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三

七星渠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中宁河南灌区经济的命脉,随历朝历代起伏动荡,不断发展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整渠治洪、裁弯顺直,旧渠换新貌,勃发了无限生机。由于黄河主流的变迁,七星渠口进水不足时有发生。1972年经专家反复论证,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七星渠口延伸到中卫申滩,经过5年多建设,1978年建成通水,延伸渠道29.5千米,比原渠口水位抬高约11米,新增耕地3万余亩,昔日的荒山变成绿野。改革开放以来,七星渠乘势而上,日新月异,发展得更快、更好。一是渠道工程不断完善,进一步保障供水和输水;二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加强;三是职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使粗放式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四是科学技术的引进改善了职工的工作条件;五是通信设备的现代化保证了及时、便捷的联系;六是综合经营的发展改善了职工的生活。现在的七星渠,百业俱兴,管理有序,工程设施百里似锦,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对卫宁地区乃至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区域经济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不愧为现代化大型灌区的缩影。

不明古无以知今,不知今无以鉴远。《宁夏七星渠志》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七星渠的过去和现在,记录了历代七星渠人的艰辛和努力,详今略过,立足当代,有经验、有体会,语言质朴,图文并茂,为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物质基础。

盛世逢盛事,时值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也是七星渠管理处成立30周年,《宁夏七星渠志》的出版问世,在众多编志人辛勤努力下,为大庆献上了一份厚礼。我作为七星渠管理处的首任处长,感到由衷的高兴,不揣浅陋,欣然作序,不妥之处,期望鉴谅。

七星渠管理处首任处长吴学廷

2009年4月

凡例

一、本志采用章节体。以章、节、目三个层次为主,事以类从,以类分章。横排竖写,以横为主,纵横结合。全书由卷首(彩页、示意图、序、凡例、目录、概述、大事记)、专志、附录、后记四部分组成。

二、记述范围以七星渠及灌区为主,记述其开创以来的历史与现状。

三、为了纵不断线,反映事业的发展变化,建筑物追溯到初次建设期间,下限至2008年底,重要事件有所突破。

四、体裁: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进行记述,以志为主,配以图、表及照片。

五、纪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用汉字写明朝代年号,括号内注明公元纪年;新中国成立后用公元纪年。

六、称谓:历朝政权从历史习惯;人名直书其名;地名概用旧名,括号内加注;工程名称按计划、上报、审批项目名称记述。

七、记述为语体文,不加评论,寓褒贬于记事中。记述事情、工程等,以建设时间顺序记述。

八、单位称谓:中共宁夏七星渠管理处委员会,简称“管理处党委”;宁夏七星渠管理处,简称“管理处”;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简称“自治区水利厅”;宁夏扶贫扬黄灌溉一期工程水源工程,简称“水源工程”。

九、计量单位:面积和斤沿用市制,其余概用公制。统计数字、计量数字、百分比等均用阿拉伯数字,数字取小数点后两位。

十、治水人物:重点记述治水事迹,不涉及其他事迹。

十一、志中有交叉、重复的内容,采用详主略次方式记述。

十二、地面高程均为黄海高程。

十三、探讨、分析、评论等以按语形式记述。 b3TiXj/kL05lobQPfLuW/ssvkU9+O1HZU40tI+M8p4q7yIR/Zm/KfE/Ol1kbDOh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