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巴比伦

文明演进

文明的孕育

在历史上,文明的发祥总是和河流密切相关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就像两条生命之藤,蜿蜒在荒凉和干旱的沙漠地区,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美索不米亚”文明,也就是人们习惯上所说的“巴比伦文明”。巴比伦文明是距今6000年到公元前500年两河流域一系列城市文明的总称,它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摇篮。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岸,风格类似或迥异的城市如繁星点点,点缀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苏美尔人和后来各支闪族入侵者像走马灯一般依次扮演着创造文明的主角,共同奏响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辉煌的乐章。

1.“天堂”美索不达米亚

古希腊语的“美索”,是“中间”或者“两者之间”的意思,“不达米亚”表示“河”,“美索不达米亚”在古希腊语中就是“两河之间的地方”。这两条河就是著名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位于今天伊拉克境内。它们发源于小亚细亚东部(土耳其境内)的亚美尼亚高原,缓慢地经过南部平原,在离入海口约190公里处汇合,注入波斯湾。两河带来的巨量泥沙在下游不断淤积,形成了辽阔的大平原,把一片干旱贫瘠的地区变成了西亚惟一的沃土肥田。古希腊人称这里为“美索不达米亚”,中国人习惯上称“两河流域”,也有的西方地理学家称之为“巴比伦尼亚”。

在古代犹太人和希腊人的笔下,美索不达米亚是一个人人向往的天堂,《圣经》中的伊甸园传说就在这里。在《圣经》里,据说上帝在第一天创造了世界。那是一块无边无际而荒凉的大地,浩瀚的海洋一片黑暗,只有神灵在水面运行。于是,上帝创造了光,把光明与黑暗分开,并把光明称为“昼”,黑暗称为“夜”。第二天,上帝创造了穹窿,把水分开在穹窿的上下方,他把穹窿称为“天空”。第三天,上帝把水集中到一个地方,使大地露出水面。他把大地称为“地”,把汇集在一起的水称为“海”。这一天,他还创造各种植物,有的生长谷物,有的结满果实。第四天,上帝创造了太阳、月亮和星星。他下令太阳统治白昼,月亮统治黑夜,确定日期、节气和宗教节日。第五天,上帝创造了各种水生动物和鸟类。他祝愿所有动物多多繁殖,充满海洋与天空。第六天,上帝又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类。他要人类统治鱼类、鸟类和所有动物,祝福人类生养众多,遍布大地,治理大地,并允诺要给人类和各种动物创造充足的食物。第七天,上帝结束创造世界的工作后便休息了。于是,他便把第七天定为安息日。

上帝说:“你们要生养众多,充满大地。”

上帝用粘土创造的第一个人,据说是亚当。亚当在希伯来语中就是人或男人的意思。上帝把气吹进泥人亚当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性的活人。

然后,上帝又在东方的伊甸建立了一座花园,它就是伊甸园,也叫乐园、天园或天堂,上帝便把亚当安置在这里。花园中长满各种各样令人赏心悦目的树木,树上的果实香甜可口,四季不绝。伊甸这个地方有一条大河灌溉着花园,大河流过伊甸之后,分成了四条支流:第一条是比逊河,环绕着哈腓拉地,那里有成色最好的黄金、稀有的香料和珍贵的红玛瑙;第二条是基训河,环绕着古实地;第三条是希底结河,流经亚述的东边;第四条是伯拉河。

这就是《圣经》中所描绘的美丽的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数千年来在中东地区始终焕发着令人无法抗拒的神秘魅力,它是古老文明的发源地。这一地区,从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年,先后兴起了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以及其他民族,形成了各种文化的大融合。这里是古代人类文化的大熔炉,数千年来不断地把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加以融汇、熔炼,然后传播到欧、亚、非洲的遥远地域。由于难以将融合已久的文明详细区分,于是学者干脆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来概称这里复杂的文明。这其中以巴比伦人的成就最显赫,因此,两河流域的文明又被称为巴比伦文明。

流转的岁月用漫天的黄沙掩埋了这一文明存在过的所有证据,寻找了几十个世纪的人们不能找到任何蛛丝马迹,因此人们只能慨叹该文明已经随风而逝。但是随着最近两个世纪考古工作的巨大进展,古老的城垣重见天日,死去的文明又奇迹般地复活了。历史在这里打了一个盹。

2.寻找伊甸园

几千年来,人们总想解开伊甸园之谜,寻找它的确切位置。伊甸(Eden)是古苏美尔语“平原”或“草原”的意思,在汉译《圣经》中,希底结河就是英译《圣经》的底格里斯河,伯拉河就是幼发拉底河。这就暗示着伊甸园可能就在古代苏美尔文明的中心,即两河流域冲积平原。但是,要确定伊甸园相当于今天的何地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圣经》中提到的比逊河、基训河、哈腓拉地和古实地,直到现在还难以确定它们的相应位置。有学者认为,伊甸园就在古拉伽什王国境内,因为那里确实有一块土地称为古伊甸(Gueden)。

古伊甸地区是一块有河渠灌溉的水草丰美之地。拉伽什为了这片领土,和宿敌温玛混战了200多年。可惜的是拉伽什除了北有底格里斯河、南有幼发拉底河之外,却找不到相当于哈腓拉地、古实地的地方和比逊河、基训河了。而且,伊甸并不是一个专有名词,它在古代许多文献中都出现过。不过,我们把它确定在苏美尔文明的中心,两河流域河网交错的地区,应当是不会错的。“谁不说俺家乡好”,苏美尔人也是这样,他们也把自己的家乡称为乐园或天堂,而把其他地方视为蛮荒之地,根本不屑一顾。

文明的创造者

1.苏美尔人疑案

考古发掘已经证明,两河流域文明的最早创立者是苏美尔人。他们首创了文字体系、宗教和法律,建立了发达的农业和商业经济,把美索不达米亚带入了文明时代。无可置疑,苏美尔人奠定了两河流域文明的基础,塑造了两河流域独具特色的风格。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乌尔、埃利都、拉伽什、乌鲁克等城邦国家,创造了最早的城市文明。他们建立了城市国家,设立了神庙,发明了楔形文字,创作了奇异的神话和瑰丽的史诗,发明了计算重量和长度的方法,发明了太阴历,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车和船,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建筑,他们的制造的工艺品直到现在还散发着流光异彩……美国学者S·N·克莱默在他著名的著作《历史从苏美尔开始》中,一口气列举了苏美尔民族在世界历史上首创的27个“第一”,这27个“第一”是这样的:

(1)最早的学校。

(2)最早的献媚事例。

(3)最早的少年犯罪事例。

(4)最早的“神经战”。

(5)最早的两院制议会。

(6)最早的史学家。

(7)最早的减税事件。

(8)最早的“摩西”法典。

(9)最早的判例。

(10)最早的药典。

(11)最早的农历。

(12)最早的遮荫树栽植实验。

(13)最早的宇宙演化论和宇宙论。

(14)最早的伦理标准。

(15)最早的“约伯”。

(16)最早的格言和谚语。

(17)最早的动物寓言。

(18)最早的文学论争。

(19)最早的类似《圣经》中的事件。

(20)最早的“挪亚”。

(21)最早的复活故事。

(22)最早的“圣乔治”。

(23)最早的文学移植。

(24)人类最早的英雄时代。

(25)最早的情歌。

(26)最早的图书馆目录。

(27)人类最早的黄金时代。

克莱默教授用了最现代的语汇来表达苏美尔人创造的文明。在阅读他的著作后,我们会感到这并非是毫无根据的溢美之词。那么,苏美尔文化究竟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苏美尔民族的存在,起初只不过是学术上的假设。发现这些更古老的民族的存在,是考占学史上最灿烂的成果之一。

19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恩斯特·沙尔采在两河流域首次发现了假定存在的苏美尔人的遗迹。当时的一些石雕残片被证实制作于公元前4000年~前3000年之间,是一种比埃及文化更古老的文化。后来,史密斯破译的《吉尔伽美什》史诗提供了一个更古老文化存在的佐证,那个逃过了洪水之劫的家族的后人,可能就是苏美尔人。

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索不达米亚的考古进入了一个高潮,最令人振奋的成果就是对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美尔诸城遗址的成功挖掘。其中,英国考古学家列奥纳德·伍利在1922年~1934年间的考古发掘,向世人真正揭开了苏美尔文化之谜,证实了一个比埃及文明更为古老的文明的存在。

伍利在苏美尔古城遗址最有价值的发现,当数找到了乌尔王陵。他在上百座小墓中发现了16座属于乌尔的“王陵”,王陵中豪华的随葬品和众多的殉人令世界震惊。伍利还在舒伯·亚德女王墓中找到了许多冥器,其中有金制器皿和两只船只的模型,一只是铜的,另一只是银的,每只都有0.6米长。最有价值的是舒伯·亚德女王的头饰,在一套假发上有三个用天青石和玛瑙做成的花环,最下面的那个花环挂着金环,中间一个挂有金的榉树叶,最上面那个饰有直立的金柳叶和金花;一个点缀着金花和天青石的五齿梳插在假发中间。螺旋形的金丝装饰着佩戴者的鬓角,女王的耳垂上悬着沉重的半月形金耳环。后来,伍利夫人根据一个同时代妇女的头盖骨塑造了女王的头颅,戴上该头饰在大英博物馆展出,引起了世界性轰动。

最后,伍利通过对乌尔遗址冲积层的考证,在查阅苏美尔诸王的世系表以及研究以往美索不达米亚考古成就的基础上,作出了一个重要结论: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文明的最早创造者;他们的土地曾被大洪水淹没过,而这也正是《吉尔伽美什》史诗中所描述的史实。伍利说:“《圣经》中的大洪水,诺亚方舟的故事在我的出土物中得到了证实,我可以肯定,诺亚的后代就是当时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

伍利对人类文化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在他作出如此重大发现之前,人们对那个时代的了解仅限于神话与传奇,正是由于他的工作,证实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的存在。

人们不禁惊叹,在那么遥远的过去,苏美尔人何以创造如此卓越的文明呢?

苏美尔城市是现在所知道的人类文明史中,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城市之一,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突然出现于中东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的下游地区,即现在的伊拉克南部。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一致认为,苏美尔城市不仅是以后古代东方文明的发源地,更为确切地说,它是现代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谈到苏美尔文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楔形文字的发明。苏美尔人不仅发明了文字,还发明了农耕技术、建筑技术、灌溉技术、几何学、法律、天文学、算学等各种科学以及都市国家的民主管理方法等,这些创始全可归于苏美尔人。然而,就历史时间而言,苏美尔人这些知识是在极短的时间里突然创造出来的,这一事实更使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目瞪口呆,感到不可思议。

苏美尔文明的起源众说纷纭,说法不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哪一种更接近历史的真相呢?这有待于考古学家与历史学家的进一步考察与研究。

2.文明的过渡:三个文化期

约公元前4300年,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进入晚期铜石并用时代,开始了氏族社会解体和向文明过渡的过程。在考古学上,这是埃利都·欧贝德文化期、乌鲁克文化期和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

苏美尔人的雕刻上刻画了拱形的芦苇草住宅。

埃利都·欧贝德时期(约前4300~前3500),苏美尔人已经掌握了初步的人工灌溉技术,能够利用两河的定期泛滥,从事灌溉农业生产。畜牧业和渔猎活动在经济生活中仍起重要作用。劳动工具大部分为石器和骨器,但已开始出现铜器,如渔叉,等等。苏美尔人还掌握了简单的制陶技术。居民的住房为用泥土和芦苇筑成的小屋。在埃利都遗址,还发现一些建筑在高大台基上的泥砖神庙,如遗址第8层的一座神庙,面积约252平方米。泥砖神庙与芦苇小屋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氏族社会内部的分化。在埃利都遗址的墓地,出土了一座男性雕像,左手执一根泥制棍棒。这座男像代表了氏族部落的军事首领,其手中的棍棒则是后世主权和权标的起源。这说明,苏美尔人已进入军事民主制阶段。

乌鲁克时期(约前3500~前3100),人工灌溉技术有了新的发展。铜器大量出现,陶器制作普遍使用陶轮。社会分化更为加剧。乌鲁克遗址出土了一座石膏瓶,其上面的浮雕清楚地表现出两个对立的阶级,一方是奉献产品的裸体群众,另一方是祭司或氏族贵族。神庙规模越来越大,如乌鲁克遗址的“镶锥宫”,其庭院的墙壁用红、白、黑三色的镶嵌锥体加以修饰,庭院的北端有两个阶梯通往建筑在高大台基上的柱厅,柱厅的圆柱直径为2.62米,这座结构复杂的大神庙显然是为氏族贵族服务的。人们的居住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人口增加,社会分工复杂和阶级分化,一些居民迁往较大的村落,形成了一些居民中心,几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合为城市或小镇。例如,乌鲁克城是由埃安那、乌鲁克和库拉布三个居民中心聚集而成的。据一种估计,约公元前3200年,两河流域南部有农村112个,小镇10个,小城1个。这种由农村到城市的发展过程,表明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组织开始让位于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农村公社。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文字。在出土的一块约公元前3500年的石板上面,刻有图画符号和线形符号,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文字。至乌鲁克文化末期,大约有2000个文字符号,并运用于经济方面。这些事实表明,苏美尔人已经迈入了文明的门槛。

捷姆迷连特·那色时期(约前3100~前2800),文字进一步发展,产生了苏美尔语的楔形文字。因此,这一时期也称为“原始文字时期”,文字运用更加广泛。在经济文书中,男奴称尼塔库尔,意为外邦的男人;女奴称姆鲁斯·库尔,意为外邦的女人,这说明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还有几类人在经济文书中也经常提到,例如,恩(最高祭司、统治者)、恩·萨尔(最高女祭司)、格尔·萨布(商人首领)、图格·迪(首席法官)、帕·苏尔(指挥官)等。显而易见,这些人是高居于平民之上的氏族贵族或官吏。在两河流域南部,这时期已经形成了数十个的奴隶制城邦,主要有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拉伽什、乌玛、苏鲁帕克、尼普尔、基什、西帕尔等。

3.苏美尔早王朝

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之后,两河流域南部进入苏美尔早王朝时期(约前2800~前2371)。

苏美尔各邦之间为争夺土地、奴隶和霸权展开了长期战争。早王朝后期,战争愈演愈烈,基什、乌鲁克等邦都曾先后称霸。基什王麦西里姆(约前27世纪末叶)为霸主时,曾调停拉伽什与乌玛之间的边界冲突。后来,拉伽什强大起来。拉伽什王乌尔南什(约前26世纪中叶)的铭文中说:“地尔姆(即波斯湾的巴林)的船从外国带给他作为贡物的木材。”这说明他已经控制了波斯湾以外的地区。乌尔南什之孙安纳吐姆在位时,征服了许多城邦,他的头衔为“纳姆·卢伽尔”,即苏美尔诸邦之霸主。至早王朝末期,南部两河流域形成了两大军事同盟,南方同盟(拉伽什除外)以乌尔和乌鲁克为霸主,北方同盟以基什为霸主。两大军事同盟的形成标志着独立的小邦开始向地域性的统一王国过渡,反映了南部两河流域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在城邦争霸战争过程中,城邦内部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长期的战争使大批公民破产失地,人口也急剧流失。据估计,拉伽什王恩铁美那在位时,拉伽什只有3600名公民。同时王权在战争中不断扩大,国王和以祭司为代表的贵族之间的矛盾也很尖锐。在拉伽什城邦,乌尔南竹王朝末王恩南纳社门执政仅四年,就被高级祭司恩涅塔尔吉(约前24世纪上半叶)推翻。但是,恩涅塔尔吉和其子卢伽尔安达(约前2384~前2378年)上台后,显然背叛了祭司贵族的利益,而成为专横的君主。据《乌鲁卡基那改革铭文》记载:卢伽尔安达侵吞神庙财产;向高级祭司征收贡税;加强对神庙劳动者的监督和剥削;广大平民也遭受官员的横征暴敛。卢伽尔安达的暴行加剧了拉伽什城邦内部的社会矛盾。

在这种形势下,贵族出身的乌鲁卡基那(约前2378~前2371)推翻了卢伽尔安达,上台执政。乌鲁卡基那执政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内容是废除卢伽尔安达时期的“弊政”。乌鲁卡基那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缓和城邦内部的矛盾,以加强城邦政权对奴隶实行专政的职能。他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措施,但大多是以不触动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为前提的。例如,他禁止贵族用贱价强买平民的房屋、牲畜等,实际还是容许兼并,平民最根本的土地问题并没得到解决。另一方面,乌鲁卡基那废除向祭司征收的重税,制定给予祭司的口粮和开支的新定额,特别是把神庙地产归还神庙,从而增强了祭司贵族的力量,削弱了王权。这就说明,改革具有向以祭司为首的贵族妥协并维护其利益的一面。当然,乌鲁卡基那采取的某些措施如减轻平民负担、兴修水利等,对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

乌鲁卡基那执政仅八年,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就率军入侵拉伽什,残酷地洗劫了这座城市。乌鲁卡基那的改革彻底失败。卢伽尔扎吉西又战胜了其他一些城邦,大有统一苏美尔之势。但是就在他的统治时期(约前2371~前2347年),北方的阿卡德兴起,击败卢伽尔扎吉西,统一了南部两河流域。

4.历史舞台上的闪族

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史中,阿卡德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曾统一了两河流域,开创了闪米特人成为两河流域主导民族的历史。

闪族的开国之君、阿卡德王国的创立者萨尔贡一世。从这尊青铜像来看,他神情威严、气质高贵。

公元前30世纪初,一个操闪米特语的沙漠游牧部落来到了两河流域的北部,他们在阿卡德建立了国家,这些人后来便被称为“阿卡德人”。阿卡德人身材高大,皮肤黝黑,脸长鼻钩,蓄有黑色胡须,而且十分骁勇善战。公元前2371年左右,阿卡德人在萨尔贡一世(前2371~前2316年在位)的领导下进入苏美尔人的乌鲁克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萨尔贡帝国。他们的到来,结束了苏美尔人在历史舞台活动的历史,使闪米特人从此成为两河流域的主导民族,继续创造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历史。

闪族的开国之君、阿卡德王国的创立者萨尔贡一世是闪米特民族史上第一位杰出的领袖,也是美索不达米亚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关于萨尔贡的身世,还有一个曲折动人的传说呢。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4世纪,幼发拉底河畔的基什。有一天,基什王宫的挑水夫在河边挑水时发现河中漂着一个涂了沥青的芦苇筐,筐内装着一个被遗弃的男婴。挑水夫可怜这个男孩,把他从箩筐里抱起,收养了他。而谁能想到这个曾经被抛弃、随时可能葬身水底的婴儿将成为被我们所铭记的伟大国王——萨尔贡呢。传说他本来出生于幼发拉底河畔的阿吉利那尼城,母亲是一位高级祭司,然而父亲却不知是谁。由于当时王国规定不许女祭司怀孕生子,因此萨尔贡的母亲偷偷生下他之后,只得把他放在苇筐中,送入幼发拉底河,任其漂流,祈求得到上天的救助。

萨尔贡在挑水夫家里平静地长大,在养父的推荐下做了王室的园丁。后来萨尔贡得到国王乌尔萨巴巴的赏识,成为国王的近臣,职位是持杯者。持杯者是当时的高级官员,负责国王日常的起居饮食和宫廷大事的处理。有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爱神伊南娜的帮助下,取代了国王乌尔萨巴巴,登上了国王的宝座。第二天,萨尔贡便把昨夜的梦详细地向乌尔萨巴巴描述了一遍。乌尔萨巴巴对此惶惶不安,他害怕这是神给萨尔贡的启示,他不甘心就这样把王位让给一个不相干的人,不愿意就此放弃国家的最高权力。

为了消除顾虑,保住自己的宝座,乌尔萨巴巴想方设法地要把萨尔贡除掉。据说在爱神伊南娜的帮助下,萨尔贡几次将临头的灾难一一化解。最后,种种伎俩均不奏效的国王乌尔萨巴巴设了一个借刀杀人的圈套。他振萨尔贡给乌鲁克国王卢加尔扎吉西送一封信,而信的内容却恰恰是暗示卢加尔扎吉西见信后马上将信使杀掉。在伊南娜的佑护下,大难不死的萨尔贡再次逃脱暗害。后来,乌尔萨巴巴在一场战役中向卢加尔扎吉西投降。国王的卖国行径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全国人民群起而攻之。萨尔贡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会,在人民的支持下推翻了国王,最终登上基什国王的宝座。

萨尔贡上台之后,立刻开始了东征西讨的戎马生涯。在北方,征服了两河流域北部的苏巴尔图,还进军到小亚细亚的陶鲁斯山区及地中海东岸地带;在南方,降伏乌尔,征伐拉伽什,几乎将苏美尔城市毁于一旦;在东方,远征埃兰,掠取苏撒等城市。

经过数年的南征北战,萨尔贡终于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阿卡德王国,并自称“天下四方之王”。从此,各邦混战不休、民不聊生的局面宣告结束,天下统一。

在随萨尔贡四处征战和建立国家的过程中,阿卡德游牧部落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昔日居无定所的游牧民逐渐放弃了原来的生活方式,择地定居下来。他们丢弃了帐篷,建起了砖房,开始从事农耕和商业活动。他们从苏美尔人那里学习并发展了楔形文字,采用了苏美尔日历、度量衡、数字系统和行政管理的方法。于是,阿卡德人渐渐淡忘了昔日沙漠的游牧生涯,淡忘了马背上的武艺,渐渐为拥有先进文化的被征服者所同化,在文化上最终被被征服者所征服。阿卡德人也逐渐与苏美尔人融为一体。

结果,阿卡德人在安逸的城市化过程中渐渐失去了征战的锐气,国家也开始衰落,公元前2191年被另一支闪族游牧民库提人所灭亡。此后,苏美尔人重振雄风,恢复了对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控制。乌尔王乌尔纳木在公元前2113年统一了南部两河流域,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乌尔纳木也因颁布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法典《乌尔纳木法典》而名垂青史。不过,这只是苏美尔人短暂的也是最后的辉煌。公元前2007年,最后一个苏美尔人建立的国家被来自东部的埃兰人灭亡。自此,苏美尔人退出了文明史的舞台。闪族人完全取而代之,他们继承了苏美尔人的文明成果,建立了两个巴比伦帝国和亚述帝国,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一步步推向高峰。直到被波斯征服之前,闪族人作为主角一直活跃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舞台上。

世界最早的立法者

在20世纪初,人们一直以为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所编纂的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典,因此,常常把他称为世界上最早的立法者。但是,从20世纪50~60年代起,人们发现还有许多比汉谟拉比更早的立法家。其中最早的一位便是乌尔第三王朝的创立者乌尔纳姆(前2113~2096年在位)。

乌尔第三王朝是古代苏美尔人最后一个强大的王朝,也是苏美尔的黄金时代。乌尔成为当时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乌尔的港口停满了外国的商船,街道上挤满了印度、埃兰、阿拉伯和巴勒斯坦等地来的商人。乌尔纳姆修建的月神庙寺塔,底边长达200英尺,宽达140英尺,高达70英尺。它是当时亚洲最高、全世界第二高的建筑,仅次于埃及的金字塔。

公元前22世纪由乌尔纳姆所建,它是当时仅次于金字塔的宏伟建筑。

不过,最使乌尔纳姆名扬千古的,并不是他的武功或月神庙寺塔,而是他所制定的法典。这部法典用楔形文字写在泥板上,分为序言、正文两部分。法典序言和乌鲁依尼姆基那改革铭文在精神、用词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其正文共有29条,除少数条款文字残缺、语意不明外,多数条款意义明确。其中,涉及婚姻关系的7条,涉及女奴隶的4条,涉及伤害罪的5条,涉及农业生产的3条,涉及司法诉讼的3条。

法典在处理男女婚姻问题上,明显地歧视妇女,偏袒男人。

同时,法典还体现了阶级分明的立场,千方百计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乌尔纳姆法典》与后世《汉谟拉比法典》相比,似乎更加文明、更加先进。法典在处理各类案件时,所有处罚手段都是或者判刑,或者以罚金赎罪,完全没有复仇的痕迹。这大概与苏美尔人社会文明程度较高,而汉谟拉比所属的阿摩列人刚刚进入文明社会有关。

《乌尔纳姆法典》作为迄今所知世界第一部法典,尽管比较简单,但它无论从结构或内容而言,都是后世各种法典的范本,在世界法制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汉谟拉比法典》

公元前19世纪初,游牧部落阿摩列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个王国最初比较弱,直到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约前1792~前1750)即位后,利用其他各邦在争霸中严重削弱之机,采取分化瓦解、逐个击破的策略,把这些城邦全部征服,重新统一了两河流域,才建立了强大的古巴比伦王国。

这一祈祷青铜据考证是根据汉谟拉比的形象塑造的,是献给其王室守护神阿姆鲁的一件礼品。整个塑像以青铜、黄金、白银制成,底座前方的容器是用来放置祭品的。

然而,使汉谟拉比名留青史的,并不是他的武力,而是他编纂的《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直到本世纪中期还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法典,虽然后来发现的《乌尔纳姆法典》夺走了“世界第一法典”的桂冠,但它仍然是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根黑色的玄武岩柱上,岩柱高2.25米,底部圆周1.9米,顶部圆周1.65米。在石碑上半段有一幅精致的浮雕,刻画的情景是古巴比伦人崇拜的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座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恭谨地站在它的面前,沙马什正在将一把象征着帝王权力标志的权杖,授予汉谟拉比。石碑的下半段,刻着的就是汉谟拉比制定的那部法典的原文,是用楔形文字书写的,这种文字当时只有王室才使用。这部法典一共有282条,刻在圆柱上共52栏4千余行,大约8千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

法典的结构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3部分,比《乌尔纳姆法典》更为完善,这种结构成为后世编纂法典的范本。

在法典的序言中,汉谟拉比宣称自己的权力来自神授,自己是代神立法。其中还宣扬了自己的功德,如修建城池宫室、运河,赐给神庙土地、牧场、祭品等。

正文是法典的主要部分,共282条,大体可分为3部分:道德(1~25条);国家(26~41条);私人社会(42~282条)。

在这3部分之中,道德领域地位最高,也可以说是神的领域,涉及某些不可饶恕的罪行。国家领域代表王室利益,集中反映在维护王室土地、履行兵役、杂役等制度方面。私人社会领域关系最复杂。法典在处理这些关系时,一般是按照由重到轻、由大到小的原则,最后才涉及奴隶问题。

结束语是《汉谟拉比法典》的首创。在这个法典之前的所有法典,都没有结束语。在结束语中,他再次宣扬了王权神授理论,鼓吹其法律如何公正:“我受命于伟大之神明,而为仁慈之牧者,其王笏正直。”同时,他告诫后世统治者必须严格遵守其法律,不得有任何更改,并且对破坏其法律的统治者发出了可怕的诅咒。

在古代两河流域各种法典中,《汉谟拉比法典》涉及面最为广泛。它包罗万象,无所不至,可以称得上是认识巴比伦社会的百科全书。

《汉谟拉比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吸收了古代苏美尔阿卡德法律的精华,对后世西亚各国法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据现今所知,亚述、希伯来、波斯甚至东方希腊化国家的法律,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该法典的影响,或直接使用该法典。而在巴比伦本地,这部法典直到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2000年还在继续使用,足见其生命力之顽强。

科学艺术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1.楔形文字起源的传说

楔形文字是古代苏美尔人的一大发明,也是目前已知世界上产生最早的文字。关于楔形文字的起源,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中的主人公印娜娜是天上的女王、乌鲁克城的保护神。她是一个倔强的女神,想做的事情总想尽办法做到。在她做乌鲁克城保护神的时候,住在阿普苏的智慧之神安启已建造好苏美尔最古老的城市埃利都,并把他创造的具有重要价值的神圣礼仪储藏在那里。印娜娜决定用尽手段得到全部的文明礼仪,使她的城市享有不朽的光荣。

于是,她亲自前往埃利都的阿普苏,面见天神安启。印娜娜是一位美丽的女神,她亭亭玉立,光彩照人。安启远远地看到她,顿时为她那倾国倾城的美貌所倾倒。

安启热情地迎接了这位远道而来的温柔使者,请她坐在自己的身边。望着娇媚的印娜娜,安启心旌摇荡,神魂颠倒。他不停地劝酒,自己也喝得满脸绯红。

安启在美酒女色的刺激下,昏头昏脑异乎寻常地慷慨。他对印娜娜的要求丝毫未加拒绝,一一答应。印娜娜作梦也没想到会如此轻而易举地得到她梦寐以求的东西。她不敢在宫廷久留,千恩万谢之后,赶快告辞,起身返回乌鲁克。

印娜娜小心翼翼地把全部礼品装上天舟,扬帆疾驶。这些礼物包括:神权、王权、不朽的王冠、王位、王笏、伟大的神圣地位、神对万物的关照权、大洪水、上天庭与下地狱的自由、祭司的多种职能、伺奉天庭的神妓、两性关系和卖淫、音乐与乐器等艺术、木匠铁匠皮匠瓦匠的手艺、织网金属冶炼等技术、写作、真理、真诚、正直、善良与公正、格言与智慧、好话与坏话、判断与决定、英雄与力量、伪造、敌对、骚乱、城市的毁灭和惩罚、愉悦、忧虑、胜利的欢呼、旗帜、指令、壮年、富饶,等等。其中就包括了为流传后世的楔形文字。

2.从象形文字到楔形文字

撇开美丽的神话传说不谈,楔形文字的起源与其他民族的文字发展规律一样,也经历了由图画象形到符号表意再发展到字母标音的这样一个发展阶段。从目前的考古成果中已不难证明这一点:楔形文字是由古代苏美尔人发明、阿卡德人加以继承和改造的一种独特的文字体系。

当人类刚刚诞生时,他们所首先感知的便是无垠的宇宙和神秘的大自然,因此,文字的最初形式都是象形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直接地把先民们从外部世界所得到的种种感受和看法表达出来。显然,被后世称为楔形文字的古代两河流域文字,也来源于图画——自然界的种种形象。

一个图画代表着一种事物或行动,势必造成符号繁多,使用起来极其不便。因此,一般的语言形式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原则,即经济原则,也就是用尽可能少的符号来表达最广泛的意义。苏美尔人很快采取的第一个经济措施就是在原来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又演变出一种表达方法,即他们不仅用一幅图画表达其最初所代表的物质,还用它来表达与之相关联的意义。例如,一幅太阳图画不仅表示“太阳”,还可以用来表示“光明”、“白”和“白天”等意义;一幅星的图画,不仅用来表示其最初的意义,即“星星”和“天空”的概念,还用来表示“神”;一幅足的图画不仅表示“足”或“脚”的概念,还用来表示与脚有关的意思,“站立”“行走”“去”“来”或“带来”等。

简化符号并逐渐使之规范化乃社会发展之必需,这也是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文字体系都要经历的过程。苏美尔人象形文字不断简化的结果便是,原始的图像逐渐地变得越来越无法辨认,直到最后完全失去了象形的特点。虽然最古老的苏美尔文字与古埃及文字一样,同属于象形文字,但两者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仔细刻画或精心绘制的图形,有时还上了好几种颜色,而古代苏美尔人的象形文字只是一些图示性的、线条式的图形,这些线条只是象征性地表现符号所代表的实物。造成古苏美尔和古埃及象形文字的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的不同。也正是苏美尔人独特的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使苏美尔人象形文字的符号在逐渐简化的过程中,呈现出楔形,并最终完全失去其象形的特征。

在巴比伦,由于木材缺乏,石料稀少,但却有着大量的两河冲击平原的泥土,所以人们便以泥板作为书写材料。这里泥土的土质与其他地区的不同,它具有很强的黏性。在泥板上写字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中较突出的一点就是很难精确地刻写原始的图画文字的曲线,很难勾勒出迂回曲折的轮廊。相比较而言,在泥板上刻写直线和线条就要容易得多。两河流域的书吏使用的书写工具通常是芦苇杆笔,由于这种笔笔尖细、笔尾粗,所以把它往泥板上一压就形成一个笔划,而且呈楔形或钉子形。另外,阅读方向的改变肯定也促进了苏美尔象形文字的演变。最古老的苏美尔铭文一般都是从右向左、从下向上读的。大约从法拉时代起,这种书写和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这时文字开始从左向右、从上向下阅读。

苏美尔文从图画文字最终演变成楔形文字,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大约到公元前3000年中期始告完成。由于最初的楔形文字符号仍然比较复杂,所以楔形符号也经历了一个不断简化的过程。公元前30世纪末,苏美尔人的这种楔形文字符号传到阿卡德地区的闪米特人部落,阿卡德人在吸收了苏美尔人的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楔形文字体系。随后楔形文字又传到巴比伦人、亚述人、赫梯人、加喜特人、乌拉尔图人、波斯人和乌加里特人等众多民族与地区,楔形文字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词汇也更为丰富。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楔形文字已成为当时国家通用的文字体系。

3.楔形文字的传播

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创立的楔形文字体系对周围地区的民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们逐渐地将这一文字体系应用于自己的语言中。于是,楔形文字在很大的范围内传播开来。

较早借用楔形文字的是埃兰人。与苏美尔人一样,埃兰人是古代西亚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从公元前4000年代起居住在苏美尔以东的山区(在巴比伦和伊朗高原之间)。从公元前3000年代中叶起,随着埃兰与苏美尔及后来的巴比伦联系的增多,埃兰文字在阿卡德文字的影响下,具有了楔形文字的形状。同时,埃兰人还借用了阿卡德语来书写文件。后来随着埃兰语越来越语音化,它基本上变成了音节文字。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原始的赫梯人就已经在哈梯城及其附近地区创造了自己的文明。赫梯人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代末和前2000年代初居住在小亚细亚以及亚述和巴比伦尼亚以西地区,无论从民族来说,还是就语言来说,赫梯人都属于印欧民族,赫梯语被认为是最早的印欧语言。赫梯人不仅在文字而且在文化和文学等方面都深受亚述一巴比伦的影响,比如他们继承了巴比伦的宗教、神话文学、医学等,其中包括最著名的《吉尔伽美什史诗》。

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叙利亚的乌加里特人把他们从巴比伦楔形文字演化而来的文字变成为一种纯字母文字。乌加里特是一座港口城市,是古代操西闪米特语的居民的众多小国家的中心。乌加里特文字是近东地区最古老的字母文字,总共由30个符号组成,它既没有表意符号,也没有限定符号或部首符号。乌加里特人已经知道按字母顺序来排列闪米特字母表,这种字母顺序后来才被欧洲人所袭用。

公元前9世纪亚述宫迁浮雕:两位书吏正在记录和核查利品。

最后一种在亚述一巴比伦楔形文字基础上创立的文字是浓斯人在阿黑明尼德王朝时期(前6世纪)发明的波斯文,即古波斯楔形文字。古代波斯人居住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以东相当于现代伊朗的地区,其语言属印欧语系的伊朗语族。波斯人在创立自己的文字体系时,不仅采用了巴比伦人楔形文字的外形,还向他们借鉴了音节原则。虽然如此,古波斯文除了与巴比伦楔形文字有相似的外形外,在其他方面鲜有共同之处。古波斯文实际上是一种不彻底的字母文字,它由36个字母符号组成,其中包括3个孤立的元音符号(a,i,u)和33个音节符号。在较晚时期,还曾使用了几个表意符号。古波斯楔形文字的应用范围很狭窄,主要用于记载国事。公元前330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帝国后,这种文字也随之消失了。

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传播如此之广,影响如此之大,是有其一定的原因的。首先,巴比伦王国和亚述帝国是两河流域强盛的国家,在当时的近东历史舞台上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亚述人和巴比伦人享有高度发达的文化,在它的鼎盛时期,楔形文字甚至成为国际通用的语言。自公元前2000年来,随着古代近东各国、各地区之间往来的日益频繁,需要一个能够沟通各国、各民族之间联系的共同语言,阿卡德语应运而生,并在阿马尔那时代成为古代近东各国之间的通用语言,埃尔一阿马尔那文书就是最好的说明。其次,亚述一巴比伦楔形文字本身的特点有利于传播。一方面,楔形文字的书写材料和工具,即泥板和芦苇杆笔不仅造价低廉,而且容易获得,泥板经久耐用,加上书写技术简单;另一方面,亚述一巴比伦楔形文字的表音和音节体系在实践应用中显示出较大的可行性。

人类最早的史诗

1.苏美尔文学的黄金时代

苏美尔文字出现之后,人类最早的文学和史学作品也逐渐出现了。

在苏美尔文学作品中,最早出现的大概是史诗。史诗中最古老、最著名的有3首,都是歌颂乌鲁克第一王朝历代国王、苏美尔著名的英雄人物。这三首史诗是:《恩梅卡尔史诗》《卢伽尔班达史诗》和《吉尔伽美什史诗》。最后这首史诗现在被各国学者称为“东方的荷马史诗”。实际上,它比希腊的《荷马史诗》还要早两千多年,一直被奉为世界上第一部史诗。在两河流域文学中,除了壮丽的史诗外,也有婉约的爱情诗,4000年前舒辛国王婚礼的赞歌就美丽而动人。

苏美尔文学的黄金时代,至乌尔第三王朝(约4000年前)灭亡时结束。这一惨痛的历史事件,后来产生了世界文学中的一大绝唱《乌尔灭亡的哀歌》。这首哀歌不仅是两河流域文学的永恒柱石,而且成为各种各样的哀歌的始祖。像圣经中《耶路撒冷灭亡的哀歌》,无论从风格、语调甚至内容,都受到了《乌尔灭亡的哀歌》的影响。

除了文学作品外,两河流域也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史学著作,这些著作大多是一篇篇简短的文献。四千多年前写成的《苏美尔王表》可谓世界最早的历史著作,它只用短短的2000~3000字,就把两河流域几千年漫长历史轮廓勾画了出来。同时期的《吐马尔铭文》,内容更为简短,却保存了苏美尔早期各邦的真实历史。这两个文献,加上考古发掘所得文物,就成了我们今日描述苏美尔历史的主要依据。而巴比伦、亚述历代诸王的诏令、年表、神庙文书等,经过近代学者的细心整理,也成为重现两河流域历史面貌的主要材料。

2.《吉尔伽美什史诗》

被奉为世界第一部史诗的《吉尔伽美什》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古代两河流域神话和史诗的总集,其原始形式来自民间创作的口头文学,先由传工传唱、增补,后经编纂家整理、编定成集。关于这部史诗的创作时间,研究者们存在着意见分歧。中国的一种观点认为,史诗的基本内容于公元前3000年的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初具雏形。

抱狮子的吉尔伽美什

具体地说,现有的不完整的五部关于吉尔伽美什的苏美尔史诗作品,已经具有了后来的古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的主要情节。譬如《吉尔伽美什和生物之国》这部史诗中有英雄主角诛杀杉妖的情节;《吉尔伽美什和天牛》中有英雄主角拒绝女神的求爱以及杀死女神派来作恶的天牛的情节;《吉尔伽美什的死亡》中有英雄主角去寻求长生不死的情节;《洪水》中有关于大洪水的情节;《吉尔伽美什、恩奇都和冥界》中有英雄主角与亡灵对话的情节。所以,虽然一般习惯称《吉尔伽美什》为巴比伦史诗,实际上它是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的共同创造。更确切地说,它是公元前2000年代的巴比伦人对公元前3000年代苏美尔人的文学遗产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

经过学者们约半个世纪的发掘和整理;至20世纪20年代,不仅这部史诗的泥板基本全部复原,而且对其的翻译、注释和研究也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进展。目前所见到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包括12块泥板,每块泥板大约载有300行左右,总共约3500行左右。

全部史诗从结构上看,可分为前言和正文两大部分。前言的标题可以称之为“乌鲁克之王吉尔伽美什”,主要描述吉尔伽美什其人其事:他是一个万事通;他是个周游过世界的国王;他很聪慧,洞悉一切神秘和秘密之事,在洪水到来之前,他事先获得了消息;他进行了长途旅行,历经艰辛,回来后把所经历之事刻在一块岩石上。

正文按节发展可分为七部分,详细讲述了吉尔伽美什一生的传奇故事。

吉尔伽美什做了乌鲁克国王后,性情暴戾,荒淫无度,弄得民不聊生。天神听到百姓的哭诉后,就为吉尔伽美什创造了一个对手恩奇都,让恩奇都去制服吉尔伽美什。两位英雄经过艰苦厮杀后,不分胜负。最后,两位英雄惺惺相惜,遂结成了莫逆之交。他们生活在一起,做了许多有益于人类的事,其中主要有杀死保卫松树的怪物洪巴巴,反抗女神伊什塔尔,击毙女神派来的天牛等。故事描述道:当吉尔伽美什决心为民除害,杀死巨妖洪巴巴、救出女神伊什塔尔时,满充了危险,但他勇敢无畏,不怕牺牲,誓死也要完成这项艰险的事业。经过残酷的战斗,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终于取得了胜利。吉尔伽美什因此得到了百姓的敬佩,赢得了伊什塔尔的爱情。女神深情地向英雄倾诉道:“请过来,做我的丈夫吧,吉尔伽美什!”女神还说,如果他接受她的爱情,就能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不料,吉尔伽美什拒绝了伊什塔尔。他不喜欢伊什塔尔的水性杨花,到处留情,而且不善待自己的爱人。伊什塔尔遭到拒绝后,由爱生恨,便请天牛替她报受辱之仇。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与天牛展开丁生死搏斗,最终除掉了天牛。不幸的是,他们受到了伊什塔尔的父亲、天神安努的惩罚。天神让恩奇都患上致命的疾病,离开了人世。挚友的去世,使吉尔伽美什悲痛欲绝,同时也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吉尔伽美什决心到人类的始祖乌特·纳比西丁那里去探寻永生的秘密。他在经过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后,终于找到了乌特·纳比西丁。乌特·纳比西丁向他讲述了人类曾经历大洪水的灭世之灾,但自己一家得到神助而获得永生的经过。显然,乌特·纳比西丁获得永生的秘密对吉尔伽美什毫无用处,因为再也不可能有这种机遇了。后来,吉尔伽美什得到的返老还童的仙草又不幸被盗,最后只得万分沮丧地回到了乌鲁克。全诗以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的灵魂对话而结束。

描述吉尔伽美什事迹的印章

《吉尔伽美什》塑造了一个忠于友谊和爱情、崇尚伟大事业的英雄形象,歌颂了吉尔伽美什敢于斗争的无畏精神。史诗故事曲折迂回,情节跌宕起伏,语言十分优美,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也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充满诗意的《远征记》

公元前11世纪左右,古巴比伦王国被赫梯人所灭,自此两河流域陷入了长期的混战状态。此时,巴比伦北方的亚述开始崛起,经过几百年的苦战,终于击败所有对手,建立了亚述帝国。

亚述帝国的建立,与萨尔贡二世(约前721~前705)的野蛮好战是分不开的。

萨尔贡二世在位时,亚述最强大的敌人是乌拉尔图王国。公元前714年,他亲自率领大军进攻乌拉尔图,大军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乌拉尔图国王萨杜里二世兵败自杀。亚述军队歼灭了敌军主力,毁灭了乌拉尔图主神哈尔基神庙,占领大片领土,夺得大量财富、人口而还。

关于这次远征,萨尔贡二世有一篇充满诗意的远征记,它是世界最早的军事文学作品之一。远征记描写他的庞大军队行军扬起的灰尘,好像天边的乌云,遮天蔽日;他的军队士气高昂,好像怒吼的雄狮,威震百兽;他的军队英勇杀敌,好像飞蝗吞噬庄稼,干净彻底。的确,经过几百年连续不断的征战,亚述已经锻炼出一支钢铁般的强大军队。这支军队兵种齐全,有步兵、骑兵、战车兵、工兵、水师等部队。军队装备精良,进攻性武器为铁兵器,防御装备有盔甲、盾牌。工兵装备有撞城器,这种武器犹如现代的坦克,只是这种“坦克”不能发射炮弹,只能以触角去撞毁敌人的城门或城墙。还有坑道兵,专门挖洞破坏敌人的城墙。据国外学者研究,亚述帝国是世界最早掌握淬火技术和全面地、大规模地使用铁兵器的国家。亚述正是依靠这样强大的军队和先进的兵器,才得以在西亚地区所向无敌的。

萨尔贡二世在消灭乌拉尔图王国之后,又出兵征服了伊朗的米底(今哈马丹)地区。伊朗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有赖于他的远征记才得以保存下来。

萨尔贡二世像阿卡德王萨尔贡那样,也是个出身不明的人物。他可能是亚述王提格拉特帕拉萨三世的次子,在其兄被神庙祭司集团暗杀之后继位为亚述国王。但也有人认为他并非王族,而是依靠武力篡夺了王位。

萨尔贡二世上台时,正当亚述内外交困之际,以国王为首的军事官僚集团和以神庙祭司为代表的工商业贵族势力发生了冲突。各附属国纷纷起而反抗,便亚述帝国的统治摇摇欲坠。因此,他上台之后,对内改变其父片面支持军事官僚集团的政策,以大量授予城市自治权的手段笼络神庙祭司,建立以军事官僚和神庙祭司集团为支柱的专制王权,巩固了内部的统治。

萨尔贡二世是亚述帝国最有名的征服者,但他对被征服地区的政策有很大改变。他把亚述历代诸王对被征服地区实行的残酷的屠杀政策,逐步改变为强制移民政策,企图诱使被征服地区人民停止反抗。

公元前713年,他下令军队进攻耶路撒冷城,军队将领拉伯沙基就向城里的犹太居民喊话:

“你们要与我和好,出来投降我,各人就可以吃自己葡萄树和无花果树的果子,喝自己井里的水。等我来领你们到一个地方,与你们本地一样,就是有五谷和新酒之地,有粮食与葡萄之地,有橄榄树和蜂蜜之地。好使你们存活,不至于死。”

可是,他的这种欺骗性宣传并不奏效,因为对于被征服地区的人民而言,被强制背井离乡迁移到异国他乡也是巨大的灾难。因此,被征服地区人民仍在顽强抵抗,亚述的屠杀政策也没有停止。他们把当地壮丁全部杀死,村镇彻底毁灭,妇女儿童则作为战俘强制迁往他乡,充当王室农庄的劳力。

亚述这种极端残酷的政策,也许是由于亚述人的极度自卑所致。因为他们自知比西亚其他国家落后,就对文明程度较高的被征服者采取野蛮的报复手段,企图以此消除自己的自卑感。

公元前705年,萨尔贡二世死于远征伊朗的战争中,但记录他远征军事的文学作品,却流传至今。千古风流功与过,任凭后人说。

人类最早的地图

20世纪末期,考古学家在伊拉克北部的约尔根特佩发现一幅公元前2300年制作、现已磨损的小块地图。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一片地区,四周为小丘环抱,一条运河或水道从中穿过,而且标出了被占用的土地的位置——在地图中央用楔形文字标明了土地所有者和土地的面积。这块泥版上的文字多已损坏,无法辨认,但周边代表东南西北的字样还清晰可见,使之成为迄今发现的有地图基本特征的世界上最早的地图。

美索不达米亚人绘制地图最初是为了土地交易。在随后的2000年里,美索不达米亚又出现了种类繁多的地图和平面图。地图可分为三类:一是主要包括耕地、城墙和运河的图,这些都是为土地交易而绘制的土地平面图;二是城镇图;三是世界地图。

美索不达米亚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反映在他们制作的粘土地图上。在公元前600年前后巴比伦的一块泥版上,刻下了巴比伦人对世界和宇宙的认识,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世界地图。从这幅地图上可以看到巴比伦四周有多个毗邻国家,已知的世界则为一个环形海洋所包围。海洋的外侧是一些偏远地区,如“见不到太阳的土地”等,在图例上还有栖息在这些偏远地区的神兽的名称。从中心向下延伸的平行线代表幼发拉底河。在与之交叉的长方形中标有另一个长方形,代表伊拉克南部的沼泽地区,旁边是呈角状的波斯湾。那几个小圆圈代表巴比伦周边的国家,其中包括亚述、乌拉尔图(亚美尼亚)和伊朗西部地区。这幅图画得极为简略,其主要目的就是为子显示位于世界边缘的与巴比伦相关的4个地区。这4个地区是用从环形海洋伸出的三角形表示的,三角形里的说明文字对栖息在那里的神兽作了描述。从整体上看,这幅地图与两千年后中世纪欧洲制作的地图极为相像。

神奇的发明创造

1.四千年前的电池

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伦就有了电池?这虽让人们感到不可思议,但它却是千真万确的。1936年9月,德国考古学家威尔赫姆·科昂格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近郊的格加特·拉布阿村发掘出许多距今2000多年的陶瓷罐。罐口很粗,罐颈覆盖一层沥青。有根小的铁棒插在铜制圆筒里,圆筒直径2.6厘米,高约9厘米,铁棒高出圆筒1厘米,铁棒下端塞有约3厘米的沥青,使铁棒和铜罐隔离开。经过仔细研究,科昂格认为这一装置是古代人用过的电池。这些出土的铜罐、铁棒和陶器是古代使用的电池。只要向陶罐内倒入一些酸和碱性水,便会发出电来。由于这些古电池是在巴格达近郊地下的石棺内发现的,所以被称作“巴格达电池”。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在大约同一地点还发掘出大量的电镀物品。可以想象,这些电池的用途之一就是电镀。然而,这些电镀品是大约公元前2000年的物品,比科昂格发现的陶罐电池还要早两千多年。这意味着某些电镀技术早在四千年前就已使用,而现代意义上的电镀技术直到19世纪上半叶才问世。许多人对此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

为了证明科昂格的观点,许多科学家不断用仿制品进行通电实验。1940年,美国工程师格雷仿制了这些陶罐,并在陶罐里充入葡萄酒、硫酸铜、硫酸碱等古代居民可能作为电解质的液体。奇迹发生了,模型真的发出了电,成功地获得半伏特的电,并且电池连续工作了18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艾巴利西特做了相同的实验,也成功地获得了半伏特的电。随后他又做电解镀金实验:将一个小雕像吊起来,抹上一层金粉水,然后接通仿制的古电池,大约通电2小时后,一尊金灿灿的镀金雕像出现了。这一实验终于证实了科昂格的论断。

如果古巴比伦人能够使用电得到承认的话,那么世界上许多关于长明灯的传说可能就找到了答案。这些长明灯所用的能量可能就是电。

2.轮子的革命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是一个神奇的民族,它的许多发明创造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苏美尔人的任何一项发明都无法与他们发明的轮子相提并论。现在社会的每一角落,几乎所有的产品和工具或多或少要靠轮子才能产生作用。正是有了轮子,才彻底改变了人类的运输方式,进而为以后的机械时代奠定了基础。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美索不达米亚人开始用木材和石料制成轮子,用于制陶。最初用于陶器生产的轮子是个厚重扁平的圆盘,盘底的中心凹入,装在地面上的石制或木制的圆顶座上,一个制陶的工作台就做成了。在制陶过程中,由于轮子的转动,工作变得轻松方便,而且有助于陶器的形成。很快,这一技术就在两河流域普及开来。在乌尔遗址里,就发现不少陶轮的碎片。

大约在公元前3300年,苏美尔人把轮动原理应用到运输工具上,出现了世界上的第一辆四轮车,由四头驴牵拉。起先只是供国王乘坐或祭祀之用,后来用作战车。在乌尔出土的“军旗”上,就绘有多辆战车和全副武装的士兵。那时的战车车轮是用两块木料拼成,中间用横木条固定。这一结构很容易让人想起汉字的“车”字,但这种车十分笨重。

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辐条式车轮取代辐板式车轮,金属轴代替木轴,再加上人类驯服了野马,以前笨重的牛车或驴车终于变成了快捷而轻便的战车。赫梯和亚述的军队就是靠其威力无比的铁骑战车横扫世界。公元前1270年,赫梯军队在叙利亚与埃及法老拉姆西斯二世率领的20000名士兵对阵,赫梯拥有2500辆双马战车,每车乘2人,还有步兵共计17000人。结果是赫梯军队大获全胜。

当然,现在有些人认为车轮并不是由苏美尔人发明的,而是由中亚干旱草原的游牧部落发明的。理由是,广阔平坦的干旱草原,比美索不达米亚的沙地,更适合车子的行驶。不幸的是,这些游牧部落不曾建立城市,考古学家无法对其遗址进行发掘。不过,到目前为止,所有出土文物和史料记载都证明苏美尔人发明车轮的可能性最大。

3.坦克的原型

亚述军队在两河流域曾经独霸一时,除了亚述民族的剽悍好战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其先进的军事技术。亚述士兵的装备十分精良。公元前1030年,随着铁器的广泛使用,在亚述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铁制鱼鳞甲。从出土的亚述浮雕中可以看到,那时的亚述弓箭手全身披挂精制的鱼鳞甲,头戴圆锥形铜制或铁制的头盔,颈部用鱼鳞甲护领加以保护,其防护力之强可与中世纪的骑士装备相匹敌。亚述军队在攻城时使用了号称“古代坦克”的攻城机。攻城机实际上是一种装有4到6个轮子的塔形战车,车的上部包有护甲,保护塔楼上的弓箭手。攻城机装备两种机头,一种是平头攻城锤,可以摧毁砖石建造的城墙;另一种是一只粗大的长矛,当攻城锤在城墙上撞开一个缺口后,攻城机随即进入。在攻城过程中,塔楼上的弓箭手会遭到城上守军火矢的攻击。但不用怕,弓箭手可以凭借护甲回击,而且塔楼上还备有水箱,可以在火矢还未点燃攻城机之前用水灭火。这种攻城机威力巨大,几乎无坚不摧。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亚述军队在公元前9世纪已会利用可充气的兽皮袋全副武装地泅水渡河,神不知鬼不觉地发起突然袭击。

4.两河上的纸莎草船

1930年,考古工作者在乌尔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一枚刻着船只的图章。据考证,这枚圆形印章已有5000年的历史。这就是说,至少在距今5000年前,苏美尔人就已经懂得制造船只。我们知道,两河流域木材稀少,那么,这些船只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

距今五千年的纸莎草船,由苏美尔人制造。

考古学家根据今天两河流域的古风旧俗进行了大胆的求证。他们发现,在两河流域地区,长着数不清的纸莎草,沿岸的很多居民用它来造房子,甚至用来造船。在今天的伊拉克,仍有用纸莎草制造小筏子的习俗,这种小筏子一般用来在浅河区打鱼。因此,考古学家认定,5千年前泥版上描绘的船只,无疑是用纸莎草造的。

这种船只能经得起风浪吗?能进行海上贸易吗?考古学家经过对大量泥版文书的研究,证明远在4千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就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贸易网,而乌尔就是一个最重要的贸易中心。考古学家从今天的巴林等地发现了一些圆形印章,与在乌尔出土的完全相同。此外,在今天波斯湾南端,还出土了记载了购货清单的泥版,上面清楚地记录着这些货物从乌尔购进。

左图:亚述士兵正为皮袋充气,准备渡河;右图亚述士兵正在借助充气的皮袋全副武装地泅水渡河。两图出自一幅壁画。

这些事实都说明当时乌尔的商人确实有穿过波斯湾的贸易活动。而当时载货的船只,极有可能就是纸莎草船。经过现代专家的实地验证,证明这种纸莎草船确实具有载货能力,同时完全经得起风浪的考验。

现代居民正在用纸莎草造船

5.世界上最早的放大镜

目前,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发现的众多楔形文字泥版中,有的文字很大,有的文字却很小,细小得几乎用肉眼难以分辨。人们对此不禁产生疑问:在远古时代,苏美尔人是如何刻画这些微小的楔形文字的?他们又是如何来阅读和辨认这些文字的呢?

1853年的一个偶然的考古发现为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的答案。当时,英国考古学家莱亚德爵士在古代亚述王国的首都之一尼姆鲁德发掘出许多珍宝,其中的一件引起了莱亚德爵士的兴趣。这是一块厚度约0.25英寸的卵形水晶,表面光洁,一面很平,另一面则呈凸形,外观像一镜片。莱亚德爵士拜访了当时著名的光学专家布鲁斯特爵士。经过研究,布鲁斯特爵士认为,这个神秘的东西是用来放大或聚集太阳的光线,也就是说,这块卵形水晶是公元前9世纪的放大镜或取火镜。经过进一步的实验,布鲁斯特认为,作为取火镜,效果不佳,因此,这一镜片很可能是放大镜。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苏美尔人能够雕刻和阅读那么微小的楔形文字。而且,亚述人继承了苏美尔人制造印章的传统并发扬光大,他们的印章更为复杂精密,考古学家只有使用放大镜才能看清印章的细微构造。这也使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至少是在亚述时期,他们的工匠已经懂得借助某种光学工具来完成他们的工艺品。

世界上最早的放大镜 Q+lbY8GXMKhwfyJpc0zRlta0MzQeMVPcIJ6zTJ0BJJvbOrZCr+LQs9ftNsvOdth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