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走进奇妙的物理世界

你知道什么是点石成金吗?

你知道古代的士兵为什么要枕着箭筒睡觉吗?

你知道在不打开鸡蛋的情况下如何知道鸡蛋的生熟吗?

你知道自己的真正的力量有多大吗?

你知道……

今天,就让你走进奇妙的物理世界,去感受神奇的物理!

点石成金——揭开千年的奥秘

在中国的神话里,有一个叫吕洞宾的神仙,拥有点石成金的能力,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经过他的手指点过之后,就变成了一块金灿灿的黄金。

这种神话一经出现,立刻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中国古代的道士,甚至皇帝,他们也总梦想点石成金,将普通的铜、铁炼成贵重的黄金。不仅仅在中国,外国人从公元前二三世纪开始就有人干这些蠢事,竟然一直延续到公元10世纪,许多君王都想通过点石成金的办法来解决他们的财政问题。一直到1782年,英国的科学已经十分先进,出现了牛顿、戴维这样的科学家,有了皇家学会,却依然还有人在做这样的梦。

有一天,英皇乔治三世在宫里闷坐,正为日渐拮据的财政发愁,忽然有人来访,说他能点铁成金,而且还带来了黄金样品。乔治三世一听,连忙召见,来人捧上样品,是一块沉甸甸、黄灿灿、耀人眼目的黄金。乔治三世忙问,这是怎么得来的。来人回答说:“我自幼学习化学,现在是皇家学会会员。现在所用的炼金之法,并不像古代术士那样火烧顽石,而是用最新的化学方法使几种元素参加化学反应生成黄金。”乔治三世一听,来者是皇家学会会员,又是最新的方法,面前又摆着这一堆真金,乐得喜笑颜开,赶忙收下样品,并通知牛津大学授予他一个博士学位。谁知这事竟惹起牛津大学和皇家学会的教授、学者的激烈争议。有人说也许真能点铁成金,有人说根本是异想天开,争论的结果是请这位18世纪的术士当众一试。那个人也慨然应允,约好日期,他就去准备了。到那天,观众到齐,人们到实验室请他出来演示,谁知一推房门,他已伏在桌子上服毒自杀了。他本是自欺欺人,现在当然过不了这一关,只好一死了之了。

点石成金到底存在不存在,直到一个叫道尔顿的人出现,才彻底解决了这个争论。

道尔顿自幼聪明好学。有一次在炉边喝茶时,茶香均匀地飘散到整个房间。他认识到气体之所以能自由地、匀称地飘散,是因为这些气体都是些极小的微粒。他想起前人关于原子的设想,不过那毕竟还是一种理想的推测,要变成化学的原子论,自然还得经过化学实验的验证。后来在无数次的实验中,道尔顿就发现这种元素的结合总是按一定的比例,比如,把氢气和氧气放在一起化合,总是两份氧气和一份氢气结合成水。要是氢气用完了,氧气还有剩余,它永远也只能是氧气而不可能硬挤到水里去。

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产生了,他在1808年终于写成《化学哲学的新体系》一书。书中指出:“化学的分解和化合所能做到的,充其量只是使原子彼此分离和再结合起来。物质的新的创造和毁灭,却不是化学作用所可能做到的。其所以不可能,正如我们不可能在太阳系中放进一颗新的行星或消灭一颗现存的行星那样,或者正如我们不可能创造出或消灭掉一个氢原子一样。”

由此揭开了点石成金的真相,不同的物质由原子组成,想把铁原子变成金原子是办不到的,千百年来那些梦想炼铁成金的人,不知其中底细,就这样一代一代地变啊、变啊,这怎能不是一场空梦呢?

科学小链接:

各种元素的原子各自不同,同时它的质量也不同。但是原子的质量非常小,它的直径只有一亿分之一到一亿分之四厘米。将五十万个原子摆成一条直线,其长度也仅是一根头发的直径。

隔空吸物——无法阻挡的磁性

学习委员在装订班级画报的时候,因为天气冷,手冻僵了,一不小心将盒子里的订书钉全部打翻了,散了一大片。

要全部捡起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只见小胖走过来,说:“都不用担心,看我的。”

只见他戴上手套,当手拂过散落的订书钉的时候,订书钉像着了魔法一样,全部都被吸附在他的手套上面。很快,散落的订书钉又全部聚集到一起。

大家都围过来,问小胖是怎么做到的,小胖说:“我是一个武林人士,会隔空吸物。”

其实,奥秘就在小胖的手套里,他在手套里放了一块磁铁,利用磁铁的吸力将散落的订书钉全部归拢到一起。

磁铁是一种铁矿石,也叫磁石,由于能够吸住铁、镍、钴等金属,也叫做吸铁石。

在大自然中,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在原子内部,电子不停地自转,并绕原子核旋转。电子的这两种运动都会产生磁性。但是在大多数物质中,电子运动的方向各不相同、杂乱无章,磁效应相互抵消。因此,大多数物质在正常的情况下,并不呈现磁性。

铁以及铁氧体等铁磁类物质有所不同,它内部的电子自旋可以在小范围内自发地排列起来,形成一个自发磁化区。在无外磁场作用时,这些原磁体排列紊乱,它们的磁性相互抵消,对外不显示磁性。当把铁靠近磁铁时,这些原磁体在磁铁的作用下,整齐地排列起来,使磁性加强,就构成磁铁了。磁铁的吸铁过程就是对铁块的磁化过程,磁化了的铁块和磁铁不同极性间产生吸引力,铁块就牢牢地与磁铁“粘”在一起了,也就是我们说的磁铁有磁性了。

磁铁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常见的永久磁铁,比如,小胖手中的就是永久磁铁,还有一种是通电时才具备磁性的电磁铁。

每块磁铁的两头都有不同的磁极,一头叫S极,另一头叫N极。人们居住的地球,也是一块天然的大磁体,在南北两头也有不同的磁极,靠近地球北极的是S极,靠近地球南极的是N极。由于同性磁极相斥,异性磁极相吸引,所以,无论在地球表面的什么地方,拿一根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它的N极总是指向北方,S极总是指向南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指南针就是根据这个原理。

了解了这些知识之后,就可以知道小胖说自己是武林高手,会隔空吸物的神功是在吹牛了。

科学小链接:

制作简易的指南针:找一张薄薄的不吸水的塑料纸,让它漂浮在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找一根缝衣针。在一块磁铁上反复摩擦,但要保证是沿着同一个方向摩擦的。重复至少40次以上,这个过程能让缝衣针磁化。然后小心地把缝衣针放到塑料纸上,你会看到缝衣针在慢慢地转动,最终会呈南北方向。

千里传音——古代的士兵枕着箭筒睡觉

小胖和爸爸一起看电影《花木兰》的时候,爸爸问小胖:“那些士兵为什么都枕着箭筒睡觉呢?”

小胖想了想,说:“应该是枕着箭筒睡觉比较舒服吧。”

爸爸笑了笑,说:“如果把你那软绵绵的枕头换成硬邦邦的枕头,会舒服吗?”

小胖不好意思地笑了,说:“他们肯定是没有枕头,只好枕箭筒了。”

爸爸说:“他们可以枕自己的衣服嘛,不一定非要枕个硬邦邦的东西吧?”

小胖摇摇头,说:“不知道!”

爸爸说:“我来告诉你!”

古代的士兵之所以枕着箭筒睡觉,主要是利用了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的原理。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约为340米/秒,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为1050米/秒。

详细的分析,还要从箭筒和声音在大地中传播这两点入手。

在古代,为了探听对方的战马和士兵在路上行进的情况,一般会选择趴在地上听,这是因为从地上比从空气中能听到行军的声音要大得多。比如,取一根10米长的铁管,一个人在铁管的一端,另外一个人在另一端,其中一个用手指轻敲铁管,使另外一个人在另一端从空气中刚好能听到;这时如果选择趴下将耳朵贴近铁管,敲打铁管的人仍按原来的力量敲打铁管,另一个人听到的声音响度要比从空气中听到的声音响度要大得多。这个实验说明了敲打固体产生的声音直接从固体中传播比从空气中传播的距离要远,所以可以通过大地探听到从更远的地方传来的行军的声音,这样可以更早地发现敌人行军的行动。

另外,从箭筒上分析。古代的箭筒,它是用皮革制成的,干燥后非常坚硬、结实,箭筒放在地上能起到收集声波的作用,就好比和我们的耳朵原理一样。当同样的声音发出来的时候,枕在箭筒上比从空气中听到的声音要大。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两个人远距离喊话的时候,一方会将手呈张开状态放于耳朵后,这样可以起到收集声波的作用,就能够更清楚地听到对方的喊话内容。

由此看来,士兵枕着箭筒睡觉,能听到从较远处传来的响声,能够及早地发现敌情。

综上所述,古代士兵之所以枕着箭筒睡觉是因为能听到从较远的距离传来的部队行军时的声音,箭筒起到了收集声波的作用,另外声音传播相同的距离,从大地中传播比从空气中传播要快。

小胖听得津津有味,自豪地说:“原来我们的古人那么聪明啊。”

爸爸说:“当然了,我们的古人还有很多很多的成就和知识是你不知道的呢,想学习这些知识,就要好好学习。”

小胖认真地点了点头。

科学小链接:

人类耳朵的“耳蜗”为什么不和“麦克风”一样,凸在外面,而要通过一条长长的“耳道”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要你“堵”上双耳,再听听你的“呼吸”“咽口水”的“声音”,你就明白了,原来人类的“耳道”结构,可以将外界“细微”的声音“放大”,而且还会将我们身体的声音“扩大”并聆听,而后做出各种“判断”,以此更好地引导自己生存。这也就是为什么耳机放在耳朵里之后,只要很“小”的声音,都会觉得很“大声”的原因。

巧辨生熟——不需要打碎鸡蛋便可知道生熟

周六的时候,小胖的姑姑来小胖家做客。

在客厅里玩玩具的时候,小胖闻到厨房里传出了扑鼻的香味,禁不住嘴馋,他跑进了厨房,提出要吃香喷喷的饭菜。

姑姑刮了一下他的鼻子,说:“小胖,想吃东西当然可以,但是先要帮我一个忙。”

小胖眼巴巴地望着散发着香味的饭菜,迫不及待地点点头。

姑姑拿出两只鸡蛋,说:“小胖,姑姑忘记这两个鸡蛋哪个是生的,哪个是熟的了,你能在不打碎鸡蛋的前提下,告诉我吗?”

这下小胖傻了眼,不打碎怎么能够知道鸡蛋是生还是熟呢?

姑姑说:“看我的!”

只见姑姑拿起其中的一个鸡蛋,用手将鸡蛋旋转起来,鸡蛋转动了二三圈后,就停了下来;姑姑又拿起另外一个鸡蛋,同样用手将鸡蛋旋转,这个鸡蛋转动了好几圈之后才停下来,姑姑拿起那个转了好几圈的鸡蛋,说:“这个是熟的。”

说完,她打开了那个鸡蛋,果然是熟的。

小胖的好奇心被吊起来了,完全忘记了让他嘴馋的美食。他迫不及待地问姑姑是怎么知道的。

姑姑随即将秘诀告诉了小胖。

根据力学知识,当鸡蛋被外力带动导致旋转的时候,鸡蛋内部的蛋白、蛋黄会同时因为受到外力发生旋转。熟鸡蛋的蛋白和蛋黄一起溶为一体,因此会转得很顺利。然而,生鸡蛋因为受到外力发生旋转时,只是蛋壳受力,而蛋白和蛋黄受力相对较小。由惯性定律可知,蛋白和蛋黄因惯性作用会稍有停留。于是,蛋壳的转动就被蛋白拖慢了。

小胖听了之后,高兴地说:“我又学到新知识了。”

姑姑说:“大自然中有许多奇妙的知识,只要你善于动脑筋,就会懂得更多更多的知识。”姑姑继续说道:“小胖,你能不用我刚刚的方法,同样在不打破鸡蛋的情况下,知道哪个鸡蛋是生的,哪个鸡蛋是熟的吗?”

小胖想了想,自信地回答说:“能!”

小胖拿着两只鸡蛋去了客厅,认真地研究去了。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知道第二种方法吗?

科学小链接:

第二种方法同样是利用力学知识,将鸡蛋转动一段时间之后,突然按停鸡蛋的瞬间,并立即缩手。如果缩手后不再转动的,则为熟蛋;反之,缩手后能自动再转几下的,则为生蛋。

因为熟鸡蛋被按停时,蛋壳、蛋白和蛋黄都全部停止,缩手后就继续静止。反之,生鸡蛋在按停时,只是蛋壳暂时停止,但蛋白和蛋黄因为惯性仍在转动。故缩手后,能带动蛋壳重新再转几下。

自制彩虹——我可以将彩虹放到你的手里

六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突然就下起雨来。一场大雨过后,外面又放晴了。

小胖和爸爸一起到外面去洗车,这个时候,东方的天空升起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小胖站在那里看呆了,他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美丽的彩虹,便问爸爸:“爸爸,那是什么啊?真好看。”

爸爸说:“那叫彩虹,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出现在雨后。雨后的天空中有大量的水汽或者雨点,当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雨点或者水汽上时,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那些美丽的光谱从外到内分别是红、橙、黄、绿、青、蓝、紫。”

一会儿,彩虹就消失了,小胖有点失望,爸爸看着失望的小胖,继续说道:“其实只要空气中有水滴,而阳光正在观察者的背后以低角度照射,便产生可以观察到的彩虹现象。彩虹经常在下午,雨后刚转天晴时出现。这时空气内尘埃少而且充满小水滴,天空的一边因为仍有雨云而较暗。而观察者头上或背后已经没有云的遮挡而可见阳光,这样彩虹便会较容易地被看到。”

小胖失望地说:“爸爸,彩虹已经没有了,说也没有用了。”

爸爸故作神秘地说:“小胖,你想不想还看到彩虹?”

小胖说:“当然想看了。”

爸爸说:“行!我一会就将彩虹放到你的手可以碰到的地方。”

说着,爸爸将手中的水管朝空中洒水,停了片刻之后,爸爸问:“看,彩虹!”

果然,一道小的彩虹出现了,小胖迫不及待地问爸爸是如何做到的。

爸爸向他解释了彩虹的原理。

原来,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圆形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和反射而成的。阳光射入水滴时会同时以不同的角度入射,在水滴内亦以不同的角度反射。其中以40°~42°的反射最为强烈,造成我们所见到的彩虹。造成这种反射时,阳光进入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离开水滴时再折射一次。因为水对光有色散的作用,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有所不同,蓝光的折射角度比红光大。由于光在水滴内被反射,所以观察者看见的光谱是倒过来的,红光在最上方,其他颜色在下面。

想制作彩虹的话,只需要在晴朗的天气下背对阳光,在空中洒水或喷洒水雾,就可以人工地制造彩虹。

小胖高兴地说:“爸爸,那我岂不是可以天天看到彩虹了?”

爸爸点点头。

小胖赶紧拿出水管,对着空中喷水,果然,一会儿之后,又一道彩虹出现了。

科学小链接:

在生活中,我们平时看到的白光是由各种光线汇集而成的,即红、橙、黄、绿、青、蓝、紫,这7种光的折射能力有所不同,当白光被折射时因这七种光的折射能力不同而会被折射到不同的地方,所以看到了七种光,色散就是指白光被折射成七种色光。

小胖从科技馆参观回来之后,对爸爸说:“爸爸,今天我在科技馆看到了一个吹牛的人。”

爸爸问:“怎么回事?”

小胖回答说:“我在壁画上看到一个人,说能把地球撬起来,真是吹牛吹破了天。”

爸爸听了之后,没有直接回答小胖的问题,而是让小胖和他一起去玩跷跷板。

父子两个人做到了跷跷板上面,瞬间,小胖就被爸爸给撬起来了。

小胖笑着说:“爸爸,等我长大了,就能把你撬起来啦。”

爸爸说:“其实,你不必等长大了,现在就能把我撬起来。”

小胖觉得很疑惑,就说:“爸爸,怎么撬起来啊?”

爸爸往前移动了位置,瞬间就被小胖撬起来了,小胖问:“爸爸,这是怎么回事啊?”

“这是利用杠杆原理,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也就是你说的在科技馆看到的那个人,有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撬动!’这句话有着严格的科学根据,是正确的。”爸爸说。

小胖这下来了兴趣,缠着让爸爸给他介绍关于杠杆的知识。

杠杆是指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的坚硬物体。杠杆原理最早是由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最早提出来的。他首先把杠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知识当做“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运用几何学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了杠杆原理。

这些公理是:在没有重量的杆子两端,在杆子的支点相等距离的地方挂上相等的重量,杆子会保持平衡;在没有重量的杆子两端,在杆子的支点相等距离的地方挂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将会下倾;在没有重量的杆子两端,在杆子的支点不相等距离的地方挂上相等的重量,距离远的一端将会下倾。

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两个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

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且据此原理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据说,他曾经借助杠杆和滑轮组,使停放在沙滩上的桅船顺利下水。在保卫叙拉古免受罗马海军袭击的战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远、近距离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种飞弹和巨石攻击敌人,曾把罗马人阻于叙拉古城外达3年之久。

爸爸继续说道:“就像我们刚才一样,我距离支点的距离近了,而你距离支点的位置远了,你就把我撬起来了。如果能把地球放到这里,你在那头,同样也可以把地球撬起来。”

爸爸的话让小胖兴奋极了。

科学小链接: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见到各种各样的秤,一个小小的秤砣居然可以压千斤,这就是根据杠杆原理,在支点的两端,因为东西的距离比较近,而秤砣距离支点比较远,如果距离还要远些的话,“四两拨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死灰复燃——火真的灭了吗?

小胖郊游回来,刚刚放下书包,就向正在看报纸的爸爸发问:“爸爸,死灰复燃是怎么回事?”

爸爸问:“你为什么会这么问?”

小胖回答说:“今天我们班主任组织我们去野炊,在准备离开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检查火灭了没有,我回头看了看,告诉老师火已经灭了。老师说一定要确定火种熄灭了才行,不然会死灰复燃,引起森林火灾。到底什么是死灰复燃呢?”

爸爸放下报纸,说:“你们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郊游的时候一定要确保火种被熄灭才能离开,不然很容易引起死灰复燃的现象。”

“死灰”是指燃烧后剩下的灰,如燃烧过的草木灰、煤灰等,从表面上看没有光亮,好像灭了,实际上并没有全部熄灭。

另外,空气中约有五分之一体积的氧气,这些氧气有着重要的作用,物质发生燃烧离不开氧气。那些燃烧后剩下的灰,表面上看熄灭了,但是只要有足够的氧气,依然能够发生燃烧。比如,在刮风的时候,空气流动会加快,氧气的供应比较充足,死灰中的分子和原子运动加剧,分子间互相碰撞产生热量,未燃尽的物体,得到充足的氧气又继续燃烧起来,很容易引燃附近的可燃物,酿成火灾。

比如,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生炉子现象,要想炉火烧得旺,也要学会用风。这个时候,用扇子扇,就是制造人工风。同时在炉子上方扣一个拔火筒,或者接上烟囱,则是利用热空气沿着固定的通道上升,造成炉内空虚,使新鲜空气加速从炉底里补充进来。这是利用空气对流引起的天然风。同时,生活中我们常见的蜂窝煤,中间有十几个洞,为什么会有十几个洞呢?为什么不做成实心的呢?

原来,蜂窝煤里的十几个洞是空气流通的孔道。它使蜂窝煤有比较大的表面和氧气接触,燃烧才能完全。实心的煤球,里面的煤接触不到氧气,烧不透,燃烧也困难。

另外,家中常用的煤气灶,在煤气喷口处有空气孔,灶口的耐火土盖做成多槽形喷射口,这也是帮助煤气和氧气充分混合,才有熊熊烈火。氧气充足时,火才会烧得更旺一些。

除此之外,在工厂车间里,有的时候靠普通的空气来供氧,不够用,就要改用纯净的氧气,比如,快速炼钢采用纯氧吹炼;火箭和导弹用液氢作燃料的时候,往往用液氧助燃。在纯净的氧气里,刚刚熄灭的火烬会“死灰复燃”;红热的铁丝会剧烈燃烧,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纯氧比相同体积的空气里的氧要多4倍,因此,在纯氧里的燃烧当然要炽烈得多。

小胖高兴地说:“今天我又学到新知识了。”

爸爸说:“以后出去郊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确保火种熄灭了才行,不然会有造成森林火灾的可能。”

科学小链接:

生活中,如果遇到做菜时油锅起火的情况,迅速盖上锅盖,明火会自然熄灭。原理就是将燃烧物与氧气隔绝,燃烧物一旦没有了氧气,则无法燃烧了。

抓住子弹——你也可以做“火云邪神”

和爸爸妈妈一起看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功夫》,当电影屏幕中出现“火云邪神”用手抓住子弹的镜头的时候,小胖禁不住地发出了赞叹:“哇!太酷了,我要是能抓住子弹该有多帅啊?”

妈妈笑着说:“这是在拍电视,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这个时候,爸爸笑了,说:“小胖,你想不想练成‘火云邪神’能抓住子弹的功夫?”

小胖迫不及待地说:“当然想了。”

爸爸说:“在现实中,确实有人能够抓住子弹。”

爸爸说的是一件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事情。根据报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一名法国飞行员碰到了一件极不寻常的事件。这个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在目光所及的范围内,发现身边似乎有一个小玩意儿在游动。飞行员以为是一只什么小昆虫,就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一看,他顿时瞪大了眼睛,他发现他抓到的是一颗子弹。

小胖说:“那个飞行员是‘火云邪神’的徒弟吗?”

爸爸笑着说:“当然不是啦!他只是一个普通的飞行员,不会飞檐走壁,也没有超能力,他做的事情很多人都可以做到,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一件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候,相对于周围的实物,这个物体是运动的,但如果当另外一个物体和它以同样的速度前行的时候,两个物体之间就保持了相对静止。子弹在空中行走的速度非常快,但如果能有一个物体和子弹保持同样的速度,两个物体之间相对就保持了静止。同样的,一颗子弹以每秒800米的速度飞行,如果飞机也以同样的速度飞行的话,两者就会相对静止。

何况子弹在飞行的过程中,会因为受到空气的阻力,飞行的速度会逐渐降低下来。因此,很可能碰到这种情形:飞机跟子弹的方向和速度相同。那么,这颗子弹对于飞行员来说,它就相当于静止不动的,或者只是略略有些移动。那么,把它抓住自然就没有丝毫困难了。

爸爸继续说道:“如果你能够跟子弹跑得一样快,并且是同方向前行的,当然能轻而易举地抓住子弹了。”

小胖说:“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们跑步的时候,跑得一样快,这样我也能轻而易举地抓到你了。”

爸爸微笑着点点头。

科学小链接:

当我们坐在车里去学校时,若以车身作为参照物,我们看到车上的同学相对车的位置不变,就可以说同学们相对汽车相对静止。若选地面上的树木或建筑物为参照物,看到同学们对建筑物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故同学对树木做相对运动。

自动沉浮——你也能做魔术师

小胖陪爸爸妈妈一起去乡下看望爷爷奶奶。

这天,小胖看到奶奶在腌鸡蛋,只看见奶奶将一个鸡蛋拿起来,放到水里面,沉底的鸡蛋被小心翼翼地放进坛子里,飘起来的鸡蛋被放到另外一个盘子里。

接着,小胖又看到奶奶往坛子里不断地加水、加盐,小胖觉得很疑惑。

问奶奶:“奶奶,你为什么把鸡蛋放在水中?”

奶奶说:“这是在看鸡蛋是新鲜的还是变质的,新鲜的鸡蛋在水中会沉底,如果变了质的就会浮起来,我就是用这个办法来检查鸡蛋是不是新鲜的。”

小胖继续问:“为什么新鲜的会沉底,而变质的会浮起来呢?”

奶奶说:“我也不知道什么道理,你问你爸爸吧。”

这个时候,爸爸走过来,说:“新鲜的鸡蛋会沉底,这需要用浮力定律来说明,因为它的重量大于所排开的水的重量。变质的鸡蛋的重量会小于所排开水的重量,所以会飘上来。”

“那为什么奶奶要反复地加盐和水呢?”小胖追问。

爸爸告诉了小胖其中的原因。

腌鸡蛋的时候,新鲜的鸡蛋会在盐水里漂起来。同样的原理,这是由于盐水比清水的重量大。换句话说,体积相同的情况下,盐水比清水重。新鲜的鸡蛋放在盐水里,鸡蛋的重量小于它所排开的盐水的重量,于是就浮上来了,直到鸡蛋所受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的时候,鸡蛋就不再上浮。这时候,鸡蛋有一部分露在水面上。

也就是说,放在水里哪一层,它就悬在那儿。这时候,鸡蛋的重量和同体积盐水的重量精确地相等。

明白了浮力和重力的道理之后,就要仔细地配盐水的浓度。如果鸡蛋浮在盐水的表面,就要加一些清水;如果鸡蛋沉底了,就要加一些浓盐水。

腌制鸡蛋需要浓度适合的盐水,只有不断地试验,才能得到浓度合适的盐水,鸡蛋才可以在盐水的任意深度悬浮。

小胖走进屋里,故作神秘地对妈妈说:“妈妈,我给你变个魔术,保证会让你大吃一惊。”

妈妈问:“什么魔术啊?是不是刘谦那样的魔术?”

小胖自信地说:“比刘谦的还要神秘。”

说完,小胖拿出一个杯子和鸡蛋,又拿出一些盐。在杯子里灌满水后,将鸡蛋放进去,这个时候鸡蛋沉下去了。

小胖说:“妈妈,我能让鸡蛋瞬间浮上来。”说完,他捋起袖子,学着刘谦的模样,说:“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果然,往杯子里加了一些盐之后,鸡蛋就浮起来了。

妈妈赶忙鼓掌,表扬小胖说:“你真厉害,好好学习,以后就可以当魔术师了。”

小胖自豪地说:“当然了!”

妈妈又问:“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加了盐之后,鸡蛋会浮起来吗?”

小胖将刚刚爸爸告诉他的知识又重述了一遍。

科学小链接:

军事战争中的潜艇,之所以能够自由浮沉,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只有当潜水艇自身的重量和被它排开的海水重量,也就是和它同体积的海水重量相等的时候,它才能潜在水中不沉也不浮。为了使潜艇沉到水里,士兵们把适量的海水灌到潜艇的内部,需要上浮的时候,则用压缩空气把海水排出去。

先来后到——热水竟然先结冰

爸爸问小胖:“给你两杯相同的牛奶,一杯热牛奶,一杯常温牛奶,如果将这两杯牛奶同时放入冰箱冷冻,谁会先结冰?”

小胖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是常温牛奶喽,热牛奶还需要变凉,然后才能变成冰。”

爸爸说:“不一定哦!”

说完,他们做了一个实验,将两杯牛奶同时放入了冰箱,果然,实验的结果是热牛奶先结冰。

小胖顿时难以置信,迫不及待地让爸爸赶快给他做出解释。

这就是物理学中的姆佩巴效应。1963年的一天,在地处非洲热带的坦桑尼亚的一所中学里,一群学生想做一点冰冻食品。一个名叫埃拉斯托·姆佩巴的学生在热牛奶里加了糖后,准备放进冰箱里做冰淇淋。他想,如果等热牛奶凉后放入冰箱,那么别的同学将会把冰箱占满,于是就将热牛奶放进了冰箱。过了不久,他打开冰箱一看,令人惊奇的是,自己的那杯热牛奶已经变成了一杯可口的冰淇淋,而其他同学用冷水做的冰淇淋还没有结冰。

这种现象到现在还没有哪一位科学家能够给出确切的解释,不过最有权威,最有说服力的是这种说法:引起热水比冷水先结冰的原因主要是传导、汽化、对流三者相互作用的综合效果。

盛有初温4℃冷水的杯,结冰要很长时间,因为水和玻璃都是热传导不良的材料,液体内部的热量很难依靠传导而有效地传递到表面。杯子里的水由于温度下降,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就集结在表面。所以水在表面处最先结冰,其次是向底部和四周延伸,进而形成了一个密闭的“冰壳”。这时,内层的水与外界的空气隔绝,只能依靠传导和辐射来散热,所以冷却的速率很小,阻止或延缓了内层水温继续下降的正常进行。另外,由于水结冰时体积要膨胀,已经形成的“冰壳”也对进一步结冰起着某种约束或抑制作用。

盛有初温100℃热水的杯,冷冻的时间相对来说要少得多,看到的现象是表面的冰层总不能连成冰盖,看不到“冰壳”形成的现象,只是沿冰水的界面向液体内生长出针状的冰晶(在初温低于12℃时,看不到这种现象)。随着时间的流逝,冰晶由细变粗,这是因为初温高的热水,上层水冷却后密度变大向下流动,形成了液体内部的对流,使水分子围绕着各自的“结晶中心”结成冰。

初温越高,这种对流越剧烈,能量的损耗也越大,正是这种对流,使上层的水不易结成冰盖。

由于热传递和相变潜热,在单位时间内的内能损耗较大,冷却速率也较大。当水面温度降到0℃以下并有足够的低温时,水面就开始出现冰晶。初温较高的水,生长冰晶的速度较大,这是由于冰盖未形成和对流剧烈的缘故,最后可以观察到冰盖还是形成了,冷却速率变小了一些,但由于水内部冰晶已经生长而且粗大,具有较大的表面能,冰晶的生长速率与单位表面能形成正比,所以生长速度仍然要比初温低的水快得多。

小胖听了之后,说:“这真是太奇妙了。”

爸爸鼓励他,说:“好好学习科学知识,这种现象以后还要靠你们去给予科学的解释呢。”

科学小链接:

大自然中有很多奇怪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并没有让人很信服的科学解释。科学是严谨的,也是不断发展的,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着人们去开发,去探索。 UWEr4LMm/wPg8piJjAgG5uMuHlL0nherlFP/VSCjvB65NvmzblBtYVkU3AwrjWO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