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低碳生活

全球变暖的危机

要知道,全球变暖将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巨大、深远的负面影响。

众所周知,南极洲是一片由海洋环绕的大陆,北极则是一片由陆地包围的海洋,随着人们对它们未知的探索与了解,这一两百年,它们受到了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

这几年我们时常看到关于地球南北极冰川融化的消息,而冰川融化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海平面上升,而最明显的也莫过于南极和北极。

英国科学家休顿称,我可以毫不犹豫地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来比喻全球变暖的危害,“全球变暖的利剑就像恐怖主义一样没有国界,它以各种形式在全球各地引发危机,这些形式可以表现为热浪、干旱、洪水和暴风雨”。

面积为3250平方千米,厚200米,重量达到50亿吨的南极洲的“拉森—B”冰架原来是座很稳定的冰架,2002年3月瓦解了。仅仅31天,这个庞然大物就不见了踪影,化成的千万座冰山像羽毛一般漂浮在南极洲东部的威德尔海,超过了前半个世纪冰川融化的总和,这不得不令冰河学家们瞠目结舌。它至少已存在10000多年了,现在它的瓦解给我们以巨大的暗示,告诉我们全球的变暖和海平面上升正在到来,而且紧接着将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更大的破坏。在2007年,由于是“国际极地年”,人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南北极。根据科学家研究表明,极地气温升高的速度是全球平均气温升高速度的5倍,这就使得大量冰川和雪融化,冰层变薄,冰雪区面积开始急剧减小。而冰雪的融化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海平面的上升,仅在过去100年里海平面大约就上升了15~20厘米。

北极冰川正以惊人的速度融化,千年厚冰现在以每10年8%~10%的速度消失,一些极地区域每年的海冰季节已缩减三个多星期。观测发现,极地的冰盖不止越来越少,而且越来越薄。地球变暖所带来的后果在北极也日益凸显。虽然有一些冻结超过两年以上的冰盖还比较难以融化,但数量已经是少之又少。由此科学家们估计,最快到2030年北极就会迎来一个“无冰之夏”。

事实上,我们更应该明白,我们失去的不止是美景,还有生命。现在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快。这种情况如果再继续下去,不出几年,那些藏在大洋里的美丽小岛就将面临消逝的危险。比如印度洋的马尔代夫、南太平洋的瑙鲁,这些曾经是地球家园的璀璨明珠,他们独特的美曾令全世界为之倾倒,他们是不可错过的人间奇景,但是现在我们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正在慢慢消逝。由此科学家们推断,到2100年,海平面将较现在上升3米!到那个时候,一座座的濒海城市将面临灭顶之灾。研究人员在对全世界136座人口超过百万的沿海城市进行调查,目前受到百年一遇风暴洪灾威胁的财产总数相当于3万多亿美元,海平面即使仅仅上升50厘米,到2070年,这一数字也会达到35万亿美元!受威胁人口数量也将从4000万增加到5亿。

近年来,世界各地极端灾害天气频发,持续强降水袭击非洲南部多个国家,引发近44年来最严重的洪灾;印度新德里遭遇近50年来最热天气;强台风“莫拉克”带来的强降水导致中国台湾南部地区发生50年来最严重水灾;澳大利亚遭遇高温热浪袭击,持续的异常高温和干旱,加上人为纵火,引发该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森林火灾;超强台风“芭玛”相继袭击菲律宾东北部、中国海南和越南北部地区,引发洪水……事实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近年的发生已经呈现越来越频繁、强度越来越大的趋势。

由于气温的升高,引起水分蒸发增加,从而使大气中的水汽增多,给大气增加了额外的能量,从而导致大气环流出现异常。在参与大气与地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分子从液态到气态、再从气态到液态转换时会吸收或释放大量的能量,规模之大难以想象。在2005年摧毁美国新奥尔良城的“卡特里娜”飓风,它的破坏力就来自水汽凝结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

地表特别是大洋表面温度如果维持平衡,大气与地表水循环也可以维持基本平衡,进入到大气中的水汽总量及其所携带的总能量就会基本不变,由水汽能量转换所引起的天气波动,无论是波动幅度还是持续时间都会总体维持平衡。天气变化就会显得相对和缓、可以预期,但是全球变暖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个平衡。

目前,人为排放二氧化碳正影响地球各地的气候,地球面貌因此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气候变化比人们原先认为的要糟糕得多。2003年袭击南欧的那种热浪在未来会更为频繁,程度更为剧烈,时间更为持久;热带风暴和飓风强度可能更大,雨量从而大大增加,沿海国家遭遇洪涝等灾害会越来越频繁。

全球变暖的速度使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做不到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气候同样在决定生物群落分布,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和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竞争力。最新研究表明,全球气温本世纪可能上升1.1℃至6.4℃,如果气温上升幅度超过1.5℃,全球20%~30%的动植物物种将面临灭绝;如果气温上升3.5℃以上,40%~7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许多我们熟悉的身影,比如鳄鱼、鲟鱼、鸭嘴兽、北极熊等都会随着这一情况的发生而消失不见。

全球变暖也在改变着人类的健康,人类的健康取决于生存的环境,而全球变暖会导致我们生存环境的改变。使得大量可饮用水蒸发,提高水中污染物的相对含量,造成饮用水极度缺乏,从而加剧由于水污染所造成的痢疾、高烧等疾病的病情。高温造成的洪涝灾害则大大加快了某些靠水传播的病毒的繁殖、扩展速率。

臭氧浓度随着全球变暖而增加,研究显示,某些地区温度每升高4°F,臭氧浓度就提高5%。高空中的臭氧能够反射有害的紫外线辐射,但在低空中臭氧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污染物,它会破坏肺部组织,引发哮喘等相关疾病。

全球变暖会加速对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蚊子叮咬了一个带有传染病毒的人,这种病毒会跟随血液进入蚊子体内大量繁殖,并通过下一次叮咬进入某个健康人体内完成病毒的传播。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蚊子的繁殖速率和叮咬速率就会大大提高,它体内病毒的繁殖和成熟速率也将随之提高。

超高温夺取了很多人的生命。某些地区会出现夏季超高温现象,使得患有心脏病、脑血栓等病人必须在高温环境中做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使体温保持在正常的水平,还有因为高温引发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每年都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这其中以新生儿和老人的危险性最大。

为了避免全人类的悲惨命运,我们必须要控制气候变暖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

地球到现在为止已经46亿岁了,在46亿年前,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新生儿,广袤的土地是她的肌肤,碧绿的树木是她的秀发,湛蓝的河流是她的血液,还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来陪伴她,加上太阳的光辉,地球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家园。

随着人类的进化与文明的出现,人类不再安于现状,开始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对地球进行了粗暴地开发和肆意地破坏。从此,地球光滑秀美的肌肤被破坏得坑坑洼洼,翠绿的秀发被破坏得斑秃脱落,珍贵的血液变得浑浊发臭,酸雨、褐云和灰霾等的产生给人们带来诸多想象不到的灾难,这些都在一次又一次地摧残着我们的地球母亲。

湖泊是酸雨的最典型受害者。酸雨使湖水酸度增加,使湖水粗看上去清澈透明、碧绿可爱,细看则既无游鱼又无浮萍,一片死寂。

酸雨的危害在中国日益加剧。专家指出:“经营了数百年的森林成果看来将在今后几年内丧失,森林正在快速地在中欧消失。”这些都是酸雨的作用,导致森林退化,酸雨还会使土壤酸化,有酸雨存在的地区,棉花、小麦和豌豆等农作物明显地减产。

作为世界三大酸雨重灾区之一的重庆市,因酸雨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亿~6亿元,在重庆市南山风景区,因为酸雨马尾松成片死亡,松针、叶尖枯黄脱落,森林死亡面积已达800多公顷。酸雨对人体和物种生存所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估计。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其次是二氧化碳。土壤、河流、湖泊一旦酸化,就会导致水生、湿生植物的大量死亡,威胁水生动物(如鱼、虾、贝类等)的生存,破坏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从而大大破坏了水系统的生态平衡。酸雨还能直接危害陆生植物的叶和芽,使农作物造成减产歉收,使大量树木死亡。

灰霾的本质是“细粒子污染”,主要是由汽车尾气排放的气体污染物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所形成的“二次污染物”,具备非常强烈的毒性,可在数天之内吞噬很多人的生命,比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或者香港特区经济发达的城市,天空经常是灰蒙蒙的一片,大气能见度很低。这些不是雾,而是灰霾,是大气污染的严重后果。

人类的为所欲为造成了空气污染,空气污染造就了灰霾,灰霾又反过来吞噬人类的健康与生命……

污染到了一定程度,高空就会出现褐云沉积。褐云沉积就是造成灰霾天气的罪魁祸首,灰霾与褐色云团所反映的大气状况有着细微的差别:灰霾天气,是以城市为中心扩大到周围区域;褐色云团则是一个区域性问题,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广大地区乃至全球气候和环境都会产生巨大影响。

灰霾影响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心情,还有大家的呼吸系统。我们每天用来进行生命呼吸的肺,如今已经变成了城市灰霾的吸尘器,而且正在时时刻刻做好“一颗红心,两页黑肺”的准备。中国每年因城市大气污染而造成的呼吸系统门诊病例达35万人,急诊病例680万人,仅这部分损失就占到中国GDP的7%。

据科学计算,一个人每天大约需要吸入15立方米空气,我们每天与空气亲密无间。在中国许多大气污染的大中型城市中,我们每个人永远都是无休无止的“吸尘器”。

英国科学家在2008年宣称:人类只剩下7年时间来拯救地球和我们自己!在这7年中如果温室气体无法得到控制,地球将在2015年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各种灾祸将席卷地球。

现在,水资源的缺少已经成为一个令人非常头疼的问题,目前全世界缺水的国家在日益增加,紧随着而来的是暴力冲突。

英国科学家说,如果人类无法控制有害温室气体的排放,地球将面临自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灾难威胁,一系列灾难性的事件就会不可阻挡地横扫地球。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的最暖气候相差不到1℃,当人类烧光地球上剩下的其他化石燃料时,地球的温度将上升13℃,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当地球温度继续上升时,来自热带丛林的一些杀手病菌也将席卷人类现代化城市。带有疟疾病菌的蚊子将会陆续在英国、欧洲大部分国家和美国大陆上生根和繁衍,目前疟疾每年都要导致全球大约150万人死亡。还有一些其他的致命病毒也将接踵而至——譬如登革热、西尼罗河病毒、脑炎和黄热病等。人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如果失败,那么到本世纪末,就会有超过1.8亿名非洲人死于和气候变暖相关的致命疾病。

到本世纪中叶,如何喂饱地球上的90亿人将给地球和农业带来难以想象的负担。

气温升高还会导致很多人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专家说:“到本世纪中叶,气候变暖将迫使人们离开自己生活的家园,穿越边境进入到邻国,从而引发社会不稳定、种族主义和本土居民的愤恨情绪。”气候变暖还将导致地球上的多个地区——诸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澳大利亚、欧洲南部和非洲大部分地区逐步被沙漠蚕食或沦为干旱地区,好几亿的非洲人将遭遇严重的干旱和饥荒。

在一些科学家的眼里,21世纪早期是“第6次大灭绝”时代的开始。因为地球上生物种类消失的速度,比过去6500万年里任何时候都要快上1000倍。到2050年,现在陆地上1/4的植物和动物都将遭遇到灭绝的噩运,一些物种会永远退出我们的视线。

目前,南北极的冰川正在以令人震惊的速度消失。生活在这一带的生物数量大幅度减少,随时都有可能消失。全球变暖正在演变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巨大的生存危机,人类正面临着集体灭绝的危险,对此如果我们还是漠视不顾,就将成为贻害子孙的罪魁祸首。

2007年联合国报告中指出全世界的十大自然灾害中有九件是因气候异常造成的。地球生态环境正在发生质变,当我们享受物质文明带给我们舒适生活的背后,已经隐藏了巨大的危机。有一本叫《六度的变化:一个越来越热星球的未来》的书,书里说:地球气温每升高1度,就会引起生物和气候的重大变化,气温升高6℃,人类就会灭绝。这不是在吓唬谁,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经就此发出警告:“世界正处于重大灾难的边缘”“我不是吓唬你们,但我确实相信我们已经处于临界点”“时间不多了,希望你们做出明智的决定”等著名言论。

气候暖化造成的灾难迹象越来越明显,如果我们不重视全球暖化现象和地球面临的危机,那么就只有共同走向毁灭。

如果地球毁坏了,所有值得我们骄傲的成就都将化为泡影,我们引以为豪的文明和进步就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的贪婪和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地球永远满足不了我们的需要。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出现今天这种局面,我们应该反思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都已经意识到了环境破坏的危害,而且积极地投入到了“拯救地球”的行动中。

经常有人说:“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环境破坏后悔恨的眼泪”,这也不是在危言耸听,我们是时候该清醒了,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了,我们要痛定思痛、努力保护好地球,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我们自己的生存尽一点力。

在我们生活受到气候变化威胁的时候有一种低碳生活出现了,低碳生活这个名词是从西方来的,低碳的生活方式被很多人看作是西方传来的舶来品。

事实上,它不只是时尚,而是地球向人类诉求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责任。对于我们来说,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能力。只要我们有了低碳生活的态度,就有能力过上低碳生活。低碳生活通俗地讲就是环保生活,就是在生活中减低碳的排放,注意节电、节油、节水,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早些年,我们提倡“新三年,旧三年,缝补补又三年”,那时候显示了一种自身勤俭节约的美德,今天我们倡导的低碳生活则是为了子孙后代,珍惜现有的资源,保护环境生态道德,是更高意义上的美德。生态道德文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民族素质的最根本标志。

开始低碳生活,并不是要我们回到生存条件简单的原始时代,而是要求我们改变以往浪费资源、增加污染的不良嗜好,彻底戒除“面子消费”“奢侈消费”“一次性消费”等生活陋习。我们的生活方式不会因为低碳造成太大改变,也无须付出多少代价,只要我们每天稍稍注意,就可以做到低碳,这就是低碳生活的态度。告别过去那种无节制的生产生活方式,重新过一种对社会、对自我负责任的生活。

生活常识也告诉我们,冰箱内存放食物要适量,放得过多或过少都会浪费电;空调启动瞬间电流较大,频繁开关相当费电;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家庭里一水多用,还可减少水的浪费等。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采取一些很简单的措施,每天就可以减少一半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就能使自己过上低碳生活。

当然,低碳生活也不只是普通百姓的事,全社会都应过上低碳生活,不管你是企业团体还是政府组织。每个人都应当有低碳生活的态度,并自觉身体力行。现在低碳生活中有一个叫作“碳中和”的流行概念,就是说我们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就得补偿多少。最流行的碳中和目前就是用自身植树或花钱请人植树来补偿二氧化碳的排放。现代法治生活中,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其中就包含“绿色经营”的责任。企业要过低碳生活,就得带头削减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努力实现绿色经济。一些公司在信息交流沟通时,通过视频通信会议系统和网络的方式,降低对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碳排放,就是在推行一种绿色商务的崭新理念,所以从现在开始,全社会全人类都应该行动起来,开始节能减排,开始自己的低碳生活。

等到我们未来的生活,就会是另一个模样了,青山绿水,美丽的自然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我们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城市生活。

未来生活里,建筑的外墙不再是纯粹的钢筋混凝土,也不再是冷冰冰、硬邦邦的,而是如中国万科馆一身“土”色,七个“草垛”拔地而起,肩并肩矗立着,“草垛”的外墙是全天然麦秸秆压制的秸秆板。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活于秸秆中,由此制成的秸秆板能固化二氧化碳,起到优化环境的作用。

未来的建筑一般都在屋顶上戴着“帽子”。在低碳屋顶上,是巨大的太阳能光热设备,每小时可提供3000瓦电,不仅能为整幢楼发电,还能与市区电网连通,一旦有富余电源,还可上传电网;“追光百叶”,随太阳角度变化而变角度,既能屋顶遮阳,又提高了室内采光度;房上一角还有一个涡轮式风力发电装置,微风习习,也能发电。

在法国的罗阿案例馆,西侧墙面上有一个“植物墙系统”:植物与墙体之间有一定距离,中间设有空气净化过滤装置,整幢大楼依靠它来除湿和净化空气,暴雨时还能延缓雨水排放,酷暑中避免阳光直射。

法国的阿尔萨斯案例馆,迎面一堵蔓草外墙,向游客绽开“绿色微笑”。这栋建筑最神奇的还不是“绿墙”,而是深含绿意的“水幕太阳能墙”。这面墙从外到内包括三层:外层为太阳能电板,中层为密闭舱,后层是水幕。到了夏天,密闭舱打开,散尽空气,外层太阳电板阻挡烈日的同时,加紧发电,驱动后层水幕加速流动,从而带走热量。同时,水幕太阳能系统像一棵“向日葵”,能跟着太阳转动,充分吸收日光。

当冬天来临的时候,阳光穿透太阳能电板,照进房间,阳光辐射加上光电板所产生的热量,预热密闭舱内空气,给整个场馆披上一床生态的“暖被”。

世博园区许多场馆用的都是环保建筑材料。瑞士馆启用大豆纤维替代水泥砖瓦,既能发电,又便于展出结束后天然降解。宛若冰壶的芬兰馆,里里外外的建筑材料都是一种新型的塑料胶合板,这种材料利用无法被继续使用的纸和塑料做原料,表面坚硬耐磨,内部水分含量低,而且永不褪色。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低碳、生态、环保,是未来城市生活的主题和方向,是人类生活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

增强自我环保意识

“节能减排”,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提高“节能减排”意识,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一起减少全球温室气体(主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意义十分重大。

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自2009年12月7日开幕以来,就被冠以“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等各种重量级头衔。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纵然世界各国仍就减排问题进行着艰苦的角力,但低碳这个概念几乎得到了广泛认同。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在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兴起的时候,大家开始关心,我今天有没有为减碳做些什么呢?

低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对我们来说,生活方式描绘了每个人的“碳足迹”。对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告诉《生命时报》:“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首先,减碳主要落实在生产上,如大力开发水能、核电、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任官平强调,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什么样的人可以算是“低碳族”,“低碳”又代表什么呢?简单来说,“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地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如今,这股风潮逐渐在中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低碳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悄然走进中国,不少低碳网站开始流行一种有趣的计算个人排碳量的特殊计算器,如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的低碳计算器,以生动有趣的动画形式,不但可以计算出日常生活的碳排放量,还能显示出不同的生活方式、住房结构以及新型科技对碳排放量的影响。”

低碳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同时也是人们推进潮流的新方式。但前提是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尽其所能地节能减排。它给我们提出的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同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

“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也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低碳是提倡借助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把消耗的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保证人类在地球上长期舒适安逸地生活和发展。

作为每一个家庭,对社会发展及人类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支柱。因此,我们更应该提高家庭的综合素质,切实了解节能环保的现实意义和重大作用,将每个家庭成员组织起来,牢牢抱成一团,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着手去认识、去改进,将节能环保的主题落到实处。低碳生活是一种经济、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它不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指数,相反会使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

那么家庭污染和社会污染到底哪一个更严重呢?新近研究表明:社会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只占污染源的41%,现代家庭造成的污染却占59%。与社会相比,虽然家庭只是社会的一个细胞,而就污染的危害程度来说,家庭却相对严重一些,已经检测到的有毒有害物质达数百种,常见的也有10种以上。

有一组统计数据可进一步证实家庭污染的危害性:即一个家庭因洗头、洗澡、洗衣服等,一天平均制造200千克废水;一个家庭一天平均要制造1.8千克垃圾,丢弃5个不可分解的塑料袋、2~3个一次性饭盒;一个家庭每天平均使用20克化学用品等。这些污染物和汇流成河的生活废水,每时每刻都在污染着我们的土地、河流和海洋。

据媒体报道,在一项针对2000多个家庭住户样本的室内污染状况调查中,结果显示:50%以上的家庭室内存在着污染,而“罪魁祸首”就是家用电器。更令人担忧的是,在被调查的家庭中,绝大多数还没有意识到家中的家电污染问题。目前家庭中常见由家电导致的污染包括细菌污染、辐射污染及噪声污染等,重则危害健康,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在能源浪费方面,家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多台电视机同时开;电视没看时不切断电源,长期处于待机状态;多个电脑同时用;几十上百瓦的白炽灯同时开好几个;声控灯感应器坏了,灯就没日没夜地亮着;饮水机24小时运作;有的电热户冬天用几个上千瓦的大电炉,眼睛眨也不眨;打开水龙头哗哗一放就是好几分钟,等到热水出来了,才慢悠悠地洗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改掉那些不经意的浪费“习惯”,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举手之劳。

点点滴滴,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正是这样的点点滴滴,使居民区能源浪费现象显得相当突出。检查我们的行为,司空见惯的“无意识浪费”,在家庭生活中浪费掉的宝贵能源实在太多了。习惯成自然,且有很多浪费现象是人们长期养成的习惯,又习以为常,因此在节约家庭能源方面考虑得不多。家庭节能环保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很容易进行,做好家庭的节能环保工作,不仅节约了资源,也为家庭节约了一定开支,一举两得。

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面对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日益短缺的现实,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拯救地球、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少睡懒觉

有的人错误地认为,多睡有益健康,尤其是有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所以一有机会就赖在床上不起来,使睡眠时间大大超过需要,从而养成一种不良习惯。据研究,长此以往,将有损于身心健康。

现在,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和工作都十分紧张,充足的睡眠是人体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也是解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所必需的。人的生活规律与体内激素分泌是密切相关的,对于那些生活及作息有规律的人,下丘脑及脑垂体分泌的许多激素,在每天早晨至傍晚相对较高,而夜晚至黎明则相对较低。如果平日生活比较有规律,逢节假日贪睡,那么很有可能扰乱体内生物钟的时序,激素水平就会出现异常波动。结果,白天激素水平上不去,夜间激素水平下不来,使人的大脑兴奋与抑制失调,从而导致夜间久久不能入睡,白天心绪不宁,疲惫不堪,而且还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感染病原体,诱发多种疾病,因此必须注意睡眠时间的均衡,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经过一个晚上消化,腹中空空,已出现明显的饥饿感,胃肠道准备接纳、消化食物,并且分泌各种消化液。这时如赖床不起,势必就会打乱胃肠功能的规律,时间一长,胃肠黏膜将遭到损害,从而容易诱发胃炎、溃疡及消化不良等疾病。

清晨,卧室内空气都较为混浊,经相关测定,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细菌、霉变和发酵颗粒、二氧化碳气体和灰尘等,非常容易损害呼吸系统,诱发感冒、咳嗽、咽喉炎及头昏脑涨等症,时间长了,还可损害记忆力和听力。因此此时赖在床上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人在床上躺着,尤其是入睡后,新陈代谢就会降低,能量消耗减少,特别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营养丰富,如果睡觉时间超过正常需要,那么就会使体内能量入大于出,并以脂肪的形式堆积于皮下,这样不用多少时间就会成为“小胖子儿”。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青少年身体过胖有较大潜在危险,成年后所发生的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肢体畸形等均与此有着直接关系。

专家还发现,睡眠过多也会引起疲倦。有不少常感到疲倦的人,并非有病或睡眠不足,而是睡眠过多所引起的。睡眠过多而感到疲倦的人,如果减少一些睡眠时间,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就可以使人入睡加快、睡眠加深,这样也就会消除疲乏无力的感觉。

那么,睡眠过多为什么会影响精神和体力呢?这是因为在睡眠时,血液循环减慢,养分和氧气对脑的供应大为减少。一旦睡眠时间过长,脑细胞就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养分,因而活动能力减弱。而睡眠一旦过多,又使肌肉、筋络组织的活动减少,肌肉从血液得到的氧气和养分也少,因此会变得松弛无力,自然就感到疲倦。

简单点生活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思考着到底该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活法。事实上,现在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已经从物质转移到精神,提醒我们在繁华都市里不停奔忙的同时,一定要驻足关注一下自己的生存状态。

如果说生活质量取决于经济条件,这恐怕脱胎于人们的固有观念。然而生活质量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基础,更主要的则是取决于人们的心灵。

现在有一个流行词——纯净。与纯净相对的是繁复、烦琐、铺张、杂乱等,可见,纯净并不单纯是简单的意思,同时它涵盖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更有动感。

可是现代的人们,生活却逐渐由纯净走向了繁复——生活程序上的繁复、生活态度上的繁复、心态上的繁复。正是这种繁复的活法,使人们逐渐开始追逐享乐,追逐那些华而不实,追逐奢侈……

事实上,人生在世,不过百年,我们的生活原本很简单,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辛勤地劳动,和谐地生活,人类就是这样度过了千万年。所以说回归纯净生活,是一种理智的生活态度,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实际上,纯净生活就是不为那些名利所累、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做到心胸豁达、心态淡泊、并且宠辱不惊。

现在有很多人总感觉活得太累,心累比身体上的累更甚,因此总想出去躲一躲,暂时逃离这个世界。其实根本原因就是想事想得复杂了,做事做得复杂了,同时把世界看得复杂了。

当有些人还在追求名牌轿车、山珍海味所带来的虚荣和奢华时,可是新一代却在搭乘大众运输工具、吃绿色有机食品、穿棉麻天然织物、使用一些二手货品。

不可否认,当前,经济状况依然是决定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但绝非决定生活质量的最关键因素。那么,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文明科学地进行消费,充分享受绿色生活带来的乐趣。不是用拥有物质的多少来判定自己是否真的快乐,而是以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使自己快乐。区别于其他人群的心态和生活方式,从而表现出独特的价值观,把生态与身心健康放在名利之上。正是因为这种理想,注定只有回到最自然最纯净的生活状态,才能有相知的喜悦。

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开始追寻与实践这种纯净的生活方式,这种新的“活法”能够让人类健康、快乐而可持续地发展,并且让许多人找到了真正优质生活的真谛。

下面是纯净生活的绿色箴言:

1.释放属于自己的时间

多抽出些时间做对你而言重要的事情,少做一些没用的杂事,并且腾出时间做最喜欢做的事情;花时间和自己爱的人相处,而且还能在生活中找出几件比这更甜蜜的事。

2.控制自己的购买欲

假如你能控制或摆脱一个物质主义者的消费习惯,那么你会很少对某些东西感到狂热。这条箴言会令你避免沦落为一个物质主义者和消费狂。

3.拥有一些独处的时间

独处就能使自己内心平和,真正安定平静下来。

4.要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可以保持你对生活的敏感度,并且灵敏地感知自己的成长和内心的变化,从而使其身心受益匪浅。

5.学会开慢车

有人在驾驶时总是会气急败坏地按喇叭催促前面的人。那么把车速放慢不仅可以使你的出行更安全,而且为你节省汽油,还可以使你的内心不在那么烦躁。

6.使自己生活条理化

在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毫无条理的原因就是,我们对生活从不进行规划。

7.时刻保持镇静状态

如果一件小事就使你倍感恼怒和烦躁,那么你的生活就不会“绿”了。学会释放,并且保持镇静的状态。

8.过有规律的生活

只有简单规律的生活节奏才是简化生活的关键。

放慢生活节奏

红袖在每天早晨一进办公室的时候,就会给与自己合作的客户通通打一遍电话,尽管在前一天下班前,她已经跟所有的客户都电话沟通过了。红袖办公桌前面的隔板上永远都贴着一张工作计划表,未来三天之内所要处理的工作,都被她清楚而详细地罗列出来。她会每天重写一张,然后将能想到的计划补充上去,哪怕是晚上突然想起来,她也会马上趴在被窝里将计划写完。

如果朋友给她打来电话,她总会不停地说:“我很忙,太忙了,有时间再打给你。”事实上,并没有几个朋友能等到她的电话,之后她往往就会忘了打。等到了周末,红袖也许会偶尔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和朋友,朋友问她为什么老不接电话,她通常还是那句老话:“我忙死了!”聊不了几句,红袖铁定要把话题扯到工作上,然后问朋友能否给自己介绍几个客户,通话或者聚会经常会在她的这种“工作式聊天”中不欢而散。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假期,可假期第一天她就觉得自己心神不宁,红袖本来计划要好好休息的。抚平这种躁动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每晚睡觉前浏览自己的工作计划表。

结果最后红袖只好去看心理医生,“放松是一种什么状态,我反倒不记得了。一旦没了压力,生活好像也就没了意义,反而觉得自己好失败好没用……”红袖这样说。

像红袖这种被湮没在重重任务之中而不能自拔的症状,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压力上瘾症”。压力之所以会让人产生“上瘾”的反应,是源于压力的“魅力”,人们都渴望“被需要”的感觉。事实上,没有人能够在压力之下活得轻松愉快,长期生活在压力之中,那么身心健康必然会为之付出很大代价。

为了让自己的存在显得更加重要,于是人们总是把日程表排得满满的,并乐此不疲地筹划着下一个工作计划。如果让“压力上瘾”族放松下来,并且好好休息一段时间,那么他们心里就会产生一种罪恶感。即使找不到产生压力的理由,他们也会没事找事,而且把小事夸大,使之升级到“高度紧张”的状态,还时不时给自己制造压力,否则心里就会产生失落感,好像自我价值没有得到一个充分实现。这样的人往往认为做得越多,就代表着人生越成功、生命才更有价值。

那么,这种“压力上瘾症”到底该如何缓解呢?

压力只是来自于外部世界,其实压力往往更多源于自己内心。首先我们得明白,即使你停下来,世界仍然会安然无恙。当你意识到自己压力成瘾的时候,那么就不妨立刻放下手上的工作,给自己几分钟的时间,并且心中默念“我不做,看看能把我怎么样”。几遍下来,你就会发现,情况好像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糟糕。

巨大的压力往往来自于把一些遥远或是次要的事情都搬到眼前,并且逼迫自己必须快速做完。“杞人忧天”也是产生压力的一种心态。例如,下个月出差需要的材料,非要在今天晚上准备齐全吗?

其实失误或者失败,与快乐、成功一样,都是自己心灵上的一种收获。

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从不失败。如果不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那些失误,也就永远无法停止给自己施加压力。学着帮自己放松,重拾那些被搁置已久的爱好,结识新朋友,陪家人出去郊游度假,并且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再强大的人也要学会进行倾诉,让关心自己的朋友为自己分担一些烦恼与忧愁,这样才不至于让自己孤身在压力的泥沼里并且越陷越深。

下面给大家说一下释放压力的“绿”通道。

1.简化目标

与其同时定下很多目标,那样看起来只会徒增压力,还不如只定一个目标,这样可使你更容易成功。人如果集中全部精力在唯一的目标上,那么就会加大成功的砝码。

2.找到适合自己的情感宣泄方式

不管是写作、绘画、跑步、跳舞、游泳,还是其他什么爱好,我们都需要情感的宣泄,只要找到这样一种方式就会令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3.一次只做一件事

想同时完成很多事情的人,只会比别人更加紧张焦虑,这样反而没有效率。所以,每次只尝试专心完成一件事情就好。

4.远离广告

那些广告的本质就是用来激起人们消费的欲望。减少接触广告的机会,不管是那些印刷品,还是电视里的或者网站上的。这样有助于保持自己的淡泊心态。

事实上,把档案一堆一堆地叠起来并不会起到什么作用,翻找起来反而更费时间,只有真正奏效的文件系统才会帮到你。

合理作息

在劳累一天之后,人们晚上需要放松一下,打牌、逛街,或者呼朋引伴去酒吧、夜店……快乐的夜生活于是就这样开始了。

健康专家认为,人体如同田地,因而也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藏指的就是人要养精蓄锐,晚上十点之后,人的血气相对衰竭,这时应该好好休息,如果经常深夜还在外面娱乐,那么久而久之,不仅不能放松,还会导致生病。

夜生活再快乐,也不能以自己的健康为代价,只有绿色的生活方式才是保持最佳身体状态的正道。因此,健康专家建议,“绿色生活”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合理膳食,并且保证充足的睡眠;夜生活有节制,注意保持生活规律;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特点的运动并加以坚持;学会调整情绪,学会减压,定期体检。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好处绝对是显而易见的,那么你的身体一定能够很快体会到。

有些人的生理时钟或许习惯了夜生活,也没有感觉到什么不适,但这是一种“伪健康”现象。都市中有一种流行病症叫作“夜生活综合征”。其症状表现为神经功能紊乱、视力障碍、胃肠功能失调等。

事实上,正常的生理节奏已经被夜生活所打乱,各种潜在的健康隐患随时会给身体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根据调查,那些长期沉浸于“夜生活”的人群中,84%的人有浑身酸痛、无力、头晕眼花、肩颈、僵硬、手足麻木等一些不良症状;76%的人自我感觉免疫力下降,易感冒、咳嗽、发烧,容易腹泻,生病后身体恢复速度越来越慢等;74%的人记忆力衰退、健忘、反应迟钝、精力不集中、脱发、失眠等。

健康的关键在于一切顺应自然,最佳起床时间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固定值。每天太阳升起时,人体的生理时钟就会给身体发出指令,于是交感神经开始兴奋,这时就该起床了。随着一年四季太阳运行规律的不同,那么起床时间也应有所变化,春天和夏天应该晚睡早起,秋天天高气爽,应该早睡早起,而到了冬天则应早睡晚起。

赖床是很多人的顽固习惯,有很多人总是不能按时起床,并且昏昏沉沉地在床上赖好久,造成起床后脑袋混沌一片。所以,专家建议,一醒来就应该将台灯打开,或者拉开窗帘,让光线洒进房间,这样有助于调整生理时钟,并且促进大脑清醒。但是起床时动作不要太迅猛,应躺在床上,先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5分钟后再起来,否则就会导致血压突然产生变动。对大多数人来说,8小时的睡眠时间一般是最好的。平均尽量别低于7小时,否则每少睡一小时,那么死亡率就会增加9%。在一天之中,人清醒和睡眠的时间比例应该是2:1,因此,无论几点起床,保证充足睡眠才是最重要的。

多晒太阳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全世界都头疼的健康问题,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是胸、腰椎、髋骨、腕部,而且从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来看,通常女性比男性高很多。众所周知,骨质疏松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疾病。一旦患了这种疾病,那么骨折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根据调查,女性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是男性的2~3倍,而髋部骨折一年后的死亡率则高达12%~20%。如果女性一旦发生过一次椎体骨折,那么再次发生骨折的危险就会增加2~4倍。

适当进行“日光浴”是预防骨质疏松最好、最“绿”的方法,当然,晒太阳应根据肤色、地区、季节、时间,因人而异,通常来说,一天至少要有一个小时接受阳光照射。

骨质疏松一旦发生,几乎就不可能再恢复正常的骨结构,因此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一般人们对日晒有一个认识上的误解,以为就是非得直接在阳光下晒,其实只要你在户外,哪怕是在树荫下或者看不到太阳的情况下,都能够接受到太阳的照射。所以,如果只是短时间在户外活动,又不是太阳暴晒的情况,那么不必太过于刻意去遮挡阳光,这样皮肤就不会晒黑,同时也促进了钙质的吸收。

一天之中最适合晒太阳的时间一般是早晨6~10点,这段时间阳光中的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此时晒太阳可以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而且下午4~5点也是晒太阳的好时段,此时晒太阳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并且促进骨骼正常钙化。不过夏天日照时间较长,下午四五点钟正是热浪滚滚、日光灼人的时候,因此晒太阳的时间可以适当延后一些。

尽量减少使用空调

现在,空调病成了都市病之一。夏天,白天骄阳似火,夜晚闷热难当,如果不开空调实在受不了。空调一开,凉风习习,感觉很畅快,因此很多人都依赖空调,不过,空调吹多了,就得了空调病。其症状是轻则头痛、头晕、打喷嚏、流鼻涕,重则发烧、腹泻,甚至有一些人还会患上面部神经麻痹、脑血管疾病等。

通常来说,凡是与空调有关或由空调引起的相关疾病,都可以称为“空调病”。

在医学上,目前还没有“空调病”这个名词,与其说这是一种病,倒不如说是一种社会现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空调病”的泛滥呢?首先就是温差过大。人们从室外的高温下进入空调屋,温差过大,就会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极易引起感冒。空调房间里常常都是门窗紧闭,空气长时间不流通。开着空调虽然凉快,但室内空气浑浊,在这样的环境下久待,人也极易生病。而且,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下,人体会失水过多。有人觉得,在阳光下流汗才会使水分流失,其实在空调房间里,身体的水分也在隐性蒸发。有时在空调下人会觉得非常渴,其实这时身体已经严重缺水了,因此时时补水是必不可少的。

不想得空调病,就要以防为主。人的体温对温差在6℃以内的温度变化可以调节自如,一旦超过这个范围,就有得病的可能,因此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不要把空调的温度调得太低。要注意给身体进行保暖,膝盖、小腹、腰等身体部位对冷气比较敏感,要注意用衣服进行覆盖。要注意换气,一般做到每天开窗透气30分钟以上。出汗后进入空调屋,应先擦干汗水,并脱掉汗湿的衣服,不要离空调太近,而且不要让冷风直接吹在身上,大汗淋漓时千万不能贪凉直接吹空调。

有一个好方法可对抗空调病:将芹菜洗净切段备用,在锅里放入凉米饭,加水煮,米变黏后,就可加入芹菜,稍煮后,加香油和适量的盐即可。

那么,芹菜为何能对抗空调病呢?这是因为芹菜中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一些微量元素、蛋白质、甘露醇和食物纤维等营养成分,在那些密闭的空调房间,人体的内热无法排出容易致病,而芹菜具有清内热的功能,并且能促进胃肠蠕动,这样有助于去除暑热。

对抗空调病,喝粥是一种很好的补充营养的方法。

在那些封闭的空调环境里,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和泌尿系统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而夏天人们食欲减退,饭量变小,也会限制营养的吸收。但是为什么粥里面还要加香油呢?

香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营养价值非常高,具有促进细胞分裂和延缓衰老的功能,而且常喝香油对声音嘶哑、慢性咽喉炎也能起到良好的恢复作用。久坐不动的上班族易发生习惯性便秘,那么适当吃点香油,就能润肠通便。

尽量少上网

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曾经做过一次社会调查,其结果显示有超过1/8的美国成年人都有网瘾。有2581个人接受了这次调查。在这些人当中,68.9%的人经常上网,13.7%的人宣称无法忍受连续几天不上网。在说到为何沉溺网络时,有8.2%的人说,上网可以使他们远离现实,从而改善情绪;5.9%的被调查者承认,他们的人际关系因为过度迷恋网络而日趋紧张;12.4%的人承认自己的上网时间长于实际需要;而且有超过12%的人认为有必要缩减在线时间,但真正尝试这样做的人仅有8.7%。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网络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患上“网络综合征”的人群数量竟然如此庞大,由此不难看出,它俨然已经成为危害公众身心健康的一大顽疾。据专家预测,染上不同程度网瘾的人的数量在未来的日子还会不断地向上攀升。

“计算机族”因为长时间面对计算机,精神容易疲倦,长时间的疲劳状态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过于紧张,从而出现头疼、头晕、情绪低落、失眠、心悸、多汗、厌食、恶心等一些症状。据统计,有83%的常用计算机者经常感到眼睛疲劳,63.9%的人肩酸背痛,56.1%的人剧烈头痛,54.4%的人长期食欲缺乏。最要命的是,计算机辐射线常年累月地在身体里蓄积,也会对血液系统造成一定的伤害。

过度沉迷网络会给身心健康带来种种不良影响,这其中包括睡眠时间不足、运动量太小及社交能力下降等。所以专家大力呼吁,要人们缩短每天坐在计算机前的时间,多安排户外活动,为神经系统缓解压力。平时要坚持做一些运动,以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体能。在长时间上网后,可以平躺在床上,全身放松,将头仰放在床沿以下,从而缓解大脑供血供氧的不足。还可以用枕头垫高双脚,平躺在床或沙发上,以帮助血液回流,减轻双脚的水肿,并且预防下肢静脉曲张。在上网过程中,应该经常站起来伸伸懒腰,舒展一下筋骨或仰靠在椅子上,并且双手用力向后伸展,从而放松一下紧张疲惫的腰肌。

在使用计算机时,最好把显示器调整到比眼睛平视低10~20厘米的高度,这样可降低眼睑上提的机会,除了要让眼睛多休息外,而且还要经常滴几滴保湿眼药水。

多吃对眼睛有益的一些食物,如鸡蛋、鱼类、胡萝卜、枸杞子、菊花、芝麻、动物肝脏等。

每天应远离计算机1小时,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使用计算机后,一定要认真洗手。鼠标和键盘上面有很多细菌和病毒,它们会给健康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茶叶中的脂多糖有抗辐射的作用,因此饮茶能降低计算机辐射的危害。

节约用水

水是生命之源,滋养万物,洗濯万物,为世界带来洁净。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爱干净”可不等于“用水多”,只要有心,就会发现节水的方法有很多,当然,注意节约用水不但是节俭美德,而且还是环保美德。

以下列举一些具体方法可以供参考:

1.一水多用

不要让那些还有使用价值的水白白流进下水道,要让每一滴水都能得到充分利用,这点在生活中很容易做到,比如可以把洗完衣服的水留下来冲马桶;用淘米水、煮面水洗碗筷,节水的同时还能去油;用洗菜水来浇花;用洗脸水来洗脚,然后再冲马桶、拖地板等。

2.在洗衣服的时候,水可反复使用

通常,洗衣服的耗水量是家庭用水中的“大户”,衣服最好不要一件一件地分开洗,在用洗衣机时,如果衣物量过少,那么衣服在里面漂来漂去,互相之间就会缺少摩擦,洗不干净还浪费水,这时不妨多积攒一些脏衣服一起扔进去,当然,如果不怕麻烦,将漂洗的水留下来洗第二批衣服,这样一次至少可以节约30~40升水。

3.正确洗盘子、碗

洗盘子、洗碗这些家务事,看似琐碎细小,但是其中的节水门道却不小。下面的一些小诀窍,就会让你在刷洗盘子时,可以大量节约用水。

一般人们认为,洗盘子前先用水泡一会儿刷得更干净。事实是这样既不能除污,又不能除菌,而且还白白浪费水。刷洗前用湿抹布擦擦盘子就行了。

煮饭时那些切下来的黄瓜头和胡萝卜头不要忙着扔掉,用新鲜的黄瓜头和胡萝卜头先擦一遍盘子,就能擦掉一些油污,然后再用水来洗,那么这样一年至少能节约18千克的水。

不少人有在盛满水的盆中漂洗碗盘的习惯。不流动的水不可能一次性就将其漂洗干净,需要反复多次地洗,这反而会非常费水。不如直接将盘子放在流水之下,漂洗一两次就能将洗涤剂冲净,这样用水量还不到一满盆水。

4.在洗澡时,不要让水白白流淌

通常来说淋浴比盆浴省水,如果十分喜欢盆浴,那么可以使用节水浴缸,它使用的是循环水而且容积小。很多人在淋浴时喜欢让水自始至终地流着,这是最费水的一种行为。应该选择流量低的莲蓬头,先从头到脚把身体全部淋湿,涂沐浴乳的时候关上莲蓬头,最后再一次性冲洗干净。如果家中多人需要洗澡,那么应该一个接一个地洗,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热水流出前的那些冷水流失量。

5.尽量减少马桶冲水量

如果你家里冲水马桶的水箱容量较大,那么可以在里面放一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一个大可乐瓶的容量是1.25升,因此这一小窍门每次可以节约1.25升水。或者将水箱里溢流管上的扇形支撑架降至离球阀2厘米处,这样就能够控制水箱出水。

6.一周至少吃一次素

吃素也跟低碳有关系,这是因为饲养牲畜所用的谷物需要大量的水来灌溉,因此不吃肉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省水。每周只要少吃一盘肉,改用素食来代替,那么就能帮地球节省水资源。

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在目前践行绿色生活的人中,最彻底的毫无疑问是俄罗斯富豪斯捷尔利科夫。这位亿万富翁卖了自己的豪宅、房车、游艇和私人飞机后,就带着家人迁入莫斯科南部的一个森林中,一家人住在没有电和燃气、方圆几千米内没有人住的小木屋里,然后过起了“原始人”一般的生活。当然在生活中像斯捷尔利科夫这样极端的人是很少的,大部分人追求的是一种相对充满绿色的生活,虽然生活在繁华的大城市,但依然在心中吟唱着一曲曲田园牧歌。

斯捷尔利科夫蓄着一脸大胡子,穿最朴素的衣服,晚上用蜡烛照明,烧木头取暖,出行乘坐马车,一日三餐吃自己做的那些粗茶淡饭,靠养猪、鹅、羊维持生活,环保到令人难以想象甚至无法理解的地步。要知道,环保不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事,而且也不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作,不需要我们都变成斯捷尔利科夫那样狂热的环保追随者。事实上,只要心中有片绿茵,珍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做点切实的事情,那么生活自然就会慢慢鲜活、并且充满绿色。

“如果你每天都在使用免洗筷子,而且吃饭时不停地使用餐巾纸,刷牙洗脸时任自来水哗哗流淌,那么请你花二十一天时间,来尝试养成一个良好的环保习惯。”这是环保人士提出的一项倡议。

所谓“二十一天效应”就是指:如果人们能在二十一天里重复某种行为或想法,那么这种行为或想法很可能就会变成属于自己的习惯,这种心理改变行为习惯的方法,对于我们践行环保来说特别有意义。

如果你平时想努力培养环保习惯却总有些力不从心,那么不妨尝试一下这种“二十一天效应”,直到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以下几种低碳生活方式我们应该要做到:

1.出门购物,尽量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还可以擦洗玻璃,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玻璃清洁剂。

3.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洗脸、洗去含油污的餐具、擦家具、浇花等。干净卫生,天然滋润。

4.浸泡过后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又能帮助改善睡眠;还可以用来洗碗、手工皂的原材、晒干后可吸异味。

5.用过的塑料瓶,把它洗干净后可用来盛各种液体物质(也可以盛放一些豆类)。

6.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自带餐具,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用过的面膜纸也不要扔掉,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

9.尽量不使用冰箱、空调、电风扇,热时可用蒲扇或其他材质的扇子。

10.夏天开空调前,应先打开窗户让室内空气自然更换,开电风扇让室内先降温,开空调后调至室温25℃~26℃(最好26℃以上),用小风,这样既省电也低碳。

11.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电力。

12.食物废料、残渣,可以用作肥料用。

经过手工DIY的再创造,你会发现原来废物也是宝,这样的家居环境健康且充满了创意的小欢乐。

“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细节的改变证明:气候变化已经不再只是环保主义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是一种理想了,而是一种“爱护地球,从我做起”的生活方式。

还有一些不容易注意的几点:

1.旅游观光区,避免接触海洋生物,会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2.用节能灯替换60瓦的灯泡;一旦不用电灯、空调,随手关掉。

3.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电脑电源;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手机充电插头。

4.每天使用传统的发条闹钟,替代电子闹钟。

5.尽量少看电视。建议多看书,既节电,又可以增长知识。

6.选择晾晒衣物,避免使用滚筒式干衣机;用在公园等适合跑步的空气清新的地方中慢跑取代在跑步机上的45分钟锻炼。

7.使用电脑时,尽量使用低亮度,开启程序少些。

8.用剩的小块肥皂、香皂,收集起来装在不能穿的小丝袜中,可以接着用。

9.尽量在出行时选择步行或骑脚踏车,即低碳,又健康。不开汽车而改骑自行车或步行。

10.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放得过多或过少,都费电。食品之间留10毫米以上的空隙。

11.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暨2007年诺贝尔奖得主帕乔里博士(Dr.RajendraK.Pachauri)表示:“不吃肉、骑脚踏车、少消费,就可以协助遏止全球暖化”。他说:“这是IPCC早先不敢表达,但是我们现在必须公诸于世的概念。”他呼吁全球民众,“请少吃肉!肉食是排碳量极大的产品。”

12.少买不必要的衣服。服装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节能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13.少坐飞机,飞机从停机坪上升到空中所排出的二氧化碳等于3600台汽车的排放量。

14.减少使用塑料物品,塑料废物到垃圾处理厂及堆田区,一般需要20~30年才能被土壤稀释及完全氧化。泥石流、土地下沉等问题并不是自然现象,而是人为造成的,请爱护我们的土地,爱护地球。

15.旅游时,请自带清洁用品,减少更换被铺的需要,因酒店每次回收的毛巾、被单、床铺都需要用大量的水和清洁剂来清洗,造成水质污染。一次性的洗刷用品都要经历回收、再造的过程,其产生的废物及废料需要地球好几十年才能氧化掉。 xwg2m6i8fEfSbGwHahFDiRAXTQR1ceKM+49Plwr3BickhKcWCb+Y/4UqkgR1E3S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