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教坛掠影1

160万元重奖教学科研成果和优秀教师

北京林业大学日前隆重奖励教学科研成果和优秀教师,共颁发奖金160万元。奖励的范围之广、力度之达,在学校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在这次奖励中,有10项成果获优秀教学成果奖,6位教师获优秀教师奖,5个项目获教学特别奖,117名教师、172人次获课堂教学优秀奖;科技奖励类别分科技成果奖、科技论文奖、科技项目奖等。

由王礼先、张启翔、张洪江等获得的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高等农林院校环境生态类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得了学校颁发的10万元奖金。王礼先所著的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流域管理学》获得学校奖金2万元。任恒祺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赵绍鸿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人才社会科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分获学校奖金5000元。尹伟伦、郑彩霞的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面向21世纪非生物专业以植物生理为核心的生物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获学校奖金5000元。

王向荣获得了奖金6万元,他指导的学生荣获了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一等奖。近两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北京市一二等奖组织及指导奖获得者获得了学校奖金1万元,组织及指导教师均获得了学校颁发的奖金。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陈少良、赵秀海各获得学校奖金1万元。“宝钢奖”特别奖获得者张启翔获学校奖金1万元,优秀奖获得者李凤兰、俞桂娥、严耕分获学校奖金5000元。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获得者陈志泊,教育部优秀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刘玉军、张颖、李建章、孙向阳,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获得者李凤兰,中国大学生田径十佳教练员陈东都受到了学校的奖励。

获奖者中还有在两年来课堂教学评价中被评为校级优秀的117名教师。

科研奖励的奖金总额近120万元。获得科技成果奖有5项。高志义等完成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黄土高原昕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研究”,获得奖金9万元,是国家奖励的1.5倍。其余4项成果共获奖金5.4万元,奖励金额与有关部门奖励金额相同。这4项成果是,冯仲科等完成的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3S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尹伟伦等完成的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北’地区防护林植物材料抗逆性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余新晓等完成的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水源保护林培育、经营、管理与效益监测评价综合配套技术”,张颖完成的专著《绿色核算》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01年、2002年度被SCI、EI、ISTP收录的82篇论文获科技论文奖,有两篇分获奖金3000元,其余分获奖金2000元。

2001年、2002年北京林业大学承担的百余项科研项目的科研人员共获奖金89万余元,奖励标准是所获科研经费的10%。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10月14日

新华网2003年9月15日

北林大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日前,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在京颁奖。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教授主持的“森林资源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这是我国林业院校本届惟一获得一等奖的项目,同时也是该校连续三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引起了世界林业经营方向的根本转变,已经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为主。这就必然要求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式、课程体系及教材内容等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将原来以木材培育、采伐更新、加工利用为主干课的教学计划全面更改,转向森林恢复重建、森林稳定性培养、生态效益发挥、环境保护、森林多功能利用、林副产品综合加工以及林、山、水、土、大气综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上来。此外,教育改革还必须进行全方位的重新构筑,包括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

尹伟伦教授介绍,“森林资源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整合了4个国家、省部级教改项目成果,也是历时10年林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应用的全面总结。参加单位涵盖了全国设有此专业类群的主要农林院校。这些院校既共同合作完成了此项研究,同时皆以此成果为指导蓝本,实现了各自的教学改革和教改成果共享。

这项成果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

其一,彻底改变了近百年传统沿用的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人才培养思路,首次重新构筑了以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为主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次林业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根本变革。如此大力度、根本性的改革,是其他行业高教的任何专业改革所未有的。

其二,提出了符合新世纪教育思想对人才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一主两翼、三位一体”的高等教育的新理念,设计并实现了理论、实践、第二课堂素质相结合的全时空育人的教学计划,是有普遍借鉴意义的教育理论和改革实践的创新。

其三,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探索的新方向,特别是如何实现和落实素质教育效果的实施方案是教改的难点。本研究首次将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及素质教育的阵地进行全面规划,对其四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机构、教材建设、学分认定等进行了全面系统设计与实施,为大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全面提升开创了先河。

其四,建设了一批与教学计划配套的新教材25册,构建了教材内容的新体系,并配套建设多媒体课件50件,对教学方法现代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成为林学高等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创新。

其五,生物、信息高新技术和人文、社科、经济学课程首次大比例进入森林资源类专业教学计划,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

其六,几乎全部设有此类专业的高校共同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作出对全国此类专业有指导作用的教改成果,凝聚一批长期有效开展教改的师资队伍,这一做法本身也是一个创新。

《中国绿色时报》2005年10月25日

《中国环境报》2005年10月12日

《科技日报》2005年9月22日

《光明日报》2005年9月21日

森林资源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获大奖

9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颁奖大会上,北京林业大学尹伟伦教授主持的“森林资源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这是我国林业院校中惟一获得一等奖的项目,也是该校连续3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尹伟伦教授主持的这个项目整合了4个国家、省部级教改项目成果,对森林资源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和探索,彻底改变了近百年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人才培养思路,首次构建了以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创建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全时空育人理论和实施方案,建立了“一主,两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历经10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推广与应用中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这个项目的参加单位还有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每4年评审一次。这次全国共有599项成果获得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59项。

《中国绿色时报》 2005年9月13日

林学专业如何面向新世纪?

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引起了世界林业经营方向的根本转变,已经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为主。这就必然要求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式、课程体系及教材内容皆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将原来以木材培育、采伐更新、加工利用为主干课的教学计划几乎全面更改,转向森林恢复重建、森林稳定性培养、生态效益发挥、环境保护、森林多功能利用、林副产品综合加工及林、山、水、土、大气综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学术方向上来。

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日前在京颁奖。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教授登上领奖台,从国务委员陈至立手中接过了大红证书。他主持的“森林资源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这是我国林业院校本届惟一获得一等奖的项目,同时也是该校连续3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重构具时代特征的教学培养模式

在尹伟伦教授的主持下,研究人员对森林资源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和探索,彻底改变了近百年来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人才培养思路,首次构建了以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创建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全时空育人理论和实施方案,建立了“一主两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历经10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推广与应用中,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据尹伟伦教授介绍,“森林资源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整合了4个国家、省部级教改项目成果,也是历时10年林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应用的全面总结。参加单位几乎涵盖了全国设有此专业类群的主要农林院校。这些院校既共同合作完成了此项研究,同时皆以此成果为指导蓝本,实现了各自的教学改革和教改成果共享。因此这也是对各院校森林资源类林学专业教改发挥了根本性和重要的指导性作用的成果,并经过多年使用得以不断检验和完善,在目前教学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的成果。

这项研究的特点是全方位、多层面,内容既包括教育思想的转变,也剖析了我国传统林业高等教育经验与不足,分析了国内外林业行业职能的根本转变对林业高教培养目标产生的影响,研究了国际林业高等教育改革趋势和值得借鉴的经验,重新构筑了具有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模式。改革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教学管理体系及制度等方面,构建了二课堂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并对毕业生质量进行了社会评价调研。

森林资源类高教史上的一次革命

林业行业功能如此大力度的根本性变革,是其他行业所没有的。由此,森林资源类高等教育改革也必须全方位地重新构筑,包括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管理等各方面。这种根本性改革的深度、广度、难度及工作量皆是首次,也是高教其他专业教学改革所不可比拟的。

人们将这次森林资源类专业的教学改革称为森林资源类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次革命,是里程碑式的教改历程,是对森林功能的再认识,也是对林业高等教育的再认识和深化。

研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

这项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一般高等教育思想转变和发展趋势研究;国际各国林学专业教育改革的调查与研究;世界林业行业经营方向的转变及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我国林业行业服务方向的转变对新世纪人才培养改革的要求;现代科技发展及高新技术对林业未来人才科技能力的要求;过去50年林业专业高等教育的经验与差距;世界各国林学专业教学改革趋势研究与经验借鉴;新世纪森林资源类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研究;教材建设与课件建设;新教学计划的运行、总结与完善;教学管理体制与制度的配套改革;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的理念研究,教学计划制定及运行管理制度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课件建设与课程整合及教材建设;此成果在全国各校推广、应用及效果调研等。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成果丰硕

研究人员打破了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的灌输教育方法和大学一次性教育的观念,提出了传授知识、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推行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完善知识能力的终身教育观念;推行宽口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及个性发展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行理论、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推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全时空育人理念;确定了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由此形成了全新的创新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方法,制定出重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理论授课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体系”的三个教学平台。

研究人员结合国情,借鉴吸收了美、加、德、日、法、英、韩、俄等国林业高等教育的先进思想和经验。根据我国森林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和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等国情,提出了中国森林资源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在紧跟国内外高等教育思想发展潮流的同时,必须适应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新战略的要求,运用森林生态资源恢复、重建和可持续经营的新理论,重新整合及构建各门课程内容知识理论的新体系。特别是删去陈旧的课程和内容,压缩学时,增加高新技术、信息科学、人文、社科等新内容;增加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的空间,提出了“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通才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项目制定了“以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增长能力为主线,能力培养、素质养成为两翼支撑,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一主两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构建了适应林业行业服务功能根本转变所需求的知识结构。形成了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素质养成、高新信息技术介入,人、文、经、管多学科渗透的森林资源类林学专业新教学计划。

开辟素质能力培养新途径

本项研究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合起来,形成了学生全时空培养教育的新理念。第二课堂也进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将“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知识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的延伸、自学能力锻炼的场所、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形成了素质教育的新阵地。

研究中首次根据“思想、道德、人才技能、科技创新与创业、社会实践与服务、绿色环保、文体、艺术与身心健康”为主题内容,构建了二课堂4年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撰写了教材,组建了教研组和校院两级管理组织机构,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分阶段、分班组的教学过程。经过多年实践与完善,现已形成从“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学术熏陶、社会实践、审美、心理、意志锻炼”的素质教育的新体系和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着力研究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此项研究注重了教风、学风建设。在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中,确定了开设辅修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激励优秀生(30%)自选、转专业;建立弹性学制,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需求;组建综合实验室、设计性实验室,提高学生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建立学生评教机制、教师挂牌上课、教学督导制度,形成课堂评价,督导评价和管理层评价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推行学科和教研组一体化,促进学科学术新成果、新进展,尽快进入本科课程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内容更新速度;使本科生能更早参与教师科学研究,培养科学思维,探索创新能力;教学管理方式改革,实现选课网络化,自主选课个性发展,培养自我构造知识结构的能力。

获奖成果凸现六大创新

这项成果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其一,彻底改变了近百年传统沿用的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人才培养思路,首次重新构筑了以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为主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次林业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根本变革。如此大力度、根本性的改革是其他行业高教的任何专业改革所未有的创新力度。其二,提出了符合新世纪教育思想对人才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一主两翼、三位一体”的高等教育的新理念,设计并实现了理论、实践、第二课堂素质相结合的全时空育人的教学计划,是有普遍借鉴意义的教育理论和改革实践的创新。其三,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探索的新方向,特别是如何实现和落实素质教育效果的实施方案是教改的难点。本研究首次将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及素质教育的阵地进行全面规划,对其四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机构、教材建设、学分认定等进行了全面系统设计与实施,为大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全面提升开创先河。其四,建设了一批与教学计划配套的新教材25册,构建了教材内容的新体系,并配套建设多媒体课件50件,对教学方法现代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成为林学高等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创新。其五,生物、信息高新技术和人文、社科、经济学课程首次大比例进入森林资源类专业教学计划,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其六,几乎全部设有此类专业的高校共同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做出对全国此类专业有指导作用的教改成果,凝聚一批长期有效开展教改的师资队伍,这一做法本身也是一个创新。

《科学新闻》2005年10月28日

全面建设精品课程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北京林业大学采取多项措施,全面建设精品课程,为提高教学质量夯实坚实的基础。学校重点建设的部分精品课程参加评审,已有两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并有一门课程参加“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评审,为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开了好头。

教务处负责人称,建设一批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示范性较强的精品课程,以带动其他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通过建设精品课程,全面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据介绍,申报精品课程原则上是本科专业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专业主干课程,连续开设三年以上,主讲教师具有教授职称。学校组织专家组对各院部申报的课程进行评审。

学校对精品课程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入选的精品课程将上网向全校免费开放。教务处主页上建立精品课程专栏,发布相关信息。主讲教师负责精品课程在网上的运行、维护和升级。学校每年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将取消荣誉称号,停止使用经费。一年内复查合格的恢复称号,但不再补拨经费。复查仍不合格的,五年内不得重新申报。

近年来,学校以立项形式开展精品教材的编写工作,坚持依托优势学科、突出特色专业,结合教学改革,物化教学成果,组织编写了一批高质量的教材。同时,重视教学软件,特别是网络教学多媒体的开发与研制,使网络版课件成为教材建设的新亮点。学校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主讲教授和其梯队积极编写、更新、出版精品教材,鼓励使用国外高水平大学同类优秀原版教材与国内其他优秀教材,从而为建设精品课程提供了保障。

精品课程呼唤名师。学校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吸引知名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并主持课程建设。同时,加大优秀教师梯队的建设,努力培养能够担任精品课程教学的后续师资队伍,实现优质课程教学结构的合理梯队。

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学校着力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改革,促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引导教师处理好基础、经典理论与现代、前沿发展的关系。在强调传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加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比重,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最近几年,学校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注重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充分发掘学生积极探索与研究的潜能。同时,建立学校精品课程平台,在网上开放精品课程教学资料,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使精品课程能够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12月22日第六版

精心打造精品专业、重点专业

北京林业大学新近启动了精品专业、重点专业建设工程,在全面提升专业办学水平的同时,带动和促进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科研的进一步开展。校教务处负责人称,这一建设以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和提高质量为原则,对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较高、师资力量较强、教学基础条件较好、与学校定位和服务方向相匹配、具有突出的行业特色与社会效益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进行重点建设,使之成为在校内起示范作用、在全国具有影响的精品专业。在建设精品专业和重点专业的过程中,重视保持和发扬学校传统专业的优势,在新的优势专业建设中打造新品牌和新特色,形成专业建设的“亮点”。

据悉,在确立校级重点专业的基础上,学校择优评选出校级精品专业。被确定为精品专业、重点专业的项目,除正常的教学投入外,学校将给予一定的专项建设经费。建设周期为3年,采取滚动制管理。检查评估达不到建设目标要求的专业,取消资格。专业建设工作的成绩可作为评价各学院的重要依据,作为专业建设相关人员年终考核、评优、职称评定、晋职的重要内容。

《科技日报》2005年5月19日 《中国绿色时报》2005年5月26日

《光明日报》2005年6月1日 《科学时报》2003年7月8日

推出首批精品专业、重点建设专业

日前,北京林业大学评出了6个精品专业和4个重点建设专业,并将投入专项经费,启动这些专业的重点建设工作。其中包括林学、园林、生物科学、农林经济与管理等专业;重点建设的专业是木材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英语专业等专业。

该校认为,专业建设是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的重要体现,是本科教学的基础工程,对带动和促进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确定精品专业中,该校坚持以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和提高质量为原则,对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较高、师资力量较强、教学基础条件较好、与学校定位和服务面向相匹配、具有突出的行业特色和社会效益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进行重点建设,使之成为在学校起示范作用、在全国具有影响的精品专业。

这次专业建设采取了分层次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立项。在确立校级重点专业的基础上,从中择优评选出了校级精品专业。

据悉,被确定的精品专业、重点专业,除正常的教学投入外,学校将给予专项建设经费,用于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多媒体课件研制、教学改革以及实验室建设等。

北林大的精品专业、重点专业建设周期为3年,采取滚动制管理。在每年一次的检查评估中,达不到建设目标要求的专业,将被取消精品专业和重点专业建设资格。对未列入精品专业和重点专业建设的专业,在定期的专业评估中可申请评估,成效显著的,可进入精品专业和重点专业建设层次。

《科学时报》2005年9月26日

《北京日报》2005年10月7日

草业学科跻身我国先进行列

12月20日,北京林业大学高尔夫教育与研究中心成立,标志着草业学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个学科仅用5年时间,即完成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博士后的学科建设,承担了10多项国家级和国际合作课题,在教学、科研、国际合作、专著出版和学术论文发表、科技成果推广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据悉,北林大草业科学系是我国林业院校中惟一的具有完善的草业科学教学和科研体系团队,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草业科学高等教育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在草坪科学与管理、草坪草(生态草、牧草)生物技术育种、高尔夫球场与足球场草坪、草地资源与生态、牧草栽培与饲料生产、饲用灌木等研究方向具有自己的特色,其总体科研实力位居全国领先水平。

5年前,北京林业大学引进了青年草坪学者韩烈保博士。1999年,成立了草坪研究所,招收草坪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从2001年起,招收首届草业科学本科生和博士生,并有博士后进站;今年开始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联合培养草坪管理专业本科生。目前,有在校本科生178 名,硕士、博士生40 名。

学科主持和参与了10多项国家级和国际合作课题,包括国家863重大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转基因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经费达1800余万元。先后有2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并建立了草坪草863实验室、草坪草生物技术实验室、草业科学综合实验室,以及一定规模的草坪实验站和牧草实验站。学科还与美、澳、英、新、丹等国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知名草种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5年来,北林草业学科共编辑出版草坪科学著作12本,牵头编写的草业管理专业全国农林院校统编教材11本和4个有关草坪的国家标准,共发表论文6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北京日报》2003年12月24日

新华网2003年12月22日

北林大林学一级学科列居榜首

2003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第二次评估结果日前公布。北京林业大学一级学科——林学在评估中获得94.80分,位居该学科参评的8个单位之首,在4项评估指标中获得了学术队伍、学术声誉两个满分。

北林大的林学学科始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的林科,早在1955年就招收研究生,1982年森林经理学成为首批博士授予权学科。该学科拥有首批林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多年来,该学科以多种方式培养高质量的研究人才为己任,是国内具有同等学历申请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惟一林学学科,培养了国内第一位林学博士,总共培养出了11位院士。

该学科整体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同类学科领先地位,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重大奖励,曾开创了我国水土保持学科;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树木花卉遗传育种,森林资源、培育管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等学科群。在国家六大林业工程、绿色奥运等重大森林资源培育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科学研究、科技支撑、高级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科技日报》2004年2月26日

《光明日报》2004年2月26日

《北京日报》2004年2月25日

《科学时报》2004年2月24日

改革水保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成效

北京林业大学积极探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人才培养途径取得成果。日前,该校承担的一项“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通过了专家组验收。这一教育部立项的重大项目,名称是“产学研相结合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效果良好,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据悉,这项研究完成了国内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背景分析和发展趋势研究,提出了高等农林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完成了主要课程的课件制作。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是由原来的“水土保持”与“沙漠治理”两个专业调整而成的。专业的调整,对本科生的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教学形式、手段和方法,人才培养目标等,都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不仅要求在人才培养数量上满足国家生态建设的需求,在质量上也要求适应新形势、新时代的要求。如何培养更多、更好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项目组确定的研究目标是,在充分吸纳和综合前期系列课程改革和专业类群改革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出以教学、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一批产学研相结合、实验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基地,形成一套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保障机制。

中期检查后,该项目是教育部重点给予支持的项目之一。

在3年的时间里,项目组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研究人员以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为主线,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有益的探索,构建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出版了3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编写完成了3门课程的4种实习实验指导书和多门课程的实习报告;已发表和待发表的专业教学改革论文14篇;出版专著12部;完成校级有关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立项研究成果13项;“土壤侵蚀原理”和“土壤学”两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生态环境建设”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新增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试验实习基地1个。这些教材、专著、新增教学试验实习基地及校级改革立项研究成果等,在教学过程中均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达到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目的。

新制定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除调整了专业培养要求、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外,着重调整了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主。在教学计划中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实习时间增加至37周。加强了实习试验基地建设,把相关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野外实习试验,分别整合为基础课程综合实习和专业课程综合实习两大板块,分为两次集中进行野外实习。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大缩减了学生就业后的磨合期,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求。

通过教学实践,完善了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良好效果。由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调整,学生就业率和就业层次明显上升,培养的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7月14日

第一家自然保护区学院揭牌

12月27日,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学院在北京林业大学成立。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学敏及教育部、国家林业局有关部门负责人、部分两院院士到会祝贺。此前,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亲手为学院揭牌。

这个学院是在国家林业局和教育部共建的“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中心成立3年来,北林大率先在全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学科”,目前是博士学位授予学科点,招收自然保护区学专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开设了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保护生物学等课程。学校拥有以自然保护区学科为核心,以森林生态、野生动物、植物分类、经济管理、旅游管理等为支撑的学科群。这个中心为实施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提供了科技支撑,为培养自然保护区专业的高级科学研究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奠定了基础。

《科技日报》2005年1月4日

缩减学生就业后磨合期

北京林业大学承担的一项“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日前通过了专家组验收,这一教育部重大项目的名称是“产学研相结合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出版了3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编写完成了3门课程的4种实习试验指导书和多门课程的实习报告;已发表和待发表的专业教学改革论文14篇;出版专著12部;完成校级有关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13项;“土壤侵蚀原理”和“土壤学”两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生态环境建设”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新增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试验实习基地1个。这些教材、专著、新增教学试验实习基地及校级改革立项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均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新制定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了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主。教学计划中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实习时间增加至37周,大大缩减了学生就业后的磨合期,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求,学生就业率和就业层次明显上升。

《北京日报》2004年8月11日第十四版

我国首家自然保护区学院在京成立

12月22日,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学院在北京林业大学成立。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共同为学院揭牌。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已经进入第五个发展阶段,即科学规划建设与经营管理阶段。自然保护区建设由“数量规模扩大阶段”向“质量水平提高阶段”转变,由“看管保护阶段”向“经营管理阶段”转变。为了适应国际和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的形势,更好地为我国野生动植物、湿地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服务,北林大成立了这个学院。

有关负责人称,学院将组建完善、配套的专业科研队伍,为全国野生动植物、湿地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这一“永久性工程”提供全面的、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国际公约的履约行动提供科技支撑。针对野生动植物、湿地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培养高层次的科学研究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使学院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学术园地,国际自然保护学术研究的交流平台。

新成立的自然保护区学院定位为研究型学院,组建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植物资源、湿地、自然遗产、保护经济等6个研究室。近期将以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以“自然保护区学”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两个博士学位授予学科为基础,扩大招生规模,加速专业人才培养。两年后,学院将增设“湿地学”、“保护经济学”学科,调整建设“野生动物管理学”和“野生植物资源学”学科。

《人民日报》 2004年12月28日 第十一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12月31日 第二版

《光明日报》2004年12月29日第六版 《科技日报》2004年12月23日第三版

《北京晚报》2004年12月22日第五版 《北京日报》2004年12月23日第三版

《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12月29日第一版

《中国教育报》2004年12月28日第十一版

《中国花卉报》2004年12月28日第八版

“自然保护区”应运成“学”

有资料表明,我国陆地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占到了国土总面积的14.37%,几乎是国土面积的1/7。如何护卫这个特殊家园,是关乎国家生态安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2004年12月22日,北京下了第一场大雪。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一大早就专程赶往国家林业局,和局长周生贤一起,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学院揭牌。5天之后,众多专家学者参加了在北京林业大学举行的自然保护区学院成立大会。国家林业局和教育部均表示,将优先共建自然保护区学院,支持“自然保护区学”重点学科建设。

“自然保护区学”诞生

“自然保护区学院的成立可以说是自然保护区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谈起自然保护区学院成立的背景,该学科带头人、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崔国发显得很兴奋。 他说,从国际自然保护事业发展的形势来看,保护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致行动,保护区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截至2003年,全球保护区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12.65%;我国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4.37%。

有关专家认为,自然保护区在生态保护事业中占有关键地位:最完整的森林、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在自然保护区,最珍贵、最精华的天然林在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的最佳栖息地在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的最好庇护所在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已成为我国疆域中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相当一大部分的典型生态系统、野生动物种群和野生植物群落都在自然保护区中得到保护。他认为,建立自然保护区,对森林、野生动植物和湿地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实行科学、有效的保护方式,是高效益的就地保护模式,是生态保护的最佳选择。从另一方面看问题,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如果现在不抓紧把重点生态系统类型、重要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重要湿地等纳入自然保护区实行严格而有效的保护,不久的将来就会发现,保护的目标和对象不复存在,生态、物种、基因的损失已无法挽回。

据崔国发教授介绍,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已进入第5个发展阶段,即科学规划建设与经营管理阶段;自然保护区建设开始由“数量规模扩大阶段”向“质量水平提高阶段”转变,由“看管保护阶段”向“经营管理阶段”转变。在这种背景下,自然保护区的工程建设与管理面临着很多特殊的理论和技术课题。建立自然保护区学科,给自然保护区以科研和人才的支撑,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而自然保护区学院的成立,将有利于组建大兵团科技队伍,进行长期联合攻关,肩负起自然保护的历史重担。

3年前,由国家林业局和教育部共建的“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在北京林业大学成立,成为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科技支撑单位。其后一年,北林大率先在全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学科”,为培养自然保护区专业的高级科学研究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奠定了基础。该学科是博士学位授予学科点,已开始招收自然保护区学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北林大负责人称,成立自然保护区学院目的在于:组建一支完善、配套的专业科研队伍,为全国野生动植物、湿地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这一“永久性工程”,提供全面的、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国际公约的履约行动提供科技支撑。

一门交叉新兴科学

据崔国发教授介绍,1987年,宋朝枢先生撰文首次提出“自然保护区学”的概念,认为“自然保护区学是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当做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新兴科学”。

金鉴明院士提出:“自然保护区学是一门综合性、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它是生物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及社会经济学的交叉科学。”

马建章院士对自然保护区学(Science of Nature Reserve)的定义为:它是研究自然保护区性质、职能、规划设计、管理及物种恢复、保护的理论和实践的应用科学。

崔国发教授认为,“自然保护区学”已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将很快成为具有独立完备的理论体系、健全完善的方法体系的学科,将成为林业科学、生物科学的前沿;将发展成一级学科。

崔教授介绍说,学院成立后,被定位为科研型学院,科研的主攻方向将首先瞄向自然保护区学研究的5大热点问题。这些问题是:

——“生态岛屿”与小种群的恢复与调控。由于自然保护区大多处于孤岛状态,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被隔离为多个“小种群”,所以需要研究如何恢复濒危物种的种群,以维护其长久的安全性。同时,在生存空间相对狭窄的自然保护区内,又必须科学地控制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如果野生动物种群过大,不仅会对生态系统的结构造成破坏,而且对周边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也会构成威胁,这又涉及应如何对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种群进行科学控制和对栖息地的合理干预。

——确定保护区规划设计中的适宜面积。自然保护区面积的大小不仅决定了保护对象的长期安全性,而且关系到自然保护区建设规模和社会经济承受力的问题,这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尚未解决的科学难题。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一直处于粗放经营和传统的管护阶段,自然保护区的面积确定比较随意,科学地确定自然保护区的面积是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生物廊道的设计技术。很多自然保护区被人类构筑物所分割、干扰,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植物的生境成破碎化状态。例如,在野生动物的迁徙通道上建设公路、铁路等人类构筑物,阻断了野生动物的生活繁衍途径。这种破碎化的生境环境导致小种群野生动植物的进一步隔离,使其灭绝速度加快。这就关系到对生物廊道的区划技术这一热点问题的研究。

——自然保护区规划审计中的功能区划问题。目前我国还没有实施自然保护区分类管理,所有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基本按国际上严格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但是,由于自然保护区类型多样,功能不同,管理的严格程度、方式应该有所不同,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自然保护工作与管理者和周边居民生计性开发利用的矛盾。

——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本与经济管理。自然保护区内保存着最好的天然植被和自然景观,蕴藏着丰富多彩的野生动植物,周边社区保持着传统的民族风情,文化价值较高,要研究如何进行自然资本运作、开发自然保护区的间接价值和无形资产,发展“自然保护区经济”,避免由“资源消耗型”向“环境破坏型”和“景观浪费型”转变。

专业人才亟须培养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学敏坦言,当前自然保护区的发展面临严重缺乏人才的压力。据了解,在国家有关部委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或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还没有自然保护区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各省林业厅(局)的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和保护站,管理人员多为动物专业、生物专业、林学专业和其他专业人员,也急需自然保护区学专业人员。同时,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规划设计单位也缺乏自然保护区学专业人才。

自然保护区内更迫切需要专业人才。按照2003年底的统计,全国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6个、省级保护区655个。如果每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配备一名自然保护区专业的本科生,则需要881名毕业生。如果每千公顷需要一个管理人员,全国需要14多万人;如果专业人员占10%的比例,则需要1.4万人。赵学敏提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生物科学、生态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等多个领域,需要有相应的人才队伍来承担。人才工作在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把人才工作作为自然保护区的基础和关键工作来抓。

据介绍,鉴于对自然保护学科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自然保护学院将针对野生动植物、湿地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培养高层次的科学研究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建院初期,以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以现有的“自然保护区学”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两个博士学位授予学科为基础,扩大招生规模,加速专业人才培养。2006年后,增设“湿地学”、“保护经济学”学科,调整建设“野生动物管理学”和“野生植物资源学”两个学科。2006年后,设置“自然保护区管理”、“湿地保护与利用”、“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生态旅游与野外游憩管理”本科专业方向。

据悉,自然保护区学院将组建6个研究室:自然保护区研究室、野生动物资源研究室、植物资源研究室、湿地研究室、自然遗产研究室、保护经济研究室,并建立“中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标本馆”,以及创建“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实验室”,这门新兴科学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原始新闻

年底,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揭牌,这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学院。自然保护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行业,截至2003年,全球保护区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12.65%;全国的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1999个,约占国土面积近15%。但自然保护区学专业的人才极度匮乏。新成立的自然保护区学院定位为研究型学院,组建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植物资源、湿地、自然遗产、保护经济六个研究室。学院还将积极筹建“中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标本馆”,同时创建“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技日报》2005年1月11日

特殊学院·特殊背景

有资料表明,我国陆地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4.37%,几乎是国土面积的1/7。如何护卫这个特殊的家园,在今天看来成了关乎国家生态安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新闻事件: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学院成立

去年12月22日,北京下了一场大雪。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一大早就专程赶往国家林业局,和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一起,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学院揭牌。5天之后,国家林业局、教育部的官员参加了在北京林业大学举行的自然保护区学院成立大会,对这所学院的诞生寄予厚望,将把自然保护区学院的建设列入国家林业局与教育部共建的优先领域,支持“自然保护区学”重点学科建设。

3年前,由国家林业局和教育部共建的“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在北京林业大学成立,成为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科技支撑单位。一年后,北林大率先在全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学科”,为培养自然保护区专业的高级科学研究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奠定了基础。经过几年的建设,北林大拥有了以自然保护区学科为核心,以森林生态、野生动物、植物分类、经济管理、旅游管理等为支撑的学科群,具备了开展联合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北林大负责人称,成立自然保护区学院的目的在于组建一支完善、配套的专业科研队伍,为全国野生动植物、湿地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这一“永久性工程”提供全面的、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国际公约的履约行动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撑。学院将针对野生动植物、湿地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培养高层次的科学研究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新闻背景:自然保护区在生态保护中举足轻重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森林、野生动植物和湿地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实行科学、有效的保护方式,是高效益的就地保护模式,是生态保护的最佳选择。

从国际自然保护事业发展形势来看,保护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国际社会的一致行动,保护区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截至2003年,全球的保护区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12.65%;我国陆地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4.37%。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一类特殊的土地利用类型。专家认为,自然保护区在生态保护事业中占有关键地位。最完整的森林、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在自然保护区,最珍贵、最精华的天然林在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的最佳栖息地在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的最好庇护所在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已成为我国疆域中生态最好的区域,自然保护工作也将逐渐成为一个行业。

我国经济发展由于集约度不高,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资源的高消耗上,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如果现在不抓紧把重点生态系统类型、重要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重要湿地等纳入自然保护区实行严格而有效的保护,将会发现保护的目标和对象不复存在,生态、物种、基因的损失也无法挽回。

新闻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学院为形势所需

在谈到自然保护区学院成立的必要性时,该学科带头人崔国发教授说,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与管理面临着很多特殊的理论和技术课题,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急需组建大兵团科技人员队伍长期联合攻关。

至2003年底,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6个、省级保护区655个。如果每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配备一名自然保护区专业的本科生,则需要881名毕业生。如果每千公顷需要一个管理人员,全国需要14万多人。目前国家林业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农业部等部委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或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还没有自然保护区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各省林业厅(局)的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和保护站,管理人员多为动物专业、生物专业、林学专业和其他专业人员,也急需自然保护区学专业人员。同时,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规划设计单位也缺乏自然保护区学专业的人才。

据了解,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多数呈“孤岛状”存在,尤其是东部地区;我国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人类干扰和破坏活动普遍存在,并将长期存在下去。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建立有效的、完整的、稳定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如何控制“生境岛屿”的长期稳定性,如何实施濒危小种群物种恢复与调控,如何控制湿地的稳定性,这些问题都需要多学科科技工作者长期密切合作、开展科学研究。

崔国发指出,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已进入第5个发展阶段,即科学规划建设与经营管理阶段;自然保护区建设开始由“数量规模扩大阶段”向“质量水平提高阶段”转变,由“看管保护阶段”向“经营管理阶段”转变。约占国土面积近1/7的这一特殊土地类型,具有复杂的和特殊的建设管理方式,拥有巨大的自然资本,具有特殊的保护经济学规律。

新闻展望:自然保护区学院的明天

为了使自然保护区学院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学术园地,成为国际自然保护学术研究的交流平台,该学院被定位为科研型学院,建院初期以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并以现有的“自然保护区学”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两个博士学位授予学科为基础,扩大招生规模,加速专业人才培养。

据介绍,自然保护区学院将组建6个研究室。自然保护区研究室研究领域为:保护生物学、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构建理论、自然保护区规划与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等。野生动物资源研究室研究领域为:野生动物资源、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野生动物繁殖驯养等。植物资源研究室研究领域为:植物分类、植物资源评价、植物引种驯化等。湿地研究室研究领域为: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湿地资源与环境、水生生物多样性等。自然遗产研究室主要研究领域为:地质遗迹评价、自然遗迹保护与管理、自然遗产地调查与评估等。保护经济研究室研究领域为:自然资本评估、自然资本运作理论与方法、自然保护区经济等,并建立“中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标本馆”,用于展示国家一级和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标本以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和附录三所列物种的标本。2008年前,学院还将建“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重点实验室”,最终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

另外,2006年,自然保护区学院将增设“湿地学”、“保护经济学”学科,调整建设“野生动物管理学”和“野生植物资源学”两个学科,并设置“自然保护区管理”、“湿地保护与利用”、“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生态旅游与野外游憩管理”本科专业方向。

《中国绿色时报》2005年1月11日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任重道远

自然保护区在生态保护中举足轻重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森林、野生动植物和湿地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实行科学、有效的保护方式,是高效益的就地保护模式,是生态保护的最佳选择。

从国际自然保护事业发展形势来看,保护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国际社会的一致行动,保护区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截止2003年,全球的保护区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12.65%;我国陆地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4.37%。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一类特殊的土地利用类型,自然保护工作也将逐渐成为一个行业。

专家认为,自然保护区在生态保护事业中占有关键地位。最完整的森林、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在自然保护区,最珍贵、最精华的天然林在自然保护区,珍惜濒危物种的最好庇护所在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已成为我国疆域中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相当一大部分的典型生态系统、野生动物种群和野生植物群落都在自然保护区中得到保护。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的集约度不高,积极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资源的高消耗上,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如果现在不抓紧把重点生态系统类型、重要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重要湿地等纳入自然保护区实行严格而有效的保护,将会发现保护的目标和对象不复存在,生态、物种、基因的损失已无法挽回。

自然保护区大多地处边远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差,经济收入低。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应作为生态资源加以保护,但对当地群众来说,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如何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

自然保护区建设步履艰难

近年来,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林业系统在我国典型的森林、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地带以及野生动植物重点分布区域和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建立了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672处,总面积达1.19亿公顷,还因地制宜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小区5万多处。这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状况、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保护了我国丰富的物种资源,保障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自然保护区管护体系基本形式,为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但是,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众从问题。主管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学敏指出,一些地方不能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建立自然保护区妨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致使一些地区存在的侵占破坏自然保护区资源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有的地方甚至把经济建设用地转向了自然保护区,给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各省区市之间自然保护区发展不平衡。一些省份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较小,甚至一些生态系统脆弱、物种丰富度很高、正在遭受破坏威胁的地区,建立保护区的力度都很小,难以适应生态保护的要求。

目前,管理水平的自然保护区为数不多,大部分保护区的管理水平一般化,一些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甚至存在“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的现象。同时,对自然保护区的投入不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由国家安排了一定的建设资金,但由于地方配套资金不足,使保护区的巡护、防火、病虫害防治、科研监测等经费难以保证。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投资更是捉襟见肘。

人才培养是自然保护区建设重中之重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学敏强调把“人才强区”作为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

赵学敏说,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生物科学、生态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等多个领域,需要有相应的人才队伍来承担。人才工作在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把人才工作作为自然保护区的基础和关键工作来抓。 vzoau0ef7/gVsVLg44G66pKSM+qnhW83HpQ7S2nmifszpqiRLzO0EEzBvL10K3u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