:——北京交通广播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13页。

[2]王学文:《中国传媒结构与市场份额分析(分类篇)》,《新闻与传播》,2003年12期。

[3]王学文:《中国传媒结构与市场份额分析(分类篇)》,《新闻与传播》,2003年12期。

[4]胡正荣、刘斌:《广播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制度创新(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第7期。

[5]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四、广播节目创新的途径

广播节目创新思维主要有两方面来源:自主创新和学习借鉴。其中,学习借鉴又包括学习其他媒体优秀节目的做法和学习国外同行的先进经验。

(一)自主创新

这里说的“自主创新”指的是国内广播界自己创造出来的新的广播内容、广播形式等,而不是借鉴其他媒体或学习境外媒体的结果。

广播的进步主要是自我改进的结果。我们今天能够听到的种类繁多的广播节目主要是广播创新的结果。谈话节目、直播、联播等节目形式都来源于广播媒体。在国内,主持人节目首先出现在广播中,其后被电视媒体模仿、发展,形成了今天各种形态的电视主持人节目。

目前,国内广播的自主创新节目还比较少,更多地是引进西方媒体的先进节目形式,模仿他们的节目内容。

(二)学习其他媒体

学习其他媒体的成熟经验是广播节目创新的重要来源。这种学习既包括形式上的模仿,也包括节目内容、定位的移植。

媒体之间相互借鉴是推动新闻手法演进和创新的重要途径。在三大传统新闻传媒中,报纸出现和成熟得最早,广播电视的诞生打破了报纸在新闻传媒领域独领风骚的局面。但是,最初的广播电视新闻主要是口播报纸、广播文字稿和电视解说词,大多是模仿和沿用报纸文体的模式。包括现在广播新闻中经常出现的“编者按”、“编辑的话”等形式,就是向报纸媒体学习的结果。

近些年,很多广播节目制作者将某一类别或具有同样主题的内容进行梳理,编辑整理成“专辑”的形式播出,这就借鉴了杂志媒体“专题”的报道、编辑方式。北京文艺广播的《空中笑林》栏目便利用这种节目形式,制作了“侯宝林专辑”、“姜昆专辑”、“马三立专辑”等专题。在一段时间内连续播放某一专辑,每天播放一部分,这样可以达到全面、集中介绍某一艺术家的目的。

广播媒体学习其他媒体的报道手法、报道内容等,可以吸纳它们的长处为我所用。广播借鉴其他媒体的做法,还要有大胆创新的精神。许多成功的样式最初都是从“四不像”开始,经过新闻实践的反复磨砺才日臻完善。在广播节目向其他媒体的学习、借鉴过程中,既要对突破传统又是有益的尝试和创意予以热情支持,同时也要大胆摒弃不适合广播表现的形式和内容。

(三)学习境外同行

向境外媒体尤其是美国媒体学习是国内媒体节目创新的重要来源,国内媒体上很多新鲜事物都来源于境外同行的创意。就电视媒体来说,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就模仿了国外杂志型的栏目形式;此后《实话实说》节目又引入了西方TALK SHOW(脱口秀)的节目形式;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直接移植了台湾的《非常男女》节目。纸质媒体很多版式、报道方式等也来源于西方主流报纸。

广播媒介中也存在大量这样的情况,珠江经济台主持人节目的出现就是受境外媒体影响的结果。现在专业频道的做法是在学习美国电台受众细分的做法。包括近期中央电台音乐频道的大胆定位,也是受到国外电台存在大量不同类型音乐频道的启示,我国广播在学习境外同行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国内的广播节目向境外媒体学习,可以通过吸取境外媒体的先进经验和理念,使广播的发展少走弯路,为我国的广播发展节约时间。但是对境外广播节目的学习也要注意适用性。

首先,境外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习惯等都与国内有很大差别,因此,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广播受众市场也会略有不同。如果完全照搬国外媒体的做法可能会产生“水土不服”的情况出现。比如,美国的专业频率划分得非常细致,音乐频率就有爵士音乐频率、乡村音乐频率、摇滚音乐频率等几十种不同的频率,用以满足不同的听众爱好。这样的细分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每一种频率的听众群体都够强大,能够支持电台的生存。而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美国,受众细分程度不高。因此,在中国现在的条件下创办细分化的专业频道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中国的专业频率往往都有一些综合的内容,根本原因就在于此,经济不够发达、专业受众群体不增加,专业频率就无法更加细分化。

其次,境外媒体的一些节目内容和节目风格不适合国内市场。这一方面是由于境内外受众的接受习惯不同,另一方面,境外媒体的某些节目内容、节目风格等也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比如目前西方最为流行的“真人秀”《老大哥》节目,就把精心挑选的10名选手关在一个特制的、有着花园、游泳池、豪华家具的封闭大房子里让他们共同生活。这段生活的所有细节都被屋内无处不在的摄像机和麦克风记录下来(厕所和浴室也不例外),制作成每天半个小时或1个小时的节目,向电视观众展示屋内发生的大事小事。而观众更可以登录到该节目的网站,通过特定的5部摄像机追踪屋里的实时状况。节目中有相当多的暴露镜头和夜间卧室里的镜头,而且还有意设置许多游戏规则鼓励和怂恿选手们呈现和暴露自己的身体,比如做人体模型、游泳、扫描身体部位等等以此来刺激收视率。电台在学习、利用境外媒体时对这些问题需做必要的处理。号称美国广播脱口秀之王的拉什·林堡几乎每天都在广播中大肆诋毁少数民族、同性恋者、环境主义和女权主义运动;而以哈沃德·斯特恩为代表的“震撼大侃”(shock jock)在节目中大开下流玩笑,让听众打进电话描述他们的性经验和性遭遇。[1]这些内容显然都不适合我国的国情,因此,国内广播电视媒体在引入这些节目的同时,要摒弃这些不健康、不正确的内容和观点,保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1]苗棣:《依旧脱口秀》,财经网,2004年2月11日。

五、广播节目创新的障碍

(一)传播者因循守旧

传播者因循守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节目制作者视野不够开阔、思维比较局限影响了有特点、有创造力的节目的出现。二是一些电台领导传播理念落后、思想僵化,对新事物心存疑惑,这是广播节目创新的又一大障碍。他们对工作人员的一些有益想法不是鼓励,而是不认可。导致一些有创造力的想法胎死腹中。三是节目创新机制不灵活。在节目创新之初,需要激励机制促使节目制作者自主创新;在节目创新以后,应该有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对节目进行公允的评价,并保证节目持续播出;一些节目的创新甚至需要人事制度、编播制度等配套制度的改进,以配合节目的制作、播出。但是在一些地方电台还缺乏这样的机制。

(二)创新成本高、风险大

同常规节目相比,节目创新需要更多的成本,包括资金、技术和人力的投入。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创新节目的制作成本远高于普通节目,因此,它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创新不等于创优,更不等于经济效益,只有新出现的节目符合时代要求、能够满足听众需求时,这个节目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好的经济回报。但是新节目没有其他节目作参照,因此无法预知节目是否能获得成功。加上新创的节目往往先期投入比常规节目更多,因此要承担的经济风险就更大。此外,新创的节目有时不会立刻获得成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得到听众的认可。即使一些效果比较好的节目,也需要2—3个月的时间,才能取得反响。在收听率提高之前,这些节目以及节目的主创人员必须承担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以及对节目信心的考验。如果某一环节出了问题,节目就很可能停播。这些因素意味着率先创新的节目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

如果模仿其他台已经成功的节目则不必承担这么多风险。虽然全国各地的经济、社会、风俗各有不同,但总体上各地听众的欣赏习惯和欣赏水平差别不大。在这种情况下,照搬其他地区的成功做法可以节省大量经费,也不必承担新节目失败的风险。因此很多媒体更希望模仿或照搬新出现的优秀节目和节目播出方式、编排方法等。

广播电台模仿新节目具备有利的技术条件。除中央台以外,听众收听广播的首选一般都是地方电台。比如沈阳的听众主要收听的是沈阳电台的节目,也可能收听辽宁电台,而不会去选择其他地区的电台;而辽宁大连的听众则会将收听的节目局限在大连电台各频率之间,对省级电台涉及都比较少。这固然有技术上的限制,广播信号覆盖范围有限,听众很难清晰地收听到其他地区电台的节目。更重要的是,广播节目的地域性特点强,听众收听广播主要是为了收听本地信息。因此,模仿其他地区电台的节目不会存在对比和竞争,一些台甚至可以完全照搬其他台新创的节目。

虽然我国的广播业实践不乏创新的例子,但是更多的节目是照搬其他台的成功节目。这样的情况在我国媒体时有发生。以电视媒体为例,电视谈话节目《实话实说》热播之后,全国各级电视台涌现出大批类似的谈话节目,有的节目不仅节目风格、定位完全模仿《实话实说》,甚至一些选题也照抄;湖南卫视的《玫瑰有约》引发了国内“男女速配”节目的流行,一时间出现很多“找朋友”的节目,节目形式大同小异。广播界也存在大量类似的例子:珠江经济台的主持人节目大获成功之后,各地电台经济台纷纷上马,节目形态和内容也基本模仿珠江经济台,都是以“主持人+热线+歌曲放送”为主;北京的交通广播取得好成绩之后,各地都开始创办交通频道。可见,创新节目既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又要承担经济风险,还有可能被其他台模仿。这使得电台缺乏创新的动力,也使得节目创新在某种程度步入恶性循环。

(三)创新的滞后性同受众需求之间的矛盾

受众群体欣赏习惯和趣味的变化是促使广播节目创新的根本原因。但是,这种变化往往是隐形的,不那么容易被发现。当群体变化被大多数人注意到的时候,往往是这种趋势已经变得比较明显,具有同样兴趣和爱好的人群数目众多的时候。这时媒介才会注意到受众需求的改变,对节目作出相关调整和创新。在此之前,媒介仍然按照过去对受众的认识编辑、制作节目。因此,媒介的节目创新通常落后于受众的需求,从根本上是由于媒介服务受众的意识和媒介节目创新滞后性造成的。媒介只能通过各种手段缩小同受众喜好之间的时间差,减少受众“过时了”的感觉。但是这个时间差不会完全消失。

媒介的节目创新同受众需求之间的时间差既不能过短,也不能过长。过短,新的受众群体还比较少,这时候改变节目不利于对更多原有受众的广播,得不到好的效果;时间差过长,原有的受众群体已经比较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媒介的节目创新和受众需求之间的一定时间差是有益的,关键是把握适当的尺度。

在广播界的实践中,了解受众需求变化的一个有效工具是收听率。客观分析收听率,不能仅仅把它当成听众数目的一个统计数字。对收听率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出它们发生背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才能跟上受众需求的变化。

同时,媒介还可以定期开展受众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新的需求趋势,受众需求同节目之间的差距,对节目进行及时调整。在这个方面纸质媒体做得更充分,广电媒体还比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纸质媒体做这种调查比较便利,广电媒体相对较复杂,但广电媒体的竞争意识相对较弱也是一个原因。

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导致现在的广播节目大多都是老面孔,新节目类型少、有新意的节目少、节目创新频率低,而模仿甚至照搬其他节目的多。只有逐步解决广播节目创新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才能鼓励广播从业人员积极创新,为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广播节目。为此业内还要通过其他的研究继续探讨这个问题,不断增强广播活力。

六、广播节目创新的体系保障

(一)广播节目创新的物质保障:必要资源的投入。

资源是节目创新的保证,也是节目创新必须依赖的客观条件。媒介的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多种资源形态。

一个新节目在筹创阶段要经过大量、长期的准备工作,而这些工作都是在电台正常播出工作之外。因此,它不但不能为电台取得经济效益,还要花费主创人员的精力,同时还要获得电台在经济上、物质上的支持。在这些节目播出之初,往往也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引起听众的注意,不会立刻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在这段时间里,电台要持续给予节目充分的物质支援,保证节目质量。资金是广播节目创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节目创新的这种持续投入,不仅需要电台领导的魄力和勇气,更应从资金上预留一部分“创新基金”,对符合标准的新节目充分予以支持。

人才是广播节目创新资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任何企业的创新最终都离不开人的努力,媒介尤其如此。媒介是大规模生产精神产品的,是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它产品的好坏更多地依赖于员工的个人素质,媒介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它的每一期节目的优劣和媒介创新的质量和速度。因此,媒介更应该重视人才资源。不同的媒介在节目制作上的表现手法、编排方式等方面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在这点上存在共性。对广播节目创新人才的重视更体现在对主创人员精神上的鼓励,也包括物质上的鼓励。

广播节目创新资源中另一个重要因素——技术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在新闻传播领域同样威力无穷。著名电视人孙玉胜在《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中提到:“节目的需要是技术事业发展的拉动力,所以技术要为节目服务”。[1]这种观点在广播媒体中也适用,广播对技术的依赖性非常强,技术不仅是广播存在的前提,更影响其传播的内容质量和方式。

新技术在两个方面对广播节目创新产生影响。一方面是新技术的应用加剧了媒体之间的竞争。新闻传播的两大障碍是时间和空间,新闻媒体存在的意义以及生存的基础就是要尽可能突破这两大障碍,新闻媒介的竞争往往都是时间和空间的竞争。广播相对于报纸和电视的优势就在于迅速、便捷、收听方便。但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报纸的印刷和发行越来越快捷;电视直播技术的成熟也大大缩短了新闻发生的时间和空间障碍。此外,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的发展,大大压缩了信息传播的这两大障碍,近几年很多突发新闻首先是通过网络或者手机短信的方式传递。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媒介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另一方面,新技术也为广播节目创新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广播的诞生依赖于无线电发射和接收技术的成熟,它的发展依赖于高新科技的研发应用,科技的进步会带来广播的巨大发展:热线直播节目依赖于电话的普及;多点直播的报道方式依赖于移动电话的应用;直播的安全播出依赖于延时技术的成熟。近几年出现的手机短信为个体参与信息传播以及听众同广播媒介之间的交流开拓了新的空间。目前国内的一些广播节目已经开始利用短信接收听众反馈信息。在相同时段内,短信的接收数量是电话的几十倍。[2]这一方面有助于编辑、主持人在节目进行中随时了解更广泛的听众意见和要求,同步调整节目走向;另一方面,也为听众之间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发展,广播节目还会不断地产生新的形式和新的报道方式。

此外,新技术还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播参与者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理念。近些年来,随着网络媒体日益发展,互联网赋予个人前所未有的参与权。《连线》杂志给“新媒体”下的定义就是:由所有人对所有人进行的传播(communication for all,by all)。[3]这个看似简单的定义预示着我们将进入一个个体传播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传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而未来的受众会越来越关注个体参与信息传播得深度与广度。

可见,新技术在激化媒介之间竞争的同时,也强化了媒介的传播功能,帮助媒介更好地为受众服务,确保党和国家的声音优质、安全、及时地传入千家万户。

(二)广播节目创新的法律保障:相关法律的健全。

新创节目被其他媒体模仿是媒体不积极创新的一个原因。因此,鼓励媒体创新还要防止新创的节目被抄袭。媒体乃至社会都要有意识地保护新创造出来的节目,避免这些节目被简单模仿。

采取法律手段保障媒体权益是主要方法。美国的《60分钟》节目开创了杂志型节目的先河,为了保护这个节目不被其他媒体抄袭,CBS申请了知识产权。其他媒体如果想借鉴这种节目形式,就必须付给CBS一定的使用费。这样既没有限制新的、优秀的节目的普及,又给原创者一定补偿,保证了他们下一次创新的积极性。这种法律保护的方式是值得广播电台学习的。

虽然,法律可以方便地对形式上的简单模仿进行惩罚,却很难对内容、风格、定位上的借鉴加以限制。这需要通过法律的改进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加强逐渐改进。

(三)广播节目创新的途径保障:学习借鉴的习惯。

我国广播媒体主动地学习摸索以及借鉴其他媒体和境外同行的经验是广播节目创新的基本途径。因此,广电媒体可以设立专门机构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其他媒体(包括国外媒体)成功经验,从中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借鉴。对于本媒体一些已经获得成功的做法,也应及时总结,从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参考这些经验。只有在学习他人、总结自己的基础上,推出有自己特点的创新举措,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新,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近年来,我国不少广播电视机构都开始对节目研发予以重视,如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机构还成立了专门的研发部门,对中外广播电视发展的状况进行调研分析,为节目改革提供决策参考。今后,随着各媒体对研发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和重视,这种制度性的创新研发将成为各媒体的普遍选择。

(四)广播节目创新的机制保障:运行机制的完善。

《现代汉语词典》对“机制”一词的解释有四项,第四项的解释是: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如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等。运行机制,是最后一种释义,用来指称决定媒体运行的各种内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称。它的创新是指从新思想的产生,到形成新机制的政策、制度和法规诞生并运行的能动过程。合理的运行机制通过组成该机制各要素的协调运转,帮助企业对市场产生灵敏反应,促进企业达成目标。当机制的力量取代了个人的力量,创新就会循着它自有的轨道自行前进。随着人们对市场经济的了解,人们逐渐意识到机制的重要性。

媒体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有利于媒体对市场变化产生灵敏反应,媒体根据受众需求及时创新节目,这是广播节目创新的关键。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各个媒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媒体的运行机制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中国加入WTO,尽管所签署的条款并未直接涉及媒体行业,但现实的发展仍然使得这个特殊的产业感受到迫在眉睫的外来竞争压力。与国外同行相比,中国媒介缺资金、缺经验、缺人才,但最缺的可能还是真正企业化管理的运行机制。

近些年来,国内一些电台电视台开始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北京交通频率就是在对旧的机制不断挑战、对新的运行机制不断尝试中逐步发展的。它的成功为其他频率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科学运行机制树立了榜样。

(五)广播节目创新的反馈保障:评价机制的建立。

节目评估的概念可以表述为:媒体为保证和提高节目质量及其传播效果,由媒体自身或委托有关机构,按一定的原则、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节目质量及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进行的评定和估算。它是对节目进行全面、统一、规范、持续的综合评估。[4]一般而言,媒体的目标定位越单一,节目的评价也就越容易;反之,则越困难。现在,当我们把导向功能、传播功能、产业功能确定为电视主要功能之后,观众因素、市场因素和导向作用也一样变得重要起来,评价的标准和办法也变得复杂起来。用科学的量化的评价体系取代简单的节目评价办法,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和必需。

目前国内大多数电台、电视台都在构建自己的节目评价体系。在这些节目评价体系中,其可观察变量基本上是一致的,大致有受众信息反馈、专家评议、节目技术指标等等。如果再往下细分,比如受众信息反馈指标还可分为节目收视率、满意度和综合反馈体系(电子邮件、电话)等等。虽然具体做法各异,所占权重不同,但在现阶段,人们还没有找到更多的可观察变量来进行客观评价。在目前阶段,中国特色的节目评价体系可以由收视率(收听率)、满意度、专家评价、节目成本四个主要方面构成。这些标准同时兼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到大众标准和精英标准,在行业管理中起到平衡和矫正短视行为的作用。

节目评估是播后评估,是专家、听众等对节目反馈意见等的综合评价。媒体建立节目评估体系有助于广播媒介的节目创新。创新不等于创优,客观、合理的节目评估体系可以对新创的节目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有利于及时排除缺乏市场、社会效益不佳的新创节目,鼓励有市场潜力且社会效益较好的节目。同时还可以通过评估对新节目做深入分析,及时发现节目的优、缺点。因此,节目评估体系不仅是对新节目的合理评估手段,对节目的创新也有很重要的意义。节目粗制滥造和互相克隆是中国广电媒体的两大顽疾,它反映的问题是精品意识不够和创新能力不足。因此有效的节目评价体系可以对节目进行播后监控,在解决节目粗制滥造方面提出警示,可以帮助媒体的管理者和节目主创人员发现节目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节目创新的迫切性。

1997年,山西电视台开始进行“广播节目质量量化考核”。1998年该台被中宣部列为“新闻质量评估”试点单位后,他们推出了《广播节目质量管理体系》。山西台的节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及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即:导向政治化、定位市场化、考核指标化、听评多元化、奖罚公开化、管理体系化[6]。

但是,我国现阶段的节目评估系统还存在很多问题。媒体评价指标数据的组织、收集、处理等环节还跟不上,在节目评价中指标还很不健全,评价办法难成体系。由于指标的不完备,容易片面夸大现有指标的功能,造成评价失衡。现在收视率、收听率指标相对较成熟,其应用正处于热潮,多数电台、电视台在节目评价时对这项指标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但收视(听)率仅能反映接收节目的受众量,无法体现节目的品质。在电视方面,全国八成以上的电视台对日常节目的评价仅依靠尚不规范的专家评议或收视率指标。关于满意度指标,目前只有中央电视台在委托社会公司作连续调查,少数几家电视台按季度或半年作阶段性调查。

对于节目创新来说,节目的播后评价毕竟不能代替节目的创新。创新是对过去旧事物的改进、变革,但同时也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解决。一些新创节目由于表现出与以往节目很大的区别,会对人们的传统心理形成挑战,因此在播出初期会遭到一些反对意见。中央电视台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开播初期,就有观众认为“主持人嘴都是歪的,影响中央台的形象”,但是中央台仍然坚持用崔永元做主持人。实践证明,《实话实说》最终战胜了这些反对意见,获得成功,其中崔永元的个人魅力发挥了很大作用。可见,对于新创的节目,管理者和主创人员都要既有信心坚持自己的看法,又要有耐心支持新节目的改善,无论台里领导还是节目的主创人员,都要对节目有正确、坚定的态度,维护新生事物。这时候如果完全按照节目评价体系的标准来对待创新的节目,就有可能挫伤创新人员的积极性。

但是这并不等于反对一切不同声音。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东方时空》开播八年后全面改版,不仅对节目进行大幅度的调整,甚至改变了以前的栏目标识,当时引起《东方时空》忠实观众的反对。经过慎重考虑之后,《东方时空》放弃新标识,重新起用旧标识。可见,对反对意见应该一分为二地去看待,主创人员应该在权衡各种因素之后,对节目的改进作出冷静的判断。

因此,广播媒体应该正确对待新创节目的评估,既要认识到节目评估的作用,也要看到创新会有风险,需要有一个逐步探索和逐步成熟的过程。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专家评价指标来矫正,有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对个别创新节目作为个案处理,鼓励有价值的新生事物的发展。

(六)广播节目创新的根本保障:质量机制的实施。

创新归根结底是保证产品质量得到受买方的认可。因此广播节目持续创新的根本保障在于质量管理机制的建立。质量管理应该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每一个产品,对于广播媒体来说就是每一期节目,都要保证一定水准;二是持续创新,保持买方对产品的信任和喜爱。产品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进入市场的媒体也不例外。可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可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媒体的节目质量经常会因人而异,节目创新时有时无。一些管理者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把各种管理手段运用到媒体中,将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大:目标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但是这些管理仍徘徊在节目质量的外围,作为生命线的节目质量仍然没有被纳入管理的范围。

近些年来,随着ISO9000标准被国内一些广电媒体采用,质量管理开始有章可循。ISO9000将节目实现的整个过程和配套全部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和固定下来。ISO9000标准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给顾客使用符合法规要求的产品,并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法律法规要求,达到顾客使用并满意。

广播媒体采用ISO9000标准,使节目从简单的政治把关、艺术策划上升到质量管理的层次,使媒体的管理从节目质量的外围(人事、财务、行政管理)进入到节目质量的内部,并使节目质量活动涵盖节目的制作和播出,而且将与节目实现过程相关的过去所谓配套管理(包括人事、财务、行政管理)全部纳入节目质量管理体系,成为体系不可分割、不可删减的有机组成部分。媒体的管理终于可以覆盖其最核心的领域,或者说,媒体最重要的活动终于被纳入管理的轨道。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广播媒体持续创新的保证。在实现持续改进的诸多措施中,最富特色的最为有效的是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这两种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和改进机制。对节目按期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可以持续关注体系运行情况,及时对节目做出评价,防微杜渐,从而保证节目质量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同时,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确认质量问题,提出解决办法,验证实施效果,才能保证质量体系的持续性、有效性和适宜性。因此,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实现对节目质量的管理,同时也从本质上不断促进了节目创新与改进。

正是由于ISO9000标准的这些特点,近几年,国内陆续有广电媒体,如北京电台交通广播、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和厦门电视台等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证书,其中厦门电视台是全国广电行业第一家以全台为范围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这几家媒体(部门)在节目创新和节目质量上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总之,广播节目创新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时代命题,坚持创新理念、不断创新是广播在现时代保证可持续发展、提高广播影响力的必然要求。本文仅就广播节目创新做了粗浅的实践概括与理论思考,从中已经看出广播节目创新正在实践中逐步地展开。但是,在理论上,还有很多问题尚没有深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

〔周晓音、吴倩〕

[1]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三联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2]朱江:《广电媒体可以开展手机短信经营业务》,《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第8期。

[3]胡泳:《传媒变革:公众的角度》,《读书》,2002年第12期。

[4]宋友权:《广播电视节目评估工作的运作及发展趋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第5期。

[5]虢亚冰、高立民:《中国特色电视节目评价体系刍议》,《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第5期。

[6]宋友权:《广播电视节目评估工作的运作及发展趋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第5期。 r5vLnw2CoQBDeoyORcm568Y0OUfLaW/fvAHrbwtBGAwwsjjQrRYpunGqBtyLt5W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