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画1

三人成虎

【释义】三个人传言市上有虎,就会使人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出现,就可能使人信以为真。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二》。

魏国的太子将到赵国都城邯郸去当人质,来获得赵国的友好,魏王决定派大臣庞葱陪同前往。

庞葱一直受到魏王重用,怕去赵国后有人背后说他坏话,魏王不再信任他。为此,临行时特地到王宫里对魏王说:

“大王,如果有人向您禀报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不相信?”

魏王立刻回答说:“我当然不相信。”

庞葱接着问:

“如果第二个人也向您禀报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不相信?”

魏王迟疑了一下说:

“我将信将疑。”

庞葱紧接着问:

“要是第三个人也向您报告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不相信?”

魏王一边点头,一边说:

“大家都这么说,我相信了。”

庞葱分析说:

“街市上没有老虎,这是明摆着的事。但三个人都说那里有虎,便成为有虎了。如今我陪太子去邯郸,那里离我们魏国的都城大梁(今属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比王宫离街市要远得多,再说背后议论我不是的,恐怕也不止三个人。希望大王今后对这些议论加以考虑,不要轻易相信。”

魏王很勉强地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放心陪公子去吧!”庞葱去赵国不久,果然有人在魏王面前说他坏话。开始魏王不信,后来说他坏话的人多了,魏王竟然相信了。庞葱从邯郸回来后,便果真失去了魏王的信任,再也没被魏王召见。

三户亡秦

【释义】原指楚国既使只乘下几户人家,也一定能灭掉秦国。后比喻暂时弱小的正义力量,也要有消灭暴力的必胜信心。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秦朝末年,陈胜等在大泽乡起义反秦,天下英雄群起响应。

广陵人邵平奉陈胜之命进军广陵,还没来得及取胜,忽然接到陈胜战死的消息。这时增援的秦兵又陆续赶到,邵平心中十分恐慌。

他久闻项梁兵威大振,顿生一计,便假借陈胜的名义任命项梁为上柱国,并命令项梁向西进击秦军。

项梁、项羽统率八千子弟兵过江往西进发,这时,陈婴已攻占东阳,声势浩大,并派专使与项梁联络,表示愿意联兵西进,以项梁为统帅。

陈婴原是东阳县的文职人员。

东阳少年杀死县令,召集数千人抗秦。这位少年知道自己缺乏领导众人的能力,便在众人之中寻找领导人物,选来选去,没有适当人选,于是请陈婴出面。陈婴推辞,众人强行拥立,陈婴只好勉为其难。不久兵士增加到2万余人,少年又打算立陈婴为王。

陈婴的母亲听说此事深感不安,对陈婴训诫道:

“自我嫁到你家,从来没听说你们祖上出过什么显贵人物。而今,你突然称王,这太危险了。还是跟随别人做事稳妥些,成功了,不失封侯,败了自有领袖去抵罪,你逃起来也方便些。听说项梁几代人为楚国大将,你不如归顺他,将来不难成功。”

于是有了陈婴与项梁联络的举动。

项梁引3万大军渡过淮水。

蒲城黥布率四五万人归顺项梁,军队一时达到八九万人,部队攻占下邳,作为屯兵之所。

范增这时已经70多岁,闲居在家,他常常会想出人们意想不到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史书上说他“好奇计”。

他主动来到项梁营中,出主意说:

“六国灭亡,楚国最冤枉。自从怀王被秦国骗去扣留,屈死在秦国,人们至今思念他,常常在私下发誓说:‘就是楚国只剩下三户人家,将来灭秦的也必然是楚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陈胜不是楚王后裔,却自己称王,他必然失败。您如迎立楚王后裔,拥护你的人会更多。”

项梁听从范增的意见,找到正在牧羊的怀王的嫡孙,立为楚王,算是迎合人们的心理。

项梁自称武信君,负责指挥部队讨伐暴秦。楚国将士蜂拥响应,一时间声势更加无人能及了。

三令五申

【释义】三、五:表多数。申:陈述,说明。屡次地命令告诫,再三地嘱咐。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孙武,春秋末年齐国著名军事家,写有总结战争经验与军事理论的《孙子兵法》。后来他投奔吴王阖闾,吴王看了他的兵书,十分欣赏,特地召他进宫,问他:“你写的兵书我都看过了,很好。但你是不是能用宫中的女子来操练一下呢?”

孙子答道:

“可以。”

于是,吴王集合了宫里一百八十个女子交给孙子指挥。孙子把她们分成两队,叫吴王的两个最宠爱的嫔妃各拿一支戟,担任队长。下令说:

“我叫前,你们看前面;叫左,看左手;叫右,看右手;叫后,看背后。”

交代清楚后,孙子命令摆下名叫钺的刑具,然后便击鼓传令。谁知那些女子听到命令,竟像做游戏一样哈哈大笑。

孙子自责是自己的过错,没有把命令交代清楚,于是又把号令再三地说明并再三告诫要守纪律,便又开始传令。谁知那些女子仍当作是在做游戏,不听号令,嘻嘻哈哈。这一下,孙子再也不原谅她们了,下令将两个队长杀头示众。

吴王一见要斩自己的宠姬,忙上前求情:“我已经知道你能用兵了,千万不要斩我的爱妾。”谁知孙武并不为之所动,仍然将那两个女子斩首。并另外指定两个队长,重新击鼓传令。这下,队伍中就再也没人敢违抗命令,全部按照号令整齐地操练起来。

虽然吴王宠妃被斩,但当他看到平日娇纵宠惯的宫女都被孙武训练得服服贴贴,发现孙武确实很有用兵的才能,便从此重用他,使吴国成为了春秋时的强国。

三缄其口

【释义】缄:封闭。用三张封条贴在嘴上。形容其言谈相当谨慎,或一句话也不肯说。

【出处】佚名《孔子家语·观周》。

孔子一次到周国首都参观周王的祖庙时,看到在庙堂大殿右边的台阶前有一个铜人,铜人的嘴上封了三道封条,在它的背上还刻着字,写道:“这是古时候说话最小心谨慎的人。”(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三分鼎足

【释义】比喻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并立对峙。也形容三分天下,鼎足而立。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公元前203年,汉高祖刘邦的大将韩信统率大军荡平了齐国,派人去向刘邦请求说:“齐国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如果不暂立一个王来镇压它,形势肯定不稳。希望让我暂代齐王,这对稳定当前局势较为有利。”

刘邦当时正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处境不利,只得同意韩信当齐王。

韩信的谋士蒯通,分析天下大势后认为,韩信是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对韩信说:“一个人的贵贱,看骨骼形相;喜忧,看脸上气色;成败,看他的性情和决断大事的能力,用这三条来看相,保证万无一失。”韩信就请他看相。蒯通望着韩信,良久,又让韩信转过身去,想了一会,说道:“您的面相,将来最高不过封侯,而且还有性命危险;从您的背影看来,将来却是贵不可言。”

韩信感到不可理解。

蒯通说:“楚汉相争,旷日持久,百姓怨恨。平庸无能的人,断不能平息这场战争。你如果帮助汉王得了天下,将来不过封侯,而如果背叛汉王自立,您就可以跟楚汉三分天下,像鼎的三足一样相互对峙(三分鼎足)。这样,刘、项谁也不敢先动手。以您的雄才大略,去阻止楚汉的争斗,这样做顺应了百姓的愿望,谁不感谢您的恩德?天下诸侯,一定会服从。天赐良机,切莫错过,否则,您现在帮刘邦,将来反受其祸,望您三思啊!”

韩信听了蒯通之言,觉得进退两难,最后还是决定不背叛刘邦而落不义之名。后来韩信在垓下用“四面楚歌”之计,逼得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得了天下。韩信被封淮阴侯,但刘邦总怀疑他会造反,而且蒯通的言论也传到耳中,于是乘韩信不备,让吕后把他诱杀了。

三省吾身

【释义】经常自我检查,反省自己。

【出处】春秋·孔丘弟子《论语·学而》。

曾参是孔子的学生,年纪虽小,却勤奋好学,深受孔子的喜爱。

一天,同学们问他:“你为什么进步得这么快呀?”

曾参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地这样问问自己:替别人办的事情有没有尽到力啊?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的地方啊?先生教我的学业是不是学习好啦……如果发现哪样做得不合适,我就及时改正。这样慢慢地也就成了习惯了!”(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迁之教

【释义】迁:迁移。教:教诲。为选择环境搬家三次。形容希望子女成才,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对子女的教育。

【出处】汉·刘向《列女传》。

孟子名轲,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的又一代表人物。他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生活过得很清苦。孟母是个很有教养的妇女,为了把儿子培养成为有用的人,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

孟家附近是一片墓地,出殡、送葬的队伍经常从他家门前走过。于是,孟子经常模仿队伍中吹鼓手和孝子们哭哭啼啼的样子;还不时到墓地上玩死人下葬的游戏:在地上挖一个坑,把朽木或腐草当作死人埋下去。孟母对儿子这样玩耍很生气,认为没有出息,不利于他读书成材,便把家迁到了城里。

城里没有墓地,孟子再也不能够玩埋死人游戏。于是孟母要儿子熟读《论语》,像孔子那样做人。开始,孟子还能静下心来读书,但日子久了,他的心思又定不下来了。原来他家处于闹市,打铁声、杀猪声、喊卖声终日不绝,听着听着,他就读不下去了。后来,他又和小伙伴们玩起了做买卖的游戏。孟母觉得在这个地方居住,确实很难集中心思读书,便再次搬迁到城东的学宫对面居住。

那里的环境果然不一样,学宫内书声琅琅,一派文雅气氛。孟子果然安下心来读书。有时,他还向学宫里张望,观看里面的学生是怎样读书,怎样跟随老师演习周礼(即周代传下来的有关祭祀、朝神等的礼仪)的。回到家里,竟也模仿起来。

一天,孟母发现儿子在磕头跪拜,以为他又在玩埋死人的游戏了,不禁板起了脸。听儿子说是在演习周礼,顿时眉开眼笑。不久,她将孟子送进了学宫,系统地学习《诗》(即《诗经》)、《书》(即《尚书》)。孟子长进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仅次于孔子的名儒。

三千珠履

【释义】珠履:缀有珠玉的鞋子。形容门客多而且豪华奢侈。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

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能言善辩,为楚顷襄王内治外交,功劳赫赫。

有一年,秦昭王联合韩、魏两国军队,任命白起为大将,共同讨伐楚国。楚王就派黄歇出使秦国,去劝说秦昭王停止发兵。黄歇陈说利害,说服了秦昭王。秦昭王命令白起停止出兵,并与楚国订立了友好盟约。楚王为信守和约,就派黄歇和太子完一道去秦国当了人质。

后来,顷襄王病重,命在旦夕,可秦昭王竟然不让太子完回国探视父王,于是黄歇就跑到秦国宰相应侯那儿去说情,黄歇说:“楚王恐怕活不长了,如果让太子完回国继承王位,将来他必定会感激秦国的恩德,与秦国亲善;但楚王若是另立了太子,楚国今后未必会与秦国友好,请您去劝劝秦王,放太子完回楚国去吧!”

可秦王听了应侯转达的话仍坚决不允太子完回国,于是黄歇就让太子完扮成楚国的使者,偷偷逃回了楚国。不久黄歇也回到了楚都。

顷襄王病逝,太子完继位,称为考烈王。黄歇因功高劳苦,被提拔为相国,并被封为春申君。黄歇名声越来越大,投奔到他门下的食客竟多达3000人。

当时,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手下的门客也多得不可胜数,门客的待遇都极其丰厚。有一年,平原君派他的一名门客去拜见春申君。这个门客想炫耀一番,就故意戴着一只玳瑁(形状像龟的爬行动物的黄褐色甲壳)头簪,手持一把饰有珠玉的香扇。谁知,春申君的门客一点也没显露出羡慕的神色。原来,春申君好多门客的脚上竟然都穿着缀有珠玉的鞋子(三千珠履)!平原君的门客不禁自惭形秽,忙找个借口,溜了。

三顾茅庐

【释义】三次到草屋来,表示诚心地邀请。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丞相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分争,天下大乱。徐庶辅佐刘备几次击败曹兵。曹操把徐庶的母亲扣留,作为人质逼徐庶归顺。徐庶无奈,只好辞别刘备,奔赴曹营。临别时,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问徐庶:“诸葛亮的才能比先生你如何?”徐庶说:“不能比,我不过是萤火虫的微光,而诸葛亮则如日月的光辉。”刘备又问:“听说,卧龙、凤雏,能得到其中一个人的辅佐,就能安定天下。不知诸葛亮和这两位先生比较怎样?”徐庶说:“卧龙先生正是诸葛亮,如能得到他的辅佐,何必为天下不安定而发愁呢。”

刘备立即带领关羽、张飞到南阳请诸葛亮出山。他们第一次扑了个空,诸葛亮不在家。看门的书僮说不知道诸葛亮到什么地方去了,也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刘、关、张三人只好扫兴回营。

后来有人报告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非常高兴,立即和关羽、张飞顶着鹅毛大雪,第二次聘请诸葛亮。结果诸葛亮在他们来到的前一天,又出门了。

刘备第三次和关羽、张飞来拜访诸葛亮时。正赶上诸葛亮睡觉。刘备出于虔诚和礼貌,不让惊动,静静等在门外。张飞要发火,想把诸葛亮惊醒,被刘备止住了。

诸葛亮醒来,听书僮说刘备来访,马上换了衣服,请刘备进屋详谈。

刘备向诸葛亮恳切地表明了平定天下,让百姓过上国泰民安的日子的决心和意愿。

诸葛亮深思熟虑后说:“曹操打着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手下兵多将广,谋士众多,曹操本人又很有军事才能。目前,你没有力量和他争夺高低,他占着天时;东吴的孙权,凭借长江天险,统治江南,从他父亲孙坚到他这一代,已经三代,根基牢固,占着地利,也不能和他正面发生冲突。将军可以先攻取荆州,再占领蜀,然后以蜀为基地进取三秦,从荆州出兵进攻洛阳,老百姓一定会欢迎你。做到这些你就占了人和,天下也就平定了。”一番对天下形势的总体分析使刘备更加佩服诸葛亮的智慧。诸葛亮感激刘备的诚恳,同意出山辅佐,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刘备称帝,诸葛亮做了丞相。

三纸无驴

【释义】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出处】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从前有个读书人,经史子集无所不读,出口成章,有人也从中恭维他为“博士”,他就飘飘然起来,认为自己才学渊博,无人能及。

有一次,博士到集市上去买驴,付过钱后,他要卖驴人写一份契约。卖驴人不识字,就请博士代写。博士觉得炫耀自己的机会来了,便爽快地答应下来。

不一会儿,博士写满了整整一张纸,卖驴人以为契约写好了,便连声道谢:“太好了,真麻烦您,契约我收下了!”

谁知博士紧紧地按住那张纸不放,又拿出两张纸来,一边写一边说:“别急呀,我才写了一张纸,还没写到你卖驴这件事呢!”

卖驴人听了,只好耐住性子等。过了好久,博士在三张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这才放下笔来。他摇头晃脑地念着自己写的契约,念完了,洋洋自得地说:“怎么样呀?你大开眼界了吧!”

卖驴人听了,轻蔑地说:“你写了整整三张纸,怎么全是废话,连个‘驴’字都没提到呀?其实,你只要写上某月某日,我卖了一头驴子给你,收你多少钱,不就完了吗?”

围观的众人哄笑不已。博士羞愧难当,忙牵着毛驴,灰溜溜地走开了。

三衅三沐

【释义】衅,是用香料涂身;沐,是沐浴。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古代的一种礼仪,表示对人极其的尊重。

【出处】春秋·左丘明《国语·齐语》。

春秋时,齐国国君襄公在一场内乱中被杀,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想当国君。当时辅佐公子纠的是管仲。他在半路上向公子小白射了一箭,公子小白假装中箭身亡,其实却暗地加紧回国并赶在公子纠之前登上王位,史称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以后,想任命鲍叔牙为相国。鲍叔牙却向齐桓公推荐管仲:“你想成就霸业,必得管仲辅佐才行。”齐桓公还记着一箭之仇,想起来还恨恨不已,鲍叔牙劝解他说:“这是各为其主,您如果宽宥他,委以重任,他必会对您忠心不二。”

当时管仲逃亡住在鲁国,鲁国在齐桓公的要求下,迫于无奈,只得把管仲装在囚车里,押送回齐国。囚车刚进齐国境内,鲍叔牙就来迎接。齐桓公准备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抹在身上。这“三衅三沐”在当时是少有的礼遇。齐桓公还亲自到国都临淄的郊外迎接管仲,管仲感激钦佩齐桓公的气度,从此尽心辅助他,使齐国日益强盛,终于称霸于诸候。

三寸不烂之舌

【释义】形容一个人的口才好,能言善辩。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战国时期,秦军进攻赵国,包围了都城邯郸,形势对赵国非常不利。赵国的公子平原君赵胜匆忙赶到楚国,请求派兵援救,但楚王不答应。在平原君的随从里,有一个人名叫毛遂的,自告奋勇去劝谏楚王。毛遂能说会道,向楚王陈明利害,终于使楚王答应派兵,并当场签订了盟约。平原君很高兴,连声夸奖毛遂:“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后人把“三寸之舌”演化成“三寸不烂之舌”。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释义】打不过就走,这是上策。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齐记七》。

王敬则是南北朝南朝齐国的一位大功臣。他曾为齐高帝萧道成登上皇位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很受朝廷上下的敬重。萧道成死后,皇室发生内讧。萧鸾靠阴谋登上皇帝宝座,史称明帝。他猜疑兄弟和后辈中有人企图推翻他的帝位,便残忍地杀掉了萧道成的二三十个儿孙。一些老臣旧将也被他除掉。王敬则也是被猜忌的对象。当时王敬则任会稽太守,离朝廷很远,萧鸾极不放心,他表面上对王敬则非常敬重,但暗地却派张瑰为平东将军、吴郡太守,领兵秘密防备王敬则。王敬则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气愤,领叛兵向京都建康进发。王敬则率1万兵马,渡过钱塘江,一鼓作气冲散张瑰的3000名守兵。跟随王敬则的百姓有十几万人,直逼京口。

这时萧鸾正生病卧床,听说王敬则起兵反叛,十分惊骇,满朝文武大臣也无不失魂落魄。萧鸾的儿子萧宝卷,叫人爬上房顶了望,只见征虏亭上火光冲天,以为叛军已到,吓得连衣服都顾不上换就要逃跑。王敬则听说此事后,他得意地说:“嘿嘿。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我料他萧鸾父子惟有逃跑这条路啦(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策,计汝父子唯走身)……”

大巧若拙

【释义】极为灵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笨拙。

【出处】春秋·老聃《老子·第四十五章》。

老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哲学家,他讲了许多深奥的道理。其中有不少辩证法思想。

老子在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最圆满的好似欠缺,可是它的作用永不枯竭。最充实的好似空虚,可是它的作用永无终极。最正直的好似弯屈,最灵巧的好似笨拙(大巧若拙),最好的口才好似不会辩说。疾走能战胜寒冷,安静能克服暑热。清静而无为可以做天下的首领。”

“大巧若拙”的成语由此而来。

大公无私

【释义】为公着想,毫无私心。

【出处】汉·刘向《说苑·至公篇》。

祁黄羊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当时晋平公事无论巨细都同祁黄羊商讨,特别是对官吏的任免上。

一天晋平公对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一个县令,你看派谁去比较称职?”

祁黄羊说:“解狐才干敏练,通达政务,让他去一定能够胜任。”

晋平公听后感到奇怪:“你对解狐的印象很坏,平时你们从不交往,你怎么会推荐他去那么重要的县城作县令呢?”

祁黄羊说:“大王问我,谁当南阳县令合适,并没有问我和谁的关系好。”

于是晋平公派解狐到南阳任职。解狐到了南阳,废除许多不合理的法规,公平处理老百姓的诉讼,兴修水利,按时节督促农民种田养蚕,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南阳县的百姓对解狐非常爱戴。南阳上缴的赋税也有大幅度增加,晋平公对解狐的政绩感到十分满意,更赞赏祁黄羊荐举人才得当。

当时晋国的法纪很混乱,地方官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富人为富不仁,欺压良善,经常有人到京城告状。朝中急需一名判官审理这些案件。

因此,晋平公征询祁黄羊意见说:“朝中缺一名判官,你看谁担任比较合适?”

祁黄羊说:“祁午当判官很合适。他公正廉洁,不徇私情,执法严明。”

晋平公惊讶地说:“祁午不是你的亲生儿子吗,你推荐他当法官,不怕别人说闲话吗?”祁黄羊从容地说:“你问我谁可以当判官,我只考虑谁当判官称职,根本没想过我与被推荐人的关系,祁午是我的儿子,但我知道他更是一名称职的判官,所以推荐了他。”

晋平公虽然任命祁午当了法官,总觉得有些不放心,就不断地派人了解祁午的任职情况。他了解到,祁午克尽职守,办事公正,很得众人的好评。从此对祁黄羊更加信任。

孔子听说这件事,评价说:“祁黄羊真是大公无私呀,荐举人才不回避仇人,也不回避亲人,完全凭才能取人。”

大义灭亲

【释义】对犯罪的亲属也不徇私情,使之受到应有的惩罚。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

州吁是春秋时卫国卫桓公的弟弟,他一心想当国君,就与自己的心腹石厚密谋杀害了卫桓公,篡夺了王位。

州吁当上国君以后,担心人心不服,自己的王位坐不稳,就同石厚商议。

石厚的父亲石确是卫国的老臣,一直忠心耿耿,德高望重。深得人们敬佩。他早就告诫石厚别这样做,但石厚不听。他对州吁杀害哥哥篡夺王位十分不满,一时又没有办法,就以年老有病为由,回家休养去了。石厚就向州吁建议,利用石确的威望,请他出来辅佐朝政,就能收服人心,州吁的王位就会安稳。

州吁觉得很有道理,就叫石厚回家去劝说石确出山。石确觉得这是除去州吁和石厚、为先王报仇的好机会,就答应了。石厚对石确说:“现在人心不稳,该怎么办呢?”石确说:“诸侯即王位,要得到周天子的批准,应该请人到周天子那儿去说情。”石厚又问:“该请谁去才好?”石确说:“陈桓公跟周天子关系很亲密,跟我的交情也不错,你和州吁一起去见陈桓公,请他去跟周天子说说,肯定没有问题。”

石厚把父亲的意思转告了州吁,州吁很高兴,就和石厚一起到陈国去见陈桓公。这时,陈国大夫子睨已接到了石确的密信,石确请陈国帮忙除掉州吁和石厚。

州吁和石厚到了陈国,子睨把他们两人带到太庙去见陈桓公。来到太庙门口,州吁和石厚看见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忠不孝无德无义者不准进去。”两人吃了一惊,忙问子睨:“放块牌子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子睨说:“这块牌子一直就在这里,没有什么意思,你们不必多心。”州吁和石厚进了太庙,马上就被陈桓公命令武士抓了起来,陈桓公拿出石确的密信,当众读了起来。信中说,州吁和石厚大逆不道,谋杀国君,篡夺王位,请陈国帮卫国伸张正义,除掉两人为民除害。

陈桓公打算把二人斩首,但子睨认为石厚是石确的儿子,杀他不妥当,还是让卫国自己处置,陈桓公便派人通知石确。

石确接到陈桓公的通知,就同大臣们商量怎么处置州吁和石厚。州吁是肯定应该杀掉的,但大臣们考虑到石厚是石确的儿子,石确又这么老了,想看在石确的面子上,从轻处罚石厚。石确却说:“州吁犯这么大的罪,都是我儿子石厚教唆怂恿的,我怎么能为了私情而不顾天下大义呢!”他又问大臣们谁去执法,大臣们都不想亲手杀死石确的儿子,没有人响应。石确就说:“没有人去,那我就亲自去!”他的一个家臣见了,赶紧把他拉住,表示愿意前去执法。

家臣到了陈国,当众砍下了石厚的脑袋。消息传到卫国,人们都拍手称快,称赞说:“石确为了伸张正义而杀了自己的儿子,真是大义灭亲啊!”

大功毕成

【释义】巨大的工程或伟大的功勋完成了。

【出处】汉·班固《汉书·王莽传》。

西汉元帝时,朝政大权由外戚把持,其中尤以皇后的侄子安汉公王莽为最,其权倾朝野。

有一年,王莽上奏皇帝,提议模仿周公建造明堂,设立雍灵台,集中天下学者讲学和著作,目的无非想借此抬高身价,标榜自己是当时的周公。当时王莽为那些求学和搞研究的人盖了不少房屋,还提供必要的物资和设备,建立一定的制度,配置了有一定专长的教师,广泛收集了天下各类书籍。对于那些有特殊本领的人,则用公府车马将他们请来。这样,先后被网罗到这里的各种人才达几千人。这些人来了之后,王莽便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并纠正对他不利的所谓“异端邪说”。

不少大臣纷纷上书讨好王莽说:“当年周公辅政,制定制度尚且用了七年时间,后来明堂毁坏,雍灵台倒塌,千年以来未有人重新兴建。现安汉公辅佐陛下,仅仅四年时间,就功德非常突出了。”

接着,经过10多万书生及平民20天的奋力写作,为王莽歌功颂德的诗文终于全部完成(大功毕成),王莽的野心更大了,后来他毒死汉平帝,自己称帝建立大“新”朝。但坐了几年皇位后,就被赤眉、绿林起义军杀死了。

大材小用

【释义】指人才使用不当,以致造成屈才或浪费。

【出处】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曾组织过队伍抗击金人的侵略,后来接受南宋朝廷的任命,担任过湖北、江西等地的安抚使等职务。他主张训练军队,坚决抗金,受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被取消了职务。于是,他就长期在江西上饶一带闲居。

过了几年,他又被起用,担任绍兴府知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当时,陆游正在绍兴闲居,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已经快八十岁了。辛弃疾非常敬重他,到任不久,就去拜访陆游。经过交谈,陆游觉得辛弃疾很有才能,希望他在事业上有更大的成就。陆游还写了一首长诗送给辛弃疾,诗中说:“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意思是说辛弃疾是管仲、萧何一类的治国英才,现在只让他当个安抚使,是把大的材料用在小的地方,太可惜了。

“大材小用”比喻人材使用不当,屈才。也作“大才小用”。

大相径庭

【释义】径:门外小路。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也作“大有径庭”。

【出处】战国·庄周《庄子·逍遥游》。

接舆是战国时楚国人,他长袍不整,头发蓬乱,腰上斜挎宝剑,干瘦的手常拎一个酒葫芦,高兴时就会手舞足蹈,一饮而尽,狂唱不止。

接舆行踪不定,放浪形骸,狂妄已极。一次,他在路途中见到肩吾(人名),便一把拉住肩吾的袍袖,眯着醉意迷蒙的双眼,神秘地说:“哈,你知道吗?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位神仙,这神仙可厉害啦!她不吃五谷杂粮,只吸清风,喝露水,整天乘龙驾雾,在四海之外遨游。”接舆越说越高兴,满面红光,胡子一翘一翘的,像他亲眼所见一样。“真的,这位神仙还能使宇宙万物一切按规律正常发展,使农田大获丰收……”

肩吾越听越奇,就回来找到他的朋友连叔,说:“这个接舆可真是狂妄,他说的话今人简直不敢相信,就像天上的银河一样,连个边际都没有,与人之常情‘大有径庭’,不知道是不是他的脑子出现了问题。”

大腹便便

【释义】形容体胖肚大。现多比喻不劳而获的人。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文苑列传》。

东汉未年,陈留人边韶。不仅多才多艺、学问好、文章好,而且待人和气,又非常诙谐。

这位边韶,字孝先,以教书为生,每日诲人不倦。若是谁劝他出去做官,他便皱起眉头,一个劲地摇头,一百个不愿意。

由于他育人有方,附近州县几百里的人们都仰慕他的人品和学识,纷纷将子弟送到他这里来学习。他对学生非常和蔼,从不疾言厉色。他们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常常在一起相互交流思想,关系特别融洽。他招收几万名学生,尽心尽力地给他们讲书、批文。人们都说他有孔夫子的风度。

边韶厌恶做官,皇帝曾前后几次颁发诏书,要边韶进京为官。当时朝政由十常侍把持,他们欺上压下,许多正直的大臣都被他们杀掉了,朝堂上下人心惶惶。

看到朝政如此黑暗,边韶不愿被卷入政治漩涡,更不甘心在十常侍把持下的朝廷做官,所以每次他都委婉地推辞了。

如此三番引起了地方官的不满,他派人威胁边韶说,如果再不奉命进京做官,就要将他抓起来押送京城。边韶不愿做官,更不愿坐牢,于是一走了之,躲到朋友家去避灾祸去了。

后来,袁绍杀死了十常恃,大患已除,朝野上下一片欢庆。文武大臣们可以安心为官,朝政也得到治理,百姓们的生活也安定了。

朝廷一有变动,州县也随之而动,陈留太守也更换了新人。新官上任后,果然将边韶的事丢到了一边。至于他几次推辞朝廷要他做官的事也就没有人再提起,他便悄悄回到陈留,重操旧业,以育人为乐。

人们听说边韶又回到了家乡,便纷纷来宴请他,为他接风洗尘。

边韶身材肥胖,不仅浑身是肉,而且肚子特别大,于是,他每天挺着大肚子,出东家进西家四处赴宴,所到之处都是笑声一片。

这一天,终于轮到了赵家宴请他,好酒好菜,边韶不禁多喝了几杯,这一多喝可不要紧,他回到家睡了整整一夜,酒劲也没过去。

第二天,他倦意犹存,刚为学生们讲了几句《论语》,便支撑不住想打瞌睡。大白天,他回到房中和衣而卧。

众弟子见边韶双手抚着大肚皮,仰面大睡,很舒畅地打着酣声,大肚皮随着酣声时起时伏,觉得十分可乐,有个调皮的学生编了几句顺口溜来嘲笑边韶,他们唱道:

“边孝先,腹便便。

懒读书,但欲眠。”

边韶听了弟子们的顺口溜,也顺口开了个玩笑,他吟道:

“边为姓,孝为先,

腹便便,五经笥。

但欲眠,思经事,

寝与周公通梦。

静与孔子同意,

师而可嘲,出何典记?”

意思是说:“我的肚子是大了点,不过里边装的尽是经书。我是爱睡觉,可是我在梦中会见周公。即使有片刻安静的时候,我也念记孔子的教诲哩!你们嘲笑先生,这规矩见于哪家的经典呢?”

他以幽默的口气批评弟子们,他们更加尊重边韶。

大逆不道

【释义】原指犯上作乱、破坏封建秩序的言行。现用来形容罪大恶极。

【出处】汉·班固《汉书·高帝纪》。

楚汉相争,相遇于广武城,楚军与汉军摆开阵势,项羽跃马阵前喊话:“小儿刘邦,你我二人相争,天下黎民荼炭吾心不忍,今天你我单独较量,作一了断,谁胜了,天下就是谁的,快来受死!”

刘邦自知不是项羽的对手,就回答说:“你不配向我挑战,你已经是个十恶不赦理该诛杀的罪人。”接着他数说了项羽的十条罪恶:“第一,你违背了我们的约定,我先攻下关中,按约应该为关中王,你却自己称王;第二,你杀死卿大夫,自己称霸;第三,你违抗怀王命令,擅自带兵入关;第四,你烧毁秦宫,掘开秦皇坟墓,搜刮财物;第五,你杀死已投降的秦王子婴;第六,你活埋20万秦国百姓;第七,你封王封地,赶走原主,弄得天下不宁;第八,你占有了彭城,夺取韩国之地,又强占梁国和楚国的大片土地;第九,你阴谋杀害义帝怀王;第十,你作为臣子却杀死君主,为天下所不容,大逆不道。你犯下如此十条大罪,还有何面目来向我挑战啊!”项羽一听,气得脸色铁青,拉开劲弓就射,刘邦躲避不及,被一箭射中胸口,跌倒在地。汉军将士赶紧抬起刘邦退回广武城中。刘邦以诈死来诱敌,假装被项羽射死,晚间楚军来偷袭汉军,被杀得大败。

大笔如椽

【释义】原意指所用的笔有椽子那么巨大。比喻笔力雄健或大手笔之作。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王珣传》。

东晋时,20岁便被大司马桓温聘为主簿官的王珣,是宰相王异的孙子,他很有才华。有一次,官员们在一起开会议事,桓温想试一下他的才学,就派人偷偷拿走了他的发言稿,但王珣发觉后并不慌张,仍旧侃侃而谈,讲出自己的观点,令在场的人惊佩不已。从此,恒温更加重视王珣。

有一天夜里,王珣作了一个梦,梦见有人给他一支大笔,粗大得像架在屋梁上的椽子(大笔如椽)。王珣被梦惊醒了,马上告诉家里人说:“一定又有用得上我这支大手笔的时候。”

不久孝武帝去世了,写讣告、哀策、谥议等一系列繁重而又重要的文字工作全由王珣承担了起来。王珣把这一切都做得很好,博得了大家的好评。

大器晚成

【释义】原意是大才需经长期磨炼方能成就。现指成名较晚的人。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崔琰传》。

东汉末年,崔琰在河北袁绍处当门客。当时袁绍的军队纪律很差,每攻陷一个地方,士兵们往往要掘开坟墓,抢夺墓中的财宝,而将尸骨弃于荒野,百姓们对此非常气愤。

崔琰见到这种情景,劝袁绍下令禁止,以免再有这类事情发生。他对袁绍说:

“古时凡是仁义之师,从来没有挖人家坟墓的残暴行为。现在河北兵如此胡来,岂不惹得天下人共愤,这实在是自取灭亡啊!”

袁绍感到崔琰非常及时地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立即命令崔琰为骑都尉。

“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崔琰被曹操所俘获。曹操看他是位人才,便留他在自己身边任职。

曹军几次狠狠地打击前来侵犯的匈奴人,最后匈奴派使臣向曹操求和,并送来大量贡礼。匈奴使臣回国前,要求曹操接见他们,并说:

“久仰魏王武功赫赫、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想来形貌一定威严,愿意一睹风采。”

曹操听了手下报告,觉得匈奴使臣的要求合理,不好拒绝,便让有关人员安排会见的时间。

会见前,曹操觉得自己的个头太小,不够威武,很难令外国使臣敬畏,便让崔琰假扮自己接见匈奴使臣,自己则扮作贴身卫土,手扶配刀,站在一旁。

会见结束后,曹操派人向匈奴使臣询问对曹操的印象,匈奴使臣说:

“魏王长相风流文雅,气度宽宏,可他身边手扶佩刀的卫士却很威严,令人望而生畏,有帝王之相。”

曹操听了匈奴使臣的评价,觉得此人很有眼力。

实际上,崔琰不仅长得相貌堂堂、举止不俗,分析事物合情合理,而且知人善任,爱惜人才。

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崔林平时说话不多,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很少在亲友之间走动,特别是成年以后淡泊功名,一时没有什么大成就。

为此,亲友们谈起崔林,都会显出一副鄙夷不屑的样子,评价崔林说:

“崔林这个人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与崔琰比差远了。”

崔琰却有自己的主见,他每次遇到亲友,都对他们说:

“我与诸位的看法不同。我以为人的发达有迟有早,我不过早作了几年官,哪里比得上崔林。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以他的见识和才干,将来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

崔琰的眼光果然没有错。其实崔林非常有才能,他从小虽然默默无闻,但一直刻苦学习,注意天下大事的变化,暗中积累知识,他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成为利国利民的有用之材。

不久,崔林这个人才被曹操发现了,曹操先是任命崔林为主簿,后任命为御史大夫。到文帝时,崔林竟官至司空,封为安阳侯,成为魏国的股肱之臣。

成语“大器晚成”最早见于《老子》四十一章:“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大事不糊涂

【释义】对大事头脑清醒,毫不含糊。

【出处】元·脱脱等《宋史·吕端传》。

赵普与吕端同为宋太宗朝前大臣,两人是知心好友,赵普曾私下称赞吕端说:“吕端办事公正,为人谦和,受宠不惊,受辱不馁。事事不为自己着想,真有宰相之风。”

宋太宗在用人上还真有点本领,在他晚年果然拜吕端为宰相了。吕端不负君望,日理万机,在许多重大问题上都起了关键性作用。

宋太宗有九个儿子,长子元佐被废为庶民,永世不得入宫;次子元僖暴病夭折。到了太宗晚年的时候,他拿不准在剩下的七个儿子中立哪一个为太子,太宗伤透了脑筋,脾气变得很暴躁,众大臣都不敢进言。后来在寇准的推荐下,越元侃(即宋真宗赵桓)被立为太子。

赵元佐和赵元侃都是李皇后所生。宋太宗死后,做了太后的李皇后心疼长子,就指使内侍王继恩等人阴谋改立被废的赵元佐为皇帝。商议好了,李太后就命令王继恩召见宰相吕端。

吕端一听王继恩讲话口气不对,便骗王继恩与他同去书阁中寻找宋太宗的遗诏。王继恩一进书阁,吕端立刻把他反锁在阁内,然后自己跑回去面见李皇后,讲清不可改立的道理。李皇后沉默不语。吕端于是奉太子于宋太宗灵前宣读遗诏,太子继皇位,就是宋真宗。

第二天早朝,皇帝垂帘引见群臣。文武百官三拜九叩。

唯有吕端肃立殿中,不肯下拜,原来他恐怕皇帝是假的(即赵元佐)。待得到恩准,吕端卷帘审视,确认是赵恒之后,他这才跪下连呼万岁。

从吕端坚持立太子赵恒为皇帝的事情看,宋太宗是说对了。宋真宗执政后,宋朝又恢复了稳定局面。

宋太宗是至道三年病死的,吕端实际上是他临死前受命为相的。当时有人说吕端“办事糊涂,不宜为相”,宋太宗说:

“我看吕端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小事糊涂,是一种谦和,或者是一种忍让;大事不糊涂,则是原则性所在,只有坚持原则,才能处理好重大事情。

万死不辞

【释义】愿意拼死效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董卓把汉献帝当作傀儡,他一人把持朝政,群臣敢怒不敢言,司徒王允决心为国除奸,杀掉董卓,但一时没有好的计策。

一天晚上,他在后花园散心,忽见府中美貌的歌伎貂蝉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就问她为什么,貂蝉说:“承蒙大人恩惠抚养,我感激万分。但我近来见大人愁眉不展,知道大人一定为国事所担忧,所以也长吁短叹起来,如果大人有用我之处,我一定万死不辞。”

王允听了,忽生一计,说:“董卓迟早要篡位,眼看汉室江山不保,我怎能坐视不管?要杀死董卓才行啊!但董卓有个义子吕布,十分骁勇,无人能敌,而吕布又不离董卓左右,因此无计可施。”

貂蝉问:“难道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

王允说:“我想了一条连环计,但须得到你的协助。我将你收为义女,先把你许配给吕布,再暗中献给董卓。你要设法离间他们父子,让他们为你而互相仇恨,最后挑动吕布去杀死董卓。”

貂蝉依计行事,最后把董卓除掉了。

万人之敌

【释义】武艺高强能敌万人。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记》。

项羽因祖上封地项城而得项姓,祖上几代都是楚国名将。自年少时叔父项梁就指导项羽习文练武,但项羽学文没有长进,剑术也无丝毫进展。项梁责备他说:“你学什么都学不好,真没出息。”

项羽理直气壮地说:“识字只不过记记姓名而已,剑术只能对付一个人,都没有什么意思。我要学,就学可以敌万人(万人之敌)的学问。”

项梁听了很惊奇,于是教他兵法。项羽对学兵法非常喜欢,可也只从大的方面学,并不深究那些繁琐的细节。

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到会稽,渡钱塘江,项羽和项梁也在旁边观看。项羽看到秦始皇的车驾浩浩荡荡,威严盛大,他暗暗指着秦始皇说:“此人我可以取而代之。”项梁吓得捂住项羽的嘴巴。从此,项梁认为项羽以后必定能成就大事。叔侄暗暗积蓄力量,以报秦杀祖之仇。

过了几年,大泽乡爆发反秦农民起义,项羽叔侄也在会稽起兵响应,凭借项羽的勇猛善战,在短短三年内,就从一支力量微薄的小起义头目而成为各路诸侯统帅,诸侯威服,天下响应,项羽分封王侯,政令群雄,号称西楚霸王。

万众一心

【释义】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隽传》。

黄巢在东汉末年领导了黄巾大起义,引起朝廷恐慌,灵帝派朱隽率军镇压,大军在宛城与韩忠的起义军相遇,朱隽在探察清楚韩忠在宛城的东北守备较弱,就派一分队第二天大张旗鼓地攻其西南,然而自己却率主力突袭东北,终于攻占了外城。

朱隽不顾韩忠的谈判要求,加紧围攻内城,可一连几天都遭到了起义军的顽强抵抗。攻城屡屡受挫,朱隽又登上外城城墙向内城眺望,接着,下命令叫部队后撤几里。撤退后不久,城内守军纷纷冲出城外,试图突围,朱隽的兵马乘机从侧翼杀过来。韩忠不备,想再退回内城已来不及,起义军只得四散而逃,伤亡很大。

事后,朱隽的部下问他用的什么计谋,他得意地说:“我从高处看得很清楚,内城十分坚固,城内尽是守兵。他们想谈判谈不成,想突围又出不去,他们只有万众一心跟我军拼命。一万个人齐了心尚且势不可挡,何况他们有十万人马呢!倒不如先缓一缓,暂且松动一下包围圈,让他们产生突围的念头,然后乘乱杀上去,那么他们的士气也就瓦解了。”

万马齐喑

【释义】所有的马都肃然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的沉闷局面。

【出处】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龚自珍,也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

龚自珍27岁中举,11年后才中进士。倒不是他不肯用心,而是因为他从小讨厌那些禁锢思想的八股文,不愿写华而不实的文章;他所钻研的,都是对兴国济世有作用的学问,并以此为傲。

参加殿试时,龚自珍交卷最早。便离开了考场,有人问他考得怎样,他把文章内容大概说了一遍,朋友们庆贺说:“龚老兄一定高中榜首!”

龚自珍哼了一声,说:“那要看清朝的国运如何了!”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主考官选中了我,那清朝就会因为有我龚自珍而振兴;如果没有我的尽心竭力,大清的运数就尽了。

龚自珍绝无哗众取宠之心,他的文章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议论,其中关于开发西北的意见最为精当实用。

然而,龚自珍只在京中做了10年无足轻重的闲官,英雄无用武之地,政治抱负不得施展,而且时常受到排挤。这10年,他目睹清王朝的昏庸腐朽,认为这是一个聪明才智被扼杀的时代,所以,他刚刚48岁,就借口侍奉年迈的父母,离官回乡了。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龚自珍在南下途中,共写了315首七言绝句。到家后整理成集,因那年干支纪年为“己亥”,故起名为《己亥杂诗》。

其中有一首是这样写出来的:那是七月初的一天,火辣辣的太阳烤得龚自珍满脸淌汗。路上行人极少。不远处却是钟鸣钹响,乐声悠扬。龚自珍举目望去,却见一座古庙前旗幡高挂,青烟缭绕,一群善男信女正在道士们引导下,向神龛里的玉皇大帝、雷公风神顶礼膜拜,乞风求雨。

龚自珍联想到这条路上所看到的田园荒芜、民生凋敝的景象,觉得在这毫无生气的时代,必须要有各种各样的优秀人才来实行大的改革,才能打破这死气沉沉的局面。自己曾多次上书朝廷,要求变革现实,富国强民;这种主张不仅得不到实现,反而屡遭打击和迫害。此时此刻,龚自珍满腔的愤懑,顿时化作对大地风雷的殷切呼唤、对改革图新的热切要求,一词一句撞击胸膛,于是吟出一首诗来: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在诗中提出的革新要求,表达了人民的希望,也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心声。

诗中还引申出“不拘一格”这个成语,比喻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方式。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释义】比喻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大江东去,两岸旌旗漫卷,鼓角争鸣,三方智者斗勇。孙权与曹操的大军隔江对峙,一场恶战在赤壁北岩附近拉开了帷幕。

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军事代表,应东吴之邀,参与以周瑜为总指挥的对曹军的联合作战部署。

战前,交战双方互相派遣间谍刺探军情。曹操派周瑜当年的同学蒋干过江,以老同学的身份住在东吴的大营之中,接着又派荆州降将蔡中、蔡和向周瑜诈降。

周瑜早已看破此计,他表面上对曹操派来的这三个人摆出一副信任的态度,暗中却对他们严加监视。然后,将计就计,巧妙地利用他们,向曹军传递虚假的军事情报,并使曹操杀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

东吴老将黄盖与周瑜事先定下苦肉计,由他建议东吴投降曹操,周瑜故作震怒,将黄盖一顿痛打。黄盖则以此为借口向曹操诈降。然后,由东吴的谋士阚泽替黄盖送信,表示愿意降曹,对周瑜进行个人报复。

曹操听说东吴有人来降,便亲自接见了阚泽,他先表示怀疑,可是随后接到蔡中和蔡和的密信,证实黄盖确实被周瑜狠狠地毒打过,这才信以为真。

周瑜看到黄盖诈降成功,又请住在东吴的奇士“凤雏”庞统继续用计。蒋干过江后,白天闲极无聊,便四处游逛,“巧遇”庞统。

蒋干知道庞统是一代高士,便劝说庞统投奔曹操,将来作番大事业。庞统对蒋干说,他正求之不得,便拿着蒋干的书信过江与曹操相见。

曹军中的士兵大多是北方人,不习惯于水战,一上船就晕船,一个个东倒西歪。庞统给曹操出主意,建议他们将战船用铁索锁在一起。

于是曹军的士兵们在联接在一起的战船上操演阵法,与在陆地上一样平稳,曹操见了,赞赏庞统这种作法的高明。

曹操做梦也没有料到,所有这一切,都是周瑜火烧曹军而预先作下的准备工作和设下的圈套。

当时正值隆冬季节,整天北风呼啸,将火烧向曹营必须有东风吹拂,但这时却不是刮东风的时候,去哪里唤东风呢?为此事,周瑜一筹莫展,坐卧不安。因为没有东风,他以前所作的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不得已,周瑜装起病来,躲在大帐中苦思冥想破曹大计。

大战在即,总指挥却病倒大帐,这可急坏了东吴大大小小的各级将领,他们心中惴惴不安,惟恐破曹大事付之东流。谋士鲁肃更是万分焦急。

诸葛亮见时机已经成熟,便以探病的名义来到周瑜的大帐中。

诸葛亮见到周瑜,对他说:

“周将军的病,在下能治,将军只要看了我开的药方,就会立即康复!”

说完,在他手心写下“欲破曹军,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几行小字。

周瑜看罢,立刻兴奋地从床上跳了下来,请求诸葛亮帮忙。诸葛亮说:

“将军的事,就是我的事,我当义不容辞!”

诸葛亮通晓天文,早已测出近日必有东风。周瑜凭借诸葛亮的东风,将曹操的大军烧得死伤无数,无力应战。

下笔成章

【释义】一动笔就能写出好文章。形容才华横溢,思路敏捷。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

曹植从小特别聪明,而且很爱学习,写文章很快,也很有文采。一次,曹操故意问曹植:“我看了你写的文章,写得很好,是不是找别人帮你写的呀?”

曹植跪下禀告:“父亲大人,儿能出口成论,下笔成章,为什么要请别人帮忙?父亲如不信,就请当面试试我。”

不久,曹操在邺下建造的铜雀台竣工了。曹操有心要试试几个儿子的文采,就叫他们登上铜雀台去游览,然后要每人以铜雀台为题,当场写一篇辞赋给他看。曹植一会儿功夫就交了卷,曹操读罢连连称赞,更加宠爱曹植,一度想立他为太子。

曹植虽然很有文学才华,但性情孤傲,喜欢饮酒,不如哥哥曹丕稳重、成熟、有城府,曹操通过长时间观察,最后认定曹植在政治上不如曹丕精明能干,决定让曹丕做继承人。后来曹丕做了魏文帝。曹植遭到曹丕的猜忌和排挤,只活到41岁,就郁郁而终。他留下的《白马篇》、《送应氏》、《赠白马王彪》、《洛神赋》等作品,被誉为传世之作。

下车泣罪

【释义】表示为政宽仁,感于自己政教之责而哀怜罪人。

【出处】汉·刘向《说苑·君道》。

禹治水有功,又深受百姓爱戴,舜便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他。

有一次禹乘车出外巡视,见到有个犯罪的人被押着走过。禹吩咐把车停下,问:“这人犯了什么罪?”

押送的人回答说:“他偷了别人家的稻谷被抓住,我们把他送去治罪!”禹听了便下车,来到那罪人身旁,问:“你为什么要去偷别人家的稻谷呢?”

那罪人看出问话的是个大人物,以为受到严惩,吓得低着头不敢吭声。禹对此并不生气,一面对他进行规劝,一面流下泪来。禹左右的人见了,都很不理解。其中一个问道:“这人偷了东西,该送去受惩罚。不知大王为什么流下眼泪?”

禹擦了擦眼泪回答说:“我不是为这个罪人流泪,而是为自己流泪。从前尧和舜做首领的时候,老百姓和他们同心同德;如今我做了首领,老百姓却不和我同心同德,做出这种损人利己的事来,百姓所以犯错,在于我的过错,是我对他们教育不够。所以我内心感到非常痛苦!”武士和罪犯听了都深受感动。

禹当即命侍从取出一块龟甲,在上面刻写了“百姓有罪,在予一人”几个字,然后下令把那罪人放了。

与虎谋皮

【释义】与老虎商量,要谋取它的皮。本作“与狐谋皮”。比喻跟所谋求的对象有利害冲突,一定不能成功。现多用来形容跟恶人商量,要其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定办不到。

【出处】晋·苻朗《太平御览·符子》。

有个书呆子想做一件用狐狸皮为原料的皮衣,因为这种皮衣很贵重,他天真地想:

“山上狐狸很多,我不如上山去和狐狸们商量商量。”

于是,他兴冲冲地来到山上,找到了一群狐狸,一本正经地和狐狸们说:

“亲爱的狐狸们,我想做一件价值千金的狐皮衣,所以特地来请你们帮个忙,剥下你们的皮送给我好吗?”

狐狸们听了,吓得掉头就跑。一眨眼工夫,便全隐没在高山深谷之中。

这人无计可施,只好垂头丧气地下山去了。

过了些时候,他准备祭祀祖宗,但是缺少羊肉。他想起山脚下经常有一大群羊在吃草,便来到羊群中,和羊商量说:

“亲爱的羔羊呵,我想祭祀祖宗,可是缺少羊肉。你们谁能行行好,把身上的肉送给我呢?”

那些羊听了,争先恐后地逃进密林中,一刹那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与狐谋皮,与羊谋羞”,“与羊谋羞”不常用,“与狐谋皮”后演化为“与虎谋皮”。

土崩瓦解

【释义】像土的崩溃,瓦的分解一样。形容彻底崩溃,无法收拾。

【出处】汉·班固《秦纪论》。

楚汉相争时,刘邦、项羽的兵马都逼近秦京都咸阳,秦二世为此谴责丞相赵高,赵高恐惧不安,暗中与弟弟赵成,女婿——咸阳令阎乐密谋,决定杀了秦二世。于是,阎乐带了1000多名官兵冲进王宫内室。秦二世知道难逃一命,只得自杀。

然后,赵高将秦二世的侄子、公子子婴立为皇帝。子婴和他的两个儿子商议说:“赵高杀了二世,害怕大臣们杀他,才立我为王。他早晚要害我,我们不如先下手!”第二天,赵高让子婴到宗庙去拜祖先,子婴托病不去,赵高亲自来请。子婴乘机刺死赵高。子婴当了46天皇帝,刘邦就攻入咸阳,秦朝灭亡。后来项羽又进入咸阳,把子婴杀死。

贾谊与司马迁在评论这段历史时说,子婴如果改正先帝之过,任用忠臣贤士,减轻农民苦难,天下就会归附于他,他也不致被杀身亡。

东汉史学家班固则对子婴失去天下一事,表示了不同的评论,他在《秦纪论》一文中说:

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旦之孤,误哉!

大意是:“秦朝的衰弱是长久而成的,当时天下已像土墙倒塌,房瓦破裂,即使有周公旦那样的才能,也无法施展他的良策,而贾谊与司马迁竟拿秦朝的灭亡来责备登位几天的子婴,是错误的啊!”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释义】刮目:擦眼晴,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相别不久,大有进步,不能与以前一样看待。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

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著名将领。此人英勇无比,武艺高超,曾经战败过曹操、曹仁的兵马,颇受吴主孙权和大都督周瑜的器重。

吕蒙是行伍出身,十五六岁时就跟随姐夫奔走沙场、横刀立马了。他的一身好武艺就是从那个时候学来的。但是戎马倥偬,从来不曾认真读过几本书。为此,鲁肃一向瞧不起他,认为吕蒙不过是草莽英雄罢了。

孙权见吕蒙年轻有为,又身居要职,就劝他应该好好读书,增长知识,扩大见闻。吕蒙说:“在军队里事情太多,恐怕没有时间再读书了。”

孙权耐心劝诫说:“我并不是让你去读经书当博士,只是让你大略地了解一些历史知识罢了。况且你年轻聪明,才资过人,应该抓紧时间,赶快阅读《孙子兵法》、《六韬》、《国语》等书,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成就的。”孙权还引用孔子、汉光武帝刘秀,以及曹操读书的例子来劝导,终于感动了吕蒙。

此后,他专心致志,发奋读书,读书的范围和精辟的见解,连一些老儒生也赶不上。不久,吕蒙当上了偏将军,官职逐渐升高。

后来鲁肃接替周瑜的大都督,统领东吴三军在进驻陆口途中拜访了吕蒙。在与吕蒙议论时局、军事时,鲁肃大为惊讶,因为吕蒙已经见识非凡,自己也有所不及,鲁肃高兴地拍着吕蒙的肩膀说:“过去只听说你除了打仗,别无长处,今日一见,文武双全,才识广博,已非当年吴下阿蒙了。”

吕蒙也笑起来,诙谐地说:“士别三日,即应刮目相待。”

寸草春晖

【释义】“寸草”指小草,象征子女,“春晖”指春天的阳光,象征母亲的慈爱。比喻父母的恩情深重,难以报答。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

唐代的诗人孟郊,写过一首题为《游子吟》的诗。这首诗以富有感情的言语,表达了一位慈母对即将离开自己的儿子的深深的爱,读来令人感动。全诗只有短短六句,大意是这样的:

即将漂泊异乡的儿子啊,

你身上穿的衣裳是母亲手中的线缝做的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时让我把这衣裳缝得密密的,

怕的是在外日子久了会破损。(临行密密逢,意恐迟迟归。)

谁说做儿子的这颗像小草一样稚弱的心,能报答得了母亲那像春天阳光一样的慈爱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成语“寸草春晖”就是从这首诗中简缩而来的。

才高八斗

【释义】形容极有才华。

【出处】南朝·宋·无名氏《释常谈·八斗之才》。

南北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山水诗人叫谢灵运。他从小就很聪明,他的祖父谢玄对他特别疼爱。

谢灵运长大以后,诗写得特别好,也继承了家传书法,当时号称无人可比。宋文帝对他非常赏识,把他的诗和书法称为“二宝”。当时的文人墨客也都很喜欢他的诗,他的诗一写出来,文人雅士就会争相抄录,到处流传。

谢灵运也认为自己很有才华,有些自命不凡。他曾经说过:“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才华总共有一石(一石等于十斗),曹子建(曹植,是曹操的儿子)独占了八斗,我占了一斗,天下其他的文人共得一斗。”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除了佩服曹植以外,其他人的才华都不在他眼里,自我评价非常高。

“才高八斗”又作“八斗之才”。

干将莫邪

【释义】指好剑,也比喻贤才美器。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春秋时期,赵国出了个著名的铸剑师叫干将,再加上越地盛产质优的金铁来铸剑,所以当时以赵国剑最好。

干将与欧冶子共同拜师学铸剑。二人曾合作铸过三口铁剑,称为“龙渊”、“泰阿”、“工布”。后来干将在吴国与一个叫莫邪的女子结成夫妇,以为人铸造农具等为生,有时也铸剑。

吴国出产的金铁,质地不及越国,设备也受到限制,所以干将在这里铸的剑,比不上先前与欧冶子合作铸造的,但比当地工匠所铸的剑,也强多了。

公元前514年,阖闾即吴王即位后,要干将为自己铸一两口品质特别优良的剑,为此特地辟出一个铸剑场,调来许多工匠,还征发了300名童男童女,专门为铸剑的炉子装炭鼓风。

干将接连铸了好几把剑,都被阖闾退回来,说是质地比不上他拥有的欧冶子所铸的剑。干将对来人申辩说:“要铸质地好的剑,一定要有质地好的金铁。合适的火候和高超的技术,三者缺一不可,我的技术与师兄欧冶子不相上下,但这里的金铁和火候比不上越国的。”

阖闾这才同意再给三个月的铸剑时间。

但是两个月过去了,炉子中的金铁还是没有熔化。一天,莫邪问干将:“金铁至今没有熔化,是否质地有问题?”

“是啊,先师当年最后一次铸剑时,也碰到这个问题,后来,先师偕同先师母跳入炉火之中,才熔化金铁,铸出了好剑!”

“这样不是要烧死了吗?”

“铸不出好剑,越国的大王也要处死他们的。”

莫邪说:“既然先师母能做到,那我也能做到!”

干将想了想,说:“也许可以不必把身子全投入炉火之中,我以为如果把头发和指甲投入,也可能使金铁熔化。”

莫邪毫不犹豫地剪下头发和指甲,吩咐300名童男童女加紧鼓风装炭,然后把头发指甲投入,生铁果然熔化了!用此铸了两口较佳的名剑,一口称“干将”是雄剑,上面布满了龟甲纹;另一口称“莫邪”为雌,上面饰满水纹,干将莫邪也因此名传千古。

干戈化玉帛

【释义】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这里表示战争。玉帛:瑞玉和束帛。帛是丝织品,古代诸候会盟时的礼物。指变战争为友好相处,化敌为友。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五年》。

晋献公把女儿嫁给了秦穆公,史称“秦晋之好”。献公死后诸王子因争王位而内乱,秦穆公帮惠公即位,并帮助晋国度过了灾荒之年。后来秦国发生了灾荒去向晋国求救,晋惠公却拒不援助,并且迟迟不肯送给秦国自己许诺过的城池,秦穆公大怒,起兵伐晋。晋军一触即溃,晋惠公带兵逃到韩地。秦兵追到韩地,结果晋惠公被俘,秦穆公打算把他带到秦国去。

秦穆公的夫人穆姬听说同父异母的哥哥晋惠公被俘,认为晋惠公忘恩负义,现在又成了俘虏,是她的极大耻辱。于是,她领着几个儿女登上一座高台,台下堆满柴草。然后,她命令人们穿上丧服迎接穆公,并且让他们传话说:“上天降下了灾难使得秦、晋两国国君不得用玉帛相见,而是大动干戈。我坚决不见晋惠公,如果大王把他带进国都,我立刻就自焚而死。”

秦穆公无奈,只好把晋惠公暂留灵台。并在不久即与晋国重修于好。

上下其手

【释义】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公元前547年,楚国攻打郑国,楚强郑弱,最后郑国大败,楚国猛将穿封戌抓获了郑国守将皇颉。

楚国打了胜仗以后,要论功行赏。楚王的弟弟公子围也参加了这场战斗,他为了争功,就硬说守将皇颉是他抓住的。这不是明摆着要抢穿封戌的功劳吗?但穿封戌不肯相让,两人就争执起来。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争得不可开交。士兵们知道皇颉明明是穿封戌抓住的,可公子围是楚康王的弟弟,没有人敢得罪他,谁都不敢替穿封戌说话。

正争论间,太宰伯州犁走了过来,公子围就提出由他来主持公道,因为他知道伯州犁会向着他。

伯州犁问明了情况,想了一想,觉得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也不好公开帮公子围说话,就指着关在囚车里的皇颉,说:“我们让他自己说,他说是谁抓住他的,就是谁抓住的,行不行?”

穿封戌当然同意,王子围看了看伯州犁,伯州犁向他使了个眼色,他明白了伯州犁的意思,也同意了。

伯州犁走到皇颉面前,用手指着公子围,然后把手往上抬了抬,说:“这位是王子围,是我们楚王的弟弟。”又指了一下穿封戌,把手往下压了压,然后说:“这位是穿封戌,是我们楚国的方城外的一名小县尹。”介绍完了,伯州犁就问皇颉:“他们两个都说是自己抓住了你,你说到底是谁抓住的?”

皇颉这时从伯州犁的暗示中早已明白了他的意思,就向着公子围说:“我是被公子围抓住的。”

伯州犁听了,就对穿封戌说:“他自己都说是被王子围抓住的,我想事情应该很清楚了,俘虏皇颉的功劳归公子围。”

穿封戌听了,气愤得不得了,认为是公子围先与皇颉串通好了的,就要去杀公子围,公子围赶紧跑开了。

但是,抓住郑国守将皇颉的功劳仍归了公子围。

上行下效

【释义】效:摹仿。上级或上辈怎么做,下级或下辈就跟着怎样学。

【出处】春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爱穿紫衣服是出了名的,后来大臣们也纷纷效仿,跟着穿紫衣服。

城中的百姓见大臣们出出入入,来来往往,一律穿着紫色的衣服,觉得又好看,又时髦,便纷纷竞相仿效。一时之间,齐国都城临淄满街一片紫色。

紫衣服走俏了,结果将紫衣服的价格抬了起来,竟涨得一件紫衣服的价格与五件白衣服的价格相等。而且,继续上涨的势头不减。

这种情况引起了齐桓公的忧虑,他立即召见大臣管仲,不无担心地对他说:

“街市上紫衣服的价格太贵了,如此这样下去怎么得了,你要想个办法控制一下。”

管仲看了看齐桓公说:

“这件事容易办,但必须从大王身上做起,所谓上行而下效,您以后不要再穿紫衣服了。而且凡是穿紫衣服的人走近您,您就说:‘离我远点,我讨厌紫衣服的臭味。’”

第二天,齐桓公没穿紫衣服上朝与满潮文武共商国事,大臣们见了不禁心中疑惑。

齐桓公对大臣们说:

“今天有事快快奏来!”

一位大臣立即上前奏事。还没等他走过来,齐桓公立即以手掩鼻说:

“请快快站远些,我闻不了你那紫衣服的臭味。”

满朝文武大臣听了齐桓公的话,不禁面面相觑,不理解齐桓公说的话。 kQqLD+wU27VVWGo7Cj7q8Qq5mG6HdmrySZG4ix9zPl9SL+V5R0OpMQ2Q83nF9mX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