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物简介

生卒与经历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俄文: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Василевский)(1895~1977),曾任苏军总参谋长、远东军总司令。1943年,荣获苏联元帅军衔,是著名的军事家。他两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获得八枚列宁勋章,两次获苏联胜利勋章及许多其他勋章。

华西列夫斯基出生于伊万诺沃州新戈利奇哈镇一神甫家庭。1915年9月,他在阿列克谢耶夫军事学校速成班毕业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参加红军,参加对波兰军队的作战。1936年入总参军事学院深造,第二年毕业后调总参谋部任职。1940年5月,出任苏军总参作战部副部长,参与制订苏军在北方、西方和西北方战略展开的作战计划。在苏德战争期间,1941年8月任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1942年5月任总参谋长。

在斯大林格勒会战期间,华西列夫斯基直接指导和协调参战部队抗击敌军进攻,制订反攻计划,为彻底击溃进攻之敌作出了贡献。

1943年2月,华西列夫斯基晋升为苏联元帅。1944年,华西列夫斯基与另一大本营代表朱可夫一起,为粉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和解放白俄罗斯作出重大贡献,获苏联英雄称号。

1945年2月在东普鲁士战役中,被任命为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司令,率部歼灭德军东普鲁士集团。德国投降后被任命为远东苏军总司令,成功组织实施了消灭日本关东军的战略性进攻战役,再次获苏联英雄称号。并先后担任总参谋长、武装力量部部长、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国防部总监等职,为苏联武装力量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成就与贡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当长时间里,华西列夫斯基主要是充当高级幕僚的角色,发挥最高统帅助手的作用。

在担任总参谋长期间,华西列夫斯基协助斯大林,有时是与朱可夫一起,制订苏军战略和重大战役计划,领导解决了各方面军、各军兵种所需人员及大量装备技术保障问题。他受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委托,亲临战争各条战线,处理许多异常紧急复杂的情况,解决了许多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他不辱使命,充分展现了杰出的组织才能和卓越军事家的风采。

地位与影响

在将星璀璨的世界现代军事史上,亲身经历并直接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全过程的人物并不太多。而被誉为苏联红军“智多星”的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是斯大林麾下与朱可夫齐名的将星。

作为远东苏军总司令,他成为埋葬日本关东军的掘墓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华西列夫斯基的军事组织和指挥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华西列夫斯基强调优秀的军事将领应该在组织和保障战役中把参战的各军兵种最合理地结合起来,并在战斗中运用自如。

强调进攻是他指挥作战原则中的主要特点。他认为即使防御也不应该是消极的,而要积极防御,并选择时机,以反突击方式转守为攻。在进攻时,强调快速、果断。指挥员要迅速准确地对战斗和战役中发生的各种极为复杂的变化作出反应,要判断准确,时机得当,措施坚决。华西列夫斯基认为最坚决的进攻样式是合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军的远东战役就是在这些原则指导下进行的。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风云人物,华西列夫斯基被永久地载入史册。 8X3/flzd3MC929QBOn1VxwjjtDOBUdwnKqyw/zNEWlxavx7ds1IFoDGqeNPFbvC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