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与笠翁对韵探源精解
车万育 |
本书由纺织出版社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
中国的诗、词、曲、联是很讲究声韵格律的。中国最早的韵书产生于魏晋时期。清朝康熙年间进士车万育所著的《声律启蒙》和戏曲家李渔所著的《笠翁对韵》两书,是学习汉语对偶技巧和音韵格律的最优秀的实用读物,流传甚广,经久不衰。两书都是采用金代王文郁《水平韵》中的平声三十韵编写的。《声律启蒙》每韵三段,《笠翁对韵》每韵两至四段不等,每段八个韵脚,有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十一字对,句句对偶对仗,声调平仄交替,音韵谐和优美,节奏明快上口,不光儿童爱读,也深受广大诗词爱好者和戏曲编唱人士的青睐。编者把两书的原文加上现代汉语拼音,读者按平仄格律经常诵读,不仅会受到音韵美学的熏陶,丰富想象思维空间,而且能初步掌握创作诗词和撰写对联的必备的语言技巧。
《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两书不仅音韵极美,而且内容甚为丰富,涉及天文地理、神话典故、时令文史、人伦世俗、宫室珍宝、山河景物、器用饮食、鸟兽花木等。原著的精美语句多源于古代的诗、词、文、赋,有的是引用原话,有的是化用句意,都蕴含着某种事物或某个典故,如果没有详细的注释,很难理解其中的寓意。我们精解这两书时并没有去烦琐地解释每句话中各个词语的各个义项,而是重点放在探寻每句话、每个典故的来源出处,解密每句话背后的真正含义,以展现其精深广博的文化内涵。读者读的不仅是韵书,读的也是鲜为人知的优美诗文和有趣的历史故事,更有利于读者对韵书的理解和记忆。这是本书最显著的特色。我们徜徉在诗文书海之中,遴选出的注文均来自于古代文人、诗人的名篇佳句。注释中也吸纳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但都重新作了检验,认定其是否正确。
许多历史典故和诗词名句是历代画家绘画的题材。本书选用了数十幅与典故、名句相关的名人绘画作插图,以彰显图文并茂的视觉效果。
三百多年来,《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的版本不计其数,抄来抄去,差错很多。本书的《声律启蒙》原文采用的是国家图书馆珍藏的、光绪三年(1877)宝经堂出版的原文之刻本;《笠翁对韵》原文采用的是国家图书馆珍藏的、光绪三十年(1904)聚兴堂藏版之刻本。这两个刻本虽然也有个别差错,但与其他版本相比要少得多。
本书注释参考资料主要有:《辞源》《诗渊》《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元曲鉴赏辞典》《四书五经》《二十五史》《太平广记》《世说新语》等。
为编写此书,我们历经数年揣摩,仿佛跨越时空,与两位先翁坐在一起,聆听他们为传承普及音韵之美,博采华夏经典妙语融入自己韵书之中的神笔感悟。写作过程也是我们学习的过程、享受汉语韵律的过程。
受水平所限,书中难免会有差错,敬请同道指正。
王润安陈泓
2013年11月
编写说明
1.原文中原有的差错已作纠正,并在注释中注明原文某字有错,当为某字。如“三江”注“系颈”原文误为“系剑”。
2.原文每韵每段拼音平仄的基本格式是:平对仄,仄对平。仄仄对平平。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对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但不少句子中该用平声字的却用了仄声,或该用仄声字的却用了平声,其因:多属按律诗“一三五不论”常规口诀遣词;有的属特定格式句;有的属本句自救或对句相救的拗句;有的属多音字;有的属不应拘泥于平仄的专用名词。
3.注释文中人名前[]内字是朝代名,如“一东”注(1)中的“[唐]杜甫……”。
4.注释文中内楷体小字是对前面字词的注解,如“一东”注(4)中的“骊山(在今陕西西安)……”。
5.注释文中引文[]内字是对引语的补充,以使文意清晰,字号与引语一样。如“二冬”注 “[陈涉]材(才)能及中庸”。
6.注释文中或末尾内的仿宋体字是注明出处。如“一东”注(4)(见《史记·高祖本纪》)。
7.原著中有很多好的寓言、神话故事,但作者受其时代局限,也有一些迷信的内容,编者如实展示,不加批判,请读者自由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