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

第一节自然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惠农区地处宁夏最北端,引黄灌区末梢,东临黄河,西依贺兰山,北与内蒙古乌海市接壤,南靠平罗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8′~106°59′、北纬38°21′~39°25′,地势呈南低北高、西高东低的走势,中间洼,海拔为1090~3475.9米。

区境内自然条件优越,黄河自流灌溉,沟渠纵横。贺兰山南北纵横巍然屹立在惠农区西部边缘,海拔1300~2400米,最高峰达3475.9米,大大减弱了西来冷空气长驱直入的威胁,有效地阻挡了乌兰布和沙漠的东移。贺兰山对于惠农区的气候形成和引黄灌区自然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同时还能给沿山湖泊湿地渔业与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水源。

惠农区是200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惠农县和石嘴山产区而成立的石嘴山市辖区,现辖3乡3镇、居委会、42个行政村、304个生产队。总人口21万人:口14.2万人,占总人口的71%;农业人口6.8万人,占总人口的29%;汉族人口17.5万,占82.9%;回族人口3.1万人,石族、蒙古族、壮族、朝鲜族、藏族、土族、侗族、苗族、土家族、维吾尔族、锡伯族等其他少数民族1700人左右。

二、自然生产条件种惠

(一)土地资源概况业区惠农区土地总面积12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万亩,宜农可调垦荒地15万亩,各类农作物年播种面积35万亩左右。

(二)自然气候

惠农区位居中温带干旱荒漠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1985年以前,本区年平均气温8.2℃,气候特点是冬寒而漫长,夏热而短促,春季风多且气温回升慢,秋凉早而短,全年光照充足,年平均降雨量182毫米,按80%和90%保证率统计,无霜期分别为178天和172天。1985年以后,特别是近10多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本区气候呈现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高温,有效积温增加,降水量减少,春季风少气温回升快,秋凉迟的气候特点。近10年本区年平均气温为9.5℃,比前10年年平均气温高0.5℃,比历史年平均气温高1.3℃。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884.3~3146.0小时之间,日照百分率为65%~71%,多年来日照时数变化不大。按80%和90%保证率统计,本区近10年无霜期分别为202天和190天,比10年前分别增加24天和18天。

(三)土壤类型

惠农区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壤类型主要有灌淤土、白僵土、灰钙土、风沙土、湖土、新垫土、草甸土、新积土和盐土等九大类。农田土壤质地以中壤、轻壤居多,重壤、沙壤较少,呈碱性,平均pH值为8.05,0厘米~20厘米耕作层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8%,土壤含盐量平均为0.12%。

(四)农作物生产条件

惠农区属引黄灌区,沟渠成网,良田万顷,久享黄河灌溉之便,发展农业地理条件优越。本区气候温和,光照时间长,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蔬菜、枸杞、油料、马铃薯、瓜果等农作物。

第二节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前,惠农区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两大粮食作物为主,搭配种植瓜果、蔬菜、油料和部分经济作物。全区粮食产品品质优良,优质品率达到90%以上,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

90年代以后,为了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业生产潜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惠农区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作物、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的生产,特别是脱水蔬菜和枸杞等的规模种植和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农业产业特色日益鲜明,已形成了枸杞、脱水菜和奶牛三大主导产业。2007年以来,加大农业投入,切实抓好扬黄灌溉工程、农村人饮安全项目、尾闸土农地整理、吴礼路等16个重点农业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生产能力,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夯实了农村发展基础;加大脱水蔬产菜产业基地和枸杞产业基地的建设力度,全区年种植脱水蔬菜面积在7万亩以上,枸杞面积达到5万亩;基金,建成规模化养殖场(50头以上)19户,头,奶牛年存栏量1.5万头;大力发展劳务产业,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和“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积极发展劳务产业,完成农民职业职能培训1742人,完成职业技能鉴定874人,稳定转移农村劳动力16000人;加快“塞上农民新居”建设步伐,完成了50个农村村庄规种惠划任务,实施了2个“塞上农民新居”新建点和19个“塞上农民新居”改造示范点建设工程。2008年,全区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为35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5008元,比上年增长10.7%。 KiNFzjtr0huugTXbB9UMYJfuZGvUYzzxwXGOZbjzqOAzeT5x5Y/Voix4YDJ6wa1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