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宁夏七星渠志
本书编委会

序一

七星渠承担着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宁县、青铜峡市3个市、县(区)的9个乡镇,3个国营农场和固海、红寺堡、固海扩灌三大扬水灌区120多万亩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的供水任务,是卫宁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水源工程,更是中部干旱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水利支撑。

这条古老的渠道开凿于汉武帝时期(约公元前100年),距今已2000多年了。古有:“威宁旧有七星渠,荒淤岁久,塍沟圮塞,加以山水自固原奔驰而下,汹涌澎湃,岁为渠患。膏沃之壤,化为荼芜”之云,历代屡有疏浚修治。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七星渠管理处在水利厅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裁弯取直、合并延伸渠口、治理山洪沟道、渠道防渗砌护、水源工程整治等工程的实施,渠道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七星如带山作秀,黄花似锦稻翻浪”的新景象。七星渠百万亩灌域,膏腴之地相连,村落人家鳞次栉比,120多千米长的干渠宛如一条绿色的长龙,蜿蜒在卫宁平原的南缘,甘美的乳汁博泽了数十万百姓美好的生活,绿云金波装点了百万亩灌区如画的田园,成为中卫十景之一的“七星若带”。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七星渠润泽着卫宁平原和中部干旱带的回汉人民,关系着新老灌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伟业。在跨越式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七星渠管理处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水利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发展新思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强化科学管理,拓宽服务领域,为灌区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次新编纂的《宁夏七星渠志》,全面记述了七星渠的发展史,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成就,是一部存史资政、教化交流的可鉴资料,也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作为曾经在七星渠管理处工作过的同志,我甚感欣慰,简书数语以为序。

自治区水利厅党委书记、厅长吴洪相

2009年5月 s0IBxFkQJlyTawHhaJvkr41jbQhUKYkr/FG6Wo0VQ86IjHsSj4stU20IOfadIZF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