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事记1

1956年7月9日

银川市人民委员会民政科统计,银川市有盲人106人,哑人53人,聋人54人;永宁县有盲人153人,哑人98人,聋人88人;贺兰县有盲人166人,哑人96人,聋人48人。

1957年10月25日

银川市统计,有盲人89人,聋哑人139人。

1959年2月

银川市调查统计,在银川市东街公社、西街公社、新城公社、红花公社共有盲、聋、哑、疯、残人员531人。

1980年1月28日

银川市盲人、聋哑人第一次代表会议召开。代表71人,选出主席、副主席。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市民政局社会科科长张宇震兼任。

1981年7月

自治区、银川市两级盲人聋哑人协会联合举办了第一次聋哑人手语学习班。

1984年6月28日

银川市召开盲人、聋哑人第二次代表会议。代表72人,选出主席靳士彬,副主席雷英成(聋哑)、奚贵江(盲人)。

10月

全国第一届伤残人运动会在合肥举行。银川市运动员齐大鹏(盲人)获B1组立定跳远第1名,60米短跑第6名,陈勇(肢残)获男A6组100米赛跑第7名。

1985年5月

银川市城区第十四小办起了自治区第一个弱智儿童教育班。后经银川市人民政府批准,于1988年10月正式成立全日制弱智儿童学校。

6月15日

银川市组织选拔15名伤残人运动员,参加“自治区首届伤残人体育运动会”。在18项比赛项目中,获乒乓球、铅球、标枪、跳高、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1500米赛跑15个单项第一名;8个单项第二名,1个第三名。

12月

银川市开展对全市残疾人的调查工作。银川市两县三区共有盲聋哑人1756人,其中:城镇814人,农村942人;共有盲人268人,聋哑人866人,其他残疾人622人;盲聋哑残有劳动能力的560人,已就业416人,占总数74%,有144人待业。

1986年5月28日

银川市聋哑人魔术节目《万宝箱》参加全国聋哑人艺术录像评比,获三等奖。

1987年4月1日

全区开展残疾人抽样调查。经调查测算残疾人占总人数的3.4%。银川市残疾人比率较低,占总人数的3.13%,按全市总人口77万人估算,有残疾人2.4万人。

8月

银川市派代表参加在唐山市举办的全国第二届伤残人运动会。齐大鹏获跳远第一名、60米跑两项第五名;陈勇获200米跑第六名。

10月21日

银川市城区盲聋哑协会被国务院残工委评为特殊教育先进集体,市盲聋哑协会工作人员徐彩霞被评为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

10月28日

银川市召开盲人、聋哑人第三次代表会议。与会代表72人。选出主席樊启盛,副主席郑玉成、黄克勤、雷英成(聋哑)、奚贵江(盲人)。

12月

据统计银川市发证的残疾人2268人(盲人262人,聋哑人898人,残疾人1108人)。其中:城市1078人,农村1190人。城市有劳动能力的617人,已就业503人(国营企业230人,集体企业202人,街道办事处企业19人,个体经营8人,长期临时工44人)。

1988年5月18日

银川市城区玉皇阁北街老年人残疾人婚姻介绍所和残疾人活动中心成立。

5月30日

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关于残疾人就业及扶持发展社会福利企业的规定》。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把残疾人就业安置工作作为整个劳动就业工作的组成部分。城市街道和农村乡镇积极创造条件举办小型社会福利企业,安置城乡残疾人就业。

福利企业中残疾职工占生产人员35%以上者,根据规定按比例分别享受减免所得税、房产税、车船税、营业税等优惠政策。

7月26日

市编制委员会研究同意成立银川市残疾人活动中心,核定编制人员8名。

9月19日

银川市残疾人活动中心正式挂牌。该中心硬件建设投资18万元,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分设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盲人按摩室。

10月20~22日

银川市组织残疾人参加“自治区首届残疾人文艺汇演”。

1989年7月19日

银川市参加全国首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的选手载誉而归。回族残疾青年修表个体户李静波获修表项目竞赛第二名,银川市振兴机械厂工人李建中(车工)获技能竞赛特别奖。

9月2日

市编制委员会同意在原盲人聋哑人协会基础上组建银川市残疾人联合会(简称银川市残联),相当于副县级行政机构,事业编制5名,归市政府直接领导,由市民政局代管。

1990年6月9日

宁夏参加在昆明举办的全国伤残人田径、游泳锦标赛的运动员载誉归来。银川市选送的盲人齐大鹏取得(B)三级跳远第五名,银川振兴厂聋哑人牛烈取得铅球第四名、铁饼第五名的好成绩。

7月19~21日

银川市召开残疾人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按照市委组织部[1990]21号文件批复的银川市残联主席团主席、副主席、执行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候选人,选举产生了银川市残联领导机构。

原盲人聋哑人协会撤销,编入银川市残联,工作由银川市残联承担。

10月19日

市委同意银川市残联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结果,银川市残联理事长周梅芳(兼),副理事长凤章玉,理事解立旗。

11月17日

市民政局同意银川市残联和银川工艺美术厂联合成立“银川市福利玉雕工艺厂”。

12月

银川市残联指导县、区残联召开了残疾人代表大会,完成县区残联组建。

1991年2月5日

春节前夕,市残工委在市残疾人活动中心召开了“迎新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座谈会”。市直有关部门的领导、残疾人代表50多人参加,区、市领导哈金杰、段毅、王玉国等人参加了座谈会并发表了讲话。

2月12日

银川市市长张位正邀请残疾人代表在银川宾馆座谈,听取代表们的意见,了解残疾人工作情况。

3月

银川市残联根据民政部、教育部、中残联的通知,经过半年时间的辛勤努力,开展了“三项康复”中期检查,为残联开展工作提供了较准确的依据。

按全国抽样调查推算,银川市有各类残疾人2.5万余人。根据普查初步统计全市有明显残疾的六类9134人。其中:视力残疾1141人,听力语言残疾3409人,肢体残疾2382人,智力残疾896人,精神残疾740人,其他残疾566人。具体分布:城区1826人,新城区430人,郊区568人,贺兰县5070人,永宁县1240人。“三项康复”对象826人,其中:白内障患者335人;儿麻430人;十岁以下聋儿61人。7~15岁各类残疾儿童1092人。

5月1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

5月19日

是法定的第一次“全国助残日”。银川市残联开展了学习、宣传、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宣传周和首届“全国助残日”活动。召开了银川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座谈会,走访慰问了福利院、厂、育智学校及残疾人家庭。

6月

成立了银川市残联党支部,建立了党员组织生活制度。

8月2日

银川市举办了参加全区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选拔赛,经过选拔和集训,组建了由26名残疾人组成的代表队参加了全区选拔赛。

9月24日

市委组织部银组发[1991]48号:经报市委同意,凤章玉任银川市残联理事长,免去周梅芳兼任的银川市残联理事长职务。

10月10日

银川市城区建起了第一所育智学校。

1992年1月28日

春节期间,银川市残联在残疾人活动中心举办了“迎新春”残疾人联谊活动,来自福利厂、街道和农村的100多名残疾人参加了活动。

3月16~25日

通过集训,银川市有15名运动员选拔到自治区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在广州市举办的全国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有7人获9个名次。幸福轻化厂的郑红艳一人打破两项世界纪录,获2枚金牌。

5月10日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银政办发[1992]42号《关于转发市总工会、市民政局、市残联等六单位“关于开展为残疾人事业捐款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5月14日

银川市召开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一周年大会”,500多名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举行集会,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5月17日

由市委书记李俊杰、副书记丁玉书、市人大副主任徐明远、市政府副市长杨利民、秘书长韩正宁以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分别走访了6名残疾人家庭,4家福利企事业单位。

8月13日

银川市对城区85名0~14岁的肢体残疾儿童进行了一次普查、登记。配合中残联做好病员的组织发动,输送预检等项工作,截至10月底共做儿麻矫形手术42例。

8月26日

银川市民政局、银川市残联、银川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下发了银民发[1992]67号《关于开展为残疾人事业捐款活动的补充通知》,在全市开展了为残疾人事业的捐赠活动。截至10月底全市捐资共计11万元。

12月10日

银川市残联为7720名残疾人建立了档案卡,发放残疾人证。其中:城区1327名,新城区868名,郊区764名,永宁县1355名,贺兰县3406名。

12月22日

银川市计划委员会银计发[1992]416号《关于下达残疾人招工指标的通知》,安排给银川市残联15名全民合同制工人招工指标。

1993年2月2日

自治区民政厅、劳人厅、宁民发[1993]第160号《关于招收残疾职工的通知》,分配银川市残疾职工招工名额40名。

3月4日

银川市残联对全市精神病人状况开展了调查摸底。初步统计,全市共有明显精神病患者636人。

4月

市残疾人联合会发放残疾人证14349名,安置残疾人就业340名。

5月6日

银川市残疾人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银川宾馆召开。大会选出了新一届主席团、执行理事会,圆满完成了大会各项议程。聘请主席团名誉主席何忠明,选举主席团主席王玉国,副主席韩正宁、王平山、沈忠、凤章玉、高永盛(残疾人),理事长凤章玉,副理事长解立旗,理事韩锦玲(女)、徐彩霞(女)、崔吉福(残疾人)。

5月16日

第三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是“扶助与共进”。围绕这一主题,利用电视台、宣传车、黑板报等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15日,银川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广播电视局、银川军分区、市团委、武警支队、银川市残联走访慰问了振兴机械厂和幸福轻化厂职工,送去慰问款2000元。

5月28日

银川市残联负责人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会议”,银川市被确定为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64个试点城市之一。

6月12日银川市残联协助自治区残联在银川市选拔的10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全国残疾人田径、游泳、射击、乒乓球分区选拔赛,有5名运动员分别获得3个第一名,1个第二名和1个第三名。

6月15日

银川市选送的13个文艺节目参加了全区残疾人艺术录相比赛,其中3个节目被选送参加全国比赛,2个节目获表演优秀奖,1个节目获三等奖,2人获辅导奖。

9月16日

城区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区),受到了国家教委、民政部、中残联的表彰。银川市育智学校被评为自治区特殊教育先进集体。

10月10日根据国务院残工委要求,在原银川市残疾人事业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银川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分管副市长任协调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由6个相关部门领导组成,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30个。

10月11日

银川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指导中心派人参加了在杭州市举办的全国精神病康复技术骨干培训班。

11月30日银川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办公室制定出《银川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试点规划》。

12月1日银川市下发人民政府关于成立银川市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通知,王玉国任残工委主任。

12月3日

银川市残联在“国际残疾人日”期间与银川市印章厂、宁夏广播电台、银川晚报社共同发起了以“残疾人与社会”为主题的“印章杯”有奖征文活动。

1994年1月18日

自治区残工委下发了《关于开展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和按比例就业试点工作的通知》,银川市新城区为试点。

2月3日银川市残联在春节前夕走访慰问了银川市育智学校,组织30余名残疾儿童与武警医院官兵进行联欢,残、健、军同台表演,活跃了残疾人的节日生活。

2月24日

银川市副市长王玉国召集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残联领导,研究将残疾人活动中心移交银川市残联管理等问题。

4月11~13日

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办公室根据调查摸底情况,举办了为期三天的首期精神病防治康复人员培训班,聘请自治区福利院精神病专家和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授课,培训人员31人。

5月15日

第四次“全国助残日”,市领导金晓昀、冯少康、王玉国、徐明远、马成、金启富、徐海滨、陈武臣及有关部门领导分组走访慰问了福利企业、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和参加“远南”残疾人运动会的集训队员。

6月10日

银川市残联配合市卫生局召开了有关部门会议,安排布置全市0~2岁婴幼儿的碘油丸发放工作,发放碘油丸5700粒。

8月8~18日针对建立工疗站和家庭病床,市精神病防治康复中心组织举办了为期10天的第二期培训班,参加人员为卫生技术人员,共计17人,经过考试,15人获得市卫生局颁发的精神病防治康复专业培训证书。

8月13日

银川市残联召开了第六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银川市宣传工作会议。

9月3日

市商业系统开展了迎“远南”献爱心活动,市领导王玉国、徐明远、马成及自治区残联、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商业局、市残联、市体委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参加了活动并亲自在大街上散发宣传材料。

9月13日

银川市残联牵头组织三区两县的分管领导、精神病防治康复办公室主任、残联理事长等到北京、辽宁、山东、江苏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促进银川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9月15日

银川市先后有14名残疾人运动员分别在全国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中取得13个名次。其中1人打破两项世界记录,获2枚金牌。

9月24日

银川市政府召开“远南”残疾人运动会表彰大会,授予郑红艳、陈红、王宁三人“自强模范”,撒承志等8人“助残先进个人”,银川晚报等7个单位“助残先进集体”。

11月2日

银川市残联配合中残联调研组深入银川市三区两县的部分乡镇、街道、福利企业、城区育智学校、居委会、村委会以及残疾人家庭了解贫困状况。

11月6日

全国残疾人康复办公室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检查小组来银川市检查工作,听取了银川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汇报,深入城区前进街、富宁街及精神病人家中现场调查。调查组对银川市已开展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1995年1月3日

为了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解决残疾职工的后顾之忧,市民政局决定该局福利企业全体职工全部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2月21日

市政府同意原属银川市民政局管理的市残疾人活动中心移交银川市残联管理。

3月9日

银川市建立健全了全市“精防”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机构。共建立四级组织管理机构466个,技术指导机构6个,配备专、兼职精神病防治康复医生72人。制定了精神病防治康复指导中心工作制度和精神病防治康复人员工作手册,建立健全了各类表、卡、册。

5月10日

全国康复办公室来银川市检查督导“精防”试点工作。市残工委召开协调会议对存在的问题一一落实,并以市政府会议纪要下发县(区)和各有关部门,督促落实。

5月15日

第五次“全国助残日”。市政府马成副市长主持召开了市直27个部门(单位)和县(区)政府、民政、残联负责人协调会议,动员安排了第五次“全国助残日”活动。

7月8日

银川市残疾人运动员王宁在河南郑州市举办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获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四项赛跑冠军。

7月31日

银川市民政局党委会议研究,任命凤章玉为银川市残联党支部书记。

9月6日

中残联“热爱祖国、自强不息”巡回报告演出团来银川市演出。

10月16日

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及市民政局、总工会等有关部门,对银川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情况进行视察。

11月8日

自治区追加“三项康复”任务为白内障复明术200例,儿麻矫治术35例,聋儿语训4名。

1996年3月12日

银川市残联召开了全市残联系统机构改革会议,传达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机构改革会议精神,依据自治区机构改革方案,制定了银川市残联机构改革方案。

5月7日

中残联特派专业技术人员来宁考察后,确定贺兰、永宁两县在内的16个市、县设点,做白内障复明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实施医疗康复扶贫。

5月10日

市政府召开庆功会,表彰奖励在大连市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教练员。授予徐宁、陈红、赵彩云、王宁、李宁为“自强模范”光荣称号,席广鑫为助残先进个人。

5月15日银川市残联召开了以“预防残疾,增进健康”为主题的座谈会,市直有关部门的领导、市康复医疗机构的专家、残疾人代表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5月17日

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分组走访慰问了市第一人民医院,永宁县增岗乡敬老院,贺兰县习岗镇、立岗镇敬老院和五保残疾老人。

7月

银川市残联会同市卫生局、市精神病防治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就城区、新城区如何开展包片地段医院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研究制定了可行性方案,深入贺兰、永宁两县有关乡、镇听取汇报,进行检查,评估验收,使95%的病人得到了良好的监护与治疗。

8月26日

银川市残联从银川市实际情况出发,会同市计委、市劳动局、市民政局等有关部门制定了《银川市贯彻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安排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规定〉细则》呈报银川市人民政府审批。

10月6日

银川市残联在广泛征求各有关部门意见后制定了《银川市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并结合实际将各项康复任务指标合理分配落实到各县(区)。

10月22~28日

国家医疗队分别进入贺兰、永宁两县医疗点实施白内障复明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全市共完成手术215例,其中除永宁县有4例手术失败外,其余手术全部成功。

12月9日

全市共争取国家康复扶贫贷款140万元,是整个“八五”期间康复扶贫贷款的近3倍。分别投入到永宁县50万元,贺兰县40万元,郊区30万元,市工艺玩具厂20万元,主要用于养殖业、种植业和生产加工业。

1997年2月1日

春节前夕,银川市残联同城区残联一同举办了“迎新春残疾人联欢会”,邀请了自治区京剧团著名演员与残疾人同台演出,200多名残疾人及其亲属欢聚一堂,观看演出,喜迎佳节。

3月24日

银川市残联组织16名残疾人演员参加全国残疾人文艺调演比赛,获舞蹈二等奖,作曲、编舞二等奖、优秀奖等。

3月25日

银川市副市长马成作《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依法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电视讲话,引起社会对残疾人就业的关注。

5月16日

在市政府礼堂举办了残疾人文艺演出。市领导林稚阳、金萍芬、马成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界人士、残疾人代表500多人观看了演出。

6月29日

银川市残疾人运用羊响板表演的舞蹈节目《迎回归》参加全区文艺演出活动,获得一等奖和特别奖,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8月24日

《银川市残联机构改革方案的报告》经市编委会(1997)34号文件通知批准实施,核定编制10名,下设办公室、康复科、教育就业科。

9月27日

《银川市安排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办法》经市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正式实施。

10月25日

银川市残联艺术代表队参加全国残疾人第四届文艺汇演,获舞蹈二等奖两个,优秀奖一个,创作奖一个。

11月

银川市精神病防治康复转入社区康复。银川市精神病防治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及县、区、乡镇、街道精神卫生技术人员分别对全市明显精神病患者1733名进行监护、诊断、上门送医送药。

1998年1月14日

春节期间,市县区领导及有关部门走访慰问了残疾人困难户319户,送慰问款27830元(其中市级10户,3000元)。

1月24日

银川市残联《关于成立银川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部的报告》,经银川市编委[1998]13号批准同意成立,核定编制3名(干部),科级领导职数1名。

2月23日

银川市编委(1998)9号文件通知,银川市残联升格为正处级事业团体。

4月7日

“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启动,银川市残联在全市范围内再次进行逐门逐户调查手术适应者。全年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26例,为54名低视力残疾患者配戴助视器。

5月7日

银川市残联研究部署了换届事宜,拟定市、县区残联代表会议的时间、规模等形成方案上报市委、市政府。

5月17日

第八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是“扶贫解困”。银川市6000多人走上街头开展咨询、义诊、宣传服务活动。宣传《银川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和《银川市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及银川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状况。

6月2日

银川市政府批准出台了《银川市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1996~2000年)》,明确了银川市残疾人事业的指导方针和发展方向、工作目标。

6月3日

银川市监察局夏瑜主任一行受市人大、市纪检委领导指示,来银川市残联了解①办公用房问题,②挂靠企业脱钩问题,③残联领导民主作风问题,④银川市残联物资公司存在的问题。

6月19~28日

市精神病防治康复中心对辖区精神病人再次进行摸底调查,为3186名精神病患者建立了档案卡。建立家庭病床2496张,培训精神病防治康复人员129名,监护小组2907个,解除关锁2183人,救济贫困患者430人,总检出率占全市总人口的3.5‰。

7月28日

市委决定提名曲冰为银川市残联第三届执行理事会理事长候选人(银党干发[1998]91号)。

8月2~5日

银川市残疾人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170名代表参加(实到155人),按程序选出银川市残联第三届主席团、执行理事会。马成当选主席团主席,吕秀斌、陈舜贞、马德琴、曲冰、马友谊当选副主席,曲冰当选第三届执行理事会理事长,凤章玉当选副理事长,解立旗、徐彩霞、杜安宁为理事。

9月27日

银川市残联负责人陪同马成副市长对银川市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使用情况进行了实地、全面性检查,并就查出的主要街道、路口盲道被自行车、摆摊设点等占用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10月15日

市政府批准银川市残联制定的《银川市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1998~2000)》开始实施。

10月26日

市审计局对银川市残联1996年~1998年财务管理、财务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对审计出的问题作了及时纠正和处理,规范了残联财务制度。

11月9日

银川市残联机关干部参加了市人事局、组织部举办的公务员过渡培训班。

12月25日

银川市残联理事会研究银川浩正有限公司挂靠残联事宜,并明确回绝了浩正公司,不得在残联挂靠办企业。

1999年2月5日

春节前夕,银川市残联负责人陪同市政法委书记刘宗祥等领导慰问贫困残疾人15户。

3月3日

银川市残联机关党支部进行了换届,选举成立了新一届支部委员会,加强了党支部建设和党员管理教育及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建立了党员联系群众制度。

3月9日

郝林海市长、市人大陈舜贞副主任、曹维新副市长到银川市残联调研,实地查看了银川市残联办公环境,听取了银川市残联工作汇报。

3月24日

郝林海市长主持召开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协调会议,将市经委综合办公楼二楼5间办公室分配给银川市残联办公。

4月1日

银川市残联财务独立,事业经费有所增加。残联由二级拨款单位升为一级拨款单位,办公用房、办公用车经费问题得到解决。

5月5日

银川市残联利用碘缺乏病宣传日,配合医疗卫生部门上街进行咨询、发放传单,利用挂图、展板等多种形式,对特需人群服用碘油丸意义进行宣传,为21833名特殊人群补用了碘油丸,补碘率达特需人群的90%。

5月11日

市领导刘军、曹维新、徐凤新等带领全市党、政、军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分三组走访慰问了市郊区、永宁县、贺兰县16户特困白内障患者家庭,送去慰问金3200元,随访的市医院眼科专家现场为白内障患者做了眼部检查。

5月12日

市政府批转下发《关于贯彻(自治区人民政府实施“爱心助残工程”的通知)的方案》和《关于在全市开展“捐赠十元钱扶残献爱心”活动的意见》,有效地推动了“爱心助残工程”在银川市的全面实施。全市共有84个单位和个人捐款25.9万元。

5月16日

第九次“全国助残日”,银川市残工委组织各成员单位及各医院等30多个单位走上街头,开展了“双向服务”宣传活动。

5月31日

银川市残联机关正式搬进市经委综合办公楼二楼办公。

6月1日

银川市残联曲冰理事长赴京参加全国残疾人体育协会成立大会,银川市残联为团体会员之一。

7月15日

银川市残联开始对成立以来的文件档案、人事档案进行整理。

7月

银川市残联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学习中央有关文件和重要社论,观看电影《害人夺命法轮功》,深刻认识“法轮功”邪教组织的危害性,教育职工和亲友远离“法轮功”的毒害。

8月

市审计局委托审计事务所审计了银川市残联1990年至1995年财务,同时为清理原挂靠残联的公司,审计事务所审计了银川市福利物资公司自成立以来的财务状况,银川市残联做出了清理挂靠企业的决定,并致函市工商局商请协助清理。

8月8日

按照银川市编委统一要求,拟定了银川市残联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及业务科室、工作人员职位说明书和职位分类标准。

8月11日

银川市残联会同市财政局对各县区1997年以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收支及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给予指正,并就检查结果进行了通报。

9月

银川市残联通过市司法局的支持,办理了司法保全手续,收回了原出租的残疾人活动中心的大部分房屋。

10月15日

为“国际盲人节”,市委书记陈育宁、副市长曹维新及有关部门领导看望了福田盲人按摩诊所10余名盲人按摩大夫及其亲属。

10月23~26日

银川市及县、区残联的45名干部及工作人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残疾人专业法律执法培训,经自治区残联考核全部合格。

11月16日

按照市委安排,银川市残联“三讲”教育于11月15日开始。

11月30日

银川市残联对贫困残疾人调查摸底,全市有贫困残疾人15739人,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50.77%,其中9443人属于扶持对象,6296人属于救济对象。

11月

银川市残联按要求编制了《银川市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建议稿)上报市政府。

是月

银川市选送的育智学校弱智儿童参加第三届全国盲、聋培智学校学生艺术汇演获“爱心奖”等。

12月3日

是日为“国际残疾人日”,银川市残联会同市文化局、市文联举办了银川市庆祝国际残疾人日慰问演出活动,有300多名残疾人及其亲属观看了演出。是年银川市残联建立健全了内部管理的各项制度,如:岗位责任制、政治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请病事假规定、公章使用管理规定、财务管理制度等。

2000年1月24日

举办残疾人迎新春联谊会,邀请区歌舞团、市金秋艺术团的文艺工作者与残疾人同台演出,200余名残疾人及其亲属欢聚一堂,喜迎新春。

3月24日

银川市残工委召开会议、调整充实成员单位,由原来30个单位扩大到34个。

5月6日

银川市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在上海市举办的第五届全国残运会,取得了好成绩,共夺得9金、1银、3铜13个奖牌,4名运动员获道德风尚奖。

5月12日

银川市残工委召开了由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第十次“全国助残日”动员会议。

5月16日

银川市委下文免去凤章玉银川市残联副理事长职务,任命孔令杰为银川市残联副理事长。是日经市委批准,银川市残联成立党组,曲冰为党组书记,孔令杰为党组成员。

5月18日

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以及银川市残联、市民政局、市文明办等工作人员走访慰问了市郊区、永宁县、贺兰县15户特困残疾人。

5月23日

银川市残联协助市民政局将1258名贫困残疾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5月29日~6月28日

香港“健康快车”驶入宁夏,为白内障患者做复明手术。银川市残联组织白内障患者126名,其中有95名接受治疗,重见光明。同时为全市27名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

6月8日

在自治区召开的表彰会上,银川市人民政府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参加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优秀组织奖。

6月10日

银川市出台《关于取缔人力客运三轮车和加强小型后三轮摩托车管理的通知》。市残联会同市公安局、市城管办、市交通局、市建委共同研究,就解决此问题五部门联合行动上报市政府《关于解决我市残疾人专用机动车运营问题的建议》。

6月20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顾金池在中残联副理事长王志钧陪同下,来银川市视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贯彻情况。

6月29日

市政府召开银川市参加第五届全国残运会获奖运动员表彰大会,授予银川市残联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优秀组织奖,并奖励了徐宁等5名优秀运动员。

7月7日

银川市委组织部银组干字[2000]73号同意薛砚农任中共银川市残联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解立旗任银川市残联康复科科长,徐彩霞任银川市残联教育就业科科长。

7月15日

银川市残联开始举办为期40天的《中国手语》培训班。每天下午在残疾人活动中心进行电视教学。银川市残联和区县残联的工作人员近50人参加了培训。

8月30日

市政府给银川市残联调剂解决一辆公务用车。

9月7日

自治区政府残工委检查验收《银川市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执行情况。

9月23日

银川市残联在第十七届“国际盲人节”前为全市62名盲人颁发了市内公共汽车免费乘车证。

10月8日

银川市残联举办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人员培训班,对114名精神病防治康复人员进行了培训。下拨精神病防治康复经费7万元,要求各县区残联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防治康复。

10月13日

银川市残联组织残疾人参加在银川光明广场举行“全民健身——为生命奔跑”活动。

10月27日

由银川市育智学校8名学生组成的宁夏代表团参加了第十五届澳门特殊奥运会城市邀请赛的蓝球、田径两大项比赛,取得11金、5银、10铜的好成绩,并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11月3日

银川市残疾儿童胡丽娜、王娟二人参加全国残疾儿童“瑞航杯”绘画邀请赛,分获优秀奖和三等奖。

11月9日

银川市人大组织视察银川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贯彻实施情况。

11月23日

银川市残联理事长曲冰向市人大第11届12次常委(扩大)会议汇报了银川市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情况。

11月27日

自治区人大副主任陈敏求带队来银川市视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贯彻实施情况。

12月3日

银川市参加全区“国际残疾人日”文艺汇演的五个节目,获得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银川市残联荣获优秀组织奖。

2001年1月10日

市领导陈育宁、刘小河、孙彦明、曹维新、原宁育、夏文学分别在两节前慰问了城区、新城区15户残疾人家庭,送去粮、油及慰问金4800元。

1月12日

银川市残联召集各县区残联理事长召开紧急会议,专题研究解决春节前禁止残疾人专用机动车营运后生活困难问题,经请示市政府同意,决定节前先为残疾人营运户每户发放生活补助300元。

1月15日

银川市残联起草了《关于妥善解决禁止残疾人专用机动车营运后残疾人生活问题的方案》,会同公安、城管、交通、建委四部门联合上报市政府。

1月17日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向各县区及市直部门转发了银川市残联等五部门《关于妥善解决禁止残疾人机动车营运后残疾人生活问题的方案》。是日,银川市残联会同市公安、交通、城管、建委在《银川晚报》发布“关于禁止残疾人专用机动车参与城市交通营运的通告”。

1月23日

银川市残联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学习市委组织部银组通[2001]07号《关于转发自治区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处理“法轮功”问题的[紧急通知(宁组通][2001]10号)的通知》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明确立场,揭批“法轮功”。

2月20日

台北曹仲植基金会向银川市贫困肢残人捐赠轮椅85辆。

3月25日

银川市残联拟定的《银川市关于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意见》由市民政局、市卫生局等14个相关部门会签后印发。

3月29日

银川市残联、市民政局,永宁县残联、民政局共同出资2300元,联手资助因父母残疾,经济困难,辍学在家的永宁县李俊镇李庄十队贫困大学生薛宝成复学。

3月30日

在市政府的支持下,银川市残疾人专用机动车问题基本解决。市财政局将资金39万元划拨到位,57名车主写出书面保证承诺的基础上,银川市残联在公安交警的配合下,折价收购了车辆,并按照卖车与不卖车两种情况分别给予生活补助。

4月13日

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上银川市城区被评为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先进区。

4月18日

经市财政局协调,银川市残联将收购的38辆残疾人专用机动车移交银川市拍卖行。

4月19日

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李增林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对银川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及自治区实施办法进行了视察。

5月8日

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全区“九五”残疾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银川市城区被国务院残工委评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区;永宁县、贺兰县被评为自治区残疾人事业工作先进县;郊区银新乡、城区玉皇阁北街办事处、贺兰县洪广镇被评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乡(镇);王嘉鹏、马丽、解长贵、杜安宁、周江、齐大鹏被评为全区残疾人自强模范;徐彩霞、肖忠龙、王金珠被评为全区残疾人事业先进工作者;周必庚被评为全区助残先进个人。

5月10日

银川市残联、市司法局联合举行银川市法律援助残疾人工作中心挂牌仪式,标志着银川市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步入正轨。

5月15日

银川市举办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十周年暨第十一次“全国助残日”文艺汇演,主题为“撑起生命的蓝天”。

5月17日

银川市残联在宁园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十周年成果展。

5月20日

第十一次“全国助残日”,银川市各行政事业单位及各大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医务人员走上街头开展义诊,咨询、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活动。

5月23日

市委副书记刘小河召开了由郊区政府、市民政局、银川市残联参加的协调会。研究决定将郊区特困残疾人栗方英母女送郊区福利院生活,她们的生活费用由市民政局出资3000元、银川市残联出资2000元、其余资金由郊区政府承担。

5月25~29日

银川市残联首次参加银川市直机关第九届职工体育运动会,参与了两个集体项目的比赛,最后得到了“组织奖”的鼓励。

6月29日

银川市残联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表决一致同意徐彩霞、韩锦玲、刘丽娟三名预备党员按期转为正式中共党员。这是银川市残联党支部成立后培养发展的第一批党员。

7月5日

市政府在银川宾馆召开了“银川市‘九五’残疾人工作表彰大会”暨银川市残联第三届主席团第二次会议。会议授予郊区、新城区为“九五”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区),授予新城区解放西街办事处等10个乡镇(街道)为先进乡镇(街道),授予城区文化街和平巷居委会等9个村(居)委会为先进村(居)委会,授予市民政局等23个单位为扶残助残先进集体,授予张宝坤等11个同志为扶残助残先进个人,授予李宁为等8人为自强模范,授予黄玉凤等12名同志为残疾人事业先进工作者。

是日

会议通过了曲冰理事长代表执行理事会自1998年主席团第一次会议以来的工作报告,表决通过曹维新、贺吉德、王志勤、潘晓玲、孔令杰、朱文江同志补选为主席团委员,推举曹维新为主席团主席,补选贺吉德、王志勤、潘晓玲为主席团副主席。银川市残联理事长曲冰与三区两县残联理事长签订了《残疾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银川市残疾人工作实行目标管理。

7月23日

银川市纪检委张辉副书记、王淑娟主任来银川市残联向全体干部职工宣布原副理事长凤章玉因经济犯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处分决定。

8月14~17日

银川市残联组织对全市80个单位承诺的124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包扶到户工作进行了检查。

8月

银川市选送的电视作品《无声的世界》获第六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三等奖。

9月13~24日

银川市残联组织完成了对全市白内障患者的筛查工作,历时11天,共筛查白内障患者947人,筛出手术适应者260人。

10月10~12日

银川市残联全体工作人员及县区残联部分工作人员25人参加了市法制局举办的综合执法培训班学习,经过考试取得了执法上岗证。

11月8~23日

银川市残联理事长曲冰参加自治区残联组织的代表团赴加拿大和美国对残疾人事业进行考察。

11月12日

银川市组织的首次白内障复明手术在摸底调查、筛查的基础上正式开始。此后,将依次为永宁县、贺兰县、郊区、新城区、城区的245名手术适应者植入人工晶体。

11月22日

中残联理事长郭建模在自治区副主席马骏廷、自治区残联理事长曾庆民、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李桂林、银川市市长郝林海、副市长曹维新陪同下,调研银川市残疾人工作。

11月25日

在银川市残联的配合下,银川电视台在“一周要闻回顾”里开播电视手语节目,银川市7000余名聋哑人能看到一周银川市的重要新闻。

12月10日

根据《中共银川市委办公室、银川市政府办公室关于选派干部赴西吉开展定点包村扶贫工作的通知》精神,银川市残联派干部夏明轩赴西吉扶贫。

12月18~24日

银川市残联深入三区两县对残疾人工作进行了目标管理考核。考核结果:城区以95分的成绩获一等奖,三区两县均获二等奖,永宁县得88分,贺兰县、新城区均为84.5分,郊区82.5分。

12月28日

银川市残联党支部召开换届选举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孔令杰、解立旗、薛砚农为新一届支部委员会委员,孔令杰当选支部书记。

是月

银川市残联依法成立工会组织,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薛砚农、解立旗、刘丽娟为工会委员会委员,薛砚农当选工会主席。

2002年1月22日

中残联副理事长汤小泉对银川市社区康复工作进行了视察,实地考察了城区康乐社区卫生站情况。

1月23日

自治区残联对银川市2001年度残疾人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考核,银川市残疾人工作名列全区第一。

1月24日

银川市残联和市卫生局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召开银川市组织的首次白内障复明工作总结会,自治区残联康复处、市财政局、市医院及县区残联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1月29日

银川市残联赴西吉县红跃乡大堡村慰问包扶农村贫困户,送去面粉30袋,现金690元,捐赠衣物200余件。

2月5日

市委书记王正伟等领导走访慰问城区、新城区、郊区15户贫困残疾人家庭,送去了粮、油及慰问金。

2月8日

银川市残联就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进一步做好包扶贫困残疾人到户工作的狠抓落实,促使全市266个单位节前慰问了941户残疾人家庭,送去钱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2.49万元。

3月19日

银川市残联组织定点医院对城区享受低保的304名二级以上五类特困残疾人(肢体、精神、视力、智力、综合)再次进行了严格的医学鉴定。

3月22日

市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研究为民办实事,同意为城镇295名享受低保的二级以上特困残疾人每人每月增加100元救助金,为150名白内障贫困患者免费植入人工晶体。

4月9日

银川市残联在银川晚报上发布了2002年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和举办盲人按摩培训班的公告,有400多名白内障患者登记要求做复明手术,40多名盲人报名参加按摩培训班。

4月14日

银川市残联、市检察院共同为扶贫点西吉县红跃乡大堡村小学捐送课桌20张,椅子30把,50个书包及文具用品。

4月18日

银川市残联将三区享受低保的二级以上特困残疾人每月增加救助金100元的295名救助对象在银川晚报上向社会公示,并设立了举报电话。

4月25日

银川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召开了(扩大)会议,安排部署银川市第12次“全国助残日”活动,通报了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对贫困残疾人包扶到户工作开展情况,市残工委与区县(市)残工委签订了2002年度银川市残疾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5月14~15日

以银川市人民政府名义分别在新城区、城区举行为特困残疾人发放救助金仪式,295名特困残疾人在享受了低保后又领取了当月100元的救助金。

5月16日

市委副书记刘小河、市政府副市长曹维新等带领市残工委成员单位负责人分别慰问了郊区、永宁县、贺兰县的16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及三个残疾人基层组织。

5月17日

银川市残联和城区残联共同举办了34名盲人学员参加的为期一个月的银川市首期盲人初级保健按摩职业技能培训班开班。

5月18日

宁夏原野实业有限公司为银川市杜安宁等三名残疾人捐赠了3台电脑。

5月19日

第十二次“全国助残日”,银川市残联联合青春集团、银川地区川甘陕总商会在光明广场举行“青春杯”大型助残义演活动,区市领导马思忠、陈敏求、冯炯华、曹维新等观看演出、捐款并向冠名单位授旗、授牌。

是日

台北曹仲植基金会及自治区残联在光明广场向银川市残疾人捐赠轮椅130辆。

5月12~19日

全市63家市属行政事业单位走访慰问了所包扶的114户贫困残疾人家庭,送去慰问品及慰问金约合人民币2.3万元。

6月7日

银川市残联下发《关于在全市再次开展白内障患者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对全市的白内障患者进行详细调查登记。

6月21日

银川市残联首期盲人保健按摩培训班圆满结业,26名盲人学员结业,其中19人取得初级保健按摩师资格证书,7人取得中级保健按摩师资格证书。

6月26日

市委召开行政机关党组织、党员、干部与农村、社区党组织及社会弱势群体“结对共建”活动动员大会。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被纳入结对帮扶工作的范围,市委要求银川市残联参与组织并承担任务。 HDmDg+0yS8pCszP1WtcXxo5kDZchI82KsMTsibjlwAaI/Yw6ThjX+jg19f75x54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