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二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乃治国安邦之大计。七星渠,这条古老而又年轻的引黄渠道,自西汉武帝时期开创以来,随着封建王朝的兴衰更替而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前,七星渠蜿蜒蛇行,山洪灾害频发,供水保证率低,渠毁人亡之事常发,防洪减灾之业仍繁。前人为此尽智竭力,付出了辛勤劳动,然而受生产力水平限制,山洪、干旱等危害仍未得到根治。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七星渠迎来了建设的春天和发展的黄金岁月,历代建设者、社会力量和当地驻军,冒风沙雨雪,斗严寒酷暑,攻坚克难,裁弯取顺渠道,合并引黄渠口,整治山洪沟道,修跨沟渡槽,建节制闸、退水闸,兴修斗口,消除了历史上灌排不分的状况,极大地提高了渠道的防洪减灾能力,特别是1972年开工建设的七星渠上段延伸工程、1996年以来实施的宁夏扶贫扬黄灌溉一期水源工程和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开创了七星渠历史新纪元,为高干渠开通,固海同心扬水、红寺堡、固海扩灌等扬黄工程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现已成为卫宁灌区及宁夏中部干旱带三大扬水灌区120多万亩农田的命脉,实现了由自流灌区农业的单一供水向自流灌区、扬水灌区及中部干旱带人畜饮水和生态供水的拓展,为灌区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实现跨越式发展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绚丽华章。

抚今追昔,则感慨万千;放眼未来,乃精神振奋。宁夏水利“北部节水、中部调水和南部开源”治水思路已经确立,七星渠在支撑中部干旱带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美好明天期待着新一代水利人去开拓创造。

治国者以史为鉴,治郡县者以志为鉴。《宁夏七星渠志》全面记述了七星渠的发展史,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七星渠管理处取得的辉煌成就。全志资料翔实,结构严谨,语言朴素,图文并茂,对今后事业科学发展具有资治、存史、教化之作用。

值此《宁夏七星渠志》出版之际,谨作拙序,是为贺。

七星渠管理处原党委副书记、处长和志国

2009年5月 derV9AVT+mqHywJYUcBjYxuOeeIb+JVpxK25tJtiuJ2CeX6+yIFUXyqCZ1tpa3M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