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儿童家庭教育系列(优良习惯培养篇)
刘丽英等

第一章 幼教观与素质教育

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学习——内在的财富》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人之一。作为科学家、作家、外交家、发明家、画家、哲学家的富兰克林博学多才,他自修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并引导美国走上独立之路。富兰克林的成功也是来自于他对习惯的运用。

富兰克林在年轻时就发明了一种方法,他首先列出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13个条件:节制、沉默、秩序、果断、节俭、勤奋、诚恳、公正、中庸、清洁、平静、纯洁和谦逊;然后,富兰克林决心获得这13种美德,并养成习惯;为此,他设计了一个成功记录表,每一项美德占去一页,画好格子,每天晚上反省时若发现有当天未达到的地方,就用笔作个记号。就是把这些美德化为习惯使富兰克林走向了成功。

富兰克林在79岁时,把自己的一生记录在了自传当中。在那本不朽的自传中,富兰克林花了整整15页纸,特别记叙了他的这一伟大发明,他认为,他的一切成功与幸福都来自于这个伟大的发明,那就是对习惯的控制。富兰克林在自传中写道:“我希望我的子孙后代效仿这种方式,有所收益。”

事实正是如此,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1998年,世界巨富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应邀到华盛顿大学演讲,当学生们问“你们怎么变得比上帝还要富有”时,巴菲特的回答是:“非常简单,原因不在于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功效的事情呢?原因在于习惯、性格和心态。”比尔·盖茨听后也表示十分赞同。由此可见,很多成功人士都非常看重习惯的作用和影响。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说道:“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

确实,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每一个父母都需要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年),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家的杰出代表。他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毕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生活教育”理论,为“中国的新教育放下一块奠基石”。作为其整个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幼儿教育思想,也是相当丰富且有科学远见的。他的幼教观对我们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幼儿教育的几个要点

一、幼儿教育的基础地位和人才的早期培养

陶行知十分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他发挥了我国古代“教儿婴孩”的优良传统,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不可不乘早给他建立得稳”。他还根据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人们:“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在他看来,儿童6岁以前的教育将为一个人打下人格、智力、体格的基础,并且这个基础一旦奠定,便不易改变,故马虎不得。若“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而这些已形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待到他们入学后去纠正,即使教师花了九牛二虎的力量,则往往勤苦而难成。因此,陶行知大声疾呼:“有志之士,起而创设幼稚园,以正童蒙。”

不仅如此,陶行知还从教育的社会功能出发,认为对幼儿施行早期教育,可以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他强调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为此,陶行知大力倡导普及幼稚教育,呼吁全社会都要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并结合国情,身体力行,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为幼儿教育的中国化做出了表率。

陶行知把儿童看作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十分重视幼儿教育,特别强调幼儿教育的基础地位。这一正确思想已成为当代人们的共识。既然如此,当今的素质教育也应当从幼儿抓起,大力普及幼儿教育,把实施幼儿的素质教育提高到整个国民教育质量的高度来认识与贯彻。

二、坚持“教学做合一”,倡导因材施教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那么,怎样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呢?他认为最根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其涵义就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学就是通过“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儿童会做。”“教学做合一”的实质就是要根据生活的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儿童获得生活实践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成为“真正的人”。可见,陶行知非常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的结合,反对的是闭门死读书本的教育。为此,他竭力倡导幼教要以幼儿的生活为中心,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来施教。他曾经形象地说:“松树和牡丹花所需的肥料是不同的”,并以此来告诫人们:“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才施教’。”陶行知还强调教师要给儿童“点石成金的指头”,而不是“金子”,坚决反对不了解儿童的特点和能力而采取不切合儿童实际的强制性的灌输教育。在他看来,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和家长要加入孩子的队伍中去,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从而了解儿童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并从中找出切合儿童实际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才施教,有的放矢。陶行知的这些思想与主张,对当今的幼儿教育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目前,无论是在幼儿园教育中,还是在家庭教育中,那种不注重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与规律,不顾儿童的兴趣爱好盲目施教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诸如在幼儿园教育中,一些教师对幼儿缺乏深入了解,也谈不上研究儿童,只能采取“放羊式”的看管,或者照本宣科式的灌输,不太考虑全班幼儿的个性特点与智能层次差异。这样,一些有特长的孩子得不到合理的培养与发展,而另一些所谓的“差生”则被忽视甚至放任自流。至于有些家长争着为孩子购置钢琴、电脑,盲目延聘家庭教师,强迫孩子学这练那,全然不顾孩子自身需要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些做法都违背了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规律,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小则牺牲了孩子童年的快乐,大则导致教育上的失误。

三、解放儿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陶行知认为,儿童是“有力量”、“有创造力”的,这种创造力是人类经过几十万年与环境作斗争,获得并传递下来的才能之精华,发挥、加强、培养这种创造力便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他曾明确指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强调把培养儿童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教育的突出地位。为了发挥儿童的创造力,他认为教育者“应化作儿童”,加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去,发现孩子的创造力,然后进一步将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把学习和创造的自由还给儿童。

为此,他提出“六大解放”:1.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2.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3.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4.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5.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渴望的东西;6.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可见,陶行知是十分相信儿童的创造力的,只是儿童的创造力培养要有先决条件,即“六大解放”。只有“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才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因此,他认为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自立、自动和自觉精神,鼓励他们“自己的事自己做”,教师对儿童应负的责任是指导而不是代替他们学习、思考和创造。另外,他还特别要求教育者必须以宽容而不是自流的态度对待儿童。他曾多次呼吁“教育者要象爱迪生的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要象利波老板那样宽容法拉第”,不要压制儿童的创造性,摧残人才幼苗。在他看来,“只有创造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新的一代应是新时代的创造者,不是旧世界的继承者”。

总之,陶行知倡导解放儿童的主张,充分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信任和理解,所采取的自动的方法、自觉的方法、启发的方法、手脑并用的方法等,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显然是极为精当的。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素质教青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对我们今天幼儿的素质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如当今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机械记诵、轻灵活运用;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儿童主体地位等问题,都束缚儿童的手脑,羁绊孩子的手脚,阻碍了儿童思维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减轻儿童书包的重量,把他们从紧迫的时间里和狭小的空间中解救出来,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又做又玩、且看且讲、边歌边舞、手脑并用,从而做到玩中学,玩中求进步。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开辟“美工角”、“自然角”、“社会角”等,利用各种现成材料让孩子们动手又动脑,以手促脑,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启发儿童的创造力。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带孩子走向社会,接触大自然,增长见识,丰富想象力,培养创造力;还可以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通过拼拼、剪剪、拆拆、装装,让孩子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以幼儿生活为中心,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陶行知在普及幼儿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幼儿教育的办学方向问题,而且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针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科学的探索。他以幼儿生活为中心,实施体、德、科、美、劳的全面发展教育,这一思想与实践至今仍熠熠生辉。

1.培养健康的生活,实施健康的教育

陶行知针对当时中国国民体质的实际状况,十分重视儿童的体质教育,把保障儿童健康看作是幼儿园的一项首要工作,一再强调“健康第一”,“儿童的健康比什么事都要紧。”他曾明确要求幼儿教师要把儿童健康当作幼稚园里面第一重要的事情,“幼稚园教师应当做健康之神。”因此,他提出:“培养健康的生活,以实施健康的教育”。他认为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实际生活,向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卫生常识教育,如饮食卫生、睡眠卫生、活动卫生等,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自觉维护身体健康。另外,教师还可根据条件,组织好室内外活动,使幼儿的体格得到锻炼,促进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使之长大后成为有生活能力的国民。

2.道德乃做人之根本,不可不立

陶行知一贯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在他看来,“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而“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所以,陶行知对幼儿德育尤为重视,强调“真人”的培养要从幼儿抓起。为此,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德育途径和方法,概括言之,就是“知情意合一”、“智仁勇合一”、“真善美合一”。他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他还基于“德育注重自治”的原则主张,要求儿童结成团体,“学习自己管理自己”,通过自治来培养儿童的责任感、主动精神和集体生活的能力,使儿童对“善恶、是非、曲直、公私、义利,作出最明白的判断”。因此,自治是一种“真正的人格教育”,“自治是人生的一种美术”。可见,自治是培养真善美合一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教会儿童自治,以求健全人格的发展。

3.加强科学教育,培养人才幼苗

陶行知认为科学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强弱、盛衰的大事,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也在于此。他指出:“现在是一个科学的世界。在科学的世界里应该有一个科学的中国,科学的中国要谁去创造呢?要小孩子去创造!等到中国的孩子都成了科学的孩子,那时候,我们的中国便自然而然地变为科学的中国了。”为此,他还进一步强调:“科学要从小教起。我们要造成一个科学的民族,必要在民族的嫩芽——儿童上去加工夫培植。”在他看来,儿童的科学教育重在感官的充分运用与训练,只有让孩子不断地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又动脑,才能让孩子发现科学奥妙,激发其学科学的兴趣。这就要求幼儿园开辟新途径,利用新材料,重新改造现有的故事、游戏、歌曲等。幼儿园教师最重要的是加入小孩子的队伍里,与孩子一起玩科学的把戏。“科学的小孩子是从玩科学的把戏中产生出来的。”他还指出:“不做无学,不学无术。科学实验要在做上学,在做上教。”所以,对儿童的科学教育,切忌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而要以大自然为科学园,带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去做。总之,儿童的科学教育要倡导,科学必须下嫁给儿童,“科学的儿童早日造成,科学的中国和科学的中华民族早日实现。”陶行知的这一光辉思想是非常有远见卓识的,它与当今的素质教育目标和科教兴国战略息息相通。

4.倡导幼儿美育,陶冶健全人格

陶行知认为,“教育是教人化人”,而教人化人的基本途径和手段是通过环境、艺术和校容、校貌来陶冶儿童的思想、品德。早在1923年,陶行知就提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他在创办晓庄幼稚园和育才学校时,就特别注意校址的选择,不仅环境优美、雄阔,而且社会风气优良、淳朴。他说:“我们所要的校容不是浪费的盛装,而是内心的艺术感所追求的朴素的表现。”幼儿教师要带领儿童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创造优雅的园内环境开始,建设一个“布置适宜,错落有致,清雅幽静,几净窗明”,“井然有条,秩然有序”的幼稚园,使幼稚园成为“健康之堡垒,艺术之环境”。可见,重视幼儿园环境的改善、建设和美化,是一件关系到幼儿人格陶冶的大事,马虎不得。我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条明确提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以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陶行知重视环境对幼儿的艺术陶冶的思想与现代幼儿美育的目标基本一致,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

5.重视劳动教育,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德

陶行知指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在他创设的乡村幼稚园里,不仅有自制玩具和娱乐场所,而且还因地制宜地办有儿童小农场,让孩子们“种几颗黄豆”、“栽几种花草”、“养几只老母鸡”,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不仅从小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良好品德,而且对开发幼儿智力,提高他们接触和认识环境的能力有重要作用。在他看来,真正的劳动必须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这种劳动是以实践为基础,以思想为指导,以创造为目的。这就告诉我们,幼儿的劳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擦擦桌椅,扫扫地,而要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劳动过程中,使幼儿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劳动的价值,养成劳动既快乐又光荣的思想感情,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现代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以及身心、审美、劳动素质都得到提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基本要求是做到五会: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劳动、会创造。素质教育的这些要求和根本目的与陶行知的全面发展的幼教观是基本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陶行知可以堪称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先驱。

第二节陶行知的习惯培养篇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如何养成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其教育思想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

陶行知先生在总结前人经验和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他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一文中写道:从福禄倍尔发明幼儿园以来,世人渐渐的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蒙台梭利毕生研究幼儿教育以来,世人渐渐觉得幼稚园之效力;从小学校注意比较家庭送来的与幼稚园升来的学生性质,世人乃渐渐觉得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不可不乘早给他建立得稳。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顾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末,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

习惯要在生活中培养。陶行知先生在改造中国教育的实践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主张各种知识和技能学习最好在生活中进行,习惯培养更应该如此。他在《生活教育》一文中写道: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

他又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指出,什么是生活?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我们此地的教育,是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以前有人说,礼(即行为习惯)是养成的,那是与生活即教育相通的。

二、在实践中养成习惯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非常重视在做中学。因此,他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在实践中养成习惯。他在《教育的新生》一文中写道:我们所提出的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养成每天反省的习惯。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的时候,要求全校的学生养成每天反省的习惯。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做到每天四问,即: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和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在这当中,应该做到五个字。第一个字是一,专一的一。第二个字是集,收集的集。第三个字是钻字,钻研的钻。第四个字是剖字,解剖的剖。第五个是韧字。

培养儿童创造的习惯。在养成儿童的各种好习惯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陶行知先生认为是培养儿童创造的习惯。他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

对此,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和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观念呢?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者应该把自己摆在儿童的队伍里,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认识小孩子有力量;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小孩子的头脑,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

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但中国一般习惯是不许多说话,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时间;我个人反对过分的考试制度的存在,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

怎样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呢?陶行知先生认为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事情。一就是需要有充分的营养。小孩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二就是需要建立最基础的良好习惯,以解放儿童高层次的潜能,这样才能从事于高级的思虑追求,以至于发明创造。三就是需要因材施教。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儿童,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的肥料、水分、阳光,并除去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儿童的创造潜能就会逐渐枯萎。

第三节中国教育的缺点及改进思路

一、中国教育的缺点

一位娶了中国太太的美国先生对我说:“以前,我总觉得中国人比我们聪明,现在我才知道,原来中国父母永远在逼孩子读书,他们的职责是教育出学业最优秀的子女来,甚至连孩子的暑假也不放过。美国父母呢?他们的职责是让孩子真正享受自己的童年,去运动,去交朋友,去野游,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当然,这样的教育,也免不了使孩子变得放任自流了。”

几个嫁了美国丈夫的中国太太也跟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抱怨过这个问题:“我老公从不帮助孩子做功课,但是,如果孩子出了错,他也不给孩子正确答案,他会让孩子再想想,他认为,人哪有不犯错误的,不出错,怎么提高?而且,我如果是老师,孩子学校的老师做什么?”

华裔父母之间总以子女的学习成绩为荣耀。这与美国主流社会的价值理念有差异。美国父母之间谈孩子的学业不多,而体育、课外活动,学科中遇到的老师的趣闻却是孩子妈妈之间言谈的主题。

中国家庭教育出的孩子,很多都有两面性,在父母和老师面前是一个样,背着他们又是一个样。强烈的压抑下,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要用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宣泄。比如,在上大学前被家里管制惯了,进入大学之后,就像一只出笼的小鸟失控了。有的会大玩特玩,有的一下子没有人安排日常生活,不知如何是好。

中国家庭教育到底缺少什么?尽管我们一再强调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多么扎实,美国孩子的数理化有多么差劲,但为什么一旦进入美国社会,那些学业优异的华裔孩子,除了从事科研,做个高级打工白领,大多数都碌碌无为呢?其中原因有许多,部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强化提高不是永久性的,即使初期超逾别人,但是当大家都起步后,前者的优势就消失了。因为被强压后学习到的知识、思维、逻辑和推理,是被动的。

二、中国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被支配、被指责得太多,会变得脆弱,他们最怕犯错误,最怕失败,所以为了避免错误,反而放弃了提出问题的机会,放弃了在失败中学习的过程。长大后,孩子不仅失去了创造和想象的能力,而且会变得患得患失。

三、中国父母不是爱孩子的真实,而是爱他们希望孩子所要成为的样子。没有给孩子一个想成为自己的空间,而是别人怎么做,孩子也要怎么做的盲从产物。兴趣对于大人和孩子同样重要,想做的事,别人不让做,他也想做;不想做的事,只会事倍功半。

四、尊重孩子,把他看作一个平等的人,与你享受平等的说话权利,批评权利,反抗权利,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更不一定会有出息。

不是美国父母好,中国父母差,而是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广。彼此借鉴,有益无害,美国父母还在向中国父母学习如何管教孩子呢!

二、成功的家教有三大思路

第一、“无为而无不为”的教育——软件比硬件更重要

“无为”是老子的智慧。无为并非不为,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事先有完美的设计,靠习惯的力量或者是精神机制的力量驱使他自动、自发的精进有为。

在教育上,我们每位父母都要借鉴老子的“无为”思想,要学会无为而教、善于无为而教。有多少父母天天陪读、伴读,他们熬白了头发,熬弯了腰,但做子女的并不领情。正如高尔基所说:“单单爱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的事,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

要掌握无为而教,最重要的就是言传身教。

在美国,有这样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一个是珠克家族,两者都已传至第八代。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奋。他的子孙,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位是教授,80多个是文学家,60多个是医生,还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珠克是个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浑浑噩噩。他的子孙,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7个是杀人犯,60多个犯过诈骗和盗窃罪,400多人因酗酒致残或夭亡。

这两个家族的历史说明什么?父母的素质如何,对下一代的影响很大。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教育名言:“父亲和母亲们,你们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孩子在父亲和母亲的潜移默化中启蒙成长,父母是什么样,孩子就会跟着学什么样。这句话提醒着家长: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到言传身教。何谓家风?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家庭一门三杰在政坛上显赫一时。当时出任英国大使的肯尼迪老先生常常在饭桌上和孩子们大谈特谈当时的政治风云和国内各党派的竞争和立场,并且鼓励孩子们自由发表他们对世界大事的意见,遇到意见分歧时便激烈辩论起来。在讨论中,孩子不但对政治增加了认识,而且对国内国外的事都有浓厚的兴趣,常常各自到图书馆寻找更多的资料来阅读。结果一个儿子成为总统,两个成为议员。

我的父母从没有对我陪读、伴读过,甚至没有花多少时间来管我,也没有对我做过什么功课辅导,但是他们却在无形中给了我很好的阅读习惯。这种阅读的习惯和兴趣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就是我父亲的言传身教。一个行动胜过千言万语。我父亲是一个非常喜爱阅读的人,他一生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书。在他耳濡目染的熏陶下,很自然地,我从小就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和思考的兴趣。这种习惯和兴趣牵引着我学习和成长。有一个说法是“吃什么,成什么”,我觉得应当是“读什么,成什么”。读了什么样的书,就会拥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理解我在那样的年纪做出那样的选择,可我自己却觉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说到底就是因为我的大量阅读。如果我没有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和兴趣,我就不会走上这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一句话:我的人生,因阅读习惯而改变。

爱默生对于习惯的论述非常精辟“习惯是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我终身感激我的父母给了我爱读书、爱思考的习惯。

今天,所有的父母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时间都放在孩子身上。那种让母亲从社会上退出回家做全职母亲的作法是根本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时代需要的是“无为而教”——培养孩子的习惯和兴趣后,每个父母就能花极少的时间,收到最富有成效的结果!

卢梭在《爱弥儿》里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毫无作为的教育!”毫无作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从有为到无为,从而无为而无不为。

第二、自动化的教育——不需扬鞭自奋蹄

现在流传着一句话:“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坏了就有钱”。于是,男人防着女人,女人防着男人,防来防去成了习惯。对儿女的教育也采用防范的方法,生怕儿女变坏,于是整天盯着,看着,跟着,说着,于是矛盾不断,冲突不断。这无疑是最坏的教育。那么,最好的教育是什么呢?在大家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再问大家一个问题:

一切境界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

就是——自动化!

工业化大生产最终要实现自动化,事业挣钱的高境界也是在于自动化。在教育上更是如此!在家教上,我们要追求的是“不需扬鞭自奋蹄”,追求的是“教是为了不教”,追求的是“自动化的教育”。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位老人与邻居的孩子们有些矛盾。每天,那些顽皮的孩子都要聚集在他家附近,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阻止他们:叫警察,告诉他们父母,大喊大叫、威胁他们……但都不奏效;相反,孩子们越来越有劲,石头扔得更欢了。

经过思考,老人将孩子们召集起来,对他们说:“我现在慢慢地喜欢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了,为此我愿意向你们付钱,每人每天一块钱,作为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的回报。”尽管这个承诺让孩子们听起来感到很奇怪,但他们仍然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个协议。于是,孩子们每天都在约定的时间里来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老人呢,也如约付给他们每人每天一块钱。

这样过了几天,老人又把孩子们召集起来。他对孩子们说:“很抱歉,最近我挣钱出现了一些困难,我无法每天付给你们一块钱了。你们看每人每天给你们5毛钱怎么样?”孩子们当然很不乐意,但他们嘀咕了一阵子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

又过了几天,老人再次对孩子们说:“最近我的挣钱状况实在糟糕,我无法再付给你们每人每天5毛钱了,但我还是愿意付给你们每人每天一毛钱,你们看怎么样?”

孩子们很快地交换了一下眼神,其中的一个打破了沉默:“别想得太美了,谁会愿意只为了一毛钱做这种苦差事呢?”

就这么着,孩子们走了,再也不来扔石头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原来孩子们一分钱也得不到的时候,他们愿意扔石头?而现在好歹还有一毛钱可挣的时候,他们却不干了呢?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就能发现一个奥秘:只有把孩子的行动变成他们自己内心的渴望,他们做事情才就会越来越有动力。反之,如果他们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他们做事情就不会再有动力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住一个原则:变“要他做”为“他要做”,只要把孩子的兴趣调动起来,那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去学习。所以,在我看来,最好的教育是自动化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可以给大家再讲一个真实的案例,这是一次我在餐厅吃饭时亲眼所见的:

邻桌一位太太带着她的两个孩子在吃午餐。一个男孩,长得很壮实,有什么就吃什么。另外一个女孩,挑食,好多菜都不吃,看起来很瘦。邻桌的这位太太让小女孩多吃点肉,小女孩执意不听。这位太太反复说了多次,没有半点效果,几乎要发怒了。

这时,旁边一个服务员走近小女孩,在她耳边只轻轻说了两句什么话,就见这个小女孩对旁边的男孩“哼”了一声,于是大口大口地吃起肉来了。

那位太太特别奇怪,拉住服务员一定要问她对小女孩说的是什么,怎么这样灵验?

服务员笑着说:“您前几次带孩子来就餐,我发现他经常欺侮妹妹。我刚才就对她说,‘哥哥不是欺侮你吗?吃了肉,可以长得比他更胖、更有力气,他就再也不敢碰你了。’”

当时,我就很感慨,同样是让小女孩吃肉,为什么她的母亲都快发火了,小女孩还死活不吃?而一个服务员只说了几句话,她就吃了,而且吃得还很多。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位太太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仅是她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小女孩的需求;但是服务员的话却激发出了小女孩的需求,“我要增强体质,抵御外侮”。所以小女孩开始大口大口地吃肉了。

马不想喝水,任你怎么拖,它就是不愿靠近水槽。若想要它喝水,可以让它先吃点盐,吃了盐口渴,再牵它去喝水,没有不肯去的。

这位服务员的话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真正的智慧、真正的奥秘——把小女孩吃肉的需求激发出来了。我们所要追求的最好教育就是这种自动化教育,激发孩子自己想要学习的需求!

不是我要你吃菜,而是你自己想要吃菜!

不是我要你勤奋,而是你自己想要勤奋!

不是我要你学习,而是你自己想要学习!

这样,做父母的再也不用天天给孩子讲道理磨破了嘴皮子,还收效甚微;再也不用大喊大叫地逼着孩子去学习,还是一阵耳边风。

在实现自动化教育时,聪明的父母应该学会10种方法:

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给他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给他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给他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给他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给他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

给他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

给他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

给他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给他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看来没有教,但是教会孩子的是自己对自己负责的精神。

看来没有管,但是激发孩子的是自己想要学习的欲望和需求。

自动化的教育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给孩子以自由。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的一本书名叫做《给所爱的人以自由》。我觉得这个题目非常之好。而天底下的父母易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不能做到“给所爱的人以自由”,如果能够给一个孩子选择的自由、发展的自由,能够使他自主地学习、自动地学习、自觉地学习、自由地学习,那么一定会是很成功的父母。我很感激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自己选择的自由,让我能够幸运地从事着自己感兴趣的事业!

第三、个性化的教育——因材施教与因材为学

说起来,中国父母“望子成龙”是世人所公认的。果真是“望子成龙”吗?大多数中国父母的“望子成龙”只是盼子女考大学,而不是盼子女做大事、成大器。而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大变局的时代,学习、成长早由以前的“自古华山一条路”变成了今天的“条条大道通罗马”。既然是条条大道通罗马,那么就要充分尊重个性,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走个性化的道路。

国外许多学者认为,传统的英才概念过于狭窄。实际上英才的概念是广义的,不仅表现出不同的才能,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的类型和范围;不但表现在认知、艺术、体育等领域,而且表现在政治、商务、管理等方面;可能表现在学术成就上,也可能体现在其他领域的创造性精神状态中,也有可能反应在性格上、心理素质上,也可能表现在组织、领导天赋上。基于自身的个性来学习,我想这也是当今学习的真谛。

给大家讲一个笑话:古时候,有一个强盗,他把抓来的俘虏放在一张他特制的铁板床上,如果哪个俘虏的身子比铁板床长,就把他的身子砍下一截;如果哪个俘虏的身子比铁板床短,就把他的身子拉长一些,很少有俘虏能够活着离开这张床。

而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就像这样,完全不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老师讲一样的内容,有的学生虽然已经了解了,但还是叫他们上课听讲;而有的学生程度太差,听得一知半解,但老师讲完了就再也不讲了。我们用刻板的定规将千姿百态的人“整齐划一”,不同资质的人输进去后,却按着同样的标准、同样的程序、同样的时间予以统一制造。

教育家吕型伟教授讲过他在上海进行的实验。他说:我试了一个班级,20个孩子都是常态的,不是天才。这20个孩子进来之后,老师围着每个人转,他能走得多快就多快。结果,这20个人中有3个人,只花了7年时间就把12年的东西都学完了。我就允许他参加高考,3个都考到交大,13岁。剩下还有17个,不能让他们留级吧?照样给他们上课,照样给他们教育。第2年有16个人把中小学12年的课都学完了,考大学全考上了。只剩一个人,这个人也不能让他留级吧?我照样给他办班,最后也毕业了,也考上了。是不是偶然考上的大学?到了大学又怎么样呢?我就跟踪调查,特别是前面的3个小孩,在交大的3个小孩,我就跟踪看他的发展。很有意思,这3个小孩在大学里面同18岁的那些孩子们在一个班级(不是少年班,一样的编在普通班里面),在学习上一点没有困难,学得非常好。只是有一个缺点,就是他们是小孩,不像大人。比如说下课了别的大学生在操场上踢足球,打篮球。这3个小孩在干什么呢?趴在地上打弹珠。哪有大学生在地上打弹珠的?因为他只有13岁,打弹珠是一点不奇怪。所以他的同班同学没有把他们当同学看,有的跑过来摸摸他的头,“哎,小朋友,你到这儿来干什么?”但是在学习上,没有人敢轻视他们。后来3个人到了美国,我继续跟踪调查,发展得很好,一直很好。多挣得了5年时间,多宝贵。一个人生命有限,5年哪。如果我不是这样改革的话,他还要在小学里磨5年,那不是浪费生命吗?最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但是每一个人是不一样的。

南怀瑾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天下父母以及所有老师都在做一件事”——到底做什么事呢?——“都在残害我们的幼苗。”当然这一句话,在一个作老师、作父母的人听起来是不太舒服,也不愉快的。但是很多的老师和父母却是在做着这样的事,做着把天才变成庸才的事。我的书里有一个理念,那就是:每一个人都是天才,每一个人也都是庸才。天才就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路,庸才则是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路。

做成功的父母,首先应当帮助孩子弄清楚自己到底是一只鹿还是一只鹰,做到因材立志,因材为学,因材施用。让鹿去猛跑,让鹰去高飞! s5mN56Qg0fIOM/s470V9HZSsRsNtBTXTlsoaLTKJIkgtOHjA1usjXzxLpBgzqrK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