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第四是退耕还林问题,或者叫退耕还林、还草。这是在农村最近发现的一个新现象,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

我们以甘肃定西市为例子。这个市全年降雨量才300毫米,非常缺水,是全国最贫穷的市之一。山上修梯田种粮食,但是没有水——靠天吃饭,肥料也不足,农民还非常累——上山刨一片地又回来,这样一天就过去了——全年产量才一二百斤。怎么办呢?退耕还林、还草。稀稀拉拉地种些树,当中的空地种草。我去看了,他们从美国引进了一种牧草,叫紫花苜蓿草,这种草的特点是耐旱,而且它是多年生的,砍了还可以长。这样农民家家都养牛羊,也用不着天天都上山,只需要隔几天上山去砍一次草,回来养牛羊。有了牛羊,农民家里就建起沼气池,用沼气点灯、做饭,也就用不着到山上砍树作柴火了。

第五是农业的经营要搞规模经营。现在承包搞了那么多年,一个现象是,农村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的地没人种,中国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要好好利用。另外,农业的现代化和家庭联产承包有矛盾。我去年到吉林考察,吉林是中国生产玉米的大省,农户承包每家十来亩、二十亩地,跟公司签合同,种玉米,公司收购。玉米在吉林至少分成三大类。一类是糖分比较多,是宾馆里吃的,老百姓买回家是甜玉米。第二类是蛋白质含量比较多,适合作饲料。第三类是淀粉含量比较多,适合作酒精。老百姓知道分类,可蜜蜂传花粉不知道,到处传,这样都变成杂交了,公司收购时就都不合格。这能怪谁呢?怪蜜蜂——是蜜蜂传花粉传乱的。但结果是农民收入受影响。

还有,玉米田里有一种虫,叫玉米蝇,非常有害。怎么来消灭玉米蝇呢?要到农科站花钱请人来放赤眼蜂,这种蜂专门消灭玉米蝇。有一家人田里被玉米蝇危害了,忍痛花钱请他们来消灭。放了赤眼蜂以后,它们不认得哪家田,就到处吃,到处消灭,于是把周围一片地的玉米蝇都消灭了。这家农户心理就不平衡——我花了钱,大家的虫都被消灭了,应该分摊点费用吧?别的农户却不干——又不是我请来的,它吃我田里的虫,我也没有办法。这在经济学里面叫什么呢?“免费搭车”理论。这样那家农户就非常生气,回家就赌咒发誓,说明年宁可让虫把玉米吃光,也不再请人。这样好技术就没办法推广。

我们搞承包制搞了这么久,现在遇到一个问题——农业要现代化,新技术要推广,的确需要规模经济。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农村土地承包法》,这里面有两个要点,一个是农业承包制长期不变,第二个要点是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土地使用权可以合理流转。怎样合理流转呢?《农村土地承包法》提到五种方式——转包、交换、出租、转让、入股。五种办法都属于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这个是当前农村中正在进行的一项体制创新。

湛江市最南面一个县叫徐闻县,是中国内地的最南端,隔着海峡就是海南岛。那里土地倒是很平坦,但是非常干旱,因为没有大河,所以靠天吃饭——来台风就下雨,台风少了就干旱。农业产量很低,一亩地大概才200~300块钱的收入。一些公司,其中有乡镇企业、民营企业,还有港资企业,和农民谈判——一亩地你一年能收200~300块钱,那别种了,我出300块钱一亩地,你把土地租给我种;你如果愿意出去打工就打工去,如果没地方打工,或不愿意出去打工,就可以签合同当我公司的合同工,每月根据出勤情况和技术水平发工资,一月有好几百的收入。这样,农民的收入就提高了。土地连成片以后,公司就投资,打深井,用喷灌,引进国外新品种。在徐闻县西面有一片地我们去看了,上万亩的一片地,种的全都是菠萝,连地名都改了,插个牌子叫“波罗的海”(菠萝的海)。其他还有的地方种香蕉、火龙果、荔枝等等,都是成片的。这就是农村中搞的一种体制创新,也是农业要走的规模经济道路。

第六个叫能人经济。先从一件事情讲起,有一次我坐汽车从兰州到平凉去,路上看到有个村子道路两边刷着大标语——“开展双培工程”。我没弄懂,什么叫“双培”呢?到平凉问了才知道,这是由甘肃省委的文件来的:第一个“培”,是把农村中的党员培养成脱贫致富的典型——党员必须致富,大家帮他们致富,党员致富说话就硬了,如果党员是全村最穷的,那就没有说服力。第二个“培”,是把农村中的能人培养成党员——能人中有够条件的就培养入党。这两个“培”实现以后,农村的党支部就强了。

我去年夏天到了甘肃、陕西,有的地方正在选村长。其中有一个村,选谁做村长呢?农民要选一个会养牛的人。村委会就去找他,想选他做村长。但是他说不行,因为只会养牛。村委会又说了,就因为你会养牛,才选你做村长,你帮助大家养牛吧!那人推不过去,就真的当了村长。当村长以后,他就教大家养牛,而且他知道牛肉往哪里销,牛往哪里卖,牛皮有什么用——后来办了皮革厂,等等。这样这个村就富了,成为养牛村。

在陕西有一个村子,大家也是在选村长,选谁呢?村民要选一个会种花的人。这个人倒不推辞,说你们要我做村长可以,但是我要在村公所门口挂两个牌子,一个说明是我们村的办事机构,另一个要说明是我们村的花卉公司——要办花卉公司,就是要全村统一种花;不同土地要种不同的花,花有各种季节的,花谢花开,这样村子一年四季都有花卖了——为了统一调配,所以挂两个牌子。大家同意之后,按照村长的话做,村子果然就富了。

所以这里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富裕是靠富裕带动的。邓小平讲了三句话,第一句话是“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第二句话是“先富帮后富”,第三句话是“实现共同富裕”,现在我们一定要把三句话统一起来。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是第一句话,先富帮后富,起带动作用带动后富,即富裕是靠富裕带动的,最后才能达到目的,实现共同富裕。

对中国的前景,大家应该了解——中国要构建和谐社会,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要我们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关键在于农民的收入能不能提高。

只要农民收入提高了,这就是全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全世界最大的金矿在哪里呢?在中国,在中国的农村。9亿农村人口,2至3亿农户,如果农民收入提高了,每家买一个电冰箱,每家买一个电视机,每家装一个空调,这市场多大呀!每家为大人或孩子买一台电脑,那市场多大呀!我们现在去打开一个拉美国家市场、非洲国家市场……充其量也就1000万人口,或者几百万人口,还不一定能全开发出来。中国自己9亿农村人口市场,所以这个市场才是最可观的。只要每个农民每年添几套新衣服,纺织机一天三班倒还来不及呢!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让农民富裕起来。

三周年了,过渡期是不长了。跨国公司准备在中国登陆,所以中国过渡期还没有结束。所以巨人正在过河,这样就给我们一个很重大的任务,就是我们必须加快国有资产的重组。如果我们不通过重组建立自己强大的公司,就不能和它们跨国公司竞争——要势均力敌才能竞争啊!你要和它们合作,也要它们认为你有价值,实力相当才能合作,不然它们就会把你兼并的。

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很严峻的,国有资产重组实际上体现出一个重要的看法,最近国务院公布的《加速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里面就谈到了领域的开放——让民营经济能进入,还有加快国有资产重组。过去不让民营经济进入的一些领域,譬如说铁路、航空、基础设施建设、石油,还有国防科技等,都可以进入。

民营经济进入,参与国有资产重组,形成有民营经济参股的混合经济,混合经济是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国外有的不理解,会认为中国正在进行私有化——不对,这叫私有化吗?大力建设混合经济所有制是我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有制的新形式。“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因为既然着眼点是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竞争过程中都是有升有降,有起有落的,所以说用进退两字是不妥当的。正确的提法是:国有资产和民营经济平行发展。因为我们的重点是国有资产,所以经济的基础是公有制,是国有资产和公有资产,不是一个个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使国有资产得以保值增值,发展得更快,这不是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吗?所以这个道理一定要非常清楚。

中国有句老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观点已经太旧了,现代管理观点不是这样的。现代管理观点是一个和尚没水吃,三个和尚水太多,吃不完。

大家都知道,庙离河一般很远,小和尚挑一担水就累了,把水往水缸里一倒,大家凑合凑合用,一天也就挑一担。

有三个庙。

第一个庙,三个和尚商量了——咱们干嘛那么累呢?咱们分成三段,接力挑吧!第一个和尚挑一段路交给第二个和尚,自己就坐下来休息,第二个和尚又挑一段路,交给第三个和尚,这样水就挑到庙里了;空桶回来了,他们再接着挑。三个和尚一协作,很快就把水缸装满了,所以第一个庙靠的是协作。

第二个庙,老和尚把三个徒弟叫来,说——咱们今天立下新规矩了,谁挑的水最多,晚饭就给他加一道菜;谁挑得最少,就只能吃白饭。于是三个小和尚你追我赶,一会儿就把缸里的水挑满了。这叫体制上作了改革,引进了新的机制。

第三个庙,山上有很多竹子,三个小和尚就想把办法把它们打通,连成一条输水管道,在河边上装一个簸箩,第一个和尚在下面舀水,水桶上去了,第二个再灌入水槽,第三个和尚就在庙里,把装满的水缸移开,把空水缸移过来,一会缸里的水就全满了。这叫技术创新。

任何企业遇到困难,无非都要用这三个办法——第一是协作;第二是体制上作改革,引进新机制;第三是技术创新。三管齐下,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北京市的工业要站得高一点,看到全国。深圳、上海的企业占领了很多市场,我认为这是静态地看问题。市场是可以创造的,关键要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营销网络,自己的营销队伍。市场是可以创造的——这句话对我们企业非常有用。

在光华管理学院深圳MBA班讨论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一个案例:一个生产木头梳子的工厂,找了四个推销员,要他们带着样品和订单去推销梳子,并指定要到庙里去推销。 1M7Y/r7lx5rLaUV7Bdpf9WabpleCjRV4aBHrzs4uflCY7MeN8CJlXZ9Qe0nxkJA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