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路政执法中的名人

——记宁夏公路管理局固原分局沈涛

沈涛简介

沈涛,男,汉族,出生于1964年10月,宁夏石嘴山人。1980年10月参加工作,2000年调入宁夏高等级公路管理局从事路政执法工作,现为宁夏公路管理局固原分局固原路政大队队长。他是清障救援的行家,是善于钻研、大胆实践的机械维修者。他先后被自治区评为“2007年感动宁夏人物”、“2007年十大法治人物”、“2007年十大杰出青年”。2008年被评为自治区第三届十大法治人物、自治区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第五届宁夏优秀青年卫士,是“建国六十周年感动全国交通人物”之一。

当你在寒冷的冬夜被困高速公路,他会为你送杯热水;当你突遭车祸,他会将你抱离死神;当你旅途中遇到困难,他会伸出援助之手。这个人就是被人们亲切地誉为“宁夏高速公路清障救援第一人”的大个子队长——沈涛。

沈涛,出生于1964年10月,1980年10月参加工作,2000年调入宁夏高等级公路管理局从事路政执法工作,现为宁夏公路管理局固原分局固原路政大队队长。提起沈涛,身边的人们都竖起大拇指称赞他。

救死扶伤见真情

他不是战士,却随时待命出发;他不是医生,却时常救死扶伤。交通事故的清障往往伴随着抢救生命。2004年4月17日早晨6点多,距银川收费站不远,一辆拉运鲜花的河南货车与前面一辆拉运面粉的车辆相撞,司机与货主都卡在车里,血肉模糊,动弹不得。沈涛驾车巡逻至此,他立即采取措施,请过路司机帮忙,撬开挤扁的驾驶室,救出两人。120救护车赶到后,经过抢救二人脱离了危险。医生说,如果耽搁时间再长的话,伤者会因流血过多而死亡。

2006年1月20日凌晨3时许,京藏高速公路1232公里处,一辆大货车被同向行驶的货车追尾,翻下路基,车体严重变形,副驾驶员当场死亡,驾驶员卡在车内痛苦呻吟。沈涛赶赴现场,迅速将受伤严重的驾驶员小心翼翼地抬出驾驶室,为伤员的救治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2006年10月16日下午,京藏高速1258公里处,一辆货车翻在路上,清理现场需先卸货、再清拖。沈涛正帮驾驶员往公路外卸货,一辆大货车失控冲了过来,缺乏驾驶经验的司机不知所措地大喊,沈涛急忙闪身,只听“嗵”的一声巨响,冲过来的车把事故车碰撞后,又撞上前面行驶的车辆。沈涛惊出了一身冷汗,幸亏闪的快,否则自己不知会成为什么样子。那辆车的驾驶室顿时变形,司机和乘车人被夹在其中,一人当场昏迷,一人哭声凄厉。发动机还未熄火,漏着油,车体很烫,随时都会燃烧,沈涛全然不顾,迅速进行抢救,把俩人抱了出来。

自走上执法岗位以来,记不清有多少在事故中受伤的人,经沈涛有力的臂膀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记不清有多少不幸遇难的人,用沈涛温暖的怀抱安放在安静的地方。清障救援中,制服常常被沾得血迹斑斑,衣服也常被刮破。以前,妻子不知道他究竟做什么,后来知道他常抱死人,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敢靠近他。尤其是妻子在给他洗衣服时,看到衣服上的血迹就恐惧,但考虑到丈夫工作的辛苦,妻子只能硬着头皮去洗。

沈涛常说:“救护车离得远,要是干等着他们来救,会耽误事的,抢救生命就在一分一秒。虽说我们不是医生,但把人先从事故现场抢出来,可以为保住生命争取时间。”

奉献中积累经验

沈涛与灾害较量,与死神赛跑,清障与救人哪个都毫不懈怠。

2002年12月25日,一场大雪,气温突降,许多车辆抛锚,沈涛和队员车伟,在高速公路中宁县境内一路救援,忙活了一天,黄昏时,接到上级指令连夜赶往惠农。沿线圣诞的夜景他们无心观赏,圣诞节家人的团聚他们无法实现,清障任务十万火急。晚10点多,到沿线查看清障救援工作的领导和记者到达现场后,见到二人躺在故障车下冰凉的雪地上,冒着危险松开刹车分泵螺丝,司机不知道冻得躲在哪里,把车扔下走了。看他们俩冻得话都说不出来,领导和记者感动的不知说什么,要带他们去吃点东西,急着清障的他们说不饿,等清完了再安心吃饭。领导理解他们的心情,立即到距现场2公里的红果子收费站提来热水,让他们先喝点暖暖身体。等把那辆车拖到安全处已是半夜3点多,他们才回到大队,吃了碗方便面。

2006年2月18日至23日,正值春节,冰天雪地,沈涛所管辖区公路连续发生83起交通事故。他和他的队员无法与家人团聚,都坚守在路上,连续救援了5天。看到司机们又冻又饿,沈涛买来方便面,提来热水,让司机们吃,受到帮助的驾驶员们感动地说,宁夏路政人的热心服务使他们终身难忘。

在多年的救援中,沈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重大事故现场,人们对一些伤者、死者和翻在路上路下的车辆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手时,沈涛总是冷静思考,凭借经验,想出“高招”,对事故现场进行快速、及时清理。在2004年11月10日晚的一起交通事故中,追尾车辆驾驶室及两具尸体牢牢地挤贴在被追车辆的厢体上,如按常规拖拽被挂的驾驶室,挤在里面的尸体将无法取出,沈涛采取将前车车厢与被挂部分固定,他边动手,边指挥其他同事很快将夹在车内的两具尸体取出,这样的情形,让队员们讲,简直太多、太多……

他不但是清障救援的行家,也是一位善于钻研、大胆实践的机械维修师。2005年10月底的一天清晨,清障车驾驶员罗师傅,驾驶执行任务的奔驰牌清障车刚进入收费车道就出现乱挡,在家中休息的沈涛被叫回队上。银川某修理厂的专业技术人员也无法修理。询问生产厂家,厂家说根本不可能出现乱挡,就是乱挡,专业维修人员也只能在一两天后赶到。咨询使用过奔驰货车的兄弟单位,答复也是未遇到过此种情况。路上的故障车辆还等着清拖,眼看天黑下来,心急如焚的他决定同另一名清障车驾驶员王维华打开变速箱,看看究竟。自晚7时30分开始至11时,经过仔细检查、分析,找到了乱挡的原因,将故障排除。清障车出现乱挡后,经咨询修理人员,他们认为得花几万元才能排除故障,结果,他们仅买了一桶机油就解决了问题。从那以后全区清障车出现类似问题,人们就想到了他。

注重宣传倡清廉

沈涛参加路政执法工作以来,救助的伤亡者无数,但最触目惊心也最难以抹去记忆的就是2003年5月14日石中高速公路叶盛段,一名10岁左右的男孩翻越护栏横穿高速公路时,被一辆急驶的汽车碾压致死的事件。倒在血泊中的孩子,肢体断裂、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听着孩子家人撕心裂肺的哭声,这个身高1米92的魁梧汉子也跟着哭了。一个幼嫩的生命就这样去了,而且是以这样一种让人难以接受的方式去了,同样身为父亲的他,那一刻心像被针扎般疼痛。他下决心要尽他所能减少这种事故的发生。事故提醒他要加强对中小学生、沿线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教育。沈涛和队友们走访了辖区的数十所学校,和他们建立了联谊关系,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学校为学生们讲解交通安全常识,并与学校联合,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活动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将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宣传到了孩子们心中。他还带头捐款,为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上学。时间长了,他渐渐成了孩子心中的“头头”,孩子都亲切地称他为“大个子叔叔”。

面对金钱的诱惑,要想真正做到“不为金钱所动”却不是件容易的事。2004年7月16日早晨,沈涛在巡查中发现京藏高速1228公里(叶盛段)处,有20多块护栏板被撞,肇事车辆逃逸。他根据现场遗留物,辗转了9个收费站,调阅录像资料,经过48小时的搜寻,终于在同心收费站的录像中发现了逃逸车辆,但该车早已驶出宁夏。20多天后,肇事车辆再次驶入宁夏,被责任心强的沈涛发现后果断采取措施予以暂扣。司机态度暴躁、蛮横,对沈涛破口辱骂,极力抵赖,要求放行。沈涛一边心平气和地要求司机配合,一边对车辆进行仔细检查,细心的他终于在已经过维修的车辆上找出了破绽,司机一下傻眼了,看到只有沈涛一人在场,便立即掏出6000元钱要求私了,他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司机只好缴纳了20000余元的赔偿费。

2011年3月,十几名货车车主提着烟、酒,拿着现金找沈涛,让他在治超工作中对他们的车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暗示后面还有丰厚的酬金。沈涛心想,如果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公路路面就会遭到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就得不到保障。自己作为路政人员,绝不能为了金钱,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耐心地给这些人讲解超限超载的危害。开始货车车主都听不进他讲的“大道理”,觉得他很“虚伪”,后来看到沈涛动真格的了,车主们理解了他,自觉按规定装载。

名人的执法效应

沈涛的事迹受到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宁夏的《法治新报》《吴忠日报》《宁夏交通》《现代生活报》分别报道了沈涛的事迹。2007年11月4日和5日,宁夏电视台公共频道也以《大个子清障救援队员——沈涛》为题,对沈涛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由于沈涛的事迹突出,相继被评为“2007年感动宁夏人物”、“2007年十大法治人物”、“2007年十大杰出青年”、自治区第三届十大法治人物、2008年自治区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第五届宁夏优秀青年卫士、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交通人物。他可说是交通行政执法岗位上的名人,他的“名”在路政执法过程中发挥着效应。

2008年秋季的一天,109国道叶盛岔路口一摩托车修理铺门前的公路用地内,有一些煤炭堆积物,路政人员几次通知清理,都没能“奏效”,沈涛去后在给老板做工作时,老板认出了他,说:你就是电视上播出的那个沈大个子啊!你为救人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我们支持你的工作,马上清掉。第二天,路政人员巡逻到那里时,那里的堆积物已不见了。

2008年11月初,109国道广武丰淌沟大桥正在大修,所有车辆要走便道,正值初冬季节运煤车辆增多,堵车现象时有发生,情况严重时堵车达几公里,路政人员24小时不间断地在现场维持秩序。一天夜里12时许,一辆甘肃的大客车要强行过桥,被现场执勤的沈涛和队员制止,客车司机和票员跳下车,冲他们嚷道:“为什么让我们的车停下来,你们这是欺负人”,并说了些刺耳的话。正在他向司机和票员解释时,一位也在等候通行的司机说话了:“人家路政人员这么辛苦,放弃休息,挨冻在这里维持现场秩序,为的就是能让我们早点回家和家人团聚,你们不感谢人家,反倒骂人家,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宁夏高速清障救援的名人——沈涛,他在事故现场救了我们多少司机的命,我早就认出他来了,一直跟在他们后面,帮着疏通车辆,维护现场的秩序呢。”那位司机和票员尴尬得说不出话,将车停在一边,听从他们的指挥。

听听被救者的声音

休养一年多还拄着拐杖的银川市永宁县李俊镇宁化村村民乔兴军,想起发生的车祸至今心有余悸。当时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开的车撞到前面车上,之后啥都不知道了。醒来一摸全身是血,驾驶室被挤扁了,腿不能动弹,不由得大喊救命。他说:“当时,只见一个大个子,站在最高处,用清障车把粘在一起的车往开拉。后来,大个子从腰下把我托起抱出,放到路边安全的地方,并把另外一人也及时救出。他还送来瓶装水,同时用亲切的话语安慰我们。当时我脑子嗡嗡响,坚持不住,他叮咛闻讯赶来的我的外甥不停地喊着我,防止我昏过去。后来120救护车来了,医生说,再晚半个小时人就完了。唉,想都不敢想,如果没有沈涛,我今天哪能坐这儿说话呢!”

银川某汽贸公司马经理介绍,一次,该公司的一辆煤车翻后,把车上的兄弟二人埋压在煤里。沈涛用手把煤刨开,把人抱出来,浑身糊的全是黑煤灰。还有一次,车辆追尾3个人卡在里面,公司领导赶去后,3人已全部死亡。他们一看就胆怯,不敢到死者跟前,沈涛却挨个把死者抱出,浑身沾满了血迹,公司要给沈涛买身衣服被他拒绝了。马经理说司机都有沈涛的电话,遇到困难,就给沈涛打电话,他都会去帮助。

一名缺少雪地行车经验的四川司机,沈涛告诉他先别走,他说走慢点没关系,结果还是撞了车,行动不了,鞋也丢了。他打电话给沈涛,沈涛立即赶来把他抱到清障车的驾驶楼里,给他穿上棉衣。他后来见宁夏人就说:“多亏你们的大个子,要不我早冻死了。”

把别人放在心上,他舍小家为大家,常常以队为家。少则十几天、多则几十天回不了家,遇到节假日沈涛和同事们更忙,抛家别子,呵护着公路和生命。在西夏区上班的妻子每天早出晚归挤公交车,劳累一天,进门还得自己做饭。她埋怨沈涛:跟上你,别说享福,能少为你担心,我就心满意足了。对于妻子的埋怨和女儿的思念,他难以顾及,日夜奔波在高速公路上,甚至带病“出征”。2004年5月,沈涛做了脂肪瘤切除手术,身上割了32个口子,身体很虚弱,但他依旧坚持去海原兴仁清障。上大学的女儿常常发送信息:“爸爸,您一定要注意安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人们不会忘记,他的辛勤付出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与赞扬,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真水无香,大爱无声。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可这份弥足珍贵的朴实情怀,却让高速公路更加畅通,让濒临凋谢的生命之花重新绽放,让撼动人心的感动传送久远。这就是一位路政执法人员为之奋斗的信念,这就是一位高速公路守护者执着追求的人生…… HJlRkPjEtIp+tUUuchLQvo6aQfoTVN73Rl0X4hVzDlk7iNor+7iVtCAMAYVgMpaE



“土专家”的执着追求与奉献

——记全国劳动模范宁夏路桥公司机械维修工张路

张路简介

张路,男,汉族。1966年9月出生于宁夏银川市。高中学历。1983年参加工作,从事过机械驾驶、机械修理等工作。现任宁夏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设备租赁维修公司维修中心主任,中级工。

十多年来,他凭着一股子坚韧不拔的精神,通过自学掌握了压路机等工程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和修理技术,修理国内外公路施工机械200多台件。他大胆创新,先后完成机械设备技改项目20多项,为企业解决了许多难题,并累计节约资金200余万元。多次被评为宁夏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先进生产者,201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黄河浪涛跌宕起伏,湍急回旋,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用她那甘甜的乳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从这里,走出了许许多多忘我劳动、无私奉献的劳动模范。宁夏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设备租赁维修公司机修工人、全国劳动模范张路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在宁夏吴忠黄河大桥建设工地上,一个留着小平头、脸色黝黑的人正在组织人打捞一节断裂埋了40米深的钻机钻杆。当他们看到这节钻杆终于被拽起来时,有人大声喊:“张路你真行!”其中一个专业打捞公司的经理吃惊地说:出乎我的意料,连我们都感到“老虎吃天,无法下爪”,他张路却能打捞上来,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奇迹不止第一次出现。正在施工的进口沥青摊铺机骤然停机,只要张路来,摊铺机就会运转起来;张路要把两台旧压路机全部拆零修理再重新装好,员工都为他捏着一把汗,劝他不要逞能,要是干砸了,上万元的损失你能担得起吗?可是他成功了。他大胆创新,运用娴熟的维修技术攻克机械设备技改的一道道难关,使他成为宁夏路桥公司一颗耀眼的“工人明星”。

执着追求,他从一名机械修理工成长为“土专家”

性格刚强的张路在机械设备维修这条荆棘小道上踩出了一条别人不曾走过的路。

1983年,高考落榜的张路当了一名筑路工,正好原公路工程局第三工程队买了一台新压路机,要选一名操作手,张路被选中了。张路驾驶着新设备很兴奋,惹得许多青年好羡慕。可他没有高兴上几天,这台压路机因出了机械故障停了下来。厂家派来机械师检查机械故障,张路赶紧凑到跟前看,却被他们支开了。倔强的张路这下却被惹恼了。“咱是你的客户,为什么要受制于你,你不就是会修理压路机吗,有什么了不起。”一气之下张路从书店买来了一摞修理各种机械设备的书籍。白天,张路驾驶压路机,晚上,刻苦攻读、钻研各种机械设备的构造和机械原理的书籍。当许多人已经进入甜蜜梦乡的时候,张路仍然在灯下研究机械设备的维修理论和修理技术。为了能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修理技术,解决机械设备修理难题,连他自己也不知道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就是凭着这样一股子倔强劲儿,张路掌握了压路机等机械专业知识和工程机械的技术性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机械修理工。

夜已经深了,几次从睡梦中醒来的妻子心疼地说:“你的眼睛不好,白天多看看书也就罢了,晚上还接着看,你不要命了啊。”

“白天哪有看书的时间啊,我们公司这几年购买的进口机械设备越来越多,不看书我怎么掌握进口设备的技术性能啊。”听到丈夫这样说,妻子明白了丈夫那么拼命刻苦钻研机械维修技术的原因。从此,每当张路在家看书到深夜时,妻子不再责备,而是悄悄起来给丈夫送上一杯热水。这杯热水让张路再次感受到了妻子对他的全力支持和深情关爱。正因为有了妻子的支持,张路在维修机械设备特别是维修进口机械设备上才能全身心地投入。

2008年1月中下旬,两场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宁夏遭遇到了50年不遇的暴雪突袭,成了一个冰雪世界。高速公路全线封闭,清雪设备出现故障,被堵在高速公路进出口的汽车排成了一条长龙。宁夏公路管理局银川分局急速向宁夏路桥公司维修中心求救。因患重感冒发烧在家休息的张路接到通知后,一把掀起被子,硬是支撑起发软的身体要走。妻子知道此时根本劝不住“这头犟牛”,只好找来防寒衣让丈夫穿上出门。张路立即带领抢修小组奔赴高速公路,急速检修清雪机。

在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中,张路茧花硬厚的大手在刺骨寒风中拧紧希望的螺丝,他与工友们连夜抢修好了清雪设备,使其正常运转。当张路看到高速公路终于启封,车流开始缓缓移动时,极度疲惫的身子摇晃了几下,再也坚持不住了,软软地倒在了地上。张路的敬业精神感动了公路养护部门的人,称他是宁夏工程机械维修行业“德技双馨的明星”。

在技术上不断创新一直是张路追求的目标。他成名后并没有满足于当一个国产机械设备修理工,他要向更高的技术难题挑战,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在张路的眼里,解决国内施工机械设备维修技术难题不算什么,难的是在维修进口设备时供货商设置的障碍。张路为此苦恼过,但他的性格特征是:越是你不让我动的机械设备我非要动一下,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2008年,银川绕城高速路建设工地上的一台德国产的戴纳派克摊铺机发动不着。按照惯例,对进口设备进行检修,只能等厂家来人维修。租赁公司领导给厂家打电话请求来人修理,厂家回应,老外周六周日休息,要等到下周。又通过私人关系请求正在休假的厂家维修负责人给予解决,这位负责人判断是发动机管理上的控制模块坏了,如果需要更换,一块模块要花3.5万元,并要求承担修理人员的住宿、往返机票和服务费。摊铺机停工,上百号工人在工地等待,眼看着工期滞后,张路着急了,他向领导请缨:“我来检修摊铺机,厂家追责由我个人承担!”领导面对此时此景,只好同意了张路的请求。这时,张路心里倒紧张起来。他也是第一次检修这种进口摊铺机,要是干砸了,麻烦事就大了。

有人善意地劝张路:“要是没有把握就不要冒险,现在停下来还来得及。”

“眼下正需要摊铺机,我要不冒险,就要影响工期,也永远学不到修理进口摊铺机的技术。”

张路“冒险”上阵了,他在企业需要他的时候毅然站出来,燃烧自己,照亮岗位。

张路对模块逐个进行检测,结果全部正常。张路了解到前一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判断可能是电路板受潮导致电路接触不良,发动机起动不了,他把电路板拆下来晒干再安装上去,摊铺机一下子发动着了,开始正常工作。在场的员工看到外国摊铺机被修好了,油然升起一份自豪和感动,用最崇高的敬意向张路喝彩!大家只顾高兴,谁也没有注意到张路已悄然走到不远的地方抹眼泪。他情不自禁,沉浸在泪水盈眶的喜悦中。这是他第一次修理德国摊铺机,终于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宁夏路桥人争了光。

2009年冬天,一台正在施工的德国产宝峨旋挖钻机的万向节坏了,施工单位向德国驻津办事处打电话要求购买一个新的。办事处回电说:“无现货,如果购买先打7万元现金来,最快11天发货。”工期紧张,施工单位等不及,就请张路解决。有人说,这个装置过去没有人修过,还是等着换新的吧!张路不信邪,他把万向节拆下来,一边研究其内部构造,一边琢磨、画草图。

两天两夜过去了,张路没有合上几眼,终于拿出了一个万向节修复设计图,并成功修复了万向节,解决了进口旋挖钻机的修理技术难题,从设计到制作也只花了3000元。

以前,全区的进口摊铺机大修都要送到西安专业厂家去修理,公司的一台ABG摊铺机设备每大修一次就需60万元。张路掌握了修理进口设备的技术后,带领维修中心的员工大修了这台摊铺机,只花费了28万元,开创了宁夏能够大修进口摊铺机的先河。在张路的带领下已经完成了8台进口摊铺机的大中修,许多区内外的客户都慕名前来找张路,聘请张路为技术顾问。从此,员工们称赞张路是宁夏路桥公司的“土专家”。

创新奉献,他为宁夏路桥创经济效益数百万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社会进步和发展。然而在“一切向钱看”和拜金主义思潮影响下,一些人的核心价值观悄然发生着变化,有些掌握着关键技术的职工看到别人发财了也难耐寂寞,从企业“跳槽”,或是向企业要待遇。张路也看到了这些现象,但他从没有动过心,他把技术创新当成快乐,让混沌变得清澈。他在自己的岗位上,不计得失,点石成金,想的是把自己的技术奉献给企业。

十几年来,张路带过不少徒弟,经他培养的徒弟都成了修理技术上的尖子。他的几十名徒弟无论走到哪儿都会讲上一段张路爱徒授技的故事。有人问张路:“你有那么多过人的修理技术,这就是你赚钱的资本,你把技术都教给他们,你不是要下岗了吗。”张路笑笑说:“机械设备的修理技术本身就是在科技进步中提高,我如果保留技术,就会停滞不前,我把掌握到的技术全部传授给他们,我就有动力学到更先进的修理技术。”张路从学机械设备修理到掌握机械液压系统修理,从修理国产设备到进口设备,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着新技术,又把这些新技术传授给他的徒弟。

任凭寒暑风雨,斗转星移,张路在机械维修技术创新上不断追求的意志不动摇。一台双钢轮压路机液压系统的流量泵内泄严重,而这种泵早已不生产也没有配件,更换一台换代产品需要10万元。张路对旧泵的磨损部件用研磨砂精磨修复,用了3天时间恢复了机械性能,为公司节约资金9万多元。

YHBD—25型混凝土拌和站由于产量小、料仓少,不能满足施工生产需要。张路凭着过硬的技术及不服输的韧劲,带领工友经过40天的技术改造,一台崭新的YHED—60型混凝土拌和站矗立在工地上,节约资金15万元。

路桥公司一台500吨稳定土厂拌设备,产量一直达不到设计要求,厂家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张路通过技术改造,使该设备的产量由原来的每小时300吨提高到500吨。

每一项技术创新都包含着张路的智慧,每一项技术改革都渗透着张路辛勤的汗水。在张路的宿舍,地上堆满了拆下来的各类进口设备的机电和液压系统的关键配件,并且还有一个小板凳。每天回到宿舍,张路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坐下来,拿起这些配件仔细琢磨、精心研究,从这些琢磨和研究中迸发出许多发明创造的灵感。他用智慧和锐意创新的大无畏精神,带领班组先后完成20多项技术革新,维修各种机械设备200多台件,累计节约资金200余万元。

不论是骄阳似火的夏天,还是冰天雪地的隆冬;不论是阳光明媚的白天,还是繁星闪烁的夜晚,只要维修中心接到紧急抢修电话,张路就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工地与同事组织抢修机械设备。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也不论遇到多么复杂的技术,只要张路在场,就有解决的办法,员工已经把这种工法称为“张路工法”。

2008年12月,在吴忠黄河公路大桥钻孔施工中,当旋挖钻钻孔到40米时,突然第一节钻杆断裂,不但施工无法进行,就连钻杆也难以打捞。租赁公司外请的打捞人员一看工作难度大开口报价就是40万元,而且时间需要一个月。这些公司狮子大张口的做法又一次刺激了张路的那股倔劲。他跑到公司经理的办公室坚毅地说:“请你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不把钻杆打捞上来我就下岗回家!”经理被张路的拼搏精神感动了,他握着张路的手只说了一句话:“我们相信你!”

整整一个星期,张路根据钻杆被埋的深度,回来后根据钻杆的规格自行设计制作了一套液压打捞工具。当那些专业公司花钱派人天天蹲在打捞现场观看,还做着张路如果打捞不上来回头再请他们打捞时可乘机提高报价美梦的时候,张路却成功了,并且只花了两万元。

张路有着永无止境的追求,他把每项技术攻关当作一座堡垒,攻不下来决不罢休。他把每项技术创新成果看成是为企业大厦增砖加瓦,当他看到企业运用自己的技术创新成果获益时,心里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张路用拼搏奉献的脚步,在技术创新的荆棘征途上,一步一步到达了事业的高峰!

孝敬老人,精心侍候久病床上的母亲

自古忠孝难两全。理解,是解开心灵的唯一密码。每一个劳模的后面都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家庭,他们用至情至爱谱写着一曲美好的生活之歌。张路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他根本顾不上照顾,全部家务落在妻子身上,张路内疚过,每次回到家他就亲自掌厨为妻子做上一顿饭。

张路的母亲患高血压、冠心病和尿毒症多年,已经不能行走,常年卧病在床,多次进入医院ICU室特护。每次到医院检查、治疗,张路抱着母亲上楼下楼。母亲的血液透析每周2到3次,为了减少透析时的痛苦,至今身上一直插着透析管。每次透析,张路早早地将母亲送到医院治疗再去上班。母亲身上的透析管最怕沾水感染,更不能洗澡。张路每天下班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母亲翻身、擦洗身体,抱着母亲上厕所。母亲开始还不习惯让张路做这些。张路就说:“妈,你生了我们子女四个,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们养大,现在你有病了,应该得到我们的照顾,你就让我多尽尽孝吧!”张路的这句话让母亲从心底感到了儿子的一片孝心,情不自禁地流出了两行热泪。四年来,从春到冬,张路一直坚持给母亲擦洗身体,天冷时两天擦洗一次,天热时一天擦洗一次,直到母亲身上没有一点异味时才歇手,母亲也没有因长久卧床而患褥疮。

张路的母亲牙齿全部脱落,张路就买了一台榨汁机,母亲喜欢吃什么水果,张路就亲自榨成果汁端给母亲喝。

听说有一种药能治疗母亲全身骨关节的疼痛,而这种药只有到马来西亚才能买到。一次张路正好到马来西亚出差,别人都去游览观景,张路却跑遍了满街大小药房给母亲买药。当母亲用了这种药见效后,张路高兴地说,我又为母亲减轻了疼痛啊!张路的母亲说:“要不是我的张路我早就不在人世了。”

张路,一个普普通通的机修工人,他用路桥人憨厚的微笑,结实的臂膀,以钻桩机般的钻劲、摊铺机般的势头、推土机般的勇气、挖掘机般的毅力、压路机般的坚硬、架桥机般的气概,把智慧化作注重实际、遵守科学、不畏艰难、百折不挠、敢打硬拼、勇于胜利的精神,渗到路基中,铺在公路上,铸到桥梁中,写在路碑上,用扳手饱蘸汗水,用弧花挥洒青春,绘制出一幅幅碾不破、压不皱,风吹雨打不变形、日晒冰冻不褪色的美丽交通画卷! y+kZFrbVJR9aOeGO+Er5mbzvNH7Cz60abVyYSYlpjLRANWajcKQ+eOqEM04KPXy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