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广播新闻报道创新研究

一、广播新闻报道的内容操作范式

广播新闻报道模式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内容操作范式。内容操作范式就是针对事件性或非事件性的内容,按照内容自身的特点选择最恰当的报道方式。这个环节是整个广播新闻报道模式的起点。这种内容操作范式包括前期策划——采编——选择适当报道方式进行报道三个方面。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重大的事件或突发事件、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及关系到国家和个人利益的一些举措,无疑是我们内容选取的重要资源。我们在内容操作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一定的内容操作范式,它对于新闻报道实践是有指导作用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内容操作范式并不是僵化不变的,内容操作范式也随着经验的积累、理念的更新,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创新出新的操作范式。在内容操作范式这部分,我们主要针对广播新闻报道的常规内容、主题性报道内容和重大事件、突发事件三方面介绍具体的内容操作范式特点、注意问题和创新成就。

(一)常规新闻报道

广播常规新闻报道指的是广播新闻报道的常态内容,题材领域包括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等方面。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广播常规新闻报道内容单一的旧貌逐渐改变为报道面广泛、深入反映实际、反映生活的新颜。而社会转型时期的新问题,让今天的广播常规新闻报道呈现出了更多的时代色彩,如“三农”问题、环保问题、弱势群体问题等。

1.常规新闻报道的领域及其操作特点

(1)“三农”问题的报道。农村、农业、农民简称“三农”,这项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它是整个经济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三农”问题的报道要全面了解情况,吃透“三头”,即“上头”、“下头”、“外头”。要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这个重点;要突出农村的城镇化建设,税费改革,乡镇机构精简;要把握农民增加收入的难点,并表现农民思想观念的变革。

(2)时政类新闻报道。要注重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增强思想的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讲政治、讲大局、讲原则、讲纪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做好正面引导工作。要充分灵活地运用各种报道形式,联系实际,贴近群众,有的放矢,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具体到广播而言就是多些解释,少些宣告,语言切忌文件式,多说实话,白话,深入浅出,让听众入耳、入脑、入心。

(3)经济新闻报道。经济新闻在广播新闻报道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由于内容枯燥、角度单一、形式呆板、术语费解,听众不爱听。为此在实际工作中,在内容上要拓宽报道视野,角度要求新,多方面反映人民的经济生活,综合把握经济报道的指导性、可听性、知识性与服务性。

(4)环境保护新闻。近几年来,我国环境保护新闻蓬勃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圬染、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环境恶化与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为此,环境保护的严峻现实客观上要求新闻媒体加强报道的力度;二是党和国家的重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一系列口号的提出都与环境保护问题紧密关联;三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意识日益增强,公众要求改善环境的呼声日益强烈,环保问题成为全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之一。环保问题新闻报道首先要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分析新闻事实,找出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其次,用联系的眼光全面分析问题,不要就环保论环保。第三,从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入手来报道环保问题。与人们日常生活、身心健康、经济利益相关的环保问题最容易引起群众的关注。因此在报道上要有一个受众观念,选取大众关注和感兴趣的报道角度来表现。

(5)弱势群体报道。社会弱势群体,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利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指社会地位较为卑微、较少机会获得社会资源、需要借助外在力量支持的社会群体。在我国,社会弱势群体主要包括生理性弱势人群、贫困农牧民、城市边缘人群体、失业下岗人员、天灾人祸中的困难者等。近两年来对弱势群体的报道,涉及面最广,涉及人数最多是对民工工资问题的报道。

(6)批评性问题报道。广播应以正面宣传为主、以表扬为主,但是适当地使用批评报道,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央台关于揭露黑龙江省双城县双城堡火车站少数员工野蛮装卸、摔坏洗衣机93台的一组连续报道,持续一年多,发表各种体裁的报道四十多篇,引起全国各行业的普遍关注,不仅推动了铁路路风的转变,也促进了全国各行各业党风、民风的好转。在进行批评性报道时应注意:不要激化矛盾,影响安定团结;不能造成恐慌,影响社会稳定;不要故意炒作,刻意煽情,过度渲染,追求轰动效应,把批评报道庸俗化。由于一些原因,不宜做公开报道的,可以写成内参,不过要注意报道的分寸,报道的负面效应,达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上述几种报道领域只是目前我国广播常规新闻报道的一部分,此外,还有文化、教育、科技、社会、医疗等领域。

2.常规报道创新

通过对广播常规新闻报道的大致描述,不难发现由于其题材的不同,特点各异。但是在内容的创新上,它们还是有共性可循的。表面上它们都是一般性的广播新闻报道,对于常态事物的创新,求解方式就是寻找其非常态因素。笔者主要从宏观层面来把握常态报道的内容创新——树立常规新闻报道的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首先是指对一些潜在矛盾和问题的认知,即发现自觉;其次是指能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是一种责任自觉和认识自觉。马克思曾说,问题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在自然科学领域,有学者把问题分为三种类型,即呈现型、发现型和创造型。呈现型问题是指刚刚被人们发现和提出的显性问题;发现型问题是指刚刚被人们提出的潜性问题;创造型问题是指在人类实践面前尚未形成、尚不存在的问题。在新闻报道领域,问题的类型也大致如此。在新闻报道中一提到问题,第一反应想到的是负面、阴暗面;一提到报道问题,又容易想到揭露、曝光、批评等难度、敏感度很强的监督性、批评性报道。事实上问题的内涵是丰富的,“问题”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消极、负面的现象以及等待解决的矛盾和疑难。在常态新闻中挖掘问题,其中包含受众欲知的负面信息,同时,也包含着矛盾和疑难。而矛盾和疑难绝非仅仅是消极负面的东西,也包含着中性的甚至是积极的矛盾和疑难(弄不清的地方和问题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具体而言,抓问题要注意着眼于全局,就是要善于选择那些对全局有指导意义的问题进行报道,而不是局部的、个别的、一时性的问题;要着眼于稳定。稳定是全党工作的大局,也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大局,媒体、记者在选择报道问题时,要有稳定大局的政治责任感;要着眼于建设性。选择挖掘热点问题要以社会效果积极向上、不给政府工作添乱为目的。

(二)主题性报道

主题性报道是新闻报道中最具影响力的部分。它一般包括一级党委、政府重要的政治活动(如“两会”)、成就报道、改革报道、抗灾、战事报道、典型报道、科技报道、金融报道等影响巨大、意义深远、牵涉面广的战役性报道。[1]其特点就是政策性强、宣传性强和意义重大,往往是我们常说的“硬新闻”。其中包含的工作、成就、经验性报道所依托的事实不是单一独立的事件,而是时空交错、繁杂无序、丰富多元的新闻事实素材的“富矿”。并且这类报道又要求阐释背景、揭示本质、预示趋势,在传达事实的同时还要传达理念,要求多层面多角度地挖掘深层信息,提升新闻价值。所以在新闻实践中,重大主题性的报道“难做”、“难做好”、“难做得好听”。[2]因此,主题报道的操作范式创新,就成为了新时期广播新闻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重大课题。广播新闻工作者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主题报道范式,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新闻洞察力,增强策划处理重大主题新闻的能力。

1.广播主题性报道相关问题

主题性报道由于题材较硬,政治性、宣传性较强,广播媒介在内容把握上应注意避免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工作报道、成就性报道避免长篇累牍,避免数字堆砌式的写法和文件式的语体。这些都不符合广播线性传播的特点,不利于听众接受信息。其次,典型性报道尤其是人物典型报道,避免人为的拔高。这种高大全的形象脱离实际,容易引起听众的反感,不利于树立典型形象。第三,政治活动性报道避免走会议报道的俗套,陈旧的会议报道方法容易将最重要的新闻信息淹没在众多杂乱信息当中,不利于听众掌握最重要的新闻信息。第四,政策宣传性报道,要避免理论架构很高却缺乏联系实际的报道方法。调子过高,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接近性,传播效果自然不佳。

针对主题性报道,广播媒介应该从自身的媒介特点出发,从听觉规律出发,制作出社会普遍关注的、可听性强的主题性报道。目前,我们的广播主题性报道在这方面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两会”报道、“科学发展观”报道以及典型报道方面,部分电台已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有一定的创新之举。

每年新春三月的全国“两会”报道,各广播电台都作为一个重要宣传战役来安排部署,不少电台把全国“两会”报道都视为全年新闻报道的第一号战役。在2006年“两会”报道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政部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参加团、组活动新闻报道及记者管理要求》,结合广播近几年在时政报道方面的探索,以及2005年“两会”报道的一些成功做法,提出了这样的报道方针:在严格遵循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密切结合会议内容和领导人讲话主旨,使之在报道中得以充分体现。在形式上要发挥广播“以声达意”的特点,通过精心录制、剪辑现场音响,努力把领导人的思想和风采表现出来。[3]他们一般采用全部用录音新闻报道中央领导到团、组消息的形式,用现场的音响还原会议场景、展现领导人风采,拉近“两会”与老百姓的距离;在报道体裁方面多运用广播特写体裁,捕捉最生动感人的对话和场面,将会议报道生动化;还利用网络平台构建直播印象,进行同步全息的报道。其他省级广播电台,在制作“两会”报道时,注意前期的策划,围绕“两会”热点焦点,通过接近性原则制作出独家报道值得称道。另外,他们也注意运用现场高质量的音响,突出广播主题报道的特色,如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和广东人民广播电台。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从2006年3月21日起,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纷纷推出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一系列宣传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在报道手法、内容、形式上都较以往有了更多的创新和提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突破。首先,要靠立意抓新闻。报道在于立意,强调的是它的针对性和新闻性,是在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过程中体现宣传的意图。中央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相关报道,从立意上看,基本上以一个省的发展动向作为构思主题,这样便于将问题做实做深,便于抓住矛盾化解矛盾,符合受众的切身需要。其次,要靠深度抓问题。通过增加报道的深度、厚度,贴近实际、贴近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物和现象。第三,要靠细节求生动。强调细节,增强报道的可听性,拉近报道与听众需求的距离。第四,要靠音响显真切。通过恰当地运用音响,增强广播主题性报道的现场感、立体感和真实感。第五,要靠语言显特色。为听而作,符合广播的听觉规律,便于牢牢吸引住听众。

典型(人和事)报道及宣传,是主流媒体的家常便饭,也是看家手艺,做好了可以提升和扩大媒体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但是以往我们的广播典型报道手法相对陈旧,没有发挥出广播媒体自身的优势。往往长篇大论,广播稿也有数千字,表现手法单一,统一规格的长篇通讯;内容挖掘不够,只是人物成长道路、典型事例、主人公闪光语言和社会各界评价的简单叠加;宣传密度过大,一哄而上、千篇一律。这样的做法,不能调动起听众的积极性,也不能真正地体现典型人和事的发光点,往往宣传效果并不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关于许振超事迹的报道,就对典型报道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取得了很大的创新成果。[5]《好工人许振超》采用三篇连续报道的形式,打破了以往典型报道文字表述大于真实音响的刻板印象,将许振超从神坛上请下来,还原其生活本色,作品通过抓住许振超的典型语言(音响)和生动的细节表现出来。同时,用音响构建真实感。

优秀广播主题报道,都是从广播自身的媒介特点出发的,从报道方式、形式和内容的环节进行操作范式的创新,它为我们提供了广播主题性报道操作范式创新的考量点,进而对其共性规律进行总结。

2.广播主题性报道操作范式创新规律

广播主题性操作范式创新的共性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方面在“新意”上做文章

我们所说的“新”,就是在内容上突破通稿,寻求差别与新意。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吃透两头。既要领会“上头”的精神,又要了解“下头”的需求,将二者的交集作为我们突破的重点。将新闻性与针对性、重要性与接近性相统一起来。

(2)体裁方面在“丰富”上做文章

广播主题性报道,要注意体裁搭配的丰富多样。主题性报道题材的重大性和内涵的深刻性、影响的广泛性不是一两种新闻体裁所能涵盖的,它几乎涉及所有新闻体裁:消息、通讯、专访、述评、调查、新闻背景等新闻表现形式。主题性报道如果只有单调的表现形式,可能对事物的反映会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因此,要求灵活地对广播新闻体裁进行搭配运用。如中央电台1997年香港回归的报道,就是一次多体裁的成功组合。

(3)语言方面在“明了”上做文章

广播主题性报道,语言方面要注意清晰明了。对于政策报道应减少宣传多做解释,不使用文件式的语言,采用听众听得懂的白话、实话,以故事化的表达方式、由浅入深的表达形式,便于听众有效地接受信息。

(4)题材方面在“接近”上做文章

“接近”就是要用小切口做大文章,对“硬新闻”进行软处理,以近求远。针对重大主题,要在充分理解把握的基础上,用百姓、受众关注的题材和有关民众生活状态的题材来进行报道。宣传“三个代表”、迎接“十六大”、贯彻“十六大”等重大战役报道之所以取得成功,分析其原因,不仅仅有一批有影响、气势恢宏、综观全局反映国家实力增强、竞争力提升、国际地位前移的报道,而且也不乏一批切口小,滴水见太阳的节目,如“百姓身边的变化”、“从身边看变化”的佳作,这些小切口的报道不但题材选得小而典型,并且重视声音和细节的忠实记录和表现,使报道主题得到充分体现。

(5)主题方面在“深度”上做文章

深度是主题性报道的最终诉求。我们通过多角度、点面结合、交代必要新闻背景的形式,可以增强广播主题性报道的深度。从多角度对多“点”的报道是对报道主题的正面求证和反面求证,多“点”报道不但使报道的面更加广泛,更具代表性和典型性,也使报道主题的深度突显出来。而点与面的结合,既可以用生动鲜活的具体新闻事例引起听众的共鸣,又可以用全局报道给人指明方向。而新闻背景的交代,将新闻背后的新闻呈现给听众,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听众需求,也将报道的深度进一步扩展。

(6)形式方面在“活度”上做文章

这就要求我们用高质量的现场音响和鲜活的细节,突出广播主题报道的可听性。高质量的现场音响可以增强广播的现场感、立体感和真实感,使得听众如临其境;丰富的音响还可以充分体现广播特点,鲜活报道内容,增强感染力。而细节可以起到以小见大的效果,于细微处见精神,可以使得主题性报道生动、真实,更好地引起听众的共鸣。

总的来说,主题性报道要突出主题的深度、形式的灵活度、第一时间的现场时速和现场声音的丰富性和真实度。主题报道内容上要考虑广播的特点,不宜采取长篇式、连续式、读念式、报纸式,而要依托精当的音响信息,口语式、简短式、特写式、贴近式,切忌粗放、概念、数据化、以势压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3年伊拉克战争报道;2004年“两会”报道;新疆人民广播电台2001年北疆雪灾报道;2002年庆祝十六大召开特别报道;与西部六省区联手创造的反映西部新工程的报道;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2003年创作的反映非公有制发展的系列报道;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反映西部大开发的系列报道等都是打破常规的报道力作。

(三)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

对于重大突发性事件的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在新闻实践中,还是有一定的判断原则的。

一个是突发,事先无法预知,突如其来,应对处理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个是影响大。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这几个方面:一是战争;二是人力不可抗的重大自然灾害,如强烈地震、水灾、台风等;三是带有人为因素的各种重大灾难,如死亡人数众多的矿难、事故、火灾、疾病传播、恶性案件等。

这些重大的突发事件,往往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造成重大影响,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人民群众十分关注,也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8]然而重大突发性事件,由于事态无先兆,突如其来,关乎民生,易引发骚动,因而给媒体操作带来困难,但是社会责任决定了媒介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的角色扮演。

广播如何扮演好它的角色?是广播人在新闻实践中和新闻报道理论研究中应该不断思索的问题。

1.广播重视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的原因解读

(1)受众的需求

人类的所有活动包括新闻活动,也是一种趋利避害的生存本能,即所谓“雨来蚁变,震前鼠迁”。在动物界一旦有威胁出现,尚有监视环境之责的“哨兵”,及时向同伴发出警告的声音。对于人类而言,出于维系群体安全的需求,传递灾祸新闻信息的手段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也不断地更新、进步。从古代的烽火、驿使、信鸽,到现代的警笛、防空警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这些手段对人类维系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灾祸发生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被打乱,他们的日常休闲性、享受性消费都会中止或锐减。然而,有两种消费会激增:一是基本生活所需物的消费(救灾物资);二是新闻信息消费。美国马时里兰大学研究中心对受众心理的一项调查表明,受众特别关注“惊人的消息的真实性及其潜在的影响性和危害性”,以及人类自身‘利害攸关’的新闻。[9]。

重大突发性事件新闻作为一种信息,它与常态新闻一样,甚至比常态新闻更能起到环境监督、沟通信息、组织协调的作用。

环境监督。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拉斯韦尔1948年在他的《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明确把“监视环境”列为传媒的三大功能之首(另两个为联系社会、传递遗产)。他认为,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消极现象进行报道,为世人敲响警钟,是传媒监视环境的主要内容。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把媒介比作“社会雷达”,指的就是环境监督的功能。日本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民众非常需要突发情况的信息,日本的广播也因为及时地播报信息赢得受众的青睐。比如地震,只要有震感,广播就能马上确切告知地震的方位和震级。因此,日本的广播被称为“安心的广播”。而人们对于发生在身外的灾祸报道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对照自己身边的环境,以防灾难重演。

沟通情况。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传递真实信息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战争发生,告知人们战事情况,以便人们据此作出行动判断。台风将至,通知居民疏散可使其幸免于难。1996年11月19日21时56分55秒,我国南黄海海域发生6.1级地震,上海市区有强烈震感。上海市民纷纷致电新闻单位和地震台,了解地震的中心、震级和趋势。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最早在当晚11点发布《重要消息》,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强调指出,“根据地震资料分析,不可能有更强烈的地震发生”。市民们听后便放了心,纷纷回家睡觉。[10]正确及时的报道可以对迷信、谣言产生抑制作用。过去由于新闻透明度不够,灾害谣传在我国民间时有发生,其内容或是对未来灾难的预言,或是对已发生灾难的任意猜度。实践证明,特别是当传播科技为灾害谣言的散布助推后,对正常的生活生产、社会稳定产生的不良后果不可小视。与传统官方媒体的大众传播方式和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方式相比,网络和手机短信“虽有其快捷优点,又有其语言表达含混不清的缺点,而这种缺点无疑加深了事件在传播中的暖昧性,又进一步地激发了传播的欲望。”[11]2003年3月广州城内有关非典的谣言短信满天飞,一时间人心慌慌。对于谣言,媒体应给予及时权威的引导,否则公众会视为是媒体的一种默认,那么谣传会加倍放大。

组织协调。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在这方面的功能是较为突出的。重大的自然灾难发生后,新闻报道能给人以危机感与紧迫感,从而激励人们奋起应战,及时沟通信息,便于人们在抗灾中开展组织工作和协调工作。此外,报道的作用还表现在“精神救灾”上,即恢复、重建被灾害破坏的精神世界,唤起人的主体意识,重新激发人的生存意识和生存意志,宣传营造乐观向上、积极振奋的社会氛围,这些也是媒体社会责任的凸显。

毋庸置疑,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已经成为媒体竞争的焦点。而广播在报道重大突发性事件时具有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相对于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广播具有较强的信号覆盖优势,广播信号的接收过程简便,收听伴随性强,因而在灾难救助过程中广播屡建其功。其次,广播更具新闻信息采集与传送的速度优势。相对于纸质媒介的排版印刷和电视新闻的音像合成,广播新闻的采集与传送更为简便快捷。当重大事件发生后,广播媒体常常因快捷优势而先声夺人,赢得新闻“第一落脚点”。针对重大灾害天气,某些发达国家的广播媒体建立了自己的报警系统。如1966年6月8日,在美国堪萨斯州的龙卷风灾中,当地广播电台利用自己的报警系统向公众发出警报,利用无线电广播系统和定点的广播同时向公众发布灾难预报和即时气象信息。据后来统计,堪萨斯当地广播电台发布的预警信息比当地气象站的警报还要快30秒。[12]据报道:2004年12月26日,印度南部沿海维拉伯蒂讷姆村一个名叫马尼的渔民和其他400多人刚刚从海里捕鱼回来,他们最先发现快速翻滚涌来的大浪,立刻奔到村里平时用来作粮食保障工作之用的“信息传播中心”,通过挂在高杆上的公共广播系统大喇叭播出了发生海啸的消息,让村民们赶紧逃命。靠渔民的危险意识和低成本的技术使7000名村民幸免于难。1998年设立的这个“信息传播中心”,其网络由太阳能驱动的多台电脑组成,村民通过它能获得各种地方信息,如天气、保健、农业和粮价等信息。海啸发生前,这种无线网络已经把当地15个村庄连接在一起,采用的信息都是从英特网上下载的、用当地语言播发的消息。海啸来临的关键时刻,广播救了七千条人命。

广播的这些优势使得广播在各种媒体竞相发展的今天,仍然是当代社会防灾减灾的“生命线”媒介。为此广播要做好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把好信息筹码,掌好竞争优势,在媒体战中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2.广播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的操作程式

重大突发性事件由于其题材的特殊性,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因而媒体在报道把握上首先要注意报道角度的问题。有些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为求“独家”和吸引力,置灾难的主体事件和群体于一边,刻意寻找灾难中的一些边缘问题和“花边”内容来报道,这是报道视角的极大错位。灾难新闻本身的“悲剧性”使有些媒体找到了“炒作”的材料,一些媒体便利用灾难新闻中受害人的痛苦,作为新闻的卖点来吸引受众。以暴力和道德的缺失来吸引受众,最终只会使受众产生反感,虽赢得了受众一时的眼球,却伤害了受众对媒体长久的忠诚度,在媒体竞争的市场上不可避免地被质疑其诚信。其次,报道要注意人文关怀。讲求社会公德和人文关怀应该是每个新闻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更应该体现这一原则。第三,要注意避免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的负面效应。如果对重大突发性事件作过度强调信息流量和速度的报道,而忽视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节奏把握,还有可能引发人们的不安和恐惧,甚至是社会恐慌。

广播媒体做好突发事件报道应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1)内容上把好“主题”关

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作为一个事件,它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呈现一种运动状态。而对于运动中的事件的报道,由于事件从发端、发展再到结束,每一个阶段所呈现出来的事态是不同的,因而广播媒体应在事件每一个阶段的报道上注意把好“主题”观。

国外学者通过研究分析,将媒体关于疾病疫情的报道分为四个时期:初始时期、科学时期、人性时期和政治时期(Rogers,Dearing,Chang1991)。笔者认为这个报道时期的划分也大致适用于疫情报道之外的其他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国内学者对此也有相应的划分,将受众在突发性危机事件中对媒体报道的需求分为资讯渴求、情绪渲泄和精神支柱三个层面。[14]如果将二者结合,可以导出一个对于报道重大突发性的理论构架:在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早期,受众的需求处于“资讯渴求”层面,此时的媒体报道相应地处于“初始时期”和“科学时期”,报道以向受众提供科学的信息为主;在事件的发展期,人们对事件的一般情况有所了解,继而产生“为什么会这么严重、糟糕?”的疑问,受众的需求上升到“情绪渲泄”层面,此时的报道进入“人性时期”,以人性化的报道弘扬人格的力量,化解受众的不满情绪;事件发展的后期,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抗争后,受众的耐心受到挑战,迫切需要“精神支柱”,此时的报道则相应地进入“政治时期”,应着重进行策略反思以吸取教训,同时培育受众信心与决心。

以2004年12月26日至2005年1月19日国际台印度尼西亚语新闻板块中的消息部分海啸报道发稿量所占比例为例,海啸新闻报道量大致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在灾难发生之后的1至3天内,海啸新闻报道的发稿字数从12月26日的120字上升到每日500字以上。26日当天的新闻中只有一条关于此次灾难的消息,即《印度尼西亚发生强烈地震》综合稿。27日,相关消息增至4条,占播发的消息总数的1/3。第二次高潮出现在2005年元旦前后。随着新年的临近,全球对受灾地区的关注与同情也在节日的气氛中再次上升。与此同时,国际社会的救援队也抵达印尼各灾区。2005年1月1日后,海啸相关新闻的发稿字数达1000字,占总发稿量的40%以上。第三次高潮出现在1月5日之后,到1月7日。1月6日的海啸相关新闻发稿量为1420字,1月7日达1830字。接近或超过总发稿量的50%。这次报道高潮的背景在于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的召开以及中国政府总理温家宝的与会。相关内容主要是围绕这次特别会议所通过的行动宣言、国际社会的协同求援和危机防范措施以及中国政府的政策与行动等问题展开。

从国际台对海啸的报道个案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三个报道阶段体现了前文所述的一个报道规律。

(2)报道上把好“人性”关

重大突发性事件把好“人性”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报道中融入人情味。重大突发性事件是恐怖的、沉痛的、肃穆的,因而在报道这类信息中体现出人情味有一定的难度。我国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比起西方媒体而言,要缺少人情味,没“情”的原因主要是在表现人物上那种脸谱化的表现方式。二是在报道中要倾注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充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特征。对于重大突发性事件,应该以人本思想,体现平等、平和的人文关怀意识,把新闻理念、新闻内容、新闻语言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及时化解可能产生的危机。灾难新闻不能盲目地追求轰动效应,对于血腥或者悲伤的场面要考虑报道后受众的心理反应。文字表现应以不令读者惊惧、反感为限。此外要加强报道的服务功能,这主要表现在相关知识的传播与普及上,以便人们对突变的现实作出正确应对。

(3)反应上把好“制度”关

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尽管存在着突发性、特殊性的特点,但是它也有一定的规律性。抓规律,实际上将前人的报道经验梳理成一种理性的,便于操作的报道制度,最重要的就是制定报道预案,将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准备寓于日常工作,特别是事前的准备工作中,否则会带来新闻报道的混乱与无措,建立这种报道的反应机制才能使报道工作有条不紊顺利进行。日本的NHK对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的制度很完善,它的危机应对手册内容非常详细,细致地规划各类可能的紧急事态发生后的报道流程,甚至还对灾难报道的背景音乐的使用、记者、主持人的语言、语调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4)形式上把好“多元”关

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由于题材重大,注定了多元化的报道形式,才能全面、深刻、立体地反映事件的全态。形式的多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种体裁的有机配合,发挥组合式报道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最大效应;二是实施整合传播战略,让广播媒介作为危机管理的一股社会力量发挥更大作用,在媒介竞争中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广播要整合网络、手机短信等信息传播手段,服务于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

(5)表现上打好“个性”牌

广播报道关于一场灾难的严重性,除了死伤人数、财产损失外,灾区景象的再现是最能直观表现灾难严重程度以及获得人们同情的。广播应充分发挥声音优势,通过事件的声音再现新闻,丰富生动的音响传播新闻事实,调动听众的思维想象空间,使听众脑中呈现出鲜活的新闻现场。2003年,黑龙江电台对齐齐哈尔市发生“8·4”日军遗弃芥子毒气桶泄漏伤人事件进行的全息报道,报道中典型音响的运用,张广播声音之优势,扬广播个性之风采。报道中,年龄最小的受害者高明在医治过程中剧痛难忍那撕心裂肺的哭叫声,李贵珍父亲妻子看到李贵珍被芥子毒气残害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的遗体时,那悲欲绝的哭诉声,无不令人心恸落泪。这些音响是对当年日本隐瞒遗弃在中国化武罪行的声讨和控诉。

(6)导向上把好“正确”关

报道要本着“帮忙不添乱”的原则,进行科学正确地舆论引导。不回避灾情,直面灾难的悲剧性质,但又不是被动、消极地被灾难牵着鼻子跑,而是主动积极地采集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抗灾救灾的事实,热情讴歌抗灾救灾的壮举、义举,在灾难新闻中融入科学和理性,给群众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激发起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力量和希望,这是灾难新闻所必须高扬的时代主旋律。记者在采访中必须围绕这一主旋律挖掘材料。这是因为,大面积的灾害肆虐,事关国计民生、政局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大局,新闻工作者决不可凭一时的感情冲动,不分主次地随意采写,一定要坚持主旋律。[16]报道灾祸新闻,我们的重点要放在查清灾祸暴露出来的工作漏洞,引导公众正确地认识灾祸,回答并解决公众的种种担忧,指出战胜灾祸的前景和途径,增强大家对战胜灾祸的信心和勇气上。

[1]孟黎:《重大主题广播新闻传播思维变式》,《中国广播》,2004.11。

[2]冀国锋:《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策划》,《中国广播》,2005.6。

[3]《又是一年春绿时——部分电台全国“两会”报道创新扫描》,《中国广播》,2005年5月。

[4]蔡万麟、夏威:《让宣传报道符合传播规律——感悟落实科学发展观报道》,《中国广播》,2005年8月。

[5]白国良:《从中国之声许振超事迹报道看广播典型宣传的突破》,《中国广播》,2004年7月。

[6]杨民廷、桑国兴:《战役性报道的策划和实践》,《中国广播》,2004年第8期。

[7]孟黎:《重大主题广播传播思维变式》,《中国广播》,2004年11月。

[8]王权:《关于制定重大突发性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的思考》,《中国广播》,2004年。

[9]虞达文:《新闻心理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208页。

[10]张骏德、刘海贵:《新闻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132页。

[11]《从广东非典型肺炎恐慌论社会舆论中信任坐标的建立》,新传播资讯网,2003年2月17日。

[12]曹璐,万梅:《灾难报道与主流广播媒介定位——中央台、国际台海啸报道解读》,《中国广播》,2005年第3期。

[13]《海啸:印度沿海村庄大广播救了七千条人命》,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1/04/content2414791.htm.

[14]靖鸣、吴崇杰、严三九等著:《问题新闻采访与报道》,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12月,第301页。

[15]曹璐、万梅:《灾难报道与主流广播媒介定位——中央台、国际台海啸报道解读》,《中国广播》,2005年第3期。

[16]卢山:《低俗化灾难新闻报道的误区》,《传媒》。

二、广播新闻报道制作程式

广播新闻报道模式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包括三个环节的内容。广播新闻报道模式在制作环节主要表现为广播新闻报道的制作程式,而所谓的广播新闻报道制作程式,是从新闻报道的文体角度提出的,指广播新闻报道制作所要遵循的体例和规范形式,其核心就是体裁。我们应从宏观层面——广播新闻报道体裁的发展脉络和微观层面——具体的广播新闻报道的体裁特点来把握广播新闻报道的制作程式。

(一)广播新闻报道体裁发展

把握新闻报道体裁,首先就要了解体裁具有的二重性。一方面,针对某一类型的内容选择相应适合的体裁,是我们制作广播新闻报道所要遵循的固定模式,这种规则应在实践中稳定下来,使得体裁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稳定性。另一方面,体裁随着技术条件的改善,实践经验的增加,也会融合新的元素不断地进行改进和调节,这又使得体裁具有了开放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广播新闻报道模式在制作环节上的创新,主要表现为广播新闻报道体裁的突破和创新运用。而广播新闻报道体裁的突破和创新,又要遵循其自身发展的规律。这就需要我们首先了解广播新闻体裁的发展脉络,总的来说,广播新闻报道体裁的形成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移植报刊新闻报道体裁阶段

广播新闻报道的初创阶段,主要就是报刊新闻报道的移用。为了适应广播语言的要求,适当地对报章新闻进行口语化的处理(解释或替换),但主要还是以模仿为主,没有摆脱报纸新闻报道的模式。

这种模仿侧重于体裁特征,对于广播的传播方式即使有所考虑也多停留于个别词语上。不过,这又是形成新闻广播体裁的必经的一步,如果没有模仿,没有在模仿之后的自创,也就不可能有创造性的移植。也许正因为这样,所以《新华总社语言广播部暂行工作细则》指出:“新闻广播稿的编写形式,暂时维持现状,以后可能时,再改变—条一条的形式,采用每日综合报道的形式”。

2.报章新闻体加入音响元素阶段

这个阶段就是模仿创造阶段,在报章新闻体的框架之下加入音响元素,报道开始具有广播特点。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意思是广播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力更生办广播,不能完全依靠报纸和通讯社。在这个方针指导下,广播新闻报道体裁围绕如何便于收听,不断地进行努力和探索。80年代以后随着广播新闻节目的改革,专稿如通讯、专访、特写、速写等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适应性改造,无论在题材处理、主题提炼和结构、语言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3.创造广播新闻报道独特体裁阶段

这个阶段是独立创造阶段,彻底脱离报刊文章的束缚,以往存在的平面报道口播化的痕迹在逐渐消逝,用音响和电子传导的多种优势创造出更有表现力的体裁,[2]当然目前还在还有很多领域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在广播的声音符号系统中,音响具有增强可信度和感染力的特殊表现功能。而随着电子技术的新发展,传输条件的提高和电话、手机短信以及网络平台的构建赋予广播新闻报道体裁以更旷阔的发展空间。广播新闻报道体裁样式更为丰富和灵活,而其构建起来的特有的话语系统更符合广播新闻的客观规律。

当然,创造独特的体裁是一个艰辛、曲折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在实践中反复地引证和扩充。而新的尝试和新的探索都需要从广播的传播方式和新闻的客观规律出发,只有这样才真正能够达到广播新闻报道体裁的创新。

(二)广播新闻报道体裁分析

广播新闻报道是仅以音响方式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播送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广播新闻报道从文体角度可分为广播消息和新闻性广播专稿。

1.广播新闻报道体裁分类

广播消息又称广播新闻。这种包括一般消息、综合消息、简讯等具体样式的新闻体裁,由于具有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特征,历来是广播新闻报道中适用范围最广、运用频率最高的体裁。

新闻性广播专稿是指除消息评论以外的所有新闻报道体裁的总称。现有的各种体裁和样式,大致可以按是否运用音响分为两大类,即口播专稿和录音专稿,它们还分别涵盖一些具体的体裁和样式。如广播通讯、广播专访、广播速写、广播特写等,它们实际上都脱胎于报刊的类似体裁,新闻广播在移植的同时,按自己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对它们进行了这样那样的适应性改造,从而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媒介类似体裁的特点。如按听知规律组织内容的线性结构特点和便于口说耳听的语言特点等,这类体裁都可以根据是否运用音响,分别纳入口播专稿或录音专稿的范围。另外一些体裁如广播讲话、实况广播、录音剪辑等,则是新闻广播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它们是广播独有的专稿形式,多数属于录音专稿。

对于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由于在日常工作中同样运用频率较强、体现深度性较高,有些教材把它单独划分出来,作为较为独立的广播新闻报道体裁来把握。实际上,也可划归在新闻性广播专稿之中,只是其体裁特点略有不同。

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是广播新闻中持续不间断播出的一种报道方式。这种报道方式的产生是广播适应了报道题材、听知规律和听众对于深层信息需求的结果。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最早产生于报刊,在我国要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广播新闻报道引入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的形式是因为报道题材的客观要求。一个新闻事件从发生、发展到结束有一个时间上的跨度和延续性,一个新闻人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新闻事实情节也有一个展开的过程。而广播的动态新闻性和短小篇幅以集萃的形式和连续的形式播发新闻报道,既符合新闻事实报道的规律,也可以体现广播自身的迅速动态的特点,并形成了广播特有的深度报道形式。可以说,这也可以更好地满足听众的需求,提供更多的新闻信息和背景信息。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二者各有侧重点。连续报道更加注重报道的时效性,它主要从缩短事件发生、发展和报道的时间差方面去考虑稿件的采写和材料的安排,连续报道更多反映的是事件和事实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情况。而系列报道更加注重报道的时机选择、报道题材的典型性及反映厚度,它较少受到时间限制,一般可以对同一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展开多视点、全方位、深层次的开掘,体现出较强的思想性。

目前广播由于处于与报纸、电视、网络几种媒体的多重竞争之下,面对这种挑战,广播新闻报道体裁也需要不断的调整,突出自身优势,吸收新的技术和形式元素。

2.广播新闻报道体裁发展趋势

(1)“快速”战——广播消息“短兵器”取胜。

面对“即时”传播和“NNN”(NOW NEWS NOW)的新闻理念,“快速”成为了媒体竞争所要遵循的第一要务。广播媒介技术条件的完善和新闻制作流程的快捷为其与电视和网络比拼快速战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当重大事件发生之际,单位时间爆发的信息往往在瞬间传递,而广播媒介要想在这场新闻战中取胜,就必须运用短兵器——广播消息。

这就给广播消息体裁提出了几点要求。首先就是短小精悍。短小为制作方便和播出迅速提供了前提和基础。2003年伊拉克战争打响后,《军事打击》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所有媒体中第一时间最先抢发的消息,在权威主流媒体中,它比CCTV—4快11秒,比新华社快3分钟,比CCTV—1快8分钟。在近乎白热化的媒体大战中,这条广播消息抢得先机,再次证明了广播在时效争夺中的潜力。[3]我们虽然说广播消息体型要“短”,可信息量并不能短,形式更不能短。这就对广播消息的体裁提出了第二个要求,就是要在短小的前提下提供更多的信息量,达到较高的新闻纯度,即给听众们提供最感兴趣的信息,并对必要的新闻背景进行交待。第三,广播消息要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在抢时效的新闻战中,广播消息可以运用口播的形式,将最重要的新闻信息传播出去,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但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争取运用具有代表性的现场音响,最大限度地发挥广播媒介听觉效应的优势。另外,手机的使用和网络平台的构建,为广播媒介提供了连线沟通的可能,可以第一时间提供实况音响和现场报道。第四,广播消息要抓细节,以细节取胜。以小切口,展现大精神,透过水滴见阳光。通过经典的细节,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变呆板为鲜活。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听众的积极性,达到信息的有效传递。

(2)“效果”战——广播专稿“中型兵器”当道。

除了“快速战”之外,媒介竞争的焦点还在于内容的有效传播,即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这实际上就是一场“效果战”。也许有人会说,面对电视媒体的声画优势和网络媒体的多元传播方式,广播的听觉传播只能屈居弱势。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传播效果理论中有一个很著名的“单车道”理论。该理论指出,在同步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声音和画面两个渠道的接受,实际上会形成一定程度上的信息干扰和信息互斥,并不真正利于信息的接受。广播的听觉传播依赖一种传播渠道即声音渠道,并不会产生此种现象。广播媒介在“效果战”中并不是处于弱势。相反,如果恰当地使用相应的体裁工具,会达到其他媒介不可取代的传播效果,能够极大地发挥广播的听觉优势,而最适合的体裁就是“中型”武器广播专稿。

广播专稿涵盖了除广播消息、广播评论以外的几乎所有形式。广播通讯情节丰富、细节详尽、以情感人,一直是广播事业中的重头戏、主力军。广播特写往往抓住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中最激动人心的一瞬间、最感人的一个场面,细腻生动更具形象性和感染力,是广播新闻专题中的一道风景。录音报道和现场报道,以典型现场音响为特色,以再现现场情景为手段,用声音还原真实,给听众极大的听觉震撼和信息集纳,日益成为发挥广播特色、有效传播内容的主流报道形式。

而广播专稿体裁发展的共同趋势就是充分运用音响,用现场音响再现真实现场,用典型音响传情达意,用实况音响形成听觉逻辑,使得广播新闻报道可以真的入耳、入心,发挥其巨大的传播效果。

(3)“深度”战——连续报道系列报道“重型武器”发威。

新闻报道的发展经历了由工作简报到动态性新闻再到深度报道的过程。21世纪也被称为解释性报道的时代。面对受众对于新闻背后新闻的需求,各媒介之间又拉开了“深度”大战的序幕。报纸历来就是以深度报道称道的,而电视也不断调整思路进行深度化开掘,那么广播将如何面对挑战呢?广播媒介的特点就是以短、浅、软著称,看上去是与深度化相背离的,但是如果运用适当的形式和体裁,变广播的弱势为强势,同样可以取得深度化的效果。其法宝就是“重型武器”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通过连续的、集纳的方式将引人注意的报道整合在一起,以集团性的优势达到深度开掘的效果。

目前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了二者连环套用,互为补充的特点。中央电台2002年制作的一则优秀深度报道《寻找小良》,就是这样的广播连续系列报道。这则报道将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两种体裁融合在一起,其动态的寻找过程体现了连续报道的特点;而将社会上存在的同类现象和社会反响与寻找过程相结合,又在深度开掘上充分体现出了系列报道的优势。二者互为补充,既具有可听性、又具有深度性和思考性。

[1]曹璐、吴缦:《新闻广播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

[2]王明华:《扬广播之长,领报道之先——中央电台伊拉克战争报道的操作与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第4期。

[3]丁文奎:《再谈短消息创优——2003年度中国广播奖短消息类一等奖赏析》,《中国广播》,2005年第8期。

三、广播新闻的播出方式

1.广播新闻报道播出的一般形式

广播新闻的“文本”是由时间和声音构成的,播出行为相当于文本的“写作”,它使报道成型。播出方式的选择对于广播新闻的接受效果来说尤为重要。报道的内容是广播新闻报道的播出方式选择的主要依据,不同的播出方式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录播和直播是指在广播电台录音室录制播出和直接播出。录播是由播音员面对话筒播事先写好的文字稿,同时录音,然后由技术部门把录制的声音变成电信号发射出去。直接播出是一次性在播出的同时将声音变成电信号发射出去。直播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早在广播诞生之初,便是广播节目和广播新闻报道的传播方式。随着录音技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提高播出音响效果的质量,避免出现差错,广播新闻报道开始采用了录播的方式。从播出环境到播音状态、语言要求,二者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录播可以反复进行,直播是一次性的。新闻直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重大事件的新闻现场报道的直播;另一种演播室里的新闻直播。

现场报道是指记者(或播音员)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对事件作出报道或评论。现场报道有事先准备提纲或稿件的,也有即兴发挥的。现场报道与录播和直播的区别在于,前者在现场完成新闻报道,而后者在录音室合成新闻报道。现场报道的播出特点表现在它是面对现场进行播报,现场时间与报道时间同处于一个时空,从语调到叙述的顺序要符合事件本身;它的语言时态是现在时,现场报道无论有没有文字稿,播报时间与现场事件发生时间基本一致,使听众有正在现场的感觉;内容是现场的所见所闻,非现场的背景材料的穿插,要保持听觉形象的完整性,不能削弱报道的现场感。

2.广播新闻报道传播方式的演进

广播从发明的那一天起,就是以直播的方式播出,因为那时没有录音机,就连播出音乐节目也要把演员和乐队请到话筒前,直接演唱演奏,主持人播也好,国家领导人发表讲话也好,都无一例外地直接播出。后来发明了录音机,便能够把声音先录下来,在广播中播放事先录制好的讲话和音乐。我国在“文革”期间,除了天气预报外,所有的节目都由直播改为录播,即播音员在广播中所播的内容必须先录下来,经过审查,才能播出。这样,广播的播出方式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也就是从此开始,广播失去了直播的优势,再加上电视的冲击,广播走向低谷。直到珠江经济电台将录播有一定时间差的节目生产流程,转变为节目生产与播出同步的即时状态,广播直播重新受到重视,“珠江模式”引爆了全国广播界对于直播最能体现广播优势的播出方式思考。下面我们对广播新闻报道直播方式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1)直播的初级形态(口播消息阶段)

1906年12月25日,人类第一个广播电台——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实验电台,以一位妇女直播的声音而惊动世界的。这个时期的直播与现今意义上的广播新闻直播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当然,广播发展之初,传媒科技也刚刚起步,广播的播出方式遭遇技术之困,因而新闻除了直播别无选择。当时的广播还没有自己的新闻采访队伍,新闻来源就是近期报刊上的文字新闻,多数是直接照念。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中央台刚建立时,每天播音三小时,所有新闻稿都是由中央通讯社提供的。它在报纸上刊登通告宣称:“嗣后所有中央—切重要决议、宣传大纲以及通令通告等,统由本电台传播”。[2]浑逸群曾说,1927年“四·—二”以后国民党办的广播电台“每天除了放唱片,就是读报,使人听了腻得慌”。[3]这个时期的广播新闻报道直接播出的方式可形象地称为广播新闻报道的“念报期”。当然,这种初始的直播方式在当今的广播新闻报道中仍然存在,但是不管新闻的来源如何,广播中的文字新闻要依据广播的特点进行编辑和改写。一般要做到简短、通俗、口语化,还要重点突出。

(2)现场报道新闻阶段

现场报道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现场报道最初的名称叫“口头报道”。它是记者在采访现场边看边说录制下来的报道,因此,现场感要比录音报道更强,形式上更活泼一些。现场报道这种形式较早出现在外国的广播中。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最负盛名的节目主持人——爱德华·默罗(1908—1965年),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对于欧洲战局的报道使他誉满欧美。当时他不但首创了历史上第一次《新闻联播》,还在1940的8月18日开始了《这里是伦敦》的现场报道。他手持话筒站在德军轰炸的主要目标之一——英国广播公司的楼顶上,迎着敌机的狂轰滥炸,现场播出战况,他的声音把英国和美国联接起来了。当时爱德华·默罗的名字家喻户晓。今天世界上各国电台在新闻节目中也经常大量地甚至可以说是尽可能地用这种“实地报道”或“实况报道”(即现场报道)广播方式。

我国20世纪50—60年代,在有的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中也曾出现过这种报道形式。如1957年2月26日北京台报道北京市第—条无轨电车通车,记者左辛在现场采访,边解说边录音,播出后效果很好。但是由于当时设备条件和记者本身条件的限制,加上多年形成写稿、播音、制作的习惯,思想受到束缚。到70年代后期、80年代,新闻竞争机制的引进,认识到广播要办出自己的特色,现场报道这种形式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直播的高级形态(现场直播和多点同步报道阶段)

几十年来,中央电台和各地方电台直播现场实况的工作不断有所改进。

(3)现场直播报道

现场直播报道集采访、编辑、播音、播出于一体,最大限度地简化了新闻的生产过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不管是在整点、半点新闻节目播出,还是中断正常节目播出,新闻事件发生与播出间的时差被缩至最短,有的几近同步。实况转播的内容应该和实际情况的发展同步进行,如天安门前走过什么队伍就介绍什么队伍。但是在过去,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有时候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

(4)多点同步报道

多点同步报道。又名电子中继采访报道。这是利用现代通讯技术进行广播新闻报道的有益尝试,是近年来广播媒介经常采用的报道方式。这种报道的具体含义是:在电台编辑部的统筹安排下,派驻各地的记者、主持人,围绕某一共同主题,在同一时间内,将各地发生的同类新闻事实(现场音响、人物谈话录音或者记者对新闻事实的报道),通过通信卫星或微波线路传回电台编辑部。编辑部再按照某种次序加以编排、播出。作为现场直播形态之一的多点直播报道与过去的现场直播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后者只是对现场实况的一种记录和同步传播,在直播中记者的功能更多地是记录,而不是报道。

现场直播这种报道方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第一,它突破了空间距离的限制,通过远距离采访与报道,可为听众提供多方位的新闻信息,扩大了报道的信息量。第二,它可以突破时间限制,使采访、传输、编辑、播出等环节在时间上几乎做到同步进行,这就大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1994年,广东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水灾,洪水来势猛,受灾面积大。为了及时、全面地报道各地灾情和抗灾救灾情况,广东电台新闻中心派出了多个采访小组,分赴各重点灾区采访。当时的广东电台新闻台连续几天在早晨的《七点新闻》节目中,组织多点连线直播报道,以最快的速度全面反映各地受灾情况和抗灾救灾的最新情况。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通过收听广播,及时了解灾情和灾区的最新动态,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新的部署,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抗灾救灾工作的开展。

(5)网络广播实时报道阶段开启

互联网的兴起正面冲击了传统广播新闻报道的传播方式、思维方式甚至生存理念。未来的媒介如何数字化生存?美国学者罗杰·菲德勒指出:“新媒介决不会自发地和孤立地出现——它们都是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脱离出来的。当比较新的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就会去适应并且继续进化而不是死亡。”

从世界范围来讲,美国的广播媒体最先走上网络,1995年8月,美国广播网首先利用英特网进行全球广播。我国广播媒体上网始于199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在网上进行的实时广播。虽然我国网络广播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使广大广播新闻工作者明确意识到,这场变革将影响到广播新闻工作的全部流程,包括采访、写作、编辑以及对于受众反馈的研究。有识之士认为,必须尽快使传统广播与最具现代化的网络传播、数字化技术形成复合传播格局,才能为广播的生存与发展开拓全新的格局。

3.广播新闻报道播出方式趋势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广播电台大都采用了直播的方式,这给广播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开辟了新的空间。从内部看,直播的运用减少了工作环节,工作时间,节省了新闻报道的成本。此外,从传播效果上看,直播活跃了节目的气氛,增强了报道的时效性,加强了与受众的交流并为听众的参与提供了方便。

新闻报道要想做到快,直播可以保证其速度。记者采写后,一经审稿便可直接插播,记者可以在事件现场用电话连接直播室进行现场报道。对突发性、重要性和关注性的新闻进行直播很有必要。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新闻对时效性要求不那么高,仍可以经过系统策划后,事先录制好,再在固定的时间播出,这样新闻报道的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直播以及现场报道虽然有难以回避的缺点,但是它们的优势仍然不断促发着广播新闻人对这种新闻传播理想方式的追求,因为这两种方式缩短了新闻事件与听众之间的时间距离、空间距离还有心理距离。

时间距离。新闻事件从发生到传播直至为听众所接受,这当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要经历一段时间,这就是新闻事件与听众间的时间距离。时间距离越大,传播效应越小。这就决定了新闻报道要力争缩短这段时间距离。现场报道可以最有效地缩短这段时间距离。它不必在事后整理素材,撰写稿件,也不需做复杂的合成,只要把现场录音稍加剪辑就可以播出,从而增强新闻的时效。

空间距离。广播新闻的现场报道可以发挥广播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声音的特长,缩短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同听众之间的空间距离。广播记者所到之处,哪怕与听众远隔千山万水,只要一部手提电话,就可以将新闻现场的声音及时传送到听众的耳边。现场直播更是让听众与新闻事件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几乎达到了“零距离”的程度。

心理距离。根据传播学、心理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广播新闻的现场报道在向听众提供信息时,不仅有记者在话筒前用自己的语言来对现场的情景进行描绘,还可以得到与此同时产生的新闻现场的音响和氛围的帮助,这就使得现场报道成为广播新闻所有报道形式中,最接近人们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最符合人类思维的生理机制,可以使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在心理上缩短了距离,也让信息在听众的头脑中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并得到了强化。

[1]李岩、黄匡宇、张联:《广播电视新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2]赵玉明:《中国现代广播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年,18页。

[3]鹿野:《陕北台记者生活回忆》,《中国人民广播回忆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3年版,127页。

[4]《南方广播研究》,2005年第一期。

[5]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6]贾中兴:《如何搞好广播新闻的现场报道》,《青年记者》,2004年9月。 x9OAM6kczA5bb4JTOx7fg/qjWQUZODvzvcT8/67s82PZZqICn8u9I2o4Om6ZNl0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