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童年时代

百战百胜,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降服全体敌人,才是最高明的。

——孙武

出身军事世家

孙武的远祖其实并不姓孙,而是姓陈。是春秋时期陈国公子陈完的后代。

孙武的远祖是有着皇室血统的虞舜后代虞阏父,当时他是周朝的陶正,也就是负责整个朝廷陶器制作的官职。

由于虞阏父制造技术精湛,德高望重,备受人们的爱戴,也得到了周武王的赏识。

于是,周武王把自己的长女许给虞阏父的儿子满为妻,而且把刈蒿一带,即今河南淮阳的土地封给他,建立陈国。

陈国的领域,包括今河南的东部及安徽的北部,国都是陈,在今天的河南淮阳一带。

此后,虞阏父因为被封在陈地,所建的方国也叫陈国,他的子孙后代也以国名为姓氏,即姓陈。

当时,政治、经济的空前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国、野区划,井田的土地制度模式、奴隶制的政治体系此时瓦解。

最为强大的周朝统一了王权,这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出现了历史上的一个和平时期。

公元前734年,郑庄公首先打败了企图造反的弟弟大叔段,以求加强自己的权利,巩固自己的政权。之后,郑庄公又联合了齐、鲁等小国兼并了许国。

郑国的势力一时空前强大,成为众诸侯国亲近的对象,先后就有鲁、宋、齐等国来献媚,更加助长郑国独霸王室的野心。

公元前707年,强大的郑国与本来占有主要地位的周王朝的矛盾激化,双方兵刃相见,战火熊熊,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这时,陈国不得不听从周王的调遣,也联合了周边的蔡、卫等国的军队一起,在周王的领导下讨伐郑国。

周郑在缮葛即今河南长葛县展开了激烈的战争,但由于周郑双方力量悬殊,只能以周的惨败而告终。

这一战,不仅标志着周王权的彻底沦落,也为春秋时期诸侯的激烈争霸拉开了序幕。

不久之后,先后崛起了齐、秦、晋、楚等较强的诸侯国,他们励精图治,积极从事霸业。

当陈国君位传至陈桓公时,陈国发生了内乱。陈桓公的弟弟杀了兄长陈桓公,篡夺了君位,自立为王,史称陈厉公。

公元前705年秋,这一天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晴好的天气并没有让陈国的第十二代君王陈厉公心情舒畅。

想想陈国在缮葛的惨败,想想目前中原迅速崛起的齐、秦、晋、楚,都虎视眈眈地盯着对方,随时准备吞掉对方的土地,如此险恶的形势,怎能不叫人忧心忡忡?

就在这时,陈厉公的儿子诞生了。

在这个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的时代,不知自己这个儿子的诞生是喜是忧?

陈厉公虽不知这个儿子将来的命运如何,可依然对他爱如至宝。

在为儿子庆祝生日的时候,陈厉公不像以往为王子庆生日那样有喜庆的音乐、美丽的烟花,而是摆香设坛,祭祀祖先,群臣朝贺,祭祀了几天几夜。

一天,周朝的太史,也就是掌管王室文件起草、诸侯大夫策命、史书整理编纂的世袭官职,途经陈国,看到陈国如此隆重祭扫,就进上表示祝贺。

由于太史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占卜等项工作,陈厉公想借此询问一下儿子的将来。

周太史起卦占卜,结果令所有的人大喜。

因为周太史非常高兴地告诉陈厉公说:“贵公子是富贵命,可用之才,且将来他的子孙还有做国君的可能。”

陈厉公大喜,他将儿子取名为完,字敬仲。陈完长大后,才华横溢,风度翩翩,做事有礼有节,谦虚谨慎。

几年后,陈桓公的小儿子陈林替父报仇,杀害了陈厉公一家。在这一场灾变中,陈完侥幸逃过一劫。

不久之后,陈林即位,也就是陈宣公,他的长子御寇被封为太子,准备将来接替他的王位。

公元前672年,陈宣公的宠妃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为讨好宠妃,陈宣公废嫡立庶,另立宠妃生的儿子为太子。

太子御寇十分不满,野心勃勃,预谋造反,以夺皇位。不料造反失败,反而被父亲杀死。

陈完是陈厉公的大儿子,又是太子御寇生前的知己好友,在太子被杀后,他预感到大祸即将殃及自己,甚至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陈完认为:自己如果继续留在陈国,即使幸免逃过这一劫,以后也只会受欺受辱,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陈完目睹在争霸中原的角逐中,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和自己有一箭之仇的管仲为相,君臣同心,励精图治,对内整顿朝政,锐意改革,对外尊王攘夷,广纳人才。

陈完到达齐国后,齐桓公见他仪表堂堂,言谈不俗,颇有经天纬地之才,而且陈完又是陈国的公子,虞舜的后代,于是齐桓公打算聘他为客卿,也就是当齐桓公非齐裔的高级幕僚。

但是陈完不愿意作客卿,所以他就非常谦逊地谢绝了。齐桓公也没有勉强,就让他担任了管理全国所有的手工制造业的官员,陈完答应了。

陈完在齐国,讲仁守义,办事得体,表现出很高的道德修养。

由于陈完出色的工作和绝佳的人品,齐桓公便赐给他一些田庄,就是在这个时候,陈完开始改姓田。

陈完之所以这么作为,出于三方面的原因:一则为了隐姓避难,二则为了表示对齐桓公赐封田庄的感激,三则当时陈、田二字的读音差不多,所以改陈完为田完。

田完后来娶了齐国大夫懿仲的女儿为妻,家世逐渐兴旺起来,富贵盈门,成为齐国的望族。

田完的儿子名叫田稚,田稚的儿子叫田湣,田湣的儿子是田文子,田文子的儿子就是田桓子,他和自己的父亲文子都侍奉齐庄公。

田桓子继承了田氏家族尚武的遗风,勇武异常,力大无比,受到齐庄公的宠爱和器重。

公元前549年,晋国势力强大,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在平阳发动战争,攻打齐国。

就在齐国面临危急的时刻,作为主要将领,田桓子冒着生命危险求助于楚国,终于说服楚国出兵。

之后,齐国联合楚国,跟晋国在棘泽展开了激烈的战争。田桓子亲自指挥,发挥了自己高超的军事才能,使晋军惨败。

公元前532年,田桓子又率军讨伐栾氏、高氏。

当时齐国有田、鲍、栾、高四大族姓,但栾氏、高氏最是贪婪无厌,吃喝玩乐,欺负百姓,霸占民地,不得人心,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

田桓子把他们驱逐出齐国之后,百姓安居乐业,也巩固了自己势力。

当然,田桓子这么做不仅是为百姓除害,扩大自己的势力,也可以收揽民心。

同时,田桓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领导才能,注意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顺应百姓的意愿,有效地分化孤立一些旧的势力。

田桓子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不仅巩固了齐国的政权,也扩大了自己的声誉,得到了君王的赞赏。

田桓子一直当到了大夫的职位,后来,齐庄公还把齐国的莒邑分封给了他。

田桓子有三个儿子:田开、田乞和田书。田开没有官职,是个平民布衣,他一生主要在柏寝台活动,曾经为齐景公登台鼓琴,是齐国有名的乐师。

田乞为齐景公时的大夫,后为宰相。而田书却继承了父亲统兵御众、战胜攻取的才能。

田桓子视儿子们为掌上明珠,特别是田乞和田书,一人从文,一人善武,各展千秋,成为齐国政坛上最为活跃的力量。

田氏兄弟尽全部的能力辅佐齐景公。齐景公虽然其貌不扬,但善于搜集人才,非常重视有能力的人才。

田乞是最初侍奉齐景公,后来又成为齐悼公时的国相。他执政期间,为了增加自己的实力,与淫侈残暴的国君争民,便采取了与国君相反的执政办法。

在向民众收取赋税时,田乞故意用小斗,而在向民众放贷时,却故意用大斗。

当时齐国的土特产如树木、鱼、盐、蜃、蛤等,在市场上的价格也都很便宜,这让当时的平民百姓得到了很多实惠。

田家暗中对人民施行的德政,得到人民的拥护。于是民众像流水般地归附田氏门下,连其他地方的人也投奔到了齐国,从而壮大了田氏的力量,田氏家族日益强盛。

田书的儿子田凭,在齐景公的时候当上了卿这样的大官。当时田桓子、田书、田凭,祖孙三代同在朝中为官,而且都是地位显赫,权倾一时。

田家又添新丁

公元前552年,齐国的都城临淄已发展成一个人口众多,士、农、工、商各业兴旺的城市。

临淄城西北角有一座高墙大院,建筑古朴典雅。这里就是老将军田书的家。

这一天,田家的主仆都显得格外兴奋,出出进进,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

原来,是五旬开外的田书将军喜得孙子,这对于一个世代居官的贵族家庭来说,可是一个大事。

田书戎马一生,为齐国在疆场上奋战了几十年。最近,齐国与周边诸国之间的战争烽烟好不容易熄灭了,他在家守着独生儿子田凭,过了几年平静的日子。

这时的田书,一心盼望独生子田凭早日有个儿子,这样自己就可以安逸地过几年孙儿绕膝的幸福生活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田书几十年来殚精竭虑创建的功业和丰厚家产,不能后继无人啊!

儿媳妇没有辜负公婆的期盼,经过十月怀胎,终于生了个大胖小子。于是,田府上下几百口人丁为这桩喜事忙得不亦乐乎!

不过这时候,田书和他的儿子田凭还没有从朝中回家,所以还不知道自己家里又添新丁的事。

一直到当天的傍晚时分,他们父子才忙完了自己一天的公务,然后两个人才从朝廷中走出来。

父子两个人还没坐上自己的马车,就看到自己家里的仆人田二在大门外张望,一看两人出来,赶忙跪下磕头施礼。

田书问田二说:“有什么事,这么着急?”

田二说:“老爷,少爷,少奶奶生了个儿子,老夫人让给你们送信,让你们散朝之后,立即回家。”

田书和田凭听了这个消息,都非常高兴,想尽快看看田家这个新的生命。他们坐上车,嘱咐车夫快点儿赶回家中。

到家以后,田书非常高兴,进了房间后,丫鬟抱着刚刚出生的婴儿,走到田书父子的面前,说:“老爷,您看,小少爷多么可爱,看他紧握双拳,将来肯定是栋梁之才。”

田书望着襁褓中的孙儿,真希望他快快长大,继承和发扬将门武业,报效国家。

光阴荏苒,转眼间新生儿就到了满月,田府迎来了许多贺喜的亲朋好友。

另外齐国大小官员也都来贺喜,当时田家挤满了前来贺喜的官员,田家张灯结彩,专门设酒宴招待前来贺喜的人们。

中午的时候,当时的齐国国君齐景公也专门送来了贺礼,除了田凭的妻子和新生的孩子,田家人全家出门迎接国君派来的使者,并让使者向齐景公表示感谢。

按照中国古老的风俗,这一天家族辈分最高的年长者要给新生儿取名,正式列入家谱。这件不寻常的事,自然要由老将军田书完成。

在热闹的喜庆氛围中,各位亲朋按次第在宴席就座之后,老将军田书端起了酒杯,对大家说:“现在我告诉诸位,我给孙子取的名字就一个字‘武’。”

在座的宾客听后都瞪了眼,老将军见在场的各位不理解其中的意义,于是就补充说:“武字是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的,止戈就是停止干戈的意思,停止干戈就是和平的意思。”

众人说,这个意义深刻。

田书听了很高兴,他接着说:“古兵书上讲‘武有七德’,即武力可以用来禁止强暴,消灭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功业,安定百姓,协和大众和丰富财物。”

其实,这个武字是田书老将军一个月来冥思苦想的结果,也是他几十年来历尽战乱,看到各诸侯王国之间朝盟夕战、争城掠地、士兵血流漂杵后的深刻感悟。

田书老将军在这沉痛的历史教训中总结出一条:只能用战争来制止战争。

他希望自己的孙儿能继承自己的事业,长大之后能用正义的战争给人间带来和平安定的生活。

另外,田书还给孙儿取了个字,叫长卿。卿在当时为朝中的大官,与大夫同列。

田书为齐大夫,田凭为齐卿。他们希望孙儿将来也能像他们一样,在朝中为官,成为国家栋梁。

在田武1岁的时候,习武的一生似乎就注定了。

田家对于孩子的第一个生日庆典非常重视,几乎所有的亲朋好友都来表示祝贺。

按照传统习俗,在生日当天,要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来预测婴儿将来的前途,这是一种近乎游戏式的人生预测。

爷爷按照自己设想的种种愿望,把象征各种职业和人生理想的用品、器具,如从商的钱币,从政的印玺,从事耕耘的锄、铲,从军的刀枪,还有主军的兵书、兵器,以及舞文弄墨的笔、书等。

这些东西都堆放在堂屋的大席上,让田武在席子上任意挑拣自己喜欢的东西。

当贴身丫鬟把刚满周岁的田武放到大席中央时,众亲朋好友都把目光集中在了这个还不明白世事的孩子身上。

田武睁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对席上所有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但又不知所措。

于是,小田武看看周围的人,瞅瞅席上的东西,坐在原地一动不动,似乎在琢磨什么事情,又似乎对什么东西都不感兴趣。

看着孩子这样,田凭有一些着急,急忙指着席上的东西,示意小田武去拿。

不明事理的田武似乎明白了父亲的意思,露出了一丝顽皮的笑容,慢慢地爬过去。

首先吸引他的是钱币,众人都笑着点头,说这孩子将来肯定是个商人。然后田武又慢慢地爬向了印玺,拿起那个沉甸甸的东西,好奇地看着,而后将其塞进了嘴里,企图吃掉它。

大家笑起来,都说这孩子将来肯定是一个有名的厨师。

就这样小田武在这些器物之间爬来爬去,摸摸这个,弄弄那个。

最后小田武爬到祖传的军事理论《军政》竹简前坐了下来,然后用两只小手死死地抱住一卷竹简,伸着脑袋,张着小嘴狠命地咬竹简的一角。

田武的憨态逗得众人大笑不止,父亲田凭不冷不热地说:“这孩子大了一定是个贪吃鬼。”

但是田武的爷爷田书不这样认为,他捋着胡须含笑说:“说不定能做个大将军呢!”

从小酷爱听故事

时光如水,幼小的田武渐渐长大,也懂事起来。

正像田书对自己孙子所希望的那样,随着田武的长大,逐渐显现出对军事的爱好和特有的天赋。

也许是自幼受到将门家庭的熏陶,田武自幼聪慧睿智,机敏过人,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富有创见,而且特别尚武。

周岁后的田武开始在爷爷的牵引下学步,两三岁时爷爷就教他认识竹简上的字句,三四岁时爷爷就给他讲述自己亲历的战争故事。

田武的祖父和父亲都有丰富的战争经历,也有许多打仗谋略方面的经验。所以,他们经常可以绘声绘色地给他描绘一些战争的场面。

而且,田武的父亲和祖父无意中还会给田武讲一些用兵谋略,这些都成为田武步入军事理论、开始喜欢军事谋略的坚实基础。

每当田书、田凭自朝中回到家里,田武总缠着他们,让他们给他讲故事。他特别喜欢听打仗的故事,而且百听不厌。

从虞舜征伐苗黎部族的战争,到虞阏父随周武王灭商的牧野之战;从齐桓公称霸到晋、楚争战;从诸侯会盟到向成解兵,他都越听越爱听。

那些激烈残酷的战争,那些尔虞我诈的计谋,国家之间“大鱼吃小鱼”的残酷,将士之间的斗智斗勇,士兵身上那种勇武的英雄气概,在田武的脑海中形成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这些使他痴迷,使他激动不已。

尤其是那些统率千军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临危不惧的将军,更让小田武崇敬和爱戴。

田武对爷爷讲的战斗故事就是听不够,有时爷爷讲得口干舌燥,想休息一会儿,他仍然摇动着爷爷的手,苦苦乞求着:“爷爷,再讲一个。”

时间一长,在一旁侍候田武的奴仆、家丁也都学会了。于是,当祖父和父亲不在家时,田武就缠着他们给他讲。

在幼小的田武心灵中不只崇拜这些战将和英雄,他还立下志向,将来一定要成为这样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也像爷爷那样驰骋沙场,为国家建功立业。

田书是田武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把他带进了一个兵法战争的世界,而田武的另一位启蒙老师的作用也不可忽视,那就是田武的亲生母亲高红玉。

高红玉不仅发现了与众不同的田武,而且也给了田武另外一个学习的机会。

高红玉出身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理,精通琴棋书画,知识丰富,见多识广。

开始,母亲给小田武讲上古神话,用英雄形象武装儿子的头脑,陶冶孩子的情操,丰富他的想象力与创造精神。

诸如开天辟地的盘古,衔木石填东海的精卫鸟,炼五彩石补天和团黄土造人的女娲,为繁衍人类而兄妹成亲的伏羲和女娲,教人民种五谷的炎帝,为人民造舟车的黄帝,逐日的夸父,移山的愚公,援弓射九日的羿,在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

接着高红玉便给小田武讲《诗》,讲《礼》,讲《书》,讲《周易》,教儿子演八卦。

还有那些陶冶情操、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智力问题,也深深吸引着田武,激发着他勤于思考、认真学习的欲望。

田武的好奇心很强,经常提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

虽然高红玉知识丰富,可要解答田武那些突发的奇想,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仍然非常困难。

每当田武睁着好奇的眼睛,问母亲盘古开天地的那把大斧是谁制造的?女娲既然是人类的创造者,可为什么今天女人的地位低下?愚公为什么不搬家而选择移山的愚蠢做法呢?

有时,田武的问题,还具有否定圣人的思想,更让他的母亲难以回答。

如黄帝和炎帝既然都那么伟大,他们为什么要相互攻伐开战,团结合作不是更好吗?

帝俊既然那么坏,纵十日为恶,降洪水惩罚人类,百发百中的羿,为什么不一箭将他射死,为天上人间除害呢?

遗憾的是,学问渊博的母亲,常常被如饥似渴的孩子问得瞠目结舌,目瞪口呆。

有一次,红玉给儿子讲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那超尘脱俗的美貌,与后羿之间的爱情,吃仙丹奔月宫,撇下丈夫过孤独冷清的生活,以及玉帝将她贬成一只癞蛤蟆的故事。

讲完了,高红玉评论说:美貌如花的仙子一下子被贬为一只蛤蟆,命运对她太不公平,玉帝太狠心了。

田武却不同意母亲的观点,反驳说:“后羿射日,拯救人类,背叛天庭,是英雄的壮举。而嫦娥只顾自己成仙,背叛了他,活该变成癞蛤蟆。”

红玉叹了一口气,觉得儿子的想法有点偏激。不过,儿子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却又让她欣喜。

还有一次,红玉给儿子讲唐尧的功德,她说尧是个至仁至圣的谦谦君子、天衣无缝的完人。

听到母亲这样说,田武马上打断了母亲的话,他说:“孩儿不这么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个不是娘对儿子亲口说的吗?母亲怎么说尧是个天衣无缝的完人呢?”

高红玉瞠目结舌,一时无语以对。小小年纪,竟敢亵渎先贤圣哲,这孩子未免太狂妄了。

但高红玉又不能不为此而高兴,只是敷衍着尽力反驳儿子的观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对于一般常人来说的,对于圣人,则另当别论。”

田武仍然据理力争,非常自信地说:“尧的大臣相柳、孔壬和三苗,都是些祸国殃民的大坏蛋,尧却一再宽恕他们的滔天罪行。这不是对少数人仁义却祸害多数人吗?我看这纯粹是假仁假义。”

看母亲用很惊异的目光看着自己,田武更加得意了,他继续说:“而鲧奉命治水九年,抛妻别子,吃尽了千辛万苦。虽说他有刚愎自用的缺点,但他毕竟一心为公,为拯救灾难深重的百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最后由于天灾,导致了治水失败,尧却将鲧处死了。这种做法就不是一种仁义之举,是失去理智的做法。”

“孩儿认为:人无完人这句话,对任何人都有效,包括圣人在内。”最后,田武还进行了总结。

年轻的母亲不知用什么语言反驳儿子的观点了,只能羞愧地低下头,这时,她为自己没有足够的知识来教导儿子而羞愧,也为有这么个聪明的儿子而高兴。

于是,高红玉萌发了为儿子请一个家庭教师的想法。

高红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丈夫,丈夫也同意妻子的想法。他们准备为自己的儿子找一个好老师。但在当时,要找到一个好老师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具有思想的学生

三年之内,田武的老师已经换了四个。最后找到了一位叫张凤飞的老师,倒真是一位明师。

张凤飞饱读诗书,出口成章,温文尔雅,每当外出,触景生情,总会与田武吟诗做对。

仲春的一天,杨柳依依,柳絮如雪花般在空中曼舞。

师生二人乘船沿河水北上,小河弯弯,流水潺潺,清澈见底,鸟儿在岸上的柳树梢上唱着歌,小船在河中央蜿蜒缓行,前面不远处有一座石桥。

当师生二人来到石桥下时,小船笔直穿过,张凤飞吟道:“车到山前必有路。”

田武立即脱口而出:“船到桥头自然直。”

张凤飞听到田武的回答,抚摸着自己已经花白的胡须,非常满意地点点头。

小船顺着河水的流向缓缓地前行,河岸边柳树的枝叶不断地摇摆,似乎在不断地冲着他们打招呼,阳光温暖地照在师生二人身上,一阵阵欢快的笑声从小船上传来。

又是一个月圆之日,中秋佳节的气氛笼罩了整个田府。高红玉准备了一份厚礼,让儿子田武给师傅送过去。

一年来田武与张凤飞相处融洽,如鱼得水。所以,将礼物送到老师家里后,他又在那里跟老师聊天,非常畅快。

眼看圆月东升,老师想让田武在自己家中过夜。田武觉得未经过母亲的同意,不能擅自做主,执意告辞。

张凤飞恋恋不舍地相送,不料,当天晚上,张凤飞急火攻心,疽发于背而死。

田武听到噩耗,伤心至极,大病一场。

还有一位老师,也给田武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这位老师姓方,名正,是一位老学究,脸终日拉得老长,不说不笑,坚守周礼,盛赞仁义,反对暴力与战争,要求自己的学生一定要服从自己,不得出言反驳。

这样古板的人与思想活跃的田武必然产生了矛盾,两人相处期间,矛盾重重,师生关系紧张。

一次,方正老师大谈仁义道德,田武不同意他的看法,于是就极力反驳。

田武说:“仁义只是人类的一种理想境界,周公是一个不现实的梦想家,只有欲望和希望才是人的本能。”

方正听了田武的论述,怒火烧身,勃然大怒。他想:诋毁周礼,亵渎周公,顶撞尊长,是可忍,孰不可忍!

方正也顾不得自己的老师尊严,也不顾学生的年幼,竟然与田武吵起来,而且还动手打了田武,并且骂道:“孺子不可教也!”

事情虽然过去了,但并没有结束。三天后,清明时节雨纷纷,田府上下都放假了,回家祭祖。

当温和的太阳刚刚露头,田武便一手牵着自己最喜欢的猎狗,一手拿着木棍,直奔老师家的羊栏。

在离羊栏还有十几米的时候,猎狗就闻到腥味,伸舌竖耳,垂涎三尺。

田武放开了猎狗,猎狗就发狂地冲入羊栏,顿时,羊栏里一阵骚乱,羊叫声不断。

正在树林中挤羊奶的老师见状,勃然大怒。

当老师气喘吁吁地赶到羊栏时,已经有几只可怜的小羊羔惨死,鲜血淋淋。

田武见状,急忙赔礼道:“真对不起,老师,这畜生挣脱了锁链,跑到这里来闯祸。”

接下来,田武开始用仁义道德来教训那只猎狗。可那只猎狗不听教训,仍然追逐小羊羔。

教训完了,田武又向老师哀求道:“弟子用这些仁义道德来教训它,可这畜生全然不听,想必是弟子教学有限。求恩师可怜这些羊羔,向猎狗晓以大义,劝其改恶从善,切莫再施行暴力!”

方正气得浑身哆嗦,怒目圆睁,用手指着田武说:“你!你!”

田武一笑,又用木棍教训起猎狗来。棍棒之下,猎狗乖巧之极,就像一只小羊羔一样,温顺地卧在主人脚旁。

田武继续说:“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用说教的方法来教育好的,贪欲本是人的本性,必要的时候,武器是非常有用的。”

说完,田武不理会老师的愤怒,悠然自得地带着猎狗回家了。

聪明孩子主意多

方正老师受了田武的戏弄后,一怒之下辞职不干了。不久之后,家里又给田武换了一位新老师。

这位老师叫高正荣,他高大,英俊,白皙的皮肤,举止文雅,说话和气,办事稳妥,深得田府上下的敬重,也得到了田武的尊重。

田武与高老师相处融洽,情投意合,师生二人有许多共同的话题,每天都会有欢快的笑声从房间里传出来。

可是,最近几日,田武明显地发现老师心事重重,整日愁眉苦脸,沉默寡言,也很少与田武探讨一些平时两个人关切的话题,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沉默。

田武虽然年纪尚小,可他依然能感觉到老师遇到了困难,不忍心看到老师整日愁眉不展,于是就再三询问,高老师才最终说出了自己的困难。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高正荣有一个姐夫,是乐安城东的富户张某。张某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他的女儿嫁给东村果常山为妻。

张某的儿子福顺,刚满5岁。最近,张某的妻子忽然患有急症,撒手而去,留下体弱的丈夫。

张某由于丧妻,心火上攻,病倒在床,奄奄一息,眼看就要一命归西。

5岁的儿子福顺只贪玩耍,根本没有料理家务的能力,更何况还要照顾一个垂死老人?

于是,张某只好请女儿女婿帮助打理家务。谁知女儿女婿只是贪念父亲的钱财,根本没有孝心。

眼看着父亲的病越来越重,不是想着怎么为老人治病,解除痛苦,而是费尽心思,盘算怎样才能把这份家产弄到自己的手里,据为己有。

女儿女婿合谋着,突然就生出一条计策。

第二天早上,女婿果常山以请安为名,拿着早已准备好的“遗嘱”,来到生命垂危的岳父床前,逼着他在“遗嘱”上按手印。

张某用颤抖的双手接过“遗嘱”,睁开昏花的老眼,仔细辨认帛上的字体,只见上面写着:“城东张某仅生一子所有家产全部留给女婿外人不得夺取。”

张某一下子明白了女婿的目的,这是他们想趁他年老体弱,欲夺其全部家产。

张某当时只气得浑身哆嗦,语无伦次,费尽全身力气,指着果常山骂道:“你!你!畜生!”

话还没有说完,张某就吐出一口血,血染在了手上,滴在被子上,然后就离开了人世。

岳父的去世并没有给女儿女婿带来痛苦,果常山趁机拉着张某的手,分别在两张“遗嘱”上盖了手印。

有了“遗嘱”在手,果常山夫妻有恃无恐,根本没有把弱小的福顺放在眼里,而是千方百计地刁难他,打骂他,甚至于他稍微不对,便要赶其出门。

没有多久,刚懂事的福顺便被果常山夫妻赶出了家门,无依无靠的福顺只能靠乞讨维持生计。

乡邻们虽都愤愤不平,但果氏夫妻手中有张某的“遗嘱”,文字为证,无可奈何。

高老师非常心疼福顺的遭遇,又同情自己的姐夫,但面对果常山夫妻的横行,也是有苦难言。

田武知道后,气愤地说:“老师为何不去告果常山夫妻?”

高老师面露难色,痛苦地说:“告?如何个告法?他们手中有‘遗嘱’,文字为证怎么告?”

田武一时也为难了,思索片刻后,询问道:“福顺手中不是也有一份遗嘱吗?”

高正荣垂头丧气地说:“两份遗嘱,一字不差,都写的是家产全部留给女婿外人不得夺取。”

说着,高正荣还将遗嘱递给了田武,因为他作为福顺的舅舅,保管着外甥手里的这份遗嘱,这两天一直带在身上。

田武接过遗嘱,认真地看了一遍,笑道:“老师不必担忧,我自有办法。”

高正荣看到田武这么容易就想出了解决的办法,觉得难以置信,充满疑惑地看着田武。

田武继续说:“恩师,您看,这遗嘱分明写着:将全部家产留给独生子福顺。”

高正荣听了,更加迷茫,没有说什么,听田武继续说下去。

“城东张某,仅生一子,所有财产,全部留给,女婿外人,不得夺取。”田武大声地将遗嘱朗读了一遍。

高老师顿时茅塞顿开,大喜道:“原来读法不同,断句不同,同一份遗嘱可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

第二天,高正荣带着自己的外甥,将果常山夫妻告上了大堂,喜逢县令是位“明镜高悬”的清官,一告便准,青天大老爷将张员外的全部家产判给了福顺,果常山夫妻各被杖责40大板,即刻滚出张家,一日不得多待。

就这样,一件让老师都犯难的事情,在田武的帮助下,轻松解决了。这件事不仅表现其聪明过人,也表现了他处事的态度和做人的原则。

从此师徒两个人关系更好了,不过没过多久,高正荣老师也病了,所以不能再带田武了。还好田武这个时候,也快要上学了,也不用家里再请老师了。

立志成为军事家

田武到了五六岁时,他在爷爷的指导下,就开始读家藏的《军政》、《军志》等简册,并能简单地讲述排兵布阵的道理。

田家是一个祖祖辈辈都精通军事的贵族世家,家中收藏的兵书非常多。

春秋时代流行的如《黄帝兵书》、《太公兵法》、《风后渥奇经》、《易经卜兵》、《军志》、《军政》、《军礼》、《令典》、《周书》、《老子兵录》、《尚书兵纪》、《管子兵法》及上自黄帝、夏、商、周,下到春秋早、中期有关战争的许多竹简,塞满了田家的整个阁楼。

田武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爬上阁楼,把写满字的竹简拿下来翻看。有不明白的问题就请教家聘的老师,甚至直接找祖父、父亲问个明白。

虽然这些书田武还不能真正看懂,但在爷爷和父亲的帮助下,还是了解了其中的许多内容。

这时,爷爷田书除了给田武讲述战斗故事之外,还讲一些“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尧舜禅让”“大禹治水”以及“姜太公垂钓”“武王伐纣”等历史故事。

田武到了七八岁的光景,小脑袋里装了更多的问题,经常向爷爷问这问那,有时问得爷爷也无法回答。

有一次,田武读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他就跑去问爷爷:“爷爷,祀是什么?戎是什么?”

爷爷田书想,今天田武问的问题倒是简单,于是随口说:“祀是祭祀,戎是兵戎。”

田武接着问:“祭祀是种精神的寄托,怎么能和兵戎相提并论为国家的大事呢?”

爷爷田书顿觉奇异,一时答不出来。田武接着说:“只有兵,才是国家的大事,君臣不可不察的大事。”

看着孙子摇头晃脑的样子,听着孙子模仿大人说话的口气,田书禁不住笑了。

这时,爷爷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已无法满足田武的求知欲望,该送他去当时的学校庠序学习系统的文化知识了。

春秋时代只有王室的子弟才能入学,就是所谓的学在官府。到春秋末年,周王朝的势力没落,各路诸侯纷纷立国。

于是,各个诸侯国家的一般贵族和平民为了培养自己的子弟,便兴起聚徒讲学之风,后来便发展成庠序。

庠序向所有贵族和一般平民的子弟敞开了受教育的大门。

田武8岁这年春天,他头上束着两个总角,让爷爷领着,走进了庠序的大门,开始接受系统的基础知识教育。

当时庠序的主要课程是五教和六艺。所谓五教即五种伦理道德教育:父要义、母要慈、兄要友、弟要恭、子要孝,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基础课的知识和技艺。

书是识字课,小孩子一入学,教书先生就发给每个学生几根竹简和一把刻刀,田武对这些学习用具并不生疏,因为在家里,爷爷和父亲早已教过他如何使用,有的字也早已认识,但他对教书先生讲的汉字六书非常感兴趣。

有一天,教书先生走到田武的书桌前,弯下腰来对他说:“你知道你姓的田字怎么写吗?是长方形里面有一横一竖,这个字很有意思,表示一块大田分成四块小田,纵横直线表示田埂或田间小路。”

这是田武从未听说过的,他感到非常新鲜,两只乌黑明亮的眼睛便一眨一眨地看着先生。

教书先生见田武对这些东西非常感兴趣,又耐心地给他讲解起田武的武字,教书先生说:“你的名字武是止与戈两个字组成的。戈是兵器,止是脚趾,合起来是勇士持兵器,大步前进格斗的意思,表示征战、讨伐。”

田武有些不明白,忽闪了几下黑眼睛说:“我爷爷说武是停止战争,是和平的意思。您怎么说成是征战、讨伐呢?”

教书先生摸了摸田武的头说:“乖孩子,武字本来是征战的意思,不过若以正义的战争讨伐邪恶、制止动乱,这不就实现了和平吗?由此看来,武字又有和平和制止战争的意思。你的名字取得很有意义。”

田武仰着脸,看着先生自豪地问:“您知道我的名字是谁取的吗?”

先生说:“不知道。”

田武说:“是我爷爷取的。”

先生又拍了拍田武的后脑勺说:“好好学习,长大后像你爷爷那样勇猛,统兵打仗,保卫齐国人民的幸福生活。”

田武笑了笑,又低头念起竹简上的字。

数是数学课。教书先生最初给童子讲授计算的一般知识和规则,往后就讲齐国的“九九之术”和《算经》。

田武自幼聪慧过人,又勤奋好学,再加上对奥妙的数学王国兴趣浓烈,他12岁时,数学的运算能力就赶上成人,成为他父亲家庭理财的得力助手。

少年田武天资聪明,对那些艰涩繁杂的五教以及规定的文化基础课,看三两遍就能熟记于心。往往其他同学还在埋头苦读,他早已记熟,跑到外面玩去了。

有一次,老师以为他贪玩,把他叫回去准备责罚一顿。责罚是要有理由的,老师就把刚刚学过的一段课文向他提问,谁知道田武竟然对答如流。

老师找不出责罚的理由,只好作罢。久而久之,老师感觉这孩子有不同常人的天赋,将来必成大器。于是教育田武也就更加用心了。

在所有的课程中,田武最感兴趣的是六学中的射和御。在射、御的第一节课上,老师先给学生讲解了射、御的基本内容及学习射、御的意义。

射和御既是战场拼杀的基本技能,也是齐国社会竞技活动的主要项目。

在齐国,每年的9月,都要举办一次全民射、御比赛,这是国家选将取才的重要形式,也是有志之士展现自我,步入仕途的绝佳良机。

接下来,老师还重点讲解了齐国自古就有的尚武之风。约在夏商之际,或更早一些,齐地的夷人就以善射而闻名天下。

夷人的夷字就是一个人的形象,这个人与身上挎着的弓,就组成了夷这个象形字。

神话传说中,东夷最早的英雄叫羿,他曾经用弓箭驯服了10个太阳,同时射瞎了黄河大神河伯的眼睛。

后来,羿还射死封豕长蛇,并在青丘地区,把猛禽大风给射死了,为民除了一大害。因为羿的巨大贡献,人们尊称他为后羿。

殷商时期,齐地有一个著名的英雄蜚廉,他是秦国的先祖,《史记·秦本纪》中记载他依靠自己的才力,侍奉殷纣王,一生中为了商朝的强盛可以说是出生入死,在战场上拼杀,最后战死在海边上,蜚廉冢就在今广饶县城的东边。

后来,著名的军事家姜子牙辅佐周文王灭商,被封到了齐地,建立齐国,尚武风俗得以承袭,并发扬光大。

当时齐国尚武得到继承发扬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太公受封的时候,曾得到周王室赋予的征伐特权,可以代表周王室征讨其他国家,齐国推崇尚武习俗便成为必然。根据历史记载,齐国曾经多次对莱、杞、奄、阳、谭等小国用兵。

二是齐地有发展畜牧业尤其是养马的优越地理环境,养马业在诸侯国中捷足先登,这就为军事装备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从桓公时代开始,齐国就是各诸侯国中马匹最多的国家。齐桓公的时候,他曾经一次赠与卫国良马300匹。田武他们家所处的青丘地区,就是当时齐国的养马基地。

由于受尚武思想的影响,齐国从国君到士兵,都是以勇武为荣。射和御,是齐人首练的武技,主要用于长距离的攻击,是军事活动的重要手段。齐人向来以射术和御术的高低为荣辱,这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要想出仕入相,为国家重用,首先必须练好这两门科目。

在接下来的学习和训练中,田武对射和御投入了比其他学生多数倍的努力。

田武刻苦练习,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很快,田武就成了掌握这两项技能的同辈贵族少年中的佼佼者。

田武没有满足,没有就此止步,依旧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此时,田武心中蒙蒙胧胧有一个理想,那就是长大后要像他的祖父田书、叔父田穰苴一样,成为一名驰骋疆场的大将军。

田武和小伙伴们,只要不去庠序读书,就在空场上分成两拨儿,玩布阵攻战的游戏,互相攻打、冲杀。

田武带领的一方总是胜利者,久而久之,田武就成了小伙伴们的军事领袖。

有一年端午节,田书老将军从朋友家做客回来,乘坐的马车经过城中广场,无意中看见两拨儿孩子在冲锋厮杀。

只见田武指挥着十几个孩子,把另一拨儿孩子追杀得溃不成军,落荒而逃。

田书老将军见此情景,心中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田武将来会成为优秀的统兵打仗的人才,担心的是孩子玩野了会荒废学业。

第二天,田书老将军便到“庠序”里去拜见教书先生,了解田武的学习情况。

先生说:“田武非常聪明,在学习上能举一反三,因此进步非常快,成绩突出,一般孩子都比不上他。”

田书老将军说:“我常看见田武把家里珍藏的《军政》、《军志》等兵书拿到庠序来读。昨天我又看见他和小同窗们玩布阵攻战的游戏,冲冲杀杀的。我担心他常读这些东西,又经常玩打仗的游戏,耽误了其他学业。”

先生忙说:“不会,不会。《军政》、《军志》这些书虽然讲的是布阵用兵,但里面包含着许多深刻的哲理,这对田武学习其他功课很有帮助。”

同时,先生还举了个例子,他说:“有一天,我想查考一下田武,看他是否读懂了这些书上的道理,没想到他讲得头头是道,举了许多战例连我都不知道。至于玩游戏,我认为男孩子不玩游戏就呆傻了,只要不出格儿就没事。”

田书老将军听了先生的话,捋着胡须高兴地不停点头,乐呵呵地说:“哦!这我就放心了。”

田武没有辜负爷爷对他的期望,田家的事业将后继有人了,因此田书老人非常高兴,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宽慰。

从此,爷爷或父亲经常带着田武出席一些亲朋好友的宴会,参加上层贵族的一般社交活动。

田武虽然还是一个孩童,但他不凡的谈吐和敏捷的思维却引起一些齐国社会名流的注意。 7MQodUJG9e4BLx0HUgnK3Z1DoDpV4bzwyIJc4w6fY554LzGveiU62UNTFmv9kYP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