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我国肉牛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肉牛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养牛历史悠久,公元前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饲养六畜,牛就被驯化了,最初养牛只是为了食肉,后来发展到用牛驾车耕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牛一方面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又是人们肉食的一种重要来源。我国肉牛业的起步发展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农业的连年丰收,禁宰耕牛法令的废除,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诸多农业开发项目如商品牛基地县项目、肉牛丰收计划项目、黄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世界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及肉牛科技示范县项目等的实施,增加了物资和技术的投入,才大大加快了肉牛业的发展。我国的肉牛产业从1990年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民消费水平提高而快速兴起。经营上以劳动密集型来弥补资金不足,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肉牛业,目前已形成了东北、中原、华南三个肉牛带及以优良牛种产地为单位的大联合的肉牛区,以县为单位形成独立生产体系的肉牛县,县内数乡大联合的肉牛示范点四种类型的肉牛基地,使我国的肉牛存栏数在2008年达到1.38亿头,取得了较快发展,具体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一)数量增加,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我国肉牛存栏头数仅次于印度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牛肉年产量居世界第三位,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20.11%。

(二)加快了品种选育和改良

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引入短角牛等优良品种进行改良,但是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展此项工作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先后从德国、奥地利、法国等国引进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肉用型夏洛来牛、利木赞牛、抗旱王牛和辛地红牛等16个品种的良种公牛近1000头,改良我国黄牛,使黄牛从单一的役用向乳、肉、役兼用方向发展。经过各地多年试验研究,确定了以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和利木赞牛为当家品种,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和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杂交方法和杂交组合。在辽宁、河北、河南、安徽等省,用夏洛来牛、利木赞牛和西门塔尔牛几个肉用品种或乳肉兼用品种对当地黄牛及其杂种后代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生产肉杂牛。在河南南阳、驻马店、周口、商丘和安徽阜阳及山东菏泽一带广大的黄淮平原上,肉牛改良集中连片,形成数十万头的肉杂牛群体,与当地的粮棉种植业结合,经济效益显著,形成了中原肉牛带的雏形。我国地方良种黄牛如秦川牛、南阳牛等导入国外优良品种如丹麦红牛、利木赞牛等品种的血统,改进了体型结构,提高了产肉性能。在安徽、河北、湖北、甘肃等省还利用国内地方良种秦川牛、南阳牛改良当地小型黄牛,也普遍加大了体形,增大了挽力,提高了产肉性能,黄牛低产的种性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三)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肉牛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冻精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引入我国之后,成为黄牛改良的重要手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家拨出大量经费进行冷配体系建设,先后建立县、乡改良站,培训技术人员,制定了我国牛冷冻精液标准。肉牛屠宰、冷藏、加工体系建设也有一定规模,为肉牛产品的加工增值、系列开发提供了条件。各地建立了肉牛育肥场,或组织农户进行育肥。市场条件也不断得到改善,牛肉的消费量迅猛增长,年成交额不断增加。

二、当前我国肉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肉牛业有了较快发展,但是总的来讲,我国肉牛业的总体水平还是很低的,有些地区则刚刚起步,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引入优良种公牛的老化和更新问题;加大品种改良问题;饲养水平较低,杂种牛后期发育的潜力尚未发挥出来,牛产品加工增值系列开发刚刚开始,牛肉的档次及检疫水平有待提高等。作为肉牛基地,肉牛产业不论是养殖规模、养殖品种还是产品数量、质量都不足,才处在起步阶段,还谈不上真正的产业。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率领西北农业代表团参观法国肉牛产业时强调,我国肉牛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我们应当加速发展,尤其是在优良肉牛品种选育、饲养技术、生产体系、牛肉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等方面要多学习肉牛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发展肉牛生产政府要引导,企业要参与,科学研究单位要发挥技术指导作用,努力建设适合西北地区的肉牛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肉牛产业形势依然严峻,作为一个产业来讲,肉牛业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牛肉生产周期性波动大,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小

牛肉生产周期性波动造成牛源紧张、资金不足和大多数牛肉生产企业定位不当、生产无序、无法把握牛肉市场。农民经济基础薄弱、投入能力较低,大多数农户是自繁自养的小群饲养,适度规模养殖户数量少,养殖方式落后,养殖规模小而种类全,许多养殖户从配料、饲喂全过程单打独闯,缺乏协作,规模小、无规模效益,经济效益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小。

(二)肉牛品种结构不合理,良种化程度不高,基础母牛存栏数少

肉牛品种、数量和规模差异大,而且是种公牛、犊牛、育成牛、育肥牛都养,一般养殖户养3头~5头、最大的养50头,使资源、设备、人员不能有效运转,造成设备闲置浪费。牛群良种化程度较低,牛的品种品质差、来源不一,多数自繁自养,不少养殖户自己盲目引种和调用改良,缺乏优秀种公牛和人工授精措施,缺乏详细系谱档案及育种资料,繁殖大都采用本交,容易产生近交衰退,后代生产性能低,而且容易传播扩散疾病。冷配覆盖面不大,存在改良盲区,缺乏系统的良种繁育和杂交配套体系,生产母牛比例较低,造成繁殖率低而可供育肥出栏率亦低,从良繁到育肥出栏的产业链断档严重。养殖和环保问题日渐突出。不按年龄阶段和生理特点喂养,无运动场,采光、通风不良,无排水设施和保暖措施,多数为砖墙、水泥地面、石棉瓦屋顶,散热快,温度变化大,造成冬冻、夏热,感冒等疫病经常发生。饲养密度大,犊牛、育成牛、怀孕母牛混养在一起,相互争食、挤压,导致流产多、自然交配及近交多。

(三)圈舍设计建造不合理

牛场在场址、水源、温棚采光、地面坡度、通风口、墙壁、屋顶、窗户、圈舍结构等方面设计建造不合理,环境卫生不符合要求,不利于人、畜分离,粪便不能有效利用;牛舍场地、地面、墙壁不利清洗、消毒。严重污染环境,养殖和环保问题日渐突出。

(四)养殖人员缺乏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

农民文化程度较低,科技意识较差,饲养管理粗放,特别是长期受传统观念影响,缺乏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养长寿牛,致使肉牛的饲养期过长,生产性能、出栏率、养殖效益相对较低。有的养殖户照搬书本知识,追求高、精、尖,不能因地制宜,就近利用当地资源,经济效益不高。科技支撑不足,基础设施缺乏,肉牛生产综合配套技术服务不到位,养牛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滞后,广大农村还沿袭传统的饲养管理模式,影响养牛业整体饲养质量经济和效益的提高。

(五)加工业不适应养殖业发展的要求

产品加工率比重较低,产业链短,市场空间有限,销售方式和渠道原始,只是出售活牛,加工增值相当少。

(六)营养代谢病普遍发生

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加上设施养殖以后饲养环境和饲草、饲料的变化,改良肉牛生长速度的提高,导致肉牛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严重缺乏,造成营养代谢病普遍发生,不少牛是破烂王,吃塑料、砖头、瓦块、骨头等异物,造成生产潜力不能发挥。

(七)饲料、饲草基地建设滞后,缺少稳定、可靠的草料保障

无稳定饲料基地及中长期饲料供应规划,青绿多汁饲料、优质青干草严重匮乏。靠天养畜,牧草丰歉不均,经常出现夏饱、秋肥、冬饿、春乏现象。饲料品种单一,有啥喂啥,缺乏营养互补,多数养殖户以麦秸和玉米秸为主。对粗饲料未采取青贮、氨化、糖化、酶贮等加工调制技术加工调制,使粗饲料利用率不高。

(八)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竞争后劲不足

农村养殖业流通中介组织尚未健全,肉牛市场培育不够,拉动作用不强,影响养牛业增效和草畜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食品卫生标准、加工质量、残留控制等方面的因素,造成牛肉质量和食品卫生管理体系、牛肉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跟不上,牛肉产品质量难以提高,市场竞争后劲不足。

(九)牛肉档次低、平均胴体重低、商品率低

我国许多地方良种黄牛仍属于役肉兼用品种,尚无专门化的肉牛品种,育肥出栏的商品肉牛存在着严重的年龄、品质差别以及饲养和饲料差别等。由于受品种和饲养方式的制约,我国生产出的肉牛产品与国际市场竞争尚有一定的差距,高档牛肉生产能力低,目前我国牛肉生产主要依靠黄牛,改良肉牛的覆盖率仅为18%,来自奶畜的牛肉不到3%,高档牛肉的比重不足5%。肉牛胴体世界平均水平为200千克,而我国为140千克,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0%,每头存栏肉牛年产肉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3,甚至还低于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 ZdFAQ5qJK9vfLIfLRzVLS6V+Q5q1++e47dXF+DKd75KaZd9LNJXMtmEyMIYuH0w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