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挠
【释义】无论遭受多少挫折都不动摇、不退缩、不屈服。
【出处】《蔡中郎集·太尉桥玄碑》。
东汉有一个名叫桥玄的官员,他为人正直无私,嫉恶如仇。
桥玄年轻的时候,在唯阳县当功曹。有一次,豫州刺史周景来到唯阳,他向周景揭发了豫州“陈国相”羊昌的罪恶,请求周景派他去查办。周景同意后,桥玄首先把羊昌的宾客全部抓起来,详细调查羊昌的罪行。羊昌的靠山、当朝大将军梁翼得知这个消息,派人飞马传来檄文搭救羊昌,周景也接到圣旨,要他召回桥玄。桥玄退还檄文,更加抓紧办案,终于使羊昌受到惩罚。桥玄从此名声大振。
汉灵帝时,桥玄当上了尚书令,他掌握了朝中大夫盖升仗着与灵帝有交情,在做南阳太守时大肆收受贿赂、搜刮大量钱财的事实,就向汉灵帝上奏,要求罢免盖升,收缴盖升的家产。汉灵帝不但不查办盖升,反而升了盖升的官。桥玄于是托病辞职,告老还乡。
桥玄在京城任职的时候,有一次,他十岁的小儿子在门口玩,突然有三个强盗劫持了孩子,冲到楼上,向桥玄勒索财物。消息传开,校尉阳球向河南府尹、洛阳县令求救,带兵包围了桥玄的家。阳球等怕强行动手会伤了孩子,不敢进攻,桥玄大声喝道:“强盗无法无天,难道能为了我的孩子而放纵这些恶贼吗!”
他要求阳球等人上楼捕杀强盗,强盗被杀死了,他的小儿子也被强盗杀死了。
百川归海
【释义】比喻大势所趋,众望所归。
【出处】汉·刘安等《淮南子·汜论训》。
《淮南子》中有一篇《汜论训》,讲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情况,它的基本观点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文章中写道:“我们的祖先早先住在山洞里和水旁边,衣着非常简陋,生活十分艰苦。后来出了圣人,他们带领人们建造房子,这样人们才从山洞里走出来,住进了可以躲避风雨寒暑的房子。圣人又教人们制造农具和兵器,用来耕作和捕杀猛兽,使人们的生活比过去有了保障。后来,圣人又制礼作乐,订出各种各样的规矩,使人们有了礼节和约束。由此可见,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们不是老是用一种方式生活。所以对古时候的制度,如果不再适合使用,就应该废除;而对于现在的,如果适合使用,就应该发扬。以上的一切都说明,像千百条来自不同源头的江河,但最后都会归流入大海一样,各人做的事不同,但都是为了使社会更加进步,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百无聊赖
【释义】聊赖:指凭惜、依托。形容生活或感情无所依托,孤寂无聊,感觉什么都没有意思。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
东汉末年,军阀公孙瓒原先盘踞在蓟州。
蓟州流传一首童谣:燕南睡,赵北际,有此中可避世。
北方的鲜卑、乌丸,南方的袁术、袁绍,不断侵扰蓟州,盘踞于此的军阀公孙瓒特地为此找来术士,询问童谣的含义。
术士说:“古燕国的南疆,赵国的北边,有时归入燕国版图,有时归入赵国版图,那块土地就是易州,该州城建在山坡上,后枕大山,发生战事,来者只能仰攻,是固守的好去处。”
公孙瓒一听有利于固守,当下就决定把都城从蓟州迁到此处。
公孙瓒在易州城外挖了十道壕堑,每道壕堑后都筑一道城墙,中建一座十余丈高的城堡,藏有米粮300万斛,称为易京,自己就驻守其间。他踌躇满志地说:“兵书上说的,攻打拥有百座堞楼的城池是自讨苦吃,现在易京有堞楼千座,哪个能奈我何?”
公孙瓒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是中了袁绍的计谋,是为了把公孙瓒,引进孤城困守,才散布童谣引公孙瓒愿者上勾。
袁绍大军围困易京,公孙瓒据险而守,虽然一时不怕敌兵攻城,但是老呆在城里,士兵无斗志,米粮日渐减少,日子也不好过。另外,袁绍的军队日日夜夜在城外挖掘地道,通向城内,准备上下夹攻。
公孙瓒憋不住了,先派遣儿子突围外出讨救兵,然后率领士卒,打算出城跟袁绍决战。可是援兵总是不来。公孙瓒写信让人快速送到儿子手里,信上说:“袁绍的军队,像神又像鬼,鼓声角声在地道下响起,云梯檑石在我军头上飞舞,困守孤城,无所聊赖。你急率轻骑前来救援,来时在北方山头燃起烽火,为父得讯后,开门击贼,出其不备,打垮袁军。”
不幸的是,这封信落到袁绍手里,袁绍将计就计,按照信中所说的那样点起了烽火,公孙瓒果然上当,中了埋伏,败兵回城,却又发现城又被袁军从地道入而占领,前后无路,公孙瓒只得自杀。
“无所聊赖”后来辗转沿用,又作“百无聊赖”。
百不当一
【释义】一百个也抵不上一个。形容人或物异常出众。
【出处】汉·班固《汉书·文帝纪下》。
汉文帝统治时期,边境常常受到匈奴的侵扰,由于匈奴简装轻骑,神出鬼没,使汉军不能行之有效的对付他们,为此,不但于国力上受损,而且还不能确保边境安全,惹得朝廷非常苦恼。
大臣晁错上书汉文帝,提出制服匈奴的见解和主张。
他说:“汉兴以来,胡虏屡次入寇,小人则小利,大人则大利。……克敌制胜之道,首先在于选良将,将士要善于审度形势。兵法说,阔丈五的沟渠,漫过车辆的河水,山陡林密,积石蔓藤,是步兵用武之地,骑兵两名抵不上步兵一名;土山丘陵绵延不断,平原旷野,这是骑兵用武之地,十名步兵抵不上一名骑兵;小丘间隔的原野,隔河相望的坡岸,居高临下,这是弓弩兵用武之地,执短兵器的步兵和弩兵相较量,百不当一;两军相逼,平地短草,可前可后,这是长戟兵用武之地,执剑拥盾的步兵与之三较,百不当一。……另外,中国的马匹比不上匈奴马的健壮,中国骑兵的箭术比不上匈奴人,匈奴人更比中国士兵吃苦耐劳。但是战车、强弩、坚甲、列阵、三军聚射而万箭齐发,匈奴人比不上我们。匈奴所长者三,中国所长者五,只要将士用长避短,匈奴是可以被我们平定的。”
晁错还提出以夷制夷、徙民屯边等主张,都为皇帝所采纳,使边事紧张形势得到缓解。
百发百中
【释义】泛指技术高明,无可挑剔。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西周策》。
战国时期,有一个很有名的谋士,他的名字叫苏厉。有一次,他听说秦国大将白起将要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而大梁一旦被秦占领,附近的西周王室就危在旦夕。于是,苏厉对周王说:
“白起这几年打败过韩、赵等国,夺取了许多土地。现在他将要带兵攻打大梁,大梁一旦被白起攻下,周王室那可就非常危险了。您应当想办法阻止白起出兵。”
于是周王派苏厉前往秦国。苏厉对白起说:
“以前,楚国有一个名叫养由基的人,是一个射箭能手,他距离柳树一百步放箭射击,每箭都射中柳叶的中心,百发百中,左右看的人都说射得很好,可是一个过路的人却说:‘这个人,可以教他该怎样射了。’”
养由基听了这话,心里很不舒服,就说:“大家都说我射得好,你竟说可以教我射了,你为什么不来替我射那柳叶呢!”
那个人说:“我不能教你怎样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射柳叶百发百中,但是却不善于休息,等一会儿疲倦了,一箭射不中,你的名声将大打折扣。”
接着苏厉又对白起说:
“你已经打败了韩、赵等国,取得了许多土地,功劳很大。现在,又要派你带兵出关,经过西周王室的所在地去进攻大梁,如果这一仗不能取胜,就会前功尽弃。你不如说自己生病,不要出兵为好。”
白起听了,哈哈大笑说:“我所向披靡,百战百胜,怎么会不能取胜呢?”
白起没有听苏厉的,继续领兵出征,不久大败魏军,得到了秦王的奖励。
百丈竿头
【释义】原意是佛教学说,指道行造诣达到最高境界。比喻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要继续攀登高峰。
【出处】宋·道原《景德传灯录·招贤大师》。
宋朝有一个得道高僧,法号为招贤大师。他经常到各地传道讲经。
有一次,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的人深受感染。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起来,向他提了几个问题。大师慢慢地作答起来。那僧人听到不懂处,又向大师提问,于是两人一问一答,气氛亲切自然。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帖。
所谓偈帖,就是佛教中记载唱词的本子。大师指着本子念唱道: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招贤大师非常耐心地解释清楚了偈帖的内容,使问者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百步穿杨
【释义】形容箭法或枪法非常高明。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西周策》
楚国有个叫养由基的人,年轻时勇力过人,善长射箭,与他同时的另外一个射箭手叫潘虎,很不服气,相约在场地比箭。
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彩声。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表示请他指教。
养由基环视了一下四周,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太近、太大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嗖”的一声射去,结果箭镞正好贯穿这片杨柳叶的中心。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潘虎自知没有这样高明的本领,但又不相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叶,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
养由基走前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这一来,喝彩声雷动,潘虎也口服心服。
就在这一片喝彩声中,有个人在养由基身旁冷冷地说:“嗯,有了百步穿杨的本领,才可以教他射箭了。”
养由基听此人口气这么大,不禁生气地转过身去问道:“你准备怎样教我射箭?”
那人平静地说:“我并不是来教你怎样弯弓射箭,而是来提醒你该怎样保持射箭名声的。你是否想过,一旦你力气用尽,只要一箭不中,你那百发百中的名声就会受到影响。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应当注意保持名声。”
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他致谢。
这个故事还引申出另一条成语“百发百中”。
百感交集
【释义】形容各种感想交织在一起,感慨万分。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卫玠,字叔宝,河东安邑人,晋怀帝时在朝中任职。
晋怀帝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匈奴军队两次长驱直入,一直打到西晋都城洛阳,但都被西晋军队击退。面对动荡不安的时局,卫玠决心把家迁往南方。
他的哥哥卫璪在朝廷担任官职,母亲不忍心和卫璪分离,卫玠劝她要以家庭大计为重,终于说服母亲同意南迁。永嘉四年,卫玠告别哥哥,离开洛阳,带着母亲和妻子举家南迁。
卫玠一向体弱多病,一路上长途跋涉,餐风饮露,经受了千辛万苦。在将要渡长江的时候,他的神情容貌都显得憔悴不堪。他对左右的人说:“见到这白茫茫的江水,心里不由得百感交集。只要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又有谁能排遣这万千的思绪和感慨呢?”
卫玠把家迁到南方后,也没有避过战乱。两年后,他不幸因病死去,死时才27岁。
百闻不如一见
【释义】指听到一百次不如亲眼见一次。
【出处】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
西汉宣帝在位的时候,西北边疆经常受到羌人的侵扰,汉宣帝决定出兵打击羌人,问百官谁愿领兵出征。
七十六岁的老将赵充国,曾在边界和羌人打过几十年的交道。他自告奋勇,愿意领兵出征。宣帝问他要派多少兵马,他说:“听别人讲一百次,不如亲眼一见。要想打胜仗,对敌军的状况要做到胸中有数。我愿意亲自到那里去看看,然后确定攻守计划,画好作战地图,再向陛下上奏。”
经宣帝同意,赵充国带领一队人马出发。队伍渡过黄河,遇到羌人的小股军队。赵充国下令进攻,大败羌人。兵士们准备乘胜追击,赵充国阻拦说:“我军长途跋涉到此,不可远追。如果遭到敌兵伏击,就要吃大亏!”
部下听了,都很佩服他的见识。
赵充国到了西北边疆,不辞劳苦,亲自到前沿阵地察看敌情,没过多久,他对敌情了如指掌,他不失时机调兵遣将,终于平定了西北边疆。
老马识途
【释义】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作用。
【出处】赵国·韩非《韩非子·说林》。
春秋时期,齐国是北方的大国。有一年,齐国应燕国之邀,出兵征伐入侵燕国的山戎人,后来,山戎人惧怕齐军,逃到孤竹国去了,齐国国君齐桓公决定出征孤竹国,随他出征的有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了困难。
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
“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领引大军走出山谷。”
齐桓公立刻派人放老马在前面引路,果然不出管仲所料,老马认识原来的路径,齐军获救。
老牛舐犊
【释义】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的深厚情感。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
杨修,东汉末年人,曾是曹操的主簿。他才思十分敏捷,聪明过人,经常能猜中曹操的心思。曹操生性多疑,对于杨修的才能,他心中早就存有疑忌,怕以后对自己不利,就想找借口除掉他。
有一次,曹操出兵汉中,准备进攻刘备。后来发现时机并不成熟,就想退兵,但又怕面子上不好看。正在犹豫的时候,厨师送进来一只鸡,他一边吃鸡,一边想主意。这时,一个部将来问曹操晚上用什么口令,曹操正在吃鸡肋,于是顺口就说:“鸡肋。”
口令传下来以后,杨修就让部下作好退兵的准备。别人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杨修说:“我从口令猜的。鸡肋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东西,主公把汉中比作鸡肋,肯定是觉得留在汉中也没有什么意思,所以我认为会撤兵。”
后来,曹操果然下令退兵。曹操知道杨修又一次猜中了自己的心思,终于下了决心,以扰乱军心的罪名把他杀了。
杨修的父亲杨彪得知杨修被曹操杀了,心中十分悲痛。有一次,曹操见到杨彪,问他为什么最近瘦得厉害,杨彪回答说:“汉武帝的近臣金日蚩为免后患,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品行不端的儿子,我很惭愧自己没有金日蚩那样的先见之明,但我终究还是怀有母牛舔小牛那样的亲子之情,所以才瘦得这么厉害。”
曹操听了杨彪的话,心中也产生了一丝愧疚。
老当益壮
【释义】形容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加豪壮。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东汉名将马援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吏,但他见多识广,很有谋略。马援原先在隗嚣手下当差,但时隔不久,他看出隗嚣是无能之辈,毅然离开了他,投奔了刚刚起兵的刘秀。
刘秀求才若渴,知道马援是个文武全才,立刻委以重任。马援感恩图报,每次打仗,他都身先士卒,勇往直前,从不后退。在马援的指挥下,刘秀的军队所向披靡,势如破竹。
马援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了戎马生涯,一直到六十二岁的时候他还领兵出征,最后他劳累成疾,重病压身,病死在军营中。
老妪能解
【释义】形容文章通俗易懂。
【出处】宋·惠洪《冷斋夜话》。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诗大多反映的是下层劳苦大众的生活,一直为世人所推崇。
白居易写的诗都很通俗易懂。据说,白居易每写完一首诗后,要拿到邻里去念给那些老太太们听,如果老太太能够听懂了,说明诗写得通俗易懂,可以定稿;如果老太太有些地方听不懂,说明还要修改,白居易就会一遍遍地改,直到老太太们能听得懂为止。
扬扬自得
【释义】形容神情十分得意。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
春秋时代齐国宰相晏子手下有一个车夫平时倨傲,一次驾车拉晏子外出,意气扬扬春风得意的样子恰被其妻看见,其妻见丈夫的样子与晏子谦和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顿时生气,待回家后,提出与丈夫离婚。
丈夫大吃一惊:“你为什么要离我而去?”
“晏子身高不到六尺,满腹经纶,做了齐国的宰相,名扬于各地诸侯,可以称得上是一方豪杰了。然而今天我看见他坐在豪华的车子上,态度谦恭和逊,一点也没有居高自傲的神色。可是你呢,虽然身长八尺,不过是个为人赶车的车夫。我看见你赶车时的样子很有点自以为是,所以我想离开你。”
“请不要再说下去了,”丈夫打断了妻子的话,“我领会你话中的意思了。”从此,赶车人仗势自恃,骄矜傲慢的态度不见了,代之以谦逊和谨慎。
车夫前后判若两人引起了晏子的注意,便问他,问明了事情的真相,他对车夫有错就改的态度深为赞许,让他做了齐国大夫。
扬扬得意
【释义】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
晏婴,字平仲,人称晏子,春秋时齐国人,他是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的相国,是当时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晏婴虽然才智过人,官居高位,但他处事稳重,处处都表现得非常谦恭。
晏婴有一个车夫,他很为自己能替晏子驾车而骄傲。他每次替晏婴驾着有华丽的车盖、并有四匹马拉着的车外出,非常神气,瞧不起别人,以为自己能替晏子驾车就比别人高一等。
一次,他驾着车正好从自己家门前经过,他的妻子从门缝中看到了丈夫那种扬扬得意的样子,心中很不高兴。
这天,当车夫回家的时候,他的妻子铁青着脸闹着要回娘家,再也不回来了。车夫很惊奇,问:
“你今天怎么啦?发生了什么事?”
他的妻子哀怨地对丈夫说:
“你今天驾车路过家门口,我看到你那副扬扬自得的样子,简直令人作呕。你看人家晏婴,他是一个相国,德高望重,虽然他身长只有六尺,但坐在车子里,看上去又稳重,又谦恭;可你呢?虽然身长八尺,不过是个车夫而已,就那样神气十足,好像你比晏相国还了不起似的。因此,我觉得跟你这样的人在一起,不如回娘家去。”
车夫听了妻子的话,感到妻子的话很有道理,就向妻子认了错,保证以后改正。他的妻子也就原谅了他。
从这以后,这位车夫在驾车时一反常态,处处表现得很谦逊。他的变化,引起了晏子的注意,晏子就问他是怎么回事,车夫便如实地说了。
晏子觉得这位车夫是一位可造之材,经过他的大力推荐,车夫当上了齐国的大夫。
扪虱而言
【释义】扪:摸。一面摸虱子一面谈话,形容谈话随便,不拘小节。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王猛传》。
当过前秦宰相的王猛是十六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那时前秦建国不久,王猛也在华阴隐居,听说东晋大将桓温率军攻打前秦,并在霸上驻守,便只身披了一件粗麻衣去见桓温。
王猛见了桓温,一面谈论天下形势,一面用手捉着身上的虱子(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桓温问他:“我奉朝廷之命,带领10万精兵北伐,为民除害。可是关中豪杰至今没有一个人前来见我,这是什么原因?”王猛道:“将军不远千里而来,大军深入敌境,长安已近在眼前,却不渡过灞水去攻打长安。百姓都摸不透你的心,自然没有人前来欢迎啦。”
原来,桓温并没有收复失地的诚意,不过利用北伐树立自己的威望而已。王猛这几句话,触及了桓温内心的秘密。
桓温为王猛敏锐的洞察而震惊,心里很是对他钦佩,并在大军撤离之前赐给王猛车马,许以官职,并要带王猛回去。王猛虽然没有在桓温那里施展才华但却在秦王苻坚那里得以发挥他的卓越才能,只因为荷坚赏识,重用他。
扫除天下
【释义】肃清邪恶,治理好国家。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暮传》。
东汉时有个名人叫陈蕃,他从不讲究卫生,屋子从未打扫过,更别说庭院了,一次他父亲的朋友薛勤实在看不过眼,规劝说:“你应该把屋子收拾干净。”
陈蕃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应当扫除天下,一间房子哪里值得一扫!”
后来陈蕃在朝廷做官,对于种种不法行为,只要知道,没有一件肯放过。果然做了许多扫除天下肃清邪恶的大事。
陈蕃不但对同僚违法乱纪敢于查处,而且皇帝有不对之处,他也敢指出,一次他劝诫皇帝为节省开支,应该把多余的宫女放掉。由于义正严辞,皇帝也只好照办,放出了500名宫女。
延熹年间,零陵、桂阳一带农民起义,公卿们一致认为应该镇压,只有陈蕃上书皇帝说:“这两郡的百姓,是您的赤子,他们之所以造反,难道不是当地官府豪强过于贪虐,逼出来的吗?您如能严查、撤换为政失和、侵暴百姓的贪官,改派依法理政、爱护百姓的好官,无须调兵镇压,暴乱就可以平息。”
陈蕃70岁那年与外戚窦武合作准备消灭乱政的宦官,但由于计划的失败反被宦官矫诏所捕杀,晚年可悲。
扣盘扪烛
【释义】指盲人通过敲击铜盘来体会太阳的形状,触摸蜡烛去想象太阳的光芒,比喻认识问题很片面,没有抓住事物的要害和本质。
【出处】宋·苏轼《日喻说》。
古时候,有一个天生的瞎子,从来没有看见过任何东西。他了解世界只能靠耳朵听,靠手去触摸。
有一天,他忽然想知道太阳是什么形状的,就去问别人。别人告诉他说:“太阳像个圆圆的铜盘。”瞎子听了,点了点头,向别人道了谢,就赶紧回家了。他知道家里有铜盘,就让家里人赶快给他拿来。家里人也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就把铜盘拿给他。他接过铜盘,用手摸了摸,轻轻地敲打了两下,铜盘就发出“当当”的响声。瞎子高兴地说:“现在我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的了!”
过了几天,远处有人在敲钟,瞎子听到当当的钟声,高兴地喊叫起来:“我听到太阳了!”旁边的人都笑起来,告诉他说:“太阳不会发声音,你听到的是敲钟的声音。”瞎子一听,感到很疑惑,就问:“既然太阳没有声音,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那人想了想,说:“太阳是会发亮的,跟蜡烛差不多。”
瞎子回到家里,又让家里人找一支蜡烛给他。他拿着蜡烛反复摸了几遍,又高兴地说:“现在我真的知道太阳是什么样的了!”
又过了几天,瞎子到邻居家串门,在桌子上摸到一支像笛子一样的乐器,他用手摸了几遍,觉得这东西也是瘦长的,跟蜡烛差不多,以为又是太阳,就高兴地说:“我拿到太阳了!”邻居听了,笑着告诉他说:“这是用来吹奏的乐器,不是太阳。”
瞎子越弄越糊涂,自言自语地说:“太阳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朽木难雕
【释义】枯朽的木头难以雕凿。比喻不堪教育,无法造就。
【出处】春秋·孔丘弟子《论语·公冶长》。
宰予是孔子的学生,他口才极好,说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孔子以为宰予是一个有出息的人,但没多久,他懒惰的毛病便暴露了出来。
一天,孔子给学生讲课。宰予却在房里睡大觉!学生们听说宰予大白天还睡觉,哄堂大笑。孔子叹了一口气,伤感地说:“腐烂的木头是雕刻不得的(朽木难雕),粪土似的墙壁是粉刷不得的。宰予是一个言行不一的学生,从他那里我得了教训,要改变一下态度,再听别人的话,我要考察他的实际行为,绝不能再以言取人了。”
孔子明白了宰予是个什么样的人,从此以后再也不喜欢他了。
机不可失
【释义】表示时机难得,不可错过。
【出处】后晋·刘昫等《旧唐书·李靖传》:兵贵神速,机不可失。
唐朝初期的军事家李靖,为李渊建立唐王朝出过力。李渊当皇帝后不久,李靖上书平定长江中游地区称帝的萧铣。李渊采纳了他的计策,任命他为引军总管,并作为李渊的堂侄李孝慕的副手,率军前去讨伐萧铣。
公元621年八月,唐军队伍开抵夔州。萧铣以为正值秋汛期间,江水上涨,唐军不敢进入危险的三峡地区,因此不作任何防备。
唐军将领中,对是否要在此时渡三峡也看法不一。许多将领认为,在水涨时渡江太危险,希望水位下降后再进兵。但是李靖认为,兵贵神速,现在时机难得,不可错过。
李孝慕采纳他的意见,决定进兵。萧铣得知后,赶紧派部将文士弘抵御唐军。李孝慕打算出击。但李靖考虑到文士弘是萧铣的一员猛将,一时很难打垮他,建议等敌军士气衰落时再出击。李孝慕不听,亲自率军出战,结果大败而归。
李靖冷静地观察敌军的追击,见敌人边追边掠夺大量物资,很不方便,他想如果此时反击的话一定会反败为胜,果不其然,李靖获胜,并逼萧铣在江陵城被围时自杀。
权宜之计
【释义】权:姑且。宜:适宜。指应付某种需要,暂时采取的措施。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允》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王允被派去讨阀。因在一敌俘身上发现一封常侍张让的通敌信他立即报告给了皇帝,因而与张让结下深仇。
然而后来张让借故把王允关进牢狱,决定处死他。司徒杨赐派人告诉王允说:“你犯在张让手上,看样子活不成了,别受罪了,还是设法早点结束自己的生命吧!”一些同僚好友,捧着毒药流着眼泪送给王允。王允把药碗猛地摔在地上,愤然地喊道:“我是朝廷的臣子,今日获罪,就应该伏刑以谢天下,岂有自己喝药求死的道理!”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司徒杨赐一块儿去请求皇帝免他一死。王允获赦后怕再遭厄运,便改换姓名,迁居到远离京城的地方。
在汉献帝统治时期,王允被重新启用并任太仆、尚书令,在这期间与大将军何进一起收吕布,杀董卓,在这以后,王允高枕无忧粗心大意而招来杀身之祸,死于董卓部将之手。
《后汉书·王允传》中说:“允性刚棱疾恶,初惧董卓豺狼。故折节图之。卓既歼灭,自谓无复患难,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地利人和
【释义】地利:作战的有利地形,或防卫工事。人和:指人与人的关系和睦团结。办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尤以人和最为重要。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公孙丑下》。
有人向孟子请教怎么样才能算是一个圣明英达的君主。
孟子说:“我认为圣主明君是用仁政来治理天下的,这样顺从、支持他的人就多,反对他的人就少。我的意思就是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随便举个例子,例如有座小城,敌人久攻不下,敌方肯定会利用适合作战的阴晴、寒暑、雨风等有利天时的,可是仍不能攻下它。因为这座小城占有地形上的优势,城高池深,这种地利超过了敌方的天时;同样的一座山城,城墙很牢固,而且兵强马壮,粮食充足,但是敌人来了,城内守兵弃城逃跑,这是为什么?这说明地利不如人和呀!这就证明了我的主张:靠疆界是无法限制百姓的;守卫国家依靠地势险峻也是靠不住的;同样,想用武力也不能长治久安。如果你不施行仁政,百姓就不会听从你的,而且还会搞得众叛亲离,那么你不是注定要垮台吗?”
有名无实
【释义】形容徒有虚名,空有某种形式,而不具备实质内容。
【出处】春秋·左丘明《国语·晋语》。
晋国太傅叔向与晋国六卿之一的韩宣子是一对老朋友,有一次韩宣子向叔向诉苦,想得到叔向的理解,却没想到叔向向他道贺。
韩宣子不解地问道:“我是有卿的名,而没有卿的实,无法跟大夫们相比。我正为此犯愁,你为什么要祝贺我呢?”
叔向正色道:“我就是因为你贫穷才来道贺的呀!穷,不一定是坏事,你只要回忆一下梁武子三代的遭遇,就可以知道了!”
叔向知道韩宣子很清楚梁武子三代的不同遭遇,所以特地提起了这件事。最后他又说:
“你已达到梁武子一样的贫困,也具备了梁武子的美德,相比之下,精神的财富要比物质的贫穷要充实得多,所以你应该高兴而不应该犯愁,可喜可贺。”
韩宣子听了叔向的话,顿时愁云消散,向叔向行礼说:
“多谢您对我的指教,要不我连自己将走向灭亡也不知道呢。”
有恃无恐
【释义】因有所依靠而无所顾忌、无所畏惧。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齐国国君齐桓公死后,他的儿子齐孝公即位。
鲁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夏天,鲁国遭到了严重的灾荒,齐孝公乘人之危,亲率大军,气势汹汹地向东进发,去讨伐鲁国。鲁僖公得到消息,知道鲁军无法和齐军对抗,便派大夫展喜带着牛羊、酒食去犒劳齐军。
这时,齐孝公的军队还没有进入鲁国国境,展喜日夜兼程,在齐鲁边界上遇到了齐孝公。展喜对齐孝公说:“我们鲁国的君王听说大王亲自来到我国,特地派我前来慰劳贵军。”
“鲁国难道不怕齐国吗?”齐孝公傲慢地说。
展喜是个见多识广的人,他不卑不亢地回答说:
“那些没有见识的人可能有些害怕,但我们鲁国的国君和大臣们却一点也不害怕。”
齐孝公听了,轻蔑地说:“你们鲁国国库空虚,老百姓家中缺粮;地里别说庄稼,就是连青草也看不到,你们凭什么不感到害怕呢?”
展喜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说:“我们依仗的是周成王的遗命。当初,我们鲁国的祖先周公和齐国的祖先姜太公,忠心耿耿、同心协力地辅助成王,废寝忘食地治理国事,终于使天下大治。成王对他俩十分感激,让他俩立下盟誓,告诉后代的子子孙孙,要世代友好,不互相侵害。既然祖先是这样友好,大王您怎么会贸然废弃祖先的盟约,进攻我们鲁国呢?我们正是依仗着这一点,才不害怕。”
齐孝公被展喜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心了,便不再攻打鲁国了。
有备无患
【释义】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灾祸或损害。
【出处】《尚书·说命》。
公元前562年,各国诸侯联合攻打郑国。
四月十九日,齐国的太子光、以及宋国的向戍先期领兵抵达郑国,驻扎在东门外。
当晚,晋国荀罃的军队到达郑国都城西郊,并往东进攻郑国。
卫国的孙林父则率军攻打郑国的北部边境。
到了六月里,诸侯军驻扎在向地,后来又转往西北,进逼郑国都城,军队驻扎在琐地。
近百万的军队势如破竹地杀到郑国都城,将郑都围了个水泄不通,郑国危在旦夕。
郑国人闻讯惊恐万状,向诸侯军求和。
七月,各国在毫地结盟,晋国的范宣子参与了会盟。
九月,诸侯军再次攻打郑国,郑国派使者去通报它先前所依附的楚国说,打算归顺晋国了。
终于,郑国派太子伯骈求和,晋国的赵武和郑国君主结盟,郑国的子展则出城与晋君结盟。
晋国赦免了郑国的俘虏,撤回了进攻的军队,停止了在郑国境内的侵扰。
晋君还派人通知各参与进攻的诸侯国停止对郑国的敌对行为。
郑国为了向晋国表示顺服和感激,向晋悼公赠送身怀绝技的乐师3人,能歌善舞的美女两队共16人。两架歌钟及配套的其他乐器,还有各种车子100辆,以及兵刃、盔甲等。
晋悼公很满意这些礼物,收下了。
这位晋国君主想起晋国连年来取得不少收获,魏绛给他出了很多好主意,因此,将魏绛召进宫来,对他说道:
“您为我出谋划策,使我同各戎狄部落和睦相处,从而称霸中原,使得晋国在8年时间里9次会合诸侯,就好像和谐的音乐,没有不协调的地方。现在郑国给我送来了乐队,请允许我跟您共同享受它们吧。”便把乐队的一半赏赐给魏绛。
魏绛辞谢道:
“同戎狄讲和,这是国家有福气;8年中9次会合诸侯,诸侯们不变心,这是君王的威灵所致,这是大臣们的功劳。大家群策群力,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大王凡事能做到有备无患,那么晋国则无忧也。”
晋悼公说:“您的教导,我岂敢不接受!况且要是没有您的计谋,我就不能正确处理跟戎人的关系,也不可能渡过黄河。赏赐有功的人,这是国家典章制度规定的,不能废除。您还是接受吧。”
魏绛推辞不过,只得接受了。
有志竟成
【释义】指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事情一定能成功。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弇传》。
耿弇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大将,他作战英勇无敌,罕遇敌手。
有一次,刘秀派耿弇去攻打占据山东青州十二郡的豪强张步。张步兵强马壮,是耿弇的一个劲敌。张步听说耿弇率兵来攻,就派大将军费邑等分兵把守历下、祝阿、临淄,准备迎击。耿弇先攻下祝阿,以后用计相继攻下历下和临淄。张步着急起来,亲自带兵反攻临淄,于是在临淄城外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斗。在战斗中,耿弇大腿中了一箭,可是他勇敢地用佩刀砍断箭杆,带伤仍坚持战斗。刘秀闻讯,亲自带兵前来支援。在援兵还未到达的时候,部将陈俊认为张步兵力强大,建议暂时休战,等到援兵来后再发动进攻。可是耿弇却认为不能把困难留给别人,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耿弇终于把张步打得大败。几天后,刘秀来到临淄,慰劳军队。他在许多将官面前夸奖耿弇说:
“过去韩信破历下开创基业,现在将军攻克祝阿,连战连捷,两功相仿,以前你曾说要打败劲敌张步,当时我还以为你夸的是海口,料想不会成功,没想到今天竟成功了,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夸父逐日
【释义】表示人们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坚强决心。也比喻不自量力。
【出处】《山海经·海外北经》。
从前,炎帝的后代中有个叫夸父的,夸父是个敢想敢干的人,有一天,他忽然产生了一个念头,要去追赶太阳,和太阳赛跑。
他马上付诸了他的行动,迈开他的长腿拼命地奔跑起来。在北方的原野上,朝着西方,他竭尽全力地跑着。跑呀跑呀,他眼看就快要追上了,太阳的光芒照着他,太阳的热气蒸着他,他感到口渴极了,就不停地喝黄河和渭河里的水。他实在是太热太渴了,很快就把黄河和渭河里的水都喝干了,而他还是没有止住口渴。
夸父口渴难忍,但他还是要继续追赶太阳。于是,他准备跑到北方去喝大泽里的水。北方大泽在很远的地方,夸父还没有跑到目的地,就在途中渴死了。
夸父倒下了,但他手中的拐杖变成了一片枝叶茂密的桃树林,桃树上结满了桃子,给路过的人们解渴。
西山饿夫
【释义】本指伯夷、叔齐。后比喻忠义守节的人。
【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刘显传》。
刘显是南北朝梁武帝的大臣,他才华横溢,很有名气。梁武帝把都城迁到郑州,封刘显为戎昭将,同年,刘显去世了。
刘之遴对好友刘显的死感叹万分。刘之遴对皇太子说:“我曾经听说过商朝的伯夷、叔齐因不肯做周朝的官,吃周朝供给的米,饿死在西山上,被人们称为西山饿夫。他们这样守全名节、不顾生死,又有什么意思呢?他们的名字难道真的能流传于后世吗?生为堂堂七尺男儿,死了不过占据一个棺材,即使身怀绝技,有非凡的才能,有珠玉一样的品格,如果死得早,英名又不得流传于世,只能留下一声深深的叹息,世上难道还有什么事比这更让人心痛的吗?我一直都忘不了我的好友刘显。他熟读经书,精通文艺,对一些深奥的问题常有独到、精辟的见解,在我们这些人当中是最优秀的,可是却死在郢都,魂归西天。现在将要为他选择下葬的日子,我们想替他树碑、撰写铭文,希望您能大发慈悲,同意树碑立传,以便能使他享受死后的荣耀,告慰他的在天之灵。”皇太子为刘之遴的深情诉说所感动,同意为刘显立碑刻文。
死灰复燃
【释义】比喻失势者重新得势。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
韩安国,字长孺,汉时睢阳人,原在汉景帝之弟梁孝王刘武手下当差,深得梁王器重。后来因事被捕,关押在蒙地监狱中,梁王多方设法,一时未能使他获释。
狱吏田甲以为韩安国失势,经常侮辱他。韩安国怒道:“你把我看成熄了火头的灰烬,难道死灰就不会复燃?”
田甲嘿嘿一笑,说道:“倘若死灰复燃,我就撒尿浇灭它!”
韩安国气得说不出话来。
不久,韩安国入狱的事引起太后的关注。原来韩安国曾出力调解过景帝和梁王之间的矛盾,使失和的兄弟重归于好,太后为此十分看重韩安国,亲自下诏要梁王起用韩安国。
韩安国被释放,得到了梁王的重用。狱吏田甲怕他报复,连夜逃走。韩安国听说狱吏逃亡,故意扬言说,田甲如不赶快回来,就宰了他一家老小。田甲只好回来向韩安国请罪。韩安国讽刺他道:“现在死灰复燃,你可撒尿了。”
田甲吓得面无人色,连连磕头求饶。
韩安国觉得自己一句话把田甲吓得如丧家之犬,很是惬意,后来韩安国非常宽容地放过了田甲。田甲感激不尽。
死有余辜
【释义】形容罪大恶极,不可饶恕。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春纪三》。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外巡行,病死在沙丘,宦官赵高乘机串通丞相李斯,改立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为皇帝,并假造圣旨,逼令太子扶苏自杀。赵高当上郎中令后,就想除掉丞相李斯,自己独掌朝政。他费尽心思想出了一条毒计陷害李斯。
一天,赵高对李斯说:“当前国内民心不稳,叛乱四起,但皇上整日无所事事,不理朝纲,只知加重百姓的徭役和赋税,再这样下去,国家可就要危险了!丞相有责任为国分忧啊!”
李斯就去进谏胡亥,劝告他减免赋税,收买民心,以缓和当前的紧张局势。
胡亥怒斥李斯道:“你身为当朝丞相,却无力平息叛乱、安抚民心,反来教训、怪罪我,我看你是别有用心吧!”
这时,赵高又偷偷跑到胡亥那儿说:“李斯心术不正,图谋造反,他的儿子已经和贼兵勾结在一起了!”
胡亥信以为真,立刻下令罢免李斯相位,将他打入大牢。赵高又用重金买通狱中刑讯人员,严刑毒打李斯。李斯忍受不了酷刑,只得招认。胡亥勃然大怒,下令将李斯五马分尸,还抄了李斯的家。百姓原本就仇恨无恶不作的李斯,李斯被处死后,大家都拍手称快,认为他死有余辜。
死里求生
【释义】在死亡的绝境中求生存的道路。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公孙述传》。
楚国有一个勇夫名叫次非。有一次他外出办事,意外地得到了一把宝剑。次非很高兴地抱着宝剑乘船回家。船行到河心,突然从河中飞出两条蛟龙来,张牙舞爪要吃人,船上大乱。
次非问船夫:“在这样的情况下,船里的人还能保全性命吗?”
船夫说:“蛟龙出河,无人能救。”
次非立刻拔出宝剑说:“以前那些丢了性命的人,所以会死在江中,就是因为他们在危急时,虽有了武器,也不敢和蛟龙拚个你死我活,结果呢,性命还是不能保全。现在已是性命不保的时候了,男儿应当死里求生。”次非毫不畏惧地持剑纵身下江杀死了作恶的蛟龙。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释义】指有先见之明的人在临死前设置死后对敌的良策。借用死人吓走活人。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
诸葛亮于公元231年在渭水东南岸与魏军相峙。一路上兵马劳顿,加上操劳过度引发疾病,于是命令所属,召集姜维、马岱安排后事。又吩咐杨仪:“我死后,不要发丧,可以做一个大龛,将我的尸体放在龛中,嘴里放入米粒,脚下点一盏长明灯。军中一切照常,让后面的营寨先撤退,然后一营一营缓缓而退,不要急躁。如果司马懿来追,你可布成阵势,摇旗击鼓。等他来到,就将我的雕刻木像放在车上,推到队伍前面,命令将士们分列左右。司马懿见了肯定会惊吓而走。”一一布置妥当,当夜,诸葛亮去世了。
诸葛亮已死的消息被司马懿获知,大喜,想追击又恐中孔明计谋,只好令部将夏侯霸以测虚实。
夏侯霸探得确切消息,赶紧报告说:“蜀军全部退走了。”司马父子率军直奔蜀寨,果然已空无一人,司马懿引军在前,追到山脚下,远远望见蜀兵,于是奋力追赶。忽然,背后喊声大震,姜维命杨仪举旗鸣鼓,树影中飘出大旗,上面写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司马懿大惊失色,再定睛一看,只见数十员大将,拥出一辆四轮马车来,车上端坐着的竟是诸葛亮,司马懿惊呼:“孔明还活着,我中计了!”回头便逃。姜维从背后杀出来,魏兵魂飞魄散,丢盔弃甲,死伤无数。司马懿一口气跑了50余里,仍惊魂不定。蜀军从容撤退。
后来人们嘲笑司马懿:“死诸葛吓走了生仲达。”
成由勤俭破由奢
【释义】成功来自勤俭,破败由于奢侈。
【出处】唐·季贺《咏史》。
在《韩非子·十过》中有一段记录说秦穆公非常关心他的统治,为此他问由余,要由余回答古代的皇帝使国兴与国衰的原因所在。
由余回答说:“由于勤俭而使国家兴盛,由于奢侈而使国家覆亡。”
后来,唐代诗人李贺又取其意,写成《咏史》诗一首:
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
岂得珍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
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
终古苍梧哭翠华。
《咏史》这首诗运用比喻,象征手法道出国家兴盛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由勤俭破由奢”。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释义】指事情的成功都决定于同一个人。
【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
西汉名将韩信出身平民。秦末各地义军揭竿而起,韩信先是投奔项梁,项梁死后,他在项羽手下当了一名小吏,后来他又投奔了刘邦。
刘邦也没有看出韩信有什么才能,只让他当个负责接待宾客的小官。萧何清楚韩信是个能够统领千军万马的军事奇才,多次向刘邦推荐,刘邦还是不重用韩信。韩信感到很失望,就逃走了。
萧何得知消息,也来不及报告刘邦,就连夜去把韩信追了回来。刘邦很不以为然,说:“有那么多将士逃走了你都不追,为什么韩信跑了你要把他追回来?”萧何说:“没有特殊才能的将领多走几个也没有关系。但是像韩信这样的人才,简直是举世无双,大王要是只想在汉中称王,可以不用韩信,要是大王准备打天下,那就非用韩信不可。”
刘邦胸怀大志,一心想统一天下,于是他同意升韩信为将军。萧何说:“只让他当将军,肯定还是留不住他。”刘邦就说:“那就拜他为大将军吧!”于是刘邦就听从萧何的建议,选择吉日,举行隆重的典礼,拜韩信做统领全军的大将。
韩信被刘邦重用以后,为刘邦操练兵马,出谋划策,南征北战,最后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大功。
后来,韩信因私自窝藏项羽的部将钟离昧,刘邦取消了他的楚王封号,降为淮阴侯。韩信被降职以后,心里不痛快,并想趁刘邦率兵出征消灭叛军的时候谋反。
吕后得知韩信密谋造反的消息后,连忙召见丞相萧何。萧何出了一计,把韩信骗进皇宫害死了。
至死不悟
【释义】指一个人到死还没弄明白、弄清楚自己死去的原因,另外也可借喻一个人的执着。
【出处】唐·柳宗元《三戒》。
一个人的院子里养了一头从山里跑回的麋麑,由于它是初来此地又性情温和长得驴不驴,鹿不鹿的,因此惹得家狗食欲大增,但因主人对它的庇护,因此不让其与它亲近。
但是,一听见狗吠声,麋麑就惊慌失措,四腿发软,主人看到这种情况,就想医治麋麑的精神创伤。他每天抚摸它的鹿角、驴尾、骆驼项,抱它接近家狗,托起它的蹄子碰碰狗鼻子,慢慢地消除了它的畏惧心理。同时,主人也对家狗进行各种各样恩威并施的教育。只要它吓着了麋鹿,就敲它几棍子。家狗很有灵性,开始媚态十足地主动与麋鹿嬉戏。
天长日久,麋鹿与家狗之间的敌意完全消除,麋鹿也从小长大,为了开阔眼界,它在主人离开之后,偷偷地从家溜出,在游玩之中不幸的遇见了许多狗,麋鹿认为很正常,没有任何危险,但那些狗毕竟不是家狗。眼见送上门的食物怎能放过,立即把糜鹿围在核心围攻,麋鹿落得了可悲的下场,它至死不悟,这狗和狗怎么还不一样。
动辄得咎
【释义】比喻做事往往会获罪或遭人责难。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
韩愈是唐朝杰出的散文家,他才学甚高,24岁中进士,由于他刚正不阿,对宦官利用“宫市”而压榨百姓的事看不过眼而上书皇帝,哪里知道后果是贬到连阳山做县令。
后来唐德宗死了,唐顺宗继位,韩愈才被调回京城,担任吏部员外郎之职。但好景不长,又被贬为国子监博士。韩愈自视才高,却屡遭贬谪,心中十分郁闷,于是便写了一篇《进学解》。文中有一段大意是:“国子博士来到太学,勉励全体学员努力上进,不要荒废学业。因为现在的执政者都是选贤任能、公正无私的人。所以只要自己有真才实学,不怕没人赏识提拔。”
这话还没读完,学员中爆发出一阵哄笑,有人站出来说:“博士先生,你这是在骗人!我们跟先生学习了这么多年,深知先生学问渊博,文才盖世,但先生为什么往往动辄得咎呢?”
韩愈无奈却不失幽默地回答道:“我虽然屡遭贬职,但最终还是一个博士而没有落到市井,不也是很好吗?”
共为唇齿
【释义】比喻两个人关系像嘴唇与牙齿的关系一样,缺一不可,互相依靠。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书·邓芝传》。
三国时,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了修复与东吴的关系,共同抗魏,派邓芝出使吴国。邓芝到了吴国,孙权称病不见他。邓芝料到孙权变了心,不打算与蜀国友好,可能要依附魏国,就写了一封信,送给孙权。信上说:“我这次来不单是为了蜀国,也是为了吴国。”孙权这才召见邓芝。
孙权直言不讳,说蜀国弱小不足以抗衡魏的攻击,一旦失败自己还保不了自己,怎能为他分忧。
邓芝说:“吴、蜀两国四州之地,这是成就王业的基础。诸葛亮乃当世英杰,蜀国有险要地势,十分牢固;吴国有三江之阻,也是固若金汤。如果把我们两国的优势合为一股,共为唇齿,进攻可以兼并天下,退却可以鼎足而立。这不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吗?假如吴国屈服于魏国,那江南之地就不再是大王的了。”
孙权之所以犹豫不决的原因也在于怕魏吞并了吴,加上邓芝的一席话,使孙权痛下决心,拒绝了魏和谈的要求而答应联合蜀国。
过门不入
【释义】形容热心公务而不顾及个人利益的无私奉献精神。
【出处】《列子·杨朱》
尧在位时,黄河流域发生水灾。灾情十分严重:庄稼被淹没了,房子被冲毁了,老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于是尧就派鲧去负责治水。鲧带领民工,花了九年时间,还是没有根治洪水。原来他采用的是堵的办法,他全力修堤坝,想把洪水堵截住,结果洪水冲垮了堤坝,洪水反而更凶猛。
舜继位以后,对鲧治水很不满意,就把他处死了。舜又命令禹去治水。禹是鲧的儿子,他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经验教训。改变方法,采用以疏导为主的治水方式。他带领民工开凿渠道,把河道疏通,让水能够顺畅地流到大海里去。
禹在治水的时候身先士卒,带头挖土、挑土,手掌和脚底都长满了老茧。他为了治水,终年走南闯北,私事几乎无法顾及。他到了三十岁才结婚,新婚才四天,他就又带着老百姓治水去了,孩子长到十多岁了,还没有见过父亲的面。他曾经好几次从自己家门口经过,孩子的哭声都听得见,但他每次都没有进门,带着同伴勿匆走过,奔赶治水去了。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禹终于把大水制服了。从此,江河畅通,田地里又长满了庄稼,老百姓们又可以安居乐业了。
后来,到舜老了的时候,他见禹治水有功,深得百姓爱戴,就把位置禅让给禹。
“过门不入”又可说“三过其门而不入”。
过犹不及
【释义】事情做得太过分了,跟做得不够一样。
【出处】春秋·孔丘弟子《论语》。
有一次,孔子与他的学生子贡闲谈。谈到对他的弟子看法时,子贡问道:“老师,颛孙师(子张)和卜商(子夏)两个人,谁更好一些?”
孔子回答说:“颛孙师呢,做事好过分;卜商呢,做事有点不够火候。”
子贡说:“那么,是颛孙师好一些吗?”
孔子说:“过分了和做得不够同样不好。”
子贡细细品味,觉得老师确实说得对。他明白,老师说的不是这两个师兄弟的为人品德,而是说他们性格上的弱点,两个人都有缺点,只有把各自的缺点改正过来,那才能完善自我。
迅雷不及掩耳
【释义】响雷声传得太快,来不及捂耳朵。比喻事情、事故突然发生,来势迅猛,使人不及防备。
【出处】战国·佚名《六韬·龙韬·军势》。
东汉末年,曹操领兵想一举歼灭西部的马超、韩遂。
韩遂率兵七万占据了潼关,曹操大惊失色,立即亲率大军西征。他一面将大队人马开往潼关附近,驱使马超主力军聚集潼关,一面又派大将徐晃偷渡黄河,筑起营寨夹击马超。当马超退据渭南以后,曹操为了迷惑马超,对马超的挑战不理不睬,还假装着答应韩遂、马超割地议和的要求,使之毫不防备。紧接着又千方百计离间马超与韩遂的关系,以削弱敌人力量,同时暗中积蓄自己的兵力,等到一定时机集中力量突然向马超军发起猛攻。
由于曹操善于用兵,韩遂、马超有勇无谋,所以曹操获胜。
芒刺在背
【释义】比喻心中惶恐,坐立不安。
【出处】汉·班固《汉书·霍光传》。
霍光是西汉的三朝元老,他先后辅佐过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权势很大。
汉宣帝是汉武帝的曾孙,他的祖父是武帝的太子,叫刘据。因为武帝听信了别人的谗言,认为太子想造反,就把刘据全家都杀了。当时汉宣帝只有几个月大,被关在监狱里,后来被营救出去,寄养在乡下外祖母的家里,他长大以后,被霍光立为皇帝。
汉宣帝心里非常明白,霍光的权势很大,而自己刚当上皇帝,没有自己的心腹,更没有什么势力,自己的生死存亡完全取决于霍光,因此很怕他。
宣帝刚刚即位,要去拜谒祖庙。那天,他乘坐在马车里,霍光在旁边陪着。宣帝见了霍光,心里害怕得要命,手脚都发抖,总感觉好像有芒刺在背上那样,浑身不自在。他坐在那里,眼睛不敢乱看,手脚不敢乱动,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后来,霍光另外有事情,由张安世代替霍光陪侍宣帝,宣帝才感到轻松一点,没有那么紧张了。
同甘共苦
【释义】甘:甜。一同尝甜的,也一同吃苦的。比喻有福一起享,有困难一起承担。
【出处】《城国策·燕策》。
战国时,燕国国内一片混乱,国力很弱,齐国见有机可乘,便趁火打劫,结果燕国落败,燕太子姬平称帝为燕昭王。面对着这样一个烂摊子,燕昭王真感到束手无策,不知怎么治理才能富民强国、复仇雪耻。
一天,他听说郭隗善出点子,很有计谋。于是他赶紧派人去把郭隗请来,对他说:“你能否替我找到一个有本领的人,帮我强国复仇?”
郭隗说:“只要你广泛选拔有本领的人,并且亲自去访问他,那么,天下有本领的人就都会投奔到燕国来。”
“那么我去访问哪一个才好呢?”
郭隗回答说:“先重用我这个本领平平的人吧!天下本领高强的人看到我这样的人都会被您重用,那么,他们肯定会不顾路途遥远,前来投奔您的。”
燕昭王立刻尊郭隗为老师,并替他造了一幢华丽住宅。
消息一传开,乐毅、邹衍、剧辛等有才能的人纷纷从魏、齐、赵等国来到燕国,为燕昭王效力。燕昭王高兴极了,一一委以重任,并关怀备至。无论谁家有婚丧嫁娶等事,他都亲自过问。
就这样,他与百姓同享安乐、共度苦难二十八年,终于把燕国治理得国富民强,受到举国上下的一致拥戴。
燕昭王一看报仇的时机已到,就派乐毅为上将军,会同秦、楚、韩、魏、赵等国一起,攻打齐国。
齐国的下场也同当年的燕国一样,而且齐潜王也离开都城,燕国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扫亡国的耻辱。
同流合污
【释义】指没有独立的节操,混同于俗流,随世而浮沉。后来也指与坏人一同做坏事。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下》。
有一天,孟子的学生万章问孟子,为什么孔子憎恨好好先生?
孟子说:“这种好好先生,八面玲珑,四方讨好,你要批评他吧,他又没犯什么大错。表面上一副忠厚老实的样子,实际上他是言行不一、伪善欺世的伪君子。这同尧舜的圣德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孔子憎恨这种人。他们同流合污,一点也没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万章说:“我记得孔子说过,他厌恶狗尾草,因为它冒充禾苗;他厌恶邪恶的才智,因为它会破坏仁义;他厌恶夸夸其谈,因为它破坏了信用;他厌恶郑国音乐,因为它干扰雅乐;他厌恶紫色,因为它影响红色……”
孟子打断了万章的话,说:“孔夫子所憎恨的好好先生,说句老实话,他们其实是道德败坏的人。”
同类相求
【释义】相求:互相结为知己。同一类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
孤竹国是商朝末年的一个小国,伯夷和叔齐是当时国君的两个儿子,他们很是奇怪,对王位他们谁也不愿继承,为了逃避,他们躲进山林。后来,他们听说周文王懂长寿术,便去找他讨教。到了周国,恰巧周文王刚死,武王继承了王位,正准备出征讨伐殷纣王。伯夷和叔齐劝谏说:“你父王刚去世,你应守墓尽礼;你是纣王的臣子,应该服从他的统治。现在你这样做,是不仁不孝。”武王的随从听了大怒,上前要杀这兄弟俩,但被周武王拦住了。
时过境迁,商朝最后终被周武王灭掉,继而代之的是周王朝,一代君王一代臣,伯夷和叔齐由于是商朝臣民,加上他们自视清高,为尽忠而饿死于首阳山上。
伯夷和叔齐死后默默无闻,直至孔子大力宣扬他们以后。才为世人所知。汉朝贾谊为此发了一通感慨说:“贪婪的人为钱财而死,英烈的人为气节而死,有野心的人为权力而死,有德行的人为名声而死。伯夷和叔齐虽然贤良,但如果不是孔子为他们树碑立传,今天还有谁能知道他们?孔子为什么要给他们树碑立传呢?那是因为同类相求呀,道德相同的人才会心心相印嘛!”
同病相怜
【释义】比喻遭遇相同的人能够彼此理解,互相同情。
【出处】汉·越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楚平王是楚国出了名的昏君,他听信谗言,要把太子建治罪,太子建听说楚平王要处死他,赶忙带着家眷逃走了。楚平王牵罪于大臣伍奢,要挟伍奢叫回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员,伍奢不知是计,写信叫他的儿子回来。
伍尚得到信,就真的回到楚国都城,结果和伍奢一起被杀害了。而伍员没有回去,从楚国逃走了。
伍员就是伍子胥,他后来逃到了吴国,得到了吴国公子光的信任,并帮助公子光夺取了王位。公子光即位以后,就是吴王阖闾,他重用伍子胥,让他掌管军国大事。
过了几年,楚国的另一个大臣佝宛也被奸臣陷害,全家都被处死。他有一个亲戚,名叫伯嚭,他是佝宛从小抚养大的,对佝宛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佝宛被杀以后,伯嚭也逃了出来,他听说伍子胥在吴国受到重用,便去投奔伍子胥。
伯嚭到了吴国,找到伍子胥。伍子胥听说他的遭遇和自己相似,十分同情,就热情地招待了他,并且马上向吴王阖闾推荐。有人见伍子胥对伯嚭这么热心,就问他:“伯嚭刚到这里,他的为人到底怎样还不知道,你为什么一见面就这样信任他呢?”
伍子胥说:“这是因为他和我有相同的冤仇,俗话说得好,有相同的病要相互怜悯,有相同的忧患要相互救助。他和我的遭遇相同,我当然要帮助他。”
吴王阖闾见伯嚭很有才华,也委以重任。
同心同德
【释义】就是同一个思想信念。
【出处】《尚书·泰誓中》。
商朝的最后一个君王是商纣王,他骄奢淫逸,昏庸无能,还残害忠良,商朝的统治已是摇摇欲坠。同时,西部的周部落在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领导下,渐渐强大起来。
到了公元前十一世纪的时候,周武王得知商纣已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就发兵五万,请姜太公做元帅,去讨伐商纣。
其他各个诸侯国得知消息,也纷纷起兵参加到伐纣的行列中来。到了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各路军队会合在一起,周武王在这里举行了一次伐纣誓师大会。在誓师大会上,周武王宣布了商纣残害百姓的罪状,并且说,商纣王虽然有几十万大军,但这些部队的士兵们都是饱受纣王压迫的奴隶,他们与商纣王根本不是一条心,而武王有治国能臣十人,他们跟自己是一条心一个信念的,战斗力非常强。
周武王在誓词中还说,只要大家同一条心,为同一个目标奋斗,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然后,周武王就率领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离商朝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只有七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在这里与商朝军队发生大战。商朝军队的士兵们平日受尽了纣的压迫和虐待,早就恨透了纣,这时他们纷纷倒戈,掉转矛头,加入到伐纣的队伍中去。
周武王的军队一鼓作气一直追到朝歌。商纣见大势已去。就焚火自杀,商朝就此灭亡了。
“同心同德”也作“一心一德”。
同舟共济
【释义】济:过河。同乘一条船过河。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中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出处】春秋·孙武《孙子·九地篇》。
孙武是春秋末期齐国人,他善于兵法、军事,在他帮助之下,吴国打败了比它强大的楚国,使诸侯对吴国都刮目相看,孙武还著有一部书叫《孙子兵法》。
一次有人问他:“怎样布阵才能不被敌人击败呢?”
孙武说:“你如果打蛇的脑袋,它会用尾巴反击你;你去打蛇的尾巴,它又会用头部来袭击你;你如果打蛇的腰部,它就用头尾一齐来攻击你。所以善于布阵的将才,也要将军队摆成蛇一样的阵势,头尾能互相救援,使全军形成一个整体,前、中、后彼此照应,才不会被敌人击溃、打散……”
那人这才明白队伍要想得胜,应该摆成蛇字形,但又产生了疑问,不知道士兵会不会像蛇一样,首尾互相照应呢?
孙武说:“这是不必担心的。战场是生死之地,战争迫使军队必然齐心协力。比如两个仇人,平日恨不得彼此吃了对方。但是他们同乘上一条船渡海,遇到了狂风恶浪,眼看就有葬身海底的危险,他们也会忘记旧仇,同心协力与风浪搏斗以避免船翻人亡的危险。连仇人在危险之时尚能同舟共济,何况没有冤仇、兄弟情深的将士呢?所以军队必然会像蛇一样成为一个整体,首尾相顾,彼此救援的。”
因势利导
【释义】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很好地加以引导。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战国时期,奇人鬼谷子收了两个聪明好学的弟子,一个是孙膑,另一个是庞涓。庞涓急功近利,他只学了一年便离开了,到魏国做了大将。庞涓自知才智不及孙膑,便施毒计陷害孙膑,他把孙膑骗到魏国,斩断了孙膑的双足,囚禁了起来。
后来,齐国的使者来到魏国,孙膑偷偷去见齐使。使者认为孙膑是个奇才,就悄悄把他带回齐国,齐威王很赏识孙膑的才能,任命孙膑为齐国的军师。
公元前341年,魏国联合赵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兵五万去救韩国。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挥师去进攻魏国的都城大梁,逼使魏将庞涓从韩国退兵。
庞涓听到齐军攻魏,急忙从韩国撤军。这时齐军已越过国界进入魏国。孙膑又对田忌说:
“魏国的军队一向以凶悍勇猛著称,不把我们齐国的军队放在眼里。会用兵的人,要因势利导,也就是说要顺着对方思想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引诱他们中计。”
于是,孙膑下令齐军进入魏境后,第一天造十万人吃的灶,第二天造五万人吃的灶,第三天造三万人吃的灶,以此来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迷惑庞涓,诱使他只率领少数精锐部队追击。
庞涓带兵追踪齐军,发现齐军锅灶天天减少,他不知是计,以为齐军逃亡过半,因而滋生轻敌情绪,他留下步兵,只带精锐的骑兵,马不停蹄地追击齐军。
孙膑料到庞涓夜里将要赶到马陵,便在那里作了埋伏,并削去道旁一棵大树的皮,在上面写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八个大字。命令埋伏的军士看到火光一起就放箭。
夜暮刚降,庞涓果然赶到了马陵,他看到路旁有一颗大树,树上好像刻有字,便手持火把往树边走去,他刚扯开树皮一看,立刻就有齐军万箭齐发,庞涓和他手下无一生还。
回光返照
【释义】回光:指日落时由于阳光的反射作用,而使天空出现短时的明亮。比喻人临死前突然精神振奋。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
贾宝玉把“通灵宝玉”弄丢后,一直魂不守舍。贾母和王夫人为了不让贾宝玉伤心,决定把薛宝钗迎娶过门,嫁给贾宝玉。
其实,宝玉爱的是黛玉而不是宝钗。为了蒙蔽他,凤姐出了个主意,对宝玉说娶的是林妹妹,并严令全府上下不准走漏风声。
不料,黛玉从一个名叫傻大姐的丫头那里得知宝玉将娶宝姑娘,她难过得很,从此一病不起,忧郁不欢。就在这天夜里,离黛玉居住的潇湘馆很远的一处院落中,宝玉正在那里同宝钗拜堂成亲。进入洞房后,宝玉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上前揭了宝钗的盖头,一看是宝钗,以为自己在做梦,第二天,他旧病复发,连饮食也不能进了。
宝玉成亲那天,黛玉已经昏厥过去,只是口中一丝微气不断。到了晚间,她又缓了过来,微微睁开眼,似乎是要喝汤水。这时,贾府大奶奶李纨见她略微缓了过来,心里明白是已到了回光返照的时候,料她还能活半天,便先去料理一些事情。
一会儿,黛玉抓住丫头紫鹃的手,使着劲说:“我是不中用的人了!你服侍我几年,我原指望咱们两个总在一处,不想我……”她说着,又喘了一会儿,闭了眼歇着。半天又说:“妹妹,我这里并没有亲人,我的身子是干净的,你好歹叫他们送我回去!”
说到这里,又闭上眼不言语了。那手却渐渐紧了,气息异常了起来,只是出气大,入气小了。大家赶紧端水来给她擦洗。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
她“好”字还没有说完,便断气死了。
网开三面
【释义】把捕捉鸟兽的网打开三面,指给予生路,对罪犯从宽处理。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异用》。
夏末暴君夏桀残暴无道,不得人心,诸侯商汤英明圣贤,福泽四方,深得人们拥戴。他不失时机地联合其他诸侯,准备讨伐暴君夏桀。
一天,商汤出外巡游,见一个猎人在一个树林的四面都张上网,准备捕捉禽兽。只见他拱手对天祷告道:“从天上飞下来的,从地下往上爬的,从四面八方来的,统统进入我网里来!”
商汤听了,对猎人说:“唉,你这样做太残忍,禽兽要被你捉光了!快撤掉三面网,只留下一面便够了!”
猎人不理解,问:“只在一面张网,怎么能捕到禽兽呢?”
商汤回答说:“你留下一面网后,就祷告说,禽兽啊!你们愿意往左就往左,愿意往右就往右,实在不想活的,就进到我网里来!”
商汤对猎人讲的话,很快就四处传开。诸侯们听后都感动地说:“商汤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大王,他对禽兽都这么仁慈。对人一定更仁慈了,我们应该拥护他!”
没过多久,商汤得到了很多诸侯的帮助,他的势力一下子赶过了夏桀,不久,商汤挥军东进,灭掉了夏桀。
刚愎自用
【释义】愎:固执。形容固执自信,不听别人的意见。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
春秋时期,郑国是中原一个弱小国家,经常受到大国的侵扰。有一年,楚国国君楚庄王又领兵来犯。郑国不是楚国的对手,只好乞降议和,楚庄王同意了。就在这时,晋国出兵来救郑国,领军统帅是荀林父,副帅是先榖。荀林父见楚郑已经议和,便决定收兵。
先榖反对荀林父说:“不行!我们晋国就是因为军队作战英勇,才能称霸诸侯。现在碰上敌人不打就撤回,这是胆小鬼。你们愿意逃跑可以,但我绝不干,那样做不如死去!”说完,先榖就率领一部分军队渡过黄河,攻打楚军去了。
楚庄王这时正在黄河边上休整,准备回国。听说晋军已渡黄河,他更想早点离开,避免同晋国交战,可是他的宠臣伍参坚决不同意。他说:“我了解晋军的情况,他们的将领全是新派的,有勇无谋,尤其荀林父副手先榖,刚愎不仁,不听指挥,所以晋军有令不能行,一定会失败的。再说您是楚国的国君,哪有一见敌人就仓皇退走的呢?”
楚庄王觉得伍参讲得很有道理,立刻命令出兵和晋军交战。结果楚军大胜。
曲突徙薪
【释义】比喻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要早有防备。
【出处】汉·班固《汉书·霍光传》。
霍光是西汉的大臣,汉宣帝时他担任大司马、大将军等重要职务,权力一时。有个叫徐福的人,多次上书汉宣帝提醒削弱霍光的权力,以防不测,霍光死后,他的家人果然造反,汉宣帝立刻镇压平定了。汉宣帝大加奖赏了揭发霍光家人造反的人。
有位大臣觉得不公平,他上书汉宣帝希望奖赏徐福。这位大臣特意举了个例子说明奖赏徐福的道理:
有个人到朋友家作客,见主人家的烟囱是直的,灶边又堆了不少柴薪,觉得这样很危险,就劝告主人说:
“你这烟囱要改砌成弯曲的,柴薪要搬到远处去,不然容易发生火灾啊!”
主人不以为然,没有作声。不久,主人家果然失火,亏得邻居及时赶来把火扑灭,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事后,主人杀牛摆酒,酬谢前来救火的邻居。他特地请那些被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坐在首座,其他的则按照出力大小安排座次,偏偏没有请不久前建议他改砌烟囱、搬走柴薪的那位客人。
席间,有人对主人说:
“如果当时你听从那客人的话,把烟囱改砌成弯曲的,并把柴薪搬到远处,那么就不会失火,也就不必杀牛摆酒了。今天你论功请客,却把你那客人忘了。”
主人听了这番话,顿时省悟过来,马上把那客人请来,并奉他为上宾。
汉宣帝恍然大悟,立刻重赏了徐福。
曲高和寡
【释义】比喻知音难得。
【出处】南朝·梁·萧统《宋玉·答楚王问》。
宋玉是战国时楚国著名的文学家,在楚襄王手下做事。有一次,楚襄王问他:
“先生最近有行为失检的地方吗?怎么现在外面有人对你的意见大得很呢?”
宋玉若无其事地回答说:
“嗯,是的,有这回事。请大王宽恕我,请听我讲个故事。最近,有位客人来到我们郢都(在今湖北江陵西北)唱歌。他开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接着,他唱起了还算通俗的《阳河》和《薤露》,城里跟他唱的要比开始的少多了,但还有好几百人。后来他唱格调比较高雅的《阳春》和《白雪》,城里跟他唱的只有几十个人了。最后,他唱出格调高雅的商音、羽音,又杂以流利的徵音(商、羽、徵各为我国古时五音之一),城里跟着唱的人更少,只有几个人了。”
说到这里,宋玉对楚王说:
“由此可见,唱的曲子格调越是高雅,能跟着唱的也就越少。”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宋玉又用动物的活动来打比方:
“凤凰能在九霄云外展翅翱翔,在篱笆间跳跃的小鸟又怎能和它相比呢?鲲鱼早上从昆仓山出发,晚上在大泽过夜,在浅水里游的小鱼怎能与它一起测量江海的深广?不但鸟中有凤凰,鱼中有鲲鱼,人中也有像它们一样的人物。出类拔萃的人自然有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一般人又怎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
楚王听宋玉这么一说,顿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宽恕了宋玉。
曲径通幽
【释义】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僻静的地方,可作风景的描写,也可比喻只有通过艰苦的跋涉,才能达到胜境。
【出处】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朝诗人常建有一首诗里有这两句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说的是: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幽静的地方,僧人居住的房舍,就在那花木丛的深处。诗句直书景物,但又一语双关,说出了佛家的一个道理,即:要达到“清净无为”、“息心去欲”的境界,先得经过一段曲折修行的道路。
诗句的本意是写禅房佛境,但却无意中道出了一个曲折前进的哲理,是客观辩证法在诗人头脑中不自觉的反映。禅房坐落在深山花木丛中,但通往禅房僧院的道路却是坎坷不平、曲曲折折,没有什么笔直平坦的道路可走,必须时而登高,时而就低,时而左转,时而右折,经过崎岖小路的艰苦跋涉,才能到达目的地。“幽处”虽美,但不经崎岖小路的艰苦跋涉是达不到的。
当务之急
【释义】指当前应该做的事情中最急需办的事。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
孟子的弟弟问孟子,现在有很多要紧的事情要去干,但不知道应该先干哪件事情。孟子回答说:
“有智慧的人无所不知,但要知道当时应该做的事中最急需办的事,而不要面面俱到,比如仁德是人们无所不爱的,但应先爱亲人和贤者。又比如古代的圣主尧和舜,尚且不能认识所有的事物,因为他们必须急于了解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尧舜的仁德也不是爱一切人,因为他们急于爱的是亲人和贤人。”
接着,孟子又从反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父母死了,不去服三年的丧期,却对服三个月、五个月丧期的礼节很讲究;在前辈面前大失礼仪,吃饭用餐狼吞虎咽,却去讲什么不能用牙齿咬断干肉等等,这就是舍本逐末,不知道当前最需要知道和干的是什么。”
此可忍,孰不可忍
【释义】指这事(人)能容忍,那么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呢!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解系传》。
解系是晋朝时济南人,他任过许多职如中书黄门侍郎、散骑常侍、豫州刺史、雍州刺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