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所以说人们在病毒面前实际上是非常无奈的,SARS的时候也是这样。SARS那会儿真的是非常恐怖,而我们的医生们那个时候也真的是非常勇敢。当时有的医院已经整个给封了,我们医院当时也有一部分病人被怀疑是SARS患者。既然是怀疑,就要鉴别他们到底是不是。如果是的话就得转到小汤山,在那里,SARS病人都搁在一块,就以毒攻毒了,你不是SARS也是SARS了。所以怎么样去鉴别是非常重要的,那我们就要组织一些医生去鉴别。结果有一病房里有几个发热的,最后把这个病房全都封了。当时我还在医院主管医疗工作,我准备了一个箱子,然后就跟家人说“我的箱子里边衣服、刷牙什么的全都有,如果有一天谁来拿这个箱子了,那就说明我进了SARS病区了”。当时我妻子就特别紧张,那时候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我们都做好准备了,因为医生这时候就和战士一样,要打仗了你就得上,没什么办法,也没什么好说的。当时大家都躲着医院的人,开车到医院附近的时候,大家都得把车窗给摇上去,因为怕病毒进来。我们医生是怎么样的呢?每天要到医院去看病人,每个病人都可能是SARS,你真不知道,尤其是有的病人还隐瞒自己的情况。

那时候我儿子学校的老师就说“你爸爸是医生,你爸爸很辛苦,你也回家休息吧”。你说他爸爸辛苦,跟他有什么关系;其实老师的意思是说你也别来,你要带点病毒给我们怎么办?后来就真不让我们儿子上学了,结果我们儿子就在家待着。其实这就是说大家特别不了解SARS,就觉得SARS太可怕了,谁要是发烧了,那大家就躲你躲得远远的。而当时实际上医生的感觉确实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社会其实对医生也不是很理解的,现在人们说医学的发展有很多伦理学的问题。比如说有一个大学教授,他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因为肝功能不好接受了器官移植,等他康复了以后准备出院,他第一件事是做什么呢?他鬼使神差地到了一个酒吧,然后专门要了一个牌子的啤酒;他爱人就非常吃惊说“你从来不喝啤酒,为什么你这时候要喝啤酒呢?”。后来大家也追问他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然后就发现他接受的器官的供者是一个年轻人,那个年轻人最爱去这家酒馆喝这个牌子的啤酒,所以大家认为这就是这个教授出院后的第一件事是去喝这个牌子的啤酒的原因。

所以说器官移植的确会带给人们一些伦理学的问题,那么人们的这种行为会不会受到器官供体的影响?另外科学界也有很多狂人,只为科学研究工作,不会顾及伦理学的问题。有一位意大利的医生,他说他已经做出克隆人了;但是这就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困惑,所以有很多电影专门讲克隆人、或者人类是不是在自毁前程。医学的发展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这样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的话,那么将来是不是会像很多科幻片展示的那样呢?我们也不知道。

安乐死是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医学发展到现在,尽管能解决很多问题,但也有很多病是治愈不了的,那能不能安乐死?

有一个女孩28岁,她叫李燕(同音),1岁时得了一种医学称为超级癌症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这个病医学上是没有办法治愈的。她的病6岁的时候才确诊,现在她全身的肌肉都已经萎缩了,一半以上的骨骼已经变形;丧失了全部吃、喝、拉、撒、睡的自理能力。她患重病27年,受折磨27年,然后就想通过全国两会帮她提安乐死的申请,她说“我爱生命,但我不愿意活了”。这种情况怎么办?

其实不但是在中国,全世界有很多这样的病例。这个病人是一个法国人,她得了一种叫嗅神经乳细胞瘤(同音)的病,度日如年。因为这样的病对人的摧残是非常大的,她自己的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我安静地死去”,但是现在医学对这个病是没有办法的,那她能不能实现她的愿望?比如说现在国外允许安乐死了,那怎么实施?谁去打这一针?有人就认为说医生把针给你准备好了,药给你准备好了,把电按纽放在病人的床旁边,病人自己按钮吧,是这样的一个操作方法。

我们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病人,他真是生不如死,他说“你赶紧让我死吧”,但是为什么没有人来做这件事?因为这里确实有很多伦理学的问题。大家知道医院是一个癌症病人最多的地方,几乎经常听到有病人自杀身亡的消息,为什么呢?不堪疾病的折磨!试想谁愿意死这么难看,但确实是非常无奈的。某医院有一年来了一个小伙子,他是一个篮球运动员,很高;原来是非常潇洒、非常漂亮的一个小伙子;但是很不幸他得了胰腺癌。大家知道胰腺癌可以说是最痛苦的一种癌症,我们说一个胰腺癌病人,能活过五年的人只有5%。那么这个年轻人他得了胰腺癌以后怎么办,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他疼得非常厉害,后来有一天,他就从五楼跳下去了。当时所有人都觉得非常可惜,但他家里边人来了之后就说这样他就解脱了。所以我觉得现在很多事情就让人感觉到医学的发展确实有很多的困惑,有很多伦理学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医学的发展就会陷入一些困境。

再说说我们医生,我们医生是什么?衣冠楚楚、风度翩翩、衣食无忧、来去匆匆、干净利索、潇洒飘移,这个一般说的是外科医生。内科医生一般就比较温柔,他的理论性比较强。其实医生自己感觉也还是不错的,但是我们在社会上是什么形象?我们是白狼,我们是打开肚子要红包、是拿回扣、是腐败、是只顾挣黑心钱的白狼。大家都知道3•15,每年的3•15是针对什么的?是针对假冒伪劣制造的,打击假冒伪劣的。我们的电视台每年都会播一些医疗的事,就是把医生和这些假冒伪劣的事放在一起播放,所以我们跟那些制造假冒伪劣者是一样的待遇。这就是现在医学、医生的一种处境,我们医学者有这样一句话“表面风光内心彷徨,容颜未老心已沧桑,似乎有才实为江郎,成就难有郁闷经常,比骡子累,比蚂蚁忙。”我很庆幸你们都没学医,因为现在学医实际上真的不好,医生也很少有让自己孩子再去学医的。

所以现在的医生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他们的心理压力很大,你看医患官司是非常普遍的,我在美国的时候就问他们美国医生说“你们有没有医患官司?”他说“我们也有”,他说“每个人都很担心自己”。在美国,如果医生有医疗纠纷的话,他的保险费就会上升,那就没有人去找他看病了,所以他们的工作环境也是比较恶劣的。另外还会有一些商业利益的冲突,这个就是说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医患关系。现在医患关系非常紧张,所以我们这些医生现在是在刺刀下生活,医生护士都得带着钢盔。大家注意到今年温总理的报告里专门讲了要改善医患关系(去年温总理就讲了这个事情)。如果医患关系不成问题的话,为什么总理在报道当中要提出改善医患关系呢?所以医患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另外医生也有很多来自家庭的压力,比如我们听说有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虽然书念得不是很好,但是他因为有各种关系,最后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医院;不过在医院里边,他工作得也不是特别的愉快,再后来和一个护士结婚了;这个护士看到别的医生,特别是老医生们生活都还不错,就觉得他老不行,就给了他很大的压力;最终有一天,这孩子从15楼跳下来牺牲了。

这件事给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启示就是:医生的压力,它不仅来自于工作还来自于家庭。所以你们如果谁和医生结婚的话,千万不要给他太大压力。

另外病人永远都是在complain(抱怨),他抱怨:医生太忙了、医生没有时间给他解释、医生还要拿红包、医生还有这个那个的。所以这个病人和医生之间都是要防着点,要留一手;所以医生和病人之间相互不信任,不过这感觉非常不好。我觉得医生应该学一点人文,要互相信任。1968年,我们在座很多同学还没出生呢,当时在中国出现了这样一个事情:有个农民叫张秋菊,她体内长了一个很大的肿瘤,这个肿瘤被亲人解放军给切除了。她手术醒来后说了一句话“毛主席救了我”。她的肿瘤太大了以至于她根本就躺不下去,每天只能坐在床上,因为她的瘤子实在太大了,有90斤重。这个瘤子这么大,就是在现在医学来看,这个手术做得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么大的肿瘤在她身体当中存活了那么长时间,她已经适应它了。那做手术的时候最难的不是把肿瘤切下来,而是把它拿走的时候身体的状况——因为有肿瘤的时候,她全身的血管都处于压瘪的状态,肿瘤被拿走的时候,所有的血管都扩张了,扩张了以后,这时候大脑就缺血了。做手术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防止大脑缺血,因为大脑缺血时间长了以后,人就傻了。所以当时做手术前,他们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比如说给她断血管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缓冲的时间等。即使依照现在的医疗条件和水平,这种手术也是有难度的;当然我们现在很少见到这么大的肿瘤,这样的肿瘤毕竟是罕见的。

当时我还很小了,就觉得当医生真伟大。不过那时候所有的人都认为医生太伟大了,那时候的医生是天使。SARS的期间,人们就说医生是天使,说白衣天使你们太伟大了、太高尚了;SARS一过呢,我们这些医生就成白狼了。人还是那个人,但感知就不同了,现在的医生也特别不理解这事。不过现在确实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医学模式已经转变了,那什么叫医学模式?我们老百姓都知道医生是干吗的?看病,看病是什么呢?看身体当中的病,给你吃药、打针、把你的肿瘤切掉;但是实际上人们关心的、医生应该关心的不仅仅是身体中的病,而且是因为病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我曾经在博客里边写了一篇文章,叫《我的第一堂人文课》。就是说在二三十年前了,那会儿中国女排正好在冲击世界杯,当我还是住院医生的时候,有一个病人,她是一个工程师,属于肺癌晚期。她跟她爱人住在病房尽头的一个比较好的房间,这个房间里有一台很小的电视机——当时已经算很好的条件了。当时我是住院医师得采集病史,因为我刚到病房实习,老师就说这个肺癌病人由你负责。后来我就去了。当我进到房间后,我就说“你好,我是新来的医生”。这个病人就看了我一眼,没理我;她爱人就说“大夫您别介意,她心情不太好”。我嘴上说没关系的,但也觉得很尴尬,因为刚开始当大夫,病人不理你,这样多难受啊,我来给你看病你还不理我。但是我觉得反正咱也不能就这样走了,毕竟我是医生,还是要治病救人的。后来我看电视有排球比赛,我就赶紧问这个病人:“谁赢了”,这病人一下眼睛就发亮了,她说“好象是咱们领先了”,她回答我。我就接着说“您也懂排球啊”,她说“你可不知道,我以前在大学是排球主攻手呢”。接着,她就给我讲她大学的时候,是他们学校女排的主攻手,而且当时非常风光,有很多男孩子追她等等。后来我跟她不知不觉就聊了差不多30分钟,这时候我的老师就叫我,我就说“对不起老师叫我,我得走了”。我当时也没把跟她聊天当回事,但她爱人出来以后就使劲握着我的手、两眼泛泪。他说:“小顾大夫谢谢你”,当时我觉得特别奇怪,我说“我是实习医生,你谢我干吗?我才刚开始进入临床”。他说:“大夫,我们在这个医院住了半年了,今天这半个小时是她半年来最高兴的时候,她从来没这么高兴过,谢谢你!”。其实当时我是个医生,但是我当时并没有给她治病,但是我让她高兴了、让她快乐了。对于这样一个正在等待死亡的病人,我做了一件可能比药物更重要的事情,所以这时候她的先生感谢我。这件事对我的震动特别大,我就觉得医生应该有同情心,我觉得医生除了有很好的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人文关怀。

当然也不能太过“感情丰富”!我有一个女同学,她特别感情用事,经常哭,她自己的事就经常哭。有一次,我们病房有一个病人,他已经快不行了,就像电影里一样,他就把他的三个孩子叫过来交待最后的事情了;话说完了就摸他孩子的头,这时他说话就说不出来,但眼泪一个劲地往下掉,结果我们就听见后边我们这位同学哇哇大哭,比人家哭的还伤心。后来我们老师说还是让她出去更好,为什么呢?作为医生,你有同情心是很重要的,但是你不能完全感情用事,如果说你这么伤心,你的治疗策略怎么办?而且大家知道医院只有病人在跑,医生一般是不能跑的,假如要抢救病人,医生可以快走过去,但是不能跑,为什么?医生一跑,病人家属就觉得完了,你看看连主任都这么跑过去了,这事不好办了!所以就是再急,医生也要走过去。因为你是人家唯一的希望,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当时病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做医生除了要给病人治病,你还要考虑病人到底在想什么。比如我今天看门诊,下午从一点半开始,看了50个病人。这50个病人中有很多外地病人,有个病人来了以后就跟我说“大夫你先别跟我爸说他得的是什么病,他不知道”,然后才让他爸进来。我刚跟他爸说两句话,他就说“行,爸你出去吧”,他觉得这是为病人考虑,怕他爸受不了。后来我问他说有没有想过他这个行为到底对不对,他说“我是为他好啊”;我说“你为他好,你说你爸是什么都不知道吗?俗话说得好,‘好事不背人’,对不对?你要让你爸出去你就是告诉你爸你这事要糟糕,对不对?要是好事你干嘛不让他知道啊?你要得了奖你肯定说‘爸你来,我跟你说我得奖了’,你肯定要跟他分享对不对?那么这时候你让他出去你本身就是告诉他你的病不好,然后你还特别紧张,你还再编出点什么东西来”。

从实际而言这种瞒着的行为对病人并不是很好的,但是这种情况又是多见的,而我们的医生到底了解不了解?所以我们说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我们现代医学的发展影响非常大。比如说过去生物医学模式,也就是说我看病、我给你吃药、我给你打针、我给你化疗、最后让你出院回家。但是现在是什么呢?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也就是说除了关心你身体上的病,还要关心你因为病产生的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所以古代医学的医患关系有三个特点:直接性、稳定性、主动性,那么现在医学的医患关系特点是什么呢?现在医学把医患关系分成三类:一种是主动被动型,医生说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让你把衣服解开就得解开衣服,让你把胳膊抬起来你得抬起来。还有一种是共同合作型,病人参与、和医生合作,这是不一样的。

医患关系的这种发展趋势实际上是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大家可能不知道现在有专业医闹,什么叫专业医闹?过去有人到医院来跟你打官司,砸个玻璃,喊喊就完了;现在不一样了,用电喇叭喊,也专门有人举着那种用电子计算机打出来的横幅,上面写着“××事,××人草菅人命”,那都是打出来的标准横幅,三个人一举那就跟一个展览会一样——就这样在医院门口竖这么一牌子,然后拿着大喇叭在这边念,这都是雇人专业做的,专业化的。现在的医患关系就是这种情况,所以我说和谐社会有时候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面对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医生们的压力非常大,做手术只能做好,不能做坏,做坏了就是医疗事故。

另外有人统计说80%的医患纠纷都是医患沟通不良造成的,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事,什么叫大事呢?比如钳子留在肚子里了,那是大事,但是这种情况确实是少之又少。那么医患矛盾都是沟通不良,没有说清楚引起的,还有一个就是不可预料的意外情况。比如说有一年有一个病人是一个小伙子18岁,因为跟人家闹矛盾结果被人扎了一刀,到了医院去以后,医生给他检查,当时并没有什么主要的表现,比如说心脏等生命体征都很平稳(我们说生命特征就是血压、脉搏、心率什么),当时那医生就说你先吃点什么药。结果他到楼道里走一走,快走到门口的时候摔倒了,这时候血压又下来,大家就去抢救没抢救过来,这是什么状况呢?是迟发性的一种心脑血管意外,但是病人家属不理解,说是你医生给耽误了。

所以这种情况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对医学、医生来说,面对社会确实要承担很多的责任,比如说预防保健的责任、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责任、参与社会现场急救的责任、发展医学事业的责任等。但是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什么情况呢?就是说医生是有职业执照的、有职业地点的;如果我的职业地点在北京,我要坐上飞机的话那就是不在北京了,那飞机上有人出了问题,我作为医生我该不该站出来?这里就有规范的问题了。

比如说某个地方有一个小孩溺水了,他被捞上来以后有个医生上去进行抢救的,谁也没有让他去抢救他就去抢救了,因为作为他医生有这么一种职责。他就先进行心脏按摩,然后口对口人工呼吸,结果没抢救过来,但把肋骨按折了几根。这时候家属不干了,谁让你抢救的?你抢救不但没救活,你还把肋骨给人按断好几根,那这时候你就说不清了。有时候你做了好事,但是社会不一定会承认,比如说一个人摔倒了,你把他送医院,结果他说是你给撞的。所以现在摔倒要不要扶都有规范了,不要轻易的扶啊。现在有《医师法》,你得按照医法行事。所以我觉得医生的责任是什么呢?是要知主诉、知不适、知苦恼、知失活不变、知社会问题,这对医生的要求非常高。 XSkHVb+8g+WUiJu/Qz8RayBekSc1jXV2vleTJaZSYNGw3guIF8Lkm9HAzv8dT8F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